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华侨有吗?想去2017年文莱打工工资

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文莱移民的条件是什么?去文莱工作容易吗?"相关的问题,志乐园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文莱移民的条件是什么?去文莱工作容易吗?"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
文莱是限制移民的高福利国家。属下列情形之一者,可申请永久居留权:1、外国女子与文莱公民或永久居民结婚,在文连续居住5年以上的;或外国男子娶文莱女子为妻,在文连续居住15年以上的;2、在文莱出生的外国人,在文连续居住5年以上的;或在外国出生,在文连续居住15年以上的;3、在文莱投资50万文元以上,对文社会有贡献人士。-----去文莱工作是否容易,我也正在了解。
||||点击排行& 文莱这个国家值得一去吗?
文莱这个国家值得一去吗?
[题主采纳]主要景点是清真寺和皇宫,另外还有世界最大的马来水上村。基本就这些了,不过的清真寺,确实是东南亚里最壮观的,绝对秒杀亚庇的水上清真寺和吉隆坡的国家清真寺!
如果对穆斯林景点不怎么感兴趣的话,那就免了!绝对是个非常尊重回教礼仪的国家,大街上是没有娱乐场所也没有酒吧,连酒精饮料都买不到。
不过的清真寺和皇宫确实值得一看:
1.哈桑纳尔博尔基亚清真寺(Jame Asr Hassanal Bolkiah)在当地人口中被称为“国王的清真寺”,是汶莱第29任,即现任苏丹于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大清真寺屋顶共有29个圆拱金顶,由45公斤黄金做成。这也是最大的清真寺,寺内有两个祈祷大厅,男女两个朝拜室分别能容纳3500人和1000人。对比一下清真寺门口的车,你就不难发现这清真寺是多么的庞大!!
2. 奥玛尔·阿里·赛福鼎清真寺(Sultan Omar Ali Saifuddien Mosque),也称奥玛阿里清真寺。建成于1958年,它作为首都的象征,富丽堂皇、用料考究,尽显雍容华贵,是东南亚最美丽的清真寺。
3. 努洛伊曼皇宫(istana nurul iman)是目前世界最大且正在使用中的皇宫(当然论面积,咱们的紫禁城更大,不过紫禁城现在只不过是博物馆,没人居住了),这里是苏丹的住所。据说在努洛伊曼皇宫里,有1700多个房间。如果想参观皇宫内部,可以选择在的国庆日(2月23日)或开斋节前往,此时开放3天,还可以趁此机会排队进去和苏丹握手。金碧辉煌的宫殿十分华贵。
另一个主要景点就是水上村了(Kampung Ayer)。河在市区旁边流过时,形成一个水面宽阔的河湾,在这片宽阔的水面上,有一个面积达2.6平方公里的水上村寨,是世界上最大的传统水上村落,这里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首先来看有什么值得看的。
1)油田,路边就可以看到油泵,这种经验不是每个人有试过。还有很多关于汽油的景点。
2)水上人家木屋渔村,有些老外说是东方威尼斯就是因为Kampung Ayer (汶莱语水乡村的意思)。
3)世界最富有的国王之一,他的皇宫你可以去看看。
4)汶莱苏丹(国王)的皇室博物馆也可以去逛逛。
5)还有个绿肺,有个国家公园听说也是很好玩的。
6)市里的各大回教堂也可以看看。
来看看旅游相关的
1)住的选择少,要便宜的是不可能有的,都是星级酒店,最低也可能3星。
2)吃的选择少,中餐特别贵。没特色的食物,吃的跟马来西亚相同。
3)交通不便。市区可以走路看回教堂看商场看皇室博物馆,再走到kampung ayer就靠小船。除了这些,其他的景点你都要包车了。打车不容易车不多。租车好像也不容易。我是自己从马来西亚开车过去的。
4)整体消费高,汶莱币跟新币是一兑一的。皇室博物馆路边的油泵
先简单介绍一下,的内部交通不太发达,公交车有点少,不是覆盖到每一个小地方,出租车也不多,一般都是在酒店找酒店的人帮你联络好相关的司机,或者你自己先找好司机包车。以前听说人都很热心帮助游客,你竖起拇指想搭便车的话有人会免费载你到目的地。我那时候在大学附近试过,等了2个小时没等到公交车,最后尝试搭便车,还是等了几十辆才等到有人肯停下来搭你。路上的确没什么行人,因为当地人出行一般都是开车。而且每天有几个时段会广播祈祷的经文,包括晚上,有些地方可以听得到。的景色主要是两个著名的清真寺,还有一个超豪华的大酒店,有些人可能不太喜欢,觉得没什么逛,卖的东西可能也不是很新的款式,但是如果你想体验一个国家的文化,我就推荐你去。
首先,吃的选择很有限,水果之类相较于东南亚其他国家也比较匮乏,而且不适合想大肆购物。
最好有车,要不租车或者请酒店预约出租车,想在路上直接打车是不太可能。
景点比较集中,清真寺、王权博物馆,水上村。石油城不建议去,如果你不是搞石油,或者因公出差去那边开会的话,个人是完全没有必要去的。
个人建议,如果和大马组合一起,留个一两天逛就够了,没必要呆很久。
注意不要赶在斋月去,不然白天都不太好买到东西吃。 每天晚上念经的声音很大,可能我当时住在清真寺附近,每天半夜都是被念经的时间吵醒。
小国家 干净 安逸 自由行 2-3天基本可以走完所有点 建议可以带上其他东南亚国家一起 比如沙巴
我是5天4夜 + 纳闽
穆斯林的一个国家,小,但是干净,消费极其昂贵,其实部分马来西亚很像和。如果你一定要打卡国家,那就去一下吧。如果不打卡,那就无所谓了。
你如果对伊斯兰文化感兴趣 这个国家就值得一去 否则就不推荐。没有夜生活 也没有什么亲子娱乐场所。去海滩也不方便。更重要的是 物价非常贵。现在是落地签。我四月份刚去过 我是连马来西亚一起旅游的。
<textarea name="editor" class="_j_content _j_answer_suggest" id="_js_editorText" placeholder="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作答,而不是网上搜来的信息好回答不一定特长,但一定【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永远替提问者【多想一步】,会加分哦~" >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伤寒伦LLL)
(我想吃榴莲)
(山河一脉)
第三方登录:文莱华人社会地位如何?
文莱华人社会地位如何?
文莱华侨华人概况
  1929年,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在文莱诗里亚地区发现石油后,即进行大力开采,时许多华工被招募雇佣来文从事石油开采和加工。一度使文莱华侨华人人口比例达到最高。文莱独立后,文政府对外侨采取严格控制政策。这使文莱的华侨华人基本保持在5万人左右。其中约2万人已取得了文莱国籍,1万5000人为永久居民,另1万5000人仍为临时居民。文莱华侨华人祖籍多为闽、粤两省,其中闽省籍者约占80%,主要为大、小金门人;粤省籍人约占18%,主要为客家人和潮州人。海南省籍人约占2%。
  1971年文莱实行内部自治后,华侨华人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商业是文莱华侨华人的窗口行业,也是华侨华人资本最为密集的行业。由于文莱的原住民不屑经营服务性行业,餐饮娱乐等服务性行业自然成为华侨华人的垄断行业。律师是文莱华人又一主要从事的职业。文莱现有的近百所私人律师行全部为华人开设。
  近距离观察生活在这个神秘伊斯兰国家的华人,发现他们以华族特有的方式溶入社会,得到了友族、政府及皇室的认同,平和富足地在此开枝散叶、休养生息。
  据中国驻文莱大使杨燕怡女士介绍,中国与文莱的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明朝,大约有五、六百年之久,曾有一位渤泥国苏丹在访华途中病逝南京,就安葬在中国的江南古城。
  20世纪90年代建交之后,中文两国交往频繁,中国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吴仪等均曾访问文莱,而文莱苏丹也曾对中国进行过工作访问,双边的经贸、文化交往正在不断加强。
  事实上,两国民间始终和平交往,当年下南洋的不少华人,就选择了这个“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宁静平和的岛国创建家园。
  如今,文莱大约华人有四、五万人,占总人口的12%到13%,他们大多从事贸易与加工业,生活相当富足。
  其中,不少华人与文莱皇室有很好的交往,有些还进入了政界。如当今文莱外交部第二部长林玉成,即是祖籍中国福建的文莱华人。而文莱中国友好协会会长洪瑞泉先生,则庆幸祖先选择了一个和平的第二故乡。
  文莱历史上从未出现大规模排华事件,因而华人们得以保持着故土的传统生活方式,并有机会将中华文化传承给后人。
  文莱有八间华文学校,记者获邀参观其中最大的中华中学,洪先生就担任其董事长。
  据介绍,文莱政府对这所举办了83年的华校相当重视,仅苏丹近年就两次到访该校,一次是2001年微服私访,一次则是应邀参加该校的80周年庆典。
  干练的校长许月兰女士介绍说,有3400多名从幼稚园到高中的华族与友族学生,正在这所老牌华校里同堂上课,接受着马来语、英语、华语三语母语教育,其中华语课程每周有八节近六小时,确保学生华文听说读写水准。
  记者翻看该校采用的新加坡版华语课本,果然精选了两岸三地,乃至华人世界古今优秀作品。
  此外,学校还组织舞狮、功夫、民乐等传承华人文化传统的活动,增加华族学生的族群认同感;近年又新上马全文莱最先进的电脑连网教学系统,提高学生与世界衔接的能力。
  如果以“老树新枝”形容中华中学;那么“生生不息”就是文莱华文作家协会的写照。
  仅仅有十数位会员的文莱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们坚持以华文进行创作,还联合在文莱发行的华文报刊《诗华日报》、《国际时报》、《联合日报》,每月出一期文莱作家作品副刊,更鼓励华文作家出版作品专辑,相当有声有色。
  会长孙德安先生介绍说,该协会不久前刚刚与厦门大学联合主办了“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2006年还将承办“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可见文莱华文文学爱好者相当执着。
  其实,不但已经落地生根的华人知足地生活在文莱,近年也有不少中国公民前往旅游、务工。文莱皇家航空的从香港起飞的班机,就专门提供了英语、马来语、华语三语服务;记者在文莱数日,每日都遇到新近前往务工的中国人,新的故事正在展开。(中新社)
  【简介】文莱以盛产石油和天然气闻名于世,并靠此两项资源而成为世界富国之一,其国民收入为2.5万汶元(合1.48万美元),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口只有33万700人(1999年统计),其中马来回教徒占绝大多数(67.4%);华人人口为49,300人,占总人口的14.9%,土著与其他种族约17.7%,马来人和华人和睦相处,互相扶持。
  【华人移民】
  汶莱古称渤泥国,在宋元时期,汶莱和中国有着贸易关系,中国商人已有在汶莱歇脚的记录。1972年,傅吾康(Wolfgang
Franke)在汶莱发掘得南宋古墓碑,从墓碑镌刻的文字,可知该碑立于1264年。墓主是蒲氏,可能是泉州回教徒。
  据传说,明末清初时金门人闽浙总兵黄顺庆流落汶莱,被汶莱苏丹召为驸马。由于乡亲关系,当时即有金门人移居汶莱。此说尚待考证,但1600年代,汶莱的黄金,胡椒及其它香料无疑会吸引大批华商到来定居。
  17世纪后期,汶莱地方动荡不安,华人帆船与居民才不得不离境,不过到了18世纪初,华人又卷土重来,建造船只,栽植胡椒,成了汶莱王国当时最主要的岁入源泉。
  据汶莱第一次人口调查显示,1911年汶莱的华人有736人。1929年,汶莱发现了富饶的油田,华人移民蜂拥而至。这期间,从砂劳越、新加坡与香港的华人技工来到汶莱,在石油工业中寻找工作,其它华人则从事耕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汶莱加速发展步伐,铺设基础设施,制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更多华人移民的迁入。到了1991年,华人人口已达40,621人,但其中一半是手持1至3年短期工作准证的临时居民。在52%的华人永久居民中,只有23%是公民,剩下的29%尚未取得公民权。
  【华人社区】
  汶莱华人聚居在城市的现象特别明显,他们主要聚居在汶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马来奕市(Kuala
Belait)、诗利亚市(Seria)与都东市(Tutong)。斯里巴加湾市是行政、贸易与商业中心;马来奕市与诗里亚市位于马来奕县,是油田分布地,都东市周围则为农业区。
  汶莱华人社区由福建人(主要是金门人)、广府人、客家人、海南人、潮洲人与兴化人等组成,这些方言群分布在不同的地域:福建金门人聚集在首都;客家人、广府人与海南人则分布在马来奕县。
  【经济活动】
  二十世纪初期,汶莱华人或从事农耕,或经营小生意,以维持生计。1960年,随着汶莱基础设施的扩建,引进了许多华籍工程师,技术人员,机器技师,专业人士,销售人员,建筑工人与经理,华人职业范围因此扩大了。90年代,华人在批发业,零售业,饮食与旅馆业占有重要比例(36%),其次是建筑业,占20%。其余华人则从事金融、保险、产业与商业的投资或在这些行业服务。建筑业工人多来自东马与西马,多数是临时工人。华人建筑公司承建斯里巴加湾市一些宏伟的高楼大厦,如苏丹旧皇宫、汶莱博物馆、国会大厦等。此外,华人为响应1980年代政府推行经济多元化政策的呼吁,也开始向制造业投资。
  【政治地位】
  汶莱在宪制上实行君主立宪制,世袭的苏丹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同时担任总理和国防部长要职。官方语言为马来语,回教为国教。而以马来、回教、君主为国家立国观念。因此华人并不享有政治地位,也不允许成立政治团体和政党。华人要成为汶莱国公民,须在当地住上20年,并需通过马来文考试,甚是不易。汶莱现有人口近五万人,其中取得汶莱国籍的不到1万人。
  【社团组织】
  汶莱政府允许华人结社活动,目前大约有40个社团,每个社团多则达三、四百人,少则几十人的也有。有的社团人员相互有交情,也有一人参加几个社团的。因汶莱华人人口少的关系没有宗亲会与姓氏社团。现有社团主要分地缘、业缘、学缘、宗教、文学、福利与互助、文化与娱乐及体育等八类
  华夏民族有着悠久璀璨的文化积累,在哪里落地就在哪生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能去文莱打工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