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式坦克之后我我的世界四代火影披风坦克将是啥样

总说装甲|99之后我四代坦克啥样:火炮越粗越好吗
四代坦克——不仅仅是技术指标的提高刘晓峰写在前面:问题的缘起在之前播出的《凤凰军机处》当中,大家讨论起未来坦克的发展方向发展。因为节目时间所限,有些问题没有说透。“四代坦克”真的是只是“大口径火炮+大功率发动机”那么简单吗?这期《总说装甲》将就四代坦克的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观点和认识,希望能为广大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四代坦克不像四代机一样,有4S的标准。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未来坦克的发展还没有定论,火炮达到130-140毫米口径,发动机功率达到1500马力,这样的数据很多人都嫌“不过瘾”,好像四代坦克的核心就是对于大口径高膛压火炮和大功率发动机的技术攻关。四代坦克究竟会是什么样?不妨回顾前两代坦克的技术发展,从历史中寻找未来的答案。99式主战坦克是解放军的现役主力。坦克历来以新技术应用划代现在讨论的第一代坦克诞生于二战后,普遍指的是中型坦克。其实二战中,重型坦克甚至巡洋坦克等“概念车”都曾出现,但经历了炮火的检验,人们发现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中型坦克最能够实现火力、防护、机动三大性能的平衡。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中型坦克淘汰了重型坦克,成为了日后坦克发展的标准体量。从第一代坦克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早在60多年前,就已经验证了火炮口径和发动机功率并非越大越好。二代坦克诞生于冷战美苏两大阵营军备竞赛期间,军备竞赛除了武器数量上的比拼,还有技术质量上的较量。据当年的科研人员讲,看到T-72坦克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增加了不少新技术。
雅克-130是俄罗斯雅科夫列夫设计局最新推出的高级教练机,也是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同类产品...
&来源:图说军事
每每谈到亚洲军事力量,人们都会想到日本、中国、印度等,但是有一个国土面积也很大的国家却常常被忽略,那就是印尼。
&来源:军刀
航母舰作为现代军事的一个重要产品,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视,中国也开始在制造自己的航母舰。
&来源:军事集结号
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头号小弟,在美国眼里是个极为重要的存在,因为日本的存在可以制衡中国,甚至可以帮美国盯住整个亚洲地区。
&来源:军刀
图为中国歼31战机近期,美印关系走入“蜜月期”,美印双方已协定在印度设立F-18或F-16战斗机生产线...
&来源:紫龙防务观察
上图是人人都认识的超音速可变后掠翼远程战略轰炸机,这架飞机由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这架飞机的威胁力就像是大海中的海盗一样令人生畏。
&来源:血色年华
近日,中国海军第6以及第7艘636A型远洋综合调查船在船厂舾装的图片在网上曝光。
&来源:123军情观察室
翼龙II无人机系统是在翼龙I无人机基础上研制的一款中空、长航时、侦察/打击一体化多用途无人机,可以执行侦察、监视和对地打击任务...
&来源:图说军事
目前全球可常态化部署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只有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真理报曾发表文章,依据最大射程、载荷以及打击能力等...
&来源:Datamedia数媒
导语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继公开辱骂美国总统奥巴马之后,日前又公开要求美国从菲律宾撤军。
&来源:邱震海
9月13日,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大会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与军改之后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成立时的规格相同...
&来源:新京报
【墨者善狩原创】根据媒体报道,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已经深陷危机之中的委内瑞拉空军再次迎来一批战鹰...
&来源:墨者善狩中国99式改主战坦克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99式改主战坦克
99式改主战坦克是98(99)式主战坦克的改进型。主要改进如下: 1、动力采用国产150HB型涡轮增压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机(1500马力)和新型高效传动系统,最大公路时速达80公里/小时。 2、坦克炮塔正面和侧面都在原有复合主装甲的基础上,加装了新的楔形双防反应附加装甲,具备了优异的防弹外型,其车体也均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大幅提高。车体和炮塔的防护能力则相当于800和10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中国99式坦克使用的发动机和动力包就出自(德国MTU公司)。
中国99式改主战坦克发展历史
19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战车发展突飞猛进,除了最初的80式、大幅改良的85式以及更新型的90式之外,中国本身的王牌车种却另有其人。
1990年开始研制99式坦克,最早公开是在1999年的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10年之后99A式坦克又在国庆60周年阅兵上亮相,最近两年99大改坦克开始批量装备部队,标志着99系列坦克的最终完善,可谓20年磨一重剑。[1]
日中国举行庆祝建政50周年时,通过的阅兵车队中,有18辆前所未见的新型战车引起世人的瞩目。最初西方以为此种首度曝光的战车是96式战车或90-II式的中国自用量产车种,后来才知道是全新的战车,名为98式,编号WZ-123或ZTZ-98。98式与俄制T-72与T-80战车有相当程度的技术渊源,T-72早已是中国90式/的参照对象,至于更先进的T-80U则是在1995年由俄罗斯向中国展示,自然也成为未来98式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例如,98式的底盘与T-80U简直是一模一样。即便如此,98式的整体构型与细部构造与俄制战车还是有相当的差异,例如方形焊接式炮塔就是从85系列发展而来。在1989年,中国当局与北方工业公司签订发展第三代主力战车的合约,从年各制造了一辆原型车进行测试,最后在1998年定型,依照年份定应名为98式,不过后来正式命名为99式。[2]
中国99式改主战坦克威力对比
与先前85/90式战车相较,98式战车外观最容易辨认之处,就是车头的V字形档弹板,此种设计先前见于战车,主要用于防止弹片沿着车头击中炮塔环。98式使用85-II M以来中国战车惯用的方形构型炮塔,车头与炮塔正面采用中国最新科技的模组化复合装甲,据信由钢板、陶瓷、玻璃纤维夹层构成,必要时还可加挂高爆反应装甲(ERA),使98式成为中国防护能力最好的战车。此外,98式的战斗室内壁敷有从90-II启用的抗辐射线涂料,此外也敷设衬里以防止被炮弹命中后,弹片或震波造成的装甲崩落碎片在车内四散而伤害乘员。由于车内装备较多,98式的炮塔也比先前的90式略大一些,然而也因此与车体产生较大的缝隙,构成防护上的弱点,炮弹破片可能由此射入并破坏炮塔环。动力方面,98式战车配备一具1200马力的柴油机,但是型号说法却有好几种:第一是中国自行研发的150HB系列柴油机,据说仿自德国MTU的MB871 KA501,但是否实用化还有待证实;第二种说法则是沿用90式的西方动力套件,包括英国帕金斯引擎公司(Perkins Engines)的CV-12-1200 TCA 12V柴油机以及法国SESM公司的ESM 500自动变速箱(有五个前进档,两个倒退档),但此种组合应该可以排除;第三种则是德国WD396柴油机,此外也有消息指出98式原型车在测试期间曾使用制6TD-3柴油机,这些可能发动机的出力均为1200马力。变速箱方面,比较可信的说法是98式仍沿用过去的液压辅助行星齿轮手排变速箱,有7个前进档与1个後退档,但是却有消息传出98式在测试期间遭遇到不少传动方面的问题。98式的战斗重量增为51ton,是目前最重的中国战车,已经与日本90式不相上下,最大路速65km/hr,越野时速47km,单靠车内燃油的续航力为450km,加装车外油箱后则增至600km。98式的承载系统布置与T-80颇为类似,两侧各有六对承载轮(不过承载轮外观类似T-72),据信使用扭力杆,第一、第二、第五、第六对承载轮还设有液压避震器;此外,98式的履带和发动机舱散热栅也与T-80相似。98式的发动机舱比96式更大些,车体长度因而略微增加,路轮间距也有所不同。
中国99式改主战坦克射控系统
98式的射控系统较85-II M、90-II更为精良,使用了数位化技术,除了整合式双轴、炮手瞄准仪(含雷射测距仪)、数位弹道计算机、大气感测装置外,还增加红外线热影像仪,使其夜战能力大幅提升,而此一技术咸信是来自于中国与合作的(Al Khalid)战车。98式的车长拥有独立瞄准仪,车长、炮手瞄准仪均拥有日/夜间能力以及雷射测距仪,可能具备Killer/Killer机能。此外,98式的车长、炮手瞄准仪均拥有TVT自动追踪装置,类似日本90式战车;当热影像仪发现目标後,便由炮手或车长按下按钮,射控系统便自动对目标展开精确追踪,将其保持在观测器的瞄准线上。此外,98式也配备以及新的VHF-2000战术无线电,其中GPS整合于射控系统後,能随时在战车内显示本车位置,并透过战术无线电系统回报给上级指挥单位。98式的第一发命中率达80%,第二发则提升至95%。
中国99式改主战坦克独特装备
98式最独特的装备莫过于整合式的雷射警告/主动反制系统,这与西方、俄罗斯发展的战车主动防御系统有相当大的不同,是98式的独家。JD-3包括炮塔尾部装有一具雷射预警系统((Laser Warning Receiver,LWR),以及装填手舱盖后方一具特殊的致盲雷射发射器(Laser Self-defence Weapon,LSDW),以及相关的自动控制系统。当LWR接收到敌方雷射标定器讯号后,系统便自动将炮塔转至雷射来源方位,接着便启动LSDW;LSDW先向目标发射低能量雷射,根据雷射回波来标定位置,确实锁定後便发射高能致盲雷射以破坏敌方光电感测器,甚至使对方操作人员失明。LSDW发射器的最大仰角高于主炮,甚至能用来对付敌方直升机;此外,据信LSDW也能以低能量模式作为车间讯号沟通之用。相较于85式与90-II的六联装84式烟幕弹发射器,98式换用两组五联装94式烟幕弹发射器,分别置于炮塔两侧,这也是98式战车的外观特征之一,此烟幕弹也可能与车载主动防御系统结合,发现威胁后立即自动发射。除了雷射警告/主动反制系统外,早期的资料也指出98式将配备JD-3盲眼一型红外线反制系统,能持续发射红外线干扰脉冲以反制反战车飞弹,但从98式实际的照片上看不到这种装备。武装方面,98式配备中国新开发的ZPT-98 125mm 50倍径滑膛炮,以及配套的自动装填系统。最初西方以为ZPT-98是改良自俄制2A46 125mm 48倍径滑膛炮(先前85-II M、90-II便配备此炮的中国仿制版),后来的消息则指出ZPT-98的技术源于中国新开发的120mm滑膛炮。ZPT-98可发射中国最新开发的衰变铀弹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据说穿甲能力与西方最先进120mm同级弹种不相上下;此外,98式战车也能使用高爆穿甲弹(HEAT)、高爆破片弹(HE-FRAG)以及类似俄制AT-11的炮射式雷射导引反战车飞弹。98式仍沿用从85-IIM一脉相传的俄式自动装填系统,容量22发的回转式弹舱位于炮塔环下方,炮塔内的乘员坐在弹舱上,且战斗舱与弹舱之间无防爆隔门,故安全性不如欧美第一流主力战车。98式的最大理论射速约8发/分,这应是炮管固定时的数值,实战中则还必须考虑到射控系统效能、主炮俯仰调整与人员熟练程度等因素,在一般情况下主炮发射后约需10至12秒才能回归装填位置。次武装方面,98式使用Type-85 12.7mm防空机枪,并沿用原先96式的Type-59 7.62mm同轴机枪。
中国99式改主战坦克研改
98式的研改还在进行,之后定型的98式改(又称98G)的炮塔正面加装类似德国豹二A5的箭簇型装甲,避弹造型与防护能力均获得显着提升,此外据说也换装更可靠、性能更好的改良型自动装弹机,以及更新型的第二代热影像仪。未来中国还将在98式上测试1500马力的新发动机(可能是150HB或6DT系列的改良型),届时其机动能力将大为增进。中国战车发展至此,已逐渐跳脱俄系战车的阴影,整体技术水平也非昔日吴下阿蒙,部分能力已经与西方与俄罗斯最先进水准相差无几了。虽然98式的性能优於先前中国研发的任何一种战车,但其精密昂贵也非比寻常,解放军根本不可能全面换装。因此,未来中国新一代主力战车发展将采用高低搭配的模式,以数量较多但较便宜的96式(动力、射控与装甲较98式低一等级)为骨干,较昂贵的98式则仅做重点部署。2001年底,首批40辆98G战车开始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装甲部队。西方估计从2000年开始,中国大概以每年20辆的速度生产98G,所以至2004年中国已配备80至100辆此型战车,但实际上究竟如何仍不明朗。附带一提的是,96式与98式外型十分相似,比较明显的区别包括98式的JD-3雷射主动反制系统、发动机舱散热栅、承载轮间距以及98式车头的V字型避弹钢条等;至于炮塔正面加装箭簇型装甲的98G就很容易辨认了。
中国99式改主战坦克武器配置
99大改坦克是我军最新型装备,性能参数仍处于保密阶段, 横置动力-传动系统最终实现了结构紧凑的目标,对减少车长和车重很有好处。2014年,这种液力机械综合变速箱已经实现了无级转向、自动档、方向盘操纵。自动档加方向盘操纵比原先的双杆操纵加手动换档简单得多,驾驶员可以腾出更多精力来观察路况或者敌情。同时,方向盘和自动挡杆的操纵力也比较小,有利于保持驾驶员体力。[1]
新型坦克的发动机也采用12缸新150柴油机。不过由于新型坦克的战斗全重还不到51吨,因此发动机最大功率仅设置为882千瓦(1200马力),在882千瓦以下范围内的功率变化曲线形态比很多国外的1102.5千瓦(1500马力)系统都要优秀。正式出口还可以把发动机功率调高到940.8~955.5千瓦(马力),新型坦克的最大功率为1102.5千瓦。[1]
首先是1500马力发动机,在发动机功率上99大改坦克终于实现与美国M1A2、德国豹2、法国勒克莱尔等西方第三代坦克一致,比最近在坦克两项比赛中大出风头的T-72B3M坦克高出近一半。[1]
比发动机更重要的是传动系统,99大改坦克采用液力变矩器可以更好地适应路况,具有更好的初始加速性能;液力制动器的使用可以让最高速行使的99大改坦克在3秒左右完全制动停车;而采用液力-液压复合转向技术,则可以让99大改坦克实现无级精确转向。[1]
当前西方也只有豹2、勒克莱尔、10式、K2等少数车型拥有完整的综合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同时保证了越野扭矩、加速能力、转向能力和急停急起能力,其他坦克在各个方面总有其短板,99大改式主战坦克则是这个俱乐部中新的强势一员。[1]
在动力方面提升后,99大改坦克的防护能力就有了升级基础,99大改采用了更大、更重的全新楔形炮塔。德国豹2A6的炮塔正面尽管也呈现了楔形,但这是安装空心附加装甲后的形状。而与豹2A6不同的是,有照片显示,99大改坦克的炮塔正面基甲本身就是楔形,最大厚度竟超过1米,其防护能力之强已经不是之前各国主战坦克可以比拟的了。[1]
一般来说,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炮塔正面复合装甲块厚度在600毫米至750毫米左右厚度,在99大改之前,防护最强悍的是美国M1A1系列和英国挑战者坦克,它们的炮塔正面装甲块厚度大约为700毫米。99大改直接将此数据增大1/4,如果采用相同复合装甲技术,这意味着99大改对长杆尾翼稳定穿甲弹的防御力已达到1000毫米均质钢装甲水平,这在人类坦克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1]
99大改的装甲块大部分区域厚度都有1米左右,配合约束性复合装甲,对穿甲弹的防御力可以真正的达到1米左右。基本上,99大改在米的正常交战距离上,可以免疫世界各国的所有穿甲弹,而亚洲各国采用的二流甚至三流穿甲弹在1000米内都难以对99大改坦克的正面构成威胁。99大改坦克正面楔形装甲块上还安装了以陶瓷和高硬度钢板组成的附加装甲,单块装甲厚度超过100毫米,可以有效的增加正面防护能力,特别是对于反坦克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的前置战斗部有较好效果。所以在防护性能方面,99大改坦克是世界现役主战坦克的NO1,而且与其他型号拉开很大的距离。99系列坦克的整体尺寸要比西方第三代坦克小上一圈,这样节省下来的结构重量就可以用到防护上去。[1]
坦克的火力首先要看火控系统,99大改坦克已将下反式炮长瞄准镜换成了上反式瞄准镜,车长瞄准具也升级为白光-热成像-激光三位一体的上反稳像瞄准镜。车长和炮长都有自己独立的热像仪,当前拥有这样配置的现役主战坦克只有M1A2、勒克莱尔、10式、K2和豹2部分改进型。[1]
为了保持弹药通用性,99大改坦克的火炮系统与99式基本一致,只是为了提高俯角而加大了炮塔,这也是炮塔前部装甲呈楔形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穿甲弹水平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新式125毫米穿甲弹弹芯长径比超过30:1,并依靠125毫米炮的13.4升大型药室有极高的初速水平,其穿甲能力不弱于美国M829A2,远超于德国DM53/63穿甲弹。99大改坦克还保留了独有的激光压瞄系统,在与反坦克导弹的对抗中,增添了一种主动干扰手段。
99大改坦克在动力、火力、防护三大性能上都已达到世界一流,综合实力应该可以跻身世界前三,这是20年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2014年99大改坦克已开始批量装备各军区部队,相信数年之后,中国陆军在装备水平上将可与西方一流陆军相媲美。[1]
另外,在弹药、火控、数字化等方面应有改进。测试中的早期型98式战车。装填手舱盖后方被罩住的物体就是98式独门的致盲雷射攻击系统,炮塔后方装有一具雷射接收/警告器。注意炮塔正面设有附加装甲的挂载硬点。99式改的炮塔正面使用类似豹二A5的箭簇型装甲,防护能力大为提升;而车头也配置了不少附加装甲。[3]
中国99式改主战坦克主要性能
99式坦克是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但最早的99坦克技术水平仍然较低,例如炮长瞄准镜仍然是下反式瞄准镜,动对动射击能力较差;发动机只有1200马力;传动系统虽然采用了液力变矩器和液力制动器,性能比T-72的纯机械传动系统有飞跃性提高,但仍采用苏式双侧行星变速箱,转向性能远不如西方坦克。此时的99式坦克综合性能仅略优于T-72B,与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差距非常大。[1]
99式坦克服役后,我国持续对其升级改造,火控系统有所提升,这就是99一期改式坦克。但由于动力、装甲方面改进不大,我军对99A坦克并不热衷,仅小批量采购,相反大量装备了性能不俗、价格又较为便宜的96A式坦克。
1999年到2009年的10年中,我国在火控、动力传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慢慢也将其应用在各种车辆的发展上。比如,在100毫米轮式突击炮上就采用了比99式坦克更好的炮长上反稳像瞄准镜,在04式步兵战车和高速两栖突击车上应用了先进的液力综合传动系统,两栖突击车还采用了新型大功率发动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这些技术的积累在最近几年实现了一个大爆发,99大改坦克就是技术取得全方位突破的结晶。[1]
99式改坦克的125mm主炮在口径上较西方坦克有优势;
以底盘为基础研制新底盘,可靠性及维护成本表现优异;独有激光致盲系统;新的爆炸反应装甲厚度比的接触5厚;车内空间比俄制战车大-自动装填机(的机械旋转弹盘)更安全,不易使乘员受伤。但是火控系统比较平庸;引擎拆装太慢(约30~40分)且不够紧致。[4]
中国99式改主战坦克性能参数
车体尺寸(m) 长7.3(不含炮管)/11(含炮管) 宽3.4 高2(至车顶)
战斗重量(ton) 51
发动机/马力 150HB或Perkins Engines CV-12-1200 TCA 12V或6DT-3柴油机或WD396柴油机*1/1200
单位重量功率(马力/ton) 23.53
极速(km/hr) 80
续航力(km) 600
武装 主武装:ZPT-98 140mm 50倍径滑膛炮1门
Type-85 12.7mm防空机枪*1
Type-59 7.62mm同轴机枪*1
94式烟幕弹发射器*10
乘员3或4人
HB涡轮增压中冷式引擎
最大公路时速达80公里/小时
最大越野时速达60公里/小时
0至32公里加速时间为12秒
基本作战行程为450公里,加上额外燃料可至600公里
1门125毫米,由装填,备弹数41发,具备发射炮射导弹能力
多功能爆破榴弹
1挺88式12.7毫米指挥官机枪(300发)
1挺86式7.62毫米同轴机枪(2000发)
坦克炮塔正面和侧面都在原有复合主装甲的基础上,加装了新的楔形双防附加式爆炸反应装甲
(也称双指挥式)
激光目眩压制干扰装置
中国制第二代凝视焦平面
中国99式改主战坦克参加演习
2014年8月,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在内蒙古锡林郭勒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和平使命-2014”大型联合反恐军演。[5]
.腾讯网[引用日期]
.战略网军事天地.[引用日期]
.铁血网军事.[引用日期]
.西陆网军事.[引用日期]
.人民网[引用日期]深度:央视曝中国第四代坦克 无驾驶员配五对负重轮|99式坦克|主战坦克|伊拉克战争
我的图书馆
深度:央视曝中国第四代坦克 无驾驶员配五对负重轮|99式坦克|主战坦克|伊拉克战争
  在2016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上,中国自主设计的99A型主战坦克在世人面前隆重亮相,引发各国陆军的高度重视,这是中国首款可以与西方M1A2、德国豹2A5等最先进坦克相抗衡的陆战武器。中国在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终于拥有了一款与世界顶尖水平同步的新式主战坦克。按照官方对外公布的说法,99A坦克是一辆性能堪称世界顶级的坦克,在火力、防护、机动、信息力等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从2003年开始正式工程研制,2010年定型,2013年正式装备部队,2014年型号解密。99A主战坦克的研发耗时十年。按照我国大型武器系统遵照“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传统。在99A坦克的研发告一段落,转入正式生产和装备以后,新一代坦克的研制,就应该被提上日程。从2014年开始,国内媒体有不断有新一代未来坦克的消息被披露出来。
  10月3日,央视首播的《大国工匠》节目,报道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首席焊工,技师卢仁峰的事迹,节目中披露卢仁峰从事坦克装甲焊接工作三十七年,从我国最早的五九式坦克,到现在正在研发的第四代新型主战坦克,都有卢仁峰参与攻关研发。这是首次有大型官方媒体证实中国正在研发第四代新型主战坦克。
  坦克,总是要朝着火力越来越猛,打得越来越准、越来越远、越来越狠,机动性越来越高,防护越来越好,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等方向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主要陆军强国都在讨论第四代主战坦克的发展方向,其中美国提出了好几个型号的无人炮塔坦克方案,但与现役M1A2艾布拉姆斯相比都没质的提高。2003年5月,刚刚打完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国防部批准了的FCS未来陆军战斗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是载人作战系统(MCS),步兵运输车(ICV),非直瞄火炮(NLOS-C),非直瞄迫击炮(NLOS-M)、无人机和网络化信息化系统等等,总投资高达930亿美元。准备取代现役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榴弹炮等传统陆战平台。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载人作战系统(MCS),其实是一种轻量化的高科技坦克。这种新战车全重不到30吨具有超视距射击能力,车上安装XM360轻型120毫米火炮,配备XM-1111型中程炮弹,强调非接触打击,具备直瞄2公里,非直瞄12~16公里的远程射击能力,能够快速地投射精确火力,迅速摧毁远距离的多个目标,使得美军装甲部队具备前所未有的作战能力。
  上图是德国未来主战坦克的想像图,这是一种二人制坦克,使用无人炮塔,安装一门120毫米主炮,战斗全重48吨,外形尺寸6.5米X3.5米X2.3米,正面主装甲防护能力接近一米,发动机仍为MTU890系列。
  俄罗斯则发展了T-14型阿玛塔主战坦克,这辆55吨的坦克采用全新的无人炮塔,车长、炮长、驾驶员3名乘员集中布置在车体前部的战斗舱内,采用一门全新的125毫米2A82-1M滑膛炮。尽管阿玛塔坦克外形梦幻,公布出来的纸面性能非常先进,但是西方和中国的坦克专家们普遍认为其性能比第三代坦克改进有限,难以达到第四代坦克的要求,或者难以成为第四代坦克的标准。
  央视披露中国第四代未来坦克:竟然取消驾驶员,近看五对负重轮
  图片:是谁批准你这么长?这是俄罗斯T-14和T-90坦克的投影对比,体积和长度相差明显,但看上去炮管的长度没有变化。研判车体庞大的原因,是无人炮塔设计和三人前置乘员舱结构导致的。
  中国对于第四代坦克的预先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99式的副总师王哲荣先生,在其论著《第三代主战坦克研制工作总结》和《主战坦克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中都强调,国产第三代主战坦克的主要问题是体积、质量越来越大,严重影响战区和战略机动,车辆电子技术尚不能适应未来高新技术战争要求,新型防护技术对125毫米口径火炮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防空防地雷问题亟待解决。为使主战坦克适应未来战场需求。第四代主战坦克应在扩大功能、提高性能的前提下,注意降低坦克的综合费用。通过高综合系统匹配和技术优化,使其向低矮化、轻量化、数字化、隐身化方向发展,以获取先进的系统性能,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而99A主战坦克的毛明总设计师,更是首次提出2名乘员坦克的概念和总体方案,系统说明了我国新一代坦克的能力要求:采用一体化信息作战系统、多武器协同与打击的火力系统、整体式高功率密度推进系统、全维综合防护系统和公共设备管理系统。2007年,二名乘员制第四代坦克总体方案和各主要系统方案,作为新一代坦克重大背景项目的主方案展开了预先研究。
  具体来说,第四代主战坦克的性能特征是四个S(super),即超级信息化,超级火力,超级防御力和超级机动性。
  首先是超级信息化,通俗的说就是在电脑上装坦克,而不是在坦克上装电脑,这是第四代坦克的最重要技术基础。后面的超级火力、超级防御和超级机动性都是建立在超级信息化条件下的。第四代坦克将配备一体化信息系统,包括车际信息共享、平台任务综合、部件自动化与状态监测、信息设备标准化、器件自主可控,安装公共设备管理系统,具备统一指控、态势共享、协同攻防、综合保障等功能。
  超级火力,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多武器协同与打击的火力系统,坦克自身火力兼容,以及坦克分队、合成营的火力兼容。火炮技术的全面升级并与信息化平台联网。其中火炮要使用直射和曲射两用炮。曲射可以发射制导炮弹,末敏弹,即可以打步兵阵地,又可以攻击三代坦克的顶装甲,最大射程超过15公里。火控要集成炮兵雷达,可以视距外锁定目标。由于采用无人炮塔,主炮中部的抽烟装置将被取消,炮管上也没有了钻孔,这样可以设计出膛压更高,寿命更长的炮管。
  超级防御,采用全维综合防护系统:包括主动防护系统、隐身、非常规装甲、烟雾遮蔽、二次效应防护和核生化防护。就是在信息化条件下,防御敌方的精确打击,特别是能防御敌方制导弹药的攻顶打击,能够实现低可探测性(隐形)。采用新型防炸底盘和座椅设计,充分吸收美国人在阿富汗、伊拉克的被炸经验。
  超级机动,就是整体式高功率密度推进系统,继续增加发动机马力,采用机电复合传动,甚至上全电推。采用主动悬挂,具有更好的地形适应能力。
  中国的第四代主战坦克,将非常类似美国已经下马的FCS未来陆军战斗系统中的载人作战系统(MCS),属于比较轻的坦克,采用无人驾驶和虚拟视觉系统,全电体制,高度的信息化,可以视距外交战,采用主动防御和大威力自动火炮。同时由于信息化技术导致人员操作自动化,乘员减少到2人,可降低车重,增加防御装甲厚度。
  由于采用双人体制和无人炮塔的设计,可以使第四代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大幅度降低。预计国产四代坦克的重量将低于40吨,在远程空运式,可由一架运-20运输机运载2辆四代坦克。减重将是国产四代坦克的主要任务和技术难点。长期以来,中国的坦克设计在低矮外形与不断增加的防护、信息化需求之间进退两难。早在99式坦克的设计阶段,为达到整车的彻底减重,总师机关曾对各分系统设计人员提出了每减重1克,发放奖金100元的奖励措施,这意味着每减重1公斤,国家就将发放10万元奖金,这在90年代是个巨大的数字。
  到了99A坦克,中国的坦克设计思想又转向西方的重型坦克,99A坦克对于各个分系统的重量限制大大放宽,所以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整车的重量也急剧上升。到了第四代坦克,整车重量又将回到严格限制、按克计较的阶段。
  由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中国的第四代坦克将取消驾驶员,只保留车长和炮长,将驾驶完全自动化,仅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由车长/炮长进行干预。这对于坦克信息化与自动化,传动系统与悬挂系统性能的要求和挑战是巨大的。当然,最关键的,由于车重的降低,第四代主战坦克的负重轮数量,很有可能由目前99A式坦克的6个,减少到5个,续写中国59式坦克五对负重轮的传奇。
  按照2007年开始方案预研,2014年推出概念样车,2015年开始工程样车的正式研制,中国的第四代主战坦克的正式露面时间可能是在2025年左右。到那时候,人们或许还要惊呼:远看炮塔吓死人,近看五对负重轮!(作者署名:科罗廖夫)
馆藏&266499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小区片区将建成啥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