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能否发展成为成渝城镇群发展规划之外的第二大城市

成渝城市群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
来源:中商情报网 责任编辑:huangzhimin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成渝城市群,横跨省和市,以成渝经济区为依托,以为成渝两市为双核,主要范围包括四川省内的成都、绵阳、德阳、眉山、遂宁、内江、南充、资阳、简阳、自贡、广安、达州以及重庆主城九区、涪陵、合川、永川、江津、大足、垫江、璧山、梁、万州等。在国家层面上,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已经纳入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中。
成渝城市群发展现状:
目前,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虽然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是成渝经济区的合作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合作方面。在合作过程中,成渝两地都认识到一体化对于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两地城市群的下一步打造战略、更深层次的发展却是困难重重,成渝实现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
首先,成渝两地政府对于发展成渝城市群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发展共识,还没有建立一个高层次、高效率的协调机制,跨区域间的制度障碍难以协调和突破。国家发改委综合研究所研究员董焰称:“成渝城市群概念总体比较不错,但两地各自有打算,比如成都还想向南发展,重庆还想向东发展,不满足于向西,都有自己的打算。”另外,两地企业合作,由于政治体制和行政区划障碍,协调蹉商困难重重。
其次,在产业分工上,迄今成渝两地在多个方面仍有直接竞争。成渝两地的产业布局趋于同质化,特别是在IT方面尤为明显,造成两地政府发展构想冲突,谁都不想放弃自己现行的发展产业。
此外,成渝两地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的区位优势,互补效果不明显,导致了两地的区位竞争。比如在产业上,几乎同样的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假如不能有统一的市场,形成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成渝两地任何一方都很难发展。
成渝城市群发展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成渝城市群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东邻湘鄂,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成渝城市群作为西部最大的双核城市群,是最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最有可能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
2.成渝两地的经济联系,自古以来就是很密切的。
重庆建市以后,这种联系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相反,联系还进一步增加了,这是构筑和发展成渝经济带的经济联系基础。另外,两地在成渝经济区范围内,经济互补性强。成都在科技、、商贸、文化方面优势明显,对成都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以及整个四川起着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又是西南交通枢纽和口岸,是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和华南地区的枢纽。四川方面可以利用重庆的码头,弥补内陆地区发展的不足,而四川的农产品也足以大量供应重庆市场。从文化传统讲,两地都属于巴蜀文化,几千年的同宗文化是构筑和发展成渝经济带的文化联系基础。
3.成渝城市群内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未来最大的能源基地。
成渝城市群是世界级的水能“富集区”,蕴藏巨大的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1.03亿千瓦,占全国的27.3%。成渝城市群也是我国矿产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是我国发现、开发、利用最早的地区,分布以重庆为主,遍及全境,已探明储量为7000多亿立方米。此外,成渝城市群内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较为丰富,是我国受到联合国保护的遗产最多的资源富集带。
4.城市群内交通体系完整、交通便利。
成渝实现了人口和物资在两个城市之间的可移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空间运输成本。成渝大大降低了两地的空间距离和时间成本。成渝的多条高速通道,将对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两地之间的空间可达性,以及从而形成的、人流、资本流、信息流的快速、密集通达将成为川渝两地经济上的相互融合、共生互补的基本保证。快速通道的形成,可以说已经为成渝城市群的形成准备了基本条件。
5.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显著成果为成渝城市群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初步统计,2011年,纳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范围的15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4%、22.1%、18.5%、34.7%、16.3%和20.9%,均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呈现出发展提速、建设加快、产业集聚、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四川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成渝两地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和交通物流体系,具备了建设城市群的可能性。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5年1月,我国城市群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作为城市群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的城市群范围和战略定位专题将于本月完成。在此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将编制跨省区城市群规划,并于今年年底前报送国务院审定。
城市群规划已进入正式编制阶段,初步从重点培育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作用区的角度出发,确定打造20个城市群。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
其中,重点建设5大国家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5大城市群。稳步建设9大区域性城市群,包括哈长城市群、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9大城市群。引导培育6大新的地区性城市群,包括呼包鄂榆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兰西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
截至目前,包括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规划编制的地方层面前期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国家相关部委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这三个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开发方向、空间结构,以及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等。
相关内容阅读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5 邮箱:
热门资讯榜
大家都爱看
【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完成的《201......
图为流浪汉健身后照片
图为流浪汉在健身
“寻找你的星”年度盛典
共同......
点击进入视频直播
北京时间1月14日下午,亚洲杯小组......
本批最后8只新股即将发行。明天有苏试试验(300416.SZ)、健盛集团(......
周三将有多达10家公司开启网上申购,分别是万达院线(002739.SZ)、......
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日报道:人类历史长河中,哪个......
据网友拍摄的照片显示,近日,我国1艘最新建造的054A舰已......
第一季《最强大脑》中......
俗话说的好:男儿膝下有黄金,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人是不会轻易下跪......成渝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 知乎171被浏览17772分享邀请回答111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来自零距离APP
泸吹还想4年达到200平方公里,想想都不可能。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上校, 积分 193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5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左边不是有个卫星村嘛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中尉, 积分 66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3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学员, 积分 32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8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泸州这个卫星放的有点大通到天啦,一年20万人?开中国玩笑呢吧!谁规划的谁完成,强烈要求泸州2020年前不要换领导,别跟宜宾式的一走了之。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少尉, 积分 37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8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泸州城建是比宜宾好,要承认差距噻,不过他这是说第二大市没说是第二强市哒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少校, 积分 98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07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不过泸州房价已经赶上宜宾了。
而且泸州物价更高&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中将, 积分 343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43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把下边的县城全算上吧,再不够把乡场也加上去。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上将, 积分 1803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9693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四级士官, 积分 8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来自零距离APP
确实是笑了……即便是规划嘛也要整的让人稍微相信点嘛、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大校, 积分 221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96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泸州在2020前达到“双200”的规划其实就是泸州市政府的规划,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其实是按照地方上报规划照批而已,假如宜宾要放卫星规划为双300可能也会照批不误。弄一个虚名自慰其实是自己欺哄自己而已,没有实质作用。城市发展不是只图大,要成为有竟争实力的强市才是硬道理。
这几句话本人只是说了实话而已,一不小心居然被搬到了天府城坛“展出”&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上校, 积分 154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15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来自零距离APP
老百姓幸福才正道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上等兵,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来自零距离APP
转户口,县改区,还是有可能的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二级士官, 积分 4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来自零距离APP
谁说没有可能的?人家解释说泸县合江改区既可!泸州靠近重庆!只要做大几个工业园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二级士官, 积分 4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来自零距离APP
而且人家又有几大学校!不像宜宾一天到晚就讲老城!这就是差距!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VV学员, 积分 24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4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谁说没有可能的?人家解释说泸县合江改区既可!泸州靠近重庆!只要做大几个工业园 ...
你看泸州主城区好小,即使再装两个区进去离200平方公里也差很大。
本帖编号1103675成渝经济区将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增长极&&&&&&&&&&
发布者:&|&
浏览(5850) 评论
&|&发布时间: 17:33:29&最后更新时间: 17:33:29
本作品所属分类:
文章类型:普通
成渝经济区将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雄鹰的立足点(李后强、韩毅设计绘制)
  资料图片: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区域辐射示意图。制图 阿沛
  成渝经济区的总体布局为“双核五带”。双核即以成都、重庆为核心,五带为沿长江发展带、成绵乐发展带、成内渝发展带、成南(遂)渝发展带、渝广达发展带。。
  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的天杯模型(李后强、韩毅设计绘制)
  成渝经济区交通规划示意图 制图姜宣凭  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正式从国家层面予以明确,并提出促进成渝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区域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这个有着9840多万人口的成渝经济区,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二、国务院正式发布  国务院正式批复这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时刻,国家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其官方网站全文发布《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 《规划》)。该规划是成渝经济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改革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规划的依据。   《规划》共分十章,分别就成渝经济区发展背景、总体要求、总体布局、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深化改革开放和保障措施作了具体阐述和要求。   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万州、涪陵、渝中等31个区县,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15个市,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规划期为年,展望到2020年。   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 “一中心、一基地、三区”,即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成渝经济区的总体布局是“双核五带”,即成都重庆双核、沿长江发展带、成绵乐发展带、成内渝发展带、成南(遂)渝发展带、渝广达发展带。   成渝经济区要优化重庆、成都核心城市功能,做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壮大重点城镇;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要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建设和管理,推进统筹城乡改革试验。   成渝经济区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包括现代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林果花卉业;做强工业主导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民用航空航天产业、冶金和材料产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和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物流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商贸会展业、旅游业和休闲娱乐业。   加强包括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水利、能源、信息等领域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规划》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   《规划》要求,重庆、四川两省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完善机制,推动规划的实施。建立两省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落实规划明确的政策措施和项目。要制定有关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方案。  成渝地区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成渝经济区初稿中指出,未来将充分发挥成渝经济区发电设备、重型机械、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产业优势,形成万亿制造业、千亿服务业的产业格局。以东方电气、二重重装为龙头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将继续受益于国家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双重利好。此外,以宗申动力、力帆股份为代表的摩托制造,以及军工制造等是川渝地区传统的最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具有军工背景的长安汽车、中国嘉陵等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成渝经济区还是我国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未来成渝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将加快,与农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化肥等行业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此外,从国家的战略定位来看,该区域还将建设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该区域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成渝经济区获批后这些领域将会更快发展。  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渝地区的格局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处,包括重庆经济区和成都经济区(45)。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科技教育、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南地区科技创新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一)重庆经济区。  该区域包括重庆市西部以主城区为中心的部分地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汽车摩托车、石油天然气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内陆开放高地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  ——构建以重庆主城区为核心,以“一小时经济圈”地区为重点,以主要交通干线和长江为轴线的空间开发格局。  ——强化重庆主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先进制造和综合服务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的金融、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商贸物流中心,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培育壮大沿交通轴线和沿长江发展带,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分工协作和资源利用合作,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形成本区域新的增长点。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与合理开发三峡库区渔业资源。  ——加强长江、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和水污染治理,改善中梁山等山脉的生态环境,构建以长江、嘉陵江、乌江为主体,林地、浅丘、水面、湿地带状环绕、块状相间的生态系统。  (二)成都经济区。  该区域包括四川省成都平原的部分地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构建以成都为核心,以成德绵乐(成都、德阳、绵阳、乐山)为主轴,以周边其他节点城市为支撑的空间开发格局。  ——强化成都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和商贸物流、金融、文化教育中心。  ——壮大成德绵乐发展带,增强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石化、农产品加工、新能源等产业的集聚功能,加强产业互补和城市功能对接,推进一体化进程。  ——壮大其他节点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增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功能,加强产业互补和城市功能对接,形成本区域新的增长点。  ——提高标准化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农业物流水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农村新能源。  ——加强岷江、沱江、涪江等水系的水土流失防治和水污染治理,强化龙泉山等山脉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构建以邛崃山脉—龙门山、龙泉山为屏障,以岷江、沱江、涪江为纽带的生态格局。  四、成渝经济区的总体布局“双核五带”。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这是当今中国无可争议地三大增长极。但这三大增长极,无一例外地落户东南沿海。在辽阔的西部,谁将承担起“引擎”重任,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成渝经济区呼之欲出。  按照规划,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在具体发展中,成渝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将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   成渝地区将是西部最具全国性增长极条件的经济区。这里自然环境优越,资源密集,人口密集,城镇密集,经济密集,交通发达,许多指标都可与东部媲美。从未来发展来看,成渝经济区将与沿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呈东西犄角鼎立之势。  依托重庆、成都“双核”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双核五带”空间格局,构筑若干辐射带动能力强、体系结构合理的城市群。  重庆城市群:加强涪陵、万盛、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双桥、綦江、潼南、大足、荣昌、璧山和四川的广安与重庆主城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对接,加快以轨道交通为主的高效便捷交通网络建设,在产业布局上实现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  成都城市群:加强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与成都市的规划衔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构建城市群内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建成分工合理、联系密切、良性互动的城市群。  大力促进包括宜宾、泸州、自贡、内江、乐山的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发展。积极培育包括万州、南充、达州、开县、云阳、忠县、梁平、垫江、石柱、丰都的经济区东北部城市群。  五带则为沿长江发展带、成绵乐发展带、成内渝发展带、成南(遂)渝发展带、渝广达发展带,南充纳入成南(遂)渝发展带。成南(遂)渝发展带包括成都、遂宁、南充、潼南、铜梁、合川、重庆主城区。以兰渝、渝遂铁路,成南、渝遂、渝南高速公路、嘉陵江为纽带,重点发展机械制造、轻纺食品、油气和精细化工,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培育连接双核的新兴经济带。  五、《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总投资约4761亿   & 6月2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标志着酝酿时间长达20年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   《通知》称,成渝经济区自然禀赋优良,产业基础较好,城镇分布密集,交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通知》要求重庆市、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要认真领会国务院的批复精神,把《规划》实施作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努力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规划》紧密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了40个重大定位,包括:5大战略定位、8个综合定位、22个产业定位,以及特别针对重庆的实际情况,契合当前的发展热点,对重庆两江新区、信息产业培育、汽摩产业发展、航运中心建设、三峡柑橘产业发展专门单独明确5个重大定位。这一系列重大定位,既充分体现了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成渝经济区和全国区域发展中独特的战略地位,又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重庆作为国家战略的内涵,有助于提速落实“314”总体部署,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据了解,《规划》明确的重大项目83个、重大政策40条,总投资估算约4761亿元,重庆市将因此得到巨大实惠。   重庆 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表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发改委就启动了编制《规划》的相关工作,至今天编印成册,经历了整整20年时间,这其间经过了多次调研、数易其稿。正式出台的《规划》对两地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除此之外,《规划》还带给重庆不少重大机遇,包括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保障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等。   《规划》明确重大项目83个、重大政策40条,总投资约4761亿元。  六、成渝经济区规划重点扶持八大产业  国家发改委6月2日正式下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 年,成渝经济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在产业方面,将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重点扶持装备制造业等八大产业。  依据规划,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规划的范围包括重庆的31个区县和四川省的15个市,区域面积20.6 万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11年 至2015 年,展望到2020 年。  1、总体目标与产业规划  根据目前透露的信息,成渝经济区目标是建立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区域;西部地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形成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先进制造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建设体系健全、辐射西部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根据成渝地区业已形成的产业体系以及其资源禀赋,重点打造8大产业,分别是以成都,重庆为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重庆重点发展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和摩托车,成都重点发展乘用车、商用车、载货车、载客车;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民用航空、航天研发制造基地,在成都、重庆、绵阳重点发展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在重庆布局直升机生产,建设国家直升机生产基地;发展冶金和材料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基地;做优做强轻纺食品产业;加快医药产业发展。  根据目前已知信息,重庆两江区域规划的产业模式将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并设立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基地。  2、重点产业  我们从相关区域规划涉及的行业来看,涉及的行业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传统优势产业,例如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研发等。第二是依托资源优势的产业,例如天然气化工,盐化工,冶金材料等。第三是受政策扶持型产业,例如,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  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制造: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重庆建设重工业基地,至今已经形成了生产仪器仪表、内燃机、机床工具、大型输变电设备和水电设备、武器装备、船舶等产品的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同时汽车摩托车企业也具有很强的机械加工能力和研发能力。而在成都则是形成了以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为特色的装备制造体系。相关上市公司银河动力、天兴仪表等。  天然气化工,盐化工:成渝地区具有丰富的天然气,盐资源,在发展天然气化工以及盐化工产业方面具有资源优势,据估计2010年,重庆气矿的探明储量将达到6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100亿立方米,而自贡自古以来就是川盐的主产地,因此衍生出的天然气化工,盐化工产业具备天生的资源禀赋。相关上市公司:金路集团等。  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这两大行业主要都集中在成都,受政策扶持的力度较大,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规划指出,形成以信息服务市场为主线,以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以电子信息产品与集成电路制造为基础,技术创新与信息技术改造有机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体系,在航空航天产业方面,成都已初步建成了较为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是我国自主研制和批量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规划明确,到2015 年,成渝经济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00 元,城镇化率达到52%。到2020 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00 元,城镇化率达到60%。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重庆与四川共享重大定位40个,分别是五大战略定位、八大综合性定位、22个产业定位,以及5个特色定位。  《规划》明确的五大战略定位是,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八大综合性定位包括,对外开放门户城市、国际大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旅游城市、统筹城乡改革综合试验区、数字城市、国家重要的数据灾备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高地。  22个产业定位涉及农业基地12个,包括优质粮油基地、优质草畜、三峡生态浴场、高山养鱼示范基地、稻田生态鱼示范区等;工业基地6个,包括全国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国家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化工基地;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制药研究基地等;4个现代服务业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商贸会展中心、出口和物流基地、国际知名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此外,《规划》特别对重庆两江新区、信息产业、汽摩产业、航运中心、三峡柑橘产业等单独明确了5项定位,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重庆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内涵。  为将成渝经济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规划》还明确支持发展大型风电机组、轨道车辆配套设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等重大项目83个,这些项目涵盖重点产业36个,基础设施29个,社会事业18个。我市风电、轨道交通、数字机床、特高压变电设备、长安汽车、富士康芯片、直升机部件等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以直升机产业为例,《规划》明确提出,重庆要建设国家民用航空基地。目前重庆有巴山仪器厂等技术雄厚的配套企业,有条件布局民用航空基地。此外,国内大飞机项目在上海、天津,支线飞机在西安,西南地区还没有飞机项目,因此该项目布局在重庆,对提高重庆的产业竞争力有很大好处。  除了产业扶持外,《规划》还带给重庆40多条重大利好政策,包括在内陆开放高地方面,总体赋予重庆先行先试的政策,打造“一江两翼三洋”通道;在条件成熟时,万州建保税港区等。  全国经济地理学会会长陈秀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渝经济区规划以及重庆两江规划的陆续出台,将极大促进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并带动这一地区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  在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上,重庆、成都“双核”的作用更加突出。规划要求,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而在产业布局上,重庆成都两地都将发展重心放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  路桥施工类公司率先受益  在产业方面,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将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重点扶持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民用航空航天产业、冶金和材料产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和医药产业等八大产业。  华泰证券表示,在规划实施初期,路桥施工建设的相关上市公司将会率先受益,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深入以及这一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关的高速公路、港口、航空、铁路等上市公司也将受益于这一规划。  此外,川渝地区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基地,也具备产业发展的基础,政策扶持的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行业在规划出台后也将受益。  七、四川、重庆的新机遇:联手打造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进入国家规划,将给四川和重庆带来重要的历史性新机遇。  《规划》为成渝经济区确定了五大战略定位: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规划》为成渝经济区确定了五大战略定位: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其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的定位提出,成渝经济区要坚持城镇化发展战略,强化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强要素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的定位中提出,要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形成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先进制造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功能完善、体系健全、辐射西部的现代服务业高地。  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的定位提出,要改善内陆开放环境,畅通南向、东向、西北向对外大通道,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合作新路子。  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的定位提出,要深入推进重庆、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示范。  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的定位提出,要统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加大生态网络建设力度,加强重点流域和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生态屏障,保障长江上游生态安全。  发展目标:5年内人均GDP达39000元。《规划》为成渝经济区发展确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目前的3.3:1缩小到2.8:1。  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初步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00元,城镇化率达到60%。  “四川重庆两省经济已具备相当基础。”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骆玲说。  2010全年,四川省全省生产总值预计为1.7万亿元,按照《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15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大关。预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万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8万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5万亿元以上。  重庆在“十二五”期间的具体目标则是, GDP翻一番,年均增长12.5%,达到1.5万亿元,相当于上海目前的体量。其中,在“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将达4万亿元以上,其中产业投资就将达到1.42万亿元。  此外,成渝经济区的两个核心城市,成都和重庆也加快了本地的城市化进程。例如重庆就提出了打造城市群的宏伟计划。今后5年内,重庆政府将投入万亿,将内环和外环间约1000平方公里变成城市。  当地区域研究学者刘斌夫说,成渝经济区有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对成渝之间的二级城市可以起到“双核”带动作用,这“双核”一旦演化为“增长轴”,将带动成渝“轴”上城市群的发展。  骆玲还称,“随着快铁、高铁、高速公路的建设,两地经济在不断融合,区域一体化不可抵挡。”  骆玲认为,成渝经济上升到国家层面,该区域将充分享受国家的政策支持,形成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政策配套、人才交流等全面的优势互补,形成良性融合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成渝经济区在新阶段除了加快发展,另一层含义是要肩负起国家赋予的使命。杨庆育表示,一是重庆、成都同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先行先试的机会和责任;二是共同打造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  八、成渝经济区综合概况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主要包括:重庆(市区)、成都、雅安、乐山、绵阳、德阳、眉山、遂宁、资阳、宜宾、泸州、自贡、内江、南充、广安、达州、广元、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广汉、什邡、绵竹、江油、峨眉山、阆中、华莹、万源、简阳以及重庆的江津、合川、永川等33个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  简介
&&&&& 2009年7月,国家发改委在成都召开了编制工作会,会议初步讨论成渝经济区区   成渝经济区域规划,规划将涵盖四川的15个市和重庆的31个区县,总面积约20.61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9840.7万,GDP总量为1.58万亿元。其中除了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的23个区县外,还包括渝东北的万州、梁平、丰都、开县、垫江、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被纳入了成渝经济区,整个成渝经济区涉及重庆的面积是1.15万,占重庆总面积的37.56%,涉及重庆人口2380万,占重庆总人口的62.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规划。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涉及资源  成渝经济区面积约16.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幅员面积1.8%,辖区内的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矿产资源、天然气、森林覆盖面积均居全国前列;2007年底总人口   成渝经济区接近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8%,并有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区域内GDP达1.2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5%,农业条件较好,是我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蚕丝、中药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工业和交通也有了相当基础。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   产业布局  西部最高城镇密集区  特大城市:成都、重庆   规划初步提出的成渝经济区范围包括主城区、万州、涪陵、綦江、云阳、石柱等31个区县及自治县。四川包括成都、南充、德阳等15个市。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2008年户籍人口10163万人,目前区域实现GDP14041亿元。 区域内有2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1.76座,高于西部0.24座和全国0.7座的平均水平,是西部密度最高的城镇密集区,是全国少有的双核城市群。   十年后人均GDP达4.7万  徐强——成渝经济区发展分两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到2015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2%,万元GDP能耗降低1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目前的3.3∶1缩小到2.8∶1。   第二步就是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万元,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城市化率达到60%。   八大产业支撑经济区发展  徐强——成渝经济区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具体讲,就是八大支柱产业支撑成渝经济区发展:全国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民用航空、航天研发制造基地,将在重庆布局直升机生产,建设国家直升机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冶金和材料生产;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基地;做优做强轻纺食品产业;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建立以生物制药为重点、化学原料制药为基础、地道药材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同步在服务业方面建设国际知名、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布局  重庆发展核心:重庆主城九区,打造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   沿长江发展带:以主城区为中心,长江黄金水道、公路、铁路为纽带。   成都发展核心:包括成都五城区等,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 际化的大都市。   成绵乐发展带:以成都为中心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城市集聚带。   成遂渝发展带:培育成为联接双核的新型经济带。   渝广达发展带:建成东北部重要的经济增长带。   成内渝发展带:以成渝铁路和高速路为纽带,要建成联接双核的重要经济带。   沿长江发展带:以主城区为中心,长江黄金水道、公路、铁路为纽带。   经济区范围  包括四川省15个市和重庆市31个区县,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约1.58万亿元。   重庆的31个区县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万盛、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双桥、綦江、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开县、云阳、石柱。   四川省15个市: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   目标  力争到2015年,使成渝经济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经济建设  该经济区的定位则是要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共同争取国家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努力将成渝经济区建成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经济区域。   建西部最大的城市区域,在充分发挥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下,分别构建和完善成、渝两个单核城市群基础上,加快培育绵阳、德阳、内江、资阳、遂宁、自贡、泸州、宜宾、南充、广安、达州、眉山、乐山、永川、江津、合川、涪陵、长寿、铜梁、荣昌、大足、南川、綦江、璧山、双桥、潼南、万盛、武隆等若干紧密相连的大中小城市,共同构建西部最大的城市连绵带。   空间布局 “双核五带"”  规划提出,成渝经济区空间布局要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   重庆发展核心:包括重庆主城九区,打造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   成都发展核心:包括成都五城区和青白江等14个县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   沿长江发展带:以重庆主城区为中心,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高速公路、铁路为纽带,推进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产业和城镇集聚带。   成绵乐发展带:以成都为中心,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宝成-成昆铁路和成绵、成乐、成雅高速公路及大件运输通道为纽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城市集聚带。   成内渝发展带:以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为纽带,建成连接双核的重要经济带。   成遂渝发展带:以兰渝、遂渝铁路,成遂渝、成南、南渝高速公路,嘉陵江为纽带,培育成为连接双核的新兴经济带。   渝广达发展带:以襄渝、达万铁路和渝达、渝宜高速公路为纽带,建成东北部重要的经济增长带。   配套建设   优化重庆、成都核心城市功能。科学定位核心城市功能,强化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拓展城市外部空间,优化功能分区,推动产业集聚,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形成功能明确、优势突出、 互惠共荣的发展格局。   ——重庆。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协调推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发展水平。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打造金融、商贸、会展之都和国际旅游城市。建立健全城市创新体系,建设高端产业集聚的创新型城市。积极推进中央商务区建设,建设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提升两江新区综合功能,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下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的内陆新区。完善城区外围组团集聚功能,优化空间布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加快建设大学城和西永微电园,促进外环高速公路沿线城市组团发展。   ——成都。合理划分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县功能,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增强文化影响力,提高城市品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建设高端产业集中、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下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周边区县配套服务功能,以开发区为依托,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加快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沿线城市建设。   做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发展重庆的万州、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和四川的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发展,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城市环境,适当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支持万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长寿、 绵阳、德阳、乐山、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发展成为10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区),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   万州。能源化工、新型建材、轻纺食品、机械电子、商贸物流基地,经济区东北部的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重要的港口城市。   涪陵。天然气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机械制造、轻纺食品、商贸物流基地,经济区东部的中心城市。   长寿。石油天然气化工、冶金建材、合成材料基地,区域性专用物流节点城市。   江津。先进制造、能源建材、食品加工、商贸物流、休闲旅游基地,重要的港口城市。   合川。能源建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轻纺食品基地,重 要的物流节点和旅游城市。 永川。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商贸物流、休闲旅游基地,西部职业教育城。   德阳。全国重要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新材料、精细化工、食品加工基地,现代工业城市。   绵阳。电子信息、科研生产基地,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和国家科技城。   眉山。机车制造、冶金建材、精细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国家粮食储备基地,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 资阳。全国重要的机车制造及出口基地,汽车与零部件制造、 节能产品生产、食品生产配送、会展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新兴工业城市。   遂宁。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商贸物流基地,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   乐山。清洁能源、新材料、冶金建材产业基地,生态和文化旅游胜地,重要的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   雅安。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产业基地,交通节点和生态旅游城市。 "   泸州。饮料食品、天然气和煤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重要的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   自贡。盐卤化工、机械制造、新材料、物流配送基地,现代工业城市。   宜宾。饮料食品、能源轻纺、机械制造和商贸物流基地,重要的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   内江。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汽车零部件生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城市。   南充。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轻纺服装、有机农产品加工、能源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经济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重要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   广安。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加工、汽车及汽摩零部件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供应、红色旅游基地,重要的交通物流节点和港口城市。   达州。天然气和磷硫化工、冶金建材、农产品加工基地,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城市。   《协议》中的第一个共建重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区成立后,重庆市和成都市之间的快速客运专线铁路等点对点快速通道、区域环型快速通道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上午到重庆办事,下午回成都吃晚饭”将不再是梦想。同时,还将完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民航、管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畅通对外交通,共同加强电网通道、水利、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相支持、合作共享。   双方协议,要建立开放、规范、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破除行政壁垒,加强交通、物流合作,降低产品跨区域销售成本。为了建立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将取消两地的就业户籍限制,建立流动人口“便参保、易转移”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在经济区内促进价格管制产品的互惠贸易,构件要素无障碍流动机制,促进产业互动、利益共享。构筑企业合作的绿色通道,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消除民营经济进入市场的障碍。   五大基地  经济区建成后,两地将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共同培育和建设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区域内产业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加强互相协调,共同争取国家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将是经济区产业分工协作的重要任务。   两地将共同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按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进行产业和重大项目布局,共同建立长江上游联防联治的水环境管理机制。开展环境检测合作。共同争取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长江上游长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包括成都及绵阳等14个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的23个区县。成渝经济区集聚了两省市1/4的幅员面积、一半以上的人口,积聚了两省市经济总量的六成多。   国家重点开发区  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成都及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为载体,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共同争取国家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成渝经济区建成国家新的增长极。重点发展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意志,被明确写入《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这无可争议的三大增长极,在过去20多年引领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这三大增长极,无一例外地落在东南沿海。在辽阔的西部,谁能承担起“引擎”重任,成为国家新的增长极?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这里,每万平方公里有1.73座城市,比西部平均水平多1.49座,比全国平均水平多1.03座;这里,每平方公里产出350万元,比全国高出227万元,比西部高出316万元。成渝经济区经济密度是西部平均经济密度的14倍,是西部最发达区域。成渝经济区目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左右,通过5-10年的跨越式发展估计能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10%左右。达到10%或更多的时候,这个经济区域就将成为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新的增长极。   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6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号),明确: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后,成都和重庆将成为中国新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并率先对中国重大政策先行试点。   此次设立成都市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本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道路。   之前,为了推进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有关方面为其量身订作了金融、土地、税收等经济优惠政策。而成都和重庆试验区,不仅要制定经济政策,还要制定相关的社会、文化领域的配套政策方案,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成都要将制定好的方案上报国务院审批。下月,四川省以及重庆市的有关负责人将聚集北京,参加高层论坛,共同探讨方案。   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将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国家试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东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三大经济改革实验区都在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相对不发达地区,在中西部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特大中心城市设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重大政策措施先行试点,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重要意义  西部大开发新引擎   规划中的成渝经济区约20.6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15个市县和重庆31区县,区域总面积2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和GDP总量均占西部地区的近三成。“成渝经济区是西部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水平最高的区域。”成渝经济区是“整个西部大开发最重要的部分”。   此番定位得到各方面的认同。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主任杨庆育代表表示,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新的引擎,必将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代表认为,成渝经济区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于“成渝经济区的命运决定西部的命运,而西部的命运紧系中国的现代化。”“通过区域发展,将缩小整个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代表说。“这也是成渝经济区建设能够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基础”,李亚平代表说。   就在两会召开前夕,国家相关部委在成渝经济区规划初稿的基础上,分赴四川、重庆多个市县调研,以求进一步完善。目前,调研已结束,规划编制进入最后阶段。   加速经济一体化进程   “广安为重庆工业配套的企业涉及8个行业251户,隆创动力、银钢凸轮等一批重庆知名企业将生产基地和总部迁至广安。”王建军说。“我们从重庆引进投资约10亿元的纺织产业、投资近9亿元的农机产业;我们和成都共建了成资工业园。”资阳市市长罗勤宏代表介绍。   日,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环渝的达州、广安、泸州等市成为重庆的“菜篮子”,引进重庆的“车轮子”。   “成渝经济区加速经济一体化,打造西部增长极,已经蓄势待发。”杨庆育代表透露,下一步两地还将重点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素无障碍流通大通道、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对接平台、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机制、跨行政区政策体系等“六大共建”。   眼下,川渝两地已经在交通基础设施上开始了牵手之旅。包括遂渝高速、成渝城际列车、成安渝高速、成渝高铁在内的已建成和规划在建铁路、高速公路近10条,按照双方的规划,未来,川渝之间将有9条通道连接。   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与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相比,两“极”之间的若干城市更急于在成渝经济区内找到位置。“不追求大而全,要找准自己的优势资源,错位发展,相互补位。”李亚平代表说,区域合作,产业布局将决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的定位是成渝经济区内的新兴工业城市。”罗勤宏代表说。“遂宁正在大力建设成渝经济区的次级物流中心,争取把成遂渝现代物流示范发展带纳入国家《成渝经济区规划》。”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已完成总投资11.42亿元,对于“物流港要达到30亿元”的目标,胡昌升代表信心十足。“广安的天然气、水泥、农副产品都具有优势,可以服务重庆,承接重庆的产业转移。”王建军代表说。   “在这个过程中,成都和重庆必须承担起领跑者的角色,带动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洲代表的观点是:成渝的发展水平要保持彼此匹配,才有持续合作的动力。   制度设计是重中之重   “成渝经济区应该作为内陆开放示范区来打造。”谢开华代表透露,内陆开放示范区的概念已写入成渝经济区的规划草案,如果获准,将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和审批权。   朱以庄代表对此深表赞同。他说,泸州临近重庆,但能享受到的政策差距很大,泸州倍感压力。谢开华代表补充,要有更多的如西博会、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和载体,还要有一批龙头企业作为支撑,引进来走出去。   成都市市长葛红林代表说,希望能加大规划力度,让成渝经济区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享受同等的政策待遇。   傅勇林代表认为,制度设计是重中之重。李亚平代表建议,协调机制应该从3个层次建立:一是以四川省与重庆市一级层面为主的各级政府给予指导,二是民间和企业要作为主体积极参与,三是在一些比较难协调的问题上,中央应出面统筹,“否则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   体制障碍  隶属关系不同;成渝目前的地位不同于从前了,从前两个城市都是副省级城市,级别一样都是四川省管辖比较好处理。但现在一个属于四川省一个属于中央政府。   发展重心不一样;现在重庆和成都之间的互补性不大,且都想作龙头都不想作配角。这是最大的困难。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就是以点带面,但现在没点怎么来面。   地方保护主要十分严重制约了两地的交融。   成渝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的概述  成渝(椭圆)城市群位于成渝地区,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两市为双核,以遂宁为成渝北弧中心城市,以内江为成渝南弧中心城市,以安岳为成渝直线中心城市和成渝几何中心城市;以成遂渝、成安渝和成内渝等交通线为纽带,包括四川的成都、遂宁、内江、资阳和重庆主城等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集合体。   成渝城市群示意图  [1]成渝核心城市--成都市  成都市是川西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简称“蓉”,别称“锦城”、“锦官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川西平原腹心,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点城市、金融对外开放城市、行政副省级城市。2003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成都综合实力位列第九位。 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并被《财富》(中文版)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商务城市”。2004年当选《CCTV》“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经济总量在西部12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成渝核心城市--重庆主城  重庆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其主城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是川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开发地区以及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历史悠久,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因为重庆的地理环境,重庆多山多雾,故又有雾都、山城的别名。   成渝北弧中心城市--遂宁市  中国著名的观音文化之乡,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涪江中游,地处川西城市群中心城市成都和川江城市群中心城市重庆两座特大城市及川中北城市群中心城市南充之间,是四川盆地的几何中心城市,介于东经105°03′-106°59′,北纬30°10′-31°10′之间。东西宽90.3公里,南北长108.9公里,城区平坦,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均为146公里左右,呈等距三角。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遂宁市,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市城区建成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非农人口约50万。   成渝南弧中心城市--内江市  内江,东汉置县,曾名汉安,中江。沱江北段叫牛鞞水,为北江;南段为枝江,称南江,此为中江。隋初,为避太祖杨忠之讳,改为内江。1951年设为内江市。一说因取内水(即沱江)为名,盖市县位沱江西岸,江至此,曲流成弧,有如半岛,城居其内故名。   成渝几何中心城市--安岳  安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距离省会成都166公里,东邻重庆市,南接内江市,北连遂宁市。古为巴蜀分治地,梁设普兹郡,辖普州,北周建德四年置县,因治所建在铁峰山上,故取“安居于山岳之上”之义而得县名。隋、唐、宋时期,普州已是闻名遐迩的重镇,其文化与眉山的“三苏”齐名,得“东普(州)、西眉(山)”之美誉。唐代名将程咬金,著名苦吟诗人贾岛,北宋大理学家陈抟,宋代大数字家秦九韶,广州起义革命先烈袁绍柏、彭明晶烈士,新诗的开拓者康白情,农业科学家允奎,为安岳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成渝南环中心城市--宜宾  宜宾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长江零公里处。全市辖两区八县,即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幅员面积13283平方公里,人口527万。北纬27°50′~29°16′、东经103°36′~105°20′(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8°47′、东经104°36′)。东邻泸州市,南接云南昭通市,西界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乐山市,北靠自贡市,东西最大横距153.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50.4千米。   宜宾是世界银行咨询报告确定的21世纪长江流域最具投资价值的25个城市之一。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是四川省内以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著称的区域中心城市。   铁路   已建成电气化铁路干线内昆铁路(北接成渝铁路、南接贵昆铁路),地方铁路宜珙铁路、金筠铁路。日成都至贵阳铁路正式开工。成贵高速铁路预计2015年建成通车,届时成都坐火车到贵阳的时间,可由12小时缩短为3个小时左右。纳入国家铁路规划网近年将开工的有渝昆高速铁路、绵-内-宜城际铁路等。   公路   经过境内的国道有:213国道、国道主干线GZ40。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的有内宜高速(北接成渝高速),宜昆高速(宜宾—昆明),乐宜高速(乐山—宜宾);正在建设中的有:宜泸高速(宜宾—泸州)。计划建设的有金沙江沿江高速(宜宾—西昌—攀枝花),宜遵高速(宜宾—遵义),宜叙高速(宜宾—叙永),宜昭(宜宾—昭通)(经高县、筠连到彝良),宜宾交通外环线。   航空   菜坝机场为二级机场(4C级),最大起降机型为波音737,日竣工及首航,是四川省第二大机场,也是四川少有几座盈利的直线机场之一。现执行宜宾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宜昌等航线,宜宾宗场国际机场已开工移民。规划建设中离城区6公里宗场4D级的宜宾宗场国际机场已经开工建设,将开通各大省会航班和东南亚欧洲国际航线。   水运   岷江和金沙江在宜宾市区汇合始称长江,以宜宾市区为中心,沿岷江西北而去可至四川乐山,沿金沙江向西南而行可抵云南水富,沿长江东下可达上海。宜宾市境内有河道10余条,通航里程963.3公里。2007年3月,总投资2.5亿元,长江干线叙泸航道整治开工,将达到3级航道的标准,3000吨级的船队和千吨级船舶可以24小时昼夜畅通无阻,且可从宜宾港可直达上海港。2008年6月,万吨巨轮“巨航89号”(轮船自重2000多吨,可装载货物8700余吨)驶入宜宾,成为驶入长江航道宜宾水域的最大船舶。2008年9月,宜宾至上海2688公里长江航道,全部实现昼夜通航。   港口   日,“万里长江第一港”——宜宾港志诚综合作业区正式开工建设,将成为四川最大的港口综合作业区。日,宜宾港开港试运营。宜宾港依托长江、金沙江两条水运主通道,建设以志诚综合作业区为中心,以豆坝、小岸坝、安阜、罗龙、阳春坝5个重大型专用码头为支撑,以20余个区域性客货码头为补充的内河枢纽港体系。志诚综合作业区总投资达13亿元,规划建成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11个、1000吨级杂件泊位2个、1000吨级滚装泊位2个、工作船泊位1个,年通过能力集装箱100万标箱。   发展目标   围绕“一道、二港、三铁、四路、五码头、六高速”建设目标,全力推进铁、公、水、空立体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着力构建大交通、大通道、大动脉,为把宜宾建成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   成渝经济区大事记  2004年 全新起步  2004年起,四川、重庆分别成立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领导小组,每年进行一次高层互访,共同召开合作论坛和区市县长联席会议,对成渝经济区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2004年2月,四川省政府和重庆市政府签订了“1+6”协议:在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下,进行交通能源、旅游、广播电视、文化、农业、警务联勤等方面的合作。   2005年 课题研究  2005年,由四川省社科院、重庆社科院、重庆工商大学课题组近20名专家历时两年进行的 《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结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为成渝经济区设计的体量为,总面积20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和重庆市总面积的35.75%,全国总面积的2.7%,常住人口9960万人。   日,川渝两地高层首脑再度聚首,均明确表示,将建立川渝高层定期联系机制、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坚决打破市场壁垒,在自己的“十一五”规划中充分考虑到和对方的合作内容,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之间的合作,联袂构建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川黔核心经济区。   2005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将成渝经济区纳入了国家“十一五”前期规划,成渝经济区首次进入了中央政府的视野。   2006年 明晰方向  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中认为,成渝地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包括:发挥重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功能,加强重庆与成都职能分工与合作,建成以两大都市为中心的双核城市群,成为西部最具经济实力和科技开发能力的产业基地;密切与长江产业带和西南、西北地区的经济联系,建立便捷的对外联络通道;加强生态建设和三峡库区环境整治,把库区水污染防治工作与区域发展、移民安置等有机结合起来。   2007年 初定范围  日,重庆市党政代表团赴四川省考察,双方签署了《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确立了进一步加强川渝联合与协作的总体框架,宣告双方将携手打造中国新的增长极 “第四极”,确定了经济区范围——四川14市重庆23区县。   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座谈会,启动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成渝经济区规划纳入国家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范畴,标志着成渝经济区正在上升为国家战略。   同年,首届川渝合作高层论坛在重庆召开。   2008年 进入国家战略视野  当年的成渝两地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建设成渝经济区列为今后五年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   同年,成渝经济区进入国家战略视野。在国务院西部办颁发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重点建设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等重点经济区,把其建设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2009年 编制规划  2009年,重庆市政协成渝经济区建设调研团到四川省进行调研,并与四川省达成共识:要更加努力地抓住机遇,促成成渝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十二五”规划,并形成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   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着手组织编制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从国家层面明确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并提出促进成渝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区域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2010年 提升高度  日,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与重庆、四川两省市交换意见会在重庆市召开。会上,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副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强调,要从充分反映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贯彻国家战略的要求、体现地方的实际需要三个方面把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编制成一个高水平的规划,要在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等方面下功夫,提升规划高度、体现规划特色。   2011年 获准通过  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新形势下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统筹城乡改革,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力争到2015年,使成渝经济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据国家发改委网站)   形成过程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从最初概念的萌芽到最终规划的出台,历经14年。   过去,连接成渝两地的重要通道是成渝高速公路;将来,成渝客专的竣工,将助力成渝经济区建设,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蓝图将一步步变为现实。   合作:从分治那一刻萌芽  现年85岁高龄的经济学家、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林凌教授至今还记得,14年前四川和重庆分治时,四川学术界就已经在思考,两地在行政区划上分开后,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协调的问题。可以说,合作,从分治那一刻萌芽。   “十五”计划纲要将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四川、重庆在长江上游经济带开发的主体地位得以确定。但此时还没有明确提出成渝经济区的概念。   一年后签订的《重庆—成都经济合作会谈纪要》,提出携手打造“成渝经济走廊”,第一次提出“成渝经济”这个概念。   又过了两年。2003年,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研究》指出:“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人口与城镇数量最密集区域,也是西部地区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区域。建议加快整合成渝地区,使成都、重庆两大增长极转化整合成一条巨大的增长轴,并使此增长轴具有两个单增长极所不具有的功能。”   尽管《纪要》和《报告》还没有正式形成成渝经济区的概念,但一次次促使人们关注这个区域。   成形:上升到国家层面  200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报告 《中国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提出:“在未来5至10年内,要积极构建以成渝两大都市为中心、各级中心城市相互联系和合作的中国西部最大的双核城市群,形成西部大开发的最大战略支撑点,西部地区人口、产业、信息、科技和文化等集聚中心,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   这是在国家层面的报告中,第一次出现成渝经济区的概念。   2004年,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规划组在 《中国西部大开发中重点经济带研究》中指出:“长江上游经济带的空间布局特征是‘蝌蚪型经济带’,区域中心是成渝经济区。”   同年2月3日,四川省和重庆市在成都签署 《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和交通、旅游、农业、公安、文化、广播电视6个方面的具体协议(统称为“l+6”川渝合作协议),标志着1997年重庆直辖后川渝竞争合作关系乃至整个川渝经济区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2005年9月,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牵头,联合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和重庆工商大学以及川渝数十位专家完成2003年11月中标的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课题《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面向未来的7点策略和行动计划》。这是第一次对成渝经济区开展的专题研究,其结论和建议,为国家发改委把成渝地区列为 “十一五”经济区规划的试点地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佐证。   2006年,国家西部大开发 “十一五”规划出台,明确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   2007年4月,四川省、重庆市政府签署《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目标。该《协议》是有关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最重要的标志性文件,也是最具指导性和现实性的双边合作协议,不仅确定了“成渝经济区”的地理范围,确定建立统一的工作和协调机制,还就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市场体系、产业协作、共建生态屏障等合作目标和主要措施达成框架性协议。   2008年10月,川渝两省市签署《关于深化川渝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进一步深化。   分娩:历经地震的“阵痛”  2007年4月,四川和重庆两省市发改委联合向国家发改委上报《关于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请示》。同年6月,国家发改委在京组织召开《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启动会。   一年后,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规划》编制协调指导小组和规划编制工作组,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四川省、重庆市及有关研究单位共同完成。《规划》编制协调指导小组和工作组成立后,工作刚刚启动,汶川地震发生,规划编制暂停,直到2009年7月才重启。   2010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率成渝经济区联合调研组赴川,就编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进行调研。在这次会议上,杜鹰表示,将成渝经济区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考虑,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   根据收集来的意见,编制小组开始案头工作。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编制完成《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征求意见稿)。同年12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经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上报国务院审批。   3个月后,规划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   轨道交通网线规划  今后,成渝经济区所有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三分之二的20万至50万之间城市都将通城际客运专线,形成一小时城际高铁网!昨日记者获悉已初步完成,将尽快争取国家发改委批复。根据规划,成渝经济区拟建成12条城际客专,远期2030年前,成渝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达到4000余公里。   数量:12条客运专线  根据《成渝经济区轨道交通网线规划》的初步规划,成渝经济区的铁路为“一主两轴四骨架”的线网架构,其中成渝为主轴,成绵乐、万州至重庆为两条辅助轴,绵遂内宜、成南达、宜泸渝、重庆至黔江等四条为骨架线,拟建成12条城际客专。   时速:250公里以上  “新规划拟建的成渝经济区城际客专都是按国铁一级标准,双线,时速都在250公里及以上。”中铁二院规划专家表示,目前,成渝经济区铁路客流量占总流量还不到10%,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建成以后成渝经济区的铁路客流量有望提升30%至40%。   里程:4000余公里  目前,成渝经济区内城际客专仅有1500公里,按照规划,2020年前有望新增城际客专线路1000公里,最终有望在2030年前,成渝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达到4000余公里。   进程:规划完成待批  2007年年底,四川省和重庆联合启动了成渝经济区轨道交通规划工作,中铁二院具体承担规划编制工作,经过3年多实地调研,《成渝经济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目前已经通过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的评审,争取国家发改委早日批复。   范围:直达所有50万人口城市  据规划专家透露,成渝经济区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增加经济区内各重要城市相互之间高速铁路网络的布局,成渝经济区内,50万人口的城市都将有高铁通达,20万-50万之间的城市三分之二以上也都有高铁直达。   而从规划图上来看,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到周边城市的时间压缩到1小时内,最终将形成了一个成都、雅安(微博)、乐山(微博)、内江(微博)、宜宾、泸州、重庆、万州、广安、南充(微博)、达州、巴中、广元(微博)、绵阳、德阳的成渝经济区高铁环线网。   主轴:成渝将有4条铁路直达  目前,成渝间铁路有老成渝线和成遂渝铁路,客运的主通道是成遂渝铁路,和谐号动车组直达时间约在2小时左右。但今年底遂渝二线建成后,时速能提高到200公里以上,成都直达重庆的时间将比过去缩短约半小时。   同时,成渝高铁已经开建,这条铁路最高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全线为国铁一级,双线,2014年建成后,动车组直达的时间只要1个小时。至此,成渝之间将形成3条铁路通道,最快只要1个小时,再加上规划的遂宁至重庆双线城际客专线,今后成渝间就可有4条直达铁路。   影响:城际高铁网对区域发展举足轻重  影响1:客货分线高效运输吸引企业投资   城际客运专线建成后,客运列车就不用和货运列车抢线。以成渝铁路为例,以前货运列车跑这条线需要20多个小时,平均时速只有10多公里,成遂渝铁路通车后,成渝铁路基本上都是货运列车的专用线,货运列车跑一趟只要8-10个小时,时间缩短了一大半。   影响2:整合资源高铁串起川渝旅游资源   比如,成贵铁路和宜泸渝客专形成了一个成都至乐山、宜宾、江津至重庆的旅游线路,这一线的乐山大佛、峨眉山、蜀南竹海、江津四面山等优质旅游资源可形成一条优质旅游带,游客可以乘坐高铁在沿途进行游览,换乘也比较方便。  相关链接:&       && 蔡律& 日&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必填)&&&&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发表(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渝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