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上什么天真年代 英国电影实行民主制度的

宋鲁郑:西方民主令印度永远落后中国
旅法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关键字: 印度民主西方民主中国崛起种姓人口工业化经济模式龙象之间
中国崛起意外的在西方捧红了一个国家,一个曾在冷战时站在苏联一方的国家:印度。
众所周知,印度不仅全方位落后于中国: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生活,从总量到人均,从基础设施到基本的卫生(比如一半以上的人没有厕所),从教育到健康,统统远远落后于中国&&而且更重要的是,印度虽然把中国当作追赶对象,但两国之间的差距从绝对到相对,都依然在拉大!1991年印度GDP240亿美元,中国是415亿美元,10年后即2001年,印度达到473亿美元,中国则为1141亿美元,又是十多年后的今天,印度为1.8万亿,中国则突破了9万亿美元!
尽管如此,西方包括海内外众多自由派群体都一致对印度赞誉有加。以理性和启蒙著称的西方之所以惘顾事实是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和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印度可以充当遏制或者牵制中国的一张牌,海内外众多的自由派群体则是出于自己的信仰或者对西方的追随。不管目的为何,他们支持印度的理由倒是非常的一致:印度虽然经济落后,但已经完成了最困难的改革,建立了超过半个世纪而且总体还算稳定的民主制度。而中国仍然在过&历史的三峡&,随后都可能翻船。到那时,印度超越中国轻而易举。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印度实行的民主制度,才是印度落后的根源,才是印度永远无法赶上中国的真正因素。
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已经证明了两个凡是:凡是成功的发达国家,都是在完成现代化之后才实行的大众普选民主,选票是社会演进的最后一步。凡是现代化完成之前实行大众普选制度的,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的。
很不幸,印度属于后者。由于数百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印度独立后就只能以英国为榜样,一步到位建立起大众普选民主制度。虽然民主制度和经济发展之间是否有什么因果关系,学术界一直在争论。比如已故宪政学者蔡定剑先生就认为&经济发展不一定需要民主&,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经济越发达,民主越稳定。或者说民主可以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果,但却不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因。西方学者Paul Collier 研究的结果表明:民主主义使贫穷的社会陷入更加危险之中,而使富裕的社会越发安全。普沃斯基研究小组把1985年的平均购买力作为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是,当人均GDP达到6055美元的时候民主政治就能够一直存活下去。这就是印度为什么实行了民主制度半个多世纪,到现在却连温饱问题、文盲现象都解决不了的原因。
具体到印度,民主对其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宗教。印度最大的宗教是印度教。印度教对印度最大的影响就是极端不平等的种姓制度。
印度教对印度最大的影响就是极端不平等的种姓制度。
客观而言,人类历史上产生的宗教都有其黑暗的一面。西方曾经长达一千年陷入愚昧和黑暗的中世纪,就要拜基督教所赐。但基督教在民主制度产生之前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使之更加适合一个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但这一幕没有发生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身上。等到印度建立起民主制度,政治人物出于对选票的需要,更不敢得罪九亿五千万印度教选民。所以尽管形式上从法律层面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实际上却依然大行其道。因为根据印度教教义,谁要违反种姓制度,将永世不得超生。事实上,印度教之所以对世人有威慑力或者吸引力,就在于印度教认为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告终,而是无穷无尽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为而限制和决定。一个人的善良行为能使他升为婆罗门,邪恶行为则能令他堕为首陀罗、贱民甚至畜类&&现实中,不用等到来世,只要破坏种姓制度就被直接降为贱民。没有种姓制度,印度教也就不复存在。这和基督教的上天堂的诱惑和地狱审判的威慑效果是同样的。所以虽然在西方获得教育、身为律师的圣雄甘地,也公开声明不能废除种姓制度。
(古典、现代)民主诞生于西方,西方的经验是民主化之前需要宗教改革,而一旦民主化之后,宗教改革就再无可能&&到现在也没有例外产生。随后的历史可以验证的是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凭借威权强行推动世俗化,政教分离,妇女平权&&虽然不是直接对宗教动手术,但其目的要达到和宗教改革同样的效果。然而再实行民主。这也是为什么土耳其是所有伊斯兰国家最具现代性的国家的原因。至少从人类特别是西方的经验看,印度已经永远丧失了解决宗教对现代化遏制因素的时机。所以在印度,有民主,但没有平等的人权。一个等级森严、严重不平等的社会,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呢?
民主对印度的第二个负面影响就是人口爆炸。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和中国一样也倍尝人口过快增长的沉重压力和苦果,所以印度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但由于民众的强烈反对,并在选举时把国大党赶下台。自此以后,就再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和政治人物敢于触碰这个话题。印度自九十年代初开始以中国为榜样(或者在中国成功的刺激之下)进行市场化改革,经济开始加速增长。然而,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增长成果的很大一部分被抵消,伴随经济增长的是失业人口的增长&&堪称独一无二。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印度人口将在2028年前后赶超中国。照这个速度,印度的人口承载极限将很快被打破,到时恐怕国之将亡,而且拖累整个世界。
民主对印度的第二个负面影响就是人口爆炸
除了民主制度,另一个导致印度必然落后于中国的是其经济发展模式。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有两个重大战略性失误。一是实行计划经济。一是没有工业化。如果说选择计划经济有可理解的时代局限,但不实行工业化却是国情的必然。
本来,以印度的自然禀赋比较优势(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全球化的背景,它应该和中国一样通过工业化和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大循环。然而印度却走向了畸形的弱工业强第三产业道路,特别是集中发展资金密集型、脑力密集型、吸纳劳动力有限的软件业。
如果深究起来,印度走向这种畸形的发展道路也和民主制度密切相关。要想走工业化道路,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但在印度,修建一条铁路或者高速公路的制度成本太高。且不说各政党之间要经历漫长的博弈,以及幕后的分肥,仅面对民众的漫天要价和非理性诉求(宗教原因,传统原因),就无法施行。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印度只有一条高速公路了。没有基础设施,也就不可能有工业化。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完成之后才实行大众普选民主的原因。美国建第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时,既不讲民主,也不讲人权,完全是赤祼祼的血腥铁路。反观现在的美国,尽管奥巴马一上台就声称要向中国学习建高铁,重建美国落后的基础设施,但六年过去了,在政党博弈、利益集团(高速公路、航空业)和民众反对之下,依然寸铁未有。当然美国和印度不同的是,它已经有了高速铁路和遍布全国的机场,以及虽然落后但仍然可以运行的铁路系统,不建高铁只是表明美国的落后,但不会影响美国的运转。
实行工业化的第二个条件就是要有受过基本教育的劳动力。不少看好印度的学者是把印度迅速膨胀的人口当做它的优势,即人口红利。但事实上,人口资源要变成人口红利是需要一系列条件和制度安排的。除了上文提到的吸纳劳动力的工业化外,就是要有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但在今天的印度,男性文盲率接近20%,妇女文盲率更高达三分之一,全国近一半的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曾不客气地指出:印度穷人教育极端落后,读完小学四年级的小孩中 ,居然半数以上算不出20除以5的答案!没有接受基本教育的人口只能是负担而不会是红利。
印度的高文盲率除了贫穷落后、歧视妇女的传统、种姓制度因素之外,也同样和民主脱不了干系(种姓制度本身就已经是如此)。因为在印度,教育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在地方政客看来,越是文盲越是容易控制和被收买,对搞教育这些百年大计根本没有积极性,远不如在选举时给些小恩小惠有效的多。这也是为什么,印度耕地占世界第一,却解决不了温饱的原因:政客愿意在选举期间直接提供补贴,而不愿意花精力修建更长远的水利设施。
当然和正常国家比,印度在劳动力问题上还更为特殊。由于种姓制度对不同阶层从事什么工作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够一起工作。这就严重制约了大规模工业化同时需要雇佣大批量劳动力。印度教对工业化还有一个负面影响:即它提倡俭朴生活和无数的宗教假期。对印度有着巨大影响的圣雄甘地,其经济理念主张印度回归农村,他心目中未来的印度是:&人们将生活在乡村而不是城镇,居住在棚屋而不是宫殿,生活在城镇和宫殿里的人无法和睦相处,他们的生活将只有暴力和谎言&。所谓甘地主义就是:苦行僧式的个人克己生活制度包括素食,独身,默想,禁欲,一周有一天不说话,放弃西方式衣服而穿了印度土布做的印度传统服装,用纺车纺纱,参与劳动。甘地在遇刺前曾写下&世界的七大错&,其中有:无劳作的财富(金融业和食利者当可对号入座)、无道德的商业(唯利是图、追求利润乃是商业的本性)、无人性的科学(科学如何和人性对等)。这种价值观和现代化(工业化、商业化、金融化)的距离实在过于遥远&&如果不是直接冲突的话。
正是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印度畸形的发展模式。不仅自己的资源优势无法得到发挥,更导致严重的失业。而更关键的是,没有工业化的印度,怎么走向现代化?当然从中国的角度看,我们自然要感谢印度这样的&选择&,使中国制造少了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世界人民也要感谢印度,否则全球能源的价格还不知道要飙升到何种程度,全球气候变暖还不知道恶化到何种程度。只是这种感谢是建立在印度至今仍然有四亿五千万贫困人口的代价之上的。
从人类历史上看,凡成功崛起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经历工业化的。工业化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极大提高,还使一个国家实现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社会各个方面都会随之发生变化:社会分工、技术爆炸、都市化、新阶层的诞生、现代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的发展、学习机会的扩大;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力减弱;人与人之间乡村牧歌式的关系发生变化;社会流动增加。没有工业化,一个国家就仍然会停留在前现代的农业社会状态中,不管它名义上是什么制度。
其实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社会时代,君主制是各个文明普遍的、不约而同的共同选择。到了工业社会时代,才出现了新的政治制度形式:英法美的民主制、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制度、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今天的印度,虽然移植的是西方的民主制度,但本质上以及整个社会的运行仍然属于农业社会。宗教的主导性作用、歧视妇女、人与人的等级和不平等、社会的低效率,都是农业社会常见的现象。
最后还有一个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得不提。那就是印度的24种官方语言(官方语言和官方使用的国家语言)!中国到秦代就已经书同文,今天的印度仅官方语言就有24种,而必须印在钱币上的就达15种。除此之外还有2000多种方言。如此之多的语言存在,不仅导致劳动力之间难以沟通,扫盲工作艰巨,更由于语言的分裂状态造成国家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这样的环境造成的交易成本之高都令资本望而生畏。所以标准普尔声称要将印度列为不适宜投资的国家,其目前的评级BBB-也只比垃圾级高出一级。
印度之所以无法解决中国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已经解决的问题,根源还是在民主。虽然谁都清楚语言统一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但在民主制度下,已经不能用强力来推行了。如果以西方的发展史为例,一个国家在实行民主之前,不完成民族的同化、语言的统一、基础设施、宗教改革(包括人人平等)、妇女平权,在实现民主之后,就再也不可能做到了&&不妨看看日本的妇女地位、即将举行的苏格兰独立公投、加拿大的魁北克独立运动。所以说,过去美国自诩是大熔炉,现在则只能倡导多元文化。今天的德克萨斯州,墨西哥裔族群占主导,他们只讲西班牙语,不讲英语。但今天的美国政府也无可奈何,相反还不得不加以鼓励。各政党候选人还要学习他们的语言,以博得好感,获得他们的选票支持。照这个趋势发展,将来美国也会有24种官方语言的吧!美元上不仅有上帝保佑,还有我佛慈悲吧。
如果做个总结,正是由于印度过早的实行了民主制度(后果是无法解决宗教束缚、无法解决人口失控)以及在此基础上不得不错误的选择非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印度将永远不可能赶超中国。甚至不可客气的说,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世界就将目睹这个国家环境承载力崩溃的那一时刻。未来中国防范的将不是印度如何赶超,而是喜马拉雅山能否挡得住空前规模的难民洪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李楚悦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革命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汉朝时期在官吏选拔上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2)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日)(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 【答案带解析】“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
“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里的“办法”具体是指(  )A.发动宫廷政变
B.确立“法律至上”原则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政治体制的理解。关键信息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也就是能够制约君主的权力,结合英国革命史实,1689年的《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法律成为统治社会的根本,国王“统而不治”的局面开始形成。故选B项。
考点分析:
考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 意义: ①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②“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向责任内阁转移: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③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3、责任内阁制特点: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②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4、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为核心;②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③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④内阁行使行政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⑤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相关试题推荐
1701年,英国《嗣位法》规定:“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是属于议会;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赦免。”这反映了(  )A.议会进一步抑制了王权  B.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C.国王权力得到了加强
D.责任内阁制形成 
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推导出合理的历史结论。以下是一些史料的整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过了《大公报》预想,因此增加了获奖名额,获奖结果统计如下:类别主张君主立宪主张民主立宪未表明态度篇数1123材料二 2006年,俄罗斯的尤-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作了调查,统计如下:态度持相应态度的人数比例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30%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0%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0%是一场灾祸16%其它14%材料三 年中国人口变化的相关数据年份人口增长率及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194916‰20‰195817.24‰11.98‰1960负增长25‰(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哪些合理的历史结论?(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基本态度。结合年苏俄(联)的史实,分析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3)根据材料三,指出年中国的人口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福利国家”,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不同国家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B.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C.杰出的人物会影响历史发展过程D.实事求是思想具有普适意义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A.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B.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C.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D.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a92e6cb467439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年代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