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二次入伍,女兵入伍后分配再次退役能否保留工作?

新《兵役法》规定大学生入伍多项优惠政策退役后可以复学_政策解读_中山市三乡镇人民政府
新《兵役法》规定大学生入伍多项优惠政策退役后可以复学
日 来源于:中山市人民政府网站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中山军分区了解到,新《兵役法》规定大学生入伍多项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吸引了我市更多适龄青年投身军营,报名情况与往年相比更加积极踊跃。   今年10月29日,《兵役法》修正案专门对征集大学生入伍的优惠政策作了一些制度性规定。与此同时,国家还出台了配套性规定,使大学生入伍有了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士兵退出现役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职位的,在军队服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同等条件下优待录用或者聘用;大学在校生保留学籍,入伍后可以报考军校,退役后可以复学;大学毕业生、在校生入伍的,享受国家规定的减免学费和学费补偿政策,在校大学生入伍每年最高可获6000元学费补偿;大学生士兵在选取士官上优先,大学毕业生士兵符合条件的可以直接提升为军官;大学生士兵退伍复学后参加国防生选拔、参加国家组织的农村基层服务项目人选选拔以及毕业后参加军官人选选拔的,优先录取,等等。   据悉,新《兵役法》调整了征集范围,删去了关于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缓征的规定,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征集年龄放宽至24周岁;明确了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并将兵役登记时间由每年9月30日提前到6月30日,以便与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毕业的时间衔接起来;明确了征兵期间,应征公民被征集服现役,同时被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招收录用或聘用的,应当优先履行兵役义务。新《兵役法》还规定了服兵役的法律责任,明确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体格检查和征集且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并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也可处以罚款。
&&作者: 责任编辑:三乡党政办
三乡镇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2011 粤ICP备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景观大道1号镇政府大楼 邮编:528463
联系电话:0760 - 6691802 电子邮箱:admin@“二次入伍”,他们追寻什么_新浪军事
“二次入伍”,他们追寻什么
  昆仑山下,新任排长李高杰正和战友进行战术训练。荷枪实弹的他,在铁丝网下疾速匍匐时,脸上沾满了泥土。
  按照原本的生活轨迹,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李高杰,如今本应是大城市里的一名“白领”。但3年前从部队退役复学后,他毅然决定转为国防生,最终又一次跨入了军营。
  像李高杰一样,贾娜、谭振文、周宇、门良杰,这4名清华退役士兵也先后与校选培办签约成为国防生。在从不为舒适工作发愁的清华园里,是什么吸引着这些有过从军经历的优秀学子“二次入伍”?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他们。
  知识报国,军营舞台大有可为
  2009年初冬,清华大学校园黄叶初落,树干之间扯起了一条条征兵宣传横幅。
  本科生门良杰骑车经过征兵宣传海报旁时停了下来,单腿撑地,出神地张望。知识报国一直是清华学子的崇高追求,他想应征却有点犹豫:自己能在军营找到用武之地吗?
  “发展离不开知识,部队离不开人才。”入伍后,门良杰顾虑全消。他所在的连队开办了英语班、高科技知识学习班,成立了器材革新小组等,高学历战士个个有舞台。他主动帮助考军校的战友补习文化课,成为连队文化小教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他将大会精神编成快板宣传,颇受好评。退役时,荣立了个人三等功。
  在以男性为主体的军营,女大学生能有自己的舞台吗?“清华第一女兵”贾娜,以自己的经历作了回答。
  当年,贾娜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听说她要去当兵,不少亲戚朋友反对,觉得部队难有女孩子施展拳脚的空间。恰恰相反,贾娜因有知识优势,对脑功、手功、口功、耳功等通讯业务基本功的掌握都比别人要快。她在新兵中第一个获得独立值班资格,成为中队历史上第一个荣立三等功的义务兵,并先后被评为“海军新闻人物”和“2009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退役返校后,贾娜毫不犹豫地转为了国防生。“二次入伍”,亲戚朋友中没有一人阻拦。
  追求卓越,人生“清华”在军旅
  清华园内的日晷上镌刻着清华人的追求:行胜于言。李高杰对记者说,在部队,到处能看到“行胜于言”的影子。不言放弃、永不服输、说干就干……走进部队,就是走进人生“清华”深造。
  2007年1月,寒风凛冽,某师正在组织100公里徒步拉练。作为连队的擎旗手,李高杰一直举着旗子走在队伍前面。行至中途,他已是手臂发酸,满脚血泡。战友们劝他去坐收容车,但他没有答应,愣是咬牙走完了全程。
  “这件事磨砺了我的性格,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坚信一个朴素的道理――坚持就是胜利!”李高杰介绍说,国防生刚毕业那会,上级考虑到他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准备安排他到后勤学校进修,将来好进机关工作,但他坚持要去一线部队锻炼。
  周宇曾在“大功三连”服役。入伍之初,面对长跑、器械等体能训练,他常感到“吃不消”。尤其是拉单杠,让他感觉比当年考清华还要难,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也拉不起几个。
  这件事激发了周宇不服输的性格。那段时间,他每天坚持长跑,晚上熄灯前加练仰卧起坐。单杠一时拉不起来,他就吊杠……两个月后,他一口气能拉15个单杠,终于超越了自己。
  “部队挖掘了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潜能!”周宇笑着说。
  寻找感动,一种经历终生财富
  座谈时,大家亲切地叫贾娜为“娜姐”,叫门良杰为“阿门”,彼此会像兄弟姐妹一样开一些小玩笑……言行举止间,流露出浓浓的战友情。
  周宇对记者说,我喜欢部队,就像我喜欢清华一样,那里有至纯至真的战友情。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山西籍上等兵杨俊杰。一次站夜岗前,周宇因受风寒,突然发起烧来。杨俊杰察觉到周宇的病情,主动替他去站岗。事情虽小,却让周宇体会到战友情的温暖。今年国庆节期间,已经退役的杨俊杰来京游玩,周宇热情地带他参观,俨然一对亲兄弟。
  谭振文在南沙永暑礁有过3个月的守礁经历。一次碰上大风浪,需要去补给舰上卸货。在骨干带领下,谭振文和战友们撸起袖子就干了起来。货物很多,放在地方码头可能要搬两天,他们只用了一早上就卸完。
  “同吃同住同训练,这种经历特别宝贵。”谭振文回忆3个月的守礁经历时说,战友们患难与共,并肩作战,携手并进,由此形成的感情,最令人难忘。
  “我一直觉得自己离开的时候不会哭,然而真正要离开永暑礁的时候,跟每一位战友拥抱,我失声痛哭,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说着说着,谭振文不由地又动了感情。
  图片合成:方 汉
  本报特约记者 周景红 通讯员 刘 洋
&&|&&&&|&&21名清华退役士兵免试保研 5人毕业后二次入伍
&&&&发布时间: 09:20:56
  10月17日,清华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王晓丽(右一)正在向同学介绍征兵政策。她不仅被免试保送研究生,日前还光荣当选为海淀区征兵宣传形象大使。
  又是一年征兵时,记者16日下午从北京市2012年冬季征兵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清华大学迄今退役复学的大学生士兵已达21人,他们全部获得免试保送研究生资格,其中贾娜、周宇、门良杰等5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已与学校选培办签约,成为国防生。
  清华大学一直有爱国拥军、知识报国的光荣传统,自国家开始在高校征集兵员以来,全校已有41名大学生携笔从戎,包括“清华第一女兵”贾娜、“第一代女子导弹操作号手”王晓丽、“清华赴藏第一兵”吴毅恒等优秀代表。服役期间,大学生士兵们不畏苦累、积极作为,表现优秀,大都在服役期间入党。
  为鼓励优秀学子参军入伍,清华大学制订出台《在校本科生应征入伍优抚待遇规定》,对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以上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退役复学后成绩优良达到免试推研基本条件的,优先给予免试读研资格。清华大学教师吕冀蜀介绍,迄今已经退役的21名大学生士兵,有14人分别荣立一、二、三等功,7人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均以优异表现达到推研基本条件。
  退役大学生士兵周宇,入伍后在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服役,曾在北京军区举行的比武竞赛中取得第一名,荣立个人一等功。退役复学后,他向学校提交转为国防生的申请,被批准后,成为清华大学第5位转为国防生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北京市海淀区人武部政委张兰溯评价说,当过兵的人最懂得当兵的光荣,5名转为国防生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之所以选择“二次入伍”,主要是受军旅生活的影响。
  据悉,21名免试保研退役士兵,目前有12人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5名转为国防生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有一人已经到部队工作,目前在新疆军区某部服役。
南京市民张先生的女儿就读的一家幼...
九寨沟新开放的景区神仙池,集九寨...
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加油员在...
河北唐山到四川广元青川,相距一千...
浙江温州瑞祥高中住校学生小阮在学...
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我...退伍战士重返军营当新兵 二次入伍因内心热爱
梦想对一个人是极为重要的,它是生命的支撑。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就像一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没有任何的方向;就像大海中一艘迷失了方向的船,永远无法靠岸。你的梦想决定了你的人生,只要心中有梦想,便永远不会感到迷惘。
青春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有梦想;梦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我们会为了梦想去努力拼搏,永不止步。对于刚入伍的新战士来说,未来是一块空白的画布,需要用心去构思、去涂抹。只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用心去描绘理想的蓝图,那么我们就能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梦想如何在军营里安放?激情怎样在岗位上沉淀?相信广州军区某师6名退伍战士选择二次入伍和兰州军区某团新战士秦亮请求多一点磨练的新闻,能给大家带来有益的启示。
广州军区某师6名退伍战士重返军营当新兵引发的思考——
“二次入伍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解放军报记者 濮照 特约记者 骆宏望 特约通讯员 班景辉
军营是熔炉,军营是学校,军营是青年官兵成长成才的舞台。有首歌这样唱道:“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后悔。”可脱下军装,离开部队,一般就意味着军旅生涯的终结。但在广州军区某师今年的新战士中,却有6名曾在部队摸爬滚打过的“老战士”。他们选择了二次入伍,再次走进军营。他们缘何重新穿上军装?部队官兵对他们的选择如何看?再入军营,他们到底干得怎么样?
再入军营只因内心热爱
“我从小就喜欢部队,可上次没能选取为士官,不得已才退了伍。”再次入伍的新战士李振兴说起离开部队的原因,颇有些无奈。受曾当过兵的父亲影响,他从小便非常向往军营生活,2011年刚到入伍年龄,李振兴报名参了军。入伍后,他苦练本领,并于第二年入了党。但是,由于选取士官的指标较少,他服役期满后只能抱憾离开部队。像李振兴一样,不得已而离开部队的,还有蒋仕伟和呙孙平。
“未尽的愿望,始终在脑海萦绕。”为了再次从军入伍,李小明在给当地民政局的“入伍自荐书”上,写下了这样的话。
原来,第一次义务兵服役期满后,李小明回到地方找到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可在脱下军装的日子里,演兵场上金戈铁马的景象却始终让他魂牵梦绕。为此,在征兵开始后,他毅然说服亲人,再次报名入伍。与李小明的情况相同,杜家伟退伍后每每想到军营,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惦念。面对镜头,他说:“每段军旅路都有独特的魅力,我之所以回来,是为了让这份美丽更为圆满。”
去年底退伍之后,黄伟俊非常怀念军营的生活,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当兵的战友,总是要聊上很久。他在去年的全军统考中,与上线成绩只差3分,离开部队后,这份遗憾始终压在心头。此次再次入伍,他不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还想再圆他的“军官梦”。
军营吸引他们的到底是什么?面对记者的问题,他们陷入思考。“主要还是热爱军营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团结、真诚、拥有激情和梦想,让我们的内心充满正能量。”李小明的回答得到了其他5名新战士的赞同。
表现优异赢得官兵尊重
粤东某训练场,随着班长一声令下,二次入伍的新战士蒋仕伟迅疾卧倒,匍匐前进、快速跃进,完成了一套标准的单兵战术动作。他收起枪,一路小跑回来,开始配合班长讲解战术基础动作的要领。班长张佳龙介绍,蒋仕伟军事技能过硬,也十分勤奋好学,经常向新训骨干们请教射击、战术、体能的训练方法和动作诀窍,刻苦程度让许多人都为之感动。
据新兵班长们反映,这6名二次入伍的新战士在入伍训练过程中,都将搞好训练、干好工作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主观上矢志军营的愿望强烈。他们优异的表现赢得了干部骨干们的尊重,纷纷表示,要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助力他们成长成才,圆梦军营。
同时,二次入伍的新战士,在新兵群体中也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有的帮助班长做好思想工作,有的主动分享训练经验,有的交流军营生活的心得体会,在工作生活中,很多刚接触军营的新战友都愿意跟他们交朋友。
新兵张兆发来到新兵连后,在严格的管理和训练面前有不小的畏难情绪。“都说部队苦,听说有些人数着日子等退伍,你们都离开了部队,再来当兵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张兆发第一次跟黄伟俊聊天,就问了他这个问题。
“克服困难就像爬山,爬到了山顶再回头看,就会感觉自己是最棒的。”当黄伟俊把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跟张兆发分享后,张兆发顿时振作起来,重新坚定了信心。如今,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战友,训练中互相较劲的好对手。前几天第一次实弹射击时,两人成绩都在全连名列前茅。
二次入伍战士成为“活教材”
在新兵连,这6名新战士走向讲台,走上师视频中心,为其他新战友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赢得了一片掌声。
师里还把6名新兵的从军经历整理汇编,放到师政工网讨论板块,让大家学习交流,引起了官兵的强烈反响。从回帖的内容上看,不但新战士们表示要向他们学习,迈好军旅第一步,连许多老兵甚至干部也参与到讨论中来。有的回忆自己的新兵岁月,有的写下自己在军营记忆最深的故事。在“他们第二次穿上军装你怎么看?”的主题下,跟帖已过百条,持赞成态度的超过90%。
“虽然在军营服役,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实际困难,但是对部队的感情还是十分深厚的。”该师领导说,大部分曾当过兵的人,都有一份军人情结,这些新战士二次入伍的思想境界和实际行动,很容易在军人群体中产生共鸣,对激发官兵爱军精武的热情,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看着大家的热议,师党委机关也开始反思:如何让战士实现自我价值,不留遗憾。通过广泛调研,他们在新兵中开始了筑梦计划:在新兵连干部骨干的指导下,结合岗位实际和每个新战士的特点,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制定成长规划,让每个涉及考学提干、摔打锤炼、成长成才的目标,都有物化落地的具体步骤。
这几名二次入伍的“老新兵”,虽然在师里成了名人,但工作当中、训练场上,班长骨干的要求却更高更严了,而他们对此却十分感谢。李振兴说:“军营的梦想要靠勇敢和坚强来织就,激情燃烧的岁月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褒奖。”
[责任编辑:冯玲玲]
【上篇文章】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相关新闻国防部网客户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伍后要不要注销户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