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问四川安岳县工业和重庆长寿区哪个地方相对较好,发展空间较大,房子增值空间等比较下。

文章列表 - 长江经济带概况 - 长江经济网
四川省简介
&&&&&&&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东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和川中丘陵,中部为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西部为川西高原,与重庆、陕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肃诸省市交界,是国宝大熊猫的故乡。
&&&&&&& 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省会成都在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第四大航空港。
&&&&&&& 四川现拥有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132种,占全国资源种数的70%,为全国的资源、能源大省,是川气东送的起点。因物产丰富,资源富集而被誉为&天府之国&。
&&&&&&& 四川是&中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 四川省是多民族聚居地,境内有藏族、彝族、羌族分布。
&&&&&&& 行政区划
&&&&&&& 四川省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五位,18地级市,3个自治州,16县级市。
&&&&&&& 四川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金堂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
(副省级)
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梓潼县、三台县、盐亭县、平武县、江油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荣县、富顺县
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
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罗江县
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
船山区、安居区、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
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
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金口河区、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眉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简阳市
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
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西充县、南部县、蓬安县、营山县、仪陇县、阆中市
通川区、达川区、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万源市
雨城区、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马尔康市、金川县、小金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黑水县
甘孜藏族自治州
康定市、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
凉山彝族自治州
西昌市、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昭觉县、金阳县、雷波县、美姑县、甘洛县、越西县、喜德县、冕宁县、盐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
广安区、前锋区、邻水县、武胜县、岳池县,华蓥市
巴州区、恩阳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
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丹棱县、青神县、洪雅县
&&&&&&& 历史沿革
&&&&&&&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以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以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置巴蜀二郡,汉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清为四川省,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 民国时期,今四川西部分治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1997年将四川分为今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目前,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
&&&&&&& 自古以来四川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使四川成为中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据考古证明,旧石器时期今四川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年前,成都平原地区是长江上游区域文化的起源中心。其中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是古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很早兴起,历史上四川的农业、冶金、丝织、建筑等都得到一定发展。
&&&&&&& 自然地理
&&&&&&&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处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2&21&~108&12&和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00多公里。东连重庆,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面积48.6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
&&&&&&& 全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四川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差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
&&&&&&& 东部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盆地北部为秦岭,东部为米仓山、大巴山,南部为大娄山,西北部为龙门山、邛崃山等山地环绕。该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热,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农业利用方式为一年两熟制。盆地西部为川西平原,土地肥沃,为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土地生产能力高;盆地中部为紫色丘陵区,海拔400~800米,地势微向南倾斜,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从北部山地向南流入长江;盆地东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区,分别为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
&&&&&&& 西北部为川西北高原,属于青藏高原东南一隅,平均海拔米,高寒气候,高山草甸植被。
&&&&&&& 西南部为横断山脉北段,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山河呈南北走向,自东向西依次为岷山、岷江、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和金沙江。气候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分布为寒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北亚热带常绿和落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经济
&&&&&&& 201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10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77.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4293.2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2132.6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53.9%和4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836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4:48.9:38.7调整为12.2:47.5:40.3。
&&&&&&&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8266.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占GDP的比重为60.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3.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0637.9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6154.4亿元,增长9.8%。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9%,居住类价格上涨0.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3.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比上年下降3.3%。
&&&&&&& 人口
&&&&&&& 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全年出生人口84.0万人,人口出生率10.3&;死亡人口56.6万人,人口死亡率6.94&;人口自然增长率3.36&。年末常住人口82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12.5万人,乡村人口4291.5万人,城镇化率47.69%,比上年提高1.39个百分点。
&&&&&&& 文化
&&&&&&& 文明渊源深厚。四川文明在夏商时代为神权文明,西周至春秋战国为礼乐文明。秦统一巴蜀后,巴蜀文化逐步转型为秦汉文化的一支重要地域亚文化。汉魏之际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隋唐五代为文学繁荣之地,佛教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宋代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出现了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巴蜀的科技在历史上很发达,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种植技术、盐井技术、青铜冶炼技术、天文学、数学、医学等。
&&&&&&& 地方特色显著。四川主要属于巴蜀文化区,区域文化自成体系。四川语言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织锦文化、盐文化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如四川方言、川戏、川茶、川酒、川菜、川药及蜀绣、蜀锦、川派盆景等文化品牌都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 文化珍品荟萃。四川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积淀,留下了一批珍贵稀有的高品味文化。四川拥有世界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6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60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2座以及其他人文景点200多个。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九寨沟&&&黄龙为世界自然遗产,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金器、铜器、玉器和陶器都属文物精品。其中,象征着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精神的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被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 川菜位居中国三大菜系之列,五粮液等川酒为国宴珍品,竹叶青、蒙顶茶、峨嵋毛峰等名茶享誉全国。
&&&&&&& 兼容多元文化。四川文化虽不可避免地具有农业文明的封闭性和静态性,但它又明显地具有对外努力开拓的开放性。除了境内本土的巴蜀文化和西部藏区文化外,只要跨出盆地,便与楚文化、秦陇文化、滇文化、夜郎文化、藏彝文化区域路途相接,促成了与四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渗透,形成巴蜀文化多元兼容开放的明显特点。改革开放以来,还吸纳了西方节庆文化与饮食文化。
&&&&&&& 教育
&&&&&&& 截至2015年末,四川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万所,在校生1514.7万人,教职工102.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84.5万人。
&&&&&&& 2015年末四川共有小学6487所,招生93.5万人,在校生 541.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初中3864所,招生80.7万人,在校生246.4万人;特殊教育124所,招生2398人,在校生 1.2万人;普通高中726所,招生49万人,在校生147.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550所,招生44.1万人,在校生110.8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 4591个,职业技术培训注册学员272.1万人次。
&&&&&&& 2015年末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9所(本科高校51所,高职高专58 所)。普通本(专)科招生43.7万人,增长6.7%;在校生138.8万人,增长4.5%;毕业生36.2万人,增长6.8%。研究生培养单位38个, 招生2.9万人,在校生9.0万人,毕业生2.5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5所,成人本(专)科在校生40.4万人;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62.2万人次。
&&&&&&& 交通
&&&&&&& 2014全年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等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474.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5%;完成旅客周转量1584.0亿人公里,增长8.9%。铁路营运里程395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506公里;内河港口年集装箱吞吐能力44.1万标箱。
&&&&&&& 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经过不断地建设,四川成为了西南的交通枢纽。铁路是四川沟通省内外运输的大动脉。四川铁路已形成包括宝成铁路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组成的铁路网。
&&&&&&& 长江横贯全省,是水路运输的干线,并与岷江、金沙江等支线沟通,在境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路运输网络。四川水路主要有金沙江段、长江段、沱江和嘉陵江水系水域。其中,金沙江新市镇以下,岷江乐山以下,嘉陵江阆中以下常年可通轮船,泸州、乐山、宜宾是水路干道上的重要城市。
&&&&&&& 四川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绵阳南郊机场、泸州蓝田机场、达州河市机场、九寨黄龙机场、宜宾菜坝机场等支线机场。
&&&&&&& 旅游
&&&&&&& 四川有世界遗产6处,列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世界自然遗产3处(九寨沟、黄龙、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处(峨眉山一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1处(青城山一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东风堰)。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保护区有4处(九寨、卧龙、黄龙、稻城亚丁)。
&&&&&&& 四川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156家(其中5A级10家,4A级130家),有&中国旅游胜地40佳&5处。峨眉山、九寨沟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四川共建自然保护166个,面积8910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4%,卧龙、蜂桶寨、喇叭河、草坡、鞍子河、黑水河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作为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地最精华区域,也已进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0年森林公园经营总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1.5%。2013年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园121处,国家森林公园33处。[31]
&&&&&&&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地貌景观丰富,已发现地质遗迹220余处,有兴文和自贡2处世界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博物馆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为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国家地质公园14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6处,其数量居全国前列。[31]
&&&&&&& 四川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1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6处。自古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金城天下奇&之誉。四川有贡嘎山(蜀山之王)、四姑娘山(蜀山皇后)、华蓥山(天下情山)、金城山(道教仙境)、青城山(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峨眉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螺髻山、天台山、千佛山、蒙顶山、西岭雪山等著名山峰,有横断山系的雀儿山、大雪山、邛崃山、岷山,以及大凉山、小凉山、龙门山、丹景山、葛仙山、米仓山、大巴山、龙泉山等大小山脉。
自贡市简介
&&&&&&& 自贡,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南部中心城市,享&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美食之府&之美誉。管理自流井、贡井、大安、沿滩四区和荣县、富顺两县,为四川省辖地级市,自贡于1990年筹建汇东新区(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四川省现有的五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自贡也是四川省五个主城区面积超100平方公里,人口超100万的&双百&大城市之一。[1]
&&&&&&& 自贡,中华民国最早建制的二十三个市之一,历史上自贡因产井 盐而富商云集,中国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也是抗日战争中捐款额度全国最高的城市。自贡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方,川内最早的省辖市之一和工业重镇。 中华民国时期,自贡为四川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市公司视角下的城市排名&中,自贡位列市级行政区中 成长竞争力前十强的第一位。
&&&&&&& 自贡,中国优质商品粮和商品猪生产基地;拥有一批中国知名企业和晨光研究院、炭黑工业研究院、井矿盐研究院等全国性的研究院所。 自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文学之城&百强市、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
&&&&&&& 行政区划
&&&&&&& 自贡市辖4个市辖区包括自流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2个县,容县和富顺县。
&&&&&&& 历史沿革
&&&&&&& 秦代,富顺和荣县地区分属巴郡、蜀。
&&&&&&& 汉代置犍为郡,富顺地区属犍为郡江阳县,荣县则属犍为郡南安县。
&&&&&&& 东汉章帝时,自贡地区即生产井盐,著名的盐井有富世井、大公井。
&&&&&&& 北周武帝时,因盐置县设镇。以富世井为名置富世县,
&&&&&&& 唐代改名为富义县,唐代升公井镇为公井县,隶荣州,宋代废公井县入荣德县,
&&&&&&& 明代易名富顺县;以大公井为名设公井镇,降荣州为县。
&&&&&&& 明代嘉靖年间,富顺盐业生产中心西移,新开自流等井。富顺县自流井盐区与荣县贡井盐区相距5公里,产、运、销联系十分密切,&前明以来本属一厂,名曰富义& 。富义厂是构成今日自贡城市框架的雏形。
&&&&&&& 清咸丰时期,太平军建都南京,淮盐不能上运,清廷饬令川盐济楚。富义厂盐业生产步入鼎盛时期,年产量占全川的一半以上,年征税银占全川盐税收入的40%,自贡成为四川井盐业的中心,被誉为&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盐都&。
&&&&&&& 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沦陷,川盐再次济楚,但两县分治的弊端却阻碍自贡盐业 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战时军需、民食及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决定设市。民国 28年(1939年)8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划出富顺县第五区和荣县第二区的产盐区,取自流井和贡井第一字合称自贡市。9月1日,自贡市政府成立,隶属 四川省政府。
&&&&&&& 日,自贡市解放,隶属川南行政公署。1952年,川南行署被撤销,隶属四川省人民政府。1978年4月,荣县全部、以及富顺县何市区6个公社划归自贡市管辖。1983年3月,富顺县全部划归自贡市管辖。
&&&&&&& 日,国务院(国函〔2005〕52号)批复同意调整自 贡市部分行政区划:(1)将自贡市大安区的红旗乡,自贡市沿滩区的仲权镇、舒坪镇、高峰乡、农团乡、漆树乡和自贡市贡井区的荣边镇划归自贡市自流井区管 辖。(2)将荣县的龙潭镇、桥头镇、五宝镇、莲花镇、成佳镇、白庙镇、章佳乡、牛尾乡划归贡井区管辖。(3)将富顺县的庙坝镇、牛佛镇、回龙镇划归大安区 管辖。(4)将富顺县的仙市镇、瓦市镇划归沿滩区管辖。同年,四川省政府(川府函〔号)批复同意调整自贡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原因:自 贡市原有行政区划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飞地&过多,全市较大块的飞地有6块,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3314人;2、区包围区。作为自贡市城市中心 区的自流井区被大安区封闭式环绕包围,缺乏发展空间;3、区县行政区划严重畸形。
&&&&&&& 自然地理
&&&&&&& 自贡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位于北纬28。55&37〞~29。38&25〞、东经104。02&57〞~105。16&11〞之间。东邻隆昌、泸县,南界江安、南溪、宜宾,西与犍为、井研毗邻,北靠威远、内江。幅员面积4373.13k㎡。
&&&&&&& 自贡的气候属亚热带波澜季风气候区。日照时间较短,四季分明,阴云天气较为常见。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7.0-18.0,极端最高气温40,常年日照小时。无霜期320-350天。雨量充沛,常年降水量平均毫米。
&&&&&&& 属典型的盆地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自贡气候多云 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自贡空气潮湿,夏天虽然气温不高,平均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0摄氏度,却常使人感 到闷热;冬天气温不低,月平均气温均在5摄氏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而显得比较阴冷自贡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月雨量均在200毫米以上,平 均月雨日有16-18天。而冬春两季则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 自贡境内中、浅丘陵起伏,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标高在250米至500米之间,城区海拔高度为280米至400米。市内河流主要为沱江水系,沱江下游段流经市境127公里。釜溪河为沱江在市境的主要支流,其上游有旭水河、威远河注入,流域总面积为3490平方公里。市境西部有越溪河自北向南穿越荣县,属岷江水系。
&&&&&&& 经济
&&&&&&& 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4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96亿元,增长 3.8%;第二产业增加值664.42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350.73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4.4%、60.1%和35.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44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5:59.5:29.0调整 为11.2:58.1:30.7。
&&&&&&&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49.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9%,占GDP的比重为56.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0.1%。其中,第一 产业增加值40.9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05.47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203.36亿元,增长9.8%。 %jK_x0005_wurpA;&
&&&&&&& 人口
&&&&&&& 201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27.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0.99万人,非农业人口126.4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31万人,出生率为10.06&;死 亡人口3.06万人,死亡率为9.31&;人口自然增长率0.75&。年末常住人口277.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4万人,增长0.9%。常住人口 中,城镇人口132.64万人,乡村人口144.3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88%,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 文化
&&&&&&& 2013年全市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演出503场次。全市有博物馆4个,艺术馆、文化馆115个,文物保护单位165个。全市出版图书种类6种,出版 量0.6万册;出版报纸种类3种,出版量1905万份;出版期刊种类4种,出版量2.6万册。全市有公共图书馆7个,图书总藏量38.25万册。全市广播 电视台3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座。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8.5%。
&&&&&&& 教育
&&&&&&& 2013年全市有各类学校395所,在校学生41.09万人,专任教师 1.94万人。有高等学校2所(四川理工学院、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在校生人数4.32万人。全市普通小学244所,招生3.14万人,在校生人数 16.9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142所,招生4.03万人,在校生人数12.2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9所,招生1.36万人,在校 生人数3.11万人。初中升学率为9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5.2%。
&&&&&&& 普通高校:四川理工学院、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 交通
&&&&&&& 内宜高速公路、乐自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自隆高速公路均可直达自贡主城区。
&&&&&&& 内昆铁路自北向南横贯全境,在自贡境内设大山铺站、自贡站、自贡南站(货运站)、俞冲站。在自贡站乘坐火车可直达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广州、杭州、西安、呼和浩特等国内重要城市。
&&&&&&& 规划中的内自宜城际铁路在自贡设有自贡东站,远期成自宜城际铁路也将接入自贡东站。
&&&&&&& 位于自贡贡井区成佳镇的自贡凤鸣通用机场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自贡首个通用航空港。自贡空运主要依靠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 旅游
&&&&&&& 1986 年,自贡市由国务院颁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后又相继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自贡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宜人,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之称。日,&自流井&&恐龙风景名胜区&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 自贡因盐设镇、设县直至因盐设市,以井盐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市内现有文物保护单位88处。其中,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所在的西秦会馆和燊海井,荣县大佛、富顺文庙,以及吴玉章故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阳市简介
&&&&&& 资阳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北靠成都市(相距88km)、德阳市,南连内江市,东接重庆市、遂宁市,西邻眉山市,是四川唯一一座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资阳公元前135年西汉时期置县,后设州、郡,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35000年前,古老的&资阳人&开启了四川人类文明史。古代文豪苌弘、 董钧 、王褒并称&资阳三贤&,乐至是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的家乡。
&&&&&& 资阳于1998年设立地区,辖县级资阳市、安岳县和乐至县。2000年成立地级资阳市,辖县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代管简阳市。幅员面积79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6.01万(2010年六普数据)。
&&&&&& 资阳的城市名片是:&中国西部车城&、&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中国节能之都& 、&绿色资阳& 、&三贤故里&、&中国长寿之乡&
&&&&&& 行政区划
&&&&&& 辖区包括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和简阳市。
&&&&&& 历史沿革
&&&&&& 资阳市周朝时属蜀国。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为秦国蜀郡辖地。西汉时设资中县。北周时因县城在资水(今沱江)之北,故称资阳县。隋唐时属简州、资州。
&&&&&& 明朝时资州改为资县。清雍正五年(1727年),设资州直隶州。民国时复改为资阳县。
&&&&&& 建国后资阳县属内江专区,后改为内江地区。1985年属内江市。1993年资阳县改为县级资阳市,由内江市代管。
&&&&&& 资阳地区: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8]15号):调整内江市行政区划,设立资阳地区,将内江市的安岳、乐至2个县和代管的资阳、简阳2个市(县级)划归资阳地区管辖。地区行政公署驻资阳市雁江镇。日,资阳地区成立。
&&&&&& 地级资阳市:日,国务院批准:(1)撤 销资阳地区和县级资阳市,设立地级资阳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雁江区。(2)资阳市设立雁江区,以原县级资阳市行政区域为雁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雁江镇。(3)资阳市辖原资阳地区的安岳县、乐至县和新设立的雁江区。原资阳地区的县级简阳市由省直辖。2000年11月雁江区挂牌成立。12月底资阳 市挂牌成立。
&&&&&& 自然地理
&&&&&& 资阳位于东经104&21&&105&27&,北纬29&15&&30&17&,处于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的中间。是四川省唯一连接成渝双核的中心城市,北靠成都(相距88km),南连内江,东接重庆(相距257公里)、遂宁,西邻眉山。
&&&&&& 发源于川西北高原茶坪山脉九顶山麓的沱江自简阳市的宏缘镇入境,向东南流,在资阳市与内江接壤的伍隍镇出境而蜿蜒东去。沱江河在市内经宏缘、灵仙、壮溪、养马、平窝、石钟、石桥、简城、东溪、新市、平泉、飞龙、老君、临江、保和、宝台、雁江、松涛、南津、忠义、伍隍21个乡镇,总长175.4公里,水域面积为30多平方公里,平均流量为225立方米/秒&&275立方米/秒,流域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因河网水系发育共有沱、涪两江支流(中、小河流)110条,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11条;50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的小河8条。还有短小溪流40余条,这些河流小溪几乎都发源于丘陵,河床平、缓、宽,地形切割浅、落差小、水流平缓、岸势开阔,是典型的丘陵地区水系网络。
&&&&&& 资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雨1100毫米,年日 照时数13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长达300天。全年云雾多而日照少,空气湿度大而昼夜温差小;平均风速小,大风日数少。资阳市各县区年平均气温 17 ℃左右;年降水量 950mm左右;年日照1250小时左右;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6.5 ℃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5 ℃左右;极端最高气温 40.2 ℃;极端最低气温-5.4 ℃。 就盆地气候而言,资阳市还具有南 - 北、东 - 西气候过渡带的特点。境内,西北部龙泉山一般海拔高度600-1000 米,比丘陵区高出 300-500 米,其产生的空气下沉增温减湿作用对资阳气候也有一定影响。如反映明显的简阳,其冬干、春旱、夏旱频率分别高达90%、75%、75%,明显高于其它各县区。
&&&&&& 经济
&&&&&& 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70.4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 加值702.9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316.6亿元,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2:56.0:23.8调整优化为 19.8:55.3:24.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7.2%、66.2%、26.6%,分别拉动GDP增长0.6、5.8、2.4个百分点。
&&&&&& &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3%,高于GDP增速0.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9.2%,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4%,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5%。其中,8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现&四涨三跌一持平&,涨幅最大的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5%。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下跌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下跌2.7%。
&&&&&& 人口
&&&&&& 据市公安局统计,2015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03.7万人,比上年减少3.6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413.0万人。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35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1.0万人。城镇化率39.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 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2910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76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全年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169.9万人,比上年增加4.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 文化
&&&&&& 2015年末,全市已建成2809个农家书屋,5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171个文化站。农家书屋藏书总量达到646万册。全年新创作(编排)各类文艺作品(节目)500余件,其中有60件在省级刊物发表。年末,全市拥有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8处、省级43处。
&&&&&& 年末,有线电视用户89.3万户,比上年增加0.4万户;数字机顶盒用户60.8万户(包括高清及互动用户),比上年增加4.1万户。
&&&&&& 教育
&&&&&& 2015年,全市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达到99.7%,普通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达到99.0%,本科、专科上线率为98.9%。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1710所,在校学生61.0万人,教职工3.61万人。其中,有小学258所,专任教师9548人,在校学生27.8万人;普通中学309所,专任教师 16608人,在校学生17.6万人。
&&&&&& 交通
&&&&&& 资阳是唯一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四川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西靠成都、眉山,东接重庆,北邻德阳、遂宁,南连内江,是四川省&十一五&规划加快发展的成都经济区组成区,属成都1小时经济圈。渝蓉高速公路从资阳市北郊穿过、内遂高速公路、遂资眉高速公路、成渝高速,渝蓉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川鄂公路;318国道(上海至拉萨)、319国道(厦门至成都)、321国道(广州至成都),川西环线、106省道亦穿境而过,资阳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3394公里。
&&&&&& 成渝铁路从成都站向东引出,经简阳市、雁江区,从资阳市穿境而过。资阳市境内有多个等级客货运站,承担起主要交通运输服务。成渝城际铁路线路走向为:成都 &资阳&资中&内江&荣昌&永川&重庆。作为客运专线,该线路将只发送旅客列车,发车形式上有沿线停靠和成渝直达两种模式。该专线全长308公里,设计时 速350公里。
&&&&&&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位于简阳市,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正 式批准简阳市芦葭镇作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场址。根据规划,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具体项目还将报送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将于2014启动建设,一期工程有望在 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天府国际机场的综合交通规划正在进行,其中天府机场高速预计2015年11月份动工,三年后建成。连接市区和天府机场的高速公 路和轨道交通将会陆续建成。根据预测,到2030年,天府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30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达200万吨。较之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 际机场将配套更加完善的硬件设施,将更好地助力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发展。&&&&&&
&&&&&& 旅游
&&&&&& 资阳人文古迹较为丰富,特别是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宋的安岳石刻,以&古、 多、精、美&被誉为&我国古代雕刻又一伟大宝库&,有唐宋时期雕刻的石刻145处10万余尊,3米以上的石刻造像50余尊,经文40多万字,高三米,雕技 精湛的紫竹观音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此外还有资阳半月山大佛、河东大佛,简阳石景山&人头石&、&张飞营&,乐至陈毅故居、报国寺等名胜人文古迹。简阳三岔湖距成都50公里,岸线长240公里,大小岛屿113个,湖面开阔,1993年被香港列入世界名湖名库;简阳龙泉湖仅距成都38公里,14座群岛2000年被列为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
宜宾市简介
&&&&&&& 宜宾,四川省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酒五粮液,即产于这里,发达的酿酒工业使宜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都&。[1]& 宜宾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誉,古称&僰道&、&戎州&、&叙州&,位于四川省南部,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长江零公里处。辖二区八县(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
&&&&&&& 宜宾战略位置重要,其位置是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的融合点,辐射周边人口多达2000余万,是省域中心城市。
&&&&&&& 宜宾的能源(水电、火电、煤炭、页岩气等)丰富、产业发达,提供就业岗位众多,交通方面高速公路网络、高铁网络、长江港口、民用机场一应俱全。
&&&&&&& 行政区划
&&&&&&& 宜宾市辖2区(翠屏区、南溪区)、8县(宜宾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共有72个乡(其中,苗族乡11个,彝族乡2 个)、104个镇、13个街道办事处、29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269个居民小组、2948个村民委员会、22869个村民小组。&&&
&&&&&&& 历史沿革
&&&&&&& 秦时在宜宾市境设置了第一个县级行政机构僰道县。治所僰道城,即今天的宜宾城区。
&&&&&&&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犍为郡,郡治初设鄨(贵州遵义市西)。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犍为郡治移僰道城,属西汉益州刺史部。王莽于公元9年建立&新&朝,犍为郡改称西顺郡,僰道改称僰治,其郡治、领县未变,至更始元年(公元23年)而止。
&&&&&&& 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犍为郡迁治武阳(彭山县江口镇)。僰道县仍设。
&&&&&&& 南齐武帝时(483~493年)犍为郡由武阳迁回僰道城,至501年,僰 道为&夷戎&占据,郡废。南朝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平定&夷戎&后,于僰道城设戎州。北周于明帝元年(557年)占据戎州,保定三年(563年) 在戎州原僰道县地域建外江县(治宜宾城)作为州治。
&&&&&&& 隋于公元581年取代北周,据有宜宾,仍设戎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僰道城第三次成为犍为郡郡治直到唐初。
&&&&&&&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隋犍为郡,复设戎州。唐代除天宝元年 (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改称南溪郡外,戎州长期设立直到唐末。其州治,唐武德元年至贞观六年(618-632年)在翠屏区李庄镇对岸涪溪口, 贞观六年至长庆元年(632-821年)在宜宾城三江口,长庆元年至会昌元年(821-841年)在李庄镇对岸涪溪口。唐会昌元年(841年)戎州复设于 僰道城。唐会昌二年(842年)因金沙江大水,州治由三江口迁岷江北岸旧州坝,直至唐末。
&&&&&&& 五代时前蜀、后蜀仍设戎州、僰道县,州县治在江北未变。
&&&&&&& 宋于乾德三年(965年)占据戎州,仍设戎州治、僰道县仍治于江北旧州 坝。
&&&&&&& 宋政和四年(1114年)戎州改称叙州,僰道县改称宜宾县。州、县治仍设江北旧州坝。宋咸淳三年(1267年)叙州安抚使郭汉杰为对付元军骑兵,筑登 高山城于今翠屏区白沙湾街道境内白塔西路侧,宋叙州治宜宾县治同迁登高山城。
&&&&&&&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郭汉杰降元。次年,元军毁登高山城,将叙 州、宜宾县治迁回三江口旧城区。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叙州升为叙州路,叙州路治和宜宾县治设三江口城区。另城中设叙南等处蛮夷宣抚使司,统管叙州、 马湖二路及各州、县长官司、千户所等。红巾军首领明玉珍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重庆称帝,号大夏。占领宜宾后,在三江口宜宾城中设叙州军民宣抚 使司管理市境地域,城中宜宾县治仍设。
&&&&&&& 明洪武四年(1371年),大夏政权灭于明,明据有叙州路和宜宾县,路、 县治仍设三江口城区。明洪武六年(1373年)叙州路改称叙州府,府治与宜宾县治仍设三江口城区,并于同年修筑叙州府石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 献忠义军占领宜宾城。其后,南明军、清军反复争夺宜宾。
&&&&&&&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王朝称&叙地全入版图&行使对叙州府统治权。清宣统三年(1911年)公历12月5日,反清保路&同志军&迫使清叙州知府反正,成立川南军政府,清王朝在宜宾的统治结束。
&&&&&&& 日,中华民国成立。民国2年(1913年)废叙州府,宜宾县及原府属各县归四川省下川南道(次年改为永宁道)管辖。民国23年(1935年)3月,四川省分设18个行政督察区,四川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宜宾县治设三江口城区。
&&&&&&& 日宜宾解放。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宜宾军事管制委员会设立。日,西南行政区川南行政公署设立。1月2日川南区宜宾专区建立。专区专员公署设于三江口城区。日,川南区宜宾专区改称四川省宜宾专区。
&&&&&&& 1954年四川省宜宾区专员公署改称四川省宜宾专员公署。
&&&&&&& 1967年4月,四川省宜宾专区改称宜宾地区。专区专员公署、地区革委会和地区行政公署均设三江口城区。1968年成立宜宾地区革命委员会取代宜宾专员公署。1978年4月,宜宾地区革命委员会改设为宜宾地区行政公署。
&&&&&&& 日,国务院批准宜宾撤地设市。日,四川省宜宾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市政府设三江口城区。日,市政府由城区中山街迁南岸蜀南大道至今。
&&&&&&& 1957年3月,屏山县由乐山专区划入宜宾专区,至此,今市属10县(区)地域已归属宜宾版图。
&&&&&&& 1960年7月,泸州专区并入宜宾专区,合并后的宜宾专区辖有2市16县,四川省宜宾专员公署辖仍设三江口宜宾城。
&&&&&&& 1978年4月,隆昌县由宜宾地区划归内江地区。
&&&&&&& 1983年3月,富顺县由宜宾地区划归自贡市;同年6月,宜宾地区、泸州市分设,原泸州专区所辖市、县陆续划出,至1985年5月,宜宾地区辖有1市9县。
&&&&&&& 1996年10月,撤销宜宾地区,改设四川省辖宜宾市,原县级宜宾市改设为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市辖有1区9县。
&&&&&&& 2011年2月,南溪撤县改为宜宾市南溪区,宜宾市辖有2区8县至今。
&&&&&&& 自然地理
&&&&&&& 宜宾东靠长江,西接大小凉山,南接云南,北连川中腹地,素为川南形胜。自古以来,宜宾就是川南、滇东北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
&&&&&&& 宜宾全区地跨东经103&36&&105&20&,北纬27&50&&29&16&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53.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50.4千米。市境东临四川泸州市,南接云南昭通市,西界乐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靠自贡市。全市幅员面积13298平方公里。至2013年,城市建成区为90余平方公里。
&&&&&&& 宜宾地形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市境最高点为海拔2008.7米的屏山县五指山主峰老君山,为川南最高峰,最低点为海拔236米的江安县金山寺附近,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岭谷相间,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市境内海拔500&2000米的中低山地占46.6%,丘陵占45.3%,平坝占8.1%。
&&&&&&& 宜宾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低丘、河谷地带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具有 气候温和、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无霜期长、冬暖春早、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mm,5~10月 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1.7%,主汛期为7~9月,降雨量更集中,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1%。年平均日照数为小时,无霜期 334~360天。年平均风速仅为1.23m/s,多为西北风和东北风,静风频率较大,高达34~53%,风速小。
&&&&&&& 宜宾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金沙江、岷江汇合成为长江横 贯市境北部,三江支流共有大小溪河600多条。文星河、南广河、长宁河、横江河、西宁河、黄沙河、越溪河、箭板河、古宋河等9条中等河流流域面积均在 500平方千米以上。另有21条河流流域面积为100平方千米~500平方千米,有23条小河流域面积为50平方千米~100平方千米。三江的支流、溪河 或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作不对称的南多北少状河网分布,南部支流多发源于崇山峻岭,故滩多水急;北部支流多发源流经丘陵,故水势平缓,岸势开阔。主要河 流:岷江、萃河、文星河、南广河、长宁河、横江河、西宁河、黄沙河、越溪河、箭板河、金沙江、长江、玉河等。
&&&&&&& 经济
&&&&&&&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525.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35亿元,增长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89.89亿元,增长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1%,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19.66亿元,增长10.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7%,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060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2:58.3:27.5。
&&&&&&&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77.2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GDP的比重为57.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64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555.16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232.48亿元,增长10.8%。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4万人。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 人口
&&&&&&& 2015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552.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89万人;男性人口28.73万人,减少1.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97万人,出生率为10.81&;死亡人口3.72万人,死亡率为6.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7&。年末常住人口4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2.5万人,增加6.5万人;城镇化率45.1%,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 文化
&&&&&&& 2013年末,宜宾有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总藏量957千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个,文物管理所11个,博物馆9个,文物保护单位25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85个。
&&&&&&& 2013年末,宜宾广播综合覆盖率94.88%,电视综合覆盖率95.52%。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41.01万户,比上年减少4.0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6.26万户,增加8.54万户。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7514公里。
&&&&&&& 教育
&&&&&&& 2013年,宜宾有各级各类学校1476所(不含普通高等院校、成人中小学、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在校生83.8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 7.4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8.4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8.16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36.5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0.07万人,在园幼儿 13.15万人。
&&&&&&& 交通
&&&&&&& 宜宾是以四川省内以水、陆、空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著称的川南交通枢纽城市。
&&&&&&& 宜宾市拥有众多铁路线路,到2020年前将全部建成,从而成为川南铁路枢纽。
&&&&&&& 宜宾菜坝机场为二级机场(4C级),最大起降机型为波音737,日竣工及首航,是四川少有几座盈利的支线机场之一,是四川第四大机场,目前现执行宜宾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宜昌、三亚、西安、拉萨、杭州、贵阳、丽江等多条航线。
&&&&&&& 岷江和金沙江在宜宾市区汇合始称长江,以宜宾市区为中心,沿岷江西北而去可至乐山,沿金沙江向西南而行可抵云南水富,沿长江东下可达上海。宜宾市境内有河道10余条,通航里程963.3公里。
&&&&&&& 旅游
&&&&&&& 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蜀南竹海、石海洞乡
&&&&&&& 世界地质公园1个:石海洞乡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石海洞乡风景名胜区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处:蜀南竹海、石海洞乡、夕佳山、李庄古镇
&&&&&&& 四川省风景名胜区5个:芙蓉山、筠连岩溶、越溪河、老君山、僰王山
&&&&&&& 四川省级森林公园5处:石城山、云台山、七星山、青峰寺、老君山
&&&&&&& 四川省级湿地公园2处:云台湖、七仙湖
&&&&&&& 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处:五粮液工业园区
&&&&&&& 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佛来山
&&&&&&&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金秋湖
雅安市简介
&&&&&&& 雅安,四川省地级市,原为西康省省会,1955年随西康撤省并入四川,设雅安地区,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东麓,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距成都仅115公里。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 雅安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壮丽诗篇。
&&&&&&& 雅安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新兴的旅游城和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有&雨城&之称。
&&&&&&& 行政区划
&&&&&&& 雅安市下辖2个市辖区(雨城区、名山区),6个(县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
&&&&&&& 历史沿革
&&&&&&& 雅安历史悠久,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
&&&&&&& 战国时期,在秦惠文王更元9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置蜀郡。在该区开青衣道,置邮传。继后,羌人沿青衣江徙入雅安,是为青羌,即青衣羌国故地。战国后期(公元前222年),秦灭楚,迁楚遗族严道(庄道)入蜀,立严道县(治所荥经)。隶属蜀郡,这是雅安最早的建置。
&&&&&&& 西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改置沈黎郡(治所今汉源县),辖严道县(王莽时改名严治,今荥经、雅安等地)、青衣县(今芦山县)、徙县(今天全始阳镇)、旄牛县(今汉源九襄镇)等地。
&&&&&&& 武帝天汉4年(公元前97年)撤销沈黎郡合并于蜀郡,设置西部都尉府,一治旄牛,主管外羌(今汉源一带);一治青衣,主管汉民(今雅安、芦山一带)。
&&&&&&& 东汉安帝延光元年(公元123年)改蜀郡西部都尉为蜀郡属国,辖县未变。灵帝时(公元168年)改置汉嘉郡(治所今芦山),领辖4县,并包括今甘孜州大部及凉山州一部分。
&&&&&&& 晋初仍汉嘉郡,成汉又分置沈黎郡。东晋后汉嘉郡废,县迁地侨置。南北朝时政权荒废,公元347年后战乱不已,变革纷繁,本区建置之县,大多迁徙,附设于外地州郡。这一时期的建置辖属变化很大,公元348―552年间,本区政权荒废200多年。
&&&&&&& 西魏废帝2年(公元553年)平蜀以后,始移民垦殖,设蒙山郡(治所今雅安多营),领辖始阳(县治今雅安多营),蒙山(今名山蒙阳镇)2县。周武帝天和3年(公元568年)改蒙山郡分置黎州、沈黎郡。
&&&&&&& 隋仁寿4年(公元604年)废郡置雅州。炀帝大业3年(公元607年)废雅州置临邛郡,领有芦山、名山、始阳(州治)等县。
&&&&&&& 唐武德元 年(公元618年)推行州、县两级制,复雅州,领4县(芦山、名山、严道、百丈)。武德3年(公元620年)增置荥经县。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58年)复 为雅州,领5县,即严道(今雅安雨城区多营乡)、芦山、名山、百丈(今名山百丈镇)、荥经。唐朝为了巩固其统治和对外扩充,还设立了黎州(洪源郡)都督 府,辖汉源(今汉源县清溪乡)、飞越(今宜东乡)、临溪(今名山茅河乡)等县。同时还设立了若干军镇,如灵关镇(兵镇,今宝兴灵关乡)、始阳镇(兵镇,今 天全始阳镇)和川镇(兵镇,今天全县城)等,加强了这一地区的军事部署。在连年战争中,雅州已成为重要的军事、交通要道。为了对边地民族招抚内附,还设立 了50多个由少数民族首领管辖的&羁縻州&,以便对少数民族的治理。
&&&&&&& 五代时(公元934年)于雅州增设永平军节度使和碉门安抚司(今天全城西)。
&&&&&&&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年),雅州治所,由今雅安多营坪迁到苍坪山麓(今雨城区)。
&&&&&&& 元宪宗8年(公元1258年)雅州属嘉定府治,并增置天全招讨司(今天全县城和始阳镇),统属陕西行省吐番本部宣慰使司管辖。
&&&&&&& 明代地方政权实行府、州、县3级制。雅州辖芦山、名山、荥经。州治在今雨城区。
&&&&&&& 清初仍为雅州。雍正7年(公元1729年)升州为府,雅安属上川南道,辖名山、荥经、芦山、天全、清溪、雅安6县。在此期间,清庭正式收缴了天全高、杨二土司印信封号,实行改土归流,结束了760余年的土司统治。
&&&&&&& 民国初年(公元1913年)废州、府设道、县,当时的雅安、芦山、名山、天全、荥经、汉源6县,均属建昌道辖。1924年废道,1935年设四川省第17行政督察区,治设雅安县,辖雅安、天全、芦山、荥经、汉源6县和穆坪设治局(今宝兴县城)。1939年西康建省,该区改设西康省第2行政督察区直至解放。
&&&&&&& 1951年改称雅安专署,并以汉源、越西、冕宁各一部分新建石棉县。 1955年撤销西康省,本区归划四川,并将名山县和泸定县划属本区,次年(1956)又将泸定县划归甘孜州辖。1981年改称雅安地区至2000年,管辖 雨城、名山、荥经、汉源、石棉、天全、芦山、宝兴8区、县共42个镇、106个乡(其中18个民族乡)。日,撤销名山县,设立雅安市名山区,以原名山县的行政区域为名山区的行政区域。
&&&&&&& 自然地理
&&&&&&&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长江上游,域跨北纬28&51&10&P&30&56&40&P,东经101&56&26&P&103&23&28&P之间,东北邻成都市、东邻眉山市、东南邻乐山市、西连甘孜藏族自治州、南界凉山彝族自治州、北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是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雅安市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
&&&&&&& 雅安北部邛崃山南延到西部二郎山,与北部南延的夹金山会合。西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雪山伸入市域。南部和东南部有大相岭与小相岭。全市地形呈北、西、南地势高,东部地势较低的地理格局。西南、西北边缘地带的极高山(海拔超过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其中石棉与康定、 九龙交界的无名山顶海拔5793米,为本市最高峰。高山(海拔米)分布于宝兴、天全西北部和石棉西南部等地,相对高差可达 米,此两类地形占全市总面积21%。分布于各县区的中山(海拔米)占总面积69%,范围广,面积大。低山(海拔 500~1000米)仅占4%,主要在雨城区和名山一带。丘陵与平坝占总面积的6%,多集中于河谷两侧,以青衣江两岸最多。河谷东端出境处海拔627米, 为全市最低点。
&&&&&&& 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在14.1℃~17.9℃间,降雨多,多数县年降雨毫米以上,有&雨城&、& 天漏&之称。湿度大,日照少。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民间有&雅安天漏&的说法,有雨城之称,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除高寒山地外,一般冬无严 寒,夏无酷暑,春季回暖旱,降水集中于夏季,多夜雨,但大相岭南北气候有显著差异。以雨城区、汉源城区为例:前者年均温16.2℃,后者18.0&C。前 者的一月均温为6.1℃,后者为8.3℃。前者的七月均温为25.4℃,后者为26.0℃。前者日照1005小时,后者1451小时。全市河谷带无霜期 280~310天,年降水量南北差异显著。北部多在毫米之间,南部仅740~760毫米。雨城区、天全一带某些年份降水量可多达 2000毫米,为全川多雨中心,故有&雨城&之称。
&&&&&&& 经济
&&&&&&&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2.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44亿元,增长3.9%;第二产 业增加值280.92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149.22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67.8%和 2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524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6∶57.5∶27.9调整为14.4:55.9:29.7。
&&&&&&& 2015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98.25亿元,比上年增长9.7%,占GDP的59.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6.61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98.71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82.94亿元,增长8.7%。
&&&&&&& 全年雅安市中心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0%,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2%,居住类价格上涨2.8%。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6%。 全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PPI)下降2.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8%。全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IPI)下降2.3%。
&&&&&&& 人口
&&&&&&& 据公安户籍年报显示,2015年出生人口14443人,人口出生率9.32&;死亡人口21559人,人口死亡率13.92&,人口自然增长率-4.59&。年末常住人口154.68万人,城镇化率42.55%,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 文化
&&&&&&& 雅安是中国南路边茶茶马古道的起始地,蒙顶 山茶通过茶马古道输入藏区, 是历代中央政府与藏、 羌等少数民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用商品, 成为汉族人民同藏、羌等各族人民增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 雅安边茶从唐代开始传入西藏,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藏族人 民喜爱的饮用品。雅安与藏区接壤,两地间容易发生沟通和交流,从最初的简单以物易物,到后来便逐渐发展成大规模的&以茶易马&和&茶土交流&,使得从四川 雅安到西藏拉萨之间便逐渐形成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古代商道,因为当年在这条古道上运输的物资主要是雅安的南路边茶,所以又称川藏茶马古道。
&&&&&&& 雅安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四 大教。现有开放宗教活动场所31处,其中正式登记24处;有宗教职业人员53人,正式登记42人;有以佛教、天主教信徒为主的信教群众10万余人,占全市 总人口的7%;现有市级宗教团体2个(市佛教协会,市天主教爱国会),有县级宗教团体8个。从分布看,31个宗教活动场所分布于全市1区7县。特殊的地理 位置体现在宗教方面也有其复杂性:既与藏传佛教息息相关,又与内地各宗教一脉相承。各宗教团体和开放宗教活动场所依照有关法规和政策,按自己的教义教规开 展正常的宗教活动。
&&&&&&& 交通
&&&&&&& 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川藏、川滇西公路交汇处,距成都140公里。国道108和318线穿城而过,雅泸高速公路、成雅高速公路与之相连,国道108、318线,G5京昆高速均经过雅安。成都新南门旅游集散中心、石羊场汽车站每日有客运班车到达雅安。经成雅高速公路到雅安仅一个半小时车程。雅安至景区每日有数十班客车往返,有出租车运行。
&&&&&&& 旅游
&&&&&&& 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CCTV&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是四川省度假旅游和自驾车旅游的热点地区有&大香格里拉驿站&之称。
&&&&&&& 雅安市拥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5 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 4 个,省级和市级风 景名胜区 8 个,国家 4A 级旅游区 2 个和 1 个 2A 级旅游区,有国家地质公园 1 个,有中国最 大的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还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 5 个,有国家级、 省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7 处,各种馆藏文物近 3 万件。 雅安是大熊猫的家园。1869 年,法国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我市境内宝兴县邓池沟 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并制成模式标本运往法国,成为巴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引起 世界轰动。
&&&&&&& 旅游地有汉高颐阙、白马泉、碧峰峡、蒙山风景区、唐代摩崖造像、严道古城遗址、富林文化遗址、安顺场渡口、田湾河、汉樊敏碑阙、飞仙关、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大板桥风景区、上里古镇、周公山温泉、宝兴邓池沟熊猫故乡、九襄古镇、牛背山、大渡河峡谷等。另有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雅安发现了世界上的第一只大熊猫。
遂宁市简介
&&&&&&&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介于东经105&03&26&P -106&59&49&P,北纬30&10&50&P-31&10&50&P之间。东西宽 90.3公里,南北长108.9公里,总面积5300平方公里。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 角。历史上,遂宁曾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迷人的灵性山水和发达的农工商贸而成为川中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尤以纺织食品工业闻名,素有&东川巨邑&、&川 中重镇&、&小成都&之称。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遂宁市,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人口近380万。市城区建成区面 积 75.90平方公里,人口63.67万。
&&&&&&& 人口民族:遂宁为人口稠密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18 人,人口密度远大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沿涪江两岸的冲积平坝、沿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和丘间小平坝区。从射洪县的金华镇到船山区的龙 凤镇,沿涪江两岸属人口的特稠密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850人。
&&&&&&& 全市社会从业人员270万人,占总人口的71.0%,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除能够充分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外,还采取多种措施转移富余劳动力。全市常年输出劳动力保持在120万人以上,遍布全国各省、市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 全市除汉族外,还有藏族、彝族、苗族、壮族、回族、羌族、蒙古族等44个少数民族,人口近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5%,这些民族只是散居于汉族之中,未形成集中聚居区。
&&&&&&& 行政区划
&&&&&&& 1950年1月,设置遂宁分区,专员公署辖9县:遂宁县,1949年12 月8日解放,治所城关镇;潼南县,日解放,治所梓潼镇;乐至县,日解放,治所天池镇;三台县,1949年12月 20日解放,治所潼川镇;盐亭县,日解放,治所云溪镇;蓬溪县,日解放,治所赤城镇;安岳县,1949年12月 8日解放,治所岳阳镇;中江县,日解放,治所城关镇;射洪县,日解放,治所太和镇。
&&&&&&& 日,撤销川北行署区并入恢复的四川省,遂宁分区改为遂宁专区,隶属四川省,辖县不变。
&&&&&&& 日,撤销遂宁专区,所辖遂宁、蓬溪、中江、三台、射洪、盐亭、潼南7县划归绵阳专区,安岳、乐至2县划归内江专区。
&&&&&&& 日,撤销绵阳地区,分置遂宁、绵阳、广元三个省辖地级市。遂宁市建立,原遂宁县改为市中区,遂宁市辖市中区和射洪、蓬溪2县。市府驻市中区。
&&&&&&& 日,析原蓬溪县西部地区置大英县。
&&&&&&& 日撤销遂宁市市中区,分置遂宁市船山、安居两区。市府驻船山区。
&&&&&&& 截止2013年底,遂宁市下辖2个市辖区(船山区、安居区)、3个县(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
&&&&&&& 历史沿革
&&&&&&& 遂宁历史久远。根据在射洪县仁和镇马鞍山南山采集到的人顶头骨化石初测,至少在公元1万年前,遂宁就有人类活动。夏商时期,全国划为九州,遂宁县境(指今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和重庆市潼南县境)属梁州管辖。
&&&&&&& 春秋初年,四川境内出现巴国和蜀国两个奴隶制国家,遂宁县境属蜀国管辖区,秦统一后为蜀郡所辖。东汉末年(220年),置德阳县,治所在今城区 内,境内置县 也由此开始。西晋后期(约303年),流民李雄起义建立成汉国,置德阳郡,辖德阳县,郡、县治所仍在今城区内,境内置郡也由此开始。
&&&&&&& &遂宁&作为地名,始于东晋。东晋与十六国并存,而遂宁则属于十六国中的成汉国。当时,各国统治者之间连年混战,成汉国统治者内部也为争权夺位 斗争不息,人民痛苦不堪。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大败李雄遗部李势,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当桓温凯旋而归,途经县境时,但 见风和日丽,歌 舞升平,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这位长年征战沙场的将军感慨万端,一种厌恶战乱、渴望太平的思绪油然而生,因而在这里设郡,定郡名为&遂宁&,表示 &平息战乱,达到安宁&的意思。从此,川中丘陵中的这片红土地,便有了一个吉祥的名字&&&遂宁&。
&&&&&&& 在历史的沧桑演进中,&遂宁&这个名称或用或改,遂宁的&级别&或升或降,遂宁的辖区或大或小,但有一点没有改变,这就是不论哪个朝代,都以遂宁城为郡、府、州、县的治所,足见古人对遂宁这块土地的厚爱。遂宁也因此成了川中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 南北朝至宋元时期,今市境内先后设置或更名石山郡、小溪县、方义县、遂州、遂州总管府、遂州总督府、武信军节度使,辖区常有三五县。辖区最大时 期当数唐末,在遂州设的武信军节度使,管辖了遂(遂宁)、昌(隆昌)、合(合川)、渝(重庆)、泸(泸州)五州。自明朝开始,遂宁降州为县,先后隶属潼川 府(今三台 县)、嘉陵道(今南充市)。
&&&&&&& 1935年,民国政府将四川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在遂宁置四川第十二行政督察区,设专员公署,辖遂宁、安岳、中江、三台、射洪、盐亭、蓬溪、 潼南、乐至等9县, 专员公署、县治所均设在今市城区。全国解放后,置川北行政区遂宁分区,1952年改为遂宁专区,仍辖上述各县。1958年撤专区留县,遂宁并入绵阳专区。
&&&&&&& 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遂宁撤县,建为省辖市,管辖市中区(原遂宁县)、蓬溪县和射洪县。199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蓬溪县涪江 以西地区建立大英 县,县治所设在蓬莱镇。遂宁市所辖为一区三县,即市中区、蓬溪县、大英县、射洪县。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市中区行政区,设船山区、安居区 (治所设安居镇)。至此,遂宁所辖为二区三县,即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射洪县。
&&&&&&& 自然地理
&&&&&&& 遂宁市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冬暖春旱,无霜期长。夏季炎热,雨热同季,旱涝交错。秋多绵雨,冬多云雾,日照较少,湿度较大。
&&&&&&& 气温月季变化显著。隆冬1月平均气温6.0~6.5℃,但冬季日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很少降至0℃以下,冰雪严寒罕见。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春季常始于2月下旬至3月初。夏季较长,盛夏常有连晴高温天气。秋季气温比较适宜。
&&&&&&& 降水充沛,分布不均,年季变幅大,旱涝常交错。常年降雨量950毫米左右。4~10月为雨季,春末夏初常有夜雨,素有&巴山夜雨&之称。盛夏(7~8月)降雨集中,旱涝交错,雨量占全年的35%,常有暴雨洪涝。秋季常有绵雨,持续时间一般为6至7天。
&&&&&&& 云量多,日照少,秋冬季尤为突出。年平均云量达8成以上。空气湿度较大;风少,风速小,平均风速多在2.0米/秒以下;8级以上大风较少,涪江河谷常年仅有1~2天出现大风。冰雹较少,雷暴较多。
&&&&&&& 遂宁中小河流众多,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涪江、琼江、郪江、梓江、青岗河、蓬溪河等15条。涪江全长660公里,遂宁境内171公里。涪江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境内流域面积5127.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96.29%。
&&&&&&& 经济
&&&&&&&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09.55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21亿元,增长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为6.5%,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49.29亿元,增长1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4%,拉动经济增长6.6个百 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21.05亿元,增长9.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1%,拉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7.99:55.18:26.83调整为今年的17.20:55.50:27.30。
&&&&&&&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96.38亿元,增长10.9%,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9%,拉动经济增长6.9个百分点。
&&&&&&& 据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7.19亿元,增长30.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70亿元,增长15.6%。地方财政支出236.96亿元,增长17.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6.11亿元,增长8.3%。
&&&&&&&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1.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6%,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0.2%,衣着上涨1.3%,家庭设备用 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2%,交通和通信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7%,居住类上涨3.7%。
&&&&&&& 人口
&&&&&&& 2012年末全市总人口383.96万人,其中船山区70.38万人,安 居区80.84万人,蓬溪75.06万人,射洪103.40万人,大英54.27万人。(统计局提供数据全市总人口376.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7 万人,非农人口89.09万人,船山70.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96万人,非农人口37.42万人,安居79.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98 万人,非农人口5.62万人,蓬溪7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53万人,非农人口10.57万人,射洪100.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5.37 万人,非农人口25.17万人,大英54.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16万人,非农人口10.31万人)。
&&&&&&& 全市除汉族外,还有回族、藏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壮族、羌族、维吾尔族、高山族等44个少数民族,人口近1.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5%,这些民族只是散居于汉族之中,未形成集中聚居区。
&&&&&&& 教育
&&&&&&& 2011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686所,在校生50.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25%),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2万人(占学生总数的63.12%),有教职员工3.16万余人。
&&&&&&& 交通
&&&&&&& 遂宁是四川的交通枢纽城市,正在围绕四川省委提出的&把遂宁建成四川重要的次级交通枢纽&和成渝经济区成都到重庆之间的黄金节点城市的总体目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 已经通车的铁路有:达成铁路(成都-遂宁单线,遂宁-达州双线),遂成铁路(双线),遂渝铁路(双线)。动车前往成都、重庆只需1个小时。
&&&&&&& 已经通车的高速公路有:G42沪蓉高速公路(成都-遂宁-南充-广安段),G93成渝环线高速公路(遂宁-重庆段),G93成渝环线高速公路(绵阳-遂宁段),省高速S11内遂高速公路,省高速S40遂资眉高速公路遂宁-资阳,遂广高速公路(遂宁-广安),遂西高速公路(遂宁-西充)。
&&&&&&& 旅游
&&&&&&& 广德寺(国家AAAA旅游风景区)坐落在遂宁城西2公里处的卧龙山间, 是皇帝赐封的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是遂宁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品牌。寺园森林330余亩,庙宇建设规模之大名冠全川,明代原始建筑居于全省之首、西南第一。 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距今已有1280多年历史。唐大历十三年(788年)敕封为&禅林寺&,明朝正德年间()敕名 &广德寺&。
&&&&&&& 灵泉寺(国家AAAA旅游风景区)位于遂宁城东4公里,始建于隋朝开皇初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 遂宁观音湖生态湿地,地处涪江中游,纵贯遂宁城区,水域面积达14.8平方公里。湖中有五个岛屿。
&&&&&&& 中国死海位于四川大英县境内,距离成都114公里,距重庆180公里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傍城而过。来自于一亿五千万年前地球的两次造山运动在大英县形成的地下古盐湖盆地,其海水(盐卤水)的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储量就高达42亿吨。&中国死海&海水含盐量超过了22%,以氯化盐为主,类似中东&死海&,人在水中可以轻松的漂浮不沉。
攀枝花市简介
&&&&&& 攀枝花市,四川省省辖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名命名的地级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北距成都749km,南至昆明351km,西连丽江,东接昭通。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 攀枝花面积 7440平方公里,人口123万,2012年,攀枝花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740.03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次于成都居全省第二。攀枝花市辖三区两县。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移民城市,攀枝花是四川省除成都外唯一的劳动力输入城市,流动人口高达30万。城市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1%,是成渝地区城市化率仅次于成都的城市。
&&&&&& 攀枝花市是四川一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宝库,有着丰富的矿产、水力和农业资源,综合竞争力高于绵阳、德阳等城市,半山地区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良草场;高山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林木可采伐量达一千七百万立方米。同时也是川西南,滇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 攀枝花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钒钛之都&、&中国块菌之乡&、&中国苴却砚之乡&、&国家创业城市&、&国家首批新型工业产业化基地&等称号。世界卫生组织将长春、成都、攀枝花列为中国第二批健康城市试点项目。
&&&&&& 2014年,攀枝花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7万元(约合11494.98美元),达70646元,位居全省第一位。
&&&&&& 行政区划
&&&&&& 攀枝花市辖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有16个街道办事处、44个乡镇、130个社区居委会、352个村民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成立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的批复》。3月20日,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4月,国务院批复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的请示,同意攀枝花特区对外改称渡口市,划定区域范围总面积1411.96平方公里,地跨金沙江两岸。 &&
&&&&&& 197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把云南省永仁县的平地、大龙潭公社划归渡口市。
&&&&&& 1978年7月,四川省决定将会理县的红格、新九、猛新三个公社和和爱公社的4个生产大队划归渡口市辖。、
&&&&&& 同年10月,四川省报经国务院批准,将西昌专区的米易县和盐边县划为渡口市辖县,市辖区域面积增至7434.4平方公里。
&&&&&& 198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攀枝花市。
&&&&&& 2002年3月,攀民政[19]号文核定,行政区域面积为平方公里。
&&&&&& 自然地理
&&&&&& 攀枝花市是中国四川省直辖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北纬26。05&~27。21&,东经101。08&~102。15&,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于此。
&&&&&& 东、北面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面与云南省的宁蒗、华坪、永仁3县交界。
&&&&&& 北距成都749千米,南接昆明351千米,是四川省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主要通道,为&四川南向门户&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 攀枝花位于四川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在横断山区,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走向近于南北,是大雪山的南延部分,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可分为平坝、台地、高丘陵、低中山、中山和山原6类,以低中山 和中山为主,占全市面积的88.38%。
&&&&&& 经济
&&&&&& 2015年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25.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31亿元,增长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61.03亿元,增长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2%,拉动经济增长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32.85亿元,增长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3%,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078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4:73.8:22.8调整为3.4:71.4:25.2。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50.37亿元,增长9.0%,占GDP的比重为48.7%,非公有制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48.0%。
&&&&&& 全年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7.04亿元,增长7.5%;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80亿元,增长8.4%;仁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8.01亿元,增长8.3%;米易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21亿元,增长10.2%;盐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12亿元,增长8.0%。
&&&&&& 人口
&&&&&& 2015年末户籍总人口110.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76万人,非农业人口58.89万人;男性人口56.43万人,女性人口54.23万人。当年出生人口10238人,当年死亡人口651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31&。年末常住人口123.25万人,城镇化率为64.74%,比上年提高0.71个百分点。全年办理结婚登记10064对,离婚登记4344对。
&&&&&& 文化
&&&&&& 青铜时代的代表性文化遗存是各种类型的青铜制品。在攀枝花市所辖盐边县、米易县和仁和区,先后收集到近20件青铜器。它们多数出土地点明确,为古代墓葬之随葬品。发现的青铜器大都是生产、生活中的实用器物,可分3大类,兵器类有铜剑、铜矛、铜戈、铜钺,工具类有铜斧、铜刀、铜锄,装饰品类仅见铜手镯,其中兵器数量最多。青铜器的冶铜铸制工艺成熟、纹饰特征突出,显露出十分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器形90%与滇西地区青铜器类 似,文化面貌一致,表明活动在攀枝花境内的山地民族同滇西主体民族系同一民族集团成员。少数有明显蜀文化特征的青铜器,系受蜀文化影响产生的仿制品。这批 距今两千多年(相当于中原战国~西汉时期)的青铜文化遗存,确立了攀枝花青铜时代历史。文化内涵出现不同文化因素交汇现象,反映了古代滇西与蜀地民族长期 存在的经济、文化交往,也是滇、蜀古道沟通的重要例证。因此,在金沙江中游青铜文化研究上有着重要作用。
&&&&&& 教育
&&&&&& 2014年攀枝花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普通中等学校58所,中等专业 学校7所,小学64所,幼儿园199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9344人;普通中等学校在校生83295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69165人;小学在校 生76656人;幼儿在园儿童数30551人。专任教师总数11826人,其中,普通中等学校专任教师5570人,小学专任教师5004人。学龄儿童入学 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74%,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 普通高等学校:攀枝花学院、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省一、二级示范高中:攀枝花市第三中学、攀枝花市第七中学、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
&&&&&& 交通
&&&&&& 主要铁路线:成昆铁路、成昆铁路复线(建设中)、成昆线渡口支线(攀枝花至格里坪)规划攀枝花到云南昭通的昭攀丽铁路,以及经过西昌到宜宾的宜西铁路,可以通过该铁路运输钢铁产品到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再通过宜宾港运输将大大节约运输成本。
&&&&&& 京昆高速公路成都至攀枝花已全面开通,攀枝花至武定已通,武定至昆明高速建设于日也全面完成。从攀枝花到成都驾车6小时左右,到西昌驾车仅需差不多3个小时,到武定仅需2个半小时,攀枝花到昆明实现全程高速,公里数缩短为270公里左右,驾车三小时左右即可抵达。
&&&&&& 建设中的攀大高速公路将拉近攀枝花同滇西北的距离。
&&&&&& 拥有攀西地区最大的长途客运中心,有直达丽江、成都、昆明、南充、广元等大中城市的班车。
&&&&&& 攀枝花保安营机场目前开通了3条航班线路,分别为攀枝花&成都,攀枝花&重庆&北京,攀枝花&深圳,攀枝花&成都航线:川航每天一班,国航每周二、四、五、六、日各一班。攀枝花&重庆&北京航线:川航每周一、三、五、七各一班。攀枝花&深圳航线:深航每天一班。
&&&&&& 旅游
&&&&&&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攀枝花市,旅游资源独特,集溶洞、石林、瀑布、温泉、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地下海子、世界第三高坝、象牙微雕钢城为一体;拥有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多处,被称为植物学家的天堂,其中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始苏铁林,这里铁树年年开花,被誉为奇观。还有植物立体分布的大黑山;有号称&中华奇洞&的米易龙潭溶洞;有稀有的氡气温泉;有举世惊叹的攀钢和雄奇的二滩高峡平湖;有奇趣横生、有惊无险的&万里长江第一漂&。热带水果、水产品及水晶、玛瑙、翡翠等宝玉石和称为&砚中奇品&的苴却砚等旅游商品丰富多彩。开辟了桃花节、阳光之旅、泼水节、龙舟节和风筝节等旅游项目和节庆活动。
内江市简介
&&&&&& 江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地理坐标地跨北纬29&11&~30&2&,东经104&16&~105&26&;东邻重庆,南界泸州,西接自贡,西北连眉山市,北与资阳市相邻。东汉建县,曾称汉安、中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辖2个区、3个县和内江经济开发区,幅员面积5385.46k㎡,户籍人口4278501人。由于盛产甘蔗、蜜饯,鼎盛时期糖产量占到全川的68%、全国的26%,故被誉为&甜城&。
&&&&&& 内江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路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是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称。形成了南北贯通、东西相连、纵横交错、水陆空立体发展的交通网络。随着成渝高铁开通,内江将同时融入&成渝半小时经济圈&。
&&&&&& 内江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和水产产业化试点市。塔罗科血橙、冬尖、七星椒、周萝卜、柠檬等17个品种荣获无公害产品称号,&隆昌素&兰花或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资中&塔罗科血橙&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资中鲶鱼&、&永安白乌鱼&获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
&&&&&& 内江既是四川的老工业基地,又是成都、重庆支柱产业的配套基地和副食品供应基地,形成了钒钛钢铁、食品饮料、机械汽配等支柱产业,正在加快建设西部钒钛资源 综合利用基地、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西部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等五大新兴 产业基地。
&&&&&& 行政区划
&&&&&& 内江市现辖管理2个区(市中区、东兴区)、3个县(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幅员面积5385.46k㎡。内江经济开发区为功能区。108个乡镇,1673个行政村,13个街道办事处,281个社区。
&&&&&& 历史沿革
&&&&&& 内江开发早,历史悠久。夏、商为梁州之地,周为雍州之地,春秋战国分属巴郡、蜀郡;西汉属资州;东汉属汉安县地;北周为中江县地,隋代为内江县,隋文 帝开元年(581),文帝以其父名&忠&避讳,阅览中江县地图,见县城内居江水环绕之内,遂改中江县为内江县地;1935年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为内江专员公署驻地,日为内江专区行政公署驻地,1968年为内江地区行政公署驻地,1985年6月起撤地建市, 为内江市人民政府驻地。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内江市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分为内江市、资阳地区。自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市区筑土城,明中叶 筑石城以来,市井日趋繁荣,历为成渝两大城市间的交通要道和沱江流域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尤以盛产蔗糖、蜜饯著称于世,新中国成立后,鼎盛时期糖产量占到 全川68%、全国的26%,故被誉为&甜城&。
&&&&&& 自然地理
&&&&&& 内江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东连重庆,西接成都,南靠自贡、宜宾、泸州,北通资阳、遂宁。地理位置东经104&15&& 105&26&,北纬29&11&&30&2&。全市幅员面积5385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海拔350&450米间的丘陵 约占90%。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沉降带的一部分,褶断规模小。地表由较平缓的紫色砂岩组成,经长期流水侵蚀切割后,多呈浑圆状和垄岗状浅丘;丘间沟谷狭长 平直,从丘顶到沟谷多为梯形缓坡,构成层层台阶的粮田。泥质中以泥土、粗砂土和红砂土、豆面泥土、黄泥土为主,这些土壤保水良好,抗旱力强,有利于农作物 生长。土地利用历史悠久,主要以耕地为主,其它用地为园林、林地、疏林草地、城乡、居民用地、工矿用地、水域和特殊用地及部分难利用土地。
&&&&&& 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雨量适中。平均温度 15&C&28&C,一月均温6&C&8&C,七月均温26&C&28&C,最高气温可达41&C,最低气温-5.4&C,活动积温5598&C左右。热 量资源比较丰富,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9.6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小时,无霜期达330天。全年有霜日数一般为4&8天左 右。灾害性天气以旱为主,旱洪交错出现;春夏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历史上有&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三年两头旱,插花干旱年年现&之说。年相对温度在80%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上下,多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雨量 的60%,高温期与多雨季节基本一致,春季约占17%,冬季仅占4%。
&&&&&& 2014年主要气候较往年略有差异。气温 年平均气温为17.4~28.1℃,大部分地方较历年同期偏高0.1~0.3℃。年内日最高、最低气温均出现在东兴区,分别为40.0℃和0.8℃。4月 中旬气温偏高明显,较历年同期偏高4.0~4.6℃,资中县、威远县位居历史同期第二高位。降水 年降水量为927.8~1188.5mm,大部分地方较历年同期偏多2%~18%,时空分布不均,其中:1月降水仅0.7~3.6mm,较历年同期偏少 75%~92%;主汛期6~8月降水量412.7~596.9mm,较历年同期偏少21~25%;2&4月、9&11月偏多,以9月偏多尤为明显,较常年 偏多48~153%。日照 年日照时数为871.1~1102.1小时,其中:资中县、隆昌县偏多1%和12%,威远县、东兴区偏少15%和21%。6月和9月阴雨寡照明显,偏少 50~60%。
&&&&&& 沱江是市区内主要河流,流经资中、东兴及市中区,是市内水路运输要道,自古有&万斛之舟行若风&的繁忙景象描写。沱江水流缓急交替,滩沱相间,蜿蜒曲 折,常年平均流量为375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35.5米,平均比降0.45%,水能蕴藏量有14.5万千瓦供开发。较大支流有资中的球溪河、内江的大 清河等。这些河均有灌溉、航运和发电之利。加上沱江河的水能资源,年发电量可达9.2亿度,现已开发的水能资源仅占可开发量的21.7%。
&&&&&& 经济
&&&&&&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6.77亿元,同比增长8.9%。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5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12.87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258.35亿元,增长9.9%。人 均地区生产总值31024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5:61.8:21.7调整为16.0:61.6:22.4。
&&&&&& 2014年,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7.77亿元,增长 21.2%。全年新开工项目(不含房地产)595个。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22亿元,增长13.9%;第二产业投资215.41亿元,增长0.9%,其 中工业投资213.76亿元,增长0.3%;第三产业投资465.14亿元,增长34.0%,第三产业占内江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6.7%。年完成国 有投资318.73亿元,增长24.0%;非国有投资379.04亿元,增长18.8%。非国有投资占内江市投资总额54.3%。
&&&&&& 2014年,内江市到位域外资金415.02亿元,同口径增长17.9%,其中国内省际间到位资金376.72亿元,增长24.8%;制造业到位资金282.89亿元,占到位域外资金比重为68.2%。
&&&&&& 人口
&&&&&& 2014年末,内江市户籍总人口425.96万人,比2013年减少8802人,人口出生率为9.11&,人口死亡率为6.9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7&。内江市计划生育率为80.9%。
&&&&&& 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78205人,占50.72%;女性人口为1824642人,占49.2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
&&&&&&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30下降为102.94。
&&&&&& 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15740人,占 16.63%;15~64岁人口为2648468人,占71.53%;65岁及以上人口为438639人,占11.8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 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8个百分点。
&&&&&& 文化
&&&&&& 2014年,内江市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艺术表演场所4个,文化馆6个, 文物保护管理所6个,乡镇文化站111个,公共图书馆4个,图书总藏量560千册(件)。新建社区书屋86家,市本级组织大型演出7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71场次、文化下乡活动19场次,新创剧本11个、歌曲4首、舞台节目15个。组织开展文化和出版物市场专项行动7次,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3次。推动全 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采集登录可移动文物信息1895件(套)。
&&&&&& 2014年,内江市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市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3座,乡镇广播站111个,广播覆盖率为96.19%。电视覆盖率为97.72%。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1019场次。
&&&&&& 教育
&&&&&& 2014年,内江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172所,其中高校4所。在校学生57.61万人,教职工3.57万人。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了 13所城乡公办幼儿园。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作业本费、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补 助,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三免一补&,惠及学生33.5万余人。资助普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97万人,资助高校贫困生0.25万人;免除2.3万名中职学 生学费,为0.65万名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资助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8万人;为4.08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实施营养改善计 划;开工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217套,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食堂1.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义务教育教学用房1.5万平方米。
&&&&&& 交通
&&&&&& 内江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是四川省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交通枢纽。交通四通八达,除航空外,铁路、公路,内河和管道运输俱全。是我国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
&&&&&& 旅游
&&&&&& 大千园俯沱江碧水,怡古西林寺,风景秀美,为纪念世界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而建。大千园占地面积20973㎡,建筑面积1060㎡,立体建筑有大风堂、画苑,还有廊、亭、榭、水池、假山等附属设施,采用三合院、四合院、几重几进院落式布局,独具民族民居风格。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安岳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