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的物联网协会成立的流程对阿里巴巴有什么影响

关于央行牵头成立的网联,你需要了解这五个问题
虎嗅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浪金融”(ID:),原标题《》,作者:程蝉,新浪财经金融主编。谈网联,首先要解释下在我们日常的“无现金(卡)支付”背后发生了什么。你在超市,买了把伞,现在你拿出手机要付账。你打开Apple Pay,收银机滴一下,招行的短信通知来了,你消费23.5元。——这走的还是传统的小额支付系统,银联完成收单和清算。你打开微信支付扫一扫。收银机滴一下,从你的微信钱包零钱里扣掉23.5元。这时候,第三方支付完成了收单和清算的全过程。&在第一个场景里,快捷支付遵循传统的收单清算流程:一刷Apple Pay,超市POS机向银联发起请款请求。银联收到请求,分别通知用户所在银行招行,以及超市账户所在银行,假设是工行。生成记录,记录用户招行账户支付23.5元,记录超市工行账户收到23.5元。招行扣款成功回复银联,银联把更新数据通知工行。当然,记录的同时,银联还要通过央行的支付系统,完成跨行清算头寸交割(非即时)。而在第二个场景里,由于用户支付的是微信钱包零钱,所以,整套流程里没银联什么事,微信支付替代了银联的角色,完成了收单和清算的全套服务。要知道在日CNAPS 2代(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二代)上线时,没人能想到未来将颠覆所有公民的消费习惯。这个系统除了接入了超级网银(2010年推出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更大的一点突破,是接入了第三方支付服务业务处理系统。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到底是不是清算机构呢?不是的话,他们做了清算的工作。是的话,他们又缺乏相应的授权和监管——清算机构在每个国家都属于金融基础设施。当然,银行卡清算机构只有一家,就是银联,VISA本月刚刚递交银行卡清算机构的申请。但第三方支付机构呢,通过直连多家银行,形成了一种“类银联”的地位和业务模式。从业务系统的逻辑看,和银联通常处于平级地位。像银联一样,介入到具体的交易场景里,完成收单和清算服务。可银联账上不留钱呀。说来说去,这好像和央行发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定位不同,现在任由第三方支付公司直连央行,最后只能是占据消费场景的公司(其实就是地推能力强)有话语权,小支付公司根本连不上几家,只能依托银联商务等变相直连银行。所以央行琢磨来琢磨去,考虑组建一个网联——就是网上银联啰,来解决这种逻辑困惑。这个公司早就放风声了,但本周才出现共同发起的消息,通过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央行清算总中心和财付通、支付宝、银联商务等45家机构,7月28日签署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要共同发起成立网联。看公开报道可知。网联最大的困难和压力,是是否能满足电商消费场景和抢红包场景的高并发需求,所以采用了分布式架构,从各个支付机构调人(同时支付机构也是网联股东),于今年1季度末实现试运行。大的支付公司已经全部都接入了。大限是日,根据央行文件要求,所有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必须放弃直连模式,迁移到网联平台处理。更具体的时间表里显示,要求10月15日完成准备工作。网联来了,有五个关键问题值得探讨。网联成立后,大家的钱不在支付宝和微信了?都存到网联了?不会。“大家的钱”叫做“客户备付金”,网购时我们会支付货款,这笔钱在你确认收货之前,会一直存放在支付机构的账户上,这就是所谓的客户备付金。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267家支付机构吸收客户备付金合计超过4600亿元。按照规定,备付金中50%以上必须存在银行。现在支付机构都有多个备付金账户。平均每家支付机构开立13个,最多的开立账户达70个。这部分资金的利息收入,占支付机构总收入的11%。央妈的底线是什么?是把清算系统捏在自己手上,以便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网联的全称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所以年初,央妈发文件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大意:央行/商业银行不可以给备付金账户利息。支付机构先把20%左右的备付金都交到我们央行来。以后慢慢交全部。每家机构不能开那么多备付金收付账户了,开一个就可以,我会启动一个叫网联的公司。所以,网联成立后,这笔钱不会再沉淀在支付机构里,由支付机构来收取利息,而是集中统一交到央行,当然,没有利息。对纯靠吃利差的小支付机构,这是个很大的噩耗。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有些小支付机构会挪用这笔钱,捐款潜逃,或者买一些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同时,不少机制机构因为备付金账户比较多,变相做了资金清算业务,对央行监控资金进出,反洗钱的管理埋下了隐患。所以,以后大家的钱不再存在支付机构了,全部都交到了央行统一管理。网联成立对银联的影响是什么?“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银联高层平静地对笔者说。其实银联都快哭死了吧。支付机构做做线上业务也就算了,这几年线下收单搞得如火如荼,大家拎着手机就敢出门,还要谴责高速公路收费站不够便民,居然不支持微信支付。Apple Pay这种,在别的国家都是王牌大杀器,在国内根本无法和微信支付宝对抗。银联其实也推过二维码,你们知道吗?好歹微信能聊天,支付宝能理财,谁没事下个银联钱包,就为了商场付款用?更何况,你家门口煎饼摊会买个银联的扫码机吗?这导致银联二维码轰轰烈烈之后,悄无声息。银联是国内唯一的银行卡清算机构,这使得银联在过去很长很长的时间里,一直躺在金山上赚钱。回顾历史,支付机构是怎么出现的?一方面,源自银联对线上支付的忽视,不要忘记2004年是银联主动拒绝了马云,才导致阿里自建支付宝。另外一方面,银联多年坚持的7:2:1坐地分成模式,让收单机构艳羡非常,纷纷跳过银联自建网络。先说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绕过网联这事儿,在2013年其实还被央行隐性支持过。在日,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取消了之前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的收单机构提供人民币银行卡收单服务,涉及到跨法人交易转接和资金清算的,应通过央行批准的合法银行卡清算机构进行”相关条款,又在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收单机构将交易信息直接发送发卡银行的,应当在发卡银行遵守与相关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协议约定下,与其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交易信息和资金安全、持卡人和商户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懒得看文件的,看我总结,意思就是收单机构的跨行清算默认直连模式存在。时文朝上任后,做了很多整肃工作,和支付机构座谈,要求线下收单必须走银联,还曾经通过央行卡住了二维码收单的脖子,支付机构花了两年才卷土重来。这一次,央行懒得再帮银联了,或者说,央行需要的,银联不仅做不了,还寄望于央行助拳,把监管机构的地位都快模糊了。所以,托福国家计生政策的变革,央行也生二胎了,这一年,银联大哥已经十五岁了。尤其是今年6月30日,《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服务指南》也正式出台,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之后,外卡清算组织的人民币清算牌照发放也已提上日程。清算市场,由银联一家独大,即将变为多头竞争。当然,到现在为止,银联和网联还处于“划疆而治”的局面,一个负责银行卡清算,一个负责无卡收单。无论如何,银联稳若磐石的国内市场,即将骤变三分天下。当然,网联的结算规则应该是按笔收费,目前的利润应该是远远低于银联的。毕竟网联的成立时机非常微妙,不可以出现与民争利的槽点。&网联对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影响有哪些,对中小支付机构的影响有哪些?网联成立,利空支付宝和财付通,利好中小支付机构。支付宝和财付通这两家大公司,基本可以等于第三方支付。易观发布的2017年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显示,支付宝占53.70%,财付通占39.41%。多年艰辛努力,跨过银联桎梏,接了最多家银行,连接成本最低,客户备付金也多,和金融机构讨价还价的空间超大,转眼间,接入网联后,全部都会被“降维”。1、备付金逐步要存入央行,利息收入骤减。央行的“非金融机构存款”科目显示,今年二季度第三方支付机构向央行上缴的客户备付金规模约为841亿。毛估一下,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可能有个五千多亿。我本来以为对财付通的影响可能更大。因为支付宝已经和余额宝打通,并鼓励用户把余额存入货币基金,微信钱包接货币基金还没做到T+0,提现也需要手续费,再加上微信的用户量大,对财付通的收入还是有影响的。但查了一下数据,发现还是余额宝的备付金总量更高。看来淘宝真是深入人心。根据媒体测算,支付宝一个季度将损失4000万利息,财付通3000万。2、以前支付宝财付通可以靠着高额备付金,和银行谈判,争取地板价。现在只能在一家银行开户,谈判空间变窄。所以这对所有支付机构都利空。3、虽然以前支付宝和财付通银行数量多,费率低,但现在大家都接网联了,优势也将不复存在。反倒是中小金融机构比较开心,可以和大支付机构一样,连接大量银行,费率也低廉。不用竞价后,可以多做一些细分服务,对用户是有利的。总之,违规和创新的空间都变小了。支付公司回归通道本质,可能无法也无望申请银行卡清算机构牌照。网联对银行有哪些影响?网联的成立,整体来说利好银行。其实央行这几年的相关政策,可以说步步利好银行。2016年杀死大额支付,通过支付账户实名、三类账户和支付限额,完美地把监管的幻想“支付机构定位于小额支付”落到了实处。大额支付还是我们银行的!2017年杀死银行直连,则是通过备付金集中存管、网联和银行卡清算机构申请,把第三方支付的定位卡死在支付上。清算功能,收走收走。此前银行直连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好处是:1、节省给银联的分成。2、强化竞争优势,排挤中小机构。3、通过支付基础设施,滋养体系内公司,培养壮大。由此也可以看出,网联成立后,对银行的影响包括:1、支付机构,尤其是大型支付机构对银行的议价能力下降。2、用户交易信息有可能返回银行,但现在还没声响。在原来的交易模式下,支付机构保留用户的交易信息,并未返回银行,不利于央行监管,也不利用银行二次开发。现在网联获取交易信息,支付机构回归本源。银行有望从网联拿到交易数据。这也应该是接下来大家的关注重点。3、利好中小银行。他们不用花费巨大成本去接两百多家支付机构,只要接入网联,就可以服务好自己行的用户,分享互联网巨头们拓展出的消费场景。以前可能会关注银行卡的商户营销,以后可能更关注用户营销。因为都接网联了嘛。这和对中小支付机构一样,由于进入门槛变平等了,反倒留出了部分个性化、创新服务用户的空间。4、有部分利空,对一部分金融机构来说,支付机构不能直连,会损失备付金合作银行的身份。网联对用户有哪些影响?1、用户基本不会感到变化。网联的设立,是为了改革和优化现有清算体系,前端使用不会也不应该受到影响,也不会改变用户的操作逻辑和行为。2、如果网联的系统设计得当,性能良好,分布式服务能够承受住高并发的压力,那也不会影响用户体验。3、对部分用户来说,洗钱更不方便了。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我看到区块链技术的利好啊。
我怎么就是不待见区块链?国家要监管你,用不用区块链都要监管。而且区块链解决不了高并发。
我怎么就是不待见区块链?国家要监管你,用不用区块链都要监管。而且区块链解决不了高并发。
洗钱更不方便了。。。。对我等无产阶级没有任何影响。
:然后再买回来!
:只是不方便,办法还是有的,只不过需要更多身份证,例如拉一批货出去,然后卖巨额保险,再拉回来!
再不监管,网上小额贷要翻天了
早就该监管了!早就该监管了!
这篇比那薛啥的写的实在多了
权力是个好东西,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
和银行冠字号码一样,没有注明出处的冠字号码的真钱会被跟踪!同样道理你在小卖部买的香港特ma想洗出去,会被优先记入地方结算平台,地方zf为了升迁拉政绩,会优先做好这些洗钱的规避,与此同时支付宝不敢挪移用户的钱了,因为这个平台实时监控资金帐号。支付宝们全部被收编 网联横空出世对银联有何影响-闽南网
支付宝们全部被收编 网联横空出世对银联有何影响
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央妈给银联生了个&弟弟& 支付宝们通通被&收编&
  央妈给银联生了一个&弟弟&,起名叫网联,网联的主要用处是为支付宝、财付通这类非银第三方支付机构搭建一个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
  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以往你通过你的支付宝账户,从工行转一笔账到农行,这笔交易绕开了央行的清算,不法分子很可能利用这一模式,进行洗钱、套现获利等操作,而有了网联之后,所有的网络支付业务都需要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央妈就可以更好地监管了。
  网联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投资方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财付通、支付宝、银联商务等在内的45家机构和公司。
  来自周末的大消息。基金君刚刚才发现。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8月4日央行下发文件,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给出了最终时间,日,届时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央行对网联已经下了死命令,必须完成接入,技术达到要求。几个巨头实际上表态也都比较支持,不过这个时间点也比预期要早&,一位不愿具名的支付业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
  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首先,大家可能不大清楚,什么是:网联。
  解释一下,&网联&的全称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指要为支付宝、财付通这类非银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搭建一个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受央行监管。
  那么问题来了,央行为什么要搞网联。我们拿支付宝当例子解释一下。
  2004年,支付宝成立。支付宝不是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但用户可以在支付宝开立账户,里面可以存钱。
  根据监管要求,这些钱受到高度监管,支付宝要把它存管到银行。
  于是,用户在支付公司开立虚拟账户。用于互联网小额支付,让大家快乐地网购,带来很大便利,起初并无大的问题。大致的结构如下:
  后来,支付宝跟很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在各行开有账户。于是,它就具备了跨行清算的功能。
  比如,我用支付宝做一次跨行转账,从中行向收款人(可以是自己)的农行汇款。那么,只要从我的中行卡转到支付宝开在中行的账户,然后支付宝再把它存在农行的钱,汇至收款人的农行账户上。以此,支付宝用两笔同行转账,&模拟&了一次跨行汇款(下图虚线部分),用不着央行的清算账户。
  我们把这种&清算&模式称为&反接&,即支付公司在无数个银行开设有账户(伞形),就能够实现跨行清算。准确地讲,这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清算,而是绕开了清算。央行主办和主管的多个清算体系,在这一模式下,都不再被需要。
  银联领导将其称为&过顶传球&(OTT,Over The Top),刘慈欣在《三体》里则称之为&降维攻击&,总之是指一种全新的方法,不用正面对撞,就完胜了&&
  但是,反接模式下,会有些新的问题。比如,这本质上是一笔汇款人从中行卡向收款人的农行卡汇款的行为,但是,只要做些技术处理,就可以使银行、央行完全看不出来这一业务本质。银行和央行所看到的,只是两笔同行转账业务,类似于从支付宝账户提现,或向支付宝账户充值,银行和央行根本无从辨别,这是一笔跨行汇款。这大大提升了反洗钱等监管的难度,也加大了央行掌握资金流动性的难度。
  总之,&反接&模式绕开了央行的清算系统,使银行、央行无法掌握具体交易信息,无法掌握准确的资金流向,给反洗钱、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调节、金融数据分析等央行的各项金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不仅如此,这一模式也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洗钱、套现获利、盗取资金的温床。
  虽然此前央行一直在加大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监管,但这种反接清算模式一直屡禁不绝。由于支付公司的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支付、手机互联网支付等小额领域,潜在风险并不可怕。但随着支付公司开始进军线下支付(O2O)市场,虚拟账户的使用场景大幅扩大,风险问题渐渐地不能回避了。
  央妈最终祭出网联大杀器,杜绝反接模式的时刻,央妈的最终目标,是把清算系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履行她的各项金融职责。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长什么样子?
  近日,网联的股东明细终于面世。
  8月2日,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财付通、支付宝、银联商务等在内的45家机构和公司签署的《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被曝光。网联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整,协议各方均以货币出资,出资额分3期缴纳,出资比例分别为50%、30%和20%。
  股东方的明确和组织架构的正式落地让网联成为线上清算中心的设想真正成为了一个定局。
  和此前版本不同的是,支付宝、财付通两大市场巨头在此间并非占据主导地位,包括央行清算总中心、上海清算所、黄金交易所等在内的央行下属7家单位共同出资7.6亿占股比例达到37%,央行系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股东,备受业内关注的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持股9.61%。
  尴尬的银联
  网联的出现,相当于央行给银联生了一个弟弟。
  网联的功能和银联非常相像。
  2002年,为解决全国银行卡联网通用的问题,央行牵头成立了中国银联,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和上海、广州、深圳等18个城市有当地的&金卡&中心全部划归中国银联运营。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接近央行人士坦言,网联的筹建其实也有着重复投入的顾虑。&然而,且不论支付宝和银联的恩怨纠葛,从眼下的竞争态势而言,支付宝已经在实际意义上承担了最大的线上支付清算功能。从交易笔数来看支付宝已经超过了银联,让支付宝接入银联系统的想法不是没有动议过,但是支付宝基本不可能接受。&
  上述接近央行人士表示,&某种程度上来讲,银联也希望承接第三方支付和银行之间的转接工作。但银联一直作为央行的&亲生子&饱受诟病,与支付宝这样的行业巨头又存在比较深的纠葛,相关工作很难推进。支付清算协会是中立机构,由它来牵头再组一个机构,合情合理。&
  对比中国银联设立之初,银联筹建的时候是由央行牵头设立了银联筹委会等部门负责相关工作,最终88家银行共同发起设立,各家金融机构无论规模大小在最后形成的股权架构中股权比例都十分接近。
  网联的横空出世,对于曾经清算市场的唯一的参与者银联而言,都是值得警惕的对手。
  各方影响如何?
  (1)用户:网联的设立,不会改变用户对第三方支付服务的使用方法。若系统设计得当,性能良好,则也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2)支付公司:后台清算体系变更,但不影响业务,也不影响沉淀资金(虚拟账户余额),而对银行的议价地位下降。央行能够更加高效地监测支付公司的业务,及时遏制违规行为,有望使整体行业更加规范有序。借助清理整顿互金的时机,某些业务不规范的害群之马可能会被加速清理,行业气象为之一新。
  (3)银行:在原来的交易模式下,遗失了用户的交易信息,不利于数据的二次应用和开发。现在交易信息可由网联获取,但银行能不能与网联合作得到数据,尚不得而知。由于网联由央行主管,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若此,则支付公司带给银行的一大心病(交易信息遗失),得到解决。
  (4)银联:意味着长久以来想把银行卡网上交易的清算也收归旗下的努力,宣告失败&&当然,这也意味着,网联的网上交易与银联在银行卡线下交易的跨行转接,并无重叠,形成了划江而治格局。银联的心情,可能与最近父母刚生二胎的长子那样&&
  (5)央妈:则如前所述,力推正接模式,以便履行其各项金融工作。
  (来源:中国基金报)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朱惠娥
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国失联最新消息事件始末真相回顾现场图片照片
48小时点击排行榜阿里宣布成立品牌行业协会 与商家联合打假
作者: 李宗泽来源: 环球科技 11:01:57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2月23日报道,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设立一个品牌和行业协会顾问委员会,以改善旗下在线购物平台的知识产权问题。此前,一家美国机构将这家中国电商巨头列入了假货和侵权商品销售市场名单。阿里巴巴发言人当天表示,该公司将与美国等地的国际品牌和中小企业的代表合作,以帮助剔除假货销售商,但没有透露参与的企业或代表名称。总部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称,委员会成员的任期将实行轮转制,将于明年3月召开首次会议。在此之前,美国贸易代表本周决定将阿里巴巴重新列入以销售假货出名的实体和在线销售市场名单。美国贸易代表特别提及阿里巴巴旗下的购物平台淘宝,并提到知识产权所有者投诉称在从该网站剔除假货的问题上遇到障碍。在此之前,淘宝自2011年以来一直未被列入该名单。不过,一些人士对阿里巴巴应对假货的承诺有所质疑,在淘宝上略微搜索一下便凸显出这一挑战。例如,Zara皮包的仿制品以人民币118元(约17美元)向外出售,特朗普的《The Art of the Deal》盗版书售价则为人民币10元,此外还有其他平装盗版书。Strategic IP Information的首席执行长Bharat Dube称,以某种品牌形式在淘宝上出售的产品中高达80%是假货。该公司与欧舒丹等品牌合作,以剔除侵权商品。Dube表示,阿里巴巴一直口头表示要打击假冒产品,而未采取有效措施。Dube此前曾担任Cie.Financiere Richemont SA的全球防伪主管,该公司旗下品牌包括卡地亚和万宝龙。阿里巴巴表示,在截至8月份的一年中,该公司已经下架了超过3.8亿件假冒产品,是2015年的两倍多。该公司还关闭了18万个违规店铺。阿里巴巴还称,根 据其打击假冒产品的“诚信项目”,正与卡地亚和LVMH 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 SE等1100多个品牌合作。该项目允许品牌商通知阿里巴巴有产品侵犯它们的知识产权,并要求将这些产品下架。尽管如此,意大利奢侈品协会Fondazione Altagamma的副主席Armando Branchini表示,阿里巴巴在设立顾问委员会的问题上不要只搞“公关噱头”。该协会代表了开云旗下古驰等意大利奢侈品牌。开云去年曾对阿里巴巴提起诉讼,指控该网购平台鼓励商家在其平台上销售假冒产品。Branchini表示,阿里巴巴必须通过面对面交流、有成效的讨论,以及制定具体措施来与品牌商认真合作打击假冒产品。他估计,每一款意大利奢侈品包,就有至少10,000个假冒包在中国被销售。他表示,淘宝网也是一个全球性平台,使用户能够购买中国境外的假货,从而进一步伤害品牌商利益。美国贸易代表在其恶名市场名单中列入了其认为未采取措施制止造假者的公司和国家。该名单不会决定美国的官方政策,但其突出影响可能给美国政府的国际谈判以及与公司的互动带来巨大压力,美国国会议员也会经常提及该名单中所列市场。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推荐
电子商务ERP软件  央行近日下发文件,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要求 2018 年 6 月 30 日前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谈网联,首先要解释下在我们日常的&无现金(卡)支付&背后发生了什么。
  你在超市,买了把伞,现在你拿出手机要付账。
  你打开 Apple Pay,收银机滴一下,招行的短信通知来了,你消费 23.5 元。&&这走的还是传统的小额支付系统,银联完成收单和清算。
  你打开微信支付扫一扫,收银机滴一下,从你的微信钱包零钱里扣掉 23.5 元。&&这时候,第三方支付完成了收单和清算的全过程。
  在第一个场景里,快捷支付遵循传统的收单清算流程:
  一刷 Apple Pay,超市 POS 机向银联发起请款请求。
  银联收到请求,分别通知用户所在银行招行,以及超市账户所在银行,假设是工行。
  生成记录,记录用户招行账户支付 23.5 元,记录超市工行账户收到 23.5 元。
  招行扣款成功回复银联,银联把更新数据通知工行。
  当然,记录的同时,银联还要通过央行的支付系统,完成跨行清算头寸交割(非即时)。
  而在第二个场景里,由于用户支付的是微信钱包零钱,所以,整套流程里没银联什么事,微信支付替代了银联的角色,完成了收单和清算的全套服务。
  要知道在 2013 年 10 月 6 日 CNAPS 2 代(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二代)上线时,没人能想到未来将颠覆所有公民的消费习惯。这个系统除了接入了超级网银(2010 年推出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更大的一点突破,是接入了第三方支付服务业务处理系统。
  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到底是不是清算机构呢?不是的话,他们做了清算的工作。是的话,他们又缺乏相应的授权和监管&&清算机构在每个国家都属于金融基础设施。当然,银行卡清算机构只有一家,就是银联,VISA 本月刚刚递交银行卡清算机构的申请。
  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直连多家银行,形成了一种&类银联&的地位和业务模式。从业务系统的逻辑看,和银联通常处于平级地位。像银联一样,介入到具体的交易场景里,完成收单和清算服务。
  可银联账上不留钱呀。
  说来说去,这好像和央行发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定位不同,现在任由第三方支付公司直连央行,最后只能是占据消费场景的公司(其实就是地推能力强)有话语权,小支付公司根本连不上几家,只能依托银联商务等变相直连银行。
  所以央行琢磨来琢磨去,考虑组建一个网联&&就是网上银联啰,来解决这种逻辑困惑。
  这个公司早就放风声了,但本周才出现共同发起的消息,通过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央行清算总中心和财付通、支付宝、银联商务等 45 家机构,7 月 28 日签署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要共同发起成立网联。
  看公开报道可知,网联最大的困难和压力,是能否满足电商消费场景和抢红包场景的高并发需求,所以采用了分布式架构,从各个支付机构调人(同时支付机构也是网联股东),于今年 1 季度末实现试运行。大的支付公司已经全部都接入了。
  大限是 2018 年 6 月 30 日,根据央行文件要求,所有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必须放弃直连模式,迁移到网联平台处理。更具体的时间表里显示,要求 10 月 15 日完成准备工作。
  网联来了,有五个关键问题值得探讨。
  一、网联成立后,大家的钱不在支付宝和微信了?都存到网联了?
  不会。
  &大家的钱&叫做&客户备付金&,网购时我们会支付货款,这笔钱在你确认收货之前,会一直存放在支付机构的账户上,这就是所谓的客户备付金。
  截至 2016 年第三季度,267 家支付机构吸收客户备付金合计超过 4600 亿元。
  按照规定,备付金中 50% 以上必须存在银行。现在支付机构都有多个备付金账户,平均每家支付机构开立 13 个,最多的开立账户达 70 个。
  这部分资金的利息收入,占支付机构总收入的 11%。
  央妈的底线是什么?是把清算系统捏在自己手上,以便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网联的全称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
  所以年初,央妈发文件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大意:央行/商业银行不可以给备付金账户利息。支付机构先把 20% 左右的备付金都交到我们央行来。以后慢慢交全部。每家机构不能开那么多备付金收付账户了,开一个就可以,我会启动一个叫网联的公司。
  所以,网联成立后,这笔钱不会再沉淀在支付机构里,由支付机构来收取利息,而是集中统一交到央行,当然,没有利息。
  对纯靠吃利差的小支付机构,这是个很大的噩耗。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有些小支付机构会挪用这笔钱,捐款潜逃,或者买一些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同时,不少机制机构因为备付金账户比较多,变相做了资金清算业务,对央行监控资金进出,反洗钱的管理埋下了隐患。
  所以,以后大家的钱不再存在支付机构了,全部都交到了央行统一管理。
  二、网联成立对银联的影响是什么?
  &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银联高层平静地对笔者说。
  其实银联都快哭死了吧。
  支付机构做做线上业务也就算了,这几年线下收单搞得如火如荼,大家拎着手机就敢出门,还要谴责高速公路收费站不够便民,居然不支持微信支付。
  Apple Pay 这种,在别的国家都是王牌大杀器,在国内根本无法和微信支付宝对抗。
  银联其实也推过二维码,你们知道吗?好歹微信能聊天,支付宝能理财,谁没事下个银联钱包,就为了商场付款用?更何况,你家门口煎饼摊会买个银联的扫码机吗?
  这导致银联二维码轰轰烈烈之后,悄无声息。
  银联是国内唯一的银行卡清算机构,这使得银联在过去很长很长的时间里,一直躺在金山上赚钱。
  回顾历史,支付机构是怎么出现的?一方面,源自银联对线上支付的忽视,不要忘记 2004 年是银联主动拒绝了马云,才导致阿里自建支付宝。另外一方面,银联多年坚持的7:2:1 坐地分成模式,让收单机构艳羡非常,纷纷跳过银联自建网络。
  先说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绕过网联这事儿,在 2013 年其实还被央行隐性支持过。在 2013 年 7 月 5 日,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取消了之前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的收单机构提供人民币银行卡收单服务,涉及到跨法人交易转接和资金清算的,应通过央行批准的合法银行卡清算机构进行&相关条款,又在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收单机构将交易信息直接发送发卡银行的,应当在发卡银行遵守与相关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协议约定下,与其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交易信息和资金安全、持卡人和商户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懒得看文件的,看我总结,意思就是收单机构的跨行清算默认直连模式存在。
  时文朝上任后,做了很多整肃工作,和支付机构座谈,要求线下收单必须走银联,还曾经通过央行卡住了二维码收单的脖子,支付机构花了两年才卷土重来。
  这一次,央行懒得再帮银联了,或者说,央行需要的,银联不仅做不了,还寄望于央行助拳,把监管机构的地位都快模糊了。
  所以,托福国家计生政策的变革,央行也生二胎了,这一年,银联大哥已经十五岁了。
  尤其是今年 6 月 30 日,《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服务指南》也正式出台,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之后,外卡清算组织的人民币清算牌照发放也已提上日程。
  清算市场,由银联一家独大,即将变为多头竞争。当然,到现在为止,银联和网联还处于&划疆而治&的局面,一个负责银行卡清算,一个负责无卡收单。
  无论如何,银联稳若磐石的国内市场,即将骤变三分天下。当然,网联的结算规则应该是按笔收费,目前的利润应该是远远低于银联的。毕竟网联的成立时机非常微妙,不可以出现与民争利的槽点。
  三、网联对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影响有哪些?对中小支付机构的影响有哪些?
  网联成立,利空支付宝和财付通,利好中小支付机构。
  支付宝和财付通这两家大公司,基本可以等于第三方支付。易观发布的 2017 年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显示,支付宝占 53.70%,财付通占 39.41%。
  多年艰辛努力,跨过银联桎梏,接了最多家银行,连接成本最低,客户备付金也多,和金融机构讨价还价的空间超大,转眼间,接入网联后,全部都会被&降维&。
  1、备付金逐步要存入央行,利息收入骤减。
  央行的&非金融机构存款&科目显示,今年二季度第三方支付机构向央行上缴的客户备付金规模约为 841 亿。毛估一下,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可能有个五千多亿。
  我本来以为对财付通的影响可能更大,因为支付宝已经和余额宝打通,并鼓励用户把余额存入货币基金,微信钱包接货币基金还没做到T+0,提现也需要手续费,再加上微信的用户量大,对财付通的收入还是有影响的。
  但查了一下数据,发现还是余额宝的备付金总量更高,看来淘宝真是深入人心。根据媒体测算,支付宝一个季度将损失 4000 万利息,财付通 3000 万。
  2、以前支付宝财付通可以靠着高额备付金,和银行谈判,争取地板价。现在只能在一家银行开户,谈判空间变窄,所以这对所有支付机构都利空。
  3、虽然以前支付宝和财付通银行数量多,费率低,但现在大家都接网联了,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反倒是中小金融机构比较开心,可以和大支付机构一样,连接大量银行,费率也低廉。不用竞价后,可以多做一些细分服务,对用户是有利的。
  总之,违规和创新的空间都变小了。支付公司回归通道本质,可能无法也无望申请银行卡清算机构牌照。
  四、网联对银行有哪些影响?
  网联的成立,整体来说利好银行。
  其实央行这几年的相关政策,可以说步步利好银行。2016 年杀死大额支付,通过支付账户实名、三类账户和支付限额,完美地把监管的幻想&支付机构定位于小额支付&落到了实处。大额支付还是我们银行的!
  2017 年杀死银行直连,则是通过备付金集中存管、网联和银行卡清算机构申请,把第三方支付的定位卡死在支付上。清算功能,收走收走。
  此前银行直连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好处是:
  1、节省给银联的分成。
  2、强化竞争优势,排挤中小机构。
  3、通过支付基础设施,滋养体系内公司,培养壮大。
  由此也可以看出,网联成立后,对银行的影响包括:
  1、支付机构,尤其是大型支付机构对银行的议价能力下降。
  2、用户交易信息有可能返回银行,但现在还没声响。
  在原来的交易模式下,支付机构保留用户的交易信息,并未返回银行,不利于央行监管,也不利用银行二次开发。现在网联获取交易信息,支付机构回归本源。银行有望从网联拿到交易数据。这也应该是接下来大家的关注重点。
  3、利好中小银行。
  他们不用花费巨大成本去接两百多家支付机构,只要接入网联,就可以服务好自己行的用户,分享互联网巨头们拓展出的消费场景。以前可能会关注银行卡的商户营销,以后可能更关注用户营销。因为都接网联了嘛。这和对中小支付机构一样,由于进入门槛变平等了,反倒留出了部分个性化、创新服务用户的空间。
  4、有部分利空,对一部分金融机构来说,支付机构不能直连,会损失备付金合作银行的身份。
  五、网联对用户有哪些影响?
  1、用户基本不会感到变化。网联的设立,是为了改革和优化现有清算体系,前端使用不会也不应该受到影响,也不会改变用户的操作逻辑和行为。
  2、如果网联的系统设计得当,性能良好,分布式服务能够承受住高并发的压力,那也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3、对部分用户来说,洗钱更不方便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立联盟需要什么手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