在诺亚财富理财师收入怎么样?可靠吗?

帐号:密码:下次自动登录{url:/nForum/s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url:/nForum/n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
贴数:9&分页:猪爸爸发信人: babypig (猪爸爸), 信区: Bond
标&&题: 有人买过诺亚财富的理财产品么?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Feb&&6 20:11:51 2014), 站内 && 号称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12%的理财产品
靠谱么?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7.64.86.*]
929发信人: ninetonight (929), 信区: Bond
标&&题: Re: 有人买过诺亚财富的理财产品么?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Feb&&6 21:23:34 2014), 站内 && 第3方理财号称独立性强于私人银行理财 &&&& 【 在 babypig (猪爸爸) 的大作中提到: 】
: 号称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 12%的理财产品
: 靠谱么?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80.171.103.*]
光阴积累发信人: norman0225 (光阴积累), 信区: Bond
标&&题: Re: 有人买过诺亚财富的理财产品么?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Feb&&6 21:48:45 2014), 站内 && 号称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12%的理财产品&&&& 仅靠这几个字很难判断啊 && 第1,看一下 是不是证监会的公募基金 基金专户 基金资管 ,是不是银监会的信托, 如果是,就是一行三会监管内的产品,如果不是,则不是 && 第2,这类极有可能不是一行三会监管内产品,那也没办法,它就是发的有限合伙,或者私募基金,那形式上就没的挑了就是游离再外的, 如果继续考虑,那么就继续深入上市公司标的的研究上来, 粗略总结就是&&所在行业是否朝阳 是否新兴 是否成长, 待上市标的公司的财务情况是否较为强劲, 原始股参与定价是否合理,自己是否觉得合适 这几个要点。 && 第3,“一般”诺亚的产品不会坏,“虽然”诺亚在2013年发生一支地产基金产生到期兑付问题,由诺亚与GP进行斡旋。 &&&&&& 上述这些工作做好以后,可以回过头看一下 这是几万起的?周期是多久?是12%固定的还是 12%+x%浮动的?
来判断一下 项目情况可以接受的前提下, 周期/收益率 性价比上 有无竞争力。 &&&& --
※ 修改:·norman0225 于 Feb&&6 21:49:18 2014 修改本文·[FROM: 222.128.189.*]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22.128.189.*]
光阴积累发信人: norman0225 (光阴积累), 信区: Bond
标&&题: Re: 有人买过诺亚财富的理财产品么?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Feb&&6 21:57:57 2014), 站内 && 上海国资委资产绿地借壳上市的PE项目给的是3-5年120-150%的收益率期望
可以做个参考 && --
不过绿地集团这类优质的国资背景+市场化机制合体的优质资产一般很难碰到,稀少,靠撞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22.128.189.*]
馍1个,赠丐半,丐怒:剩半何故不予吾?!发信人: Todd (南方涛动), 信区: Bond
标&&题: Re: 有人买过诺亚财富的理财产品么?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Feb&&7 20:01:39 2014), 站内 &&&& 我家有人在,要给你详细讲讲吗。。。。。
信托嘛,20000多只产品,已经出现了20-30支出了问题的,也就是不良率是千分之一
,这20-30支最后都找人兜底了,本金没有兑付的比例目前是0%
如果是有限合伙形式,就风险更大一些了。 && 【 在 babypig (猪爸爸) 的大作中提到: 】
: 号称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 12%的理财产品
: 靠谱么?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202.0.*]
lient Applications发信人: pupop (lient Applications), 信区: Bond
标&&题: Re: 有人买过诺亚财富的理财产品么?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Feb 11 11:26:28 2014), 站内 && 这个是不是要资产超过600w阿
【 在 babypig (猪爸爸) 的大作中提到: 】
: 号称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 12%的理财产品
: 靠谱么?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80.168.214.*]
来financeproducts版赚钱吧发信人: cfapan (来financeproducts版赚钱吧), 信区: Bond
标&&题: Re: 有人买过诺亚财富的理财产品么?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Oct 20 17:42:26 2015), 站内 && 截止目前,没有问题 &&&& 【 在 babypig (猪爸爸) 的大作中提到: 】
: 号称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 12%的理财产品
: 靠谱么?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60.194.194.*]
蓝色之歌发信人: bluemelody (蓝色之歌), 信区: Bond
标&&题: Re: 有人买过诺亚财富的理财产品么?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Oct 21 16:00:12 2015), 站内 && 买了很多,有亲戚在诺亚工作,还是比较靠谱的。不过你说的12%的没有看到,一般现在诺亚都是年化7%左右。里面那些浮动收益的都是私募分拆,不保本的。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10.77.180.*]
来financeproducts版赚钱吧发信人: cfapan (来financeproducts版赚钱吧), 信区: Bond
标&&题: Re: 有人买过诺亚财富的理财产品么?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Oct 24 21:59:21 2015), 站内 && 他问问题的时候
还有12%的 而且他是线下一百万起 && 【 在 bluemelody 的大作中提到: 】
: 买了很多,有亲戚在诺亚工作,还是比较靠谱的。不过你说的12%的没有看到,一般现在诺亚都是年化7%左右。里面那些浮动收益的都是私募分拆,不保本的。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60.194.194.*]
文章数:9&分页:诺亚财富的投资预测可信么?
上个星期为了宣传我的新书《小乌龟投资智慧》,我专程去了趟北京。期间见了一些媒体和投资界的朋友们。其中有一个朋友和我分享了一份诺亚财富发给他的投资预测报告。在报告中诺亚控股首席研究官金海年表示,中国经济符合朱格拉周期规律。基于这个周期结构,金海年预计中国经济增速2017年将下降到6.3,年进一步调整到5.9和6.0。这位朋友问我:你觉得诺亚的经济预测靠谱么?
投资预测是一门技术活。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预测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当它涉及到未来的时候。根据诺亚财富宣传的资料显示,金海年先生拥有物理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导师教授。金教授是行业内名副其实的专家大咖,因此其预测也一定有很多证据支持,不可能是空穴来风,值得广大投资者学习研究。
但是如果因为某位专家的名头,我们就轻信其预测,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并不是说这位专家水平不行,更重要的原因是:预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多数专家都经常在预测上犯错误。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例子。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每年都会对欧盟的经济发展速度做出自己的预测。欧盟委员会是欧洲联盟中最重要的政府机构之一,旗下有不少经济学和金融学博士以及教授,而他们的专职工作之一就是对经济的走向做出预测。
2008年春季,欧盟委员会预测,欧盟地区2008年的GDP增速为2%,2009年的GDP增速为1.8%。事实上,欧盟地区在年的GDP增速分别为0.4%和-4.5%。当行业专家在自己的老本行犯错的时候,其错误幅度可能会大的离谱。
上图显示的是美国政府经济部门国会预算局(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对于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历史和实际情况的差别。图中曲线如果在0轴以上,就代表预测过于乐观,预测值高于实际值。如果在0轴以下,则代表预测过于悲观,预测值低于实际值。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会预算局的预测准确性实在让人不敢恭维。预测值和实际值有+/-2%的差别是常有的事。在个别年份(比如2008/09年),预测的误差甚至高达4%。
从1980年开始算起,国会预算局对于美国经济的预测(2年期预测)和实际值的误差平均在1.4%左右,对于美国通胀率的预测和实际值的误差在每年0.8%左右。不要小看这些预测误差:事实上美国政府的很多财政和货币政策确实是基于这些经济预测。而由于预测错误导致的政策错误则可能会影响到数以亿计的老百姓的实际生活。
如果我们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就会发现类似的预测“乌龙”层出不穷,简直数不过来。
2015年年底,作为对于下一年(2016年)的展望,高盛公司向他们的客户推荐了6个投资建议(2016年最佳投资策略),包括:卖空欧元和日元,看多通货膨胀,购买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的货币等。2016年2月初,高盛公司宣布他们收回这6个建议中的5个,因为它们全都错的离谱。本专栏的历史文章《高盛的投资建议靠谱么?》()对于这个问题有更为详细的分析。
2016年1月,美国报刊《华盛顿时代》上刊登了一篇经济预测。作者指出:由于中央银行“错误”的货币政策以及石油价格的波动,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将在2016年经历一场经济衰退。同年2月,美国摩根大通银行(JP Morgan)的经济研究部门做出预测,2016年美国有81%的可能性会发生衰退。
如今2016年过去了,即使我们经历了像“英国脱欧”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但全球主要经济体并没有发生耸人听闻的经济衰退。这让我想起了经济学界的一句玩笑话:在过去的5次经济危机中,经济学家预测到了15次。
2016年9月,美国密西根大学经济学教授Justin Wolfers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指出,如果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美国股市会下跌10%-12%左右,美国经济可能会开始走下坡路。11月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后,美国股市不跌反升,道琼斯指数离历史新高20,000点咫尺之遥。
这样的“预测乌龙”事件,不光仅限于美国,在我们中国也比比皆是。
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2016年多次高调看好A股被纳入明晟指数(MSCI)。日,杨德龙在接受《经济通通讯社》专访时表示,A股纳入明晟指数的可能性非常大,预计超过90%。没过多久,杨德龙就被公开打脸。
日,中国股市正式开始实施“熔断机制”。对于该机制的推出,海通证券曾发布过一则研报称 :“熔断机制”是成熟市场的必备机制,有助于稳定市场过激情绪。熔断机制...可以应对突发情况、缓和市场情绪,有效改善交易氛围。中金公司发表研报表示:熔断机制的引入会起到部分稳定市场的作用。由于市场波动加大时,交易将被强制性中断,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市场的作用。
结果“熔断机制”刚开始实施,就创下了多个历史记录(比如最短开盘时间)。在“熔断机制”实施了一个星期之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号宣布暂停施行“熔断机制”。
2015年12月,新浪财经报道,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已经看空中国房地产近十年,近期依旧悲观。他认为房价会每年掉7%,掉20年,一直跌掉80%。因此谢国忠提醒广大投资者,应该赶快出手把房子卖掉,不应再做发财的梦。
既然有这么多“预测乌龙”事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专家热衷于预测活动?这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预测”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很多人阅读经济评论,观看投资节目的目的就是获取一些“短平快”的投资“秘籍”和“小道消息”。记得有一次我跟中国某电视台(为了避免纠纷在此隐去该电视台名称)的工作人员就一档节目合作进行讨论,该工作人员向我直言不讳:现在的电视观众,就希望你在投资类节目中报股票代码。别浪费时间说那些虚的,直接告诉我哪个股票明天可以上涨20%。这让我想起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码说过的一句话:在我看来,那些所谓的选股专家和占星师差不多,但我不想说占星师的坏话。
其次,做出错误的预测并不会受到惩罚,而如果预测恰巧正确,则可以让预测者名利双收。对于这个问题,本专栏历史文章《利益绑定》()有过更为详细的分析。
比如上文提到的谢国忠,从2004年开始就唱空房价。对于这样的经济学家来说,在电视上随便张口说说他对于房价的预测是没有成本,只有好处的。如果房价真的下跌,他就可以继续兜售自己对于经济精准的预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出场费。而如果房价上涨,他也没有什么损失。
聪明的投资者,需要明白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变量和不确定性,因此任何人要想准确的预测未来都是非常困难的,那些行业专家也不例外。在我们看到或者听到某些行业大咖的各种预测时,需要提醒自己保持大脑清醒,思考独立。对于任何一个“专家”的意见,我们都应该秉承“证据主义”原则,仔细辨别对方的言论是否经得起证据的考验。这才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应该坚持的哲学态度。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伍治坚是五福资本的创始人。他是《小乌龟投资智慧: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的作者。在京东,淘宝或者当当搜索书名或者作者名,都可以购买到该书。读者朋友也可以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数据来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亚财富理财师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