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尸工一天1200我想去干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view//id_XMjYxMzI2.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工作干了一天我就不想干了怎么办? - 知乎119被浏览37281分享邀请回答18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殡仪行业:直面死亡,却被视为禁忌
我的图书馆
殡仪行业:直面死亡,却被视为禁忌
命运的无常在这座城市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你永远不知道今天与你擦肩而过的人,明天是否还在世。 ·
每秒,都有3个人在这个国家死去
死亡教育虽然和性教育一样,在我们这里都是缺失的教育,但我们总能从实践中习得经验。
当我爷爷在我很小时候离开我,我悄悄地跑到里面窥探那些围在爷爷身边为他收拾打理的人,他们一个个都面无表情,动作迅速而熟练,仿佛在做一件每天都进行的工作,然后,爷爷就被推走了。
在连续几天的,漫长的葬礼后,就真的,再也不见了。
命运的无常在这座城市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你永远不知道今天与你擦肩而过的人,明天是否还在世。
过去10年里,北京市至少有18人从川流不息的交通立交桥上飞身而下,血肉模糊的落在公交车面前。
地铁越来越发达,保护的玻璃门越来越牢固,也挡不住一颗想要卧轨的心,上班路上总有那么几天是地铁停运的,因为前方,又有乘客卧轨了。
每天都有无数的精神障碍在街上游荡,北京市就有15万人,他们已经造成了不少于10人的死亡。
不管是飞来横祸,还是蓄意谋杀,是厌世自尽,还是无妄之灾,仅仅是北京市,每天就有241人死亡,而在全中国,每天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了27000人。
中国近五年死亡人口与死亡率数据
无论死于何时,死于何地,死于何因,绝大多数死者,都要在自己城市的殡仪馆里,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而做死亡服务业的这群人,就是为这最后一程,而生的。
真实的殡葬行业,事业单位,竞争激烈
日本电影《入殓师》曾经有段时间很是火爆过,很多人看完都觉得这份职业值得尊敬。
真实的殡葬业其实没有那么多光环。
绝大多数的殡仪馆,都是民政局直属事业单位,这个单位相当于铁饭碗,上班时间三班倒,忙闲不固定。
至于工资,就是正常事业单位编制的工资,上海地区大概5-6000,不包含遗体家属的小费,就算工资再高,一个月一万多也算合理,网上满天飞的那些“殡仪馆招收背尸工日薪1200”什么的,自然是假的。
因为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也不算很忙,所以现在,想进入殡仪馆上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还挺大。
“近几年,我们新进员工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大学生。”殡仪馆负责人说,“去年,该馆对外招聘两名事业编制的职工,有近百位大学生竞争,最终招收了两名都是双学位的优秀本科生。”
某地殡仪馆
相信即使是前去应聘的人,也不一定了解殡仪馆的工作究竟是怎样的,到底可不可怕?究竟有没有灵异事件?他们的工作究竟是什么呢?
背尸工,爬十几层楼不能坐电梯也不能停
背尸工,其实是负责替殡仪馆接运尸体的人。
这个工作,其实没有小说里那么神乎其神,每天都遇到诈尸什么的。
这是一个绝对的体力活,什么叫“死沉死沉”,指的就是遗体的重量,而且绝不能有磕碰,倒不是家属要求,而是这其间的种种不吉利让人不得不忌讳,所以搬运一具遗体,就变得非常艰难。
夏天天气炎热,遗体容易腐烂,为了更好的进行保存,很多时候搬尸工都要像110一样赶赴现场。
“几乎是24小时待命,凌晨出门是家常便饭。”芝罘区殡仪馆接运科张师傅说道,一边说,一边洗手,消毒。因为接触的遗体多,所以接回来洗一下手是常态,把遗体登记完送到太平间后,还要再洗一次,如果忙的话,一天洗个20来次都不多。(采访来自腾讯新闻视频)
2015年冬,高速一男子遭遇车祸身亡,现场惨烈,身首异处,但因为家乡很远,应家人要求,需要将遗体送回老家,接运科的师傅们就冒着严寒,不远千里将遗体送回。
即使不是远距离运输,本地的高层居民楼,也够师傅们费半天的劲。
因为搬运的是遗体,坐普通电梯,会被人们嫌弃不吉利,只能爬楼梯。而搬运的途中,又不能在任何一层停留,只要在哪一层多停一会儿,就立刻会有居民打开门叫你赶紧走,停在自己家门口太晦气……所以只有一口气搬到底。
2013年夏,山上一男子自杀身亡,死者身高183CM,体重200多斤,山路陡峭,但师傅们依然必须披荆斩棘的前行,30多度的高温,往返三公里,将死者用担架抬下山,汗水湿透几遍就不说了,路途之中也提心吊胆,唯恐遗体有闪失。
也有年轻女孩会从事抬尸工这份职业
“再见”这个词,在丧户家是绝对不能用的,而且常年从事搬尸体工作的人,也很不善于与人握手,毕竟自己的工种还是有一些人比较忌讳。
虽然从事殡葬业,尤其是接运尸体的工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但“死人的事,总要有人来做”。
遗容师,殡仪馆的技术工种
遗容师,恐怕是我们认知里,殡葬行业最恐怖的一个,毕竟直接与遗体打个照面,那种扑面而来的寒意估计是挺扛不住的。
放心,就算是做了这个职业的人,也不见得,胆子就有多大。
徐婷,曾经接受新浪新闻采访的遗容师,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没错,女孩子哟~
她和很多人一样,不敢走夜路,不敢看恐怖片,甚至不敢听鬼故事。对此她有一个自我安慰的理由:“看恐怖片往往给自己留下一些负面的心理暗示,并不利于我们工作。”
因为要直接与逝者面对面接触很久,所以徐婷必须把逝者当做自己的亲人,只有这样,才能不感到害怕。
仅仅是不害怕,还不够,更需要相当高明的技术。
整理遗容所需要用到的工具
早年给遗体画上两坨大红脸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遗容师们,不但要考遗容师资格证(分为五个等级,五级最高),还要对有些面目全非的遗体进行整容修复,该填充的填充,该缝合的缝合,尽量让面部呈现出和遗照相近的容貌,才是遗容师的魔法。
如果遇上大的车祸,面目全非,遗容师们修复起来动辄就要7,8个小时,尽量让逝者能够体体面面的离开。
这项工作尽管非常伟大而神奇,但对于每个遗容师本人来说,生活却并不是那么方便。
还是刚刚那个女孩子徐婷,尽管已经在从事这个职业16年,但她的朋友圈子里,很少人知道她的真正职业。
“朋友们问我在哪上班,我都回答在‘民政局’。”徐婷说,社会上,很多人对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歧视,不愿与他们打交道。
生活中这种情况也不少见,一次,她的一个闺蜜要结婚,请她去当伴娘,结果对方的家长知道她在殡仪馆上班后,死活也不同意。此后,为了尽可能地回避这些尴尬,现在除了同事的婚礼,徐婷很少参加朋友的婚礼。
其实对于很多遗容师也好,殡葬行业从业人员也罢,工作生活都多少有点偷偷摸摸的,有时候必要不必要的,就要隐瞒自己的身份,要戴着面具生活,毕竟曾经无意中受到的异样眼光,实在太多了……
“不仅朋友很少知道她的工作,就连自己的女儿也不知道我在殡仪馆具体做什么。”徐婷说,倒不是觉得工作说不出口,而是想等女儿大一点再考虑。
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
虽然我们口口声声“人死灯灭”,但逝者的处理,一直是一件重要的事,因为我们都是有感情的,并且总是止不住的要替他们规划另一个世界的生活。
虽然现在我们处理身后事,已经很少像古时候那样繁文缛节,但这并不代表,死亡,对于活着的人不重要。
殡仪馆是个肃穆的地方,因为人们都惧怕死亡。
所有人都可以害怕它,回避它,假装看不见,唯有一种人不能,那就是做殡葬行业的人,他们必须逼迫自己与死亡共处。
夏天火化炉7,800度的高温,火化车4,50度也是正常,每天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其实很容易让人体内激素分泌失衡,情绪暴躁,但是他们不能暴躁,因为面对的是无比惨痛的家属,面对的是值得敬畏的遗体……
火化炉和火化前的准备
有人做了医生,备受尊重,因为他们是在对活人负责,让我们活的更好,活的更久,活的更舒坦。
有人做了殡葬业,无人感谢,遭人白眼,被人有意无意的避开,因为他们是在对死人负责,关于死人,我们永远是忌讳的,但,总要有人去做的,不是么?
馆藏&35451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点小生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