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信息能发在工作群,哪些需要汇报给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后才能发

微信群以发“善款”诱骗个人信息 民警:别因小失大
  “100万元皇室资产要发放,寻找善良的老百姓”,看到这样的字眼,你动心吗?北京晨报记者日前进入这样一个微信群,管理员以发放善款的名义,一步步地让入群的中老年人提供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姓名、性别、电话号码、身份证号乃至银行卡号和开户行等重要信息,但却一直不发钱。聊天中,管理员还透露,同类型的慈善群,约有200多个。民警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泄露的个人信息很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实施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
  号称发放皇家资产
  今年3月,小鹏(化名)向记者倾诉称,自己的父亲被朋友拉入一个自称可以给老百姓发钱的群,父亲竟然信以为真,把家人朋友都拉了进去,想在这份“慈善事业”中分得一杯美羹。但小鹏认为不会有这么好的事儿,进群观察了几天发现很不正常,“管理员说要给好人发钱,又不说具体给多少钱,也不说怎么给、什么时候给,却和进群的成员索要他们和家人的个人信息”。
  记者在进入这个名叫“100万扶贫创业慈善基金”的微信群后看到,群公告称,“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更替之时,失去政权的王朝便会隐匿大量的财富于民间,由其后裔承袭与管理”,这便是“皇室家族资产”(如图1)。
  群主自称是拥有这样资产并管理着一个慈善平台的“徐总”,几个“管理员”都自称是员工。他们把群成员都称为“家人”,表示要把钱发给需要帮助的善良老百姓,最高金额可达100万元。
  中老年报家人信息
  记者加入群后,发现管理员的工作就是不断发信息催促群成员“推举善良百姓”。而所谓“推举善良百姓”,就是将自己身边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和电话号码发到群里(如图2)。
  记者加入时,该群成员近500人,不断有人将管理员要求的信息发在群里。记者从他们发的信息中发现,上百名参与者大多都是与小鹏父亲类似的中老年人,每个人提供约5个以上的个人信息,有的甚至更多。
  每天各时段,群里都在不断地发布通知称,“徐总是大爱之人,不想漏掉善良的老百姓,请大家赶紧上报身边亲属的个人资料”。
  收集银行卡号开户行
  不久后,管理员通知第一阶段信息收集结束。而在第二阶段,管理员竟要求“家人”上报相关的银行卡号和开户行名。与先前一样,不少群成员都按照这样的“指示”,将资料赤裸裸地发布在群里。
  近日,群里还发布“上级精神”称,“联合国调查组对我国民族资产发放情况进行调查”。由于“外国势力眼红”,要求各位“家人”今后不再提“民族资产”,改称“善款”。
  之后,该群进入相对平静的阶段,群管理员只发起一些“支持国货、互相监督”、“学习正能量”、“心灵鸡汤”等话题。每日早晨7点还会将一张国旗的动图和国歌的音乐链接发到群里,号召“所有的家人一起来参加群里的升旗仪式”。
  发钱时间避而不谈
  对于发放“善款”一事,管理员表示,“自2016年2月下旬活动发起,目前已有150多万人参加,资料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中,请善良的人耐心等待”,之后就不再提。
  记者在群里提问的到底什么时候发?发多少?资料交到哪儿了?国家有关部门到底是哪个部门?几个管理员统一回应“等通知”。
  昨日,记者拨通了其中一个李姓管理员的电话,在确定其身份后询问上述内容,但对方还是只强调“你等通知吧”。多次追问下,对方不耐烦地说了句“你找地方查去呗”,便挂断电话。
  谈话中,她还透露,记者提到的“100万扶贫创业慈善基金”,是今年的第一个项目,同类型但不同名称的项目还有另外两个。
  民警提醒
  天上不会掉馅儿饼
  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此类情况万不可信,“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特别在虚拟环境下,发善款、扫码送礼等行为都存在骗取他人信息的可能。需要市民格外谨慎”。
  “别以为银行卡和密码在自己手里,就安然无恙。上述的身份证号、银行卡、手机号这样的关键个人信息,一旦掌握在不法分子的手里,就很危险。”他举例称,个人的身份证件或电话号码等信息外泄后易被不法分子伪造,不法分子很可能利用伪造的个人身份证明或相关有效证件在通信部门的营业厅补办一张受害者的电话卡,或到银行补办银行卡,再结合掌握到的公民个人信息对公民的银行卡内的金额实施盗刷。
  “再比如一些诈骗案件,受害者接到诈骗电话,对方假扮公检法等机关说公民涉嫌洗钱等违法问题,还能准确说出事主的身份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骗取了受害者信任后指引受害者登录钓鱼网站,引导公民将个人名下存款转移到不法分子提供的‘安全账号’里实施诈骗。”
  民警强调,市民一定要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有保护意识。不法分子获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是实施各类电信诈骗的第一步,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
  律师说法
  泄露他人信息
  涉嫌违法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陈抒律师表示,散布、泄露他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因此,泄露亲朋好友的个人信息,也涉嫌违法。
  同时,如果隐私被不法分子利用而造成实际损害的,按照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受害者也有权追究泄露信息者的赔偿责任。(记者 张静姝)
[责任编辑:非工作时间,领导发的消息要不要秒回?|领导|工作|加班_新浪女性_新浪网
非工作时间,领导发的消息要不要秒回?
忙碌的六天工作之后,端午假期的三天休息时间显得格外宝贵。正当你哼着小曲,迈着轻快的步伐还没踏出公司大门,领导的消息就来了,这条加班消息,回or不回,是个大问题。
关注公众号“新浪微整形”,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
  忙碌的六天工作之后,端午假期的三天休息时间显得格外宝贵。可是!正当你哼着小曲,迈着轻快的步伐还没踏出公司大门,领导的消息就来了,方案需要完善?专题需要调整?报表需要赶交?这是不是一件让人无比崩溃的事情?这条加班消息,回or不回,是个大问题……
  Part 1 日常工作中,你工作群多吗?
  网络时代,没几个微信群、qq群恐怕会被小伙伴们笑做是火星人吧!工作“群”这个奇妙的发明方便了同事的讨论交流,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可同时也造成大家不小的困扰,五花八门的群消息太多不胜其烦,一不小心还容易发错消息。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工作群多么?
  “部门工作群、小组工作群、项目工作群、经验分享群。。。工作几年,加的工作群少说也有十来个,有些群一年也用不了一两次,但还不能删除,看着也挺麻烦的。”
  “多啊,现在不管干啥事儿,超过两个人就先拉群,旧的群找不到了又拉新的群,感觉没完没了的,屏蔽了N多了。”
  “我群其实不多,工作用的只有三四个,完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我感觉群方便了工作上的交流,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实挺好的。”
  “不得不说,有群还是比较方便的,而且不用每个人都加,如果有事儿就在群里@一下,还能看看大家都在说什么。”
  网络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是“手机控”,群这个工具在工作中是离不开的,毕竟团体协作往往才是工作的核心精神,即使群再多也最好耐心对待,否则人际关系可不是那么好处理的。
  Part 2 发朋友圈要不要屏蔽领导!
  吃饭手机先吃,演唱会先用手机录视频,甚至有人为了发朋友圈跑去铁轨拍火车。微信时代的朋友圈达人可真是不少,可是不是所有朋友圈都适合给领导看到,万一偷懒不小心被发现可就糟糕了!偶尔的工作吐槽被领导看见说不定要穿小鞋了,所以发朋友圈要不要屏蔽领导呢?
  “一般我如果工作需要发朋友圈的话是不会屏蔽领导的,但是如果自己日常发动态的话,通常会屏蔽,因为我还是希望工作和生活可以分开。”
  “我会把微信好友分组的,发朋友圈时有选择的谁可以看,谁不可以看。有时候压力大,难免对领导充满怨念。不愿意加班或者对领导的工作方式有意见,想在朋友圈上吐槽一两句。”
  “一般不会屏蔽领导,因为我朋友圈大部分是工作内容,偶尔发几条其他的也是生活感悟、鸡汤文。领导平时那么忙,哪有时间管我发什么朋友圈啊?”
  领导一般日理万机,可架不住他的心血来潮,万一想看看你的朋友圈,却看到了你的小秘密小心思,那就不好了,工作的内容表现好,生活的内容低调点,吐槽抱怨都藏好,这才是真的工作之道。
  Part 3 下班or休息日 领导的消息来了肿么办?
上班时刻表
  你是否有随时随地被加班的苦恼,下班不敢离开手机,周末还要随时待命,没完没了的工作消息,真是让人崩溃。明明想关闭手机好好跟朋友嗨一嗨,睡个踏实觉,却总是怂兮兮地回复领导,马上去加班……在非工作时间,领导的消息,拒绝不拒绝都那么让人头疼。
  “感觉应该拒绝,但没有勇气拒绝。毕竟老板最大,所有下班之后的任务,哪怕已经晕晕乎乎快睡着也会拍着胸脯对老板说没关系我可以!”
  “下班就是下班啊,为什么还非得工作,又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为啥总是在休息时间找我,我也有自己的生活啊,还是假装没看见比较好,不然没完没了的工作,永远做不完。”
  “如果周末没有事情对于领导的突然袭击我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万一我正在处理自己的事情估计就要和领导商量一下了。老板大多数时候也是很开明的,有问题大家商量才是解决之道。”
  离开校园之后,工作慢慢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心。有事业心固然是好事儿,可工作占据了全部的生活时,就很可怕了。
  Part 4 支几招!工作中到底该怎么和领导相处
  和领导斗智斗勇?没必要吧!身处职场的你是如鱼得水还是活得太累,在工作和领导相处是门大学问,到底如何把握和领导相处那个度,怎么做到既受领导信任又不让自己时刻被工作包围呢?
  1、了解领导。首先要了解领导是个怎样性格的人,生活态度怎样,如果领导是一个工作狂,那你的辛苦日子想必不会少,盘算盘算自己的薪资待遇和工作发展,考虑清楚哪些班值得加,哪些班就没必要伺候了。
  2、积极响应领导。作为领导手下的员工不止一两个,每当群里出现消息,发通知的时候,积极回应领导,让老板看到你的工作热情,这样即使,在“某些时刻”你“没看见”工作消息,领导也不会觉得你是故意的。
  3、高效工作,减少加班。为了减少加班,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在正常工作时间高效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这样就算领导想挑你的毛病也不好意思,相反,勤恳踏实的你会因为卓越的工作表现被领导看在眼里,下一个升职的很可能就是你。
  4、给领导推荐好的休闲方式。 说一千道一万,领导开心比什么都强,领导在公司你不在公司说不过去,领导出去嗨自然也顾不上管你,不如给领导时不时推荐一些有趣值得去的地方休闲娱乐。让领导感受到生活的愉快,自然就会降低工作的压力,大家都没那么紧绷。
  5、嘴甜还得会认错。和女友讲道理的人往往都会成单身狗,和领导讲道理的人往往都会成失业狗,所以嘴甜是工作必备技能之一,当然,这不代表拍马屁。只是我们要学会说话之道,会活跃工作气氛,能让领导对你的怒气从大化小,从小化无。认错也是嘴甜的表现,没必要和领导起争执,先认错再说,再委婉表达,由于这个工作不在自己的负责范围内,没能时刻注意到发展动向从而没有提醒相关同事,是自己的疏忽,以后会注意。听到这话,领导还能不对你和颜悦色?
  小编的话:
  工作就像一个大房子,性格迥异的人全都住在了一起朝夕相处,难免会有摩擦,领导就像家长,时常逼迫不爱学习的你要好好写作业。可是换个思路,逆反心理调整调整,找你加班也是一种信任与看好,适度加班还是比较能表现自我的工作能力的,升职就在前方!不过同样作为下属的小编,也想劝劝各位领导大大,如果你们的下属真的表现还不错,休息时间,咱们能别谈工作,就别谈工作了,不然多耽误找对象和家庭幸福啊~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端午节快乐哟!(新浪女性:李思、贾利爽)
  街采视频请点
  高大上版本请点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女性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lisi1@.cn申请授权。若未经允许擅自转载,一旦发现新浪女性将采取法律手段予以追究。
微整形热议
言承旭回应与林志玲复合,林志玲如何回应的呢?据台湾媒体报道,言承旭久违公开现身,大方谈到和林志玲是否有望复合,难得松口说“那要看她啊!”错发信息+弹个不停 工作QQ群让你欢喜让你忧
  红网长沙县站3月8日讯(分站记者 王添乐 周游)作为现代上班族,没有几个QQ、微信工作群几乎是不可能的,QQ、微信的提醒声似乎也成了工作忙碌的一种象征。通过工作群组汇报工作、交流沟通能及时、便捷地传达给所有同事。可是工作群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弹个不停的各种消息、一不小心把私人对话发进群里、无法吐槽的QQ签名都让工作群瞬间变成“负累”。
  人均5个工作群,闪个不停徒增烦恼
  记者以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为对象,粗略统计发现,平均每个上班族至少拥有5个工作群。而一些销售、传媒、企业办公人员甚至有10个以上的工作群。李芳在某传媒公司负责联络工作,她的工作群就有30个。
  “光公司就有5个群,外加负责联络工作,我要常跟别的单位打交道,群就更多了。”李芳说,平时公司、部门的一些重要信息都发在群里,少加一个都不行,但群多起来真的很麻烦,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些垃圾信息。尤其是刚开QQ的时候,连串弹出的对话框简直能在电脑屏幕上占领半壁江山。
  据了解,一般公司会有一个大群、然后分支各部门、办公室又有自己的小群,退掉任何一个工作群又怕错漏信息,这样一来工作群就只增不减了。
  跳槽或换部门,原来的工作群退不退
  跳槽后如何处理旧的工作群也是让上班族们头痛的问题。在一家企业做管理工作的孙宇就很苦恼:“以前公司的工作群是我建的,作为群主不能退出,但不在那里上班了还留在群里又很尴尬。”后来孙宇将管理权交给了原公司的另一位同事,这才退出了原来的工作群。
  星沙某单位的小盛有两个工作群,一个是单位的,一个是部门的。去年他换了部门,原部门的同事们就纷纷发他QQ要求其自动退出部门群,否则就把他踢出群。而网友Dr方鸿渐表示自己也曾有过刚辞职就被群主踢出的经历。市民王女士表示:“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内部的事务要处理,如果有同事换到其他部门,当然最好退出原来的部门群。”
  不过大多数上班族都认为,如果换了公司或者部门会主动退出工作群。毕竟工作群里常会发布一些公司或部门的内部消息,与其等着被管理人员踢出群,还不如主动退出,而有一些关系较好的同事可以加好友单独联络,不一定非要待在群里。
  网友吐槽:工作群里叫“老公”好尴尬
  QQ群最让人忧愁的地方莫过于将私人消息发到工作群里,或因加了工作群而不能在QQ签名上透露私人生活。“我在QQ上发了句‘老公’,一发出就感到大事不好了,我发错地方了,发到群里去了,不但是工作群,还是总部的工作群,撞墙去了我!”网友@susu的美丽世界在微博上吐槽将私人信息发进群中的苦恼。
  其实,由于工作群常会发来很多信息,上班族们为了不让群组一直提醒,就会将群组打开,这样很容易看错窗口将私人消息发送至工作群里而引发尴尬。
  @Jenny珍泥表示,原本是方便私人的一个联络工具被工作所用了。现在被迫无奈加了很多工作群、同事群,偶尔忙碌的时候聊两句闲话啥的,都容易发错窗口。“我的好友里全部都是认识的,陌生人一律不加!不过好友里也有很多人,你认识他,但不想被他了解,因此,连QQ签名也不敢乱签,偶尔工作上有负面情绪也不轻易表露。”
  对于这样的现象,有网友建议,将工作和生活的QQ号分开就能减少许多麻烦。
( 11:16:37) ( 9:36:39) ( 14:15:04) ( 7:21:20)同事们,请不要在工作微信群内发布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和链接!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6:55:07&)
951字(162/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微信问政”带来发展新变化——天水清水县乡镇领导干部微信工作群速写
  今年初,清水县建立了一个乡镇领导干部微信工作群。
  记者打开该微信群看到,清水县主要领导、18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和乡镇长等全部加入该群,人人天天有动态,内容都是每天具体的工作进展,并附有照片为证,其中也不乏剖析自己不足,借鉴别人方法迎头赶上的声音……
  打通工作互动“秒通道”
  清水县建立乡镇领导干部微信工作群,旨在加强对乡镇各项工作的全面监督,实现政令畅通,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尝试利用这种新兴手段,作为县级主要领导与基层干部沟通的渠道和互相监督促进的平台,可以将县委决策部署“原汁原味”地进行传达,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变味、不走样、不落空,而乡镇领导干部也能在第一时间将工作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进行“微信汇报”。在帮助基层解决一些实实在在困难的同时,还能从基层干部反映的个性问题中寻找到解决共性问题的突破口,作为完善政策设计的参考依据。
  “政府效能不高,既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权威,也遏制了经济的发展、消磨了市场活力。而微信不仅可以提高时效,还能有效防止执政过程中的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借口文件未到故意拖拉、虚报瞒报工作进展情况等。”清水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说,如今,许多工作可以在微信上直接操作,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更直观、更准确地掌握各乡镇的工作动态,有利于推动各项工作的实时沟通、快速反应、及时解决,真正打通工作互动的“秒通道”。
  乡镇领导干部戴上“紧箍咒”
  白沙镇党委书记孙建斌谈到“微信问政”时,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方便”。他说:“微信不仅方便抓工作,而且也可以随时通过微信联系主要领导,工作中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请示,失误可以及时得到纠正,其他乡镇的好做法也能相互学习借鉴。”
  在“微信问政”过程中,更多的乡镇领导干部深深感到,微信在提高大家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像戴上了一个“紧箍咒”,时刻“逼”着自己要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陇东乡党委书记汪萍说:“以前要是领导打电话问工作进展,尤其是春秋季建园、村阵地建设进度、环境卫生治理这些‘硬’公事,可能有人偶尔还敢虚报进度,现在通过‘图片+文字’,还会显示地理位置,一切都是公开透明的,来不得半点虚假。”
  白驼镇党委书记刘润斌认为,“微信问政”让监督无处不在,不但对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干部个人的工作纪律和作风更是一种有效制约。白驼镇也借鉴了这个做法,创建了自己的微信工作群,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微信问政”的“蝶变效应”
  “微信问政”逐步改变以往较单一的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动态“随时发”,信息传递更快捷。群成员用“文字+图片”的形式实时播报工作动态,拓宽了信息传送渠道,有效加强了沟通交流。
  通知要求“群共享”,工作安排更合理。及时发布的会议通知,让群成员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同时在微信群中发布活动安排、上级要求等,加快了指令传达。
  问题困难“同面对”,集思广益谋发展。群成员对发现的问题,出谋划策,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探索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阶段成果“晒出来”,比学赶超氛围浓。群成员实时播报工作完成情况,把微信群作为展示工作成果的重要平台,通过微信群让全体成员及时对照先进、发现差距、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整体工作水平提升。
  自微信群建立以来,通过实时的图片、文字、音频、视频传送,18个乡镇的领导干部对照责任目标,团结一致,真抓实干,有效推进了各项工作进程。
  如今,“微信问政”给清水县各乡镇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下一步,清水县将准备开通清水县微信公众平台,由专门的微信运营人员负责,接收民意,吸收群众智慧,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责任编辑:NN095
本文相关推荐
涉事幼女先称“被两名老师强奸”,后又承认“编造了情节”。风波渐息,但漩涡仍在。
相比于各种以讹传讹的文章中描述的惊悚场景,“暗网” 的体量没那么夸张,但正在滋生壮大的暗网世界依旧引...
北京,没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只有那些不懂奋斗意义的人,才在假装生活、无病呻吟。
为什么买东西叫做买东西,而不叫买南北呢?终于找到答案啦!
经常会人会问:“总说日本房子比国内便宜,那日本的房价究竟是多少呢?”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频道信箱: news#(#改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