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共享经济存在那些问题的问题

共享经济下,看SMARCH如何解决建筑设计业的最大难题? : 经理人分享
共享经济下,看SMARCH如何解决建筑设计业的最大难题?
继信息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后,产业互联网也越来越被人重视,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建筑行业也已开启“互联网+”新征程,而正如硅谷精神之父凯文·凯利所言:未来所有生意都是数据生意”。万科3P、八戒工程、工程行业专项设计采购平台SMARCH等纷纷引入共享经济模式试图革新建筑设计业,那谁能真正扭转乾坤?谁又能解决行业核心难题?身陷“封闭盒子”,建筑设计企业思考“转型”如今的建筑设计业,正如筑龙网总裁兼SMARCH平台创始人贾晓军说的“每个建筑师与工程师都是在设计建筑盒子,但这群设计建筑盒子的建筑师、工程师所在的行业正陷入封闭的盒子中”。作为基因较强的传统行业,在行业发展高峰期,几百万的合同在线下就能搞定,所以基本不需要互联网,而且建筑设计业产业链和服务周期长,同时需要相应建筑设计服务的企业比较少,就引发了行业的不透明不对称。即便个别企业开始接触互联网,也多是浅尝辄止。但如今市场环境恶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内房地产市场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10月末,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89万亿元,同比增速下滑至2%,与%和2014年的10.5%的增速相比,近乎是断崖式下滑。还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6%,如今建筑业正进入减速慢行发展阶段,房地产步入存量期,建筑业增速下滑成为不争的事实。再加上传统建筑业“老病缠身”,偏安一隅的建筑设计业自然“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除此之外建筑设计还存在各地分布极不均匀的情况,有一项数据:80%的建筑设计事务所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成市,而其中60%又集中在深圳,排在第二第三的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则更少。这就容易导致地区供需不平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被严重浪费、企业效益差,行业腐败严重等问题,如今企业管理难上加难,想要转型却无从下手,积重难返不堪重负已成为设计企业和团队的真实写照,建筑设计业亟待痛则思变。绑上共享经济,SMARCH标新又立异就在整个建筑设计业都在纷纷探求如何打破内部竖井效应,借助互联网+转型的时候,SMARCH融入共享经济模式开始变革建筑设计业,成为行业新的曙光。SMARCH是一个开放的数据盒子,定位是工程行业专项设计采购平台,其核心是三个大数据系统:筑龙网大数据系统、主要承担评估个人和专项设计团队的设计能力的能力评测系统以及主要完成项目与团队匹配的项目匹配系统。据官方数据,筑龙网大数据系统依托的是筑龙网这一创建于1998年全球访问量最大的建筑门户网站,目前网站拥有1100万注册会员,是建筑行业访问量最大的唯一贯穿整个建筑产业链的多专业互动互联网平台,这18年的数据积累,让SMARCH能够提取大量的设计资源,可以为设计采购提供清晰直观的数据支持和团队保障。而SMARCH共享的也恰好是设计资源。自SMARCH平台上线以来,目前网站项目任务累计总金额已超过600万元,个人注册用户数超过3000人,包括大型设计院、国内外知名设计事务所在内的团队注册用户超过400个。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集中在B2B设计采购领域,这样有助于改变原来设计公司四处找设计任务的状况,让需求方主动来找最适合自己的设计团队;也可随时调动不同级别的外援和专业化团队来确保工程质量;设计机构也可降低成本等,可谓一举多得。信任是关键,SMARCH有对策其实在响铃看来,目前行业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信任问题!即便有同行也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共享经济元素,但建筑设计服务采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用户对平台对模式对供求对方的信任建立不是一蹴而就,那我们具体看看SMARCH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如何汇集更多优秀的设计团队建筑设计业本是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不透明的行业,且行业人才地域分布不均,如何保证让全国各地的用户都能平等高效地找到最合适的设计团队是他们第一大考题,SMARCH依托的是筑龙网大数据系统,凭借筑龙网1100万注册会员,18年的数据积累所形成的集聚效应不断优化原有会员队伍,同时吸引更多的新人进来。二、如何相信一个陌生的团队或个人?这实际是如何建立监管和评价机制的问题,设计本身没有绝对的标准,且每一个设计又是独特的,但若没有一个让大家放心的能力和诚信评估方法,就难有交易产生。SMARCH首先采取订金托管的方式来保障财务安全,其次还采用了自己研发的六维能力评测系统,这个专业能力评估模型涉及项目积累、诚信水平、圈子内的名声、沟通能力、技能水平以及精神力量六个要素。人会说谎,但数据不会,SMARCH希望用大数据的力量来完成能力评测。此外,他们还设置了一个RING A BELL机制,并配合熟人网络认证功能,从而杜绝设计师或工程师杜撰项目经验的情况发生。通过这样一环套一环的保障体系,来确保安全、提升信任感。三、如何保证设计项目与专业团队的精准匹配?最后就是如何让创意的供求双方有效对接。SMARCH采用的是COLORTAG项目匹配系统,根据发布任务的类型和特点,将其信息精确推送给相符的设计团队。服务方报名后,平台将按COLORTAG和六维评测系统对所有报名团队进行排序,为需求方提供最优的设计采购方案。综上,共享经济下的建筑设计业正在逐步解决不对称不透明加速实现协同和共享,SMARCH也已整装待发。我们可以相信未来的未来,要么属于平台,要么属于在平台下长袖善舞的个人! 因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共享经济发展,共享经济有什么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共享经济发展,共享经济有什么问题
0|0|暂无简介|
能人网以能信息,能供应,能服务,能人才,...|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时间的分享:共享经济的商业困境该如何解决_凤凰资讯
时间的分享:共享经济的商业困境该如何解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5月14日,知乎在其举办的第三届“盐club”上当场发布了“知乎live”,一款立足于共享经济与知识盈余的实时问答平台,而就在live发布的几天后,果壳旗下的在行也推出了一款付费AMA(Ask Me Anything)轻型应用,叫做“分答”。
原标题:时间的分享:共享经济的商业困境该如何解决5月14日,知乎在其举办的第三届“盐club”上当场发布了“知乎live”,一款立足于共享经济与知识盈余的实时问答平台,而就在live发布的几天后,果壳旗下的在行也推出了一款付费AMA(Ask Me Anything)轻型应用,叫做“分答”。无论是知乎的live,还是果壳的在行或分答,他们都是互联网时代匹配闲置知识资源与需求的有效方式,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知识也得到了传播。而且,他们身上都寄托了这两大国内知识型社区探路商业化的期待。这几年共享经济成了一门大生意,各个行业都在摩拳擦掌“Uber×”。但事实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顺理成章。2015年1月,英国两位大学的教授Giana M. Eckhardt和Fleura Bardhi在《哈佛商业评论》撰文称“共享经济根本就不关乎分享”(The Sharing Economy Isn’t About Sharing at All),文中提到了她们对美国租车软件Zipcar所做的一项调查,她们发现,消费者在使用服务时并没有因“共享”而产生一种双向性的义务,也没有产生交流的意愿,仅仅以匿名的方式体验服务,而且依赖于服务公司对分享系统的管理以确保它对每个人的公平。因此她们认为所谓的“共享经济”只是消费者为某物在某段时间的使用权而付费,这是一种利益交换,而消费者在这一行为中是功利主义导向,而不是社会或价值导向。她们认为率先了解到这一点的的公司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例如Uber的定位就是低价、方便和可信赖,而其竞争者Lyft的定位是友好与社区感,强调消费者“共享”的意愿,但数据显示后者在市场的增幅不如前者显著。很多人对共享经济的争议并不在于它的模式,而是它的称呼并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模式。其实在之前有人就将“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也称为“按需经济”(on-demand economy),尽管后者听起来少了些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无疑这一说法更能体现这一模式将闲置资源与需求相匹配的实质。“按需经济”这一说法则更突出了需求在这一交易中的重要性,最基本的问题是:分享者有没有分享的需求?消费者有没有消费的需求?其次才是将这两种需求进行匹配的过程。以Uber来说,消费者很明确有打车的需求,普通出租车的长时间存在就说明了这一点;但分享者却不一定一直有分享的需求,他们需要考虑自己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而往往Uber能带给他们的价值并非最高,所以一时新鲜过后,专职Uber司机逐渐兴起。而对知乎和果壳来说,想要走稳至少有三个挑战:其一,知识类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大,甚至说中国人从来没有为知识付费的习惯,想要以知识分享吸引消费这一招恐怕不会太灵;其二,当分享者一段时间后开始考虑自己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时,费用和模式对他们来说有多大的吸引力;其三知识分享不同于物质分享,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分享者都很难说清这段旅程的目的地,而且这段寻找的过程还需要双方在互动过程中的共同努力才可能达到期待的效果,相比其他行业,消费者和分享者更有可能在尝鲜后选择放弃。知识分享型平台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涌现,例如专注于和投资领域的“金牌顾问”,它集结了众多的银行金融机构高管与投资人资源,因此“金牌顾问”更清楚金融机构高管与投资人的需求与偏好,在另一端他们也为创业者与企业主提供服务,平台通过将金融机构/投资人与创业者/企业主的需求进行匹配,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解决了创业与实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据说他们成立三个多月成单数量已较为可观,显然金融投资领域的知识与资源分享平台更具可行性。共享经济(按需经济)的发展形势并不会如所有行业愿,对有心发展的平台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可持续的需求匹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6958
播放数:593747
播放数:1839268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热门排行榜
我想将来跟着心走的人会越来越多吧!!那个时候每个人才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17:02:13
充满活力就永远年轻 14:21:53
普通人只是把工作当成了工作,而成功的人是把工作当成了事业。 14:10:36
我希望知道更多的失败经验!成功不可复制,失败让人警醒! 16:58:45
父母,需要用心去对待,任何时候他们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都不会变! 14:06:20
身有体会,须办事谨慎 22:54:06
这是未来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之一,以我等传统思维甚为浓厚的人群来说,确实需要改弦易辙、适时接轨了。 09:12:04
大环境和我们的文化是没法剥离的,也是我们价值观产生的原因,环境让我们知道最快速适应它的途径,中国企业很多的做法最多的是无奈,如果一个企业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那能谈价值? 09:16:54
是个内心多么孤单而又孝顺的人啊! 11:38:59
好文章,杨超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来诠释和分析如何对待工作。推荐阅读。 14:32:13
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腾讯微博:
欢迎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QQ超级群:
提供有价值的交流平台
* 您对毕友网的意见和反馈:
提交反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经济出现的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