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残酷的事例有多残酷

战争有多残酷,幸存的伤残老兵告诉你-中青在线
战争有多残酷,幸存的伤残老兵告诉你发布时间: 18:29 来源:中青在线 战事  引子
  眼下,朝鲜半岛阴云笼罩。在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强硬表态,对朝核问题的“战略耐心”已经用尽后,美军“卡尔·文森”号、“里根”号两大航母战斗群被部署到东北亚,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朝核问题正考验着各方的实力、决心和智慧。然而,借用一位志愿军老兵的话,“枪响不是唱戏”。“战事”第9期,是否开打第二次朝鲜战争,或许我们可以从第一次朝鲜战争中寻找经验教训。
  伤残老兵们的暮年时光
  赵飞鹏|文 杜江|摄
  吱吱呀呀的二胡声从虚掩的门缝里漏出来,陈富君端坐在窗前,对着室外一片明亮的杂草丛摆弄着手中的乐器。他没有听到敲门声,这位志愿军老兵的耳膜在上甘岭战役中被炮击震破了。
  偏僻安静的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里,75岁的陈富君在这里已经生活了55年。这座位于成都市郊区农村的大院里,最多时曾有1000多位抗美援朝伤残军人,随着他们中很多人回乡安置和不断去世,如今只剩下28位抗美援朝老兵。
  陈富君,汉族,1951年入朝,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1营2连3排8班副班长。1952年10月投入上甘岭战役,由一个加强营及友邻部队900人坚守597.9高地,战至最后3人时,陈富君为掩护战友身负重伤。
  那枚影响了陈富君一生的炮弹还将他冲倒,“我摔下阵地,头部也负了伤。”他慢吞吞地回忆说。在他房间门口的伤残军人简介铭牌上,“伤残情形”一栏写着:癫痫,腰骶部炸伤。
  穿过长长的走廊,休养楼另一头和陈富君家对着的房间内,住着一级残废军人周全弟。同样是42.77平方米大小,一间客厅,放着双人床和衣柜,里屋被分隔成厨房和卫生间。与众不同的是,床头摆放着一台可以上网的台式电脑。
  1950年,觉得“当兵好玩”的周全弟,背着和自己差不多高的38式步枪入朝参战。严寒冻僵了一切,他和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的战友在冰天雪地里埋伏了三天,阻击美陆战1师,在近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冻伤致残,四肢被切除。那时,他跨过鸭绿江才两个月,只有16岁。
  “就像一株正在茁壮生长的树,突然一天从中间被砍断了。残酷不残酷?”周全弟坐在藤椅里,挥舞着光秃秃的臂膊说。
  后方医院的医生护士提供给伤员们的都是两本书——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在休养院里和陈富君、周全弟相处了50多年的一级伤残军人涂伯毅,也躺在病床上反复读过这些书。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他被美军飞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严重烧伤,面部被毁,双手残疾。绝望的他甚至不愿出门,后来即使考上了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他都没去读,因为老师总要面对学生,他担心自己“可怕”的面容吓着别人。
  几乎每一名伤残军人都会经历或长或短的精神涅槃。陈富君刚来休养院时下肢瘫痪,性格坚强的他躺在床上学习二胡,康复得可以下地走路后,他跟着休养院业余演出队到全国巡演。儿女们回忆,父亲年轻时最擅长《赛马》、《二泉映月》等名曲。“我要做个有用的人。”陈富君说。
  然而,失去了双手双脚,日常生活对周全弟都是困难。他将勺子绑在残臂上吃饭,把衬衣改成按扣以独立穿衣,他甚至学会了洗衣、做饭。“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他有些得意地说。
  顽强的周全弟还要“用笔再为人民服务”。凭着5年私塾的底子,他开始练习抱笔书法,几十年来,他为别人书写了几千幅字,人们评价他的行书有“硬气”,休养院正在筹划为他出本“抱笔书法集”。周全弟喜欢写的是“自强不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语句,这样的字句也雕刻在休养院花园的石头上。
  在休养院编辑出版的厚厚院志中,黑白老照片记录着早年抗美援朝伤残军人与命运抗争的努力。这些失去双手、失去双腿、失明、烧伤的残疾军人,写小说、学作曲、练按摩、打毛衣,甚至养猪种菜,以不虚度光阴。他们发表的作品、编织的竹篓有的至今还陈列在休养院的荣誉馆内。
  对于经历过8次大手术、死里逃生的涂伯毅来说,“做个有用的人”这么多年来包括为战友义务修理电视机、参加业余演出队演出、担任义务地震监测员、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到如今,还剩下一项,担任荣誉馆的解说员。
  涂伯毅,汉族,四川云阳人。志愿军第42军126师政治部工作队员。1950年10月入朝作战。日,在第四次战役期间,所在战斗小组被美军凝固汽油弹击中,全身大面积烧伤,面部被毁,双手致殘。
  已经80岁的涂伯毅每天都穿着干净的旧军装,衬衣上的风纪扣系得整整齐齐,以准备随时到来的荣誉馆讲解任务。“那里是我新的阵地。”他摆弄着头上的黑色棒球帽说。
  在这座大礼堂改建的荣誉馆内,涂伯毅不知道讲解过多少遍了。他熟悉这里的每一件展品,从一楼领导人为休养院伤残军人的题词,到二层的各类赠送纪念品,再到三楼的休养院历史和英模人物照片,根据嘉宾的时间,他可以干净利索地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任务,也能够从容地侃侃而谈一个小时。
  二楼国画大师丰子恺赠给伤残军人演出队的“菊花图”常是介绍重点之一,显然他很喜欢这幅题着“经霜犹艳的黄花献给最坚强的英雄”的国画,把它复制后装裱在休养楼四层的家里。
  伤残军人们同样渴望爱情,休养院绝大部分抗美援朝伤残军人都建立了家庭,涂伯毅的三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他和老伴享受着天伦之乐。“我是一个幸存者,也是一个幸福者。”在演讲稿里和日常生活中,他常常这么说。“我不和同学、战友比,那只会越比越悲观。”他说,“我们要和安息在异国他乡的烈士比,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有时候,涂伯毅会梦见自己的战友,还有自己受伤的日。那一天的下午三点多,他和两位姓谢的战友大老谢、小老谢隐蔽在朝鲜汉江北岸文福里的山坡上,他们忍受着敌机掠过的气流和发动机的巨大噪音,涂伯毅甚至可以看清敌人飞机机身上的英文字母。
  那一天敌机总是在他们头顶盘旋,就在他们想要转移的时候,从汉江南岸飞来的敌机上落下一个黑影,涂伯毅习惯性地卧倒,四肢撑地,张开嘴巴,但他没有等到重磅炸弹震耳欲聋的轰鸣,却是一声奇怪的“噗”——整个山坡一片火海。后来才知道,大老谢也被烧伤,小老谢牺牲在那里。
  其实,休养院的医生们并不主张休养员老沉浸在往事中。住在涂伯毅旁边的一级残废军人李举洪就不喜欢回忆,在朝鲜战场上他被敌机炸伤,双目失明,手指受伤致残。他歉意地说:“没做什么事情就残废了。”
  82岁的李举洪喜欢听评书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平原游击队》,他都听了个遍,“我不知道用坏了多少收音机。”戴着墨镜的老人微笑着。说完,他就从抽屉和柜子里顺手摸出大小四个收音机,熟练地调台。他又献宝似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盲人表,用力一揿,一个响亮的女声报时:“现在时刻上午8点45分!”
  周全弟,1934年生,四川南部人。日晚入朝作战。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1营2连战士。在阻击美陆战一师的战斗中,他在零下40摄氏度的大雪中潜伏3个昼夜,当攻击命令发出时却失去行动能力,后在后方医院被截除四肢。
  老人不太想过去的事情,他说:“太残酷了,村子里出去5个人,就回来我一个。我不愿意想,想了晚上会做噩梦。”有的学校请他去作报告,盛情难却他就讲讲收音机里听来的抗日战争或者解放战争的故事。
  闲来李举洪喜欢让老伴陪着在院子里的柏油路上散步,或者在长椅上坐一坐,听听香樟树上的鸟鸣。在这座鲜花盛开、满眼碧绿的休养院里,到处可见摇着三轮车自在散心的休养员。
  10月11日上午,安静的小院突然热闹起来,一场推迟的重阳节老人步行活动在休养区举行。前面是浩浩荡荡的三轮车队,后面是徒步的人群,围着长方形的花园漫步三圈,每人都可以领到一大袋洗衣粉奖品。这是被记入院志的年度活动。涂伯毅抄着手,在队伍里健步如飞。
  周全弟没有参加今年的步行,老伴10年前去世后,他显得有些落寞。屋里的电视常开着,他还学会了上网,有时打开电脑打两圈麻将,或者照看一下自己的“农场”。儿子每周会来一次,为他做好七天的菜,冻在冰箱里,吃几片饼干他也能对付一顿。午后,他会摇着三轮车下楼,到花坛边晒会儿太阳。
  老兵们年岁已高,疾病不知不觉中就缠上他们。周全弟有糖尿病,李举洪心动过速,陈富君的桌上整齐地码着治疗心脏病、糖尿病的药盒,时而发作的癫痫和神经疼还在折磨着他。
  老伴张光珍说,陈老发病时嘴里常会喊着“冲啊”“杀呀”,晚上常常要吃止疼和镇静的药才能入睡,心情好了才拉会儿二胡。陈富君带着感冒的鼻音说:“医生不让我把二胡特长丢了。”
  “陈老,请您拉支曲子吧。”有人邀请说。
  陈富君兴致很高地答应了:“我给你们拉支《上甘岭》的主题曲!”摆好了架势,他却记不住调子,尴尬地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第一句是什么来着?”略一提醒他就想起来,于是握定琴杆,垂下眼帘,很快就沉浸到了《我的祖国》的曲调中。
稿件转自公众号“战事”
扫描上图二维码,关注“战事”【责任编辑:董志成】
1月2日,新疆阿勒泰消防支队新兵复训队组织官兵开展冬季抗寒训练,全面提升严寒季节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俄罗斯高超音速武器已经投入测试,俄称其是“撕开”北约防御的利器。
俄2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前往北极,执行潜射导弹齐射任务。此举是向美展示武力,也表明了保护俄在北极利益的决心。
近日,日本安保法案获得通过,该法案授予日本自卫队海外作战的权利,扩大了日本军事行动的法律空间。
大陆武统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海协会原副会长王在希提出“北平模式”解决台湾问题,引起网民强烈关注。当年是几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先打下了天津,切断了傅作义的退路;然后兵临城下北平,傅作义才做出了和平起义的决心。1月4日台湾《联合新闻网》爆出“俄罗斯为防止中国仿制,焊死苏35发动机”,一时间“中俄矛盾”再次成为吃瓜群众关注的焦点。俄罗斯与中国国力此消彼长,部分俄罗斯人心态失衡。
跨年之夜,发生在夜总会的一场恐怖袭击事件为土耳其的新年开局蒙上了血色。国际方面,在叙利亚问题上,土耳其将原本对准阿萨德政权的矛头掉转,加大了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力度。
新闻排行榜爱卡汽车_中国领先的汽车主题社区、汽车资讯、汽车论坛中心《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战争真的很残酷
我的图书馆
战争真的很残酷
一个日本兵看管无数中国战俘,无语吧,我看到这个图片的时候也很无语..德国战败后一名战犯和他20岁的女儿在办公室自杀...一名集中营幸存者似乎在指着一个纳粹看守绞死12名德国战犯看图片应该是两名德国士兵以及被屠杀的犹太人中枪的一瞬间。。。好可怕。。。伪军给日军点烟的照片...往往叛徒比侵略者对同胞更残忍。战争中仅有的一点人性...哪怕是装的PS:我觉得哪个国家都有坏人和好人,日本人也不例外。尊重对手的人,才是强者...坦克在碾压一名意大利士兵...战争就是这样残酷。什么使人失去了人性?是教育...现在愤青正在和那时候的日本军人心性靠拢(这段本来有点语句不通,我就给改了改大概是这个意思。)PS:就像这段话说的,如果思想在这么发展下去,真的有可能会变得残忍好杀,最后的结局,也只有被人杀的下场。想想日本军人最后的下场...战乱国家的孩子在展示自己的玩具PS:据我所知,在美国的一些贫民窟的孩子也拥有可怕的武器,死亡离他们也非常的近,话说,这么看来还是中国比较安全...最少不用怕走路的时候被人崩了。。。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或许,在这些孩子们的眼里,虽然他们是所谓的侵略者,但对于这个国家的人们来说,孩子们来说,他们依然是英雄...战争从未远离过我们...愤青你们还有的是机会。。这1分钟你是强者,下一分钟你可能连弱者都不如。。妇女从未远离过战争。每个人都有家庭...愿世界和平说要和日本开战的愤愤们...到时你能帮你的战友按住喷血的伤口吗?PS:其实我想说...太高看这些愤愤了,他们根本不敢上战场,都是一群宅在家里闲的蛋疼的主。刚才发生了什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队员躲过了一排飞过来的子弹后,对着记者大喊...别尼玛的拍照了。一个屠宰工和他的妻子还有小姨子被军警射杀...原因是他们都是异教徒。这不是摆拍...刚才别人往他的房间里扔了个手雷。。。。战争中的人不过是个数字而已人,岂能因为声音微小而不呐喊?岂能因为力量微弱而不反抗?PS:这张图让我真的有些感慨。战争中没有平民...PS:如果中国爆发战争,我们该怎么办???我对这张图的感概很大,是什么样一个男子汉哭泣...这图应该是美国大兵在战区时候拍的,我想,他们当初当兵,真的不会想像到战争会那么的残酷,或许他们只想到他们很强大,只是没想到即使在弱的国家,也会伤害他们,战争不是一方痛苦,而是双方的。战争之后的惨状。战争之后。战争之后。战争实在是惨无人道。。。。。你能想象发生了什么?战争不是游戏,总是残酷的。横尸遍野。。。。太残酷了。惨无人道啊。被毁坏的城市,在逃窜的士兵。导弹发射的场景。。。。恐怖。。。
馆藏&15523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想知道古代战争到底有多惨烈? - 知乎32被浏览7164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的残酷动态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