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没有哪个中国古代朝代顺序表的军人的戎服是蓝色的

唐代戎服“櫜鞬服”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军事色彩-历史-论文联盟
您好,游客
背景颜色:
唐代戎服“櫜鞬服”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军事色彩
作者:黄正建
  《旧唐书》卷一三三《李愬传》记李愬率军攻入蔡州的第二天,宰相裴度至蔡州,李“鞬候(裴)度马首,度将避之”“”
“”二三年记“,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器、鞬是盛弓之器。 因此前引所谓李愬“”当然不会只佩带弓箭,相应地他还会有其他装束,这里的“”“”又是一种特殊服饰的代称,我们可以称这种特殊服饰为“”
“”—“”“鞬”鞬的服饰是一种“”弓箭戴“”“”“”“”“”“”“”○八《娄师德传》说唐高宗时“师德)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师德当时在洮河,这“”“”“”“鞬与刀)”节度使夫蒙灵詧,其装束就是“”“”“”“”“”“”“”
德宗告哀使前往幽州,幽州节度使刘济“插房,俯立迎道左”鞬服。请看,他头戴红抹额,下身穿袴奴,脚登靴。左手握刀,右边佩櫜(即插矢之房)鞬(即韔弓之服)。由于这套櫜鞬服是下级晋见上级、特别是节度使晋见宰相的礼服,所以李藩不敢当此重礼,“”鞬服,李藩“”鞬服只是节度使的礼服,而不是三公的礼服。从中我们还可知道,这身戎服又可以称为“”
鞬服这一戎服见朝廷使臣,具有将自己的身份降低为武将,从而敬重朝廷的意义。节度使以櫜鞬服见宰相,也具有这种意义。前述李愬以櫜鞬服见裴度,“曰:此方不识上下等威之分久矣,请公因以示之”“迎谒,众皆耸观”“具櫜鞬以军礼迎度,拜之路左”“”“”“”“”“罢相镇江夏,公绰具戎容,于邮舍候之。军吏自以汉上地高于鄂,礼太过。公绰曰:‘’容见”“”“”“过襄阳,山南东道节度使柳公绰服櫜鞬候于馆舍”
的这一戎服,到唐后期演变成了堂堂正正的中原礼仪,成了藩帅尊宰相进而尊朝廷的军礼用服。这是胡化服饰随军人随战争
成为军事礼仪的一个显例。甚至后来,这一“”“”“抹,带器仗,就尚书省参辞。伏以军国异容,古今定制,若不由旧,斯为改常。未闻省阁之门,忽内弓刀之器……伏乞速令停罢,如须参谢,即具公服”“”“”“”“”鞬。因此,令狐楚所说节度使所穿服饰,与开元时高仙芝所穿者,以及元和时刘济所穿者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所谓的“”“”“”“”“”“”“”
鞬服。但是我们看到,在各藩镇,由于节度使所具有的军事长官性质,櫜鞬服依然是节度使晋见上司的礼服。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李回“鞬郊迎”天子使臣,总算是在形式上表示了对朝廷的尊重。这与刘济尊使臣进而尊朝廷、以及李愬尊宰相进而尊朝廷、柳公绰尊下台宰相进而尊朝廷都是一样的。总之,我们说,櫜鞬服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节度使的军礼服,用来拜见宰相或天子使臣,以表示对他们进而表示对朝廷的尊敬。
鞬服又不仅仅是节度使见宰相和使臣的礼服。前面说过,下级武官见上级,比如兵马使见节度使,也穿櫜鞬服。此外从史籍中我们看到,小府节度使见大府节度使,甚至刺史见观察使,都应该以此戎服见,否则就是不礼貌。例如岭南有五府,其中岭南节度使是大府,其他邕管、容管、桂管、镇南四府是小府。“”“”“”鞬, 因此四小府帅所着“”“”鞬服。小府节度使身穿櫜鞬服,就表示了对大府节度使的尊敬,这恐怕也是礼仪制度规定了的服饰。
使也要穿此戎服。唐德宗时,齐映为江西观察使,“,从容步进,不袜首属戎器。映以为憾”“”“”鞬服。但是令狐峘没有穿这一戎服,于是得罪了齐映。关于这件事,《旧唐书》卷一四九《令狐峘传》记作:
江西,行部过吉州。故事,刺史始见观察使,皆戎服趋庭致礼。映虽尝为宰相,然骤达后进,峘自恃前辈,有以过映,不欲以戎服谒。入告其妻韦氏,耻抹首趋庭。谓峘曰:“以此礼见映,虽黜死,我亦无恨。”“”之。映虽不言,深以为憾。映至州,奏峘纠前政过失,鞫之无状,不宜按部临人,贬衢州别驾[14]。
“”“”“”“”鞬服,让儒者出身的人[15]很觉耻辱,即使“”“”“”“”“”
“”济,属下安州刺史“容,被公服,两郡守耳,何所统摄乎?”使, 除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外,还意味着愿意从军事上接受观察使的指挥。于是柳公绰就任命李听为鄂岳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兵马都虞侯,“”“容,被公服,两郡守耳,何所统摄乎”的区别,即刺史若穿公服,观察使便无法在军事上领导他;而刺史若穿戎服,观察使就可以从军事上指挥他[17]。戎服即櫜鞬服在这里就不仅属于“”,它又可归入“”“”“”
鞬服在唐代是一种戎服,是刺史谒见观察使、兵马使谒见节度使、低级节度使谒见高级节度使,以及节度使谒见宰相或朝廷使臣时穿的礼服。穿上它,不仅表示对上级对宰相对朝廷的尊敬,同时也表示愿意从军事上接受指挥。櫜鞬服基本属于地方礼仪中的军礼,同时依对象不同,又分别属于“”“”“”
鞬服的装束应该是头戴抹额(这抹额常是红色的)、身穿袍、下身穿袴奴、脚登靴,左手握刀,右边佩带箭房弓袋。这样一种服饰在唐代的图像资料中有没有呢? 目前 我们还没有看到完全符合这些装束的图像资料,但有一件十分相似,即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中的“”卫者头戴红抹额、身穿袍、脚登靴、左手握刀、右边佩纳箭的櫜,这些都与“”“”“”鞬服尚未固定化,也还没有形成为一种礼服,所以这时是穿在仪卫者的身上。不过由这幅图,我们还是能大致获得有关櫜鞬服的感性知识的。此后,随着櫜鞬服作为戎服固定为礼服后,可能服饰的组成有些细微变化,例如将“”
鞬服又被称为“”“”“”“”就是将服就是戎服就是櫜鞬服。刺史备有这样一种服饰,实际就是备有了一套礼服。作为军礼用服饰,它主要用于参见观察使节度使或宰相朝廷使臣等场合,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同时也表示自己具有领兵权。这样,通过对櫜鞬服的 研究 ,我们不仅了解了唐代刺史、节度使的一种礼服一种礼节,而且从服饰和礼仪的角度明白了唐代刺史所具有的军事长官色彩。这也算是研究服饰制度的一个额外收获吧。
转贴于论文联盟
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论文写作指导、论文发表请咨询客服老师
内容分类导航
本栏目Digg排行
本栏目热门文章
本栏目最新更新古时候有没有哪个朝代的军人的戎服是蓝色的-中国古代军戎服饰哪个时代的最好看 _星空五金网
你的位置:&&&文章正文……
中国古代军戎服饰哪个时代的最好看
古时候有没有哪个朝代的军人的戎服是蓝色的
古时候有没有哪个朝代的军人的戎服是蓝色的
相关说明:
汉朝军人的戎服是红色的,那么有没有哪个朝代的军人戎服是蓝色的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笭场蒂渡郦盗垫醛叮互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8-05 01:07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
五金者,指金、银、铜、铁、锡五项金属材料之称,五金材料之产品,通常只分为大五金及小五金两大类。大五金指钢板、钢筋,扁铁、万能角钢、槽铁、工字铁及各类型之钢铁材料,小五金则为建筑五金、白铁皮、锁类铁钉、铁丝、钢铁丝网、钢丝剪、家庭五金、各种工具等等。就五金之性质与用途,应分钢铁材料、非铁金属材料、机械机件、传动器材、辅助工具、工作工具、建筑五金、家庭五金等八大类
Copyright & 2017
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保证,有事情请发邮件到xkynjf#(把#换成@)网友互动:&&
古代军人战服的发展演变
楼主:&&[ly_654321@sohu]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西周武士身着的“练甲”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除大量使用皮甲胄外,也使用青铜铠甲。战国后期,出现了铁制铠甲。&&&&秦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秦代的戎服,上自将军下至士卒形制全部相同,一律上穿深衣,下穿小口裤,士卒腿上裹有行缠,足穿靴或履。兵的首饰有四类。一类为帻,有两种,一种为骑兵,一种为军吏的。第二类是冠,为骑兵所戴。第三类为帽。第四类是发髻。秦代兵士铠甲复原图&&&&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汉代的戎服在整体上有多方面与秦代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上穿禅衣,下穿裤。禅衣为深衣,又称沙毂禅衣(即有绉纹的单衣)。汉代军人的冠饰基本上是平巾帻外罩武冠西汉骑士手持铁铩复原图。铁制铠甲开始普及,并逐渐曾为军中主要装备,这种铁甲当时称为“玄甲”。&&&&魏晋时期(公元220年至公元420年)魏晋时期的戎服主要是战袍和裤褶服。袍长及膝下,宽袖。褶短至两胯,紧身小袖,袍、褶一般都是交直领,但也有盘圆领。裤则为大口裤。东晋与西晋相比较裤脚更大,很像今天的女裙裤&&&&南北朝(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南北朝时期的戎服很具特色,不仅样式多,融合了多民族的服饰,而且因武官制度进一步完善,官兵在服饰上有了更明显的区别。隋代(公元581年至公元618年)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唐代的铠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五代十国(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宋代(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宋代军队的普通士兵作战时只有衣甲,头上戴的是皮莅子。&&&&辽(公元907年至1125年)辽在契丹国时,军队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部结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显比宋代的短,前后两块方形的鹘尾甲覆盖于腿裙之上,则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点&&&&金(公元1115年至1234年)金代早期的铠甲只有半身,下面是护膝;中期前后,铠甲很快完备起来,铠甲都有长而宽大的腿裙,其防护面积已与宋朝的相差无几,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响。&&&&西夏(公元1032年至1227年)西夏武士所穿铠甲为全身披挂,盔、披膊与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两裆甲,长及膝上,还是以短甲为主说明铠甲的制造毕竟比中原地区落后一些&&&&元代(公元1279年至1368年)蒙古主力军全部是骑兵,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而且还配有火器,尤为突出的是甲胄。甲身全部用网甲制成,外表用铜铁丝缀满甲片,内层用牛皮为衬,制作十分精巧。元代的戎服在建国之初无论将帅士兵,只有本民族的服饰——质孙服。蒙古式戎服的冠是帽和笠。&&&&明代(公元1368年至公元1644年)明代的甲胄绝大多数是用钢铁制造的,技术十分先进,种类繁多。明代的武官制度是历史上最完备的,而军戎服饰的等级差别也最明显。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清代(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火器的日益发达使铠甲越来越不受重视,因此清代的铠甲在前期还用于作战,中期以后纯粹成了摆设,只有在阅兵典礼上有时还使用,作战时只穿戎服或绵甲,根本不穿铠甲
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并不带表本站观点
来源:搜狐新闻社区
本版精华帖
24小时论坛招贴排行
社区劲爆点当前位置: &
15:19:11 & & &
铁兵器经过战国后期和秦代的发展,到西汉时已占主要地位。西汉铠甲全都是锻铁制成。汉代的戎服在整体上有多方面与秦代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上穿禅衣,下穿裤。禅衣为深衣,又称沙毂禅衣(即有绉纹的单衣)。汉代军人的冠饰基本上是平巾帻外罩武冠。汉代戎服的颜色为赤、绛等都属红色。汉军曾建立了强大的骑兵,大汉是唯一一个建立数十万骑兵和少数民族进行骑兵野战的朝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经过长期兼并,司马氏在灭吴后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晋朝(史称西晋)。这一时期频繁的战争,虽然促使战略战术得到发展,但给社会经济生产造成的破坏却极其巨大,因此在武器装备方面与汉代相比并没有明显的进步。魏晋时期的戎服主要是战袍和裤褶服。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代之后又一个短命的,但是统一的封建王朝。由于建国时间短,在没有完成各种政治经济变色之前就已被推翻,因此很多方面还基本沿袭着南北朝的旧制,军戎服饰也是如此。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两裆垲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
扫描到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