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语录人生哲理养生语录有哪些

道教养生名言七则,养生至理,寿于七伴!
道教养生名言七则,养生至理,寿于七伴!
道教是一个注重现世的的宗教,教义认为人在这辈子要过得好才是成功,不仅仅是年轻的时候要过得好好,就算是人老了也要老而不衰,不要像别的老人那样满嘴无牙,还要他人照顾才能生活。兴扬在这里分享七句句道教养生名言,再解释其中的养生之理。甲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句话源于《黄帝内经》是道教养生学的思想根源,通过养生让自己不发生疾病,这就是养生的目的。不少人借着养生之名作恶就是说养生可以治病,但这和养生思想是违背的,有病需治病,养生只是辅助,切莫听信养生可以不去医院治病的邪说。乙 养性者,先饥乃食,先渴而饮。恐觉饥乃食,食必多;盛渴乃饮,饮必过。这句话出自《养生延命录》意思,说的是人要在饿肚子之前吃饭,在渴之前喝水,这样才不会吃多喝多损害身体。吃太多喝太多都不利于养生,而人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许多人为了一些事情克制自己,最后往往是克制不住,如治洪堵水一般决堤之时害己更深!丙 房中之事,能生人,能杀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死矣。交接尤禁醉饱,大忌,损人百倍。欲小便,忍之以交接,令人得淋病,或小便难,茎中 痛,小腹强。大恚怒后交接,令人发痈疽。这段话出自《道林》意思很简单,说的是房中事的禁忌,人在吃饱和喝醉后不可房事,如果想小便也不可房事,不然会得病,生气等极端情绪下也不可房事。丁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话语出自道经,说的是要经常按摩面部,这里分享一个道教按摩面部的方法,首先双脚齐肩站立,然后双手摩擦,待手热之际热敷于脸,此法可养颜护肤。戊 五劳七伤是什么?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形劳意损伤神,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己 彭祖曰:养寿之法,但莫伤之而已。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今天有人说养生夏天不能开空调,就古人的养生思想来看,他们恨不得夏天有空调,这段话为《养生延命录》中引用彭祖的话,应为后人伪造,但说的是养生之理,啥是养生?就是不伤自己,你夏天热的头昏眼花了,还不开避暑,这是害生啊!《河图帝视萌》中就说:“侮天时者凶,顺天时者吉。春夏乐山高处,秋冬居卑深藏,吉利多福,寿考无穷。”夏天去山上避暑,秋冬天躲着保暖,这才是古人的养生思想。辛谯国华佗善养性,弟子广陵吴普、彭城樊阿授术于佗。佗尝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这段话是道经中说华佗的,说是华佗曾经给弟子吴普说生命在于运动,如果人经常运动,让谷气消耗,血脉流通则不容易生病中医养生寿于七伴寿与众伴生命之树欲常青,需要有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做到与周围人融洽相处。与众为伴、远离孤独的人,生活充实、有安全感、充满信任、爱心和友情,有利于保持心理和生理平衡,健身延寿。寿与动伴常言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老年人经常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或运动,如扫地、浇花、登楼、做操、户外散步、慢跑、跳交谊舞、旅游等,可强身健体、舒筋活络。寿与艺伴即使身上没有多少“艺术细胞”,也应培养艺术爱好,如弹琴、下棋、读书、画画、集邮、种花、养鱼、养鸟、编织、垂钓、摄影、写作等,以养性怡情、增添生活乐趣。寿与绿伴绿色乃大自然的本色。草坪、翠林、绿叶、红花、谷物、蔬菜、瓜果等植物构成的绿色世界,是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之所在。常到绿色环境游赏、呼吸新鲜空气,以及常吃绿色蔬菜,乃长寿秘诀之一。寿与笑伴笑是一个人美好心情的自然流露。马克思曾说:“一个美好的心情,比十剂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苦。”大凡长寿的人,几乎都是平生喜笑、乐观豁达者。寿与德伴孔子曰:“大德必得其寿。”一个为人忠厚仁慈、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人,必然心理稳定、平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常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体健寿高。寿与美伴养生学家普遍认为:老来俏有益身心健康。老年人讲究一点穿戴、仪容之美,可增添愉悦感、自信感和满足感,平添几分青春活力,收到延年之佳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收集分享最全最好的偏方秘方知识
作者最新文章《道家养生语录》 翟飚 李学智, 李学智【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iPhone/iPad/Mac
Android手机或平板电脑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获取Kindle阅读软件的下载链接。
通知出版社:
没有Kindle设备?,或者下载免费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第1版 (日)
平装: 28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26.2 x 16.4 x 2.4 cm
品牌: 重庆出版集团
ASIN: B001BQIQF8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图书商品里排第1,044,450名 ()
序卷一 明道以养生养生警语——回归对生命的关怀回归自然的养生之道宇宙与生命之【道】——养生之本道的本原超越感官,用心体悟自然之道大道恍惚难识却真实有信大道的本原性与独立性和光同尘以体会大道长生延年的玄机畅玄通神通道的玄机——玄牝之门何处是玄牝生命的本原之气元气论道家养生之道顺应自然至虚至静修道长生守一守中卷二 修心以养生调养心身修心调心静心正心放心诚敬欢畅节欲卷三 炼气以养生初学行气之法胎息法六字气诀行气法六字气诀行气法太上玉轴六字气诀炼气法诀进取诀淘气诀调气诀咽气诀行气诀炼气诀委气诀闭气诀布气诀服日月气法炼行气之饮食法顺应阴阳以行气道家胎息法胎息铭诸真圣胎神用诀御气之法海蟾真人胎息诀徐神公胎息诀烟萝子胎息诀达摩禅师胎息诀李真人(讳子明)胎息诀玉石张果老胎息诀胎息根旨要诀胎息精微论卷四 导引养生导引名术——五禽戏华佗五禽戏后世五禽戏引妙法——八段锦武八段锦文八段锦各家导引名篇葛洪的玄鉴导引法许逊导引势十六段锦法神仙导引法按摩导引诀逍遥子导引诀卷五 房室养生房室调养之道性生理与寿命欲不可绝欲不可早欲不可纵欲不可强保精少施房室宜忌慎用采战卷六 饮食起居养生道家的日常调养之道道家饮食起居养生概要适劳逸以养生慎衣着以养生节饮食以养生谨居处以养生调情志以养生守节操以养生卷七 内丹修炼——道家养生的最高境界《道言浅近说》——初识内丹的入门读物修炼心性凝神调息[中合]之道清静自然打坐调息《入药镜》——内丹学的先锋著作入药镜《金丹四百字》——内丹修炼的巅峰之作金丹炼养法附录:道家术语速查索引
平均4.5 星
与其他用户分享您的观点
热门买家评论
已确认购买
很好的一本书,较系统的介绍了道家养生的历史,有些方法也适合现代都市人借鉴使用,图画很精美,印刷也不错,值得推荐。
1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正在提交你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
很抱歉,我们没有记录您的投票。请重试
很好,卖家也很好,内容也不错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正在提交你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
很抱歉,我们没有记录您的投票。请重试
查找其它相似商品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欢迎光临倘文库,如需获取更多资料请使用搜索功能。
道家养生秘方
道家养生秘方 “筑基”饮:饮方:胡桃24个,莲子21个,枸杞子35个,桑椹子48个。 饮法:将胡桃、莲子、枸杞子、桑椹子,共置于瓷罐或瓦锅之内,加水两茶杯,煎成一茶杯半,文火煎之,早、晚分四次饮用。
武当道家养生的原则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宋文慧 更新: 一、性命双修形神俱妙
武当道教认为:“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这种性命双修的思想对道教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将道教养生推向了一个层次更高、更完整的方法体系。
性命双修既注重“命功”的身体保健修炼,又注重“性功”的思想道德的修炼,使道教的生命伦理与其社会伦理紧密联系起来,正是道教所倡导的“长生之本,唯善为基”。
二、动静结合身心愉悦
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需要有劳有逸,劳逸结合才能使身心不亏,处于健康状态。现代人的工作多属于定势工作,稳定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定势”的疾患。按照道家的阴阳平衡学说,动极需要静养,静极需要活动,人体才能平衡,身心才能健康。所以,用静功和动功相结合的养生功来调整呆板的筋肌与经络定势,是解决看似健康,实则虚弱的亚健康疾病的最佳方法。这十分符合道家“养生以养气炼气为主”的理论。
元气是人的生命之源,生命之基,生命之本。养生以炼养元气为根本,因此,无论是导引行气、服食药饵、房中补导还是日常卫生,其目的无不在于炼气养气,使人体元气充实,精神旺健,最终达到健康长寿,长生不死。呼吸静功六字妙诀、慢动功武当十二段锦,以及养生小方术均是适合大众炼气养生的简单易学之法,坚持练习自然筋肌舒展、身轻体健。
三、天人合一,自然康泰
天地自然者,即宇宙事物变化规律,无非阴阳二字。有阴有阳即是道。人亦在天地太阴太阳、白天黑夜、寒暑往来之中生存,岂能逃避自然之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性不可违背,得阳光雨露,万物滋长,人生亦然。修炼宜“趋阳避阴”。趋阳者,如一年之分阴阳二遁也。
PPT制作技巧古代道家的11大养生秘诀!
?王阳明是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毛泽东、蒋介石、稻盛和夫等共同的心灵导师。欢迎扫码关注【明代大儒王阳明】
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至元代祖师创立道教龙门派,经十二代传到牛金宝。
道家养生功以收心求静为基础,这叫做修性;以养精固本为归宿,这叫做养命。修性必须落实到养命之上,故此功称为性命双修养生功。道家养生主要在于以下11个方面。
1、“大德必得其寿”:养生名言。
孔子在《中庸》中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意即: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获得高寿。其理在于,讲道德,重仁义,不谋私利,不患得患失,有利于心志安定,气血和调,使人体的生理活动按正常规律进行,从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
《素问o上古天真论》:”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2、“省嗜欲”:道家养生名言。
即节制欲念。以为“省嗜欲”为老子“虚静恬愉”的核心。《淮南子o精神训》“气血者,人之华也。而五脏者,人之精也。夫血气所专于五脏而有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省矣,胸复充而嗜欲省,则耳清,听视达矣。”“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意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脏定宁充盛而不泄,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则所以修得生也”,必获高寿。
相反,耳目沉溺于五音六色,则神驰精耗损寿,“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脏摇动而不定矣。五脏摇动而不定,则气血滔荡而不休矣。气血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则祸福之至,虽如丘山,无由识之矣。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悟者,使人之心劳。”
3、“百药律”:道家戒律。
《玄都律文》载治“百病律”百病之百药。如行宽心和是一药,起居有度是一药,近德远色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尊奉老者是一药,恬淡宽舒是一药,恬淡无欲是一药,仁顺谦让是一药,好生恶杀是一药,廉洁忠信是一药,除情去爱是一药。
“百病律”、“百药律”皆以疾病医药为喻,举百种有害于养性者为病;列百种有助于养生者为药,并谓“人有一善,心定体安;人有十善,气力强壮;人有二十善,身无疾病;修积千善,则成仙人。”相反,“人有一恶,心劳体烦;人有十恶,血气虚赢;人有二十恶,身多疾病。”《三元延寿参赞书》卷三亦谓“一德之修,又所以培三元之寿。”其戒律有不少宗教善恶之说,但某些有关道德修养的规定,与修身养生紧密联系起来而成为道教养性之道。
4、“四少”:道家养生要论。
“四少”有益养生。《摄生要语》:“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肚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可了。”
5、“五难”:道家养生要论。
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意在过分追求名利,狂欢暴怒,贪恋淫声美色,浓酒肥肉膏梁厚味不断,过于伤神思虑,人有此五者,则难以养生。
6、“五宜”:道家养生要诀。
《摄生要语》:“发宜多栉,齿宜多叩,液宜常咽,气宜清砾,手宜在面,此为修昆仑之法。”《孙真人卫生歌》:“发宜常梳气宜炼,齿宜频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指摩常在面。”
7、“六物汤”:道家养生方法。
指防止目疾的六种方法,即少读书,减思虑,专心内视,简外观,晨晚起,夜早眠,喻称“六物扬”,战国宋人阳里子传世,后世世相传。凡患目疾者,用此方修之,非但明目,乃亦延年。
8、“十魔军”:道教养生要论。
十种伤身事。《摄生要语》:“十魔军最要提防,一欲,二愁,三饥渴,四触爱,五睡眠,六怖畏,七疑悔,八嗔恚,九利养虚利,十自高慢人也。”善养生者,当须避此“十魔军。”
9、“十二多”:道家养生要论。
十二种太过伤身事。与“十二少”相对,《小有经》:“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瘦,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脏,多愁则伤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妄错昏乱,多想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述不治,多恶则焦煎不欢。”
“十二少”:十二种少有益养生者,与“十二多”相对。《小有经》:“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士二少,养生之都契也。”
10、“十三伤”:道家养生要论。
十三种伤身者,《抱朴子内篇o极言》:“才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衰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养生者当知伤身而避之。否则,积伤至尽则早亡,早亡非道也。
11、“二十八禁忌”:道家养生论、二十人种日常养生禁忌。
《神仙图》:“禁无施精,寿命夭;禁无大食,百脉闭;禁无太息,精漏出;禁无久立,神倦极;禁无大温,消骨髓;禁无大饮,膀胱急;禁无久卧,精气斥;禁无大寒,伤肌肉;禁无久视,令目朦;禁无久语,舌枯渴;禁无久生,令气逆;禁无想食,伤五气;禁无喙唾,失肥汁;禁无喜怒,神不乐;禁无多眠,神放逸;禁无热食,生病结;禁无出涕,令涩渍;禁无大喜,神越出;禁无远想,劳神气;禁无所听,聪明闭;禁无食生,害肠胃;禁无激呼,惊魂魄;禁无酒醉,伤生气;禁无哭泣。神悲戚;禁无五味,伤肠胃;禁无久骑,伤筋络。二十八禁,天道忌。不避此忌,行道无益。”
房中补益:《仙经》曰:令人长生不老,先与女戏,饮玉浆。玉浆,口中津也。使男女感动,以左手握持,思存丹田,中有赤气,内黄外白,变为日月,徘徊丹田中,俱入泥垣(丸)。两半合气一团,闭气深内勿出,但上下,徐徐咽气,情动欲出,急退之,此非上士有志者不能行也。
其丹田在脐下三寸,泥垣(丸)者,在头中,对两目直入内,思咋日月,想合径三寸许,两半放形而一,谓日月相翕者也。虽出入,仍思念所作者勿废,佳也。
男女俱仙之道,深内勿动,精思脐中赤色大如鸡子形,乃徐徐出人,情动乃退……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有颜色,无疾病,若加以药,则可长生也,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强者,一月一泄。凡人自有气力强盛过人者,亦不可抑忍,久而不泄,致生痈疽。若年过六十而有数旬不得交会,意中平平者,自可闭固也。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安良(微信:)
针砭时弊,追古溯源
荐语:谈时论政,高人一等;刺贪讽世,入木三分。欢迎关注本号,共赏鲁迅文学!
四书五经赏析
荐语:四书之名始于宋,五经始于汉武帝,朱熹合为“四书五经”,堪称旷代经典!
见字如面朗读者赏析
荐语:在娱乐至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感受文化回暖,坐看诗意归来!
诸子百家解密
荐语:仰春秋学术,慕战国谋略。这里有最激扬的思辨,这里有最纯正的智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邀您说文论史!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道家养生语录
开&&&&&&本:16开页&&&&&&数:字&&&&&&数:I&&S&&B&&N:售&&&&&&价:20.00元 品&&&&&&相:运&&&&&&费:四川成都
至快递:0.00元上书时间:购买数量:(库存1件)微信购买商品分类:关 键 字:详细描述:暂无详细描述。
配送说明挂号印刷品:
本摊店小利薄,所有书籍,都请买主另付邮费,均不免邮,谢谢合作;
主要发韵达。1公斤以内8元/首重 (个别地方除外)续重按标准计算,如有特殊要求敬请告之。店主推荐120.00元120.00元120.00元200.00元80.00元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28.00元15.00元10.00元40.00元29.00元35.00元11.90元32.00元12.00元32.00元40.00元10.00元8.00元6.00元50.00元8.00元2.00元5.00元3.00元20.00元6.00元12.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养生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