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抗日八路也参加了解放战争电影,抗日记念金牌得了两个,没月的待遇就一千来块钱,我想问待遇够吗?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一场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  1937年到1945年,&  国军发动大会战22次、战役1117次、普通战斗28931次。&  3211419名官兵壮烈牺牲,&  206名将军殉国。&  4&321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  国军海军全军覆没,104艘舰艇全部打光。&  他们再次用鲜血向世人证明,&  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征服中华民族!&  硝烟远去,历史尘封,千古英雄,魂归何处。&  3&2&0万永远最伟大的殉国英烈们&  他们&  永远活在所有中国人民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国军抗战全纪实 卢沟晓月的枪声之谜
七七事变75周年了。
国军抗战全纪实 淞沪会战之十里火海
国军抗战全纪实
年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殉国将领名单(254人)(下)
唐淮源上将&第3军军长&1941年&5月12日殉国
寸性奇中将&第3军12师师长&1941年&5月13日殉国
陈文杞少将&第80军新编27师参谋长&1941年&6月&8日殉国
刘克信中将&河北民军总指挥部参谋长&1941年&7月殉国
艾亚春少将&第17军84师补充团团长&1941年&7月殉国
陈中柱中将&鲁苏皖边区游击第4纵队司令&1941年&7月&1日殉国
杨 生少将&第九战区南浔挺进纵队参谋长&1941年&7月13日殉国
金崇印中将&第17军参谋长&1941年&7月16日殉国
章亮基中将&第18军副军长&1941年&8月殉国
石作衡中将&第43军70师师长&1941年&9月殉国
刘世焱少将&暂编第8师15团团长&1941年&9月殉国
黄 红少将&第95师284团团长&1941年&9月殉国
梅明章少将&三战区忠义救国军第2教导总队长&1941年&8月殉国
赖传湘中将&第10军190师副师长&1941年&9月24日殉国
李汉卿中将&第74军57师指挥官&1941年&9月25日殉国
朱实夫少将&新3师副师长&1941年&9月25日殉国
武士敏中将&第98军军长&1941年&9月29日殉国
邢清忠中将&第15军64师师长&1941年&9月29日殉国
罗启疆少将&第79军82师师长&1941年殉国
周 复中将&苏鲁战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2月21日殉国
凌则民少将&第96师288团团长&1942年&4月殉国
李 挺少将&第10集团军总部参议&1942年&4月14日殉国
朱世勤中将&暂编第30师师长&1942年&5月&4日殉国
刘星南少将&暂编第30师参谋长&1942年&5月&4日殉国
郭子斌少将&暂编30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5月&4日殉国
戴安澜中将&第5军200师师长&1942年&5月26日殉国
李忍涛中将&化学兵总队长&1942年&5月26日殉国
柳树人少将&第5军200师599团团长&1942年&5月殉国
岑家焯少将&军统驻新加坡站少将站长&1942年&6月12日殉国
王凤山少将&第34军暂编45师师长&1942年&6月19日殉国
胡义宾少将&第5军96师副师长&1942年&6月27日殉国
常恩多中将&第57军军111师师长&1942年&8月&4日殉国
窦来庚少将&山东保安第17旅旅长&1942年&8月30日殉国
张庆澍少将&苏鲁战区高参&1942年&8月殉国
陈飞龙少将&新编第10师代理师长&1942年10月殉国
薛如兰少将&陕西省保安第4区副司令&1942年10月殉国
黄光炎少将&暂编第2军参谋长&1942年12月&3日殉国
王 赓中将&赴美军事代表&1942年殉国
闵季连少将&第36师副师长&1942年殉国
王立业少将&第70师副师长&1943年&2月殉国
张少舫少将&第51军113师参谋长&1943年&2月&2日殉国
周致中少将&山东省保安第22旅旅长&1943年&2月&5日殉国
王魁一少将&山东省保安第8旅旅长&1943年&2月24日殉国
黄维纲中将&第59军军长&1943年&3月&3日殉国
杨世立少将&第10集团军总部参议&1943年&4月殉国
卢广伟少将&骑兵第8师副师长&1944年&5月&5日殉国
陈涉藩少将&第15师45团团长&1943年&5月&6日殉国
高道光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1943年&5月殉国
张景南少将&山东省保安第11旅少将旅长&1944年&5月殉国
李竹林少将&滇缅警备司令&1943年夏殉国
江春炎少将&第51军114师参谋长&1943年&7月&4日殉国
黄德兴少将&第51军114师师长&1943年10月殉国
许国璋中将&第150师师长&1943年11月20日殉国
孙明瑾中将&第10师师长&1943年12月&1日殉国
柴意新中将&第74军58师参谋长&1943年12月&4日殉国
张惠民少将&第10军3师9团团长&1943年12月殉国
董 瀚少将&第200师团长&1943年殉国
陶绍唐少将&第3师副师长&1943年秋殉国
黄永淮少将&第31集团军29师副师长&1943年冬殉国
陈 范少将&中国远征军司令部高参&1944年&1月31日殉国
张剑虹少将&中国远征军第5军高参&1944年&1月31日殉国
丁立群少将&第3战区皖南游击纵队副司令&1944年&1月殉国
李少初少将&第三战区皖南济南纵队副司令&1944年&1月殉国
王成桂少将&重庆卫戍司令部第3区副司令&1944年&2月殉国
曾万里少将&东南亚盟军总部海军联络官&1944年&4月14日殉国
韩文英中将&第100军副军长&1944年&4月28日殉国
吕公良中将&第15军新编29师师长&1944年&4月29日殉国
杨尚武少将&第15军新编第29师85团团长&1944年&5月&1日殉国
李培芹少将&第15军新编第29师85团团长&1944年&5月&1日殉国
覃子斌少将&中国远征军198师594团团长&1944年&5月11日殉国
陈绍堂少将&第104师指挥官&1944年&5月12日殉国
李家钰上将&第36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5月21日殉国
周鼎铭少将&第36集团军总部副官处长&1944年&5月21日殉国
王家让少将&第13军辎重团团长&1944年&5月殉国
徐亚杰少将&暂编第6军参谋长&1944年&5月殉国
王剑岳少将&第57军8师副师长&1944年&6月10日殉国
吕继周中将&第3军副军长&1944年&6月殉国
肖孝泽少将&第36集团军高参&1944年夏殉国
余子武少将&第62军151师副师长&1944年&8月&3日殉国
王甲本中将&第79军军长&1944年&9月&9日殉国
李 颐少将&中国远征军第6军预备2师5团团长&1944年&9月14日殉国
易凤翔少将&第97军196师588团团长&1944年&9月殉国
吴 展少将&第31军131师392团团长&1944年10月10日殉国
陈济桓中将&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1944年11月&9日殉国
阚维雍中将&第131师师长&1944年11月10日殉国
吕旃蒙中将&第10集团军31军参谋长&1944年11月10日殉国
史蔚馥少将&广西绥靖公署少将高参&1944年11月10日殉国
胡厚基少将&第7军170师少将副师长&1944年11月13日殉国
洪&&行少将&第6军新编39师副师长&1944年12月17日殉国
彭士量中将&第73军暂编第5师师长&1944年12月17日殉国
陈训泳上将&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44年殉国
罗树甲中将&第18军副军长&1944年殉国
钟济凡少将&黄埔四期炮科毕业&1944年殉国
高双成中将&第2集团军22军军长&1945年&1月31日殉国
萧健九少将&挺进军第2、第3纵队司令&1945年&3月&1日殉国
邹&&洪上将&第35集团军副总司令&1945年&4月16日殉国
齐学启少将&新38师副师长&1945年&5月23日殉国
左&权少将&第18集团军少将副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殉国 ~ 中共军队唯一殉国的将领
方振武上将&军事委员会参议&1945年10月殉国
陈季良上将&海军常务次长&1945年殉国
曹向经少将&湖南游击区副总指挥&1945年殉国
王宇震少将&第64师参谋长&1945年殉国
张治平少将&第21军副师长&1945年殉国
胡旭旰少将&第3战区第1突击队司令&1945年殉国&
年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殉国将领名单(254人)(中)
刘 湘上将&第七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1月23日殉国
谢升标中将&苏、浙、皖少将游击司令&1938年&2月殉国
徐积璋少将&第205旅旅长&1938年&2月殉国
张廷玉少将&师政训处长&1938年&2月19日殉国
赵锡章中将&第19军70师215旅旅长&1938年&2月21日殉国
张培梅中将&第二战区执法总监&1938年&2月25日殉国
刘震东中将&第5战区第2路游击司令&1938年&2月28日殉国
赵渭宾少将&第22集团军41军122师参谋长&1938年&3月17日殉国
邹慕陶少将&第41军124师师参谋长&1938年&3月17日殉国
王铭章上将&第41军122师师长&1938年&3月27日殉国
冯安邦上将&第2集团军42军军长&1938年&3月27日殉国
陈安宝上将&第32集团军29军军长&1938年&3月27日殉国
范廷兰少将&豫北别动第五总队总队长&1938年&3月28日殉国
江帷仁少将&江苏绥靖公署参议&1938年&4月&8日殉国
吕晓韬中将&第17军84师501团团长&1938年&4月11日殉国
刘桂五中将&陆军骑兵第6师师长&1938年&4月22日殉国
陈钟书中将&第60军183师543旅旅长&1938年&4月24日殉国
扈先梅少将&第51军114师34旅旅长&1938年&4月殉国
李友于少将&第85军89师528团团长&1938年&4月殉国
胡文臣少将&第8军33师3团团长&1938年春殉国
周 元少将&第48军173师副师长&1938年&5月&9日殉国
李必蕃中将&第27军23师师长&1938年&5月14日殉国
黄启东少将&第27军直属23师参谋长&1938年&5月14日殉国
邓佐虞少将&第139师参谋长&1938年&5月18日殉国
马骥德少将&第2军139师2旅副旅长&1938年&5月18日殉国
马威龙少将&第27军46师136旅旅长&1938年&5月24日殉国
陈蕴瑜少将&第8军102师304团团长&1938年&5月殉国
彭 璋少将&第50师副师长&1938年&5月殉国
毛麟义少将&某部团长&1938年&5月殉国
方叔洪中将&第51军114师师长&1938年&6月殉国
毛岱钧少将&陆军预备第9师35团团长&1938年&7月殉国
王桢祥少将&第12军20师副师长&1938年夏殉国
罗芳珪少将&第13军89师529团团长&1938年&8月殉国
雷 忠少将&皖北游击总指挥&1938年&9月18日殉国
傅忠贵少将&鲁北游击司令&1938年&9月23日殉国
张镜亮少将&新编第3军旅长&1938年&9月23日殉国
杨家骝少将&第37军60师306旅360团团长&1938年&9月25日殉国
陈德馨中将&第29师86旅旅长&1938年&9月殉国
范 荩中将&第198师副师长&1938年&9月殉国
李秉君少将&第87军198师572旅团长&1938年&9月殉国
梅一平少将&海军守备队司令&1938年&9月殉国
蔡 劭少将&预备第10师补充旅副旅长&1938年秋殉国
田 耘少将&第75军13师37旅73团团长&1938年秋殉国
江 煌中将&武汉行营政治部主任&1938年10月殉国
李大中少将&山东军管区副司令&1938年10月殉国
陈芝馨中将&中央军校第4分校主任&1938年10月&6日殉国
钟芳峻少将&第153师459旅旅长&1938年10月18日殉国
朱炎辉中将&第94军85师546旅旅长&1938年11月&3日殉国
邵令江少将&中央军校第4分校政治部主任&1938年11月&6日殉国
周卓然少将&骑兵第7师师长&1938年11月&6日殉国
郁仁治中将&山东军事特派员&1938年11月27日殉国
杨 怀少将&第60师180旅359团团长&1938年殉国
卢尚秀少将&冀察战区第2路5支队司令&1939年&1月31日殉国
李树棠少将&太原绥署咨议&1939年&2月14日殉国
龚选登少将&第76师参谋长&1939年&3月殉国
张谞行上将&第一战区副参谋长&1939年&3月&7日殉国
李国良中将&军训部辎重兵监&1939年&3月&7日殉国
赵 侗中将&冀察边区第1游击纵队司令&1939年&3月&8日殉国
王自衡少将&山东省保安第24旅旅长&1939年&3月18日殉国
朱毅先少将&第1战区第7游击纵队副司令&1939年&3月21日殉国
王禹九少将&第79军76师226旅副旅长&1939年&3月27日殉国
林英灿少将&第152师副师长&1939年&5月13日殉国
柳漱风少将&新编第6军高参&1939年&5月27日殉国
唐聚五中将&东北游击总司令&1939年&5月殉国
陈世蕃少将&江西省浮梁县团管区司令&1939年&8月18日殉国
武汉卿少将&陆军骑兵师长&1939年&8月殉国
马秉忠少将&骑兵编第1师2旅旅长&1939年&9月12日殉国
廖 磊上将&鄂豫皖边区游击总司令&1939年10月23日殉国
邵一之少将&第200师600团团长&1939年11月殉国
韩炳宸少将&山东第13区保安副司令&1939年11月12日殉国
潘 滨少将&军政部兵工署少将专员&1939年殉国
丁炳权中将&第8军197师师长&1940年&1月&3日殉国
马玉仁中将&苏鲁战区第1路抗日游击总司令&1940年&1月&3日殉国
郑作民中将&第2军副军长&1940年&2月&3日殉国
韦 灿少将&第131师782团团长&1940年&2月24日殉国
吴赓恕少将&军委会调查统计局主任&1940年&3月&2日殉国
袁聘之少将&山东省保安第22旅旅长&1940年&3月28日殉国
宋哲元上将&第一战区副司令&1940年&4月&5日殉国
钟 毅中将&第84军173师师长&1940年&5月&9日殉国
戴民权中将&第39军副军长&1940年&5月&9日殉国
张自忠上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殉国
张 敬少将&第33集团军司令部高级参谋&1940年&5月殉国
蓝 挺少将&第49师参谋处主任&1940年&6月&8日殉国
俞星槎中将&军事委员会办公厅高参室主任&1940年10月&6日殉国
陈 烈中将&第54军军长&1940年10月31日殉国
田温其少将&第68军119师师长&1940年殉国
夏杨寿先少将&河南省第2保安纵队司令&1940年殉国
朱鸿勋中将&第53军副军长&1941年初殉国
燕鼎九少将&河南第8军分区保安副司令&1941年&1月28日殉国
李石安少将&第12师政治部主任&1941年&2月24日殉国
张雅韵少将&第72军新编15师44团团长&1941年&3月29日殉国
蒋志英少将&浙东沿海台州守备司令&1941年&4月19日殉国
谢晋元少将&第88师262旅524团团长&1941年&4月24日殉国
王 竣中将&第80军新编27师师长&1941年&5月&9日殉国
程啸平少将&金华警备区副指挥官&1941年春殉国
梁希贤少将&第80军新编27师副师长&1941年&5月&9日殉国
年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殉国将领名单(254人)(上)
&&&&&&&&&&&&年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殉国将领
&&&&&&&&&&&&&&&&&&&&&&&&&&&&&&&&&&&&&(254人)
&&&&&&&&&&&&&&&&&&&&&&
&&&&&&&&&&&&&&&&&&&&&&&&&
&&&&&&&&&&&&&&&国军陆军士兵死亡、失踪3221419人&&&&&&&&&&&&&&&国军空军毁机2468架,阵亡人数6114人,击落日机2688架&&&&&&&&&&&&&&&国军海军舰艇全部击沉,海军将士部分转为水雷队,剩下编入陆军&&&&&&&&&&&&&&&国军将领级军官阵亡253人&&&&&&&&&&&&&&&国军校尉级军官阵亡1万7000余人&
&&&&&&&&&&&&&&&中共将领级军官,阵亡左权一人。士兵死亡人数,无数字公布&
&&&&&&&&&&&&&&&&&&&&&&&&&&&&&&&&&&&&&&&&&&&&图为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颁发的状丁荣誉状&&
年中日战争正面战场殉国将领名单(254人)
曾宪邦少将&第83师498团团长&1937年&7月13日殉国
佟麟阁上将&第29军副军长&1937年&7月28日殉国
赵登禹上将&第29军132师师长&1937年&7月28日殉国
黄梅兴少将&第88师264旅旅长&1937年&8月14日殉国
睦宗熙少将&第54军98师政训处处长&1937年&8月17日殉国
曾庆敏少将&第66军159师457旅副旅长&1937年&8月17日殉国
蔡炳焱少将&第18军67师201旅旅长&1937年&8月25日殉国
张树桢少将&第72师416团团长&1937年&8月殉国
张本禹少将&第13军4师12旅副旅长&1937年&8月殉国
路景荣少将&第98师583团团长&1937年&8月殉国
李友梅少将&第1军1师4团团长&1937年&9月17日殉国
尉迟凤岗少将&第7师21旅副旅长&1937年&9月22日殉国
梁鉴堂少将&第34军69师203旅旅长&1937年&9月28日殉国
秦庆武少将&第70军19师113团团长&1937年10月&3日殉国
姜玉贞中将&第34军66师196旅旅长&1937年10月&9日殉国
杨 杰少将&第1军1师1旅副旅长&1937年10月11日殉国
庞泰峰少将&第63军91师22旅副旅长&1937年10月12日殉国
郝梦麟上将&第9军军长&1937年10月16日殉国
刘家麒中将&第9军54师师长&1937年10月16日殉国
郑廷珍少将&第25军独立5旅旅长&1937年10月16日殉国
秦 霖中将&第7军171师511旅旅长&1937年10月23日殉国
庞汉祯中将&第7军170师510旅旅长&1937年10月23日殉国
朱耀华中将&第22军18师师长&1937年10月26日殉国
官惠民少将&第4军90师270旅旅长&1937年10月28日殉国
刘眉生少将&第85师510团团长&1937年10月28日殉国
丘之纪少将&税警总团第2总队副总队长&1937年11月&2日殉国
吴桐岗少将&第67军参谋长&1937年11月&8日殉国
刘启文少将&第67军108师322旅旅长&1937年11月&8日殉国
吴克仁中将&第67军军长&1937年11月&9日殉国
吴继光少将&第74军58师174旅旅长&1937年11月&9日殉国
唐惠洽少将&上海国民军事训练所副总队长&1937年11月11日殉国
夏国璋少将&第7军175师副师长&1937年11月21日殉国
高志航少将&空军第4大队大队长&1937年11月21日殉国
饶国华上将&第2军145师师长&1937年11月23日殉国
李伯蛟少将&第28军63师187旅旅长&1937年11月24日殉国
吴国璋中将&第75师副师长&1937年11月26日殉国
萧山令中将&南京宪兵副司令&1937年12月12日殉国
高致嵩中将&第72军88师264旅旅长&1937年12月12日殉国
朱 赤少将&第72军88师262旅旅长&1937年12月12日殉国
易安华少将&第71军87师259旅旅长&1937年12月12日殉国
姚中英中将&第83军156师参谋长&1937年12月12日殉国
李兰池少将&第57军112师57旅旅长&1937年12月12日殉国
司徒非少将&第66军160师参谋长&1937年12月12日殉国
李绍嘉少将&第83军156师468旅旅长&1937年12月12日殉国
罗策群少将&第66军159师副师长&1937年12月12日殉国
黄纪福少将&第66军159师477旅副旅长&1937年12月12日殉国
韩宪元少将&第72军88师524团团长&1937年12月12日殉国
华品章少将&第88师262旅副旅长&1937年12月12日殉国
刘国用少将&第74军58师147旅副旅长&1937年12月13日殉国
雷 震少将&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3旅副旅长&1937年12月13日殉国
谢承瑞少将&教导总队第1旅2团团长&1937年12月13日殉国
蔡如柏少将&第66军160师956团团长&1937年12月13日殉国
万全策少将&教导总队第1旅参谋长&1937年12月殉国
蓝运东少将&第10师参谋长&1937年12月殉国
陈 节少将&第66军159师参谋处长&1937年12月殉国
“墨写的谎言,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鲁迅所说的这句话,用在这里,最恰当不过了...&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蒋介石动用70万国民党军队,发动了淞沪会战。在会战中,国民党空军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国民党陆军为补充战损,而五次发布动员令,超过半数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淞沪会战未能阻止日军占领上海,却改变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战略部署,还为上海资本向重庆转移,赢得三个月的宝贵时间。&&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中,只不过是消灭了一支日军运输队。而平型关大捷,只是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平型关战役又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李向阳和他的游击队是虚构的,真正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军队,是国民党的委员长卫队。这支军队使用德军的装备,甚至有德军教官亲手指导。&&在南京雨花台,委员长卫队的两个营,独自阻击日军一个甲种师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一共只有六个甲种师团),平均每个士兵要坚守25米长的阵地,面对50名日军精锐部队的士兵,但胜利者依然是中国人。&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最让外国人刮目相看的不是叶挺的新四军,而是孙立人的国民党新一军。新一军远征缅甸,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10.9万人。&在新一军攻占缅甸重镇于邦的时候,下属向孙立人询问,如何处理日军战俘,孙将军的回答:"你去问问那些狗杂种,都谁到过中国,到过中国的就地枪毙,以后都这样"。&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影视作品中恶贯满盈的张灵甫是抗战英雄。在长沙会战中,他率领敢死队包抄小道,夜夺张古峰,为国民党成功阻击日军,立下汗马功劳。张灵甫还为抗战丢了一条腿。&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湖南常德(我们现在只关注那里是快女曾轶可的故乡)保卫战中,国民党74军57师的8000名官兵,阻击10万日军15天之久,最后只剩有200人还能够战斗。&师长发出了74军57师最后一封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各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74军万岁!"&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武汉上空爆发过持续时间仅次于不列颠空战的武汉空战。那场空战中,国民党空军击落日军飞机78架,炸沉日军舰艇23艘。&在那个时候,每当防空警报响起,很多武汉市民不是钻进防空洞,而是爬上房顶,为的是能看到日军飞机被击落的场景。&&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抗日战争期间,由日起至日,日本对战时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7,6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
反之抗日的&中流砥柱&延安却没遭到像重庆那样?甚至从1941年开始,延安没受到任何轰炸?当时的延安,大型会议一开就是多少天,京剧、舞会、大秧歌&&各种大型活动是公开的,大部分是白天举行的,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绝不似战都重庆那样长期惶恐于日机轰炸的阴影中。别说重庆,就是同在西北的西安、兰州,飞行距离远远比抗日圣地延安远,而遭到的轰炸和破坏远远超过延安。---难道是日本鬼子的飞机到延安就迷方向或它的炸弹真的长眼睛认人?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重庆有17家军工厂在敌机轰炸下坚持24小时不间断生产。以金陵军工厂为例,抗战期间共生产迫击炮7000门、重机枪1.8万挺、步枪28万支、手榴弹30万枚、炸药包20万个。&&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其实,当时的&中美合作所&并非是为&反共&、&反人民&而建立的法西斯集中营,而是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建立的跨国军事情报合作机构。[是&为中美两国共同对日作战,组织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所),交换日军海陆空军事情报和搜集中国大陆气象情报,训练游击队,挺进日军后方,协助美军在中国沿海登陆作战,共同迅速歼灭日寇。&机构。]&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日军的投降书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我们只知道9.18日军侵华,而不知道8.15日军投降的情况?&
日军投降书文中多次出现:日本陆海空军及其辅助部队向蒋委员长投降,受降落款是: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img src="/bmiddle/8034843cgw1dks8lzew5ej.jpg" alt="---&血写的事实&!" width="432">&&&&&&&&&&&&&&&&&<img src="/bmiddle/4701ff8etw1dixc04wozij.jpg" alt="---&血写的事实&!" width="432">&&&&&&&&&&&&&&&&&
要知道,伟大的中国卫国战争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争之一!它并不是光靠小米加步枪,只用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就能打赢的。它是用了重兵集团与敌人浴血奋战,才打赢的!&&
战争期间,国民党陆军有321万1418名官兵壮烈牺牲,其中包括8名上将,41名中将,71名少将。国民党空军有6164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国民党海军全军覆没,所有舰艇全部打光。&
&&&&&&&&&&&&&谨此向所有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尊严而战斗过的人们致敬!&
&&&&&&&&&&
&&&&&&&&&&&&&&<img src="/bmiddle/dm1a3hdwanj.jpg" alt="---&血写的事实&!">&
&&&&&&&&&&&&
蒋介石心中的痛:留守大陆学者的结局(鲜为人知的蒋介石“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
作者:张东园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1948年12月初,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战局对国民政府十分不利。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代理部长的陈雪屏,奉蒋介石之命由南京紧急飞往北平,召集北大清华校长梅贻琦、胡适等教授开会,秘密商讨&抢救学人&的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解放军的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体操作。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陆高级知识份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结局
然而,在北平的大多数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人各有志,许多人不准备去南京跟蒋介石赴台,而是愿意留在大陆。日,&抢救大陆学人&的飞机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候了两天时间,才有胡适、毛子水、钱思亮、英千里、张佛泉等少数著名教授登机,大部份机舱座位都被空闲著。12月21日,第二批被&抢救&的学人也只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以及李书华、袁同礼、杨武之等20几位教授。到达南京后的梅贻琦,当着蒋介石的面似乎该为不能多载几人前来南京而表示惋惜。
据资料统计,当时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共拥有81位院士,仅有10几位院士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而有60余位院士选择继续在大陆。选择离开的知识份子是少数,大多数还是选择留下来。
比如,北大文学院长汤用彤就被列为&抢救&名单,但他没有选择离开,胡适离开后曾写信劝其南下,并派人送来两张机票,汤用彤依然不为所动。
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决心留下来,胡适邀他同机飞走时被他断然拒绝。在致胡适的公开信中,陈垣天真地认为:&在北平解放的前夕,南京政府三番两次地用飞机来接,我想虽然你和陈寅恪先生已经走了,但青年的学生们却用行动告诉了我,他们在等待光明,他们在迎接新的社会,我知道新力量已经成长&&&
据中国科学院估算,当时散居海外的中国科学家大约有5000余人,到1956年底有2000余名科学家陆续返回大陆,但后来的遭遇大概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的。
大陆学人对&新政府&抱幻想的原因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份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舒适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原因之一是,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
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对共产党印象颇好,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那么,这种希望和幻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1947年1月,国共双方在前线打得正欢,《新华日报》却在国统区庆祝了创刊9周年,也无人阻拦,郭沫若、张澜、沈钧儒、黄炎培、陶行知、许广平、陈铭枢等等所谓民主人士纷纷写贺信贺词,说它是&人民号角,民主喉舌&。《新华日报》,1939年创刊,中共中央的机关报,自创刊后一直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针对允许其自由办报的国民党政府,该报采取&愤怒控诉,彻底否定,置之死地&的态度,坚持不懈地骂了近十年,公开号召工人和农民一起推翻国民党,甚至公开号召国民党军队站出来对政府反戈一击。
让我们摘录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的部份内容,就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
&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新华日报》日
&有人说:共产党要夺取政权,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制,这是一种恶意的造谣和污蔑&&只要一有可能,当人民的组织已有相当的程度,人民能否选举自己所愿意的人来管理自己事情的时候,共产党就毫无保留地还政于民,将政权全部交给人民所选举的政府管理。共产党并不愿意包办政府&&&&&刘少奇,1940
&人民的自由出版是近代文明的道路。它需要文明的创造,它需要文明的批判和自由研究&&健全的文明都容许批评,它没有什么经不起文明批评之理&&真正的出版法以人民的自由出版为常道,因为人民的自由出版是思想信仰、良心、学术、言论自由集中的镜。&&&《新华日报》1944年社论
&中国人民文盲太多,进行选举时非常麻烦,这也是事实。&&选举的能否进行和能否进行得好,关键在于人民有没有发表意见和反对他人意见的权利,在于人民能不能真正无拘束的拥护某个人和反对某个人,至于选举的技术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人民文化水平低,就不能实行民选吗?》 日
&首先要说明,候选人决不是指派的,而是由人民提出的,在乡选中每一个选民都可以单独提出一个候选人。在县选中每十个选民可以连合提出一个候选人。选举的方法是分成两种:一种是识字的人,写选票;一种是不识字的人,则以投豆子代替写选票。&&&《新华日报》日社论
&我们尊重并且愿意接受美国朋友善意的批评和建议,正如我们对孤立主义提出批评,应受到尊重一样,这也是从彼此激励互求进步以加强两国人民的合作出发的。我们丝毫也不心存疑惧,认为美国朋友的批评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新华日报》日社论
&我们并不需要、亦不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并不主张集体化,也不反对个人的活动&&事实上,我们鼓励竞争和私人企业。在互惠的条件下,我们允许并欢迎外国对我们的地区作工商业的投资&&我们相信着,并且实行着民主政治。&&&《新华日报》日
&他们说这一套(指民主)都是外国人的东西,不适用于中国&&顽固派还在用八十年前用过的方法来反对真理&&民主制度比不民主制度更好,这和机器工业比手工业生产更好一样,在外国如此,在中国也如此。而且也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民主,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民主。&&&《新华日报》,1944年5月 17日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货,不是代用品。把一党专政化一下妆,当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虽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中国的人民都在睁着眼看:不要拿民主的代用品来欺骗我们啊!&&&《新华日报》日
日《新华日报》二版头条刊登毛泽东答记者问,标题是《毛泽东同志答路透社记者中国需要和平建国》:&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是由普通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里不需要橡皮子弹。&
&罗斯福总统说过:&吾人历史上无时不表现美国人民准备作自由人民,且为此权利而奋斗&现在,也只有集合全世界爱好自由的人民的力量来奋斗,才能怀着信心瞻望将来,让全世界所有各国人民,都可以自由生活,不受暴政摧残,而凭他们多种多样的愿望和自由的良心而生活。&&&《新华日报》1945年4月 13日
&一个民主国家,主权应该在人民手中,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一个号称民主的国家,而主权不在人民手中,这决不是正轨,只能算是变态,就不是民主国家&&不结束党治,不实行人民普选,如何能实现民主?把人民的权利交给人民!&&&《新华日报》,日
&&&&&&&&&&&&&
留守大陆学人的结局
那么那些留在大陆的学人们,等待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限于文章篇幅,这里只摘录部份留在大陆知识份子的结局。
一代大师陈寅恪,他学贯中西,通晓十余种语言,甚至包括梵文、西夏文和突厥文,被称为&中国最博学之人&;文革开始后,他家被大字报覆蓋,远望如白色棺材;红卫兵还把几个高音喇叭放于其床头,使双目失明且患心脏病的他彻底崩溃。去世前一天下午,气脉已竭的他还要&口头交代&,他说&我如在死囚牢中&,留下了&涕泣对牛衣&的诗句。
曾昭抡,曾国藩侄重孙,与妻子俞大絪,都是民国知名学者,1949年两人滞留于香港,蒋介石欲抢救二人去台湾,两人断然拒绝,归来报国。文革时红卫兵将俞大絪教授上衣剥除,用皮带死命抽打,俞教授悲愤难抑,是夜仰药自尽。4个月后曾昭抡也被含冤折磨死,兴盛百年的曾氏传承,至此香断。
胡思杜,胡适幼子。北京沦陷前夕,蒋介石派专机接胡适,胡思杜不愿随行,说:&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他们的事,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1950年,胡思杜发表《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判》,骂胡适是&帝国主义走狗及人民公敌&。1957年,胡思杜被划为右派,&畏罪上吊自杀&。胡适直到1962年病逝也不知其子已先他而去。
在一次批判大会上,已经72岁的大师吴宓被勒令下跪,跪了两个多小时。批斗会结束后,有人偷偷问他身体可吃得消,他说&跪着比站着好些&。到批林批孔时,吴宓不肯批判孔子,说&没有孔子,中国仍在混沌之中&,并说&宁愿杀头也不批孔&,被打成&现行反革命&。
刘盼遂,北师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学家。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届招生,以一甲名次考入,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1928年毕业后执教于北京女师、清华大学、燕京、辅仁大学。46年起任北师大教授。1966年8月被红卫兵打死。
潜艇专家、船舶工程专家王荣璸,第一代潜艇研发核心,曾在英德美三国学习,1949年积极参加&反搬运反疏散反破坏&斗争,留住了许多本想前往台湾的技术人员,1969年被打为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美苏双重特务,关入牛棚,遭残酷批斗和抄家。1938年冒生命危险从德国带回国的潜艇资料底片也被抄走遗失。
日,漫画大师丰子恺含冤去世。他在文革中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黑画家&,遭严重迫害。如《昨日豆花棚下过,忽然迎面好风吹》一画,被认为是欢迎蒋反攻大陆。&好风&者,好消息也。《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本倡导和平,结果被认为是迎合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需要。
萧光琰,化学家。建国后最早从事石油化学研究的科学家。他1920年就移居美国,读了博士并工作。1949年,他花几千美元购买翻印器材,花一年时间蒐集、翻印和整理他认为祖国需要的资料,然后几经波折回到国内,在文革中被关押,遭遇日以即夜的残酷殴打和侮辱,后自杀身亡。三天后,其妻子和15岁的女儿自杀。
董铁宝,力学家、计算数学家,中国计算机研制和断裂力学研究的先驱之一。抗日时曾冒着日军轰炸参加抢修滇缅公路桥梁,1945年赴美获博士学位,后参与第一代电子计算机eniac的设计编程。1956年放弃一切,绕道欧洲,花费三个月辗转回国,任教北大,在1968年清阶运动中被指控为特务,隔离审查,上吊身亡。
周寿宪,1951年26岁时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并留美从事研究工作,1955年冲破阻挠回国,任职于清华,参与筹建计算机专业,是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创建人之一。文革中被送到江西鲤鱼洲清华五七干校,被长期摧残后患上精神病,但军宣队员说他是装的,常拳打脚踢谩骂侮辱,后因病情严重送回北京,1976 年跳楼自杀
虞光裕,中国航空科学元勋,曾在美国和英国飞机工厂从事设计工作。1949年拒绝赴台,辗转香港和南朝鲜,历时三个月艰难回国。1956年成功主持研制中国第一台喷气发动机,并主持建设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文革遭迫害,在车间劳改,拆卸旧锅炉时被跌落的通风管道砸死。
钱晋,1944年毕业于北大,领导研制成功多种高级炸药、塑料粘结炸药,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巨大贡献。文革时被打为反革命,被逼交代子虚乌有的 &国民党西北派遣军&问题。当时有两个口号:&会英文的就是美国特务,会俄文的就是苏联特务&,钱晋拒不承认自己是特务,结果被活活打死。
詹安泰,古典文学家,书法家,词学造诣最深,有&南詹北夏,一代词宗&称誉,任教于中大。1957年被打为右派,文革遭批斗,多年文稿被烧毁,其子曾每天偷藏几张手稿带出去埋在地下,保住少数心血。1967年4月淋巴癌复发,医院不肯医治,凄凉离世,家人随后被中大赶至集体宿舍居住,其两室藏书后被贱卖。
董坚毅,哈佛大学博士,52年回国,55年支援大西北。57年被定为右派送夹边沟劳教。60年饥荒袭来,董亦不能幸免。其妻顾晓颖(也为留美生)来探视,待寻得其遗体时,周身皮肉已被割食一空,仅剩头颅挂在骨架之上。夹边沟劳教人员2800多人,饿死2100多人,死难者掩埋草率,累累白骨外露绵延两公里。
任何人在任何一件事上相信了共产党的承诺和宣传,都可能在这件事上丢掉性命,这些留在大陆的杰出知识份子的悲惨命运就是明证。
历史的真相:国民党抗战记实资料!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除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 ── 即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外,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其中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即达二百余位;为中共在一九八五年首次和公开承认者,就有八十五位;为中共史学界倡扬者,在一九八六年已经达到一百一十五位。&  自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从中央军校毕业的大约二万五千名军官中,就有一万名牺牲在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四个月。在历次大型战斗中,国民党官兵象山海关保卫战那样整连、整营、整团地为国捐躯者,屡见不鲜。据一九八九年后中国大陆史家记述,在一九三七年淞沪抗战中,&国民党官兵每小时的死伤数以千计,主力各师补充兵源达四、五次之多,原有下级军官和士兵伤亡达三分之二,旅、团长伤亡竟达半数以上&。其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抗敌御侮的历史上鲜有其例。上海五行仓库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的壮烈歌声震撼全球。&多年来认为中国人是不善战斗和易受恫吓的英国人士,也惊于他们的骁勇善战和坚毅不拔了。史摩莱少将说:&他从没有看过比中国的敢死队最后保卫闸北更为壮烈的事了!&&&  一九三七年十月三日,受命于津浦北段予敌以节节抵抗的德州守军运其昌旅四五八团,在日寇的夹攻之下,与山海关守军一样,据城死战,全团殉国。同月,在歼敌四万余人的山西忻口大战中,郝梦麟军长与刘家祺师长两位将军壮烈牺牲。&  一九三八年三月,在津浦县南段为堵击敌军南下的藤县保卫战中,我军守城师长王铭章将军在发出&决以死拼以报国家&的最后电文之后,即于破城后的巷战中,与参谋长赵渭滨将军、邹绍孟将军同时壮烈殉国。同年春,台儿庄大战最激烈时分,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对师长池峰城所言&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的话,足以催人泪下。冯玉祥后来称赞该役说:&&&日本人想不到张自忠将军的军队那么听命令,那么勇敢&&把日本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一九三九年五月,在随枣会战中,虽然&我方部队久经战斗,无充分补充,本已残破,又缺乏平射炮等武器,对冲击的无法抵御,所幸士气尚盛。士兵据壕死守,即以血肉之躯与敌人相搏斗,官兵的勇者竟攀登敌人的之上,以手榴弹向车里投掷,作战的勇敢与牺牲的壮烈,笔难尽述&。&  一九四零年五月,在枣宜会战中我虽然将日军的大部兵力包围在襄东平原地区,歼敌甚众,但因敌一部突围,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立由方家集率七十四师追击南窜之敌,铣日(十六日)在南瓜店附近与敌激战,敌以步骑三、四千人附炮二十余门向我反攻,非常激烈,我军殇之殆尽,敌以大部向我包围,接近总部,总司令抱有敌无我之决心,亲率总部官佐及特务营作最后的苦撑,卒因弹尽力孤,总司令竟以身殉国,官佐及特务营营长以下同作壮烈牺牲,生存无几&。蒋介石得知张自忠殉国,亲自纂文哭之。&  一九四一年三月,在第二次上高会战中,面对敌三十三师团一部、三十四师团一部和第二十混成旅全部的强势兵力,我王耀武军与敌军鏊战十四日,终日与敌搏斗,各处高地屡得屡失,毙敌一万。我王部将士牺牲一万人以上。同年四月,在浙赣战役中,我海门守备部队指挥官蒋志英率军死战倭寇,与众多将士一起壮烈牺牲。&  一九四二年元月初,在中,我与敌之激烈战斗遍于整个会战之中。第十军师长黄钟将军在其&三战长沙&的日记中记曰:&&终日在激烈战斗中,刘阳门、北大马路均起巷战,新军路肉搏四次;本师为夺取陈家山牺牲百余名。下午四时火起,烟雾弥天;尤以北大路附近为尤烈;野外无鸟兽,城内无行人;此为激烈日,亦为决战日,鹿死谁手,唯在能守。在最后五分钟,得最高统帅电:&&&敌人孤军深入,后方断绝,同时我主力正向敌人四周围击,我第十军如能抱定与长沙共存亡之决心,必能摧毁强敌,获得无上光荣。&电中有七个&我第十军&,何等亲热,士气大震。经一日之壮烈牺牲,死伤二千余,我寸土未被夺&&。&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在常德保卫战中,当日军一一六师团倾其全部兵力围攻常德时,此役虽经我余万程师与敌死战十余日,并因第九战区四个军赴援而获胜,但是役,三位师长壮烈牺牲,第五十七师则遭遇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伤亡,一万五千名将士中,生还者仅三百人。&  一九四四年夏,当日军为开拓大陆交通线,裨与南洋联系而分兵三路四犯长沙时,衡阳外围国民党军队曾与敌军多次激战。衡阳城里国民党守军一万余人,在外有援军不能接济,内乏粮弹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孤军喋血,一心死守,苦战四十八天,直至伤亡殆尽,阵地全没,竟无一降者。&  同年春月,在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向滇缅边境及缅甸北部反攻的战斗中,其翻越崇山峻岭,强渡怒江,叠克敌军坚固据点龙陵、腾衡,直捣畹町之艰苦作战,及其&穿越山野,沿途给养不继,所受饥渴不是笔墨所能描述的&。对此,联络参谋组组长吴德赞扬说:&中国军队耐受困苦的精神和作战的勇敢,都是世界上少有的。& 中国大陆著名杂志《当代》所发表的长篇历史纪实文学《中国远征军》一文,即将其艰苦与壮烈作了充分的描述与歌颂。一个曾亲眼观察一九四四年四月云南西部怒江战役的人,亦在描述中国军队之勇敢作战精神的报道中写道:&在以一个班一个班的对敌军碉堡的自杀性冲锋中&&绝大部分伤亡皆产生于企图冲过或更准确地说是爬过机关枪火力网的封锁地带。作为一种纯粹的勇敢的显示来说,进攻是壮烈动人的&&一些排长被打死在距敌人枪眼的一两米距离内,一些优秀的连长、营长在亲自带队作战中死去或受伤&&&史迪威则评论说:&如果得到好的训练、装备和领导,中国军队能够与任何国家的勇敢军队相匹敌。&[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诚然,中华民族的军人正是有著这样的热血气质,才使我们积弱的祖国在顽敌面前表现出了无畏的牺牲精神与冲天的英雄气概,才能战胜顽敌的长期侵略和可怕侵略。&  应该一提的是,在抗战中,&── &国民党军队&五十二师的女机关枪手唐桂林,因其女扮男装、代兄从军、屡建战功的动人事迹,曾被誉为中华民国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花木兰&。她与一九四八年牺牲在太原保卫战中的另一个屡立战功的女机关枪手乔应秀,曾同被视作国民革命军的骄傲。&  必须指出的是,在八年抗战中,可以说不论中央军、地方军或系原军阀部属的旧军队,甚至是曾经屡屡制造过叛乱的&叛军&,他们在抗日救国的伟大精神感召下,绝大多数都成了抗日的英雄和抗日的英雄军队。&一般人的观感,都说抗战中,中国的军人进步了;其实,岂止是进步而已,我们的军队,在抗战的烘炉中,熔化成了国家的军队,我们的军队,锻炼成为现代的军人了。这是国家统一最基本的一步。&&  中华民国政府、领导抗战军队的战绩&  国民党军队在对日抗战的持久岁月里,其战斗之壮烈,牺牲之惨烈,实为笔墨所难以尽之。但是,也正因如是地前仆后继,勇敢牺牲,十四年抗战,尤为八年全面抗战,才能屡挫敌人精锐,屡败敌人进攻。&  一九三七年淞沪抗战结束后,如前所述,不仅日陆军省公布&此次上海战事,我方伤亡达四万&,而且诚如中国大陆史家所言:它(淞沪抗战)争取了三个月的时间,使得长江下游的工厂和物资有了内迁的时间,使&国际观感一新&。其次,它使得在华日军不能随意行动。日军从华北抽调了两个半师团增援上海作战,造成了中国军队在华北的有利形势,尤其使山西有了准备的时间。&  同年十月,日军为解决华北战局,除以一部向五台山警戒外,其主力企图直下太原。卫立煌遂受最高统帅部命令,统率第十四集团军四个半师星夜向太原以北集中&& 日军即以五万兵力,以中央突破方法攻击忻口。其时,蒋介石曾接连三电卫立煌等: &望抗战到底,一竟全功&。卫乃以左、中、右三个兵团,于忻口附近阵地为轴心,会合晋军与日军大战,著名的忻口会战遂以打响。这一仗,我军歼敌四万人,造成华北战斗中最有利之战局。如前所述,我郝梦麟军长、刘家祺师长于是役壮烈牺牲。&  一九三八年三月的台儿庄大战,先是由我庞炳勋军团在山东临沂据城死守,后张自忠将军赶到,两军内外夹击,如疾风暴雨。敌板垣师团因不支而仓皇撤退。庞、张两部乃合力穷追一昼夜,使敌军无法立足,狼狈一退九十里,缩入莒县县城。沿途敌军遗尸甚多,器械弹药损失尤大。是役歼敌三万余,为阻断南北日军打通津浦线,阻滞日寇沿陇海铁路及沿长江迅疾进攻我武汉,功莫大焉。&  同年五月开始的武汉会战,如前所述,敌虽纠集十二个师团,配合海军陆战队及飞机五百架分四路进攻武汉,但是,四月,蒋介石已在保卫武汉各部官长会议上,一再要求各高级将领务&抱必死的决心&&与士兵共患难同生死&&虽天崩地裂,此志不移&。并制定了&此次保卫武汉,当取韧性,无论攻取进退,皆可立于主动之地位,而决不能陷于被动形势&(蒋介石日记)的战略决策。是役,敌我鏊战达五个多月之久,歼敌二十万。俟日军在大亚湾强行登陆,武汉及粤汉铁路已经失去防卫意义之后,我军才决策主动放弃武汉。然而,武汉会战却对阻滞敌人西进,消耗敌军实力,准备后方交通,运输必要武器,迁移我东南和中部工业,集中我东南人力物力于西南诸省,以进行西南之建设,以坚持持久抗战,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一九三九年春的豫北反攻,即&消耗敌军近五万人&。在该年包括晋南反攻、豫北反攻、鄂中反攻、赣北反攻的整个&四月攻势&中,共消灭敌军九万人。是年的随枣会战,我军不仅反攻获胜,光复枣阳,并与敌胶著于随、枣之间,使敌&遗尸五千余具,马匹器械无数&。&  在同年九月的中,&综观是役,敌经半载准备,挟海陆空军十万之众,企图于敌酋西尾阪垣履新之际攻取长沙,以壮声威,并为伪中央政权树立张本,殊不料大遭失败,伤亡三万余人&。&  在同年十一月至一九四零年一月的桂南会战中,敌虽从山东抽调第五师团,协同台湾旅团,并藉舰队掩护于钦州湾西岸登陆,沿邕钦路北犯,陷邕宁,然我桂林行营白崇禧部却以十五万兵力发起反击,并由蒋介石令杜聿明之第五军机械化部队和一百架飞机参战反击。我军与日军在昆仑关反复鏖战,艰苦卓绝。十八日我军即攻克昆仑及九塘,十九日攻克大高峰坳,以后继续攻克五、六、七塘。二十日因日军增援反陷大高峰坳、昆仑关、九塘后,我又集中兵力于邕宁路反攻,卒于十二月三十一日再克昆仑关,翌年一月四日再克九塘,致使日军第五师团溃不成军,其十二旅团伤亡殆尽,损失一个师团以上。日只复占邕宁,其企图劫断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的目的,完全没有达成。&  一九四零年五月的枣宜会战,源于日军在襄东作战的失败。其时,敌曾于豫南、鄂中增援六个师团,集中于信阳、随县、钟祥三个地区,以南阳和襄阳为攻击目标。其时,我军一部除于随枣方面一边抵抗一边转进唐河流域,另一部固守桐柏山、大洪山以外,大部队则于敌军左右两翼向外线移动,从而将敌军的大部兵力包围在襄东平原地区,歼敌四万五千人,获炮六十门,马两千匹,战车七十辆,汽车四百辆。&&&&&同年三月的上高会战,面对企图扫荡赣南的敌军第三十三、三十四两个师团及二十混成旅共四万兵力,我罗卓英兵团乃先击破北路安义方面的敌军,再以两个师于一线以西和日军纠缠。然后,决以主力于日军进犯的两侧地区交战,先折其两臂,再在中路聚歼日军主力,遂致敌人伤亡一万五千有余。日军师团长大贺虽幸得逃命,却在南昌因愧恨而自杀未遂。&  一九四一年九月的,日军虽调集十三万余人分三路进犯长沙,我守军则逐次予日军以消耗,并陆续由平江、浏阳、株州、益阳等地合围并猛攻进犯长沙的日军,致使日军向北溃退,我军遂衔尾追击和超越追击,五日渡过汨罗江,八日渡过新墙河,残余日军遂向临湘、岳阳方面急窜,至此胜利地结束了。  一九四一年底至一九四二年初的,日本为牵制国民党军队策应盟军在广州、香港方面的作战,并企图打通粤汉铁路,解除太平洋西岸陆空威胁,又纠结三个半师七万余人围攻长沙,并于一九四二年一月一日始向长沙猛扑。我军既按预定计划沉著应战,又以岳麓山炮兵适时轰击敌人,鏖战四日,予敌以重创后,我遂以十个军的兵力,由四面八方实行总反攻,日军后路遂绝,士气颓丧,无力挣扎,死伤惨重,乃于四日晚间突围北窜,其急调的鄂南援军,又遭我军阻击,几全军覆灭。是役打死日军五万六千九百多人,为之后,我军在中国战场的第一次攻势,也是同盟国在初期一连串失败中首开的胜利纪录。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称:&十二月七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伦敦每日电讯报》尤称: &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  一九四二年一月,我远征军入缅协同英军作战,挫日军于同古,败日军于仁安羌,因解英军之危,深博同盟诸国好评。同年四月,日本在本土遭遇盟军轰炸后,为掩饰失败,安定国内人心,乃集结了十万兵力,发动了浙东攻势。我军在逐次予进犯日军以打击后,乃向敌后转进。俟浙赣全线均陷敌手,我军立于八月进行全线反攻,取腰斩日军之战略,遂连续收复失土,敌乃仓皇撤退。&纵观此次战役敌军以十余万之众,原图永占我东部沿海各地,以掩饰其败症并削弱其本土上空之威胁,卒至损兵折将败相益彰,计划被我完全粉碎。且敌此次使用部队达十余单位之多,其东拼西凑力量枯竭之情形可以想见,其崩溃实已不远。&&  一九四三年五月,日军纠结十一万兵力向鄂西长江三峡进犯,企图西叩重庆门户,逼迫我最后之屈服,以便专对英、美作战。我第六战区孙连仲部约十一个军,遂逐次抵抗,并在蒋介石特颁手令于石牌守军,命令固守要塞聚歼倭寇之后,石牌守军乃一面收缩,一面诱敌,俟敌过鲜阳关,猛犯要塞之时,即顽强反击,予敌以重创,日军攻势顿挫,全线崩溃。我军立不分昼夜予以追歼。至六月中旬,除藕池口一地被日军占据外,全部恢复原态势,是役毙、伤敌三万余人。&  同年十一月,于鄂西会战中挫败的日寇,为截断我军川、鄂、湘间之联络,掌握洞庭湖之全部资源,占据我湘西北之门户常德,打破我反攻准备,遂纠结十万兵力自十一月二日始,以第一一六师团进犯常德,第三师团趋桃源,第六十八师团进德山,第四十师团侵汉寿。因我军猛烈抗击,日军不能得逞,遂复转西攻,陷石门,沛县,径趋桃源,其左翼亦由安乡攻占汉寿,围攻常德。我余万程师遂与之激战十余日,并偕赴援的第九战区四个军,于十二月八日收复常德。第六战区各部也转取攻势,先后收复南县,安乡,沛县,淞滋,公安等地。十二月底,尽复战前态势。&  一九四四年初,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在滇缅边境、即缅北进行反攻,全歼日军两个师团,重创日军两个师。同年春月,我为打通中印公路,始以驻印军指挥官郑洞国率新一军、新六军反攻缅北,越崇山峻岭,进击新平洋,与日军战于太白家。三月五日,克孟关,后又克孟拱,密支那,发动滇西攻势策应驻印军作战。同时,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亦指挥五个军强渡怒江,发动滇西攻势,策应驻印军作战,叠克日军坚固据点龙陵、腾衡,直捣畹町。至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我滇西军与驻印军会师芒友,完全打通中印公路,旋协同盟军收复了缅北。&  一九四五年后,针对日军欲确保平汉南段交通,破坏我陕南豫西空军基地的阴谋,我第五战区和第一战区在与日多次激战、逐次消灭日军后,又协力反攻,先后收复南彰、襄阳、樊阳,反攻老河口,既击溃由鄂北前进的日军,又于西峡口、长水镇各地阻击了豫南日军的西进。作战七十二天(三月二十一日至五月三十一日),毙敌一万五千七百六十人。之后,湘桂的日军为巩固湘桂和堵死粤汉路交通,并作阻止我反攻准备,竟于全县、东安、邵阳、湘潭各地集结八万兵力,于一九四五年四月初分兵三路进犯湘西。我第四方面军王耀部遂于武岗、江口、新化一带予敌以坚决抵抗,并挫日军于雪峰山。第十集团军王敬久部则于宁乡、益阳一带阻击由湘潭前进的日军,牵制其行动。第三方面军汤恩伯部则进出武阳关攻击日军侧背,并于五月八日在我空军支援下造成钳形攻势,将日军分别包围,予以歼灭。&&&&日军经湘西会战的挫败,遂一蹶不振。是时,盟军已攻占琉璜琉球群岛,日本本土日形危急,蒋介石乃下令开始东南战场的反攻。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出都阳山脉,夺取邕宁;汤恩伯的第三方面军一部沿柳宜路直取柳州,主力沿桂穗路越城岭山脉攻略桂林,日军望风披靡。我军乃于五月二十七日克邕宁,继之收复柳州、桂林诸重镇,向东南收复失地七百余公里。不数月后,日本终于无条件投降,中国终于战胜其侵略。由中华民国政府、和蒋介石所坚持领导的、长达十四年之艰苦卓绝的伟大卫国战争,终于成为我民族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骄傲。本章前言所引的历史学家易劳逸的&公道&话,实在是从根本上揭穿了那些 &墙倒众人推&者的说谎,从而深刻地表明了&世有公论、史亦终有公论&的这一天。&  一九八九年以后,正处于全面历史反思中的中国大陆学者们终于开始放胆说道: &广大国民党爱国官兵是热血抗战,前仆后继,给日军的进犯以极大的消耗,直至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抵抗外来侵略者的民族战争的战场上,这些国民党官兵的有血气的表现,是可敬可佩的&&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  历史与人民永远地记住了他们。[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军将领致敬!向所有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致敬!&张自忠 上将 李家钰 上将&&&郝梦龄上将 &&唐淮源 上将 陈安宝 上将 王甲本 中将武士敏 上将 冯安邦 上将  佟麟阁 上将  吴克仁 上将  黄梅兴 中将 蔡炳兴 中将张本禹 少将 梁鉴堂 少将  姜玉贞 中将  杨 杰 少将  刘家麒 中将 郑廷珍 中将庞汉木贞 中将 秦霖 中将  官惠民 少将  刘眉生 少将  吴继光 少将 夏国璋 中将饶国华 上将 萧山令 中将&&&朱 赤 少将 高致嵩 中将 姚中英 少将 李兰池 少将[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易安华 少将 &司徒非 少将  刘震东 中将 王铭章 上将 范廷兰 少将 杨 怀 少将刘桂五 中将 陈钟书 中将  扈先梅 少将  周 元 少将  李必蕃 中将&&&杨家骝 少将范筑先 少将 徐积璋 少将  李国良 中将  张胥行 中将  王禹九 少将  唐聚五 少将马玉仁 中将&&钟 毅 中将  燕鼎九 少将&&&张雅韵 少将  蒋志英 少将  谢晋元 少将王竣 &&中将&&梁希贤 少将 陈文木已 少将 寸性奇 中将&&&陈忠柱 少将 金崇印 少将石作衡 中将&&赖传湘 中将&&&李翰卿 中将&&&朱世勤 中将&&&戴安澜 中将&&&王风山 少将[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胡义宾 少将&&周 复 中将 彭士量 中将&&&许国璋 中将&&&孙明瑾 中将  卢广伟 少将王剑岳 少将 &陈济恒 中将  史蔚香复少将 齐学启 少将 高志航 少将 张数桢 少将尉迟凤岗少将 吴国璋&&少将  庞泰峰 少将 赵锡章 中将 方叔洪 中将 萨师俊 上校毛岱钧 少将&&胡文臣 少将&&&赵渭冰 少将&&&邹慕陶 少将 黄启东,少将 林英灿 少将郑做民 中将&&张 敬 少将&&&刘世焱 少将 朱实夫 少将&&&吕旋蒙 少将&&&&除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 && 即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外,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二战中被中国军队击毙的日军数目&&&-----日本军人出国作战死亡的总数, 减去在中死亡的人数,得到的就是被中国军队消灭的人数,即:一百九十八万四千日军死在中国战场。&  根据中华民国国防部保存的史料,共有二百零六位国军将领在抗战中捐躯。从如此多的高级将领牺牲在与日本军队的正面战斗中,可以推测阻击日本军队的艰难激烈程度。&  根据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血祭太阳旗》一书(该书的许多资料都是从日本方面的文献直接翻译的),在华毙命的日军将领共有一百二十九名,其中大部分是被击毙的。被八路军击毙的有三个,包括阿部规秀中将。  要知道,日本当时是世界一流强国,装备的精良,训练的有素,远远非中国军队能够相比。但是,竟然有那么多的高级将领战死在队手中,可见中国队以血肉之躯抵抗之英勇,战斗之惨烈。&  在抗战条件最为艰苦的1944年,仍有如下的日军将领被中国队击毙:4月19日,陆军中将下川义忠在湖北被击毙;6月1日,陆军中将横山武彦被击毙;6月10日,日军的木村千代太中将在河南被地雷炸死;在7月21日,和尔隆基少将在长沙会战中,被飞来的炮弹炸死;7月23日,大桥彦四郎少将在湖南作战时被击毙;8月6日,志摩源吉中将战死在衡阳城下;8月20日,大西洋少将在空战中被中美联合空军击毙。&  国军高级将领在抵抗日本的&一号作战&中,竟然有九位将军壮烈牺牲,他们是李家钰将军、陈绍棠将军、周鼎铭将军、王剑岳将军、王甲本将军、阚为雍将军、陈济恒将军、史蔚馥将军和吕邡蒙将军。同期在其他地方牺牲的还有吕广伟将军和张景南将军。有的将军虽然没有战死,但是仍然可歌可泣,例如就非常壮烈。在所有援军被日军击退的情形下,方先觉率领的第十军坚守了四十多天,全军绝大部分伤亡,无一退却。在日军突入衡阳城以后,国军逐街逐户进行防守时,方先觉给蒋委员长拍发了如下电报:&敌人今晨由城北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军伤亡殆尽,刻再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绝不负钧座平生作育之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此战役令日本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伤亡一万九千多人,几个将军战死,连参加此战役的日本军人都佩服方先觉等中国将士的献身精神。&  关于日军在中国的伤亡人数,各种记载不一致。&  何应钦在他的《八年抗战》中,记载日军在华的死伤人数是二百四十一万八千零二十八人,其中死亡四十八万三千二百零八人,受伤的是一百九十三万四千八百二十人。何应钦的数字很谨慎。&  黎东方教授是现在海峡两岸都接受的著名史学家,他所用的日军在华伤亡的数字,没有用国民党的统计,也不用中共的统计,而用日本陆军部的部分统计,这就避免了政治宣传的夸大缩小的可能。关于日军死伤总数,黎东方说:&伊藤正德在他的《军阀兴亡史》中,列了七十八万九千三百七十人,作为在华日军的死伤总数。他不曾把桂黔会战和湘鄂赣会战的日军死伤人数包括进去。倘若包括进去,则在华日军死伤人数总数可能超过八十万人。&他根据日本统计的日军伤亡数字,但是只有几次具体战役,材料不够。&  北京中央编译局根据日本的数字,在《血祭太阳旗》的最后有&侵华日军伤亡统计表&,从1931年开始,每一年的伤亡数字如下:&    时间(年)  伤(人)   亡(人)    1931     4,800     3,000    1932     1,800     1,500    1933     2,400     2,100    1934     1,000     800    1935     2,700     1,900    1936     2,500     2,700[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37     170,000    160,000    1938     240,000    250,000    1939     88,000     57,000    1940     103,000    &83000    1941     113,000   &&68,000    1942     76,000   &&&27,000[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43     123,000   &&77,000    1944     158,000   &&147,000    1945     86,000   &&&74,000    总计     1,172,200   &1,055,000&  将以上伤和亡的数字加起来,就是二百二十二万七千二百人。&  显然,何应钦和黎东方的数字比这都太小!&  中国抗日战争史丛书编辑委员会主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大年教授,他引用的数字是:一百九十八万四千日军死在中国战场。他是利用日本军人出国作战死亡的总数,减去在中死亡的人数,得到的就是被中国军队消灭的人数。这个数字与上面提到的日本人的数字相差不大,也就是被中国军队击毙的日军人数实际上是两百万人。&&&&&中国抗战史上应该有国民党厚重的一笔&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如何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实际上是在向世界显露当今大陆的政治形象和政治胸襟,是一种国力和实力的体现,更是彰显大国风采之时。六十年一个甲子,一个轮回,经历那段历史的人日见故去,那段历史日见成为尘封,党争的硝烟也已经越来越远。因此,给人一段真实的历史就极为必要。&  但是,在已公布的历史中却存在着很多不符合史实的地方。&  比如在历史教材中,gcd的抗战史处于主要地位,国民党则居于次要地位。然而,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在我看来,未必如此。&  首先,从双方牺牲的高级将领数量来比较:1 .在抗日战争中,按照大陆的说法,自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6月,国军中少将以上的将军,共牺牲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而国民政府的何应钦则说是206位将领。无论是一百还是二百,都已表明战将伤亡惨重。如果不是积极抗战拼死抵抗,怎么会如此惨烈?在gcd人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仅有左权将军和彭雪枫将军(左权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彭雪枫为新四军的师长)。仅凭这一点就说明了国民党军决不是处于从属地位。[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其次,从抗击日军的数量和地域来看,国民党军的贡献则远远要大于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军的对日战场是主战场,抗击着大部分的日军。仅从歼灭日军的数量来看就超过一百万,而八路军新四军歼灭日军和伪军共计五十几万。国民党军在除西北以外的广大地区抗击日军,而八路军、新四军只是占据华北和华中等地区,只是局部战场。国民党军在一次战役中歼灭日军的数量可以达到上万人(不少为日军精锐部队),如、万家岭大捷,而gcd的军队聊以自慰的只不过是歼灭一千多人的辎重部队。&  再次,抗战胜利对日受降之时,中国的代表是国民党军总司令何应钦,而不是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很多日军拒不接受八路军、新四军的受降只向国民党军投降就很说明问题。
02国军抗战全纪实之淞沪会战之先发制人
谨以此片献给
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抗日英烈们
01国军抗战全纪实之卢沟晓月的枪声之谜
谨以此片献给
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抗日英烈们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