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一个社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改革,迟早会出现一个如同中国历史上的李自成这样的人物来毁灭、破坏的。然而李自

肯定是人才太多。&br&&br&两汉四百年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淀不是盖的,尤其是东汉中期以后,大族开始垄断官位,那都是好几代的家学渊源,所以有司马八达,荀家八龙之说。&br&&br&既然这一点成立,那么你就要明白,曹操并不是最优秀的,他在政治上,大势判断上,都有很2的时候。&br&&br&官渡的时候想怂,是荀彧立顶,最终死撑胜利。&br&&br&兖州的时候没有搞好和当地的关系,后方起火,自己就剩了三个城,不是荀彧拉他,曹操已跪。&br&&br&官渡后搞定河北用了七年,地缘劣势下的逆袭,这个算是中规中矩。&br&&br&政治上比较容易犯浑,对刘备谈到要搞袁绍,刘备一转身把曹操卖了,曹操大囧。&br&&br&讨董的时候犯2死磕徐荣的正规军,跪了,不是曹洪拉他,已经交代了。&br&&br&赤壁时没有郭嘉,渡江后被刘备在陆地刚爆,退到江北僵持,被周瑜在水上刚爆。&br&&br&最后就是搞西北,西北一锅粥,搞定了,搞汉中就非常惊险,如果不是张任也胡搞,那就不好说了。&br&&br&可以说,孙权刘备羽翼丰满以后,曹操就搞不定这俩人了,他心里也明白。&br&&br&综上,曹操最牛的,第一是危机处理,对付身边叛乱反应奇快。第二是战术高手,当年一万多人打三十万黄巾,死磕了十几战,居然胜利,军事学上是排的上号的,题主要看孙子兵法,老曹的注解不可忽略。&br&&br&相对他的对手刘备。。。皇叔统帅是渣,但政治层面就太过硬了,明明是个叛贼,居然跑到哪里哪里欢迎,最后还搞成了正统,把大汉丞相黑成了汉贼。三百杂兵两个兄弟起家,最后老曹拿他没办法,你说他狠不狠。&br&&br&至于江东这帮人。。。嗯,孙坚是杀上司起家,杀了三个,自己混成刺史了,孙策是搞屠城起家的,过于凶残,被内外阴死了。他老弟孙权阴狠狡诈偏偏有节制且胸无大志,你拿这种人是没有办法的。&br&&br&其他嘛。。。虽说大半人才表面和曹操混了,但是几个漏网之鱼都是boss级别的,法正,庞统,诸葛亮,周瑜,鲁肃,这都是经天纬地之才,不亚于荀彧的狠人,所以一旦刘备羽翼丰满,搞不定的。&br&&br&最后要看到刘邦,李渊和朱元璋为什么能很快统一,共同点是,秦,隋,元都时间很短,不足以让地方力量对农民起义形成制衡,导致大一统被农民起义快速冲垮,然后三个老家伙坐收渔利(同一时期的领袖中,这三个人的年龄是最大的)。三国时期,地方力量很大,黄巾起义没有造成全国性的秩序崩溃,想要火中取栗?&br&&br&呵呵,那都是不明世事的人哪。
肯定是人才太多。 两汉四百年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淀不是盖的,尤其是东汉中期以后,大族开始垄断官位,那都是好几代的家学渊源,所以有司马八达,荀家八龙之说。 既然这一点成立,那么你就要明白,曹操并不是最优秀的,他在政治上,大势判断上,都有很2的时候…
还不是让熊孩子和圣母给逼得。&br&&br&&br&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小燕子,现在回头看就是一个没人能管的熊孩子,容嬷嬷简直是正义的化身。而紫薇简直温柔得不要不要的,现在回头真是看作得可以,皇后娘娘真是委屈,对着这么一群傻逼。
还不是让熊孩子和圣母给逼得。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小燕子,现在回头看就是一个没人能管的熊孩子,容嬷嬷简直是正义的化身。而紫薇简直温柔得不要不要的,现在回头真是看作得可以,皇后娘娘真是委屈,对着这么一群傻逼。
红色警戒为什么叫红警,不叫______呢?&br&&br&&br&&br&=================================&br&附加题:&br&如果红色警戒的简称从红警改叫______,那么星际争霸该叫做______。
红色警戒为什么叫红警,不叫______呢? ================================= 附加题: 如果红色警戒的简称从红警改叫______,那么星际争霸该叫做______。
不敢苟同排名第一 @&a href=&/people/xiuquan-yu& class=&internal&&Xiuquan Yu&/a& 网友意见。该网友认为,&b&少帅为了保地盘、保军队,才“九一八”不抵抗、“西安事变”绑老蒋。少帅“九一八”真要是死磕的话,结果绝对没那么难看,因此只能称少帅为“智商捉鸡的小人”&/b&。&br&&br&对此,我想问几个问题:&br&&b&倘若是为了保地盘,张学良为什么要“改旗易帜”?难道自成一统的“东北王”不如空头的副总司令?&/b&&br&国民政府自北伐军进占北京之后,完全无视了尚在日本人掌控之下的东北数省就高调宣告“完成统一”了——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对外宣言》称:“今当统一告成”,蒋介石则亲赴总理灵前告慰。与此同时,日本人则积极怂恿其在东北“自治”,并承诺予以大力支持。1928年11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义一曾这样劝说张学良的专使莫德惠和王家桢(外交秘书主任):&br&&blockquote&“张学良将军统治下的东北四省,幅员比德国和法国合起来还大,物产、气候也都比德、法两国不差。……张将军还是想投靠蒋介石,归顺国民政府,&b&做一个地方政府的高官呢?&/b&还是想怀抱雄心壮志,大展宏图,&b&以独立自主的精神,自己创造一番事业呢?&/b&我们日本政府当然赞成张将军能够发抒宏伟大志,采取后一种办法,并且&b&我可负全责声明,我们将全力支持他的这种事业&/b&。……我们绝不向他要求什么新的权利,甚至我们还可将旧的权益拿出一部分来让我们共同享有,作为亲善的表示。”(王家桢《日本鼓动东北独立的阴谋 》)&/blockquote&然而,张学良面对日本人伸出的橄榄枝却不为所动,毅然“改旗易帜”,主动将东北交予中央领导之下。&br&&br&&b&倘若是为了保军队,张学良为什么要与日本人翻脸?难道国民政府这顶保护伞要比日本人更可靠?&/b&&br&张学良易帜后,采取了一系列对抗日本的措施。《蒋总统传》描述当时的情形为:“&b&日本军人既认张氏长期目的在反日,&/b&乃注视适当机会,欲将张氏完全排斥于东北之外。”(董显光《蒋总统传·二》第216页,台北1952年版)。而张学良当时应当非常清楚国民政府与日本方面的实力对比——北伐途中,日本人不过是往济南城一站,蒋公就噤若寒蝉“决取不抵抗主义”了!&br&&ul&&li&这里补充点资料:1928年5月,蒋总司令挥师北伐,途径山东,日寇出兵济南。蒋公为避免冲突,亲令“须切实保护外侨,并&b&对日本始终勿出恶声、勿使冲突&/b&”。然而,日本人却丝毫不领情,甚至肆意杀害中国军民,并残酷杀害山东交涉员蔡公时等17名中国外交人员,制造“五三惨案”。而蒋司令对此的反应则是“不抵抗”。在5月10日的日记里,蒋总司令亲笔写下“不抵抗主义”:“晨,到兖州。上午,谭延闿、吴敬恒、张人杰到。会议议至下午四时,&b&决取不抵抗主义&/b&,宣告中外,而各军渡河北伐,完成革命为唯一方针。&b&故对日本,凡可忍辱,必须至最后亡国之时&/b&,乃求最后历史之光荣。” 当晚,蒋介石决定对日道歉。次日,日军即占领济南。&/li&&/ul&&br&&b&倘若是为了保地位,张学良为什么轻易就对东北军弃如敝屣——“辞职下野”?难道云游欧洲更能保全其地位?&/b&唐德刚2001年曾为《张学良世纪传奇·口述实录》所写下这样一段序言:&br&&blockquote&九一八事变以后,学良再次追随时代前进。环顾当时政坛,能真正洗心革面、大彻大悟的国民党高干,恐怕又只剩下个张学良了。热河抗战之后,他在政治上,决心解除兵权,从此摆脱“军阀”的背景,&b&把数十万大军拱手献于中央。“杯酒释兵权”之外,中国历史上亦绝无此先例。&/b&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慢说军阀时代,就是在国民党治下的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张发奎、龙云、刘湘、盛世才、马鸿边等等.他们肯这样做吗?(王书君(美)《张学良世纪传奇(口述实录)》第10页)&/blockquote&&br&张学良关于“西安事变”的决策,可参看这里:&a href=&/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张学良为什么发动西安事变?&/a&。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一下——既然张学良不是为了保军队,为什么“九一八”不抵抗呢?&br&&br&&b&  窃以为,“九一八”之际,张学良副总司令面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既是张学良个人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也是结义大哥、总司令蒋介石,乃至国民政府应对日本侵略的基本方略与要求。&/b&&br&&br&具体解释如下:&br&&br&&ul&&li&&b&一、“九一八”之夜,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并未下达“不抵抗”命令,东北军执行了张学良事先下达的不抵抗命令。&/b&&/li&&/ul&  日晚10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进攻东北军的沈阳驻地北大营,发动“九·一八”事变。枪声一起驻沈阳第七旅参谋长赵镇藩便通过电话向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请示应急办法(张学良当时正在北京慈善义演上看戏),荣臻命令:“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b&大家成仁,为国牺牲&/b&。”(《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第26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此后,日军长驱直入占领整个东三省。而荣臻之所以敢如此胆大妄为,很重要一个理由就是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数天前的9月6日,臧式毅、荣臻收到了张学良发来的一封电报,史称“鱼电”:&br&&blockquote&  “现在日方外交渐趋吃紧,应付一切,亟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当万方容忍,&b&不可与之反抗&/b&,致酿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属,切实遵照注意为要。张学良。鱼。子。秘印。”(《张学良文集》第488页,香港同泽出版社1996年版。参《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8年8月第1版第67页)&/blockquote&  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上午10时,张学良接受天津《大公报》记者访问时则坦言:&br&&blockquote&  “实告君,吾早已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昨晚(即18日晚)10时许,日兵突以300人扒入我营,开枪相击。&b&我军本未武装,自无抵抗&/b&,当被击毙三人。”&/blockquote&  不仅如此,多年之后,张学良还在接受唐德刚的采访中明确说到:“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不是的,不是的!这个绝对不是的,不是事实”。&br&&b&  很明显,东北军在“九一八”时的不抵抗政策完全是执行张学良的命令,这一点毫无疑义!&br&&/b&  明明是就是千夫所指、丧权辱国的“不抵抗”,何以荣臻却声称“大家成仁,为国牺牲”,这是哪门子“为国牺牲”呢?而张学良面对媒体竟然也毫不掩饰地宣称“我军本未武装,自无抵抗”。张、荣二人何以如此理直气壮?我想,这也是题主提出问题所在?&br&&br&&ul&&li&&b&二、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是执行蒋总司令和中央政府“九一八”前后的要求与命令;&/b&&br&&/li&&/ul&  很多网民称,“九一八”之际,张学良作为地方军阀,蒋公根本指挥不了他,才使得纨绔子弟败家子张学良自作主张,擅自避战,一枪不放丢了东北!然而,很多网民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br&&br&&b&  无论是“九一八”之前,还是“九一八”之后,蒋公从来没有向张学良下达过任何关于“抵抗日军”的命令!不仅如此,在“九一八”之前,蒋公要求张学良“避免与日本冲突”;而“九一八”之后,则要求全国人民“取逆来顺受态度”,甚至“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b&&br&&br&&b&  先说“九一八”之前。&/b&&br&  “九一八”之前,对于日本方面的蠢蠢欲动,张学良及其东北集团十分清楚,并且态度是鲜明的&b&——&/b&“对日采取强硬态度和直接抵抗日本侵略的政策”。然而,&b&蒋介石却否决了这个意见&/b&。顾维钧在其回忆录对此事这样记述的:&br&&blockquote&  “早在沈阳事件之前的夏天,他(蒋介石)就在庐山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当时提出的特别是少帅在东北的集团提出的&b&对日采取强硬态度和直接抵抗日本侵略的政策等要求&/b&。委员长是个现实主义的政治家、他觉得必须对日谈判。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他不愿意公开明言直接谈判的政策。我猜想那就是我被任命为外交部长的缘故,要我首当其冲。”[《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第425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blockquote&  从顾维钧的记述中可以看出,蒋公否定了张学良集团“直接抵抗日本侵略“的要求,而“必须对日谈判”(顾维钧非常含蓄的使用了“对日谈判”来替代“不抵抗”这个“不愿意公开明言直接谈判的政策”)”。&br&&br&  “九一八”事变前两个月,日本人刻意挑起“万宝山事件”、“中村大尉事件”,并鼓动朝鲜排华浪潮,侵占东北之心已经路人皆知。在此危急时刻,蒋总司令在日给张学良发电则明确要求:“&b&此非对日作战之时&/b&”。[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三册》54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73年6月]。&br&&br&  而此电文被日方窃取,由驻北平参赞矢野于7月24日电告币原外相,进一步刺激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郭汝瑰《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上册5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br&&br&&img src=&/4b43ea1d8ac10d5fdb70fae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5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4b43ea1d8ac10d5fdb70fae_r.jpg&&&br&  据时任沈阳市公安局督察长兼公安总队长的熊正平回忆:九一八事变前两个月,沈阳形势即日渐紧张。……黄(警务处长黄显声)遂亲赴北平向张学良报告。他回来向我说:“副司令派王维宙(王树翰)代表他到南京请示中央了,&b&蒋介石指示不必惊慌,有九国公约及国联,日本不能强占我领土,万一日本进攻,也不可抵抗&/b&,以免事件扩大,处理困难。副司令又说,‘你们地方武装可加紧训练,严加戒备’。”[《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第50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br&&br&  虽说“铣电”存疑,但是当南京8月15日接到关东军将在东北诱发军事行动的情报后[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三册》66页],蒋介石于9月11日致电张学良则是明确无误的:“&b&避免与日本冲突&/b&”[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三册》76页]&br&&img src=&/f8ee056fb_b.jpg& data-rawwidth=&626&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6& data-original=&/f8ee056fb_r.jpg&&&br&&br&  9月15日,东北军方面发现日军有明显异动,中日战火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时任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副官处副处长的李济川受张作相的指派当面请示张学良,张学良答复:“&b&蒋委员长告诉我,东北外交总的方针是和平解决,不能酿成军事行动&/b&。我们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由中央负责。你迅速回去,请辅帅相机处理。”[《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第15-16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br&&br&  为此,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所长郭廷以在其《近代中国史纲》中写到:&br&&blockquote&  “一九三一年五月,南满铁路会社总裁内田康哉曾警告辽宁省主席臧士毅,束北铁路悬案必须作相当解诀,否则日本少壮军人将有行动。六月初,臧士毅派员赴北平向张学良清示,张未加重视。及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发生,七月六日,命沈阳东北政务委员会,力避与日本冲突。蒋中正忙忙于对江西红军进行第三次围剿,及应付两广军事,&b&十二日,致电张学良,谓「现非对日作战之时,以平定内乱为第一。」&/b&七月二十三日,通电全团,宣布「&b&攘外必先安内。&/b&」八月中旬,得知东北军有意启事(?),尚不了解其最后企图。九月六日,张学良命沈阳军事负责人谓,「无论日人如何寻事,须万分容忍,不与抵抗,以免事态扩大。」十一日,蒋亦命其避免与日本冲突。事变之日,蒋赴江西督师剿共,兼防粤、桂。&b&此为不抵抗政策的由来。&/b&”[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627-628页]&/blockquote&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兼历史学者布赖恩·克罗泽所著《蒋介石传》中对此是这样解读的[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传》第109-110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版]:&br&&blockquote&  国民党的资料否认蒋介石使用过“不抵抗政策”一词,但是&b&不否认蒋曾经命令少帅避免与日军冲突&/b&。……&/blockquote&&b&&br&  可以说,“九一八”事变之前,蒋介石就已经多次明令张学良,那就是“不能和日本人酿成军事行动”!&/b&&br&&br&&b&  再说“九一八”之后。&/b&&br&  据时任东北外交委员会委员的顾维钧回忆,“日本军队发动侵略后,&b&少帅和南京联系很紧密&/b&”[《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第415页]:而张学良在向国民政府和蒋介石报告“九一八事变”情形时,专门强调到:&br&&blockquote&“特急,南京蒋主席钧鉴……当时日军突如其来,殊出意外。&b&我军乃向官方请示办法,官方即根据前该命令,不许冲突,又以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态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b&”(《张学良自北平报告日军进攻沈阳各地详情呈国民政府电》(民国二十年九月二十四日发)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第259页)&/blockquote&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荣臻电话紧急请示张学良,由于张当时在外看戏,由侍卫副官长谭海答复:“副司令指示,要慎重从事,&b&遵照中央的命令&/b&,坚决不要抵抗!”[《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第19页]。&br&&br&  张学良当晚得知消息后,紧急从戏院赶回驻地,于19日凌晨一点紧急召集开会商讨对策,会上张学良要求“现在我们既已听命于中央,所有军事、外交均系全国整个的问题,我们只应&b&速报中央,听候指示&/b&”,连夜即照荣臻所报告的内容电报南京中央政府。[《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第65-66页]&br&&br&  十九日晨,张学良又召集顾维钧、汤尔和、章士钊等&b&东北外交委员会委员举行会议&/b&。顾维钧提出,立刻要求国民政府向国联提出抗议,并请求行政院召开紧急会议,处理这一局势。[《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第413-414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其后,南京国民政府采纳的就是顾维钧的方案。&br&&br&  逾二日,张学良又邀请当时平津名流胡适、陈篆、曹汝霖、陆宗舆、顾维钧等27人&b&蹉商东北问题&/b&,出席诸人也均以&b&依靠国联、听命“中央”为是&/b&。&br&&br&&b&  从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的反应来看,他不但多次请示中央,而且也多次听取方方面面意见来做出决断,看不出其一意孤行的举动。&/b&&br&&br&  而“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及国民政府的表现,更是公开支持东北军的“不抵抗”应对措施——据《近代中国史纲》中记述:“沈阳事变后,国民政府的政策为&b&对日武力可以退让&/b&,交涉决不放松。”[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629页]&br&&br&  当蒋介石9月19日得知沈阳发生日军武装进攻事件后,立即致电张学良:&br&&blockquote&  “限即刻到。北平。张副司令勋鉴:良密。中刻抵南昌。接沪电,&b&知日兵昨夜进攻沈阳&/b&。据东京消息,日以我军有拆毁铁路之计划。其&b&借口&/b&如此。请&b&向外宣传&/b&时对此应力辟之。近情盼时刻电告。中正叩。皓戌。”[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279页]&/blockquote&&b&  日军已经开始进攻沈阳,蒋总司令的急电竟然无一字言及“军事”,更无一字言及“守土”、“抵抗”&/b&,而是要让张副司令“辟谣”。看来,蒋先生不仅自己日记雪耻,还要让张学良宣传御敌!&br&&br&  而在9月19日晚8点召开的国民党中执委紧急会议上的《关于日军强占沈阳事件之应付案》则为:&br&&blockquote&决议:一、由常务委员电请蒋主席同京。二、根据正式报告,&b&继续对日方提出抗议&/b&,并电命驻外代表向国际间宣布。三、即日发对各级党部训命《令文附后》。四、从明日起每日开中央委员谈话会一次。(录自中华民国二十年九月十九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录原稿)[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278页]&/blockquote&&br&&b&  日寇已占我沈阳、长春、安东、营口等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议竟然无一字言及“军事”,更无一字言及“守土”、“抵抗”,而仅仅是“继续对日方提出抗议”!&/b&&br&&br&  在日的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蒋介石则对全国人民提出如下要求:&br&&blockquote&“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b&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b&,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283页]&br&  次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政府此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b&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b&”[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286-287页]。&/blockquote&  下面就是九一·八事变后,当时报纸上发表有关不抵抗政策的消息。&img src=&/40b897df1d3c4a9d1ee5f_b.jpg& data-rawwidth=&379& data-rawheight=&23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9&&&br&&br&&b&  国民政府已经“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东北军还敢抵抗日本人吗?&/b&&br&&br&  9月23日,张学良复派万福麟、鲍文樾飞南京见蒋介石,蒋嘱万、鲍二人说:“你们回去告诉汉卿,现在他一切要听我的决定,万不可自作主张,&b&千万要忍辱负重,顾及全局&/b&。”[《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第66页]&br&&br&  而在日寇侵占东北一个月后,蒋介石在日记中也袒露了心腹。&br&&blockquote&  民国二十年&b&十月十七日&/b&:“日寇充分表现侵略军事之进展,吾且以电请国联紧急制止后再定,&b&如日寇相迫过甚&/b&,吾必与之一战,以存我民族正气。决心已定,相机应付,一切成败利钝,早已不在我度中矣。”[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276页]&br&  民国二十年&b&十月三十日&/b&:“日军不如期撤退,&b&一切困难,总无法解决也&/b&。”[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276页,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出版,中华民国79年9月版]&/blockquote&&br&  在东三省已经丢失殆尽的情形之下,还发誓“如日寇相迫过甚”。很明显,蒋先生的内心独白就是:东三省丢就丢了吧,只要日本人不要再得寸进尺,就不再“与之一战”了。但是,要是日本人不退出东北,也就没办法了!&br&&br&&b&  从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后的一系列表态可以看出,面对日寇在东北的大肆侵略。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始终抱定不抵抗主义,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国际联盟身上。而张学良及其东北军不过是忠实贯彻执行蒋介石及国民政府的决定而已。&br&&/b&&br&  因此,宁恩承(美国共和党中央委员、柏克利加州大学校董,时任东北大学代理校长,1950年赴香港创办书院,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定居美国旧金山)才会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上面蒋介石和张学良一再通告说不准惹事,日本人他打你不要还手”。&br&&img src=&/6b11e746bead286fc0d66_b.jpg& data-rawwidth=&694&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4& data-original=&/6b11e746bead286fc0d66_r.jpg&&&br&&br&  而唐德刚2007年出版的《张学良口述史》一书中,才会这样评价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的表现:&br&&blockquote&  “&b&他(张学良)的“不抵抗”原是奉命行事&/b&。背了这“不抵抗”三字的黑锅,在当时真是“国人皆曰可杀”。而张氏为此三字之冤不辨一词;并从而戒烟去毒,浪子回头,洗心革面,知耻近乎勇,却是难能可贵的。”[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史》180-181页。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br&  最后,看下图——台版高中历史教材。&/blockquote&&img src=&/0fabd9b30b0ab5d5e023_b.jpg& data-rawwidth=&436& data-rawheight=&5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6& data-original=&/0fabd9b30b0ab5d5e023_r.jpg&&&br&&br&&ul&&li&&b&三、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决定放弃武力对抗日本侵略&/b&&br&&/li&&/ul&  那么,蒋公为什么否决了张学良的“直接抵抗日本侵略”要求呢?为什么要求全国人民“取逆来顺受态度”,甚至“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呢?!窃以为,原因有三:&br&&b&  其一,蒋公彼时“恐日”心理阴影太重!&/b&&br&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蒋介石9月19日日记:&br&&blockquote&“是倭寇&b&果&/b&乘粤逆叛变,内部分裂之时,而来侵略我东省矣。呜吁,痛哉!夫我内乱不止,叛逆既无悔祸之意,【&b&国民亦无爱国之心,社会无组织,政府不健全,如此民族,以理论决无存于今日世界之道。&/b&】而况天灾频仍,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b&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呜呼,痛哉&/b&!”(《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第275页,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版,加【】部分原文略去)。&/blockquote&&br&&br&&b&  从日记“&/b&倭寇&b&果&/b&乘粤逆叛变,内部分裂之时,而来侵略我东省矣&b&”一个“果”字可以看出,日本人入侵东北其实早已经在蒋公预料之内了!&/b&&br&&br&  “九一八”事变第三天,蒋公9月20日记:&br&&blockquote&“日本侵略东省,是已成之事,&b&无法补救&/b&。”&/blockquote&  “九一八”事变第四天,蒋公9月21日记:&br&&blockquote&“&b&余主张:日本占领东省事,先提(交)国际联盟与非战公约国,以求公理之战胜&/b&;一面则团结内部,共赴国难,&b&忍耐至相当程度,以出自卫最后之行动&/b&。对广东,以诚挚求其合作。”&/blockquote&  蒋公为什么会发出“&b&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b&”,只好“&b&求公理之战胜&/b&”的感慨呢?我们先来听听“九一八事变”4个月后,蒋介石于日在奉化武岭学校演讲:&br&&blockquote&“中国国防力薄弱”,海陆空军不足,一旦给日本提供“绝交宣战”的口实,“必至沿海各地及长江流域,在&b&三日内悉为敌人所蹂躏&/b&,全国政治、军事、交通、金融之脉络悉断,&b&虽欲不屈服而不可得&/b&”。(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317页,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出版,中华民国79年9月版)&/blockquote&  再来听一听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七月,也就是“九一八”3年后,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的演讲:&br&&blockquote&“各位将领一定也知道,不仅是我们现在临时添置武器,整顿国防,已来不及,不能和他抵抗;就是从现在起,大家同心一致,&b&专在这一方面来努力三十年还是不够&/b&,到那时候,&b&说我们想靠物质的力量可以战胜日本,那还是等於做梦&/b&”(《蒋委员长训词选辑》,第一册431)。&/blockquote&&b&  “努力三十年还是不够”&/b&!正是蒋公对于日本国力有着如此认识,所以才会面对“济南惨案”反而向日本鬼子道歉,“不抵抗主义”才成为其1928年到“西安事变”前之间所奉行的对日关系基本准则。&br&&br&  而正是蒋公这种“恐日”心态作怪,甚至在“九一八”事变四年之后,蒋公又与日本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秦土协定》。&b&此刻,蒋介石仍然在其日记中仍然为“九一八”的“不抵抗”政策而得意&/b&:&br&&blockquote&(一)倭寇要求我&b&河北党部取消&/b&,&b&中央军队撤离河北&/b&,免冀于(河班省政府主席于学忠)察宋(察哈尔之宋哲元)二主席之职,并派飞机任意侦察监视我军撤退之行动,十八日且&b&飞至济南、徐州纵横盘旋威胁&/b&。鸣呼!国势至此,何以为人?凡有血气之伦,黄帝子孙,其将何以雪此奇耻?若不图自立,复有何颜立于天地之间?小子志之!(二)&b&此&/b&&b&次事变,实等于九一八之钜祸&/b&,而全国智识阶级与军人皆能仰体政府之意,&b&忍辱沉毅,而毫无幼稚蠢动之气,此实四年来国民最大之进步&/b&,而其对政府信仰之程度亦可测其大概,此实为复兴之基础,对此不禁兴喜惧之感。(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增订本)第102页,九州出版社出版)&/blockquote&&b&  不知道那些整天喊打喊杀的网民们,明不明白蒋委员长的一片苦心,能不能取得“国民最大之进步”呢?&br&&/b&&br&&b&  其二、寄希望于国际列强干预。&/b&&br&  正因为对日本有着巨大的畏惧之心,因此,不单是蒋介石,而是当时整个国民政府当局,对于日本咄咄逼人的态势,都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干预。对此,鲁迅先生的《友邦惊诧论》一文恐怕能够说明一二的:&br&&blockquote&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b&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b&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b&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b&。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b&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b&”了!而这种恐日的认识,甚至到了全面抗战爆发时期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期间,蒋公仍然寄希望于国际社会干预,才会出现进退失据的昏招频出!&/blockquote&&br&&b&  其三,蒋公认为丢掉东三省热河是“无所损失”的。&/b&&br&  应当说,日本人对东北的野心,蒋公是非常清楚的。“九o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蒋公在南京接见国联公共卫生处长拉西门就已经明确指出(日日记):&br&&blockquote&君须知日军既占沈阳城,必不肯随便退出。&b&余知日人对我东北之心理,宁使其东京或日本三岛全毁,决不愿自动退出东北也&/b&。望君牢记余言,切勿轻易视之。(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第92页,九州出版社出版)&/blockquote&  那么,既然蒋公知道日寇浪子野心,为何不积极备战呢?蒋委员长于日在江西抚州演讲时,是这样解释的:&br&&blockquote&  “我们革命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b&东三省热河失掉了&/b&,自然在号称统一的政府之下失掉,&b&我们应该要负责任&/b&,不过我们站在革命的立场说,&b&却没有多大关系&/b&。这回日本占领东三省热河,革命党是不能负责的,&b&失掉了是于革命无所损失的&/b&。如果在这个时候只是&b&好高鹜远,侈言抗日&/b&,而不能实事求是,除灭匪患,那就是&b&投机取巧&/b&,是失了我们革命军人之本色了。”(《最近剿匪战术之研究》,《剿匪之理论与实施》第75-77页,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委员会民国24年7月编印)。&/blockquote&  很明显,&b&蒋公承认了“东三省热河失掉”的责任在己&/b&,但同时认为“没有多大关系“,应该说,这段话道出了蒋介石的思想症结:&br&  1、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没有多大关系。其实,甚至在抗战期间,蒋公的目标就是恢复到“七七事变”之前的状况——以长城为界,放弃东三省。&br&  2、侈言抗日,而不能除灭匪患,那就是好高鹜远,投机取巧。换句话说就是“抗日”是白日做梦!&br&&br&&ul&&li&&b&四、当国民政府要求张学良“死守锦州”之际,张学良出于自保,并未执行该命令。&/b&&br&&/li&&/ul&  当然,还会有网友说:倘若说九一八事变之际张学良是奉命行事的话,张学良拒不执行国民政府“固守锦州”命令又是怎么回事呢?无他,形势所迫耳!&br&&br&  11月12日,蒋公在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慷慨陈词:“奉大会的命令,&b&到北方去尽我的责任,就是死也愿意的&/b&”,于是大会一致决议:“&b&请蒋中正同志迅即北上保卫国土,收回失地&/b&。”(《革命文献·第35辑》第50页)&br&&br&&b&  可是,蒋中正同志服从全党决议,&/b&&b&迅即&/b&&b&北上了吗?没有,原因无他,形势所迫耳!&/b&&br&&br&  同样,张学良退守锦州后,也确曾有过坚守打算。据日本关宽治等的《满洲事变》记载:&br&&blockquote&  “陆军方面收到中国方面的两份重要电报。一份是十一月三十日由锦州的荣臻给张学良的,主要内容是说锦州附近由张廷枢的第十二步兵旅固守,很放心,因此希望取消设置中立地带。另一份是十二月一日由张学良给蒋介石的,内容是否定关于主动撤出锦州的谣传……&b&根据中国方面的上述动向,关东军认为,中国确实要决心保住锦州&/b&。”[〔日〕关宽治《满洲事变》第346-347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blockquote&&b&&br&&br&然而,12月15日之后,张学良开始犹豫起来!&/b&众所周知,经过改旗易帜、中原大战,张、蒋已经成为利益共同体。然而,九一八后,由于国民政府和张学良东北军采取了不抵抗主义,国人群情激昂,大批学生赴京上访,以粤系为主的反蒋势力借机逼宫。12月15号,大哥蒋介石宣布下野。次日,小弟张学良也辞去了副总司令一职,改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也就是说,新成立的南京政府成为一个反蒋、反张政府。&br&&br&  在这种情形之下,坐镇锦州的张学良可谓是进退维谷。从12月21、22日张学良先后发出的两封电报,可以看出张当时的纠结所在:&br&&blockquote&  十二月二十一日,北平绥靖公署致第二军司令部:当最近日本进攻锦州时,我军之关外部队理应防范。但&b&若现政府方针未定时&/b&,自然不能用锦州之部队进行防守,因而撤至关内。该部队驻地为迁安、水平、滦河、昌黎。(《满洲事变》第355页)&br&  十二月二十二日,张学良致蒋介石:兄此次返乡,本人痛心万分。河北时局当如何处理?&b&日军逼近锦州。望兄作出最后指示&/b&。[《满洲事变》第355页]&/blockquote&   在这种情况之下,日,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做出决定,要求张学良“固守锦州”。然而,令人万分不解的是。就在同一个会议上,却同时又提出了“张学良处分案”,&b&要求张学良应负东三省丧师失地责任,予以处分&/b&。&br&&br&  对于张学良而言,在大哥蒋公国民政府罩着的情况下,已经拱手将东北地盘全数让出。此刻再把军队拿出来去和日本人死磕,东北军还有活头吗?而当时的情形为,山海关海面开到日本军舰11艘之多,威胁东北军退路。及至日军以四万之众,三路进攻锦州,守军不足三万人。为此,张学良与12月26日,向国民政府请示决策并申请援助 :&br&&blockquote&国民政府钧鉴:奉有电敬悉,对锦必尽力设法固守。但日军倾全国之力,我仅一隅之师,彼则军实充足,器械精良,陆空连接,大举进犯;我则养给不足,械弹两缺,防空御寒,均无准备,实力相较,众寡悬殊。凡此情形,谅为钧府所洞察。战端一开,非一时所能了,&b&关于补充增援诸项,必须筹有确切办法&/b&。再日本在天津现已集结大军,锦战一开,华北全局必将同时牵动,关于此节,尤须预筹应付策略;否则&b&空言困守,实际有所为难&/b&。良部官兵,已有牺牲决心;但事关全国,深恐无补艰危。且善后问题,不可不预加筹计。良职责所在,誓效捐糜,对此大难当前,绝非有何畏惧。惟念兹事体大,关系全国存亡,情势所在,不能不据实直陈。&b&究应如何处理之处,敬请统筹全局,确切指示为祷&/b&!张学良叩。育酉印。(李云汉《九一八事变史料》第276页,台北中正书局1977年版)&/blockquote&  国民政府表现又是如何呢?国民党四大后之一中全会选出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3人为中执委常务委员,轮流主席。然而,三巨头却是蒋下野在籍,胡称病在粤,汪称病在沪,新政府对张“无一弹一钱之助”!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军怎么可能去守锦州?因此,当汪精卫要求东北军与关东军作战时,张学良是这样回答的:&br&&blockquote&“如果蒋先生,军事委员会给我下命令,那我没法子,我就打,我非服从不可。但要我自己动,我不干。&b&你中央是不是有所准备&/b&?你真要打?那我打,否则我不干。”[日台湾《联合报》]&/blockquote&  国民政府不给一枪一弹、不发一兵一卒,却又要求东北军“固守锦州”,其目的非常清楚:让政敌蒋介石的盟军东北军与关东军死磕,借刀杀人而已!&br&&br&  倘若你处在张学良的位置,你会作何选择?&br&&br&日本方面对于张学良弃守锦州的解释为:&br&&blockquote&“张学良为什么在最后关头放弃锦州,其原因不得而知。从军事上说,他可能可以这样认为,他无论如何也敌不过关东军的武力,因而企图保存实力。但是恐怕更大的原因则是,张学良当时在华北的处境要比想象的更不顺。锦州之战是与张学良关系很深的蒋介石正在下野期间发生的,所以&b&张学良既没有得到南京政府的支持,也没很好地控制华北将领&/b&,如果稍一马虎,乘其兵力用在锦州之时,势必要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反张运动。彻底抗战对张学良来说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这也许是实际情况。(〔日〕关宽治《满洲事变》358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blockquote&而蒋介石则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写出名作《敌乎,友乎》,将“九一八”事变以及锦州、热河失守的责任归咎于当局,为张学良进行了解释:&br&&blockquote&及至九一八事变既起,彼时中国舆情昂奋异常,但也有一部份人烛及危机,主张相机及早解决。例如胡适之先生等即有&b&不惜依据日本所提五项原则,毅然直接交涉&/b&的主张,当局终于迟缓却顾,坚持不撤兵不交涉之原则,致使日本缓和派不能抬头,军人气势日张,问题愈陷僵化。就是沈阳陷落尚未侵入关内的时候,&b&也还有使日本止于锦州以徐图转换局势的可能&/b&,可惜步步错过,以造成此后不可收拾的局面,这不能不说&b&当局没有决心及不负责任之所致&/b&。……一般人民激于义愤……&b&高呼宣战,力促出兵,&/b&使当时政府解释无从,因应不易。&b&这种虚骄的呼喊,暴露自身外强中干的弱点&/b&,适以张日本军人的气势,固可叹惜,其实也不仅民间观察错误,&b&就是政府判断彼我情形,也有矛盾错误的所在&/b&。当时军事方,在日本发动侵入热河之时,过信东北军队为有利用险要,相当抵御的力量,以为日本如不从他国内再运六师以上的兵力,决不敢侵入热河,初不知东北驻守热河之军队,精神实力,颓败至此,这是审察自力的错误。(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四》第145-146页,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出版)&/blockquote&&br&&ul&&li&&b&五、张学良自行“不抵抗”原因之一:患上了“中东路事件”后遗症——怯战!&/b&&/li&&/ul&&br&  有网友对张学良的指责是:就算国民政府不让抵抗、就算身边的高参主张放弃。可归根结底东北可是老爷子打下的基业,就那么轻松拱手让出吗?更有网友设想,要是当年拼死抵抗的话,凭借东北军的实力(“九一八”之前,东北军有人数多少多少、武器装备多少多少、后勤补给多少多少……雄踞天下第一!),没准“登高一呼,天下响应”,成为全国军阀之盟主,也未可知.即便与日寇难以抗衡,也能成为悲情英雄,还会为天下人耻笑吗?有些网友甚至畅想到,鬼子遇到强悍的东北军抵抗,说不定见好就收,占了几个城,拱卫一下朝鲜的殖民地就算了。想想实在是TMD令人扼腕叹息啊!&br&  当然,张学良作为东北军阀,如果他要抵抗,蒋介石是没办法制约他的。然,鄙意以为,&b&对于这些网民的言论,用蒋公的话来评价,那不过是“好高鹜远,侈言抗日&/b&”罢了!不信?我们再听一听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七月,也就是“九一八”3年后,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是如何告诫这些军官的:&br&&blockquote&  “我们的军人,到处受敌人胁制,得不到一点国防的掩护,敌人时时在监视著我们,随时来扰乱我们,可以制我们的死命!&b&今天他要派兵到什么地方,马上就可以到什么地方&/b&,他要派兵舰到什么地方,马上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如其海陆军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就用他的飞机随时派来掷弹轰炸,制我们的死命!现在我们整个国家的生命,民族的生命,可以说都在日本人的掌握之中&b&,没有方法可以自由活动一点&/b&。……现在我们中国的军队,无论你在那一个地方,无不是在日本人掌握之中,&b&日本人要你几时死就可以几时死,要占你什么地方,就可以占什么地方&/b&。”(《蒋委员长训词选辑》,第一册431-433页)。&/blockquote&&b&  蒋公说的非常清楚:“日本人要你几时死就可以几时死,要占你什么地方,就可以占什么地方”!明白吗?&/b&&br&&br&  对此,很多网友不以为然,说东北军武器准备如何精良、后勤补给如何充足、经济实力如何雄厚、兵力配备如何占优,当年完全可与日军一战云云……对此言论,请看下图:&br&&img src=&/673b163960dfd3da0cee99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2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673b163960dfd3da0cee99_r.jpg&&&br&  请注意:沙特军费支出已经超过了俄罗斯,排世界第三!而其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经济实力无论哪一条都能在全球排在前列!然有卵用——2015年3月底,沙特部署100架战机和15万士兵,联合埃及、约旦等十余国国家进攻小小也门。打了将近一年,结果却是:&b&也门军队逆袭攻入沙特&/b&(&a href=&///?target=http%3A//mil..cn//.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外媒称也门军队逆袭攻入沙特 包围其2座边境重镇&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  当然,还会有很多网友说,“九一八”之际,在东北的正规军保守估计约40万人,而关东军不过区区数万人。套用一句话,就算是数四十万头猪,让关东军抓,也不至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抓完!对此,我只想问这些网友一句话:你们拿着这个数据、那个数据,比划来、比划去,可是&b&,您知道“九一八”两年前的“中东路事件”吗?&/b&&br&&br&  “皇姑屯事件”后,东北改旗易帜,国民政府统一南北。蒋公志得意满,积极推行“革命外交”。而少帅年轻气盛,指点江山,也总想整出个大新闻。在蒋介石忽悠之下,张学良昏了头竟然真的如当今某些网民一样,相信东北军实力雄厚,足与苏军一战,从而主动挑起中东路事件。对此,蒋不仅力挺张,而且于日发表《告全国将士书》勉励全体将士“&b&今日舍努力拒俄以外无忿嚏&/b&,舍一致对俄以外无出路,诸将士其同心一德,共同努力,势贯彻废除不平等条约之目的,以完成我国民革命最后之职责”。甚至在东北军与苏联红军出现军事摩擦后,蒋亲自向张学良保证:“设不幸而出于战,&b&政府当竭东南之兵力、财力,尽量供给我东北军&/b&,决不使我东三省独立反此强俄。”&br&&br&  可以说,“中东路事件”完全是张学良在国民政府“革命外交”撑腰鼓励之下挑起的,有着精心准备。而当时的苏联“一五”计划刚开始,远没完成工业化,临时组建的苏军二流部队——苏联红旗特别远东集团军总兵力也仅约为四万余人,应该说对于拥有40万东北军的张学良而言还是信心满满的!&br&&br&  然而,事件发生的结果却令少帅大跌眼镜:双方冲突持续近5个月之久,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超过20万,使用了重炮、坦克、飞机和军舰等重型装备。要说东北军抵抗的时间也不算短了。结果却是,东北军被苏军吊打的连妈妈都不认得了,&b&不仅想象中的列强干涉没有出现、全国爱国青年望风来投成了传说,甚至连蒋公都未派一兵一卒增援,而是静观东北军被胖揍&/b&。最终结果:东北军损失3500人,被俘18000人;而苏军损失不超过200人!&br&&br&  此战后,东北军被打破了胆。而张学良也锐气顿失,畏首畏尾起来,他没有忘记,日本是日俄战争的战胜方!因此,也和蒋介石一样:患上了“恐日症”!&br&&br&  而“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张学良还不得不考虑东北军的实力远比中东路事件时更加薄弱:一年前为了在中原大战中给大哥蒋介石撑腰,张学良向华北派出了东北军精锐嫡系部队,此刻还在关内驻扎。整个东北三省只剩下14.2万正规军和1.3万非正规军,而张学良的嫡系部队只有3.3万正规军和6000非正规军。当年“中东路事件”之时,东北军兵强马壮,气势如虹,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依然被苏军吊打。就东北军的实力,张学良怎么可能在国民政府“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的情况下,擅自与日寇开战?&br&&br&  其实,别说与苏军、日军相比了,当年十数万东北军围剿破衣烂枪的陕北红军,结果呢?四战四败损失先后三个师!就凭这实力,违背国民政府命令去玩命,作死啊?&br&&br&  因此,就在九一八事变当夜的紧急会议上,张学良就明确提出:“我们是主张抗战的,但须全国抗战;&b&如能全国抗战,东北军在最前线作战,是义不容辞的&/b&。”[《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第65页]&br&&br&  九一八之后,张学良在向主张立即与敌人作战的中下级官佐们讲话中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没有采取“抵抗“政策:&br&  “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但余实不愿以他人的生命财产,作余个人的牺牲,且不愿以多年相随、最共患难的部属的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日本这次来犯,其势甚大,&b&我们必须以全国之力赴之&/b&,始能与之周旋。如我&b&不服从中央命令&/b&,只逞一时之愤,&b&因东北问题而祸及全国&/b&,余之罪过,当更为严重城诸君爱国的热忱,可暂蓄以待时,将来必有大可发挥的一日。”[《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第67页] &br&  至于某些网友所设想的“鬼子说不定见好就收”,实在无语之至了!中东路事件之际,国府拼命给张学良打兴奋剂,最重要的一条理由就是“老毛子不会真的动手”,结果呢?难道侵华战争就是军部几个战争狂人所能左右的吗?他们不过是加快了侵华的步伐而已。战争机器已经开动,谁还能阻止?&br&&br&&ul&&li&&b&六、张学良“不抵抗”原因之二:犯下了与蒋公同样的错误,对形势判断失误,以及示弱心态之下的侥幸心理——寄希望于国联干涉。&/b&&br&&/li&&/ul&&br&&b&  正是在强烈的“恐日”心理作用下,张学良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侥幸心理上了。皇姑屯事件时,关东军就打算借机侵占东北,给应付过去了;易帜之前,日本又以武力相威胁,也应付过去了;铁路问题交涉,一直拖延搪塞;“中村事件”也还在继续拖延。“总以为这许多年来,一切问题都敷衍过去了,这次也能敷衍过去。” (沈云龙等《王铁汉先生访问纪录》,台湾,第181页)&/b&&br&&br&因此,1936年6月,张学良才会在《中国的出路唯有抗日》中说:&br&&blockquote&“‘九一八’事变前后,我们有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委曲求全,希求事态不扩大……没有把事变的起因和演变,认识得清楚,把握得住”&/blockquote&  1990年,张学良在接受NHK采访时,再次提出了其当时做出不抵抗决定的的判断理由:&br&&blockquote&  “关东军搞‘九·一八’事变,那时候我没有想到。……我自己承认,大家责备我.国家贵备我。&b&你责备我不抵抗,我不承认。责备我对日本这件事情判断错误,那我承认。&/b&我自己考虑,日本不可能这样做,军人要这样做,政府也会要控制它。这里我想加上一句话(我忘了是币原说的,还是西原寺说的了),&b&说是‘九·一八’事变就等于日本吃了一颗炸弹,&/b&他的意见跟我是一样的。但是,我不能不承认我对日本的判断是判断错了。……我刚才说过西原寺或币原的话,&b&‘九·一八’事变等于日本吃了一顺炸弹,&/b&他们的元老重臣跟我的意见差不多是一样的。&b&这是我判断的原因,判断的理由&/b&。”[《日本NHK记者采访录:张学良开口说话》77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blockquote&  在同唐德刚教授的交谈中,张学良再次重申了上述观点。“日本人在东北同我们捣蛋不是第一次了,捣了许多年,捣了许多次了”。“过去我们对日本办事情,南京事件也好,济南事件也好,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当时也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历史上都是采用这个办法呀,假如我知道这事情化不了,那我就不同了,我的处置方法就不同了”。&br&&br&&br&   下面是国民政府对张学良的盖棺论定:&br&  东北耆宿张学良,早预戎行,勇略聿昭,英隽秀发,蜚声于时。民国十七年临危授命,主政东北,怀民族大义,&b&秉爱国志节,勇拒日人威逼利诱,&/b&毅然宣布易帜,拥护中央,促成统一,奠定训政时期建设根基。旋于中原大战期间,通电支持国民政府,调停各方,止息战祸,厥功至伟。&b&综其生平,爱国情殷&/b&,慷慨贞固;淡泊恬静,寿登期颐。遽闻殂谢,悼惜良深,应予明令褒扬,以示政府笃念耆贤之至意。  参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中共给了张学良高度赞扬的评价? &/a&&br&+++++++++++++++++++++&br&&br&  那么,是不是说,九一八不抵抗就是最佳选择呢?当然不是!&br&&br&  客观来看,“不抵抗主义”并非完全就是丧权辱国之举。在当时中日力量对比之下,通过大国博弈来迫使日本方面做出退让,重演“三国干涉还辽”,并非异想天开。因此,向国联提出申诉,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是必要的。&br&&br&  但是,不作任何抵抗,退避三舍,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之举!正如戴季陶在《电蒋中正,中央决请主席回京》所言:“当时当地军队若竟无一舍死之人,恐外无以启世界对中国之信赖,内无以立后代儿孙之榜样。”[《中日关系史料》,第2页]。邵元冲在参加中央党部的紧急会议也认为:“所谓不抵抗者,乃不先向人开火攻击,并非武装军人遇敌来袭击至包围缴械时,犹可束手交械而谓之不抵抗主义者。民族主义,国民精神丧失已尽,安怪异族之长驱,如入无人之境也。”[日《邵元冲日记》第774-77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br&&br&  其实,“九一八”事变前日方也曾担心过。据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在给关东军的秘密报告中写道:“须知‘九一八’迄今之帝国对华及历次对中国军作战,中国军因依赖国联,而行无抵抗主义,故皇军得以顺利胜利”,“倘彼时中国官民能一致合心而抵抗,则帝国主义在满势力,行将陷于重围,一切原料能否供给帝国,一切市场能否消费日华,所有交通要塞,资源工厂能否由帝国保持,偌大地区,偌多人口,能否为帝国所统制,均无确实之把握,同时反满抗日力量之集结,实行大规模之游击扰乱,则皇军势必苦于应付矣。”[国民党行政院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二卷第289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br&&br&  松室孝良这段话,表明“九一八事变”对于日方来说是一场没有必胜把握的军事冒险。因此,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实际上打击了日本内阁对于军部的掌控,同时,又刺激了军部激进派的冒险冲动,加速了其侵华进程。
不敢苟同排名第一 @ 网友意见。该网友认为,少帅为了保地盘、保军队,才“九一八”不抵抗、“西安事变”绑老蒋。少帅“九一八”真要是死磕的话,结果绝对没那么难看,因此只能称少帅为“智商捉鸡的小人”。 对此,我想问几个问题: 倘若是为了保…
谢 &a data-hash=&7ad41ca2c590cf23d1bbff6de78e486d& href=&///people/7ad41ca2c590cf23d1bbff6de78e486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Gwendolyn& data-hovercard=&p$b$7ad41ca2c590cf23d1bbff6de78e486d&&@Gwendolyn&/a&女神邀请。李鸿章是我最尊敬的人之一,包括我本人的真名也和李鸿章很相似,但我跟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是纯粹的崇敬。&br&&br&本来打算先做三天功课再答这个题的,但看到题目的时候心头就有无数感慨,实在是不吐不快,所以趁着刚写完paper的劲头尽量把核心内容填上,日后再补充完善吧。&br&&br&人的功与过往往是互相结合的,此处得利,彼处就必定碰壁。放在中晚晴的时代,这一点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李鸿章此人早年是曾国藩的门生,受曾国藩的赏识,先后入职翰林院,又给曾国藩担任过襄办营务,正是在这段时间,李鸿章遇见了一生千载难逢的机遇和一个与他一生为敌的大人物。&br&&br&咸丰八年,安徽巡抚翁同书在对太平天国战争中弃城逃跑,曾国藩上疏弹劾翁同书,正是采用的李鸿章起草的手稿。正是因为朝廷罢了翁同书,安徽防务乱成一锅浆糊,而李鸿章作为安徽望族,才迎来了组建淮军的机会。但是也正因他和曾国藩一同弹劾了翁同书,也就得罪了翁同书的胞弟——翁同龢。日后北洋水师的覆灭和洋务运动的破产都跟翁同龢有很大的关系。&br&&br&咸丰十年,李鸿章统带淮扬水师,奉命组建淮军;两年后的同治元年,淮军借英国军舰,在太平军的辖区内无害通过,于上海登陆,在太平军的身后狠狠地捅了一刀。淮军与湘军非常不同,淮军是李鸿章完全按照欧陆标准打造的现代化部队,装备和制式都完全西化,战斗力自是不用多说。由于淮军的神勇发挥,淮军规模在两年内从6000多人发展到六七万之众,日后中国的淮系军阀也来自于此。淮军虽有西式装备,但本质上还是中式的家丁部队,而且部队风气也没脱离清军的兵痞作风,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也为甲午大败留下的伏笔。当然了,在1862年这个时代能换装西式武器已经很超前了,李鸿章一人之力也没法构建起西式现代陆军文化。&br&&br&1870年,此时发生了一件决定曾李二人命运的大事,即天津教案。具体经过不表,可自行百度,我直接说结果。这是一场平民攻击法国教会的事件,清廷本认命曾国藩处理此事,曾国藩审时度势,认为应当按律处死相关责任人,然而清廷和民众均认为这是一种软弱的行为,朝野上下甚至一度要求与法国一战。由于曾国藩和法国人的协议与朝廷和民众的期望差距太大,曾国藩甚至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朝廷随即让李鸿章接替曾国藩,交接当年,曾问李:“你与洋人交涉,准备怎么办?”李回答:“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而当年的法国正忙于与普鲁士的普法战争,无暇顾及远东事物,因此李鸿章说啥法国人就当是啥了。此事对清朝的最大影响是,让朝廷和百姓都以为李鸿章有外交之才,可能李鸿章本人也信以为真了。曾国藩隐退不到一年就病逝,估计和晚节不保导致的心理抑郁有关系吧。&br&&br&李鸿章的大局观应该是中兴四臣中最好的,若论外交能力,尤其是在战与和的把握上,还是左宗棠比较会拿捏。但是左宗棠最大的错误,个人认为是在抗俄还是抗日的问题上缺乏远见,如果左宗棠也全力支持发展海军抗击日本,也许翁同龢的阻力就没那么大了。然而左宗棠和李鸿章二人都坐在错误的职位上,中兴四臣,李和曾是前后脚的接替关系,李、左、张三人基本上都没唱到一起去,再加上一个和稀泥的翁,最终的结果是大家力量都使不到一块去,说白了就是这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其实都没能力和威望驾驭另外两个人,曾国藩本是最有可能统领汉族官僚的人,可惜早死了几年。&br&&br&李鸿章大力发展的洋务运动和海军,虽然教科书上已经定性为“地主阶级发起的救亡图存运动”,但很明显的是官办工厂的经营权都在汉族官僚手里,虽是官办,但官僚经济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外重内轻的格局,而汉族官僚普遍在地方上有强大的势力,因此催生了一批围绕着官办工厂而兴起的配套产业,比如李鸿章上疏:“船炮机器之用,非铁不成,非煤不济,英国所以雄强于西土者,惟借此二端耳。”闽、沪各厂日需外国煤铁极多,一旦中外关系紧张,外国对华采取禁运措施,各铁厂就势必“废工坐困”,所有轮船也必将因无煤而寸步难行。中国煤铁矿藏丰富,外商垂涎三尺,处心积虑地攫取中国内地煤铁开采权。他认为中国“诚能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此等日用必需之物,采炼得法,销路必畅,利源自开,榷其余利,且可养船练兵,于富国强兵计,殊有关系。正是出于服务官办造船厂的目的,中国才开放了民营煤矿的经营许可,而背后获利的正是士人阶级。洋务运动本是一次地主阶级用土地和财富投资工业的绝好机会,不过由于朝廷上并没有一个稳定、强大的代言集团,洋务运动也注定没法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契机。由此可见李鸿章作为中堂首辅,政治手腕确实较其恩师有一定差距,然而他在政治预见和务实中的取舍无疑是中兴四臣中最强的。&br&&br&有人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人与日本的战争,此话确实不假。之前说过左宗棠主张联日抗俄,加上他在西北的威望和派系势力,他确实有必要和李鸿章争一争这捉襟见肘的防务经费。而张之洞,本来就是慈禧扶植起来对抗湘淮系汉人的请流派。虽然张之洞对西方的政体、精神文明有更加深刻的见解,日后的立宪派、革命党也与他活动颇深,但很可惜张之洞并不是个实干家。此人先是请流派健将,后支持李鸿章的洋务派,晚年策划东南互保给革命党开后门,基本上晚晴末年能站的队就差太平天国没他份了。张之洞毁誉参半,绝对是个沽名钓誉之人,政治智慧足够,可惜不是扶大厦之将倾的料。&br&&br&之前说过翁同龢是李鸿章最大的宿敌,翁这个人基本上没起过啥好作用,但他老爸位极人臣,一家子都是达官显贵,就是比李鸿章有势力。北洋水师看似规模庞大,但在甲午之战前已经多年没有换新装备了。自从1891年户部驳了北洋水师购置英国新式铁甲舰的要求后,北洋水师到被全灭已经三年没买过一件装备了。定远、镇远虽然比日本军舰强了不止一个级别,但是日本联合舰队在航速和速射炮的数量上均甩了北洋一个级别。北洋水师甚至都没有足够的海战炮弹以迎敌,射中吉野号舰首的是一枚训练用的穿甲弹,而造成这番困局的最大原因就是户部各种拖沓、克扣北洋水师的经费。此事并非朝廷不拨款,朝廷在1891年准了李鸿章购置两艘英国新式战舰的折子,但是户部以修颐和园为由一拖再拖就是不给钱,而事实上颐和园盖了10年才花了500万两,平摊到每年才50万两,颐和园根本就不足以拖延北洋水师的换装速度。户部之所以不停地找茬、拖沓,因为时任户部尚书乃是翁同龢,此人就是见不得李鸿章好,小鬼难缠,说的就是这种人。&br&&br&在甲午海战前,丁汝昌已经意识到日本海军有极大的射速优势,整个北洋水师实际上只有定远和镇远可以凭火力和吨位优势与日本一战,丁汝昌提议换速射炮的请求,需要60万的经费,李鸿章东拼西凑也就凑了20万,买了12尊次等速射炮,可惜海战开打了还没运到。&br&&br&再说说甲午战争清军的两个统帅,陆军统帅叶志超和水师提督丁汝昌,都是李鸿章的亲信,甲午一战,不论陆地还是海上都是淮军精锐尽数出战。然而正如上文所言,淮军始终没脱离旧清军的那套作风,旧军队中的将领一般出现两种致命的毛病——缺乏责任和担任职位与能力不符。这两个问题在这两位统帅身上都体现了。叶志超是贪生怕死之辈,督军在的时候还能与日军一战,督军左宝贵战死了,叶志超马上就慌了,本来清军伤亡还少于日军,主帅先怂了,仗立马就输了。此人打捻军立了不少战功,看似骁勇善战但面对强敌就怂成孙子,李鸿章连这点都没看出来,作为淮军的统帅难辞其咎。而丁汝昌呢,陆军出身,担任起了海军提督。本来北洋中有一大票留学英美的海军高材生,其中大有可用之才,然而李鸿章还是对自己人比较放心,拉陆军的老底组建海军,结果就是陆军那套自由散漫、家丁式军事组织形式又带到海军来了,长崎清国海军事件就暴露出北洋水师的军纪和风气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丁汝昌此人忠心足够,最后也死的像个英雄,只可惜陆军思维太浓厚,也改不过来,最终求胜无望之际,李鸿章命令他率舰队突围,保舰要紧,他竟然直接自杀以谢中堂了。不能说海战指挥上丁汝昌做得有多么不对,毕竟对面的舰队提督伊东祐亨也是陆军出身,两边海军的实际指挥权都落在舰队副司令手里,两位副司令还都是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出身(刘步蟾和东乡平八郎)。&br&&br&甲午之战,基本是李鸿章能力所能决定的事物中的最后一次了。辛丑条约替慈禧擦屁股,那纯粹就是拿来当替罪羊的。甲午海战之所以是一场李鸿章一个人和日本的战争,其实跟李鸿章自己也脱不了干系。曾国藩过早隐退,他接替的时机确实不对,导致了朝廷上没有一呼百应的人,因此才有中兴四臣,不然本来就该曾国藩一人带领大家奋斗。李鸿章与翁同龢多年不和,既然知道翁同龢就是这样的人,与其总想着把他撸下去不如与其和解,最后搞得两人矛盾越来越大,翁从户部尚书位置上退下来之后没两年,甲午海战李输了,翁又复出解体了李的职务,搞到最后俩人其实谁也没落到好,翁的名声臭了,李一辈子的努力付诸东流。李鸿章在淮军内部是影响力很大,通过淮军的支持,在朝廷上硬实力是有的,但是李鸿章到底是不具备曾国藩的能力,没有组建强大的集团,陆防海防的关键性决断上与左宗棠争,钱的问题被翁同龢卡死之后也没有对翁形成足够的压力,再加上旧军队的思维没转过来,北洋水师如果当初不以淮军为基础,而另立新军,全部启用专业人才,或许朝廷上就不会觉得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私人武装,或许翁、左和慈禧都会支持大力投资海军建设。但是曾李师徒二人的平步青云都靠着背后私人武装的支持,让李鸿章在古稀之年突然想开这一点也是不可能的,他想开了别人也不见得会信。&br&&br&李鸿章这个人确实有功有过,正如我开篇所说,人的功与过往往是互相结合的,此处得利,彼处就必定碰壁。很难说李鸿章在面对困局时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他只是做了这个时代里,以他的能力和政治大环境下,他能做的,而已。想想曾国藩都晚节不保了,最后连个能和他一起看破时局的人也没有,李鸿章晚年好歹也促成了东南互保,算是在革命党人那里积累了不少口碑吧。风云突变的十九世纪后半页,顷刻间就能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天下大势尚且如此,即使贵为中堂,又能主宰几分命运?
谢 女神邀请。李鸿章是我最尊敬的人之一,包括我本人的真名也和李鸿章很相似,但我跟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是纯粹的崇敬。 本来打算先做三天功课再答这个题的,但看到题目的时候心头就有无数感慨,实在是不吐不快,所以趁着刚写完paper的劲头尽…
第一大功臣是绝对活不了的。&br&&br&躲,往哪里躲?跑路,怎么出境?&br&&br&朱元璋一生仅信任两个人&br&&br&大脚马皇后 太子朱标&br&&br&即使这俩人一起保你,也绝活不了。&br&&br&除非你能让朱元璋感觉到留着你对巩固朱允炆的江山有用。&br&&br&五千年功高震主,荣华富贵,寿终正寝者。&br&&br&只有大唐郭子仪一人。&br&&br&在朱元璋朝,只有等死一条路。&br&&br&所以抓紧享受荣华富贵,该吃吃该喝喝,多娶几个老婆,多生几个孩子,想办法让女儿嫁给朱氏藩王,让儿子娶朱氏公主,这样不至于被一窝端,多攒银子死前分好家。&br&&br&然后就等死吧。&br&&br&人这一辈子,辉煌过一次,幸甚足矣。&br&&br&不要太贪心哈。
第一大功臣是绝对活不了的。 躲,往哪里躲?跑路,怎么出境? 朱元璋一生仅信任两个人 大脚马皇后 太子朱标 即使这俩人一起保你,也绝活不了。 除非你能让朱元璋感觉到留着你对巩固朱允炆的江山有用。 五千年功高震主,荣华富贵,寿终正寝者。 只有大唐郭子…
倚仗中学课本就敢号称『基本能看懂』、『能熟背』以及《离骚》无价值,当真是无知的傲慢。&br&另:要评论我的回答,起码认认真真读过《离骚》再来,否则有何意义。&br&&br&《离骚》全诗三百余句,光『离骚』二字就有若干说法,遑论还有比兴之诸多疑义。不谈繁琐的考据,古代文学之美及其于今的意义,倒是常议常新的话题。此于《离骚》,流传最广的当属王逸序言所说:&br&&blockquote&《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blockquote&&br&或许后世香草美人的技法已远超先祖,但《离骚》如此自由激荡、纵横捭阖的跌宕起伏仍是绝无仅有的——&strong&它用庞大复杂的结构、精巧多样的语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花草辉映、万物有灵、汪洋闳肆的奇幻世界。&/strong&形态各异而不胜数的自然风物,周流上下观乎四方的曲折道路、奇异经历,正邪善恶、世俗与个人的鸿沟与对抗,内心的自我质疑、反复质问、自尊和坚持……诗人以象征的方式除却现实的束缚,最大限度地突出和强化自我情感。&strong&直接呈现的象征具象已是极美,具象背后的情感则更加动人。&/strong&&br&&br&只有恢宏的结构,方能支撑这样隐微、真切又飘忽的幻象世界:从追述自我中引出世俗之矛盾,再从自我坚持中生发矛盾的不可调和;下定决心想要另寻道路,可旁人相劝反倒使自我更加迷茫;历经种种失意,求女也无果告终,人力、神力终不可及,到最后仍然是故土难离。&strong&以矛盾推进、以坚持凸显细节,每一个决定与背后的支撑点都相互映照、环环相扣,又有本心贯穿始终。&/strong&&br&&br&在溷浊幽昧、竞进贪婪、驰骛名利的世道里,&strong&诗人以诗歌语言自我构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多变的用词、精准的描述、生动的展现,都是诗人得心应手的解牛之刀&/strong&:漫游时『折若木拂日』,傲慢的守门人『倚阊阖而望予』,前行着却『忽反顾以流涕』,『聊浮游以逍遥』不过『勉远逝』而已。『何离心之可同』,多像那句『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最为精彩的,还是全篇最后几经反复决定离开,又望见旧乡,于是『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纠缠疼痛难以前行的哪里是马,而是诗人的内心。&br&&br&&strong&抛却『文学源头』的历史地位不谈,《离骚》以动人的文辞和结构构筑的,是诗人的冲突、自问与坚持,是反复质疑后最执着的追求与回环往复去表达这种执着的突出情感。&/strong&楚才晋用的战国时代,屈原竟然如此顽固,就像在一个爱情速食的时代中,人海中相中一人,其他人便都成了将就。正如姜亮夫《屈子思想简述》所说:&br&&br&&blockquote&则其每一篇、一章、一句、一字,靡不为血与泪之抒发,至九死不悔,卒之以汨罗,一去遂成千古悲矣。&/blockquote&
倚仗中学课本就敢号称『基本能看懂』、『能熟背』以及《离骚》无价值,当真是无知的傲慢。 另:要评论我的回答,起码认认真真读过《离骚》再来,否则有何意义。 《离骚》全诗三百余句,光『离骚』二字就有若干说法,遑论还有比兴之诸多疑义。不谈繁琐的考据…
某位一度得票最高、并声称虽然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但并不应当为发动全面内战负责的答主,他的结论只有一部分是对的:&b&国共双方都不对这份协议抱有太大希望。&/b&共产党并不指望这一张纸能保障他们已经得到的利益,他们对蒋介石的诚意表示怀疑;而国民党内部则抱怨这份协议“对共产党让步太多”、“过于软弱”,束缚了他们的手脚。&br&&br&共产党是否会“打”?这要取决于你对于“打”的定义。&br&&br&共产党军队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全面内战爆发前,确实曾经向国民党军发起主动进攻。但这种进攻并不属于全面性的进攻,仅仅是为了增加自己在谈判桌上的筹码而已,目的是以打促和,类似于“和平攻势”。&br&&br&我们没必要要把毛泽东等人想象成天神下凡,他们也有其相应的时代局限性。他们也一度寄托于参加所谓的联合政府,并不打算一开始就要“解放全中国”的。因为在抗日战争中,虽然共产党武装成长了许多,但是蒋介石扩大了更多,而且挟抗战胜利之威,大有扫天下之势。&br&&br&共产党人是头脑清醒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寄托于打几个小胜仗改善下自己的处境,以便在和谈中开口能多要些好处。但要发起全面进攻,不仅条件上不具备,而且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毕竟共产党打出的口号就是停止内战),实乃得不偿失。&br&&br&这种情况类似于朝鲜战争前的朝鲜和韩国政权。&b&双方都有进攻对方的意愿,&/b&但是朝鲜拥有苏联提供的类似坦克自行火炮一类的进攻型武器,而美国人不希望韩国发起进攻,只希望他们能守住,因此只提供了少量固定火炮一类的防御型武器。&b&朝韩双方虽然在三八线上冲突不断,但是最后必然是同时具备进攻动机和进攻能力的朝鲜首先发起攻击,相比之下,韩国“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不可能主动发起全面进攻。&/b&&br&&br&回到国共这里。共产党希望得到的,是在联合政府里拥有一定的否决权。而蒋介石不打算给他们这个权利。&b&蒋介石坚持只给共产党和民盟分配8张票而不是9张,这让他们陷入了永远无法否决国民党主导的任何决议的尴尬处境。&/b&如果接受,就意味着共产党等要成为一支无足轻重、只能举手赞成的力量,这种开价和共产党所掌握的筹码严重不符合。这充分显示,蒋介石并没有组建联合政府的诚意。&br&&br&不过,时间是站在共产党这一边的。因为如果开战时间拖得越久,对方的准备愈加充分,就越难速战速决。这对于蒋介石是极为不利的。蒋介石已经错过了在抗战结束后立刻向共产党进攻的好机会。另外,如果战争打得太久,国民政府会被自己拖垮,而不是被打垮。国民政府为了筹集军费,先是大量发行法币,后又利用臭名昭著的金圆券强行搜刮民间的财富,但即便如此,军费仍然捉襟见肘。所以,在日,蒋介石迫不及待发起了全面进攻。他寄希望于“三个月消灭共匪”,速战速决,以便避免进入全面动员状态,保持中国仍处于“和平”的假象,以便维护“国际观瞻”之需。不过实际上,他也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即便后来蒋介石宣布进入“戡乱总动员”的特殊时期,也没有动员出什么结果。&br&&br&而共产党从一开始就进行了全面的战争动员,发挥出了解放区蕴含的战争潜力,这为后来彻底击败蒋介石打下了深厚基础。&br&&br&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想错了,国民政府比想象的还要虚弱。共产党采取大踏步后退的战略,“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国军“再而衰,三而竭”,最终“攻守之势异也”。&br&&br&综上所述,&b&我的看法是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有进攻的想法,但是共产党清楚认识到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胆量。蒋介石却天真的以为自己两个都有。&/b&因此,全面内战只会是蒋介石挑起来的,绝不会是共产党。就像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只会是朝鲜主动发起的,而不会是韩国。&b&如果你觉得金日成要为朝鲜战争的爆发而负责,那毫无疑问,蒋介石更要为全面内战爆发而谢罪,&/b&切不可厚此而薄彼。&br&&br&分割线———————————————————&br&&br&反驳几个问题:&br&&br&1.国共内战没有谁对谁错,正如楚汉战争等,没有正义的一方。&br&&br&驳斥:内战与是否正义与否没有必然联系。战争可能有正邪之战,也可能没有。解放战争把许多普通百姓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解救出来,就当时的意义而言,共产党就是进步力量,蒋介石就是反动力量。反法西斯战争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类范围内的内战,但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场战争有正邪之分。&br&&br&2.国民党不打,共产党也要打&br&&br&驳斥:这个我已经反驳过了,我在这里针对的是一些莫须有的诛心论。从法律上来说,定罪的是行为,而无关想法念头。我们有目共睹是蒋介石发起全面内战,这就已经足够了。部分人想整出个莫须有来,那无异于在法律上设置“思想罪”。
某位一度得票最高、并声称虽然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但并不应当为发动全面内战负责的答主,他的结论只有一部分是对的:国共双方都不对这份协议抱有太大希望。共产党并不指望这一张纸能保障他们已经得到的利益,他们对蒋介石的诚意表示怀疑;而国民党内部则抱怨…
&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6ac9aaa77e7ef7b891a2f54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6ac9aaa77e7ef7b891a2f54b_r.jpg&&&br&&br&好不好看?&br&把妹神器 实不实用?&br&&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src=&/v2-6ad385be48c1eff0d84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6ad385be48c1eff0d841_r.jpg&&&br&&br&瘦金体&br&&br&好不好看?&br&上课时候不想听了随手写的。实不实用?&br&&br&&br&但照题主朋友这个意思,其实什么书法都不实用。毕竟平时谁随身带着毛笔写字的?&br&就算写了 我擅长草书除了学书法的谁看得懂?写急了我自己都看不懂。&br&&br&讲道理,在当代练习书法 包括但不局限于瘦金体的任何一种字体都不是为了理论上的实用。&br&但特殊时候写起来会有别样的情怀。&br&&br&噢,日常书写的间架结构 运笔习惯倒是可以看出是不是系统练习过,会有好感。&br&&br&&br&&br&半年不上知乎了,一个赞都没有那就尴尬了。&br&&img data-rawwidth=&166& data-rawheight=&156& src=&/v2-7addde48ebc32c2a2ad0c73f4966d0cc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6&&&br&&br&妈的 说我不像,那我就不开心了。&br&&img data-rawwidth=&134& data-rawheight=&702& src=&/v2-a68faeffda0dda9dab41412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4&&&br&&br&这是原本,那个也就是我上课无聊凭记忆随手写的。虽然我水平和字帖是不能比的。&br&&br&哪里不像 分明很像。&br&你看这个盛字儿的勾 我还骄傲了一下。
好不好看? 把妹神器 实不实用? 瘦金体 好不好看? 上课时候不想听了随手写的。实不实用? 但照题主朋友这个意思,其实什么书法都不实用。毕竟平时谁随身带着毛笔写字的? 就算写了 我擅长草书除了学书法的谁看得懂?写急了我自己都看不懂。 讲道理,在当…
谢邀。&br&&br&恕我直言,在网络上,郭嘉和赵云,有一点是类似的:&br&&b&大家一开始喜欢他们,绝大多数是出于《三国演义》和其他周边小说及游戏等等;先入为主之后,就爱屋及乌的喜欢正史上的他们。&/b&&br&&b&至于之后的优点,都是喜欢上之后,从史传细节里发掘出来的。&/b&&br&喜欢一个人之后,什么都是优点;连正史里荀彧清雅、荀攸忠厚,都不如郭嘉的不拘小节显得有魅力。&br&&br&所以大多数赵云迷很重视《云别传》,一定要把这玩意推到正史高度。&br&所以大多数郭嘉迷非常重视赤壁之后,曹操“惜哉奉孝,痛哉奉孝”的念叨,却通常不喜欢毛宗岗那句“曹操前哭典韦,而后哭郭嘉;哭虽同,而所以哭则异——哭典韦之哭,所以感众将士也;&b&哭郭嘉之哭,所以愧众谋士也&/b&!”&br&&br&&br&《三国演义》里,郭嘉戏份一点都不少,实际上是曹营谋士最多。&br&《三国演义》里,赵云更是智勇双全的万能将领。&br&虽然《三国志》里,曹操谋士前三位是二荀和贾诩,而且谋主说明是荀攸。&br&虽然《三国志》里,赵云的许多演义战绩都是子虚乌有,甚至《演义》里的关张赵马黄在《三国志》里也是关张马黄赵。&br&但是:一小撮人,是先看《三国演义》后看《三国志》的。&br&更大多数人,只看《三国演义》,根本不看《三国志》。&br&更绝大多数人,根本连《三国演义》都没看过,只是道听途说、看看电视剧、打打游戏看看电影逛逛贴吧,而已。&br&&br&&br&&br&我对曹营诸谋士的看法,荀彧不算,因为他基本是曹操的第二中央,经常当家,不跟曹操出门了。&br&&br&正史里,荀攸是曹操的首席临场智谋机。南打张绣、东征吕布、破文丑、烧韩猛,离间袁家兄弟,都是荀攸的计策。尤其是官渡,前线基本是荀攸为主军师。&br&曹操都承认“&b&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b&”传说荀攸一共画秘策十二道,只有钟繇知道个中真相了。&br&&br&贾诩就更可怕了。开始帮着李傕郭汜,破了吕布;帮着张绣屡破曹操,到关键时刻又让张绣站对了边,在合适的时间降了曹,所谓“&b&使吾信重于天下者,子也&/b&。”官渡,他和荀攸一起画谋;取了荆州,他劝曹操不要伐吴;对付马超,是他提出的离间计;而且乱世里活了七十七岁,身居高位,聪明得过了头。&br&陈寿原话:“&b&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b&!”&br&&br&郭嘉跟这两位比,更偏判断型。比如劝曹操打袁绍、打吕布、料中孙策之死,后来对袁谭兄弟的间隙、奔袭乌丸等事,郭嘉都是劝曹操“要不要这么打,要不要撤兵”的那一位。&br&仅论&b&判断&/b&的表现,郭嘉不在荀攸贾诩之下。但在“&b&出策&/b&”方面,比那二位秘策不断的,明显少了一点。打个比方,李世民说“房谋杜断”,&b&荀攸贾诩好比房玄龄,有谋;郭嘉就倾向杜如晦,善断。&/b&&br&&br&&br&&b&郭嘉是个非常有个性魅力、非常有判断力的谋士,但再往上抬,陈寿都要哭了。&/b&&b&但是呢,如上所述,这些细节只对正史党有意义。&/b&&br&&br&&br&&br&郭嘉在《演义》里,戏份极多,如上述。&br&和曹操有诸多交流,是为其他谋士所缺乏——这点非常合于正史。&br&最重要的是:他英年早逝,于是有悲剧英雄和少年谋士光环,还让大家想象他特别帅;于是有了诸多可能。比如“郭嘉如果不死,如何如何如何”。&br&&br&&br&顺便:&br&&b&如果罗贯中把荀彧正史里的俊秀伟美、身配香囊多写几笔,再配上司马懿那句著名的“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b&&br&&b&把程昱的阴鹜冷酷、高大俊美(八尺三寸身高,美须髯)多写几笔,如果游戏公司把他俩的头像画美一点的话……&/b&&br&&b&现在网上布满的就是“荀彧好帅好儒雅”、“程昱酷大叔有木有”了。&/b&
谢邀。 恕我直言,在网络上,郭嘉和赵云,有一点是类似的: 大家一开始喜欢他们,绝大多数是出于《三国演义》和其他周边小说及游戏等等;先入为主之后,就爱屋及乌的喜欢正史上的他们。 至于之后的优点,都是喜欢上之后,从史传细节里发掘出来的。 喜欢一个…
应该不会的&br&&br&第一,朱标威望极高,富有执政经验。&br&&br&首先体现在朱元璋对他的重视。朱标生于朱元璋攻打南京期间,酣战中的朱元璋听到长子的出生高兴的跑到山上题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自其出生,始终对其疼爱有加。&br&&br&朱元璋从小就把他当接班人培养,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时立十岁的朱标为世子,至朱标病逝,27年的接班人生涯,老朱从没想过换人。不仅自己悉心教导,还请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到立朱标为太子时,命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其中就包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等功臣元勋,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br&&br&朱标二十二岁时,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有意让太子&br&&br&&blockquote&“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blockquote&从此,朱标开始学习并协助其父处理日常政务。十几年的亲朝临政经验不是朱允文能比的。即使朱棣以军功在诸王之中十分抢眼,比起朱标还是差的很远,这点和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差距不同。&br&&br&&br&&br&第二,朱标甚得人心,朝野上下倾心。&br&&br&朱标很不像他老爹,朱元璋脾气火爆,而朱标温文尔雅。他生于安乐,却无纨绔之习,忠厚,能尽心受教,对大臣老师十分恭敬。在做太子期间看朱元璋杀人太狠了,就建议施行“宽通平易之政”,有朱元璋做反比,朱标在朝中的拥戴程度可想而之。&br&&br&不止对群臣,对宗亲也是。朱标为人友爱,作为大哥十分爱护弟弟们。老二、老五等诸王犯了不少事,老朱把他们招回京城要惩罚他们。太子朱标在朱元璋面前极力调节,维护他们才得以返回封国,有人告发老三有异心,朱元璋很生气,要处罚他,朱标哭着给他求情,朱元璋被感动才罢手。&br&&br&&blockquote&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br&(晋王朱?)然性骄,在国多不法。或告?有异谋。帝大怒,欲罪之,太子力救得免。&/blockquote&不止亲弟弟,朱元璋抚养的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义子沐英,马皇后视为己出。每当朱元璋因为一些事要责怪他们的时候,朱标就跑去请马皇后来劝解(朱元璋虽然十分暴虐但是非常听信与他患难与共的马皇后的谏言)。&br&&br&&blockquote&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br&&/blockquote&&br&&br&综合原因一二,可以得知。&br&&br&朱标威望极高,人心所向,这一点就让燕王造反的企图消了一大半,靖难起兵“清君侧”就已经挺牵强的了,朱标在位燕王还能打出什么旗号?朱棣道义上要败。&br&&br&朱标有执政经验,做储君多年,朝中群臣愿意听命,朱棣也算雄才大略,但以以燕地一藩之镇起兵,胜算渺茫。朱棣在军事上要败。&br&&br&朱标天性仁慈,真的是个宽厚有爱的好大哥,即使迫不得已要削藩,反抗也不会像朱允文时那么激烈。以朱标的性格,削藩也不会对弟弟们下狠手,剥夺藩镇和兵权同时会用其他丰厚的封赏代替,大家兄弟一家其乐融融在京城享乐岂不美哉!(朱棣!你想抢这样一个好大哥的位,你还是人吗?)&br&&br&朱棣综合考虑,起兵不占道义,打也打不过、自己良心也过不去,不如搬去南京享乐去吧。&br&&br&&br&下面夹点私货。&br&洪武后期,明初的功臣元勋要么逝世,要么被老朱屠戮。剩下最后一个能打的蓝玉和朱标关系甚好,本来是老朱留下辅佐朱标的,可惜朱标早逝。蓝玉有居功自傲的性格,显然不是年轻的皇孙朱允文能镇得了的,朱标逝世不久,朱元璋就把蓝玉也屠戮了,朱标不死,蓝玉也不用死,蓝玉不死,哪有李景隆这厮什么事。蓝玉统领朝廷优势军力,会打的朱棣一头毛驴都不剩。
应该不会的 第一,朱标威望极高,富有执政经验。 首先体现在朱元璋对他的重视。朱标生于朱元璋攻打南京期间,酣战中的朱元璋听到长子的出生高兴的跑到山上题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自其出生,始终对其疼爱有加。 朱元璋从小就把他当接班人培养,朱元…
我来啦。&br&&br&其实,不仅杜甫很忙,李白对同性好友也非常繁忙,在诗里,李白哭过日本人晁衡,哭过酿酒的纪老头,与好友夏十二登岳阳楼,又给好友王十二写诗,还想与当官的卢虚舟快乐神仙游,他几乎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借景对一位男人抒发感情。&br&&br&总之,表白的主题都是有你真好、真的好想你、离别我怕啥、你贬了你死了不要啊、政坛真没劲我们云游吧我们归隐吧我们一起吧么么哒。&br&&br&&b&【比如有你真好】&/b&&br&&br&&b&1、岑夫子(诗人) &/b&&br&&blockquote&《将进酒》&br&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r&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br&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br&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br&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br&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br&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br&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br&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br&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br&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br&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blockquote&作于天宝年间,当时李白与友人岑勋和元丹丘在嵩山对饮,李白喝大了,作诗一首,诗中深情地呼唤两位老友,岑夫子,丹丘生,来吧我们继续喝,不喝是小狗,我顺便再说几句,我想醉,圣贤都醉,陈王也醉,别说我没钱,我有钱,把你们儿子叫出来买酒,五魁首啊,六六六。作为一枚酒鬼,提及友人不说爱,只消劝酒,“都在酒里了”,一定是深爱。PS:夫子在古时多指文人,想必应该是诗人。&br&&br&&b&2,孟浩然(诗人) &/b&&br&&blockquote&《赠孟浩然》&br&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br&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br&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br&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blockquote&第一句便提纲挈领,想想李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