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房产,儿子孙子四人经常来骚扰我,安装程序无法正常启动生活。报了多次警也无用,威胁不让去法院,请求好心人帮

因为林徽因受到种种荒唐的包装,被打扮成一个“小确幸”风格的浅薄的女文青,仿佛她只是旧民国上层社会的某个中学里的一个温柔美丽、醉心于情爱和故纸堆之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绿茶婊。这样的形象当然会引起人们的反感。&br&问题是真正的林徽因根本就不是那个德行。林女士的主要工作是跟着梁思成深入基层考察古建筑,为革命战争中的文物保护事项乃至新中国的城市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她的代表作品叫做人民英雄纪念碑,代表性名言更霸气,是“门外就是扬子江”——这句话是对劝她和丈夫离开西南联大飞赴美国躲避战乱的美国友人说的,当时她一度患病卧床不起,然而美国友人问她日本兵来了作何打算的时候她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除了她和徐志摩等人的那段恋爱故事和外貌打扮和所谓的民国范稍微沾点边,这完全就是一个标准的人民中国的新女性。&br&所以我们最终应当得出如下结论:&br&1.林徽因本人是伟大的。&br&2.讨厌林徽因的人大多实际上是讨厌被叫做林徽因的一个虚构出来的冬妮娅,或者刻薄一点,讨厌的是被包装成龙应台的林徽因。&br&3.1+2可以得出,此事的罪魁是那些拿林徽因开涮的王八蛋酸腐文人。
因为林徽因受到种种荒唐的包装,被打扮成一个“小确幸”风格的浅薄的女文青,仿佛她只是旧民国上层社会的某个中学里的一个温柔美丽、醉心于情爱和故纸堆之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绿茶婊。这样的形象当然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问题是真正的林徽因根本就不是…
孔鲤女士:&br&&br&给我的信是收到的。 &br&&br&你说我的信很可爱,这是因为你是一个可爱的人,所以我写给你的信也跟着可爱了。&br&&br&我真笑自己的痴,平时很刚强洒脱的男子,为了你,就这么时时,记在心里,甚至形于辞色间了。&br&&br&若有唐突之处,请你千万饶恕我这一回罢!&br&&br&孔鲤亲爱,在家需多做锻炼,譬如跑步,我是赞成的。与楼下诸阔太太打牌,未免虚耗时光,此风万不可长,宜切戒!&br&&br&此番叮嘱,亦是为你好,然你却不见得很能明白。我若多加啰嗦,你必不肯依,要哭的。&br&&br&每每见你哭,我竟是感怀欲落泪,肝肠都要寸寸的断了。你又爱闹,真真拿你没甚法子。&br&&br&因了这个缘故,我原不如将这些繁琐写在信里,带点俏皮话,必不使你反感。多年后你回过来看,亦必以为好。&br&&br&我对你的爱意,前信之述备矣,然觉你为人素来冷酷淡漠,必不大看。我却仍一封封的寄,不敢断了音信。&br&&br&心心念念,想着你。&br&&br&专此布复,即颂&br&&br&时绥&br&&br&虾上&br&&br&三月廿一夜
孔鲤女士: 给我的信是收到的。 你说我的信很可爱,这是因为你是一个可爱的人,所以我写给你的信也跟着可爱了。 我真笑自己的痴,平时很刚强洒脱的男子,为了你,就这么时时,记在心里,甚至形于辞色间了。 若有唐突之处,请你千万饶恕我这一回罢! 孔鲤亲爱…
&p&老规矩,先放答案:&u&&b&你们这帮狗泥腿子有什么资格怀念我们民国?!
&/b&&/u&祖上,祖太爷爷,也就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爸爸(五代)的爸爸(六代)哥俩闯关东,带着在山东烧砖瓦的技术在今天大连瓦房店安家落户,到祖太爷爷分家的时候,家里有三个大砖瓦厂,几乎垄断了整个大连湾以北的所有建筑材料市场(也就是今天大连城区以北地区,彼时大连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今天瓦饭店金州一带),家里是大连地区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住的房子是正经的三进三院青瓦房。&/p&&p&据家谱上祖太爷爷所记,过年吃饺子全家五十余口“主家”和仆人吃猪肉就杀了四头猪,打赏给仆人家小一百五十多斤,“仆人家小无不感恩戴德,三叩九拜,口里左念长寿,右呼万福。”&/p&&p&你是不是觉得很温馨啊?&/p&&p&家谱上也记载着如果得了什么传染病的长工啊,仆人啊,甚至童工都会被抬到山上的洞里,任其死亡,每天会有人上山,远远地喊一声,若是哪天一点儿动静没有了,请那些专门埋人的人去找个乱葬岗把人埋了。然后“主家”再打赏这个病人的家属十两银子,家属还要一番“感恩戴德”。我还告诉你,这在当时已经是出了名的“大善人”了。&/p&&p&后来“主家”也就是祖太爷爷的爸爸死了,家里分家,一个尚未出嫁的妹妹(家中小妾所生,是年十一岁)和我祖太爷爷关系特别好(祖太爷爷是年十六岁),一开始要找人家送给人当小妾收彩礼。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没送成,就直接扫地出门,还是“二嫂”心善,给了十两银子。这个妹妹投奔了当时在旅顺的娘家人,一直和我祖太爷爷有联系,这是后话。&/p&&p&我祖太爷爷三个哥哥抢了家里的三个厂子,一个没有留给我祖太爷爷(祖太爷爷排行老四),只留给了一处茅草房子。基本等同于“净身出户”。要不是我爷爷读过私塾,会算账写字,为人圆滑机灵,我早就不知道在哪儿了。&/p&&p&后来这三个哥哥,抽鸦片,逛窑子,赌博,把家里的产业全都扑败光了,其中“二嫂”被“二哥”犯毒瘾打死了,“二哥”又续弦了个十二岁的,我祖太爷爷说是其实就是花钱买的难民的女儿,照样天天在家照样打骂无常。因为“二哥”喝酒喝得最凶,得了“单腹肿”(肝硬化),续弦没几年就死了。他刚死没几天,就被吃了“绝户”。“大哥”和“三哥”的情况也差不多,后来这三家要么绝了后,要么不再续记家谱了。所以我们家的家谱是我祖太爷爷自己重新编辑的,因为原来的家谱传给了“大哥”家,没有留存下来。&/p&&p&所以家谱家训:“以示后人:鸦片为百毒之首,染者当以自裁。”意思就是说毒品是最大的罪恶,谁沾染了毒品就自杀吧。&/p&&p&分家同一年,好像是英国军舰在大连,很多人都和英国人做生意,我祖太爷爷比较开明,而且识文断字,经常作为会计和书记员帮着做生意,因此和英国人接触很多。竟然自学了一些英语和英国文化。&/p&&p&祖太爷爷在家谱上这么说:“罗佑国水师亮亮堂堂,非我兵勇所能比拟。除去坚船长炮,亦有大不同。……以示后人:传宗者,必游学,学而有成,方为人。”&/p&&p&意思就是说英国海军军容整齐,根本不是大清水师能比的。就算除去了武器装备的差距,意识形态行为举止也是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我的后代们记着,真正传承宗法传统的人,是一定要出国留学的,而且一定要学到真东西,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我祖太爷爷一直用罗佑国指代英国)&/p&&p&祖太爷爷后来开了自己的买卖,倒卖商品,并生下了我祖爷爷(爷爷的爷爷)。后来甲午战争,日军在庄河花园口登陆,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口大屠杀。记得上面我提过的妹妹么?在旅顺口成家之后,因为也能识文断字,帮助夫君也做起了买卖,主要是和当时旅顺军港做生意。一时间家里还是很殷实的,但是在旅顺大屠杀中,一家七口尽数被杀。&/p&&p&家训曰:“……以示后人:家国天下,亡者不一”,意思就是说,国家政权,家庭个人都是联系在一起的,灭亡不是只灭亡一个,都会灭亡的。&/p&&p&祖太爷爷在家谱中谴责了日本人,但是也感叹日本竟然也能打败中国,对中国大失所望。所以把祖爷爷送去日本留学两年,学习的是经贸和日语,回来的时候正赶上日俄战争,还给日本人当过翻译。&/p&&p&是的,当年鲁迅说的那些麻木的中国人,给日本俄国人带路杀中国人的人,就应该包括了我的祖爷爷。我对此表示遗憾和无奈。后来日本人政府需要不少懂日语的中国人,我祖爷爷便在海关做活,一开始还风生水起,一门心思想入日本籍,成为“日本人”,所以日常都用日本名,说日语。为此和我祖太爷爷起了不小的分歧。&/p&&p&后来我祖太爷爷把我祖爷爷大骂了一通,全部被祖爷爷自己忠实的记录在家谱中,大意就是:“你忘了你小姑是怎么死的了么(那个妹妹)!现在是日本人用得着你,要是用不着你呢!你堂堂一个本科生,干的都是日本人初中学历的人的活,进海关四五年了,同期进去的十几个人,中国人都还在底层,日本人已经都提拔走了,你被提拔过吗!你以为是日本人欣赏你,其实就是在利用你!回头哪天日本人不高兴你也是你小姑一样的命运!”&/p&&p&这顿大骂之后我祖太爷爷一病不起,不久就走了,家谱的记录工作就停止了。家谱中记录时事的部分最后一部分就是祖爷爷写祖太爷爷怎么骂他的。&/p&&p&祖爷爷可能是父亲的离世太过悲痛,也可能是这一顿责骂让祖爷爷醒悟了。辞去了日本海关的活,去了一个很大苹果园当工头,不过老板还是日本人。不过这次是实在没办法,因为全大连主要行业的领导都是日本人,再加上我祖爷爷日语就是好,不利用也确实养不起家,总不能回去种地吧?&/p&&p&因为祖爷爷受过高等教育,而且也确实兢兢业业,便不久和这个日本人老板成了“异姓兄弟”,我爸爸1989年结婚的时候,这个日本人的后人还专程赶来中国,参加了婚礼。(这里后面还有故事)&/p&&p&之后有了我太爷爷和他弟弟二太爷爷以后,也是一样的送去日本念了四年书,学的是机械设计,弟弟学的是军事,当然是在这个日本老板的支持下。回来以后在大连本地一个企业还是政府做工程师,和电业有关,具体家谱里就没有写。而我太爷爷的弟弟在国民党军队做事,后来一直做到团长。(这里后面还有故事)&/p&&p&再后来我太爷爷有了我爷爷。&/p&&p&1945年日本人投降的时候我家情况是这样的,祖爷爷已经去世,作为电力工程师的太爷爷和作为国民党团长的二太爷爷加起来有11个男孩,5个女孩,我爷爷排行老大,每个孩子都是在城里上的小学和初中,衣食无忧。你可以想见我们家当时有多么殷实,我太爷爷还会开车。&/p&&p&抗战胜利之后,“异姓兄弟”日本人因为就是一个水果公司经理,对待下属还算友好,所以没有被拖出来枪毙,但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个刚刚嫁人不久的女儿失踪,相信已经遇害。“异姓兄弟”全家九口人躲在我太爷爷的仓库里足足个七个月没敢出门,一直是我二太奶奶送吃送喝。而太爷爷虽然和日本人关系紧密,但是因为技术过硬,而且平时和日本人没有鬼混在一起,更没有为虎作伥,所以暂时没有收到很大冲击。&/p&&p&不久,葫芦岛大遣返,太爷爷调了一辆大卡车,二太爷爷派了七八个亲兵,秘密护送“异姓兄弟”一家去了葫芦岛,之后回去日本。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家日本人和我家关系甚是深厚。要知道1946年这么帮日本人是要被杀头的……&/p&&p&内战爆发之前,团长二太爷爷就离开了大连,留在大连的太爷爷负责照顾这二十口人的大家子。国民党兵一开始打到大石桥的时候,杀人无数,据我爷爷转述我太爷爷的描述:当时一个乡里断了电,我和几个工人骑自行车去,路上经过打听,才知道国民党兵已经走了,可以安全的进去,但是进去以后每家每户都有死人,哭嚎满天,邮局的电线杆子倒了,我想多找几个人来帮忙支起来,满乡里就找到两个十二三岁的男丁,其他人都被当成“赤匪”杀了。大街上卖儿子卖女儿的,从死人身上扒衣服的,还有当街欺负孤儿寡母的,前几天被扒了裤子(强奸)的女孩子分别吊在几根房梁下(自杀),有的下面血肉模糊,苍蝇围着飞……&/p&&p&后来逐渐的我太爷爷受到了冲击,1949年新中国建国前夕,经人举报,被逮捕宣判汉奸罪二十年有期徒刑,依据五条事实是:留学日本,会日语,给日本政府供货,给日本人设计供电图纸,拿了日本人的钱。要不是念在我太爷爷确实是技术骨干,而且没有恶劣行为,否则就直接枪毙了。&/p&&p&而二太爷爷在1947年被俘之后没有加入解放军,而是选择隐姓埋名带着全家去了农村老家种地当农民,因为回去的早,为人低调,划成分的时候主动要求降为贫农,后来一直没有受冲击,1977年脑溢血病逝。&/p&&p&太爷爷被抓进监狱不久,又被放了出来,因为大连的供电系统需要我太爷爷,解决问题再抓回去,然后有问题再放回来……周而复始……直到1952年肺结核病逝。父亲去世之后,刚刚上大学的爷爷一边上大学一边拉扯四个弟弟一个妹妹长大。&/p&&p&(这里更正一下,昨天偶然又翻看了爷爷的履历表,分别于1949年因汉奸嫌疑和1952年三反五反两次入狱,1953末年病逝于狱中。)&/p&&p&这里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因为太爷爷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个也是学机械设计的同学,回国之后加入了共产党,当时正好在大连。所以在我爷爷在去世之前,拜托他这个同学给我爷爷找个出路,这位同学后来就送我爷爷去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力专业念书。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大学生。&/p&&p&而这位同学后来留下妻女,一个人去了兰州,搞导弹去了,再无音讯。直到1986年病重去世,我爷爷才得到消息,专程飞去兰州吊唁。他女儿是我爷爷这一辈子关系最近的朋友,文革前几年取得中科大博士学位同等学力,在文革中因为父亲在日本留学过,收到较大冲击。现在在美国亚特兰大一所大学教授有机化学,2012年我前去拜访过,我称姑姑。&/p&&p&(这里也更正一下,还有一个儿子,是这位姑姑的弟弟,我也是才知道。)&/p&&p&爷爷后来继承太爷爷,也在大连电业系统工作,电力工程师。为大连的建设做了那么一点点的贡献,业内被称为“活地图”,退休后返聘专家直至69岁高龄。直到2014年10月,帕金森综合症引起的多器官衰竭病逝于家中。&/p&&p&去世前三大遗憾未能达成:上大学之前在大连供电局搭电线杆子的工龄没算,没算离休;入党申请审查的时候成分不合格,未能入党;多年一线工作,一身伤病,没算工伤……&/p&&p&我爸就不说了,相比楼上这几位,他还太年轻。(爹:???)&/p&&p&===============分割线===============&/p&&p&我说这么多什么意思?&/p&&p&我家算不算当年的赵家人?我家那时候家境多殷实?我们那时候过的是啥日子?我们家那时候叫特权阶级!要不是我现在还上知乎?不比现在爽多了!&/p&&p&没有新中国我还能抽鸦片!要是没有新中国我还能逛窑子!要是没有新中国我还能杀老婆!要是没有新中国我想娶几个娶几个!要是没有新中国我还能舔日本人!要是没有新中国我还能当大官呢!&/p&&p&你们这些泥腿子都是被拉山上洞里等死的,只有过年才能被“赏”一点儿猪肉的,分家被扫地出门净身出户的,瘦麻杆似得大清水师的,在旅顺被满门屠戮的,英国人来杀一遍,日本人来杀一遍,俄国人来杀一遍,日本人回来再杀一遍的,被日本人永远欺压在最底层的,打内战被饿死,烧死,杀死,操死的泥腿子!&/p&&p&你们有什么资格怀念我们民国时代!怀念我们日治时代!怀念我们大清国!&/p&&p&搞笑!你也配?&/p&&p&所以说,我都没有怀念民国,我们家都没有怀念民国,你怀念民国图个啥?你们怀念民国图个啥!&/p&&img src=&/e7beab4c4_b.png& data-rawwidth=&394& data-rawheight=&2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4&&&br&&p&(经过知乎小管家热心提醒,修改了部分内容)&/p&&p&(看不出来这是反讽的,比如像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d84ad17da43b0c30cc973& data-hash=&d84ad17da43b0c30cc973& data-hovercard=&p$b$d84ad17da43b0c30cc973&&@陆三山&/a&
这样的,自觉出门左转是“历史震惊你”)&/p&&p&=============愤怒的分割线=============&/p&&p&有人在评论区里大放厥词的,我不得不重新站出来说两句:&/p&&p&我们家祖上三代,太爷爷是电力工程师,爷爷是电力工程师,叔叔是电力工程师,为大连市内供电基础建设奋斗挥汗了近百年!大连市内每一处街道,每一个电井,每一个变电所都凝结着我们家三代电力人的汗水和血泪。&/p&&p&知道为什么我爷爷被称为“活地图”么?他在职的时候,大连市每一个电线杆子上面的号码,你只要报出来一个,在什么位置,上面都有几根电线,有没有变压器,都是多少伏的,来自哪里拉去哪里,都给你说的清清楚楚,绝无遗漏。&/p&&p&全中国率先提出停电不超24小时,停电不超12小时,停电不超6小时,全国率先实现主要供电干网地下化。所以你在的大连主干道上,二十年前,你就看不见电线杆子了,那时候北京长安街上还有电线杆子呢!这在当时全国是创举!这就是我爷爷搞下来的!&/p&&p&有人站出来一句话,就说我们全家是汉奸?是精日?我倒是不明白了,时代所限,奋发图强的一代老人在有的人嘴里就这么不值钱?那邓公是不是精法?朱老总算不算精德?到了周恩来更厉害了——精德精日精法!&/p&&p&我就不明白了,哪来这么多“根红苗正”,“正义凛然”,“贡献突出”的“赵家人”!&/p&
老规矩,先放答案:你们这帮狗泥腿子有什么资格怀念我们民国?!
祖上,祖太爷爷,也就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爸爸(五代)的爸爸(六代)哥俩闯关东,带着在山东烧砖瓦的技术在今天大连瓦房店安家落户,到祖太爷爷分家的时候,家里有三个大砖瓦厂,几乎垄断了整…
&b&做个国民政府的军政要人。&/b&&br&&br&没打仗的时候就喝兵血,吸兵髓,吃空饷。盖个小洋楼,弄个三妻四妾,吃喝嫖赌好不快活。什么?原配找上门来了?妈的,老子一枪毙了这个共谍!&br&&br&抗战时就躲到重庆大后方,把美国人靠驼峰航线拼死拼活运来的珍贵药品在黑市上出售,毕竟前方吃紧不就是为了我在后方紧吃嘛?防空洞黑了点,凑合下吧,不妨碍我歌照唱舞照跳就行。&br&&br&熬到抗日胜利了便可挟抗战胜利之威到上海南京等地靠“劫收”发一笔财,实现“五子登科”、“三洋开泰”的人生梦想。什么?老百姓骂我是“狗去猪来”?说我比日本人还坏?胆子好大!你们这帮伪民众,统统抓起来隔离审查,至于财产嘛,统统作为敌资没收了!&br&&br&在“戡乱”时充分发挥“转进”绝技,能跑的就绝不打,免得被俘虏。万一捡到了五十分之一的胜仗机会,可不能忘记吹嘘一把,把共产党的十大元帅全写进战报里,到蒋公那里许一大笔赏钱,用金条或者美元结算,坚决不要法币。&br&&br&等中国快要解放了,靠推行金圆券再扒掉中产阶级最后一层皮,然后把所有用金圆券搜刮的钱换成金条逃到美国做寓公。机票我会早早买好的,我不会傻到坐船的。&br&&br&在美国的日子里多读些书,以便等老了写点书把自己美化包装一下,让当年那帮被我敲骨吸髓的穷鬼们的后代对我顶礼膜拜,幻想着穿越回民国也能和我一样(让他们穿越回去给我做牛做马挺好的,比那帮被共产党教坏了的穷鬼好使多了)。&br&&br&对了,再捐点钱在国内竖个纪念碑,再阔绰些整个纪念馆,把当年那帮傻大头兵的功劳算在我头上,他们死的越多我功劳就越大,捞个抗日名将的美名,这辈子就完美了。&br&&br&又过了好几年,我那靠着我家族赞助上了美国一流大学的曾孙子,在知乎上回答一个问题“你的长辈在民国时期有什么辉煌历史”:“我的曾爷爷啊,他是个好国民党军官......他是个抗日名将,杀了很多鬼子......后来内战爆发,他被共产党迫害逃亡美国,所有财产都被没收.......后来他在美国白手起家努力打拼,并把这种贵族精神传承给我,我才能凭着努力考上这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很高兴今天的人们终于了解到被掩盖的历史真相......但是现在还不是我们回国的时候......等中国实现了民主自由我们才敢回来......”&br&&br&然后知乎上好多人给点赞,还说什么中国就缺少这种贵族精神所以落后,他们说非常欢迎我叶落归根,希望有一天我能得到正名......&br&&img data-rawwidth=&293& data-rawheight=&220& src=&/d88d1ca5e42061dbd6ddbd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br&&b&-------------------------------------------------------------------------------------------------------------------------------------------&/b&&br&鉴于好多人把注意力放在“到底指的是谁”上,那我就好人做到底吧,把里面每个梗解释一下:&br&&br&&b&喝兵血,吸兵髓,吃空饷:&/b&&br&国民党军里吸兵血、吃空饷的行为臭名昭著,士兵饷钱已经很少,然而国军将官仍然“阎王不嫌鬼瘦”,大肆克扣。至淮海战役前夕,许多官兵的每月军饷竟不够买一双鞋。另外,关于吃空饷有一个例子:上海战役前夕,上海前市长吴国桢深知国军吃空饷的行为非常严重,因此坚决要求亲自清点部队才给予分发补给物资。一连几天清点并分发物资后,吴国桢相信国军在上海拥有三十万众,可以阻挡解放军数月有余。然而,一位与他交好的主持悄悄告诉他真相,这些部队不但被重复清点,而且很多还是从寺院拉来的僧人凑数,国军远没有三十万众。另外,汤恩伯在大战前夕,却把刚刚配给的汽油等物资放在黑市上出售,中饱私囊。果然不出半月,所谓“东方的斯大林格勒”即告陷,这还是在解放军为了完整接收上海而不肯动用火炮的前提下。&br&&br&&b&老子一枪毙了这个共谍:&/b&&br&张灵甫在外,听信他人传言其妻子吴氏对其不忠,便不加查实回家将其妻子当场击毙。岂料其娘家人不依不饶,把事情搞得沸沸扬扬,迫于无奈之下张灵甫被判死缓。然而很快便以“抗日需要”、“将功赎罪”名义释放。后来有人为张灵甫此事洗地,诬称其妻子是共谍,张灵甫将其击毙是“大义灭亲”,真乃恬不知耻。&br&&br&&b&珍贵药品在黑市上出售:&/b&&br&《1942:雾都大曝光》这部电影讲述了当年国民党军政要人是如何把驼峰航线上浸透着飞行员鲜血的珍贵药品放在黑市上出售以谋取暴利的可憎行为。在现实里,美国为了向中国输送物质,驼峰航线上损失的飞机成百上千,甚至在地上铺出了一条由飞机残骸碎片构成的“铝路”。可是这些药品没有到达前线士兵手里,却在黑市上间接流入日军之手。一位美国女记者在了解此事之后,在日记里写下:“......仅仅这件事就足以把我变成一个共产党员......”&br&&br&&b&前方吃紧,后方紧吃:&/b&&br&这是抗战时期流传在重庆的一句民谣,说的是中国士兵在前线缺衣少食、补给不上,而后方的国军军政要人则在吃喝玩乐,肆意挥霍对于前线弥足珍贵的军用物资。电影《三毛从军记》非常生动形象展现了这一幕。&br&&br&&b&劫收:&/b&&br&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宣布原沦陷区的货币与法币的兑换比率为200:1,这使得原沦陷区人民的购买力一下子贬值至二百分之一。而这还不是最难受的,更糟糕的是许多政府要人携带大量法币来到富庶的江浙一带大肆采购,并运回重庆一带出售,牟取暴利。国军还动辄以“接收”名义,强行查封原沦陷区人民的合法财产,并以“敌资”名义没收。人们痛恨这种行为,把重庆大员的接收叫做“劫收”。&br&&br&&b&五子登科、三洋开泰:&/b&&br&收复区里有一首歌谣:“盼中央,念中央,中央来了民遭殃。”还有副对联:“三洋开泰,五子登科”。听说三洋就是:抢现洋,骂东洋,捧西洋;“五子”是房子、车子、金子、女子、面子。&br&&br&&b&狗去猪来:&/b&&br&抗战胜利后,台湾人民满心欢喜欢迎中央接收台湾,然而国军登陆后却把他们在大陆原沦陷区搞的那一套“劫收”搬来台湾,甚至还变本加厉,这让台湾人民非常失望。有人在政府门口贴了一幅漫画,画着一只垂头丧气的狗离开了,后面却来了一头趾高气昂、大腹便便的蠢猪。意思是日本人是狗,虽然暴虐起码还会看家;而国民党政府纯粹是头蠢猪,除了吃拿卡要啥都不会。这为后来的二二八事件的爆发埋下了伏笔。现在的台湾台独倾向如此严重,当年的国民党政府“功不可没”。&br&&br&&b&伪民众:&/b&&br&国民党政府声称,原沦陷区的学生和教师被日寇思想毒害甚远,是“伪学生”、“伪教师”,因此需要重新接受由国民政府主导的培训和考试,强化“三民主义”思想,通过方承认其学历资质。这种不负责任的说话引起了学生和老师的愤怒。在沦陷区生活已经足够忍辱负重,现在却被自己的政府当做汉奸一样提防。其他的平民百姓也类似,在重庆来的大员面前低人一等,动辄被扣上“伪民众”的帽子。顺便说一句,在沦陷时期的南京就读的他当年估计也曾被指为“伪学生”,这也许影响了他日后的历史进程。&br&&br&&b&转进:&/b&&br&熟悉国军军事语言的都知道,国军总是在声称自己“胜利转进”,其实就是撤退的委婉说法,非要说成是换个方向进攻。李敖说国民党当年的报纸上,曾经有“一撤千里,匪追不及,胜利转进”的贺语。说实话,实在看不出来这有什么好庆祝的,丢人到家了。&br&&br&&b&五十分之一的胜仗机会:&/b&&br&来源于一份数据,统计了解放战争中较大规模的战斗战役的胜负情况,总计一千多场,国军打胜仅仅二十余场。&br&&br&&b&十大元帅全写进战报里:&/b&&br&国军总是声称今天击毙林彪,明天击毙朱德,后天击毙老毛。算起来这些共产党要人们已经每个都死过好几回了。有一个真实的笑话:当年国军强迫一家报社播报“国军大捷,击毙共匪头领某某”,这报社索性灵机一动,将标题改为“共匪头领某某&b&又&/b&被我军击毙”,一个“又”字道出了无尽的讽刺。&br&&br&&b&坚决不要法币、&/b&&b&金圆券:&/b&&br&法币贬值和金圆券的事,相信大家在初中历史书上都看过了。梅兰芳曾经非常拥护国民政府,当时国民政府强行推行金圆券时,梅兰芳还主动把家中所有金银拿出兑换成金圆券。然而之后金圆券一再贬值成为废纸,梅兰芳为代表的中产阶级也对蒋介石政府失望透顶,蒋介石政府终于把最后一个拥护者给驱赶到共产党那里去了。&br&&br&&b&再捐点钱在国内竖个纪念碑:&/b&&br&张灵甫的妻子(后来又娶了一位,不是刚才那位被杀的原配)现在为张灵甫粉饰洗地,故意避重就轻,声称张灵甫是什么“抗日名将”(呸,轮得到他?那置王耀武于何处?)还搞什么纪念碑,大吹特吹张灵甫的“抗日功绩”,淡化张灵甫之流在解放战争中对平民犯下的战争罪行。类似的牛鬼蛇神还有不少,只是目前张灵甫这个最阴魂不散。&br&&br&&b&他们死的越多我功劳就越大:&/b&&br&国军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支以死人越多越光荣的军队。很少有人具体将抗日功绩细化到具体的士兵身上,却是不假思索地归功于他们无能透顶的长官、蒋介石以及国民党头上。这些人根本是慨他人以慷,最为无耻。每当有人念叨什么“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时候,我都想加上一句“可怜当年兵士血,官长至今以为功”。&br&&br&其实,上面说了那么多,归根到底我就想告诉大家一句话:&b&背叛自己的阶级的,不是天才就是傻子&/b&。当年披荆斩棘、打出个新中国的那批人,和现在跪舔民国“贵族”的另一批人相比,高下立判。
做个国民政府的军政要人。 没打仗的时候就喝兵血,吸兵髓,吃空饷。盖个小洋楼,弄个三妻四妾,吃喝嫖赌好不快活。什么?原配找上门来了?妈的,老子一枪毙了这个共谍! 抗战时就躲到重庆大后方,把美国人靠驼峰航线拼死拼活运来的珍贵药品在黑市上出售,毕…
谢 &a data-hash=&0eb74eaab22da& href=&///people/0eb74eaab22d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护士衫下& data-tip=&p$b$0eb74eaab22da& data-hovercard=&p$b$0eb74eaab22da&&@护士衫下&/a&邀请&br&&br&我记得护士先生好像也是南京或者在南京读过书。&br&&br&这个问题 &a data-hash=&169b43e588b4bb6e715c& href=&///people/169b43e588b4bb6e715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陈狄& data-tip=&p$b$169b43e588b4bb6e715c& data-hovercard=&p$b$169b43e588b4bb6e715c&&@陈狄&/a&的答案就可以,我就做一些其他方面的描述,好几年前,我还在读大学,回国的时候,正巧我有朋友来南京,就领着去了一趟总统府,拍了一些照片,还配了字,今天就把这些旧照片找出了,为各位助兴,我不会摄影,用普通的相机拍的,但请见谅。&br&&br&&img src=&/3cd243c3debc52f510980cfe3e121ac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cd243c3debc52f510980cfe3e121aca_r.jpg&&&br&&img src=&/fdaa30572edec451af60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daa30572edec451af60c_r.jpg&&总统府原来挂的乃是青天白日,后来则为五星红旗,现在二者皆无,所谓各人有各人的视角,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感受,无是非对错之分。&br&&br&&br&&img src=&/7b956cc0e709a8d992f4bd8e870ff0d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b956cc0e709a8d992f4bd8e870ff0d2_r.jpg&&&br&我那时候其实也挺作的,文艺青年嘛。(笑)&br&&br&&img src=&/e6af8eecdaab752bc427e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6af8eecdaab752bc427ee_r.jpg&&&br&上面两幅画,最值得琢磨的在于,都挂在大门口,左右对仗。&br&&br&&img src=&/7fb67c39bc73fffa575fe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fb67c39bc73fffa575fe9_r.jpg&&&br&&img src=&/e6edf7f571bbea274e896d7ab58c2cc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6edf7f571bbea274e896d7ab58c2cc2_r.jpg&&&br&现在忠孝路,仁义路,听起来就像台北的地名。&br&&br&&br&&img src=&/cbc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bcb_r.jpg&&&br&&img src=&/9ec88c1c24f651c3bd0c1d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ec88c1c24f651c3bd0c1d6_r.jpg&&&br&想起那张被抹掉的列宁。&br&&br&&img src=&/e4fa351d870cd4b40eb4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4fa351d870cd4b40eb4f_r.jpg&&&br&我很喜欢这张,专业我不懂,但国父起居室沦于黑暗之中,添了几分阴郁。Tyler是我,原来在澳洲的英文名。&br&&br&&img src=&/7f324bdc5fcdb49c61e811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f324bdc5fcdb49c61e811d_r.jpg&&&br&常凯申的办公室你进不去,但我用脚想也知道摆的是文正的集子,说常公是曾国藩的好徒弟,倒也不为过。&br&&br&&img src=&/3b0bdf28dc8b168dea0cd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b0bdf28dc8b168dea0cd5_r.jpg&&我大概那时候是个国粉,不过这事倒是南京街头巷尾都知道,我妈也知道,其实很有代表性,南京人就是这样五味陈杂,想起知乎有一位用户的签名是这么说的,你没红过,所以你不知道。&br&&br&你没当过首都,所以你不知道。&br&&br&&img src=&/27a0babc3c5cc57e9b608a804d2b1e0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7a0babc3c5cc57e9b608a804d2b1e00_r.jpg&&&br&这是那天出来以后,最戏剧化的一个场景,这批雕塑正好在展览,很震撼,时代感很强,建国者的雕塑伫立在灭国者的府邸前,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嘲弄,这恰是历史的一份伟力。&br&&br&那时候觉得自己真的很渺小。&br&&br&下面我放一些其他地方拍的,水平就更糟糕了。&br&&br&&img src=&/b92d6ec52e60f3f043a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92d6ec52e60f3f043a4_r.jpg&&&br&国民革命军北伐将士纪念塔,本地人叫无梁殿,因为没有大梁,是个阴殿,里面是烈士雕塑,这里是中山陵底下非常安静的地方。&br&&br&救国救民,这四个字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写的。&br&&br&&img src=&/911c17cec202adaafa33e3f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11c17cec202adaafa33e3f8_r.jpg&&&br&瞧着手抖的。&br&&br&&p&这对貔貅是北平军分会所赠,原是守财的奴兽,这里取其凶猛威武之意,尾巴是在文革时期被红卫兵毁去了&/p&&br&&img src=&/c14d8dafa811df77a03d047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14d8dafa811df77a03d0478_r.jpg&&&br&当时去的太晚,省了门票,但大殿内已经关了,里面有 北伐将士阵亡纪念碑 从一等兵到少将不等的牌位,皆是国军,另有淞沪抗战的死难将士。&br&&br&如果想看烈士公墓的话,紫金山北麓还有南京航空烈士公墓,32年建的,里面是北伐和淞沪抗战的死难飞行员,如果想体会个中滋味,我觉得《巨流河》这本书足够。&br&&br&&img src=&/292a2ecd385c80b2bcf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92a2ecd385c80b2bcf6_r.jpg&&&br&补一张南京艺术展览馆,总统府门口是南京图书馆和艺术展览馆,这点我觉得不错。&br&&br&&br&最后总结写一点:&br&&br&我的想法是,民国的感觉,南京几乎处处是,但是你光看,是看不出来的,南京是个特俗的城市,但在特别俗的骨子里,有那么几分韵味,要懂了才明白。&br&&br&我私以为,所谓民国的韵味,并非这楼谁坐过,又有何人的墨宝,民国是上一个时代,而南京这座城市总是处在时代的更迭之中,时代感可以等同于民国感,在这里如果你沉下心,还是能有滋味的。&br&&br&我推荐的景点:&br&1、中山陵,要从陵园路上去。&br&&br&2、中山东路,这条路从市中心一路向东,两旁法国梧桐亭亭如盖,一路至国父寝陵。&br&&br&中山东路沿途有(百度):&br&&ul&&li&中山东路1号——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今市工商银行,&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lemma/ShowInnerLink.htm%3FlemmaId%3D109666&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江苏省&i class=&icon-external&&&/i&&/a&&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lemma/ShowInnerLink.htm%3FlemmaId%3D190932&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文物保护单位&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中山东路3号——浙江兴业银行,今省工商银行,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li&&li&中山东路75号——&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lemma/ShowInnerLink.htm%3FlemmaId%3D166788&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央通讯社&i class=&icon-external&&&/i&&/a&旧址,今南京军区后勤部,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li&&li&中山东路145号——国民政府经济部旧址,今市体育局,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li&&li&中山东路237号——中央饭店,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li&&li&中山东路——正元实业社&/li&&li&逸仙桥&/li&&li&中山东路305号——中央医院旧址,今&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lemma/ShowInnerLink.htm%3FlemmaId%3D7594089&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南京军区总医院&i class=&icon-external&&&/i&&/a&,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li&&li&中山东路307号——励志社旧址,今中山宾馆,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li&&li&中山东路309号——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旧址,今第二档案馆,&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lemma/ShowInnerLink.htm%3FlemmaId%3D7272&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中山东路311号——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旧址,今军事档案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li&&li&中山东路321号——国立中央博物院旧址,今&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lemma/ShowInnerLink.htm%3FlemmaId%3D189711&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南京博物院&i class=&icon-external&&&/i&&/a&,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li&&/ul&&br&3、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建议最后去。&br&&br&4、市中心的国父雕塑,民国的时候就有,电影《南京,南京》中,被日军拖着走的就是。&br&&br&原本以前是朝北,意即北伐成功,后来拆了,市民怨声载道,现在又放回去了,改朝南,叫收复台湾。&br&&br&这一点你们可以注意一下。&br&&br&&br&好了,就这么多,祝你玩的愉快。&br&&br&&br&完
谢 邀请 我记得护士先生好像也是南京或者在南京读过书。 这个问题 的答案就可以,我就做一些其他方面的描述,好几年前,我还在读大学,回国的时候,正巧我有朋友来南京,就领着去了一趟总统府,拍了一些照片,还配了字,今天就把这些旧照片找…
虾皮吾弟:&br&&br&
三月廿一致孔鲤函,已于知乎阅及。弟之情深意切,是为动人。然于为文之体例方面,愚兄别有几项意见,供弟采择。&br&&br&
鄙意论情书文字极宜着意修饰,近人多论袍学,专就文辞论,梁实秋最有轨辙,言无虚发,绝不枝蔓,但坦然直下,不故意曲折摇曳,梁氏文体最当效法,可为袍学文之正宗。&br&&br&
其次乃吴宓,雨僧于袍学固多疏忽,然其文字则似清溪明月,一气而下,有生意、有灵气,效实秋各有胜场,即如致彦文书,不论内容,专就其文字言,实大可取法。近人对吴宓书似多失持平之论,实不该以人废文也。其次沈从文,其文朴质无华,语语必在题上,不矜才,不使气,亦是袍学文之正轨。如与张兆和书者,情有所牵,意各有当。从文之文专就文论,不在梁吴之下,而精洁近于吴,显朗效从梁,蔚为一时之观。&br&&br&
弟此一文就愚直感观之,似受子沅行文之影响实大。然弟文之芜累枝节,牵缠反覆,颇近徐南湖。南湖年少成名,人物俱佳,且性情近乎西方,故文辞多跳脱不凡,但也失于轻浮。其《爱眉小札》,通篇皆是“爱”、“念”、“想”字眼,恰如蜜里调油,烈火着烹,亲则亲矣,不免稍嫌过腻。年少情侣诉衷肠,爱如神启,遽然而临,澎湃地渲泄,乃正常事。倘若南湖,行笔下文如蚌病怀珠般雕琢,似禽鸟发声之鸣啭,心中的歌咏脱口而出,顾不得是喑哑还是撕裂,终致荒腔走板、荒诞不经。纵然图得大名,未免落了下乘。&br&&br&
《诗经》云:“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弟今有意孔君,则断当从源头处用力,自不宜滥觞世俗为之,当较从文兆和更艰苦始得耳。而弟文所欲表达者,可以全部保留,不受削减,并益见光采,此层大可留意,不知弟以为如何也。&br&&br&
匆匆不一&br&顺祝春安&br&&br&另启:欣闻洪霟女士之声,阅之畅然。前岁初睥芳泽,桑间濮上。不睹芝仪,瞬又半载。窃思复高唐之观,效召南之风,以增光宠。丹丘玉门,璇台辟雍,再叙绸缪。拳拳之意,当蒙忻许,愚及此恭候淑鉴。&br&&br&
民国一〇四年三月廿二日&br&
虾皮吾弟: 三月廿一致孔鲤函,已于知乎阅及。弟之情深意切,是为动人。然于为文之体例方面,愚兄别有几项意见,供弟采择。 鄙意论情书文字极宜着意修饰,近人多论袍学,专就文辞论,梁实秋最有轨辙,言无虚发,绝不枝蔓,但坦然直下,不故意曲折摇曳,梁氏…
全文较长,请耐心阅读,可当作网文分章节阅读&br&&br&————————————————&br&民国?&br&&br&作为黎明前最后的黑暗,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又痛苦的。&br&&br&笔者来摧毁你们对民国的一切幻想。&br&&br&地主,军阀,国民党,工人,资本家,顺民,皇民……&br&&br&这一切都不是那么美好……&br&&br&容笔者摘抄老老王的《我们去哪穿越民国篇》&br&&br&一、两极分化的民国印象&br&&br&
按照我们在传统教科书上读到的信息,从1912年清朝覆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民国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主权沦丧、积贫积弱、灾祸不断、饿殍遍地、军阀混战、列强横行、日本入侵……像、等脍炙人口的革命主流文學名著,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民国时代社会动荡、剥削残酷、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悲惨现实。&br&&br&  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台湾和海外的现代文學作品流入大陆,张爱玲、周作人、胡适等人的作品也被从故纸堆中翻出来,让我们似乎又从另外的视角,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民国。&br&&br&  尤其是一系列以民国时代为背景的琼瑶小说,例如等等,在大陆受到追捧并且翻拍成电视剧之后,我们更是看到了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民国时代——教会學校出身的贤淑小姐、出国留洋的文雅少爷、主仆情深的狡黠丫鬟、善良宽厚的豪门太太、持重仁爱的乡下老爷、爱国爱民的资本家老板……&br&  总之那里的思想是进步的,恋爱是自由的,生活是悠闲的,情调是小资的,求爱是浪漫的,官府是勉强还算过得去的,洋人都是彬彬有礼的,还有各式各样的舞会、酒会、书画比赛、文娱活动、慈善活动,感觉完全是一个文明进步的摩登社会嘛!&br&&br&  嗯嗯?原来教科书上那个黑暗残酷、民不聊生的旧社会,竟然也有如此和谐美好的一面?&br&&br&  而对于民国时代的百姓生活,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思维”,以及种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发现”。例如“1927年的武汉纺织女工月薪30多块大洋,可买个鸡蛋,养活一家四口毫无压力”;“旧社会學徒工待遇远比现代血汗工厂优厚,每年带薪休假72天”;“民国时期的‘温饱’早已不是问题,‘员工福利’大大超过新中国的任何时期”;“新中国60年,中产阶级收入水平还没有达到民国贫困线”……&br&&br&  于是,在看过上述这些“新发现”之后,我们就忍不住感到纳闷了:哇!既然解放之前的旧社会是如此美好,社会福利是如此的先进,地主和资本家是如此有良心,为什么当初中国的工人农民,还有许多知识分子在内,全都鬼迷心窍地“脑残”了?连命都不要,非得闹革命?自己放弃自己的高工资,打碎自己的安定生活,埋葬这个“幸福”的旧社会不可?&br&&br&  ——如果这一切才是真实的民国社会,那么整部中国近代史恐怕都要倒过来读了。&br&&br&  对于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自然会有很多“公共知识分子”跳出来,异口同声地叫嚣道:全都是因为不學无术,沐猴而冠的土鳖共产党在苏联人的帮助之下,學习邪教大搞宣传鼓动,欺骗这些“无比幸福”的工人、农民和學生们起来造反,硬是捣毁了精英们建立的国民政府,毁掉了自己自由民主的美好生活。从而让中国迎来了漫长的悲惨年月,以及一场场骇人听闻的灾祸,例如“饿死三千万”、“十年浩劫”等等。&br&&br&  ——感情在他们的眼里,共产党就等同于奥姆真理教?&br&&br&  如此这般搞到最后,根据一个微博上流传的段子,当代“公共知识分子”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观念,大致上可以归纳如下:“……现在有几个人知道这样一个伟大的政府:它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建立起了多党制的两院制民主政府,拥有一支堪比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军队,创办了很多自由而现代大學,为民族工业带来了黄金时代,依靠自己的实力收复了外蒙,但却被一只外国人出枪出钱出顾问武装起来,实行一党专制的野蛮军队所消灭!”&br&&br&  ——唉,实在是让人无语了……&br&&br&  为什么这一前一后的描绘口径,竟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异?究竟哪一边在胡说八道?&br&&br&  怎么说呢?这两边的说法,都不能算是绝对的胡说八道,只不过是彼此的阶级立场迥然相异罢了。&br&&br&  ——民国时代的旧中国,对于不同阶级的观察者来说,确实是有着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区别只在于由什么人持什么立场,从什么角度去看待那个社会。&br&&br&  要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自私的,通常只会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去考虑问题。&br&&br&  简单来说,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也决定了每个人的思路。&br&&br&  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来说,美国在19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和解放黑奴运动,是美国历史上堪称浴火重生的里程碑事件。而美国文學史上的两部巨著(改编为电影之后名为),也分别从北方和南方阵营的角度,反映和描述了双方对黑奴制度的观点。&br&&br&  ——即使是对于同样的历史,站在不同地位和立场的人,其看法和感触也肯定是完全不同。&br&&br&  与或许更能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毕竟,是在南北战争结束了半个世纪之后的作品,感觉更像是现在的中国人去写民国时代。&br&&br&  由一位主张废奴的美国北方女作家斯托夫人,于南北战争之前写成和出版,主要描写了一位善良、虔诚的黑奴汤姆大叔,充满了不幸和苦难的一生。书中深刻揭露了奴隶制度的罪恶和残酷,描述了在这个崇尚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度之中,黑奴们承受的各种苦难——女奴们被奴隶主肆意的奸污践踏,男奴们像牲口般暗无天日地劳作,奴隶的孩子依然永远是奴隶,他们随时领受着奴隶主暴戾的刑罚,在交易所内像商品一样被人挑三拣四,一次又一次地在奴隶拍卖会落幕后被迫妻离子散……&br&&br&  因此,斯托夫人的一经出版,就如平地一声炸雷,彻底震撼了整个美国社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国人民对奴隶制的抵触情绪,进一步促使了废奴运动的发展和南北战争的爆发。&br&&br&  而在南北战争结束半个多世纪之后的20世纪初期,同样以南方种植园生活为背景,另一部驰名世界的经典小说——,却完全是从南方奴隶主的角度,来讲述那段烽火动荡的历史。&br&&br&  创作这本书的美国南方女作家玛格利特?米歇尔,除了描写斯嘉丽和白瑞德两位男女主人公的曲折恋情之外,也没忘了对美国南方的黑奴制度大唱赞歌。她用充满优越感的笔调,将白人对黑奴的奴役描写得既和谐又浪漫,还臆想了他们和白人奴隶主的和谐共处,却对他们的苦难和反抗视而不见。同时更是对林肯总统发起的解放黑奴运动大加鞭挞,认为是北方军队的入侵破坏了南方人田园牧歌式的平静生活,造成了社会混乱、道德败坏和人民的苦难……&br&&br&  在这部小说的字里行间,明显充满了对往昔奴隶主生活的怀念。在作者的笔下,南方的庄园生活是精致而又美妙的,南方上流社会的男人个个都是绅士,对待入侵之敌(北方佬)奋勇斗争,对待女士彬彬有礼,就算是白瑞德这种被赶出家门的浪荡子,都会为了维护女士的名誉而开枪杀人。黑奴则显得愚蠢而又快乐,没什么反抗情绪,大多数庄园对待黑奴都很友善,他们从摇篮到坟墓的生活都有基本保障,在精神上也很惬意。如果真要把这些黑奴从庄园里赶出去,他们还得担心能不能在社会上独立生活……&br&&br&  为了显示南方奴隶社会的“和谐安乐”,否认解放黑奴的正义性,米歇尔还借用女主人公斯嘉丽之口,写出了这样一段抹杀奴隶逃亡史实的奇文:“……那些北佬女人从前听说南方地主家都养着凶猛的猎犬,以备追逐逃走的黑奴之用,便都信以为真……他们又问到那种给奴隶脸上烫字的烙铁,以及那种虐打奴隶用的九个齿儿的铁蒺藜,其实南方地主并没有这些东西,都不过是北方人宣传的资料罢了。”&br&&br&  可事实又究竟如何呢?只要走进档案馆里,翻一翻美国内战爆发之前南方各州的旧报纸,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些报纸上几乎每天都刊载着成版的缉捕逃奴广告。而且,根据广告中的特征描述,这些黑人逃奴差不多个个脸上都有烙印,胸口和背部满是鞭痕、伤疤。此外,当时的南方有不少武装打手团伙,专门以替富人缉捕逃奴为生,甚至还有广告在推销经过特殊训练、专为追捕逃奴所用的凶悍猎犬!&br&&br&  很显然,玛格利特?米歇尔在写之前肯定没看过这些东西,或者就算看了也故意视而不见。&br&  还有一处值得注意的地方:在南北战争失败之后,强烈反对废奴的南方白人顽固派,组建了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的三k党。这个三k党乃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种族恐怖主义组织,曾经犯下过无数罪行,并且到现在还有部分残余组织于美国南部存在,继续对有色人种实施暴力活动。但在中,却把三k党描绘成保卫白人妇女的侠义团体,还长篇累牍地描写了三k党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事迹”。按照这部小说的鼓吹,当时所有“真正的南方人”,包括女主角斯嘉丽和她的丈夫、朋友在内,几乎都参加了三k党……&br&&br&  ——这么看来,按照现代的观点,斯嘉丽这位女主人公的身份标签,似乎就应该是铁杆反动派后裔,反政府组织成员、极端种族主义者……外加武装恐怖分子女头目?是不是有点太劲爆了?&br&&br&  遗憾的是,无论米切尔女士在一书之中如何妙笔生花,颠倒黑白,试图为残酷的黑奴制度披上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所谓“幸福的奴隶生活、和谐的奴隶社会”,都依旧不过是一个非常荒谬的的伪命题——除非受到暴力和死亡的逼迫,这世上怎么会有人乐意去做奴隶?而奴隶的生活又有何幸福可言?&br&&br&  总之,奴隶社会是奴隶主的天堂、奴隶的地狱。而笔杆子则总是被掌握在“有良心的奴隶主”手里……&br&&br&  因此,对于这本书中对昔日南方奴隶社会的过度美化,有一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兰德尔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慨,并且提笔写了一部同人小说。该书以一个黑人女奴代替富家白人小姐斯嘉丽作为主角,重新演绎了一遍中大量人物、情节和对话的改编,用辛辣讽刺的笔调,揭露了那些白人绅士在光鲜外衣之下的残忍、虚伪和堕落,从而表现出当年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以及黑奴们对这种不公正命运的抗争,故而一经出版就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br&&br&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美国黑奴已经被解放一百多年了,这种陈年旧事不提也罢。那么我就再举一个现代的例子:在印度的新德里,有个婆罗门种姓的女教授,家里很有钱,雇了很多仆人。前不久,她在博客日志上写了一篇附有照片的短文,吹嘘自己家对待仆人是何等的仁慈宽厚——具体来说,就是允许仆人在不当班的时候,和她一起待在客厅里,观看大屏幕液晶电视上播放的美国肥皂剧。&br&&br&  但问题是,在看电视的时候,女教授自己坐在沙发上,仆人却必须跪在地板上。而那张长沙发最起码可以坐得下四五个人,旁边还有几张靠背椅……可仆人们却不能坐,因为他们是低种姓族群。&br&&br&  这要是放在我们中国,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你让你家里的保姆有凳子不许坐,只能跪在地板上跟你一起看电视试试看,人家不气死才怪!&br&&br&  然而,就算是这样的人格侮辱,在当今这个号称“民主自由”的印度社会,都已经算是宽容的表现。&br&&br&  如果当前的中国社会也突然变成这副模样,那么某些节操匮乏的富人和“精英”,或许会对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氛围很是喜欢,但是放在一般的人民群众身上,却恐怕会愤怒得要爆炸了!&br&&br&  放到民国时代,恐怕也是一样:对于劳苦大众来说,那肯定是水深火热的地狱;而对于少数“精英”来说,那倒确实是能够肆意妄为的天堂!&br&&br&  所以说,就整个社会的各阶层而言,民国有民国的好,新中国有新中国的好,具体就要看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个人收入而定,不能一概而论。&br&&br&  而且,民国时代的旧中国社会,在两极分化、阶级对立、陈规陋习、漠视人权等问题上,恐怕比现在的印度社会还要更加糟糕得多,以至于黑暗到了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程度。&br&&br&二、是谁在怀念民国时代?&br&
上面已经说过,就整个社会的各阶层而言,民国有民国的好,新中国有新中国的好,具体就要看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个人收入而定,不能一概而论。&br&&br&
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在怀念那个“无比美好”的民国时代?&br&&br&
请大家在这里先看两份工资单:&br&&br&
年,青年时代的**曾在北大图书馆担任管理员,而著名海归学者胡适则在北大当教授。&br&&br&
——毛图书管理员的月薪不过8块大洋,胡教授的月薪却高达240块大洋,两者相差30倍!&br&&br&
事实上,当时的胡适虽然从海外镀了一层金归来,但在北大参加工作的时间还不长,名声也远不如后世,月薪还不算最高的。同一时期,北大中文系主任陈独秀的月薪为400块大洋,相当于毛管理员的50倍——再过几年,北大教授的月薪还要再翻一倍,平均达到500块大洋,而图书管理员的月薪却没怎么上涨。&br&&br&
而更要命的是,胡适教授的240块大洋,一般来说每个月都能按时发放。而毛管理员的8块大洋月薪却总是被拖欠,直到离职也没能全部拿到手。&br&&br&
据说他先后干了半年,最后却只拿了三个月的薪水,相当于减薪一半——我突然明白传闻中**仇视知识分子的原因了……&br&&br&
嗯,此外还有陈独秀主席在日后为什么会右倾投降,而胡适又为什么坚持反。共立场,也可以从这份工资单上看出一点倪端——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嘛!&br&&br&
事实上,真正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平心而论,假如我们工薪阶层能够拿到元的工资,基本满足温饱、接近小康,那么就算看到某位高级白领能拿十几万的月薪,是自己的几十倍,大家最多也就在私下羡慕一番,只要自己的日子还过得去,就不至于会发展到阶级仇恨的程度。&br&&br&
可问题是,毛图书管理员的8块大洋月薪,在当时的实际购买力,到底有多少呢?&br&&br&
由于民国时代战乱频繁,各地物价的变动幅度极大,光是米价就经常上下波动好几倍。基本上是越到后面的年代,通货膨胀就得越厉害。&br&&br&
而且,城市与乡村、南方与北方的物价水平相差也很大。如果在比较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张冠李戴,用上海的收入去比山西的物价,用20年代的物价去比40年代的收入,用乡下丰收时节的粮米收购价去比大城市工人的收入(可参考《多收了三五斗》),就很可能得出一堆非常荒谬的结果——而这也是当代“历史发明家”们常用的一种移花接木之术。&br&&br&
举个例子来说,前些年,河南乡下的白菜收购价一度跌到一毛钱一斤,让农民们赔本赔得欲哭无泪。可我们有谁在城里买到过一毛钱一斤的白菜?光是运费就有采购成本的好几倍了啊!&br&&br&
同理,如果现在让人拿着上海的收入到青海的西宁去生活,也绝对会非常宽裕,但问题是根本办不到。&br&&br&
回到正题,当**进北大担任图书管理员的时候,民国才建立了六七年,尚未进入最黑暗的年代,大洋的币值还算坚挺。根据《民国经济史》提供的数据,在1919年的北京消费市场上,一块大洋应该可以买20斤最差的糙米,假如按照米价来算的话,购买力大概相当于如今的40元人民币。&br&&br&
而毛图书管理员的8块大洋月薪,只能折合如今的320元,还不够当代很多城市的低保标准。&br&&br&
更要命的是,首都北京又是全国仅次于上海的物价高昂之地,毛管理员的8块银元月薪在湖南老家已经算是高薪,可在北京却实在是不经花——虽然这8个银元可以买到160斤米,可是他在北京除了吃饭,还要吃菜,要买衣服,要交水电费,要买煤球做饭,还要买报纸和火柴、香烟,尤其是还要交房租……&br&&br&
当今的“北漂一族”,想必都对北京的房租之高昂深有体会。而**当年的北京房租水平,虽然没有眼下这般夸张,但同样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br&&br&
——现在的320元人民币,在不少地方应该也可以买到160斤米,可有谁能用320元的收入过日子?不信的话,让你到北京拿320元招募一个图书管理员试试看?恐怕就算是兼职的也招不到吧!&br&&br&
而胡教授的240块大洋月薪,却可以折合为当今的9600元人民币,完全够得上现代大学的标准。若是放到那个烽火四起、饿殍遍地的民国年代,更是已经要归为富豪一类了!&br&&br&
很显然,让劳动人民们拿着3000元工资看教授们月入96000元,与拿着300元工资看教授们月入9600元,绝对会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情——前者还只是一般的羡慕,而后者就是恨得眼睛都要红了。&br&&br&
——富者有阡陌之田,从来都不是革命的理由;贫者无立锥之地,才是造反的原因!&br&&br&
总之,在民国年间,大学教授是一个非常体面的职业。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大学教授们的工资水平远高于社会的平均工资,过着非常优越的物质生活。如此高薪之下,北京的大学教授和讲师们,自然有很多钱去逛琉璃厂,买书籍报刊,买古玩字画,生活充满了小资情调。&br&&br&&br&&br&
北洋政府的那些军阀们,虽然外表看起来颇为粗野鲁莽,彼此之间总是打来杀去的,但对知识分子倒是十分的客气。哪怕在财政上捉襟见肘,也从来不曾亏欠这些专家学者们的薪水。就算是鲁迅这样总喜欢与执政当局闹别扭的刺头儿,教育部门也不曾扣了他的每月300银元高薪。&br&&br&
而这些教授们的职位通常又很稳当,既不像商人那样可能因为投资失败而破产,也不像官员那样随时可能因为政权更迭而被无故罢免,还居住在治安相对良好的大城市里,不像乡下地主们那样要担心农民抗租、土匪劫掠、军阀勒索,堪称是铁饭碗中的铁饭碗。所以,他们的幸福生活常常让后人感叹不已。&br&&br&
再回过头来看看当代,在如今国内的沿海一线城市,大学讲师的基本月薪通常在6000元上下,副教授8000元,教授10000元。而门卫、勤杂人员的薪水,最起码也有2000元左右。两者仅仅相差3~5倍而已。&br&&br&
对于这样被大幅度缩小的收入差距,广大劳动人民认为是理所当然,甚至觉得这些教授的收入已经够高了,更何况在教育机关的编制内,很可能还有分房子之类平常人享受不到的优厚福利。&br&&br&
如果在现代把大学门卫、勤杂人员这些人的收入,压缩到民国年代的标准,也就是原来的10%,月薪只有200元左右,而物价指数不变,福利待遇全无,此外还要时常拖欠薪水……我想他们应该就可以充分体会到当年**在北大图书馆里干活时的心情了——“……我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我的思想越来越激进……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摘自斯诺的《西行漫记》)&br&&br&
所以,劳苦大众们就算对当今社会有些不满,也绝对不会怀念那个月薪320元人民币的民国年代。&br&&br&
而当今的很多“砖家叫兽”们回顾历史,却觉得心里非常不平衡——在他们看来,时代在进步,知识应该更受尊重,知识分子的薪水也更应该与时俱进,跟愚民们拉开差距才对!&br&&br&
哪怕是按照民国时代的“落后标准”,他们最起码也该拿2000元的30到50倍,也就是月薪6万到10万才算是合理啊!可现在政府才肯给民国标准的1\/10!!真是太不尊重知识分子了!!!&br&&br&
——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授,可以很轻松地在北京买一座四合院。而现代的大学教授,想要在北京弄个10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都要几乎买到通州那边的地界上去了!&br&&br&
对于这些人来说,当代社会给他们提供的待遇,远远不如民国年间的高标准,自然要满腹牢骚,并且无限怀念那个“美好的年代”。而他们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也是最擅长玩笔杆子的一类人,自然有本事在笔下“发明”出无数描述民国时代美好之处的“新思维”、“新发现”了。&br&&br&
——正如我们在政治课本上学到的那样,一切问题从根本上讲都是经济问题!
&br&&br&三、什么是“民国范儿”?&br&
好了,对于当代某些知识分子怀念民国的深层次根本原因,在上一部分已经有了初步的描述。那么,他们有关于提高自身经济待遇的要求,到底有没有一定的合理性呢?&br&&br&
……这个……该怎么说呢?尊重知识分子这个说法,应该是绝对没有错的。&br&&br&
但有一点请大家先弄清楚,我们到底应该尊重怎样的知识分子?&br&&br&
或者说,究竟是哪一类的知识分子,才能给我们这个社会真正地创造出财富和价值?&br&&br&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个很时髦的名词,叫做“民国范儿”。大概意思就是说,民国时代虽是社会政治上的动荡乱世,却是人文精神上的蓬勃盛世——大师辈出、精英涌现,一个个都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自由的生活方式和高昂的精神气质,把这些民国时代的节操和风骨归纳起来,就是所谓的“民国范儿”。&br&&br&
总之,从清朝上溯整个中国古代的那种士子之气,那股“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于民国时代的教育界和学术界犹有遗风。可惜随着眼下的社会风气日益浮躁,在如今我国的大学里,已经几乎没有那种清高不凡的氛围了。所以,过去那些充满古典中华士人风骨,又结合了近代西方进步思想的“民国范儿”,实在是我辈信仰空虚的现代人,应当仰慕和借鉴的经典对象!&br&&br&
嗯,这番论述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点,这些“很有范儿”的“民国时代精英人物”,如章太炎、蔡元培、陈寅恪、梁漱溟、梅兰芳、徐志摩、闻一多、鲁迅、张爱玲、梁启超……虽然确实是名声如雷贯耳,令人高山仰止,肃然起敬,可他们基本上都是搞社会科学的文化人,学的和研究的都是教育、文学、外语、历史、哲学、艺术之类,却很难找到什么工科和理科的人才。&br&&br&
而我们比较熟悉的老一辈科学家,例如钱学森、李四光、竺可桢等等,几乎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因为国内没有培养和扶持优秀科学家的条件,在民国时期也看不出什么很特别的“范儿”——这就有些奇怪了,以北洋军阀时代的教授待遇之优厚,大学经费之充足,难道就盖不起一个实验室吗?要知道,20世纪早期的科学研究,其所需经费还远没有后来那么庞大啊?&br&&br&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在民国前期,北洋军阀统治时代的中国各所大学里,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比例极度不平衡——学习文法艺术的文科生独占鳌头,竟然达到了学生总数的90%以上!&br&&br&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大学里攻读工科、农科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连商科都没啥人,讲这些课程的教授也很少。只有医科稍微强一点,但也好得有限。&br&&br&
唉,在当年北京的那些大学里,第一是文科,第二是文科,第三还是文科!&br&&br&
除了医学和外语之外,如果你还要想学一点实用的先进技术,就只能到国外去留学了。而且在学成之后,也很难归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只能留在海外谋生——旧中国的工业实在是太落后,海归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除非是自己办厂创业,否则简直是毫无用武之地。&br&&br&
总之,在民国前期的大学里,理科的情况真是叫做一个悲剧!据说就连学家政的女孩子都要比学工程技术的人更多!哪怕是在日后以“理科第一”而闻名全国的清华大学,当时的教学内容居然也还是以政法、文学和神学为主,每年的理科毕业生从来都不曾超过100人!&br&&br&
上帝啊,民国时代的旧中国,明明最缺的就是现代化工农业,最落后的就是现代科学技术,但却偏偏只培养了这么少的一点儿理科大学生,其中很多最优秀的人才还要移民出国,对一个好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有啥用啊!民国的工业要能发展得起来,那才是有鬼了!&br&&br&
那么,民国时代的大学教育,为什么会办得如此不科学?明明国家在工业和科技上全面落后,急需建设现代化产业的科学技术人才。可是在大学里却把经费向文科极度倾斜,反而对理工科毫不重视?&br&&br&
民国的大学教育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怪诞的状况,自然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br&&br&
事实上,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后,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已经在中国的知识界深入人心,社会上一直都在强烈要求发展实用科学,培养实用人才。&br&&br&
但问题是,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人才匮乏,尤其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才更是奇缺。而且,文科大学只要有图书馆和教室,再凑齐了教师即可招生开办。理工科大学却必须购置大量昂贵的教学仪器设备(国内基本不能生产,从国外进口则需要天价)、教育经费要求更高,教师的聘请也极度困难。&br&&br&
因此,在当时想要办一所兼具文科和理工科的综合性大学,实在是难上加难。于是,很多办学者不得不降低大学设置标准,先把耗资较少的文科学院创办起来。&br&&br&
上面说了在中国兴办理工科大学的客观困难,而另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由于主观方面的不重视。&br&&br&
——在传统上,中国就是一个由文官统治的国度。而所谓的文官,在很多时候就是文化人的另一副面孔。在我国的古代历史上,那些知名的文人们无论是否出仕,总是与统治阶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br&&br&
所以,在封建科举体制之下的高等教育,例如“国子监”、“太学”之类,其实就是高级官僚的专门培养机构。而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同样也是如此。一定要做个类比的话,基本相当于如今的党校。因此自然会更注重于传统文学、政治、法律、财政乃至于传统礼仪道德方面的教育,最多再加一些外语、国际政治和世界历史之类的“新式”内容进去,就已经算是符合时代潮流了。&br&&br&
而当时的学生们之所以要去读大学,大部分人的最终目标也跟过去封建社会的读书人类似,就是为了当官——所以自然要学法律和行政,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学习跟仕途无关的理科。&br&&br&
至于西方人在中国开办的大学,最初的目标是培养一批亲近西方的中国本土政治精英。在民国年代,每年都有上千名甚至几千名大学生,从英美教会和民间教育机构在中国创办的大学毕业,然后进入政府或工商业领域就业,而他们的政治观点自然普遍倾向于****、亲英。&br&&br&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这些学校的课程也是以文科和神学为主——前者用于渗透上层建筑,后者则向底层民众传播影响力——最多再办一些医科课程,以便于懂得医术的传教士扩大在贫民之中的影响力,却并不怎么愿意为中国培养出工业和科技人才,从而为自己本国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制造竞争对手。&br&&br&
唯一的例外就只有德国,或许是因为德国人的心眼儿比较实,在割占了青岛之后,于1909年开办了一所当时亚洲第一的理工学院——德华大学。并且以德国式的严谨,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相当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可惜这所学校仅仅办了5年时间,就随着日本在1914年攻占青岛,而从此灰飞烟灭了。&br&&br&
外国人在中国的办学,有着各自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而民国初年那些主持大学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在一轮又一轮西方坚船利炮的猛轰之下,已经明白了西方科学的重要性。但出于传统士大夫的理念,对这些“奇技淫巧”仍然多少有些抵触,不怎么愿意把它们放进相当于“国子监”的大学校园之中。&br&&br&
——传统上,中国文人读的是圣贤书,满口的仁义道德,号称以天下为己任,其实却是远离实际的社会生产,喜欢在书斋里做学问,却极度轻视体力劳动和实际建设。哪怕到了建国之后的时代,这些传统文人依然把“两参一改三结合”视作极大的迫害,更不用说“文气风骨”尚存的民国年间了。&br&&br&
例如民国时代的教育界泰斗蔡元培先生,在早期就认为大学不应该开办理科,只要有文科、医科和艺术类的内容就已经足够。至于理工之类的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则应当由专科职业学校来承担。&br&&br&
他的观点也不能说是全错,毕竟近代的德国就曾经这么搞过(后来改了)。但问题是,当时北洋政府拨下来的非常有限的一点教育经费,几乎都给了诸位耍笔杆子的大师们去钻研传统国学,顺便教导诸位未来的官老爷们各种传统文化,实在是没钱再办各类理科的专科职业学校了。&br&&br&
同样的道理,在民国初年,那些北洋军阀之所以对待大学校园里的师生们十分客气,也不是因为他们思想进步、重视教育,而是恰恰相反——在他们的脑子里,依然延续着过去清朝的旧思维,普遍把北京城的那些大学,看成是“太学”、“国子监”之类的高级官僚预备队,自然要待遇优厚,态度客气才行。&br&&br&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时代,那些读书人,尤其是身具功名的士子们,就和民国年间的大学生一样,经常做一些集体请愿或者集体抗议的事情,甚至还有骂皇帝的,很类似现代西方国家的示威游行。例如康有为这位广东举人,就在甲午战争期间搞过“公车上书”,一度拉起了上千名进京赶考的举子共同行动。&br&&br&
而对待这些未来的官僚成员生力军,不管是再怎么**腐朽的朝廷,也都总是表现得异常的宽容,一般都会派出重臣耐心劝解,最多就是惩处几个带头的人,几乎从来没有过查封国子监,把师生尽数下狱的疯狂举动——因为这些人就是未来的朝廷官员,如果过分地得罪了,岂不是就要担心在日后被秋后算账?&br&&br& 相反,要是闹事者并非身份特殊的士人,而是一般草民……那么通常就是**没商量了!&br&&br&
于是,就在民国初年的动荡岁月之中,面对着遍地的文盲和失学儿童,一片空白的民族工业,这些充满了“民国范儿”的大师们,却心安理得地挥霍着仅有的一点儿教育经费,悠然自得地研究着历史、哲学、书画艺术之类缺乏实际意义的“传统国学”,或者翻译一些西方文学名著,同时对落后愚昧的国民视而不见,还自诩为国家柱石、社会脊梁……这究竟应该说他们是没良心呢?还是说他们没头脑?&br&&br&
有人看到了这种现象的荒诞,比如说鲁迅,他认为不事生产的知识分子独自富裕,是很耻辱的;有人却觉得这才是知识分子应当享受的待遇——没有人民的苦难,哪有士子的享乐?例如说胡适。&br&&br&
在过去,我们认为鲁迅是对的。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推崇胡适的理论。&br&&br&
另一方面,那些理科大师们既不会舞文弄墨地给政府歌功颂德,使当政者心花怒放;也不会以笔墨为匕首揭露社会黑暗,令当政者有所忌惮。因此自然只有坐冷板凳的份了。&br&&br&
大家在这里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我党不肯花钱搞现代化建设,构筑自己的独立工业体系,而是富有超前意识地组织了大批国学宗师和考古学家,去搞“夏商周断代工程”,号称要以此来提高民族荣誉感……不知老百姓会怎么想?恐怕只会大骂政府昏了头本末倒置吧!&br&&br&
所以说,北洋政府投入仅有的经费,养了一群窝在大学象牙塔里的“国学大师”和“留洋高材生”,却无视了遍地的文盲和一片空白的科研领域……这样只重视“贵族教育”的“民国范儿”,难道就很好?&br&&br&
在此摘录一本杂志《翻阅日历》当中对“民国范儿”的一个定义:“……如果非要定义“民国范儿”的话,我想,或许可以用‘贵族精神’来指称……第一是‘自尊精神’,第二是‘讲求原则’,第三是‘保持低调’,第四是‘淡薄名利’……”&br&&br&
上面的这些描述不能算错,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如果我只要写写文章上上课,就能跟这些大师们一样每月收入10万以上,还有大笔稿费和版税进账的话,那么我想我应该也可以变得很有“民国范儿”……
&br&&br& 四、所谓“不重视知识分子”的真相&br& 说真的,在这方面,就是国民党的教育方针,都比北洋政府稍微强一些,至少搞过几个科学研究所。而担任教育部部长的陈果夫,还在1932年5月提出《改革教育方案》,竭力试图扭转这种文科生过剩而理科生匮乏的荒诞局面,为此闹得教育界一片哗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修改了几次才勉强通过。&br&&br&
尽管有了上述一系列加强理科教育的努力,但到了抗战前夕,国难当头的时候,全中国还是有70%的大学生在读文科。而剩下的30%大学生当中,大部分读的又是医科或商科。真正在现代战争中最能够发挥用途,指导工人搞兵工厂、维修厂和建设战备公路的专业工程师,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几个……&br&&br&
而搬迁到“西南联大”的那些大师们,最多也只能在报刊上发表几篇支持抗战的“精神原子弹”。&br&&br&
总之,民国的教育界有学术自由,有先进的治学理念,有国学大师,有“民国范儿”……就是没有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技术人才,也没有诞生出像后世袁隆平那样可以让人吃饱饭的农科专家。&br&&br&
有人说,你这是人文科学无用论的错误倾向,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这些法国启蒙思想的泰斗,也从不管老百姓吃不吃得上饱饭啊!&br&&br&
可问题是,上述这些思想界泰斗在著书立传的时候,法兰西也没有沦落到民族危亡的关头啊!&br&&br&
虽然每个人都有思想的自由,在诸位民国大师们之中,也不乏正气凛然,令人敬仰之辈。而他们的思想启蒙,同样对社会发展很有意义。但是,相当一部分很有“民国范儿”的家伙,却是在一个租界林立、包身工遍地、洋人横行、工业基础全无,战乱频繁、饿殍遍野的悲惨国度,在一个生与死,血与火的动荡年代,把民族存亡的大义完全抛到脑后,反倒是站在亡国灭种的悬崖边上摆出一副优雅的姿态,讲究什么思想独立、学术自由,玩什么小清新,搞什么小资情调,例如说鸳鸯蝴蝶派……&br&&br&
唉,我该说这是冷艳高贵,还是醉生梦死呢?&br&&br&
相对而言,似乎还是六十年代那句“不穿裤子也要爆原子弹”的悲壮豪言,更能让人感到折服。&br&&br&
——优雅不是一个贬义词,但如果为了追求优雅,而践踏和遗忘了民族存亡的大义,那么所有的优雅都是可耻、可憎,也是可怜的,宛如南朝陈后主那曲哀婉的《后庭花》。&br&&br&
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处于战乱、饥荒、贫困和愚昧的深渊之中。在这种背景之下,不管是以什么理由挥霍民脂民膏,追求什么“优雅”的文化,都是不合时宜的;谈什么民国风和民国范儿,更是非常搞笑的。因为1%上等体面人的“优雅生活”,根本无法掩盖99%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底层同胞的无尽苦难。&br&&br&
如果说前面描述日本公卿的种种腐朽做派,多少是因为当时日本国内安静无事,并无开拓进取的必要性,可以安心享乐的话。那么民国年代诸位文化人的小资生活,就正好应了明末陈子龙那句形容南明君臣的名言:“清歌于漏舟之中,痛饮于焚屋之下,而不知覆溺之将及也,可哀也哉!”&br&&br&
其实,对于胡适这些很有范儿的民国大师们来说,只要走出北平、上海这些大城市,走出他们的校园、书斋和沙龙,就会看到真实的中国,可惜大多数民国范儿都看不见,而看得见的人则都成了左翼革命者。&br&&br&
回到正题,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党之所以要号召全世界中华儿女回来建设祖国,乃是因为当时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理科人才,有很大一部分都散落在海外。而在国内的大学里,却只能找到一群学文科的国学大师,真正的工程技术专家寥寥无几……&br&&br&
很显然,不管这些大师们再怎么擅长摇笔杆子、妙笔生花,也画不出工程蓝图啊!&br&&br&
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显然就是要热火朝天地搞社会主义建设,在一穷二白的国土上建立起民族工业体系。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之下,究竟是科学家、工程师更重要,还是国学大师们更重要?&br&&br&
公平地讲,许多民国文人对于中国革命都是有贡献的,他们用自己的笔为中国人进行了思想启蒙,揭露了旧社会的虚伪和罪恶。可是在革命胜利之后,他们也应该算是初步完成了自己的使命。&br&&br&
到了和平建设的年代里,那些曾经立下过无数战功的解放军人们,纷纷放下枪杆,拿起铁锹和榔头,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但很多文人的脑袋却转不过弯来,不愿意走出书斋、停下笔杆,去做一些社会上迫切需要的工作——例如说到乡下扫盲、普及基础教育之类。&br&&br&
而当时的中国穷困至极,百废待兴,还有朝鲜战争的巨大开销,实在是养不起一帮小资情调的文人了。&br&&br&
于是,就发生了让“百岁学者”周有光感到义愤填膺的一幕:1953年,上海实行工资改革,对待收入最高的大学教授和银行工作人员,取消原来待遇的80%。100元改为20元;200元改为40元;300元改为60元。周有光对此愤愤不平地骂道:“……民国年代脑力劳动者的待遇都高于今天……工资改革的第二天,人人眼睛朝下,见面不打招呼了!晴天霹雳,中产阶级贫穷化!**从一开始就不承认中产阶级,把中产阶级归入资产阶级。后来还掀起‘反右’运动,更加深入地、全面地否认中产阶级……”&br&&br&
拜托!这说法是多么的荒唐啊!想要给社会制造出一个稳固的中产阶级,有哪个国家是靠给吃财政饭的公务员大幅度加薪来实现的啊!而是要大家自己想办法创业,自己赚钱啊!&br&&br&
举个例子来说,当今只有1100万人口的希腊,在21世纪初加入欧元区之后,以为傍上了大靠山,硬是养了100万吃财政饭的公务员,自以为搞成全民中产阶级的“完美社会”了。结果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如今的希腊都变成什么模样了?说它国将不国都是轻的!、&br&&br&
希腊还有欧盟这个大款可以傍,中国又该去傍谁?只能靠我们中国自己!&br&&br&
像是有本事搞发明创造,让全中国老百姓吃饱饭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不要说给他发10万的月薪,就是发100万的月薪,人民大众也会认为是应得的。而那些只会发几篇酸文的“公共知识分子”,发8000月薪都让人感觉太多——你的这些文章早就另外给过稿费了!&br&&br&
在我看来,假如现代的这些“砖家叫兽”觉得生活不够宽裕,嫌钱少的话,那你就去出书写文章,赚稿费和版税啊!如果当真能够写出什么畅销书,甚至进一步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甚至网络游戏,月入几十万上百万的话,想来也没有多少人会感到愤愤不平,正如同当今社会看待那些成功企业家一样。&br&&br&
当然,建国初期的文人们估计没有出书的渠道,也没有买书的市场。但当时全国人民都是那样的穷困,凭什么要让你们过着人上人的日子,而不是与全国老百姓同甘共苦呢?&br&&br&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前不久发生在美国华尔街的“奖金事件”——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保险业巨头aIg因经营困境,累计接受了超过1700亿美元的政府救助。但aIg公司领导在得到政府救助之后,竟然不是立即想着如何弥补亏空,挽回客户的损失,而是首先拿出一笔巨款给公司高管人员发奖金!&br&&br&
此事一被揭发,顿时引起民众的一片讨伐声——你们aIg先是亏光了我们存进去的钱,然后又要政府拿我们缴纳的税赋给你们填窟窿,最后还不肯填账上的窟窿,而是要把钱揣进自家腰包里拿走……最后,诸位只会亏钱的银行高管们,在无数愤怒公民的暗杀威胁之下,总算是勉强放弃了这笔不合时宜的奖金。&br&&br&
所以,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艰难年代,诸位民国大师们如果依然要求政府拨出巨款,给他们这些对实际建设工作没有多少裨益的文人,发放那么高的薪水。那么从本质上来说,他们跟那些在公司濒临亏本倒闭的危急关头,依然强行用老百姓的税款给自己发巨额奖金的华尔街aIg公司高管们,又有什么不同呢?&br&&br&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中国教育界一直秉承“重理轻文”的基本方针,要求大家“学好数理化”,最后甚至出现了“工程师治国”,也就是几乎整个国家领导团体都是工程师出身的现象。故而教育资源和经费一直都在向理科倾斜,自然让心气甚高的文科教授们感到愤愤不平——他们给自己的定位大抵相当于古代的“士”,虽然比不上“大夫”(官),但至少必须要比农工商高出半截。&br&&br&
偏偏这些人又是最会挥笔写文发表观点的,所以随着思想管制的放松,社会上就开始出现奇怪的言论,例如说民国时代是被我党宣传部门妖魔化的,其实是多么多么的美好。而**又是何等的罪恶滔天,把全部有骨气的中国人杀光,从精神上阉割,让君子们欲做隐士而不可得……最后甚至说什么:“半个多世纪过去。民国的种种善,民国的礼义廉耻信,早被大规模玷污,大规模失传了……”&br&&br&
——当文人墨客和人民大众的利益发生严重对立的时候,社会上就会充斥着无数荒谬不经的奇谈怪论。&br&&br&
事实上,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这些霸占舆论话语权的文化人们,从来都是只敢在软弱的皇帝面前表现得很有节操和骨气;对中国人民则是趾高气扬,作威作福;但是到了军阀和异族侵略者面前,却是一个个奴颜婢膝、谄媚无比,什么节操都丢到爪哇国去了。譬如明末的东林党,抗日战争时期的汪精卫……&br&&br&
对于这些“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传统文人,我们中国老百姓栽的跟头已经够多了。一直要到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各种批判之后(确实是有些矫枉过正),90%以上的中国人这才知道,那些牛气冲天的文化人,其实也只是会放放嘴炮而已,否则还真以为他们是神仙,是菩萨,是文曲星,是冒犯不得的呢。&br&&br&
所以,在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的那段年月里,我们真正应该重视和歌颂的知识分子,是钱学森、李四光、竺可桢、邓稼先、袁隆平这些科学功臣,而不是那些民国时代遗留下来的“国学大师”——前者是开拓进取,后者是墨守成规——所谓“**不重视知识分子”的说法,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帮在现代化建设年代里被边缘化的文人墨客,深感内心失落、囊中羞涩之余,在笔下歇斯底里爆发出来的怨念产物而已。&br&&br&
当然,在那个疯狂的十年里,理科知识分子同样也受到了空前严重的迫害,造成了无数令人落泪的悲剧,这是不容否认的。但问题是,这些文化人们在建国初期的各种“反动倾向”,同样也是真的——譬如在朝鲜战争时期,就颇有不少社会名流企图学习汪精卫,积极勾结美帝和台湾当局,出卖志愿军的情报。&br&&br&
再反过来说,如果真的让这些代表“社会良心”的文化人知识分子,歇斯底里地发泄出了心中郁结的怨念,那么对于整个国家和全体民众来说,往往就意味着一场惊天动地的浩劫。&br&&br&
这在前苏联就有过最惨痛的案例——那位写了《古拉格群岛》,被誉为“俄罗斯的良知”索尔仁尼琴同志,整天鼓吹着要捣毁腐朽冷酷专横的苏联体制,主张“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恢复“古老的俄罗斯生活方式”。接下来就必然会迎来一个民主繁荣的新时代。&br&&br&
可这场巨大变革的结果,却是苏联解体,民不聊生,**横行,从超级大国跌落到内战国度的深渊,整个国家被“去工业化”,宏伟的厂房成了废墟,真的快要倒退到“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程度,恢复“古老的俄罗斯生活方式”了——斯大林同志那么多个“五年计划”统统都白干了……&br&&br&
面对如此惨状,如果索尔仁尼琴还有点良心的话,就真的应该朝北冰洋里一头跳进去,以此向被他忽悠惨了的两亿多苏联人民谢罪。&br&&br&
——那些整天吹嘘自己有良心的人,实际上往往就是最没良心的。&br&&br&
切记,文化人只是知识分子的一小部分,从来都没有权力把“知识分子”这个团体给“被代表”了!&br&&br&&br&五、民国地主不好当 北方篇&br& 之前闲扯了这么多有些跑题的话,主要是为了戳破某些民国崇拜者,简称“国粉”的真面目。以及那些高雅的“民国范儿”在一般庶民眼中的荒诞。&br&&br&
否则,不管我怎样描绘民国时代的日常生活,都总是会有人提出这些“历史发明家”的“新观点”,“证明”我写的都是一派胡言,并且指责我是在为****粉饰历史。&br&&br&
下面言归正传,如果要穿越到民国时代,你会穿越到民国时代的什么地方?&br&&br&
——民国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从沿海到内陆,在全中国的不同地域之间,社会面貌差异极大。&br&&br&
当上海滩的十里洋场,已经亮起了绚丽多彩的霓虹灯光之际;西藏拉萨的农奴庄园,还处于中世纪的愚昧黑暗之中。英国人曾经把一辆小汽车拆卸开来,用驮马背着,翻山越岭、千辛万苦地运到拉萨。结果在拉萨把汽车拼装起来之后一看,发现这里首先没有司机,其次没有汽油,最后没有汽车能跑的路……&br&&br&
鉴于上述种种天壤之别般的差异,所以我们在具体描述民国生活的时候,只能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作为样本,从而以小见大,映射出整个民国年代的社会风貌。&br&&br&
必须要明确一点,那些穿越到民国的现代人,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除了少数想要搞红色革命的人之外,应该都不会愿意去当中下贫农或者拉黄包车的。而想要在民国时代过得比较体面,那么在乡下似乎就得当地主老财,在城里则要当小资阔少,或者索性直接当官走仕途……&br&&br&
在这里,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民国时代地主们的生活。&br&&br&
在老一辈的很多人心中,最为经典的民国地主形象,恐怕莫过于《白毛女》当中的那位黄世仁了——他们通过巧夺豪取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并且利用掌握的土地残酷剥削农民,不劳而获,侵吞着农民创造的财富,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br&&br&
与现代那些经营大农场的农业资本家不同,那些传统的中国地主们,似乎根本不用关心选育良种、租用农业机械、采购化肥和农药,也不用关心如何兴修灌溉水利工程,而是把一切交给农民自己打理。&br&&br&
平时,这些地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dows无法正常启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