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配置置,都有什么见解

摘要:自打来总行,我喊了三年的“资产配置”,嗓子都快喊哑了。
为什么要喊呢?
因为别人不听。
为什么别人不听呢?是因为太复杂吗?
自打来总行,我喊了三年的“资产配置”,嗓子都快喊哑了。
为什么要喊呢?
因为别人不听。
为什么别人不听呢?是因为太复杂吗?
恰恰相反,简单到不行!
资产配置并没有听起来那么玄乎,就是从原来你只买理财产品,变成存款、理财、基金、保险、黄金、外汇都买点儿,这压根儿就没什么技术难度,而且操作一点也不复杂,只要你点头同意,银行马上帮你办。
那问题就有意思了:一个被诺贝尔经济学家证明有好处(见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兹1952年发表的论文《资产选择:有效的多样化》),又操作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干呢?
后来,我觉得大家不愿意干这个事是因为“资产配置”是个反人性的东西。
1、首先,从客户的角度看,我为啥不在牛市里都买股票呢?怎么能忍得了别人一个月就赚了我一年才能赚到的钱呢?就像一个爱吃肉的吃货,他怎么忍得住在最有食欲的时候让清汤菜占胃口?2、再次,从客户经理的角度看,客户自己都说钱都买基金了,我还费啥劲跟他讲别的呢,完成任务最重要嘛!
就像你去饭店里吃饭,一般的点菜员谁劝你营养均衡?你最好把店里的肉都点一遍。
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尴尬。这种尴尬就如同对烟民们说“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广告做了不少,警句也印在了包装上,但你还是挡不住数以亿计的烟民在那吞云吐雾。
既然这么费劲儿、这么尴尬,那为什么还要干这事儿呢?
因为这件事是对的事,对的事就应该坚持。
根据王阳明老爷子“行知合一”的理论,如果知道一件事是对的,那就应该:
所以,行动不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大家不认为“资产配置”是对的。
“对的事”和“大家认为这是对的事”,是两码事。
有点绕?举个例子吧,布鲁诺说: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并没有中心。结果教会说:傻逼,烧死他!
所以,求你们等会别拿板凳砸我。
说资产配置是对的,有两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是:我们都想赚钱,不想损失。
严格意义上说,这不能算是个假设,因为已经被心理学家通过“损失厌恶”的实验证明了:
人损失1块钱会悲伤,得到1块钱会快乐,但比起来,同是1快钱,悲伤是快乐的2.5倍。
根据这个理论
你赚一块钱的时候,是这样的:
而亏一块钱的时候,是这样的:
所以,这个假设可以延伸成:
比起赚钱,我们更不愿意看到损失,或者同等条件下,亏的少比赚得多更重要。
第二个假设是:择时是无效的。
这里又有两个前提:
一是我们没有时光机,没法预知未来
二是凡人皆有七情六欲,七情六欲影响判断
所谓择时,无非是该什么时候买卖的问题。
如果第一个假设成立,那么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在价格最低的时候买,在价格最高的时候卖。
而如果择时有效,那么人人就可以在价格最低的时候买,在价格最高的时候卖,这样的话,市场上就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无货可买,要么无人可卖。
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市场,时刻都有买卖,这说明有人卖的同时,就有人买,进一步也就说明同一个价格,有人觉得高,有人觉得低。
你看,其实价格(或者说价值)存在于人心。
但问题是,人心里的价格(或者说价值)并不真实。
所以,2007年没卖在高点,2015没卖在高点,下一个牛市会卖在高点吗?我猜还是不能。
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决定了预测的不准确性,特别是对单一事件的连续预测。
据说经济学家们在过去的5次经济大萧条中,成功的预测到了9次,呵呵。
你看,你想好好赚钱,不想亏钱,但没办法预知市场,对不对?
所以你就只买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对不对?
但股票涨起来的来的时候你还耐不住寂寞,对不对?
最后套进去被动长期投资,对不对?
人生的烦恼就是么多。
如果这两个前提成立,那为什么可以说资产配置就是对的了呢?
我们就从你只想赚钱,不想损失这事说起
要想赚钱,首先得不损失,或者少损失。
这里说的损失包括亏钱、贬值,还有花一些莫名奇妙的钱。
那么资产配置怎么可以做到让你少损失呢?看三个例子吧。
第一个是关于少亏钱的:
话说,2007年10月份的时候,你有100万,买了50万的股票基金和50万的债券基金。
一年之后,股票基金亏了50%,债券赚了5%。你的100万变成了77.5万,但如果当时都买了股票基金,那100万就剩下50万了。
又过了一年,股票基金赚了60%,债券基金赚了4%。你的77.5万变成了94.6万。如果当年全买了股票,那50万,这一年变成80万。
第三年,股票基金赚10%,债券基金赚6%,各买一半的方案,现在变成了101.8万,而只买股票基金的方案现在是88万。
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因为他假设你买在了牛市的顶点!在这么坑爹的假设下,只要你做最简单的资产配置,三年就能回本。
我大爷那年打新中了中国石油,兴奋的不行,现在八年过去了,还浮亏80%,呵呵。
第二例子个是关于贬值的
既然外面的世界那么凶险,为什么不只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呢?
算个账吧,现在银行3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4.5%,每次都有起息日和到账日,而且未必每次都能买到。所以收益率一定有损耗。
我们银行做过一个大概的统计,一个只买理财产品的客户,一般一年下来的年化收益率在3%-3.2%左右。勉强跑得过统计局公布的通胀(我们国家的CPI里可是不含房价的哟)。
而通过资产配置实现的收益率,按每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一般可以达到6%—12%左右。
比较一下4%的复利,和8%的复利:
同是100万,5年之后少25万,10年之后少68万。
温馨提示:随着利率市场化及刚性兑付的打破,5年后理财产品存不存在,还得另说。
第三个例子是关于花莫名其妙的钱的
有人可能会说了,那我不着急用钱,我能长期投资啊,指数早晚能涨回来。
请先摸着良心,问一下自己,指数涨到你回本的时候,你确定自己会卖吗?说实话!
反正我已经不相信“回本就卖,再也不碰”这种鬼话了。真话倒更可能是“不赚点就卖,怎么对得起这几年的潜伏?”
行内有句名言:人可以等钱,但钱不一定等人。
比如,你现在100万,亏成了50万,你觉得完全可以承受。甚至这个时候有个神仙过来告诉你,两个月之后你买的股票可以可以翻两倍。
正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兴奋过度,心跳加速,送到医院一查,冠心病,马上手术还有的救,但要花30万。
钱都在股市里,卖还是不卖?那肯定得卖,就算你明确知道再忍两个月就能赚大钱。
若是择时有效,你一定会在被送医院的前180天买一份保险(一般保险有180天观察期)
如果这样,保险公司也不用玩了。
所谓的择时无效,并不局限于市场,更多的是在于要花钱的人生。
这也是为什么资产配置里,一定要提前规划保险的原因。
所以放眼望去,金融产品琳琅满目,潮起潮落无法预知,起伏时机难以捉摸。
但幸运的是,上帝还是很仁慈的,因为他为这个世界安排了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除了中国股市,还有美国股市;除了股票,还有债券;除了证券市场,还有大宗商品和外汇市场;除了投资,还有保险……
这些金融工具之所以能组合在一起,是因为它们所发挥的作用不同,而且互相之间不太干扰,一个扑街了,另一个(几个)还是活蹦乱跳。
比如2008年全球的股市都跌成狗了,债券居然还有正收益。
年,A股死气沉沉,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生生的就翻了倍……
上帝关上一扇门,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但如果你没有分散投资,做好配置,那上帝在关门的同时还会拿门夹一下你的脑袋……
有道是:四季皆有风景,时刻皆有牛市。然也!
我所理解的资产配置,是在你非常看好一个市场的时候,还能忍住不全仓杀入,因为人生而局限,你所看好的市场,未必真的好,你不看好的市场,也未必没有机会。
我所理解的资产配置,不是大起大落的心跳,而是细水长流的淡定和闲庭信步的悠闲。大势起,万水千山;大势落,沧海桑田。
我所理解的资产配置,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百花开时我不发,我花开时百花杀”、是“平时看不见,偶尔露峥嵘”,是一个总有风景陪你的世界。
通过上面几个例子看得出,采取“少亏”的资产配置策略,不但幸福感更高,而且还能让财富和人生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起死回生。
巴菲特大爷之所以这么牛逼,并不是他每一年的收益都很高,而是人家干了快60年的投资,只有2年是亏钱的。
但是啊但是,资产配置确实可以让你少亏,但代价是你要忍受“少赚”的折磨。
还是那个例子,各买一半的股票和债券。如果这种买法发生在2015年上半年:100万,从1月到6月,你的钱只能变成145万,但全买股票至少有183万。你天天看着市场涨,还不能多买。
这种折磨就像三藏法师遇见了女儿国国王,一个血气方刚,一个柔情似水,但是不能娶。
这么看来,三藏法师之所以能取得真经,关键在于能忍啊!忍得了苦难,更忍得了诱惑。
归根结底,理财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让生活提心吊胆、神经紧绷,咱见过因为炒股跳楼的,但没听说过谁因为做资产配置红脸的。
所以啊,啰嗦这么多,资产配置无非是说要“赚安稳的钱,过快乐的日子”罢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来自:左右逢源创投微信公众号;项目路演、投融资服务请联系)
关于我们:
孙春光 学历: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保送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 。
现担任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EMBA教育联盟秘书长;北京左右逢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中关村众筹联盟发起单位之一、监事长候选单位;磁云科技合伙人;EMBA联盟创业孵化器合伙人;金刚偶巴创意韩餐合伙人;常州火红基金合伙人;南京亨通伟业基金合伙人;博雅金科基金合伙人;飞常酷无人机合伙人;爱投(ITOU)高管会创始发起人;IT高管会创始发起人;陈香梅公益基金会天使荣耀基金理事。在IT行业工作多年,曾任北京智网能达董事总经理,北京海创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支持),香港上市公司高阳科技(00818)全资子公司技术总监,瑞博强芯(天津)科技有限公司部门经理。
EMBA联盟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长江商学院、中欧商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澳门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哈佛、斯坦福、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海内外商学院EMBA企业家共同发起,目前已拥有2万多位EMBA会员(覆盖了全国10万EMBA同学的五分之一),已建立20多个EMBA教育联盟群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EMBA区域教育联盟群及EMBA联盟微信公共平台。
在2万多会员中,北京占30%、上海占20%,广州占15%,其他区域占35%。主要会员来自各商学院EMBA校友企业家。这些会员在各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会员占行业比例在20%左右,销售额占行业在10%左右。联盟成立以来成功举办了两届EMBA联盟春晚、“为爱而拍光亮生命”慈善活动、嗨走中国行、中国首届EMBA企业家仲夏音乐节、EMBA联盟创投汇、2015京津冀青年创业路演与发展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左右逢源 - 构筑梦想】北京左右逢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是全国工商联EMBA联盟发起成立的以服务于会员(注册会员2万多名)企业为主的互联网投融资服务平台。EMBA联盟一直致力于发展“众创、众筹、众包、众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未来,EMBA联盟依托于线下创业孵化器、线上左右逢源创投平台,结合产业资本优势,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已有帐号请点击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又想起来了?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海外资产配置:我们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 点拾 - 微信公众号文章
&海外资产配置:我们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海外资产配置:我们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日07时13分来源:
导语:最近人民币连续贬值,身边关注美元资产的人又开始多起来。事实上,无论未来汇率会走向何方,海外资产配置一定是未来增长潜力最大的一块。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家庭资产海外配置的比例还很低。美国许多家庭都通过新兴市场ETF,养老金的方式做了一部分海外资产配置。今天也和大家聊聊对于海外资产配置的一些想法。
中国企业,率先走出去
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国许多企业往往在投资方面有先知先觉的能力。这些企业一方面渠道远远比个人投资者丰富,另一方面接触的人,知识面等也更强。从企业端的角度看,其实这股海外资产配置的浪潮已经开始了。如果我们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和投资的金额,在今年出现了大幅提高,也代表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资产配置。
(图解: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在2015年快速增长)
从投资和并购的角度看,海外资产显然更加便宜。今年特别明显的就是上市公司做海外资产的证券化。因为国内即使非上市资产,估值也很高了,业绩无法保证。而上市公司并购资产往往需要业绩对赌。相比而言,海外有不少优质,低估值资产。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将海外优质的技术,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图解: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占比过去几年大幅提高)
海外配置,中国比例依然很低
虽然企业开始大规模出海,但是整体中国海外投资占GDP比重非常低。截止2014年,中国ODII占整个名义GDP比重只有1.2%,日本目前是2.5%,美国是1.9%。当然这是2014年的数据,过去两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金额大规模提高。但是相比在全世界,整个国家资产海外配置的比重还是比较低。
我们都知道当年日本泡沫经济时期,购买了大量海外资产,导致日本的GNP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最终日本选择了国内资产价格的贬值,保护汇率的措施。长期看,中国海外资产配置的浪潮刚刚开始。
个人投资者如何做海外资产配置?
目前中国大部分老百姓海外资产配置的方式,还是比较简单粗暴。
目前比较流行的都是去海外买房子。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越来越多人,越来越早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由于海外去国外念书需要住宿,就随便买一个房子。在这个过程中,表面上看是增加了海外不动产的配置,其实骨子里是将海外的未来配置到海外。毕竟国外的教育,价值观,文化等很多无形资产也优于国内。今天,越来越多的美国私立高中里来了大量中国的学生。根据上海社科院的研究,57%的家长有意愿送孩子去海外读书,如果条件允许。而大量家长在送孩子出国同时,也顺便购置了海外的房产。导致大量海外“中国人城市”也出现了巨大房产泡沫。
未来个人海外资产配置的模式应该越来越多元化。核心还是资产配置思路,而不是all in海外房产。比如股票投资中可以配置一些海外证券,比如对于海外医疗,教育,消费品的配置。虽然资本管控越来越紧,但依然会有一定合法合理的空间让大家换汇,做一部分海外资产的配置。
(图解:左边是2015年大量资本外流;右边是1998年到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
资产配置:兼顾波动和收益
如果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一个好的组合应该是兼顾收益和波动率的。过去20年整个新兴市场股票和房地产收益率都是最高的,但其波动率(代表的风险)也是最高。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资产回报率比较稳定,对应的风险也比较低。而且我们知道,好的投资收益是需要扣非风险的。
显然,手握几套房子的中国大妈是需要分散资产配置。因为每一次房地产价格的暴跌都很悲惨。
关于房子,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认为以美元计价的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已经到了顶部区域。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经济增长下台阶都是拖累房价下跌的因素。未来如果房价不跌,可能汇率会贬值。所以说,以美元计价的房地产价格见顶是一个比较大概率事件。
人民币到底有没有被高估?
我们什么都不说,仅仅从中国人出国的感受来看。每一次中国人在海外都感觉那些商品像不要钱一样。前几天和一个朋友吃饭,他十一刚从英国回来,跟我说英国脱欧,英镑贬值后,伦敦的东西太便宜了。这让我非常差异,过去对于伦敦的印象就是物价太高。这也难怪,几年前英镑兑人民币是1:16,今天是1:8左右。
仅仅从中国居民在海外购买的表现来看。过去十几年整个社会超发了大量货币,但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在十年的维度中是升值的。特别是当美元逐渐进入加息周期,全球负利率开始出现反转以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比较大的压力。长期看,美国是全球大部分国家最早收紧流动性的国家,流动性收紧后对于新兴市场汇率都会有冲击。
海外资产配置,中产阶级未来的重点
无论从资产的质地,资产配置多元化,以及汇率风险等各个角度看,中国居民海外资产配置将是未来几年资产管理行业最核心部分。
而对于目前正在崛起的80后中产阶级,海外资产配置也不仅仅是每年换5万美金的外汇这么简单。而是一整套的资产组合配置。包括跨市场和扩品种的一揽子配置。从房产到金融资产、ETF、债券、黄金,各品种配置和品类对冲、跨市场对冲,将是未来几年的海外资产配置的主题。
钱少的时候,可以换点美元。而财富到达一定量级后,需要考虑的是资产配置。毕竟,系统性风险,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预见和承受的。
与作者交流,添加微信:Tonyzhu830,请告知职业和公司。
投稿和商业合作,请发邮件:
您也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号。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5193人关注)
&(26人关注)
&(10人关注)
&(6人关注)
&(73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有资产配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