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去四川九寨沟旅游寺庙,山上的一个寺庙有卖一条红布求平安的,五元一条,我买了打算给孩子求个平安,

山西民俗 摘录
我的图书馆
山西民俗 摘录
目录 一、人生礼仪 1、养育 一孕育 二分娩 三三朝 四满月 五百日 六周岁 七抚养 八成人 2、婚俗 一议婚 二定婚 三成婚 四婚后 3、生辰 一普通生日 二寿诞 4、丧葬 一初终 二入殓 三吊祭 四出殡 五葬后 二、岁时节日 1、春季节日 一春节 二迎喜节 三送穷节 四人节 五谷神节 六石头节 七立春节 八元宵节 九填仓节 十青龙节 十一寒食节 十二清明节 2、夏季节日 一四月初八 二端午节 三六月六节 3、秋季节日 一七夕节 二中元节 三中秋节 四重阳节 4、冬季节日 一送寒衣节 二开斋节 三冬至节 四腊八节 五祭灶节 六除夕& 3、村落 一村落的人口构成 二村落命名 三村落构造 四村落的功能 六农业心意习俗 五林业心意习俗 四牧业心意习俗 五渔猎心意习俗 四行业信仰与师承、仪式& 七、信仰禁忌 1、天地信仰 一日神 二月神 三星宿神 四太岁 五魁星 六文昌帝君 七真武 八风雨神 九土地神 十城隍 十一山神 十二水神 十三井神 十四火神 2、人神信仰 一关羽 二财神 三门神 四二郎神 五东岳大帝 六孔圣人 七姜太公 八行业祖师神 3、俗神信仰 一福禄寿三星 二喜神 三龙 四土地爷 五灶王爷 六送子娘娘神 七谷神 八牛王、马王 九蚕神 十树神 十一花神 十二虫王 4、宗教信仰 一佛教信仰 二道教信仰 三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信仰 5、鬼神信仰 一鬼魂 二阎王 三五道将军 6、民间禁忌的特点 一内容与表现形式 二规律 三心理根源 四禁忌的社会功能 五解禁破忌 &一、人生礼仪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的各个重要时期,要举行一系列的礼仪。这些礼仪大致可以分为诞生、婚姻、寿诞、丧葬几个方面。就表现形式而言,人生礼仪在社会传统习俗的大背景下,往往呈示为对某一以特定内涵划分的社会成员的感情流露,诸如企盼、希冀,爱怜、祝愿、哀悼、怀念等等;究其实质,它负载的却是人类对自身的理性评价,是人类在特定文化传统中对自身在不同生活阶段或不同生活环境中活动的某种说明和界定。无怪乎现代社会学认为,人生礼仪控制着个人或群体对外部世界的自由,相当于社会制约的一种形式。中国古称“礼仪之邦”,数千年前即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而规范的人生礼仪。从生到死,从未生到死后,总有形形色色的仪式或礼节可资参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礼仪会产生各种变异或删汰。但它扎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处,其传承性又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山西各地的人生礼仪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特性,但就其大端而言,则和整个中华民族,特别是广大汉族地区的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共同性。1、养 育一个人的诞生,对于其家庭乃至家族来说,是一件至关重大的事情。从孩子呱呱坠地、甚至刚刚孕育于母腹之中,他便立刻受到全体家人以及周围社会的严密关注。一孕育添丁进口,在我国人民,特别是汉族人民心日中,始终是家庭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妇女怀孕为“有喜”,婴儿出生则为“添喜”。旧时风俗重男轻女,生了男孩为“大喜”,得了女婴为“小喜”。如果婚后久不怀孕,从前山西各地都有去“娘娘庙”求子的习俗。人们受迷信思想的束缚,认为生儿育女是出于神灵的恩赐,所以民间特别崇拜“送子娘娘”或观音菩萨。除此而外,山西各地还有许多风趣别致而又为人们虔诚奉行的习俗。如晋南浮山一带,求子迫切的人家,讲究在别人结婚时,索要或偷取新房枕头中象征男孩、女孩的面蛇娃、面兔娃;吕梁柳林等地则时行在正月里去多子多孙的人家“偷”灯,“偷”面狗,“偷”面鞋及一种叫做“枣洞洞”的面食;到了八月十五,则去人家“偷”核桃和枣。怀孕以后,为了保证胎儿在孕育之始就受到良好的影响,和全国各地一样,山西民间也非常重视“胎教”,要求孕妇的思想、视听,举动要合乎礼仪。具体地说,无非是要求孕妇思想保持纯洁、精神保持愉快、举止保持端庄……这与现代科学是有相通之处的。在怀孕期间,山西民间对于孕妇的饮食还有许多讲究和禁忌。各地都有“酸男辣女”的说法,因此,想要男孩的人家便往往禁止孕妇吃辛辣食物,兔肉,甚至兔子,更是孕妇不能接触的。因为兔子嘴豁,所以人们认为孕妇吃了兔肉或见了兔子,生下的孩子也会是豁嘴。还有的地方禁食葡萄,认为孕妇吃了葡萄会产下怪胎。这些荒诞无稽的讲究和禁忌,体现的是一种古老的原始思维习惯。人们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态出发,对于这些口耳相传的习俗,一般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二分娩孕妇临近产期,在山西晋中、晋南一带,旧时要在炕上铺谷草或粟秆,另外再准备一捆谷草,让孕jLJ靠卧其上。这种风俗叫“坐草”,古代又叫“就草”或“在草”。本来流行于全国各地,后来各地陆续改用棉褥,遂称“坐褥”,只有山西一些地区仍然保持着“坐草”的习俗。山西河曲一带,从前要从黄河滩取来沙土,用箩筛过后摊在炕席下。这和铺谷草一样,大多是因其既实用而又易取易弃罢了。临产前,浮山等地讲究把从结婚时用过的枕头里取出的麦秸铺到炕上。这些麦秸中曾放置过“面蛇”、“面兔”,民间认为,铺上它,有利于婴儿平安无恙。吕梁柳林一带则讲究分娩时,婆婆和孕妇都要扎红腰带,一来驱邪,二来象征吉祥如意。婴儿诞生后,女婿要去岳父家“报喜”,一般在分娩的当天、次日或第3天。去时所带的各种礼物,山西各地都有不同的讲究。如果是带煮熟的红鸡蛋,生男孩带单数,生女孩则带双数;有的地方分别送公鸡或母鸡;有的地方带一壶酒,生男孩拴上红绳,生女孩拴红绸。在得知女儿安全分娩的消息后,娘家要馈送各种食物。雁北一带除送小米外,还要送炒熟后用盐拌和的芝麻,供女儿喝米汤时就着吃。晋南闻喜等地是送烙饼,一般讲究女儿多大岁数,就送多少个烙饼。浮山等地是送“饽馍馍”,此外,还要特意烙一个“面合子”,专给亲家母吃,取的是婆媳合得来、能和好团圆之意。除了去岳父家报喜外,还要去亲友家报讯。各家款待来人,晋中祁县一带讲究4男孩吃饺子,生女孩则吃烙饼,同时准备小米、红糖让来人带回,意为送奶给产妇。晋南闻喜等地,亲友要送一种叫做“火胁”的发面饼,每个即用面粉3、4斤。因炉火烘烤,火色难均,后来都改为笼蒸,不过当地人仍然称之为“火胁”。产后在山西晋南一带,婆家要特意做“展腰面”给产妇、助产婆及亲友食用。“展腰面”以面条为主,佐以鸡蛋、葱花、香菜、猪油等,营养丰富,还有催奶的作用。顾名思义,“展腰面”是让产妇伸展腰。从这一天起,产妇就可以坐起来了。生小孩,山西民问一般都叫“坐月子”,指的是产妇分娩后调养身体、哺育新生儿的最初一个月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产妇不能出房走动,日常生活要由专人侍候。在雁北、忻州等地,侍候女儿坐月子是母亲的义务。在临产前,母亲就守在女儿身边,直到外孙满月为止。“坐月子”期间,产妇在饮食上有许多讲究。山西从南到北,都要求产妇要喝一个月“清得照见人影”的稀米汤。有的地方,产妇忌食辛辣调料,怕的是把奶水“逼”回去。“忌门”的习俗,山西各地都有。一来防止生人冲克,二来产房的血气于来人也极为不利,晋中祁县等地要在产房门帘上用红布条交叉成卜字,中间缝一“嘉庆通宝”铜钱。灵石一带是在窗台上放一炭块,生男竖放,生女横放。晋南浮山是在产房窗户上边显眼的地方挂一张筛面用的箩,箩底上贴一块红纸,取的是圈罗婴儿、易养好活之意。隰县一带则把稻草秆插在门上,男二女一。忻州河曲等地要在门口贴“喜贴”,生男孩贴红纸剪成的两个葫芦,生女孩则贴一2寸见方的红纸。忻州定襄一带则有“挂红字”,又叫“看葫芦”的习俗:一般是把带根的秀谷与红布连接,扎成一束悬挂在产房门口。生男孩,“红字”上佩以弓箭和大蒜;生女孩,则只有大蒜。形形色色的“门标”,既可以提示外人避免进入产房;同时作为一种符咒和象征,在民问信仰中又被赋予驱邪避恶、防止婴儿生病夭折的功用。旧时山西各地讲究孕妇不能回娘家生孩子。这一习俗非常古老,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已有记载,说是孕妇在娘家生孩子,母子身体都不会好。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怕以女婴掉换所生的男孩。在封建宗法社会中,男子与传宗接代有霞大干系,男孩的降生便表示血缘、家业有所继承,不能不受到家庭以及整个家族的高度重视。由此看来,后一种担心才是不让孕妇回娘家分娩的主要原因。三三朝“三朝”,是婴儿诞生第三天所举行的礼仪。山西许多地方和全国各地一样,在这一天要给婴儿洗浴,并设筵款待亲友,所以又叫“洗三”。人们在热水中放人艾草、槐枝、花椒等中草药。然后由婴儿的父母或接生婆为婴儿洗身。一边洗,一边还要念诵祝辞。洗完以后,用红布将婴儿浑身擦干,并用姜片、艾草团涂擦关节之处。有的地方还要用葱轻轻打三下,取葱和聪明伶俐的“聪”谐音,以示祝福。这一习俗起源很早,远在唐代即已盛行。民间认为“洗三”能给婴儿去“风”,并驱恶避邪。由于它具有清洁卫生的作用,至今在农村仍有流行。“三朝”这一天,亲友都要前来祝贺。吕梁柳林一带,外祖父除带鸡蛋、小被褥等物品外,还必须给外孙扯3至7尺花红布。晋南河津等地,外祖父则要带来一个很人的圆馍,当地人称为“槎窗厚楦”,放在婴儿住房的窗台上,据说能够驱避邪恶。其他亲友以及邻里乡亲,按照地域的不同,有送鸡蛋、挂面的,有送小米、红糖的,也有送鸡、猪肘肉的。这一习俗叫“下奶”,意在慰问产妇,祝她早下乳汁。在产妇的奶未下来时,山西好多地方都讲究让婴儿先吃别人的奶。一般是男孩要吃生女孩妇女的奶,女孩要吃生男孩妇女的奶,称为“开奶”。在吃奶之前,有的地方还要让婴儿“尝五味”,舔食醋、盐、黄连、糖等。人的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困难和痛苦,大家祝愿婴儿平安长大成人,在尝尽酸、甜、苦、辣、成各种滋味后,能苦尽甜来,获得幸福。在产妇的奶刚下来时,晋南等地讲究先挤一点奶和面做个小小的而缯(gu古)拦”,用红布缝裹好挂在J托女j身上,意思是把奶都拦圈住了。这个“面借拦”一直要带到“百天”才能去掉。民间认为吃面条有祝贺长寿之意,“洗三”这天,家里讲究以面条为主食款待亲友,这也是古代汤饼会的余绪。在婴儿诞生3天和9天时,晋中一带,家人要在原产婴处进行供献祭祀,称为“祭囫(hu胡)困(1uan鸾)”。在婴儿诞生12天时,忻州河曲等地则要做“小满月”,家人要邀请同族长辈和孩子的外祖家来吃油炸糕和豆面条,取谐音“高”和寓意“长”,祝孩子步步登高,快快长大成人。在这一天,旧时山西各地都要敬神,特别是“送了娘娘”。祭献的物品中除了面桃、面石榴外,还要用一整张红纸给“送子娘娘”剪许多双鞋,以慰问她往来奔波给人们送子的辛劳。一般按当年的月份数为12双,如果有闰月则为13双。同时还要糊一个针线包和针线轱辘,以便于“送子娘娘”缝联补绽,继续为人们送子。这些纸糊的鞋子、针线包和针线轱辘,在去娘娘庙祭献时都要烧掉,唯独留下一把纸糊的锁子,意思是把婴儿锁住了,再小会天折。在婴儿诞生15天,即半个月时,晋南河津等地,亲友要前往祝贺,称为“走月”。姥姥把送给d,#l-孙的小衣、小袄缝缀在一卷黑布上带来,当众展览,当地人叫做“看月活”。四满月“满月”,指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为孩子办满月酒,即“做满月”、又称“祝满月”,是汉族的一种育JLSL仪,流行于山西大部分地区。满月的庆贺日,晋中一带讲究男孩比实际满一月早一天,女孩则晚一天。做满月时,来祝贺的亲友要携带各种礼物,除食物外,大抵为小儿衣服、鞋、帽,贵重一些的有银饰品,如银锁、银项圈、银镯子一类。忻州代县一带,姥姥家除送衣褥、饰物外,还要带一篮子馒头。其中一定要有两个“奶头馍馍”,状如乳房,里面包糖,上面捏7个小面人,表示“五男二女”、。七子团圆”之意,据说吃了能下奶。晋中等地,姥姥家要蒸一个8斤面的大“囫园”,同时送一外裹红布的银项圈,上连银锁。孩子带上银项圈,每年加裹一层红布,直一8一到十二岁为止。晋南襄汾一带,姥姥则必备7斤面大饼一对,俗称“旋子”;半斤面小饼数十,俗称“圪拦”。闻喜等地,近年来时兴舅舅家送3尺红绸或红布,生的是男孩,上面便写“弄璋之禧”、“栋梁之材”、“后生可畏”等字;生的是女孩,上面便写“丹桂生枝”、“巾帼英雄”、“祖国花朵”等字,钉到大门上,称为“挂旗”。婴儿的姥姥家还要带去一束谷草,分为数小把,交叉用黄泥粘固在门楣墙上,中间再钉七一柄木勺、一双筷子和一个磁碗,称为“澈(pie撇)草”。曲沃一带,在做满月或“小满月”时,姥姥家要给外孙“插竹子”,竹子是青竹一对,外加幼竹,俗称“子竹”一株,上面悬挂红布旗、红布条、圆镜、铜铃和枣、核桃、桂圆等各式干果,竖立在大门两旁。门头也讲究钉磁碗、红筷。忻州保德、偏关等地,孩子满月时,姑姑、姨姨要给孩子做狮虎帽、狮虎鞋,蒸面老虎,面狮子。民间迷信认为狮虎能驱避邪恶,穿戴上狮虎鞋帽,吃上面狮虎,就能使孩子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闻喜一带,头胎孩子做满月时,要送娘家油煎傅(bo博)凭(tuo拖),俗称“油饨”。生男孩送99个,生女孩送101个。意指将来结婚时的财礼,男方取欠缺,而女方则是多多益善。娘家把油饪分送亲友,称为“散油”。别的地方也有这种习俗,不过小有不同罢了。婴儿满月当天,雁北、晋中以及晋东南等地。还有“出行”的习俗。家人请一位儿女双全的长辈抱着孩子出门,如果见到的第一个人是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本人有妻子或丈夫的“仝人”,这个人就要接过孩子,抱回家重新送给婴儿的母亲,主人则以红包相谢。这一习俗又叫“撞喜”,人们以此祝愿孩子也能象他碰见的“全人”一样,在成年之后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婴儿满月以后,家人要选择吉日给孩子剃头,称为“剃胎发”。有的地方还要把剃下的胎发揉成圆珠,装入布囊,缝在婴儿的背心上。民间认为,血为精气之本,毛发则为血余,佩带在身,可以消灾避难。这也是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剃胎发的时候,山西好多地方都讲究在婴儿前脑门上留约1-2寸见方的胎毛。“毛”、“髦”同音,所谓“髦”常用来指英俊杰出的人。留胎毛,表达了家人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做过满月以后,在雁北、晋东南的一些地方,婴儿就可以随母亲一块回姥姥家了。姥姥除给外孙戴银锁外,还要捏制小兔、小猫、小狗、蝴蝶、葫芦、菊花、梅花、海棠、菱角等形状的面馍,蒸熟后让女儿带回。有的地方还要把这些小巧玲珑的面馍用线穿成一圈,再加一个面制的长命锁,挂在孩子脖子上。这种面馍,有些地方称为“扎牙馍”,意思是祝愿婴儿早早长牙。五百 日婴儿诞生100天为“百日”,又称“百岁”,本身即含有祝愿孩子长寿的意思。旧时婴儿出生100天内死亡率很高,如能平安度过百日,便有了长大成人的希望。人们把“百日”视为一个极点,以往的担惊受怕告一段落;人们又把“百日”视为一个新的起点,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过百日时,山西雁北、忻州、晋中、晋南、晋东南、吕梁等地,都讲究蒸制“套颈馍”,以为婴儿祈求吉祥长命。“套颈馍”,有的地方又叫。牛曲连”、“面园(ku枯)囵(1un轮)”、。串铃”,状为圆圈,大的可以套在婴儿脖子上,小的可以拴在项链上,寓有拴住、套住之意。晋中一带蒸“面闺,囵”,用面必合“8”数,如8斤、18斤……。“面园囵”上有枝叶盘根、米粮囤、各种生肖动物形象、九个石榴和一个佛手,简直是一件做工精致的面塑工艺品。这一天,家长还要把套颈馍切成百片,分送邻里各家。受赠之家必回赠以钱,钱不计多寡,示意而已。满百日后,产妇带婴儿要回娘家住一段时间,称为“离窝”。走的时候点一柱线香,从房门口起沿途用炭块压小块方形纸,男孩用白纸,女孩用红纸,定襄一带压黄纸,直到外公家,以示所行路径,将来仍沿此路回家。民间迷信,认为这样婴儿的灵魂便不会迷失归路。也有祭礼神灵请求沿途护佑之意。六周岁孩子一周岁时,父母除请客祝贺外,旧时还常举行“抓周”仪式,有的地方又叫“试儿”、“做周岁”。一般是把笔、书、算盘、刀剑、丝线、脂粉、玩具等小物品摆放在孩子面前,让小儿随意抓取,借此占b未来,预测孩子的志趣爱好。这一习俗极为古老,南北朝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已有详细记载。晋中一带,孩子过头一个生日时,本家和姥姥家都要蒸九石榴一佛手表示祝贺。在晋南闻喜等地,孩子的姥姥,妗妗、姑姑、姨姨要用发好的面捏成长条烤熟,称为“骨架”,送到孩子家,意思是给孩子安腿,让孩子快点学会走路。孩子满周岁时,山西南北各地都讲究给孩子制作象形衣帽。一般男孩是麒麟、老虎、狮子等兽形,女孩则是鱼帔、莲花八宝等。各家还要给孩子穿上新做的虎头鞋。这种虎头鞋用黄布缝制,鞋尖上绣一虎头,虎头额顶绣一“王”字。民间以虎为百兽之王,认为孩子穿上虎头鞋,就可以壮胆、避邪,长命百岁。除了虎头鞋,孩子的姥姥、妗妗,姨姨、姑姑都要给孩子做“兽鞋”。这种鞋有棉的、夹的两种,手工绣成,千姿百态,造形夸张,常见的兽形有狮、龙、牛、豹、羊、兔,猫、狗等,都是生命力极强的动物。做鞋仿其形状,取繁衍兴盛、易养好活之意。各地讲究送鞋不少于3双,多的有5双、7双,均取奇数,忌用偶数。孩子穿兽鞋,一直要穿到3——4岁。有些地方,自周岁以后,每逢生日,舅舅都要送给外甥一只或一对“老虎枕头”,表示祝福。这种枕头除供实用外,还是孩子乐不释手的玩具。新绛、定襄一带,亲朋好友都做花馍前往祝贺。七抚养为了把孩子抚养成人,人们竭尽心思,想出了许多办法,这些办法世代口耳相传,逐渐演变成种种非常虔诚的习俗。晋中一带,当奶奶的要背负孙儿走街串巷,到各家讨取少量米面和小布块,如行乞的样子,称为“讨百家”。回家后,用米面为孩子做饭,把布块拼凑起来做成小衣服,称之为“百家饭”和“百家衣”。民间认为,这样能使孩子身体强壮,无病无灾。临汾等地,讲究用奶奶穿过的旧蓝布衣服给孩子改制小衣服,取的是“蓝”、“拦”谐音,表示孩子穿上这种衣服,生命就有了可靠的保证。戴“长命锁”,是山西各地都时行的育儿习俗。早先的长命锁多为银制,呈古式锁状,一般正面镌刻着“长命富贵”、“长命百岁”等字样;背面镌刻着麒麟图案,表示“麒麟送子”,也有镌刻“龙”、“虎”、“寿”等字样的。人们把长命锁戴在孩子脖子上,表示根基永固,吉祥长命,并祝福孩子以后龙腾虎跃,前程远大。除了一般的银锁外,雁北、太原一带,还讲究每逢生日和春节给孩子挂“红线锁”。红线锁是用红丝线或五色线编成线辫,连起来挽一个结作锁,有的下面还要坠数枚铜钱,然后在神象前点燃供神的黄表纸,把线辫燎一燎,给孩子戴上,以此祝愿孩子无病无灾,平安成长。孩子长到12岁后,要戴上所有的红线锁去神象前献供还愿。值得一提的是,晋南浮山等地还有两种较为特殊的锁:一种是“脐带锁”,即孩子出生后,家人把剪下的脐带用红布缠裹缝合,两头缀上纽扣连接起来,类似于红布项圈。脐带曾是胎儿的生命线,现在在人们的心目中又以锁的形式把孩子的灵魂、生命和身体紧紧锁在一起。再有一种是铁项圈锁。这种锁是用破旧棺木上废弃的7颗铁钉,请铁匠在更深夜静、星斗出齐后,以黑驴蹄子当锤头打成的。小孩戴上它,据说可以驱恶避邪,康泰无恙。忻州一带生了男孩后,次年元霄节期问,在街上垒旺火、架灯山、请响班,热闹庆贺,谓之点灯。亲朋好友们都带花馍、礼炮、酒前往扶灯,以借百家之福,护佑孩子健康成长。一些不生育的已婚妇女,要在灯山上祈愿烧香,完了偷一盏灯回去,谓之“端灯”,据说必可生育。孩子小时常流涎水,山西各地都时兴给孩子戴“围嘴嘴”。“围嘴嘴”是用布缝制的一个圆环形垫子,套在孩子脖子上,涎水打湿一片,就转动一下,使下巴颏接触部位总是干的。“围嘴嘴”有做成老虎形的,还有做成青蛙形、莲花形的,等等,既实用,又美观。孩子长到一岁左右,一般都要断奶。除了逐渐减少哺乳次数,逐渐添加米面、鸡蛋、蔬菜等食品,为断奶做好准备外,还要选择黄道吉日,即“看日子”。民间大多以“伏断13”,即日干十二地支与二十八宿中的利宿配合日为断奶吉日。山西有些地方为防止男孩、特别是独子夭折,每次理发时都要特意在脑袋后头留一撮头发,称为“百岁毛”,吕梁地区又称为“后扯辫”。有些地方的小男孩,如果长住舅父家,脑袋后边留下的那一撮头发都叫“舅舅毛”,是以此表示不忘舅父家的养育之恩的。“百岁毛”也好,“舅舅毛”也罢,越长越好,干脆就梳成一根小辫子,直到满12岁或者回到生身父母身边以后才剪掉。体弱多病的孩子或者独生子,在山西许多地方都讲究认干爹干妈,晋中祁县一带称为“认义”,雁北等地则叫做“寄宝”。“认义”的对象一般为多子女的人家或长寿老人,以求人丁兴旺或寿命长久。河曲一带,孩子“寄宝”还要起相应的奶名,如认姓李的为义父,则称“李保大”;认姓王的为义父,则称“王保大”。除了多子女或长寿的人家外,有些地方还时兴认残疾人为干爹干妈,取其不幸代人受难以保孩子平安健康。再就是把孩子的无病无灾寄托于神灵的庇佑。有些地方是让孩子在神或僧道前“寄名”为弟子,但不剃度出家。民问认为。既然是神或僧道的弟子,自然会得到他们的保佑,长命平安。给孩子起奶名,又叫“乳名”、“小名”、“小字”,也是流行于山西各地的习俗。“歪名好养活”,人们认为奶名起得不好听,阎王爷也不想要,因此孩子就不会夭折。这一习俗非常古老,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奶名即为“犬子”。人们给孩子起的奶名,如“毛亲”,。臭臭”、“狗狗”、“黑头”……虽然是“歪名”,其中却有相当大的亲昵成份。有的奶名具有符咒作用,如“拴柱”、。锁柱”、“引弟”、。改花”等,表达了人们对孩子命运的关注或对男孩的企盼。更多的奶名则寄托着人们对孩子的良好祝愿,男孩叫“铁蛋”、“天才”、“金龙”、“来福”、“生宝”、“有富”……女孩则叫“牡丹”,“百灵”、“金花”、“秀兰”、“桃叶扎…“虽然孩子在入学时要由老师或父母及亲友中的长辈取正式名字,即“学名”,但奶名往往一直被长辈沿用,有的甚至会代替了学名。八成人关于年龄的计算,旧时山西民间习惯以夏历纪年为标准。孩子一生下来即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夏历年元旦即长一岁。这种计算年龄的方法称为“虚岁”。孩子至12岁生日,也即满1l周岁时,旧时各地都举行“开锁”的仪式。忻州河曲一带,孩子要把11年来攒下的22条红线锁一齐挂在脖子上,然后再在脖子上挂一把旧式铜锁,由孩子的干爹,干妈象征地用铜钥匙打开。吕梁柳林等地,称过12岁生日为“过大生日”。这一天,孩子要坐在笸箩里,头上打着雨伞,嘴里咬着烧饼,手里拿着大铲或铜钹。所用之物都取圆形,以此象征孩子终于圆满成人。临汾一带,孩子则要坐一种特制的彩车。这是老式的铁轱辘大车,布置得异常华丽,孩子坐上它上街游行,郑重地向人们宣告,他已经成为社会的正式一员。晋中祁县等地,“开锁”仪式极为隆重。家人在宅神前设供,并请孩子“认义”下的人来主持。当地讲究每年春节ftl父母、亲友赠送孩子用红头绳穿铜制钱做成的锁。这种线绳锁上的铜钱按年龄增加,每年1个,另外再加2个,如5岁穿7个,7岁则穿9个。至此,孩子要身缠3丈红布。跪在地上拆F历年来所得线绳锁上的铜钱,放入簸箕内。主持人一边口中念念有辞,一边把簸箕里的铜钱往地上抛撇。凡汉字面朝上的铜钱由孩子拾起,以此占b一生福禄;其余的则归主持人所有。然后主持人一手拿笤帚,一手扯布头,让孩子原地旋转以使布解脱。在旋转中,主持人也要边念咒边用笤帚扫孩子。待红布全部脱下,即送给主持人以作酬谢。最后把蒙过12层红布的项圈取下,摘下锁,把项圈挂在枣树枝上,整个“开锁”仪式方告完毕。对于孩子的12岁生日,旧时人们非常重视。这一天家人往往要张灯结彩,欢宴亲友,同时备办丰盛的祭品,让孩子“戴枷画睫”,前往娘娘庙或后土庙祭祀献供,有钱人家甚至还要唱几天戏。这一习俗称为“还愿”。现在“还愿”之俗不多见了,但有些地方仍然时兴请客摆筵、大闹“12”之风,动辄二、三十席,花费三、四百元甚至上千元。在雁北、忻州、晋南及晋东南一带,这一现象尤为严重。过12岁生日,山西民间称为“成人”。严格地说,它已经不属于诞生礼仪的范围,但又不同于久已绝迹的“成丁礼”,即冠礼,是人在少年期转入青年期的时刻举行的一种特殊的礼仪。从此之后,这个人便要对家族和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对山西民间诞生礼仪的浏览,不难理会其中最丰要的含义,即在于表达人们希望孩子平安无恙,健康成长的美好心愿。其次,便是对孩子的美满未来的祝福。由于时代的局限,诞生礼仪中的迷信成分与重男轻女倾向十分严重。现在产妇生孩子,一般都是到医院妇产科的产房,“坐草”、“忌门”等习俗自然而然日渐消失。当婴儿降生时,人们讲究赠送孩子的父母一本纪念册,从第一页专印婴儿脚趾印的栏目到最后“银婚”、“金婚”的有关记载,几乎囊括了一个人一生的生活经历。在婴儿诞生一两天内,人们还要给孩子照诞生照,以作为留念。婴儿的健康成长,人们不再乞灵于各式各样的“锁”,而是及时到各级防疫部门去注射预防疫苗。亲友们前来探视,现在一般是馈送各色糕点、罐头及小孩的各种衣物,各种传统食品在城镇地区几乎见不到了。每逢孩子过生H,现在都时兴给孩子买生日大蛋糕,上面插上与孩子岁数相等的小红蜡烛。在全家人关注的目光下,由孩子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这一风俗已经逐渐由城市推广到农村。2、婚 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它构成两性共同生活的社会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生活内容。这一礼仪的重要意义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说的那样:“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婚姻礼仪必然带有那一社会的深深烙印;而当社会发生变革时,其影响也必然反映到婚姻礼仪上来。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婚姻礼仪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婚姻礼仪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在演进过程中具有相当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好的合情合理的婚姻礼仪,会受到人们广泛的承认而历久不衰;一些恶风陋俗也会凭借旧的社会残余势力因袭衍留下来自古以来,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婚姻礼仪都遵循着周代即已确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仪式和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六礼”的程序不断得到简化。尽管山西各地区之问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其总的演进趋势都是由繁到简。近、现代以来,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一议婚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如果女方家长答允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山西长治一带称之为“取四柱”,雁北一带称之为“换婚单”。具体做法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17t、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兀克异。民间一般认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一冲,丑、未一冲,寅、申一冲,巳、亥一冲,辰、戌一冲,卯、酉一冲,共“六冲”。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狗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之类的俗语。这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了。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问名”。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晋北一带叫“送契”,重新写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时等事项。至此,亲事算初步定下。按照忻州、长治等地的说法,是女方“有主了”;在晋中一带,则说女方“问出去了”。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前一部分内容。由于现在不再时兴合婚,“过帖”这道手续自然而然也就免了。在具备订婚条件的情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又叫“相门户”、“看屋里”,即男女两家约定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现在山西各地仍有这种习俗,不过“相亲”的主角已由双方家长变为男女双方当事人,“相亲”的意义已不在于认亲家,而是通过面对面的接触,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男女双方初次见面时,一般由媒人或介绍人引见,两人对面而坐,互相窥视对方的形貌举止,正所谓“对像”是也。二定婚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部分内容和“纳征”,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男女双方订婚,一般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晋南襄汾等地,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在翼城一带,“吃面”则仅限于女家,称为“吃许口面”。定亲这一天,晋东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在晋南的闻喜,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除各色衣料、金银首饰、酒肉糖果外,还有90个花馍。女方的回礼,除衣装鞋帽,各种文具外,也有几十个花馍。男女舣方把花馍切成薄片,分送亲友、乡邻,称为“散喜馍”。晋南襄汾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晋中祁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山西的许多地区,在定婚时还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逑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q隗乏玉田,仰祈舍诺。X X X鞠躬”。女方给男方的“凤帖”上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姻愚弟(兄)鞠躬”。“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全柬制成,太原、大同等地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地久(九)。祁县、平遥一带则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在订婚之日,晋南一些地方,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三成婚定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寿阳一带称为“会择”,大同等地则称为“择期”。早先一般要事先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由于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到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双方家长往来磋商,往往从定亲到成婚要迁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雁北一带称为“通书”,晋南等地则称为“送好日”、“下知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吕梁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山西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几天或头一天,也有的在迎娶当天早上,男方要打发人往女方送钗钏首饰、衣装、酒肉等礼物。这一仪式叫做“催妆”,意为催促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太谷等地把“催妆”称为“饷飧(sun孙)”;寿阳一带称为“送嫁妆”,同时把女方陪送的妆奁叫做“陪随”。在迎娶之前,大同一带,男方要送面粉和肉给女家,面粉叫做“离娘面”,肉叫做“离娘肉”。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忻州、雁北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晋南襄汾一带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收到妆奁后,男方要回送女方一些礼物。太原一带,男方回送女方的是清酒、猪头和蒸卷,称为“上头盒”。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晋南襄汾一带,在女儿出嫁前夕还有。踩花堂”的习俗。一般是由女方派两名能言善辩的妇女,打着喜字灯笼,提着小箱子,抱着个瓷娃娃,在夜里二、三更天到男方家中去。进了新房后,女婿取出箱子里的镜子照照脸,意为新郎、新娘见面;来人在瓷娃娃两腿之间洒点水,意为贵子洒尿。然后,男方再给来人些喜钱,并把她们恭恭敬敬地送走。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喜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山西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了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大同一带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对陪伴新郎的人,太谷一带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女儿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三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人,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o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据说他们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喜钱是不能少给的。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不穿蟒袍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打五鬼”,浮山则叫“摔新人”。新娘未出轿前,雁北平鲁一带要由婆婆为她搽点粉,名为“添胭粉”。随后新郎手捧古书——《春秋》或《礼记》,和引亲先生到轿前迎接新娘。新娘头蒙红盖头、又叫“遮头红”,手捧内盛米、谷等物的“宝壶”,由引亲先生抛撒五谷开路,与新郎脚踩红毡,步入院中。晋南闻喜等地则由新郎手端搽油盘进轿,掀起新娘盖头,给额上点一点胭脂,名为“搽油”。然后由女方的“送姑”、即女送客和男方的。捏姑”、即女伴客,左右掖扶新娘下轿,脚踩红布或花布进院,名为“铺踩布”。翼城、曲沃一带负责“添胭粉”的是女方的伴娘,搽好脂粉后,新娘怀抱柳斗、桃枝,历书、秤或辐条、铜镜、铜锁、箭等镇物,由“扶女嫂”左右扶出。随即以红绫一条,让新郎、新娘各执一端,男先女后踩着红毡相随入院,名为“牵红”。有的地方由司仪迎轿唱喜歌,祝愿夫妻美满幸福。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行三跪九叩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雁北大同一带,拜堂时新郎拜,新娘却不拜,与常俗殊为不同。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晋中、晋南等地,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洞房内除有一些生活用品外,还要在门口贴喜联,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忻州等地,洞房门头还要挂一个面塑兔子。沁县一带,洞房里摆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用于照妖避邪;灯烛悬挂高墙,通宵不灭,俗称“长命灯”。雁北平鲁一带,入洞房后,新郎要手持弓箭向四面虚射,名为“撵白虎”。晋中、晋南的一些地方,则把弓箭悬挂在墙上。民间认为,洞房易受邪魔侵扰,如果不禳解、镇压,就会出现异常事故,于新郎、新娘不利。晋中祁县等地,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然后退出。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忻州河曲一带,新郎挑去新娘的红盖头以后,还要用梳子象征地给新娘梳几下头发,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今以后是他的媳妇了。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jin谨)礼”。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搀兑,两人换杯饮完。山西各地风俗稍异,雁北平鲁一带是新郎、新娘共喝一盅酒,称为。玉皇酒”,又名“和好酒”;闻喜等地则衍变为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同吃“合婚面”。新婚之夜,晋南一些地方还有“踩四角”的习俗。新郎拉着新娘在炕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踩时,还要有人在旁边念诵赞语:“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娃多着,女少着,婆夫两个常好着……"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问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四婚后婚后第二天,山西各地,男家要设筵款待亲友和宾客,亲友和宾客向男家恭贺行礼,俗称“道喜”。晋东南陵川一带,女方父母也托亲友中的妇女到男家贺喜,叫做“上饭”。安泽一带,亲友、宾客至男家贺喜时,还要竞相索取新娘所带来的果饼,名为“讨干粮”。雁北平鲁等地,婚后第二天还要举行拜人仪式,由新郎、新娘依次向前来道喜的亲友和宾客行礼。山西各地,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一早,新娘要拜谒公婆和家族中的长辈,家族中的平辈和晚辈也要来见新娘,俗称“分人小”或“见人小”,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临猗一带,男家还要引导新娘拜见街坊邻里,各家老少一拥而出,围观新娘,称为“拜巷”。浮山等地则称为“串村子”。类似的仪式,岚县一带则在新婚当天拜堂之后举行,名为“吃过街饭”。一般是由男方本家或邻里请新娘到家里象征性地吃一点饭。各家要事先准备好座席和饭食,并在大街上迎候。新娘由“大戚”(即迎亲、送亲的亲友)各二人陪同,每至一家,。大戚”介绍过主家身份后,新娘就要上前拜礼,互相见礼毕,然后入座,象征性地吃一点饭,一般为“圪饪’。饭毕,由主家送出,又由另一家接走,直到“大戚”认为满意为止。一般不一定是有请必至,大量的还要谓t绝。当地非常重视这一习俗,一来是让新娘认一下本家、邻里,便于日后往来;二来显示婆家的人缘。请过街饭的越多,主家越高兴。事后,婆家都要给请过街饭的人家送谢帖,以表谢意。婚后第三天,山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暖女”的古老习俗。这一天,女方父母拿着点心、烧饼来看闺女,生怕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饿着。翼城一带称为“看三日”,沁县等地则叫做“打听三天”。“回门”,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也流行于山西各地,只是时问不一,有在婚后第二天的,有在婚后第三天的,也有在婚后第六、七、九、十以至十二天的,因地而异。平鲁一带,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即随送亲的回女家住一两天,称为“回亲”。襄汾一带也是婚后第二天回门,不过当天新婚夫妇还要一同再回到男家,称为“打来回”。广灵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家派车马迎请新婚夫妇回门,新郎在女家除拜见女方父母外,还要拜见女方亲友,一直住够九天才回来,称为“合堂”。榆次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婿要带上礼物同媳妇一块去女家,称为“谢婚”。在安泽等地,女家则在第三天,或第六天、第九天请新婚夫妇回门。吕梁山区的永和一带,女家有在婚后第七天接新婚夫妇回门的,名为“对七儿”;有在婚后第九天的,名为“对九儿”。闻喜、翼城等地,都是婚后第十天由娘家把女儿、女婿接回,连住十天再返回婆家。闻喜叫“出十”,翼城叫“唤十日”。浮山一带则是婚后十二天才回娘家,称为“出十二”。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为“双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不过,深受初离家门、乍别父母的新娘欢迎的这一习俗,对于新郎来说,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且不说在女方亲友面前,新女婿要备受。品头论足”,单单是新娘的妹妹们,他就招架不住。这些放肆的女孩,把烟灰、黑漆往姐夫脸上抹,让姐夫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饺子,无所不用其极。新女婿在被戏闹的过程中不能发怒,即使手足无措,备极尴尬,也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会亲”,即新郎会见女方亲族的仪式,晋中等地在新婚夫妇回门时举行。晋南一些地方则是婚后第三天或第十天,在男方家中由新婚夫妇主持家宴,款待双方父母和双方亲友。通过这一会见,不仅两亲家加深了了解,联络了感情,就是双方亲友也初步结识,为今后的往来打下了基础。“回门”在山西大多数地方即算婚姻礼仪中的最后一项内容。然而在太原、大同等地,还有“住对月”一种习俗,婚后满一个月,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够一个月才返回婆家。至此,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人生大礼才算落下了帷幕。综观山西婚姻礼仪,不难发现它和全国各地的婚俗一样,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一个是讲究红火热闹。迎娶之Et,男女双方都要将门户装饰一新,院门、房门贴喜联,窗户上贴大红双喜字和“喜鹊登枝”,“鸳鸯戏水”等吉祥剪纸,大门口悬挂红布彩绸,张贴大红双喜。为了欢宴亲友、宾客,男方往往要在院子里搭起“喜棚”。新郎、新娘和主持婚礼的人要身披红绸,胸佩红花。新娘身穿红衣红裤,头罩红盖头,更是一身红。一应用品,大到车、轿,小到花烛、装饰、颜色均以红色为主。鼓乐喧天,鞭炮连声,亲友云集,邻里毕至,一派欢声笑语。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幼三天内不分大小,。戏公公、婆婆”、“戏大伯子”、“闹洞房”,把喜庆气氛渲染得火爆热烈,无与伦比。再一个特点是祈求吉祥如意。首先希望新婚夫妇和谐美满。拜堂之后,新郎、新娘手挽绾有“同心结”的彩带共人洞房,象征一对新人自此以后结为一体,同心相爱,白头偕老。忻州等地,新娘在婆家吃的第一口饭要经新郎口含过,称为“合欢饭”,表示共同生活的美好开端。晋南一带,新郎的姑姑、姨姨、舅舅等至亲要蒸“盘珠”馈赠男家。这种面食状如龙盘,上插红、绿纸花,每个重约二、三斤,具有“珠联璧合”、“天作之合”的涵义。其次是希望新婚夫妇多子多福。忻州等地讲究双方在馈送的食盒中放置枣子和石榴。枣子,即“早子”,早生贵子;石榴籽多,含有多子的意。浮山一带,则要在新房的枕头里、尿盆下放象征男孩,女孩的面蛇、面兔。平鲁等地,新婚之夜婆婆亲自把被褥铺在床上,藏入枣、栗子等干果,让新人摸取,以“早立子”的谐音,祝愿儿子、儿媳早生贵子。沁县一带,新郎、新娘在半夜要倒坐门槛喝放有枣、花生、麻籽的“儿女汤”,一边喝一边还要念诵道:“左手拌疙瘩,儿女一不滩……”第三是希望新婚夫妇婚后丰衣足食,平安无事。晋中、晋南等地,新娘下轿要跨越火盆;平鲁、忻州一带,则要在院子中燃一堆柴火,即“旺火”,让新郎、新娘进门后绕火而行。这都是表示驱除邪恶,并象征新婚夫妇婚后日子越过越红火。闹洞房的宗旨是“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撒喜果,撒七彩纸屑,“撵白虎”,洞房里放斗,斗里放五谷、铜镜以避妖镇邪,凡此种种,无不寄寓着人们美好的祝福。随着时代的前进,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不仅由繁趋简,而且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迷信的、丑陋的陈规旧俗从婚礼中消失了,一些健康、活泼的新风尚逐渐推广开来。国家倡导节俭办婚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旅行结婚、集体婚礼等新的嫁娶形式。生 辰生辰,即出生的日子,对所尊敬的人则称为“诞辰”。在每一个人的一生中,这都是一个印象最深的日子。一普通生目每逢生辰,山西各地都有举家庆贺,甚至大宴亲友和宾客的习俗。民间一般以50岁以下为“做生日”,仪式相对简略一些。晋南襄汾一带有“三十石榴四十桃”的说法,即一个人满30岁,亲友要送面石榴祝贺;满40岁,则要送面桃。从40岁或50岁以上,过生日便称为“做寿”,又名“祝寿”,其仪式相对隆重一些。祝寿时,亲友要来祝贺,送寿桃、寿面、寿联、寿幛、寿屏等,称为“拜寿”。较为隆重一些的人家要设寿堂,燃寿烛,结寿彩。老人身着新衣,端坐中堂,接受亲友、晚辈的祝贺和叩拜。临汾一带,祝寿时要吃“长寿面”,即浇汤面或臊子面。席间,宾客在吃第一碗时,要把面挑出一筷子,搭在事先放在饭桌上的一根大葱上。名为“添寿”,意在祝福老人益寿康宁。二寿诞庆贺60诞辰,是山西各地的寿诞风俗之一。每逢60寿辰,雁北、忻州的一一20一些地方还有给老人做“寿材”、即棺材的习俗。一般讲究在有闰月的年份做,而且最好是在闰月里做,所谓“闰年闰月一百岁”。在立帮安底的那天,儿孙还要烧香祭献,鸣放鞭炮。同时把一段红布系在棺帮上,让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孩从棺木框内钻过去,以此祝福老人长寿百岁,称为合龙口。晋东南有些地方在给老人做寿材时,木工讲究先用锛斧把原木砍一下,以木屑飞出的远近,占卜老人的寿命。寿材做好以后,除应得工钱外,各地都有额外给木工“花红礼施”的讲究。同时还要邀请亲友、邻里举行上寿活动。老人到50岁、即“知命之年”,或60岁、即“耳顺之年”,山西各地都讲究为老人缝制“寿衣”、即老人去世后所穿的衣服,有些地方又叫“送老衣”。除选择衣料有讲究外,剪裁的El子也要细加选定。寿衣做成后,每逢节令或喜庆日子,还要让老人穿戴起来。民间认为活着时穿什么衣服,死后才能穿什么衣服。人活到80岁,便被誉为老寿星。80岁做生日为大庆,称为“过大寿”,又叫“庆八十”,其仪式比“六十花甲”自然更为隆重。除了各种带“寿笆产的礼品外,人们还常用“富贵耄耋图”作为贺礼.图中下方画一株盛开的牡丹,几只飞蝶于花上盘旋,几只猫匍伏花下,做欲扑蝶之状。古代70岁称“耄”,80岁称“耋”。猫蝶谐音耄耋,民问又称牡丹是富贵花,三者组成的画面,即表达了“富贵耄耋”之意。另外,山西各地还都有“扎红”的习俗。无论大人、小孩,凡在本人属相年内、特别是生日那天,小孩一般讲究穿红背心、红裤衩、大人多扎红腰带或穿红色内衣裤,以此,祛除邪恶,祈求吉利。&4、丧葬&丧葬礼仪,按照民俗学的说法,既是人生最后一项“通过礼仪”,也是最后一项“脱离仪式”,它表示一个人完成了他或她一生的全部行程,最终脱离了社会。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迷信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民间普遍认为人死而灵魂不灭,死亡不过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人死后,灵魂不仅仍然和人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且还可以投胎转世。基于这种认识,丧葬礼仪在一系列人生礼仪中,既显得庄严、隆重,又带有相当程度的神秘色彩。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礼仪,特别是长辈的丧葬礼仪。《论语·学而》中有这样一句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其中“慎终”,即指对父母的丧事要办得谨慎合理。孟子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在“送死重于奉生”观念的支配下,早在春秋时期,丧礼已经形成一整套礼仪。从初终到大殓、殡葬、葬后,约有40余项。以后历代传承,虽有简化衍变,但主要程序却一直相沿未改。山西各地也大体遵循着这一套程序。一初终&&& 亡人气绝后,山西南北各地都讲究趁其身体未僵硬时,以最快的速度为死者换上预先特制的。寿衣”、即“送老衣”。还有些地方是在绝气之前就提前换好了。这是因为死者身体僵硬后,替换衣服会更为困难。。寿衣”包括单衣、夹衣、棉衣、棉袍或棉大衣,其件数用单数不用偶数,忌用兽皮、毛料及灰色布料。替换下的衣服,平鲁、沁县等地讲究随手撂在房顶,待安葬时烧掉或任其日晒雨淋,不再处理,以祛除不祥。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后,还要理发、洗涤,进行整容,晋南、雁北等地讲究在死者的袖筒里放一些纸钱和面粉与头发揉成的圆球,然后用麻披把袖口和裤腿口扎住,五寨一带称之为“打麻伴”。晋中祁县等地则在死者左手放一串与死者岁数相等的小面饼,名为“咬牙饼子”;再在死者右手放一条鞭子或拂尘;把死者咽气后烧化的锡箔用纸包好,放入死者怀中;最后再给死者搂上一条麻披拧成的带子。民间迷信的说法,认为人死后魂归地府,纸钱、锡箔是用作盘缠的,去地府要经过恶狗村,有面球、面饼和鞭子就能够抵御恶狗的扑咬。沁县一带把装在死者袖子里的小面饼,就称为“打狗饼”。死者绝气后,口中还要放入一枚古铜钱,叫做“口含钱”。这一习俗由古代“含玉”的丧礼衍变而来。死者的亲属不忍死者空口而去,在其口中放人玉石一类物品和谷物。后来一些地方直接把饭放在死者口中,则名为。含饭”。都是认为死者口中含钱、含饭入殓,这样到阴间才不会挨饿。&&& 给死者装束好以后,家人即将其从床榻上移置到一块木板上。沁县一带还讲究“男正女侧”,即男性死者仰卧,女性死者侧卧。这叫做“停丧”或“停尸”。安置之后,要有一块布盖在死者脸上,闻喜一带用白布,曲沃等地则用红布。雁北五寨等地覆盖死者面部用的是一张麻纸,俗称“打善面纸”。蒙面布也好,蒙面纸也罢,古代都称为“面衣”,据说春秋时的吴王夫差是始作俑者。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谏,以至国破身降。临死时觉得不好意思在阴间再见到先死去的伍子胥,让人给他脸上蒙了一块绢帛才咽了气。人们沿用这一习俗,却不是因为死者生前做了什么亏心事,而羞于在阴间见到先死的人。有的说,是家人不忍见死者之面;有的说,是由于死者咽气后面容不太好看。解释不同,究其实都是表示对死者的尊重,让死者安息。以上这些程序,大体相当于传统丧礼中的“小殓”。在为死者穿寿衣时,山西各地讲究不能哭。认为死者正在绝气之际,哭迷了路,死者的灵魂就无所归宿;或者认为泪水落在死者身上,会出现走尸、僵尸等不祥事故。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安放停当后,全家男女老少这才大放悲声,嚎啕痛哭,并烧化纸钱,俗称“烧倒身纸”、。下炕纸”,翼城一带则称为“奠魂纸”。沁县等地至死者去世的傍晚才烧纸,称为“烧黄昏纸”。五寨一带则在死者弥留之际烧纸,叫做“烧回头纸”,其意在于以金钱贿赂阎王,买通小鬼,放死者灵魂附体,重回人世。烧过纸钱以后,久久不见死者复生,家人才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俗称“嚎丧”。死者小殓之后,家人请来同族长辈和邻里乡亲,共同商定丧葬事宜,然后亲自去或请人去亲友家报丧。长辈去世,儿孙要身穿孝衣,手持哭丧棍,奔赴亲友家叩头报丧。晋南一些地方称为“送孝”。死者的家门口要贴白纸黑字的讣告,又叫“门状。,写明死者生卒年、月、日与殡葬安排等事项。晋中祁县一带要在街门上糊白纸,死者为一户之长,而且年龄已进入古稀之年,街门满糊以白纸;如不足60岁,或夫妇有一方健在者,只能糊半边街门,一般是男左女右;死者如系小辈,双亲尚在,则只能在门额垂贴一张白纸。晋南是把纸折叠起来剪成条状花絮,死者多大岁数,就剪几条,然后悬挂在大门外。闻喜、浮山等地称为“缟门纸”或“孝门纸”,还有些地方则叫。岁数纸”。忻州一带大门口则要插。引魂幡’。停尸期间,死者头前或脚后要点油灯或蜡烛,俗称“引魂灯”,又叫“指路灯”、路灯”、。长明灯”。民间迷信认为,阴曹地府一片漆黑,死者的亡灵要借助于灯光才能看清道路。同时,还要不时烧化纸钱,并把纸钱灰装在瓦罐内,留待入葬时与棺木一起埋入地下,以供死者在阴间使用。这叫做“烧倒头纸”。死者身边放一瓦盆,每次祭奠时都要往里放一些酒食,也留待入葬时埋人地下,认为这样死者在阴间就不会成为饿鬼。这叫做“倒头饭”。大同、沁县等地在死者咽气的当天夜里,要前往本地的土地庙、城隍庙或五道庙举行一种仪式,沁县一带叫做“压魂”,岢岚一带叫做“告庙”,意思是向阴间报到。在鼓乐吹打下,死者的儿子用盘端一张纸,进庙磕头拜礼后,把纸放在香炉内,俗称“纳纸”。大同一带则是烧化纸钱,名为“送盘缠”。翼城等地去庙里设饯,是在死者亡故的第二天深夜,要等到鸡打鸣,才烧化纸钱后哭泣而回,当地称为“烧鸡鸣楮(chu楚)”。定襄一带称“上望乡台。,只有这时,死者灵魂才知觉要和亲人诀别。&&& 在死者亡故的第二天夜里,介休一带讲究家人绕街行走,一边烧化纸钱,一边嚎啕痛哭,称为“知死”或“寻魂”。这一夜,乡宁等地要在大门外设奠烧纸,当地人称为“隔夜幡送魂”.浮山等地则在本院土地神前设香案,烧化纸钱,焚烧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全家人痛哭尽哀,名为“点化钱”。停尸期间,要有人在一旁守护,严防猫、狗等活物跳越其上;如果是在夏季,又要防电闪雷鸣,意恐“惊尸”、“炸尸”。沁县等地预防的办法是在死者身上放置刀、秤等镇物。二入殓&&& 入殓”,又叫。人棺”、。入木”、。落材”……古称“大殓”。山西各地时间不一:有3天、7天入殓的;有死后当天人殓的,如五寨、曲沃等地即是这样。在五寨,如果因棺木、寿衣尚未齐备而不能人殓,当地人便称为“挺尸”。入殓用的棺材,山西各地以木棺为主。木材以木质坚硬的柏、樟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以柳木的为最一般。晋中祁县一带讲究不论何种木质,在棺前挡板上必用柏木,至少也须镶嵌一条。板材时兴厚大,最厚者六寸,拗五(五寸五分)以上均为上等,依次等而下之,底、盖、侧均为整块者称为“独幅”,若干块拼合的则分别以其所拼块数称为“X块头”。整个棺形为长方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棺木外涂油漆,有黑,紫、红、黄几种颜色。五寨一带,不到50岁的死者,棺木涂以朱漆,称为“红棺”;50岁以上的多涂金黄色,称为“金棺”。棺木外面一般有彩绘图案,上等木材更以木质本色为底,作素色推光漆画,显得金碧辉煌。图案一般为百寿图、四季图、二十四孝图或。万字不断头”。棺木前头正面绘云纹莲台,书写“×X X之灵柩”;小头绘香鼎、燃香,有的地方则画白菜。有的棺木前头正面还写有。福如东海”、。音容宛在”等吉祥语句。棺木内涂以松香或用黄表纸裱糊,取的是“黄金人柜”,“遗泽子孙”之意。棺木内还要贴上用金银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图案。雁北平鲁、晋中祁县等地,在棺木内底部另附一块凿有七个孔的衬板,叫做。七星隔板”,表示死者“驾鹤仙去,身人西天”。棺底,晋中祁县一带铺以石灰、五色绸、线、五谷,再放上七枚铜钱、七块生铁,铺上金箔纸剪成的钱状物七张,然后铺上褥子。晋南等地与此大同小异。不管放什么物品,谷草都是少不了的。五寨一带称为“坐草”,取的是“落地而生,坐草而归”之意。人殓时,要由死者的儿子抱尸人棺。晋东南沁县一带,讲究把死者的头部用红布围上,然后由其长子抱头,另外4人或6人抬身体,脚先头后出屋。屋外用毯子遮阳或打伞,浮山等地称为。上不见天”。入棺时,死者的脚要先进,然后平放棺内。原来死者袖口和裤脚系的麻披,这时要解掉。有的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中放上鞭子,左手中放上馒头'9在女性死者的双手都放上馒头。鞭子称为“打狗鞭”,馒头称为“打狗干粮”。襄汾一带,死者绝气后要用白布束身,入殓后把白布取出,分给儿孙束腰,名为“留后代”。晋中祁县等地,死者头部要枕一种特制的凹型空心枕,上绘日月、山川、花卉图案,枕中实以线香、五谷等。死者身上再铺七张银箔,最后从头到脚蒙红布七尺,此布须由已嫁女儿置备,俗称“铺儿盖女”。给死者铺盖停当以后,棺内还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但绝对禁止放人毛织物和毛皮制品,如毛毯、毛毡、皮褥子、毛皮鞋之类。民间认为犯了这一忌讳,就会“着毛变畜,错胎转生”。除了再撒一些五谷、纸钱外,五寨一带讲究还要在棺内放置一些驴蹄甲片和生铁片。生铁片最好是用犁铧碎片,取的是“人土开路”之意。入殓完毕后,棺盖斜盖于棺身之上,仍留缝隙。待死者亲属最后检视后,在夜间或阴阳先生择定的时辰盖棺。盖棺、又称“合棺”前,家人、亲友齐集,揭去死者脸上的蒙面布或纸,向死者告别。死者如系女性,还要请其外甥或娘&家人检视穿戴、铺盖,看有无异议。然后正式盖棺楔钉,家人、亲友跪拜告别。晋中祁县一带,合棺前要把死者身上盖的红布由脚部往下拉,露出颜面,然后顺势把红布撕下一条,迅速合盖落木锁、即棺盖与棺身之间的榫卯。钉棺一侧用钉七枚,每颗钉子上把撕下的红布条各垫一小块。钉棺时,全家回避不动哭声,只有死者的儿子须立在棺旁口喊“躲钉”。这在山西南北都是大体一致的。参加钉棺的邻里、朋友都要身系红布条,并要给钉棺的人赏封,称为“喜钱”。盖棺以后,沁县一带,死者的子女还要手拍棺木数次,俗称“叫醒”。襄汾等地,死者的儿女要做“撅片面”于灵前供献,然后由参加入殓的人分吃,表示从此与死者永诀了。在入殓第二天半夜,沁县等地要置备纸马素车,香炉锡箔和纸人,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将来出殡必经的十字路口烧化,为死者送行,俗称“送魂”。闻喜一带,在死者去世的第三夜,家人于城隍庙、土地庙叩拜之后,要由死者的一个女儿手提汤水罐,暗中摸索浇奠,并呼唤死者。另外有一个代替答应,凡三呼三应,然后哭出庙门回家。往返要故意绕远,回家后哭奠烧纸,名为“烧上路纸”。偏关等地,家里有人亡故后,或三夜、或五夜、或七夜不等,家人要去城隍庙哭叫,呼唤亲人回来,俗称“叫夜”。亲友在这几天内,要赠送提灯,丧家以灯多为荣。民间认为,人死后要受城隍神审判,审判无罪后,家人便以灯引魂归来。所以这一习俗又叫做“送灯”。三吊祭吊唁死者的日子,山西各地一般都在出殡前一天,俗称“开悼”或“开吊”。开悼时架设灵棚,将棺木移置灵棚之中。名为“移灵”。隆重的丧事在灵棚前还要高搭牌坊。灵棚内悬挂幔帐或竹帘,后面停棺,前面为堂,灵堂中摆有供桌,桌上供灵花,陈列牌位和祭器、祭品,悬挂死者遗像。两侧摆放各式纸扎和陪葬品,诸如童男童女、金银二斗、金银二山、摇钱树,聚宝盆、引路菩萨、打道鬼、方相……以及挽联、挽幛、花圈等。开吊后,亲友陆续前来吊丧,不论辈份大小,统统按照“死者为大”的规矩,上香跪拜。死者的子孙披麻戴孝,手拄哭丧棍,跪在灵堂供桌西侧的谷草或草垫上。沁县一带称之为“跪草”,曲沃等地称之为“跪灵”,闻喜一带则称之为“坐草守灵”。古代丧礼中,外来亲友对死者的哀悼有吊、奠、赙(fu付)三种形式。讲究奠用香烛、酒果;赙用钱帛、金币;奠后再烧纸,则为吊。山西民间于此变通颇多:平定一带吊丧时奠而不吊,有的用猪头、鸡和面鱼,名为“三牲”;有的用20多个面饼,名为“蒸炉食”;如赙,则用现金,姻家再加酒食,称为“上祭礼”。闻喜等地吊丧时奠、赙两兼,一般亲友至少为大馍两个,每个重2.5市斤;至亲奠品除挽幛、宴席、三牲、香烛外,还须有大馍80至120个。大馍可用现金代替,二者在奠品中的比例一般为三、七折或四、六折。兴县一带亲友助丧,称为。照什房”;至吊丧时,只以纸钱数张来吊,俗称“烧纸”;次日复来灵前一拜,叫做“道烦恼”。五寨等地,亲友吊丧一般纸不过三张。当地有“三张麻纸一骡驮”的俗语,意思是说烧化三张麻纸,所得的冥钱须一匹骡子来驮。吊丧者拿来麻纸后,要换成纸钱烧化,俗称“接纸”。在吊丧活动中,岚县一带还有一种“管炕”的习俗,即本家、邻里或亲友帮助丧家招待宾客的住宿和饮食。一般分三步进行,一是请炕。丧家根据宾客人数定出所需的炕数(一般每一炕家负责六至八人),然后略备水酒,请炕主前来议事,征得同意后,炕家就算定下来了。二是管炕,头一天祭祀结束后,就由总管分配炕员,抄出名帖交与炕家。炕家把宾客接到家中,烟酒茶饭款待。一般晚上吃面条,取亲戚往来长久不断之意。第二天,出殡后宾客要在丧家“坐老斋”、即吃完殡饭。饭后再由炕家接到家中稍事休息,下午散客,炕家的义务也就完成了.第三步是谢炕,下葬后的第二天中午,丧家要设酒席酬谢炕家。谢炕完毕,管坑这一活动也就全部结束了。管炕还有“干、湿”两种,以上所述叫“湿炕”,。即连住带吃;而“干炕”,就是只管住,不管吃,事后也不谢炕。一般“湿炕”居多,“干炕”较少见。当地把这种活动作为一种互助性的活动,谁家也不计较为对方担负义务的多寡。只要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出殡头天晚上,五寨一带还有“叫庙”的习俗。民间认为亡魂无阳气,不得与人共处,自死者绝气时已入附近寺庙庵观栖身。于是,在出殡前一天,家人和亲友要抱着牌位,打着引魂幡,提着灯笼,吹打着鼓乐到附近寺庙庵观或其遗址招魂。设祭之后,家人大呼死者,一路放声大哭回家。安放牌位后,继而把斜盖着的棺盖打开,由死者的长子取净水一碗,用新棉花球给死者擦脸,俗称“开光”。象征地擦拭完之后,碗里的水不倒,由儿孙、女儿及外孙分喝,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孝敬,大家依次绕棺而过,瞻仰死者遗容,然后请木工重新封棺,打上。银绽”表示再不开棺了。这天晚上,兴县一带讲究。伴灵”,亲友会集灵堂,饮宴通宵。五寨一带则由死者的子女、孙子和外孙哭着守灵,称为“哭灵”。太原等地,亲友在这天晚上要带着香烛、纸钱和果盒到灵前祭拜,名为“辞灵”;这一仪式,大同一带则在出殡前三天进行。临猗一带,在出殡头天晚上还有“暖窑”的习俗,家人要带着香烛、纸钱和酒食到墓穴中去祭奠。闻喜等地,死者的儿孙要在墓穴的四角点火,表示把炕烧热了,死者可以安睡其中。翼城一带,死者的儿孙和至亲则在墓穴中用木炭火煎食油饼,j称之为“暖房”。。“送行”的习俗,山西南北都有。五寨等地,在天蒙蒙亮时,由死者的长子一人出门,烧化纸车、纸马、“家奴、院工”以及死者生前用过的枕头,当地称为“送乌明头纸”。然后提一罐红豆稀饭,在天亮前从家门一直撒到坟地。闻喜一带贝IJ是家人、亲友一齐到村外大路口,依次拜丰L奠酒后,把写有死者姓名的牌位插到纸马上点火烧掉,表示死者骑马离去。送行时哭,回来便不再流泪。在出殡之前,除了各种吊丧供祭#I-,死者仍象生前一样享受着人间烟火食,一日三餐,顿顿必由家人亲供,清晨盥洗用品也一如日常安排,连饭后的嗽口水杯也不可缺少。每次供奉时,家人必痛哭尽哀。这样,一直侍候到出殡,死者才算是离家而去。四出殡入殓以后,紧跟着就要定出殡的mJ"间。山西各地办丧事,一般不“热死热埋”,否则便会被认为对死者不孝不敬。至于什么时候出殡,往往要根据准备情况、时令、至亲到否,以及墓穴是否完备等因素来定。时间可长可短,大抵最短的为三日,依次为五、七、九日……长者可达百余日,均须单数。旧时还讲究由阴阳先生择吉日,定坟“空”,即所谓坟地上什么时候能进得去。出殡时间确定以后,便要通告亲友,五寨一带称之为。送孝”。去时要带去孝布一块,依关系远近亲疏,大者一身孝衣,/J、者一方孝巾。晋中祁县等地,于出殡这天,门前要悬挂用白麻纸剪成图案的幡状物;纸与纸的衔接不用浆糊粘连,而是用铁器或石器把纸折叠后捣在一起,名为。砸岁纸”。这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岁数纸”,只是悬挂时间不一罢了。死者达到耄耋高龄的“岁纸”,当地人时行撕一条给孩子佩戴,据说可以延年益寿。撕回家糊在面瓮上,不生虫子。旧时有些地方还要在大门外立起“避忌牌”,男左女右,不仅写明生卒年月、出殡日期,还要列出避忌事项。除宁武一带有“崖葬”习俗外,山西各地都通行“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后临时开穴打墓的。打墓IEI时要请阴阳先生坐看风水,将穴定点。然后撒五谷,在所定穴位上用银针开“十”字,名为“开土”或“破土”。“开土”之后,便可打墓挖土了。合葬者,只须在旧葬处旁边另开一穴。死者如入祖坟,其墓穴在上辈脚下。依次类排,直到坟地无法再开穴后,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新地另建新坟。旧时出殡前,在山西各地,如沁县、牢B县等地都有“点主”的仪式。即请人用朱砂笔往牌位上原来写的。王”字上加一点,使“王”字成为。主”字。俗称“成主”,即成为神灵之意。点主的人称为“点主官”,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或地方长官担任。这项仪式一般只限于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丧及凶死者不举行。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一26一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幛、纸扎。至亲送祭席。俗称“祭”,以肴馔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纸花,其次则为馒首,即一种用碗扣出上笼蒸熟的面食。亲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联,以后衍化为一块布料。普通街坊则送四色纸礼,含蜡烛、香、锡箔、纸四样,或仅纸一道。五十年代以后,纸礼多为花圈代替。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山西各地都有在出灵时于棺木后头打碎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个饭碗的习俗,五寨一带称之为“斩殃”,取的是斩殃杀祟,祛灾除祸之意。有些地方还要磕碎死者生前用过的药罐,表示今后家中不再有人生病,再也用不着熬药了。起灵前,晋中祁县一带,死者的儿子们还要进行一种摁“食压钵”的仪式。他们在一个瓷罐中挟入各种菜肴、食品,然后轮番摁捺,一直到满为止。最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立穿扎,上面再盘一些染红的粉丝。此罐食品连同。下气馒首”、“长明灯”等,在出殡时都将随棺下葬。棺木抬出灵堂后,便放到预先绑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龙杠、独龙杠等数种形式。五寨一带,还要在棺木前摆上供桌、供品,家人扛着引魂幡,在鼓乐声中绕棺木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以表示对死者的依恋难舍。每转一圈,就要浇奠一次。绕棺完毕,升棺起灵,当地称为“绕灵大起丧”。山西各地出殡盛行用棺罩,其状如长形轿体,上有锡顶葫芦头金顶,四角男性死者用龙头龙尾,女性用凤头凤尾,周围饰以红、蓝、黄布帷幔,上绘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这种器物均有店铺专门出赁厚重的棺木,加上庞大的棺罩,人手少了就比较吃力。于是,抬者由8人增至16人、24人,甚至32人,俗称16杠、24杠、32杠。山西有些地方讲究棺木出门后,要一路不歇气(路祭除外),送到坟地。抬棺人手众多,既便于做到这一点,前呼后拥,又显得气派。棺木抬起之前,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手捧烧纸钱的瓦盆,痛哭失声,然后把瓦盆在地上摔破。忻州、定襄一带称之为“摔丧子盆”。民间认为,摔破丧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摔过“丧子盆”,出殡便正式开始了。晋南一些地方讲究棺木出院门时,要大头在前;出了门后,都要掉个头,一直抬到坟地。原来人们认为死者躺在棺木中也象人站着一样,出门头向前,等于回首瞻顾家园,表示了对人世的依恋;出门以后头朝后,等于再不往后看,一往无前,直奔西天乐土。出殡队伍最前面有开路的,沿途插放“路旗”——用五色纸或白纸糊成的小三角旗,指引死者亡魂;抛撒引路纸钱,以示买通沿路鬼魂。次为仪仗、各种纸扎(兴县一带称为“纸文”)、粗,细乐班、由外甥或孙子扛着的引魂幡、扛条凳的,然后即为牵缆持丧棍的孝子,孝子之后是棺木,棺木后跟着的是坐着车轿的女眷和步行的亲友。送殡队伍至人多处或大路口,还要停灵路祭,鼓乐也要停下来演奏。古代一般由亲友,邻里设祭,后来大多为丧家自己设祭,其意不过是显示丧事办得排场、隆重罢了。来到村外后,送葬的亲朋止步,由死者的儿子“谢孝”。然后除去棺罩、停下仪仗,只有家人与至亲携纸扎及祭品随棺前往坟地。时辰一到,即刻下葬。棺木入墓后,晋中祁县一带,阴阳先生要摆下罗盘仪定方位,左挪右移,直到他认为可以为止。大体上方位为东南——西北向(乾——巽位),当地有“头顶紫金山,足蹬雁门关”的说法。晋东南沁县等地则还要由阴阳先生安置镇物,如桃弓、柳箭、桑枝、棉花、五谷等。死者的儿子人墓检视,然后家人往墓内扔“富贵钱”,“富贵馍”。浮山一带,墓内要放由阴阳先生画符的新砖、新瓦,民间认为这是阴间的锁和钥匙。五寨等地在掩埋棺木时,要求“人停锹不停”。家人则要呼喊死者“躲土”。坟丘堆成后,死者儿孙所持的“哭杖”和“引魂幡”要插在坟头(引魂幡也有放置于棺顶的),接着烧化所有纸扎(。童男童女”已经被把头或脚扭向后,置于棺木一侧),大家再祭奠一番,痛哭尽哀,然后悄然退出,让死者永远安息于此。五葬后出殡次Et清早,晋南闻喜等地讲究家人送饭至墓前浇奠,表示请死者同家人再次共进便饭。翼城一带,家人次El赴坟地致祭时,要用锹往坟上添新土,使坟丘前后周正,不偏不斜,俗称“扶山”。而太原一带自安葬后,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后清明祭扫时,才允许往坟丘上添土。两地习俗,相异如此。到新坟添土、奠纸,山西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后第三天,称为“复三”,又叫“圆坟”、“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长子带领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亲都去,如忻州河曲,亲友带上火锅、柏柴去坟地汇聚,祭奠后食毕而归。从人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七”或“过七”。其中一七又称“头七”、三七又称“散七”、五七、七七又称“满七”、“断七”或“尽七”,较为重要。“一七”,丧家设灵座,供牌位,举行隆重仪式,受唁开吊。“三七”,死者的子女要拿着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唤死者,或上坟焚香接引亡灵回家。“五七”,民间认为这一天死者亡灵回家“省亲”,丧家除举行祭奠,还要延请僧道诵经,亲友均来吊唁。晋中祁县一带,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莲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并按亡者岁数扎制纸花、剪纸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纸旗以谷草杆穿扎,沿路一直从家门口插到坟地。。七七”,丧家举行隆重祭奠,亲友都来烧纸,或到坟前祭拜。人死后或安葬100天后,即“百日”,也是一个隆重的祭供日,又称“百日祭”。到这天,穿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一般人多除去孝服。祁县等地,纸扎要糊“斗”,俗话称为“五七升,百日斗……”一个人死后,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称“服三”,满一周年烧纸祭奠,叫“周年”或“烧周年”,古代称为“小祥”。第二个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坟地致祭。满三周年烧纸祭奠,死者的亲友毕至,各带供品、纸扎。三周年过后,死者的子女即可脱去孝服,改换平常衣着。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古代称为“襻”(tan坦)服。按照传统的说法,丧葬礼仪至此才算正式结束。值得一提的是,死者亡故次年的。清明”节当日或前一日,晋中一带还有一种“烧心”的习俗。这一天,家人、亲友,特别是出嫁的女儿须亲至坟地供奠。祭品除衣帽鞋袜各式纸扎外,还要蒸空心的面供和(huo活)“面心”。供毕埋于墓前。。烧心”又称“安心”,其意在于告慰亡灵,从一28一今以后勿须惦念阳世亲人,尽可以安心阴问了。“服三”之后,对死者的祭奠转入普通的上坟,不再有特殊的忌日。上坟一年大致三次:即清明,举新火;七月十五,尝新谷;十月初一,送寒衣。也有一年五祭的,即除了以上三个节令外,再加上元旦和冬至。籍此,家人在悠长的岁月中继续保持着同死者的“联系”,并寄托自己绵长无尽的哀思。由以上对山西各地丧葬礼仪的简略缕析,可以看出,尽管每一地区都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但在种种迥异的形式外壳下,却蕴含着共同的内涵,即通过丧葬礼仪的举行,寄托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表达希望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和超度的虔诚心意。同时,丧葬礼仪反映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既不可避免地具有迷信的一面,又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正如论者所说:“丧葬礼仪是人生礼仪中一种独特的方式。”尽管生者对死者的去世深感悲痛,但在民间观念中,死与生一样,是一种应时必至的现象,它对于死者来说,未必不是一种颇为有益的解脱。所以民间一贯把婚事和丧礼并称为“红白喜事”,在举办丧事的指导思想上,越热闹越好。这种看法对于红红火火办丧事的民俗事象,可以说是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山西的丧葬礼仪,近几十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倡导下,出现了一些新的风尚,不仅涤除了丧礼中迷信荒诞的成份,而且程式上有了很大的简化,内容上也出现了很多的变化:吊丧改为追悼会,披麻戴孝改为戴黑纱,各种纸扎改为花圈……火葬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村 落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量的考古证据说明,山西存在村落的历史可追溯到史前时代,而到了周王朝时,山西乡村组织已具规模。两汉时,乡村中除设立乡吏,如啬夫负责乡村的讼事和收税,游缴掌治安等,还rfl乡村中选出年高德劭、经验丰富的三老来掌管地方教化。到了隋朝,乡村中以五邻为保,五保为间,四闾为族,建立了严密的乡村组织。唐代又重新组织乡村,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从此里制成为乡村组织的主要形态。北宋时,设立了保甲制,并推行乡约法,以提倡伦理道德,推广地方教育、促进社会交流及民间的经济合作。以后乡约组织成为中国乡村一大特色,明太祖曾颁布《六谕》:“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谷安生理,无作非为”。总之,中国历史上乡村组织的设立,最初都是为了征收赋役,后来却负有劝农、教化和维持治安等任务。从民俗学角度讲,乡村是承担并继承着中国民俗的摇篮。因而,便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山西现有自然村数万,绝大部分呈聚落型,即全村以户为单位,鳞次栉比,集中居住。有些村落以几户或十几户为单位分为若干个居住点,但彼此相距并不远。形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主要方面讲,是为了防御土匪袭扰和野兽攻击。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多样,既有山地、高原、又有丘陵、盆地,其中平原占全省总而积约百分之二十,丘陵约占百分之四十,山地约占百分之四十。平原地区的村落多在本村土地中心营建,一般以砖瓦或土坯砌成,是典型的北方甲.原村落。山区村庄则依山势而错落,房屋多为石砌或窑洞,一般窑洞住久后,往往废弃而另择地重新凿建,故而在许多地方尚可看到无人居住的残损窑洞。一村落的人口构成一般讲,村落中的居民多从事农业劳动,也有一些从事围绕农业及日常生活的手工业及商业。首先从村民姓氏来划分,可分为三类,即单姓村,杂姓村和移民村。(1)单姓村这类村落在很长时期里都是一个家族构成的。间或有移民,但为数极少,这些人被称为外姓人,他们多半与村中某户有亲戚关系,迁入后在村边建房。在这一类村庄中,家族的势力最为强大,族长往往便是村中最高行政首长。外姓人很难在村政上有发言权。(2)杂姓村由几个家族共同居住而构成村落,是山西村落的特点。追溯这些村落的历史,往往是由单姓村演变而来。一是移民定居后迅速繁衍,形成人丁兴旺的大姓;二是联姻,举族迁入此村,这也不在少数。在这类村庄中,往往形成几个家族互相对峙的状态,村民也必须依靠家族的势力才能不致被欺负。也有因联姻使家族之间结为共同体,彼此合作。(3)移民村完全由移民构成的村落遍及山西,其中也可按形成的历史分为两类:一是邻省遭天灾兵祸的难民来到山西原本荒芜的地区定居,并不断吸引同藉人前来,形成山西随处可见的河南村、山东村、陕西村等;二是历史上山西为北国门户,有许多重要关隘由军队据守,他们往往带着家属在此屯田自养,明清两朝,久无战事,他们便定居变成农民,形成村落,在太行山和吕梁山一带较多。移民村中的村民彼此未必有亲戚关系,甚至原籍也未必同村。这些移民大多都顽强地保留着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方言,而与当地人相互交往较少,甚至很难通婚,原因之一就是本地人往往歧视移民,所以不少移民被迫到原籍去解决婚姻问题,只有当移民村的经济优势有了足够的吸引力时,与本地人的交往才会通畅。有趣的是遍布山西的移民村在当今经济发展中显示出强大的优势,他们走南闯北,思路开阔,善于结合本地与原藉的长处。如屯留东五里庄,便是由山东移民构成,此村的历史不足百年,如今仍保留着Ib东人的口音和生活习惯,步人五里庄,恍如到了山东,他们主要就是靠从山东带来的栽桑养蚕技术,而成为晋东南一带有名的富裕村。当然,移民与本地人之问并无绝对界线,定居若干代后,差异变得极其微小。即使当地人也不时有迁到他处的,如河北定县即有历史上从山西洪洞迁去的移民,而洪洞广胜寺的大槐树如今已成了移民的代名词。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移民聚集地区往往是交通要冲,过往客商多,谋生容易,而这些移民也往往是商人或手艺人,并且同藉移民的职业也相同,如在应县,商人多为关南(今原平)人,开药铺多为河南人,而开鞋铺的则多是浑源人。发展开来,这些地方便成为极富特色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如河曲的巡镇,柳林的三交镇等便是。一般来说,村落中的职业多是世代相袭,如砖瓦匠、铁匠、教师,医生、商人,而工匠一般也兼做农活。许多手工业具有地域性,这是一个显著特点。如长子的理发、寿阳的厨师、五台的石匠。在五台县内,蒋坊的瓦匠、虎汉的铁匠,唐家湾的毡匠、台怀镇的铜匠。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方面是环境所需,如五台山一带均习惯以石砌房,台怀镇有众多的佛寺需要铜匠装修;另一方面,是传统的继承。如晋中祁县太谷平遥,商业气息浓厚,聚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层出不穷;而晋南一带,崇尚文化,读书蔚然成风,历史上出了众多的文化名人,所以,今天在太原的晋南藉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人数较多。在山西所有乡村,每家每户大多养狗和猫。它们不同于牲畜家禽,长期以来人们把它们看做是自己的朋友。狗的功能主要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寺庙旅游宣传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