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行业分类线路行业的新手应看些什么资料

新手对关于PCB线路板行业的疑惑,希望能得到帮住,谢谢 - 外贸职场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UID 2341962
阅读权限 25
来自 广西河池
新手对关于PCB线路板行业的疑惑,希望能得到帮住,谢谢
嗨~大家好。有没有人对PCB线路板行业比较熟悉的?做这种半成品的需要平台吗?比如阿里巴巴,中国制造之类的//
我做了8个月的移动电源产品。对外贸流程还是基本熟悉。
现在准备要进入这个PCB线路板行业,公司没有任何平台,所有客户都是自己上网找,自己开发客户,发邮件打电话给客户。一万美金的销售额一般多久就能达到?这种半成品在这个外贸行业还好做吗?
老板要求销售额要超过一万美金以上才能帮教社保和底薪3500,吃住都不包。在还没超过一万美金的销售额的话底薪就是3K。我是在深圳宝安区上班的。
之前对这个行业不熟悉,也不知道这样的销售目标容不容易达到。。。
希望对这行业熟悉的大神们多多赐予一些建议经验~~谢谢!
UID 458907
积分 23791
阅读权限 80
我们这边也是做PCB产品的。
要想PCB做好,去工厂,而且需要去规模好的工厂。就是硬板软板都做。板材种类齐全的。设备也需要先进点的
要么就去正规的贸易公司。有供应商资源多,公司有水平高的工程师,有品质。
如果只是小小贸易公司的话,就没有什么发展,很难开展业务。小公司的话,他们毕竟很多东西都不懂。
我这边是工厂,我们这边国外大客户,月结百万起步。
一万美金业绩要求不高。也就是一个月要求你出货量100平米的双面板
一般批量工厂设备产能一万平米。小工厂就是两千平米产能
你这个月销售额达到六万人民币。公司利润就是一万到一万五利润
这个业绩要求不高,
如果对PCB不了解的话,需要工程师培训的。
UID 2341962
阅读权限 25
来自 广西河池
回复 #2 moodymood 的帖子
公司没有任何平台,纯贸易公司,只有几个人,很小的。老板的要求虽然不高,但是主要是担心没有客户资源,自己上网找客户也不容易开发到质量好的客户。所以就挺担心的。
你平时是怎么开发这些PCBD的客户?一般是哪里的客户群比较多?是不是那些人工费比中国便宜的国家?
UID 458907
积分 23791
阅读权限 80
回复 #3 37度的温柔 的帖子
小巴巴的贸易公司,几个人的,就不要去了。
PCB客户,主要是看工厂,或者贸易公司完全的体系
你说的那样小的贸易公司,几个人的,干不了什么事。工程,品质,下单,跟单,出货。都没人干
UID 1359199
阅读权限 25
专业制作多层板,超薄多层HDI板(HDI可做到4阶),铝基板,铜基板,高TG板多层阻抗板 阴阳铜板,混压高频罗杰斯板:直线电话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有志从事出版行业的新人编辑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成长路线? - 知乎178被浏览11862分享邀请回答46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给想进入游戏业新人的七个忠告 - 游戏人 - 电玩巴士
| | | | | | | | | | | |
给想进入游戏业新人的七个忠告
作者:blacksteps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 8:51:51
  在满怀希望的应聘某知名游戏公司之前,不少新人将游戏业想象成“好玩的工作”,只需要玩的技能就可以有前途的职业,也有人认为自己对于游戏有很多“独特而伟大”的想法。以上只是两种常有的认识误区,我和我的朋友见过更富浪漫精神和盲目自信的例子。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在读者阅读完本章之后,给有心进入游戏业的年轻人一些忠告。如果您是未毕业的学生,如果您很想做游戏设计或者市场的工作,如果您很崇拜某些伟大的游戏公司,那么,请认真阅读这些忠告,以确认您没有对游戏公司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同时确保您在心态上已经做了必要的准备。另外,针对行业的不同环节,本书的其他章节也有针对性的描述。
  忠告一:游戏公司首先是公司,其次是游戏公司。
  公司生存发展的前提是能够赚钱,没有人会开办不以赚钱为目的公司。游戏公司也是如此。游戏公司具备正规公司所有的通性,包括考勤制度、人事制度和公司结构,也会有特定性的规章制度,那种认为游戏公司可以上班可以很随意,不需要遵守严格纪律的想法过于天真。
  国内也有极个别游戏公司采用弹性工作制考勤,允许开发人员随意穿着(包括穿拖鞋、背心等等上班)。虽然这种环境看起来很为开发人员着想,但容易让工作人员产生惰性,无法严格遵守其他规定。到目前为止,这类公司没有开发出一个在大众软件TOPTEN排名前十的产品。
  您应该确认自己心态上准备进入的是正规公司,而不是可以“随意工作”的舒服环境。
  忠告二:创意人人都有,重要的是创意的实现和执行。
  “我有个很好的创意,真奇怪为什么游戏公司的人想不到呢?”这是有些玩家常有的想法。于是,有些人以游戏设计天才自居,认为自己的创意非常有价值,因此,在他们心目中,自己是游戏公司十分渴求的人才。
  这种人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创意是否能够实现,或者实现的成本是否可以忍受。无法实现的创意就是不名一文的空想。而有些创意实现的成本远远超出可以忍受的范围,比如一位同行曾经提出一个“伟大创意”,就是要制作有“生与死”格斗感觉的网络游戏,但是3D格斗游戏所需要的即时碰撞检测,其计算负荷太大,现阶段根本不可能放在服务器上进行,如果完全放在客户端计算,则会导致外挂横行,游戏性完全被破坏。象上面这种“创意”,隐藏较深,不易发觉,往往在执行过程中才显现其隐患,其危害性和造成的破坏力也最大。
  所以,在您有一个伟大创意的时候,请先考虑:您的创意是否真的没有别人想到过?还是别人也想到了但是无法做到?为什么他们做不到?他们做不到的原因是否也会阻碍您创意的执行呢?
  忠告三:从事游戏行业需要会玩游戏,但会玩游戏未必能够从事游戏行业。
  会玩游戏就能进游戏公司,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游戏行业的公司,不管是开发、发行,还是运营和渠道,除了会玩游戏,了解游戏之外都需要更多针对性的技能,比如市场人员需要行销的技能,程序人员需要技术能力等等。认为只要游戏玩的好,什么都不用学习就可以进游戏公司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沉迷于游戏的人缺乏自制力,很难忍受游戏开发和发行过程中的压力。
  从事游戏行业需要很多知识,只有厚积勃发,才能为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忠告四:激情不等于实力,更不等于成功。
  有些年轻人是从玩家逐步演变为一个从业者的,玩游戏的乐趣使得他们对于游戏工作充满激情,他们能够忍受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并且把一切困难都视为对于自己的挑战。激情看上去是很好的兴奋剂,使得新手能够大踏步的进步,甚至有很多行业内的招聘者也喜欢招聘富于激情的新手,原因不仅仅是他们的上进心,还有他们更能忍受较低的薪水。
  “只要能让我进XX(某知名制作公司),就算扫地都行!”这是一位对游戏制作业充满崇敬新人的心里话,除了崇敬,他心中还荡漾着从事游戏创作的激情。
  激情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只是一种短期的精神状态,不代表任何竞争中的优势,更不能取代实力、经验的重要性,也不存在任何的门槛――很显然的,任何一个应聘者都很容易将自己包装成一个“最富激情”的人。
  即使是发自内心的激情,也不可能维持很长的时间,在激情的“三分钟热血”过后,失落感很有可能影响到新人的工作状态。另外,激情容易使人丧失判断力,作出激进和冒险的动作。
  在决定进入游戏行业之前,请先确定,您并非因为一时冲动或者创造“完美产品”的激情而选择这个行业。行业的选择应该由您的能力状况、理想目标和人生规划来判断。
  忠告五:不要过高估计游戏行业的所得
  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家都认为,游戏业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很多年轻人也认为这个行业所有职位的薪水都很高。曾经有位大学刚毕业的新人应聘企划的职位,期望的工资是5000元,我询问他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自己未来的收入,他很奇怪的说:“我觉得应该跟电信行业差不多吧……难道游戏公司薪水还会更低么?”
  这位新人的认识有两个问题,首先,他想当然的将电信和游戏业对比,要知道电信行业是一个垄断性的成熟产业,其从业人员收入一直是国内所有行业最高的,而游戏业虽然目前发展迅速,但是竞争非常激烈,真正赚大钱的公司并不多,目前国内游戏业平均薪资在整个IT行业只能算中下;其次,即使是电信行业,新手也不可能拿到5000元,北京电信从业人员的平均月收入在之间,新手一般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新手在资历、经验、职位上都没有优势,因此不可能取得很高的待遇。事实上,一个企划新手,在游戏公司薪水一般为。当然,有经验的高级人才在游戏公司也有机会获得非常高的待遇。
  不要过高估计在游戏公司能够获得的工资,要做好心理准备承受入行初期的低收入时期(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提供了2004年国内游戏行业职位的参考收入)。
  忠告六:不要期望老板可以马上发现您的能力。
  或许您具备非常优秀的专业能力,做了相当长时间的知识积累,使得您很有信心去迎接游戏工作的挑战。我见过很多拥有巨大潜力和过人素质的新人,也许您是其中之一。
  在游戏行业,有能力的新手很希望能够快速获得老板的认同,这样,他们可以用很短的时间作跳跃式的发展,比如进入游戏公司就当上主企划、市场经理、运营项目经理等等。但事实证明,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游戏项目的操作十分复杂,因此再有魄力的老板也不会将重任托付给没有经验的新人。
  有能力的您应该做的是:根据公司的安排,参加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不要沮丧,因为您正在积累经验,您应该把这些工作当作至关重要的部分来完成。最重要的是,要表明您能够按时出色的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要用行动告诉老板“我可以胜任难度更大的工作”。
  您是一把锥子,磨利您自己,确保老板把您放到袋子中的时候,您的锥尖会把袋子刺穿!
  忠告七:警惕“前辈”、“高人”、“大师”的指导。
  在国内的游戏圈存在着一些“高人”,他们最喜欢在BBS上发帖子,自称制作/运营/发行/宣传过若干个游戏,拥有十分深厚的经验,他们也很喜欢在线回答新人提出的问题,甚至在线教授免费游戏课程,而网络上真的也有很多人帮他们鼓掌欢呼。有一些新人很以认识这样的“前辈”为荣,并作为自己学习的导师,入行的接引人。
  很有意思是,这些所谓“前辈”、“大师”,如果是真的高手,工作一定很忙,不可能有时间经常去BBS。实际上,除去少部分程序是真正的老手以外,“前辈”们大部分都是游手好闲之徒,靠在网络上招摇撞骗提高自己的名气,再混进新公司谋个一官半职。
  “大师”们获得新人信任的方式无外乎几种,一是自称我在某某游戏公司工作N年,参与开发了N个项目。另外一种就是我在游戏的某某方向(游戏系统、运营方式、宣传模式)进行了N年的研究,有很好的成果(比如自称已经设计了一个超越“龙与地下城”的游戏系统);还有一种就是写一些长篇大论的分析文章。我认为他们获得新人信任的目的,一是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便于结束失业状态;二是能够从新人的赞美声中获得成就感。而这些都是成功人士所不屑的。
  那么,这些大师到底是什么人呢?他们中确实有很长从业经验的,但是没有成功的作品,甚至有的连从业经验都伪造。我就曾经遇到过一位企划,声称自己入行的第一个公司是北京软星,但是他不知道我曾经在北京软星工作了3年而且认识每一个在职和离职的员工。这个李鬼遇上李逵的例子说明,游戏圈子里鱼目混珠,新人一定需要警惕。
  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前辈”,我建议您去寻找“前辈”所制作的游戏,看说明书制作人员名单上是否真的有他的名字,另外,他所制作的游戏口碑如何也是十分重要的。■
责任编辑:晓鹏
巴士推荐内容
太棒了!我要分享:
巴士精华推荐
图说:探访韩国最美女神一位从事5年的证券行业分析师写给金融圈新人的话
我的图书馆
一位从事5年的证券行业分析师写给金融圈新人的话
首先,各位朋友。恭喜你们都是天之骄子。我是一名分析师,在证券行业从业了5年,然后转到期货行业从业至今。从被面试到面试大学生,研究生。从在会议室里拿着小本子听老总培训到站在摆放着鲜花的讲台上款款而谈,我们都是从大学走过来的,看到你们来面试时的各类表现,我经常感触当初我刚刚步入社会时的青涩。
各位同学,我大学的时候大学生是很值钱的,有些专业的学生都挑公司,没有多少多少待遇的都不去。但你们赶不上了,国家大规模的扩招注定你们虽然是寒窗苦读里出来的,但也要用一个菜鸟的卑微态度去面对这个社会,你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接触过社会,社会在你们的眼里是听出来的,是别人告诉你们的。老师都会告诉你们努力学习,以后就有好日子过。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所学的很多东西都是没用的,甚至可以说你们能用到的不会很多。原因太多了,我不一一跟你们细说,抱怨社会不是我发帖子的目的。我在培训新员工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更正他们在大学里学到的关于经济学的概念,以免他们带着厚厚的眼镜片盯着我跟我大谈货币论。对于社会的认识不正确是每一个大学生都会碰到的难题,包括你们在学校里一些很优秀的人。
那些学习超好的人,恭喜你们,你们要走的弯路会少一些,但同样坎坷。如果你们能费劲千辛万苦的进入某家银行,券商的投行部,太好了,至少你的生活能得到保障。不过你们大展宏图的愿望先放一放。没有那么多的大项目让你跑,你做的先是录取一些数据,然后天天对着投行报告。如果单位比较好,有项目做的话会让你负责一些基础的数据工作,如果领导看你这孩子不错还会带着你出去跑。放低姿态,熬几年你们出头的比较快。
那些学习一般的,没有什么特殊背景的同学,是多数。我主要跟你们唠唠。去券商的,去银行的,去期货的,去保险的。除了银行以外,另外三类金融类公司的人才流动性都比较大。你们要定位好自己去做什么。大家相信没有人一开始就想去做销售,大家都想做研究员,做管理员。但你们当中一半以上会从销售开始干,为什么呢?因为你们做不了研究员啊。其实金融企业对于研发人员还是很缺的,但相信我,你们大多数人都不够资格,这个比例大概在95%以上。因为你们对于社会的了解太少,你们学的知识都是书本里面的。起码你们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去了解什么是产业链。这个培养的成本是很高的,哪个公司现在都想从其它公司挖一个成手过来,只有很少数的公司愿意花成本培养一个大学生做研究员。很少。所以多数的同学会从销售做起。其实做销售没什么不好,碰上好行情很赚钱。不过很多貌似“聪明”的同学老想走捷径。想一些旁门左道,例如说代客理财。我也代客理财,不过我现在的胆子是越来越小。
因为我要对我的每一个客户负责任。很多新入行的同学胆子都很大的,当着我的面给客户打电话说我们有消息说了,哪个哪个股票要涨,其实有时候我就是顺嘴一说某个私募对股票有兴趣。研究是个漫长的过程,必须至少经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才会有所感悟。在这个经济周期内你要生活,如果不能靠着公司白养你的话就的自己一边学习一边想法挣钱糊口了。但如果你把客户做死了,那你就得另外花很多精力去寻找其它的客户。客户就像我们种的农作物,你要花精力让它成长,然后分享它的果实,不负责任的理财是杀鸡取卵的。最终会把你自己变成一个骗子。
有些同学大学时比较牛,来公司后被当成人才培养,进入了研究部门。有几个孩子来了没多长时间就忍不住了,跟自己想象中的研究工作差太远了,天天不是帮着公司处理些琐碎的事儿就是去数据库里复制粘贴数据。呵呵,其实都这样,别看这山低那山高。金融行业的修行大多是靠自己的。一开始都很闷。时间长了积累的经验多了就看出来每个人水平的高下了。公司里很多国内名校出来的高材生,都是院长,老师推荐进来的,公司也很看重。每次我在外讲课时都能看到他们在台下忙来忙去的帮忙。不过工作就这些,企业不能冒风险交给你们。
其实比我毕业的时候好多了,我那个时候根本没人教没人带,都是考自己学出来的。最好趁着毕业前考个CFA或CIIA什么的。不会有多大用,只是让你知道怎样去分析一个产业。以后对你们的分析会有帮助的。记着,分析是给自己做的。你可以写出来一些东西应付公司甚至应付客户,但你自己心里是如何评价这个市场直接决定你是赚钱还是赔钱。
我先点明大家未来的路再分析,做金融只有三条路:做管理,做研究,做市场。别无他法。
各位想进入金融业和已经在金融业的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进入金融业?你们的目的是什么?在你们玩游戏、逛街、喝酒、泡妞的闲暇之余有没有想过未来的路怎么走?我当初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医生,每个月拿着让一般同学羡慕的工资,还有让他们更羡慕的灰色收入。但我还是选择了金融。我是学精算的,精算师过了2门次,被我上个单位的老总蛊惑,沦落成为一名证券从业人员。当初我也是个不服管的人,我选择金融行业无非两种想法:
一、这是个暴利的行业,诞生过无数的富翁。
二、这是个很自由的行业,在这里能否成功靠的不是你有多大的背景,决定你成功与否的是自己的头脑。
成功的标志就是你积累的财富。但事实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简单。在这条路上我也孤独、艰难的走了很久,目前小有收获。首先我进一步说说金融行业的现状吧。先说说做研究,再谈谈做市场。本人也没活那么大,说多了有忽悠之嫌。
首先,你们要清楚一点:股市的基本职能是融资。你们要毫无保留的接受这句话。中国的股市不是美国那种有高分红高回报的,中国的股市基本就是个零和游戏。所以既然是零和游戏,必然有某些人挣钱,某些人赔钱,某些人站在这个食物链的顶端,有些人在食物链的底端被宰割。哪些人站在这个食物链的顶端呢?这些人是稳赚不赔的。但是他们一般不能自己出面,会找一些代理来做,然后就有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很多私募。
私募只是一股力量,还有券商,他们的背后是其他大势力。说这些违规,点到为止,不再说了。我们就说这些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不是很久,这里面的人才一般分两种,海归派和土鳖派。
海归派是国外留学回来的,有先进的思想,他们引进了许多国外曾经玩剩下的操作方法。拿到中国就叫创新。这类人热衷于搞理论,喜欢高学历,没事搞个金融模型。外国投行喜欢用这类人。走的是高端路线。理论强,实用性有的很好有的一般。他们写的报告经过投行部门有导向性的处理后卖给上市公司和投资者。
土鳖派是中国有金融市场以来土生土长的投资者和投机者。这些人只专注一点就是实用性。说什么没用,怎么能赚到钱是最根本的。投资报告也写,不过他们知道自己的投资报告值多少钱,没必要花大力气雇佣那些顶尖的写手。他们跟私募,基金合作,那些人很多都是有些背景,对国家经济政策预判很好,不需要很多行业报告。那么同学们,你们要知道自己以后是哪类人。如果你们出国留学,学金融硕士,然后考CFA,回来以后能进入投行那先恭喜你。你直接进入了金融业的食物链上游,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你们写的报告真的那么有价值吗?不一定。你们就这么想想吧,你们上大学以后肯定有家里小弟弟小妹妹上大学的时候,家长会让你出谋划策,看看学什么专业比较有前途,为什么?因为你上了大学,认为你是业内人士,有经验。不过你们自己想想你们真的能看准吗?报告也一样。每个分析师的报告都是这个分析师自己想的东西,每个人知识来源不一样写得东西肯定不一样。投资者,企业会把你的分析报告当成风向标吗?不会的,最多也只是个参考而已。所以很多做分析搞理论的同学到最后会很迷茫,我写得东西到底有什么用。我已经很久不看券商的分析报告了。除非有一些我感兴趣的东西我拿来参考借鉴一下,仅仅是借鉴而已。像我这次在这里注册是因为看好了一篇中金的行业报告,拿来借鉴点数据。现在写分析报告的公司很多。
一般有专门卖报告的研究机构,像《红周刊》《开立财经》,一年会员的费用好多万块钱。这里提一下开立财经,不错,里面有一些写手肯定不是学经济学的,写得东西有政策导向性。大家以后有经验了能从里面看出来很多政策导向的东西,我比较喜欢。但有价值的是少数,其它大多数研究报告都没什么用,至少我觉得没什么用。你研究行业能研究过大摩、中金吗?你搞技术能搞得过券商吗?进入这类公司大家要抱着磨练笔杆子的念头去,不要想着挣钱。这里包括一些金融类网站。然后提一下私募跟基金,这类公司挺缺人才的。因为国内现在基金私募越来越多,他们需要有自己的研究班子,他们其实有核心人才,但研究人员嘛,一开始工资也不算高,养着就养着呗。
这类公司素质参差不齐,大家一定要小心,一些好的基金公司不好进,要求高,因为人家本身就够专业,为什么白养着你呢?另外一些小基金和私募主要靠民间资本在维持,有的很有钱,有的饱了这顿没下顿的,好的人才人家也不太乐意去。去了赶上好行情挣点钱,赶上不好的时候还得另外找工作。这些公司的老板,或者说控制者就是水平很高的人,他们跟我现在一样,研究报告对他们来说就是点借鉴意义,看看别人怎么想的。在这些公司里呆着,能多捞点就多捞点。别手软。培养和需要分析师最多的就是另外一类,券商,投行什么的了。跟你们说,券商的内参外人一般是看不到的。我在中投公司的时候,每年出一本大册子,里面什么行业的报告都有,你有钱都不一定给你看。这些是精华中的精华,是公司最顶尖的写手集思广益,然后公司智囊的决策者拍板制定的。卖给肯出大价钱的企业。都是大型国企,跨国公司什么的。人家真的用你的思想,那么大的企业,路走错了损失是很严重的。
这些写手都是国外磨练的多年,又在国内沉浮了十几,几十年的高手。所以写这些东西大家先别想了,想多了也是做梦,跟我一样,哈哈。大摩,高盛,中金,这些公司的报告都是分层次的。给什么价钱看什么报告。别以为网站上那些中金,高盛的报告就代表人家公司的真实想法,就像奶制品一样,最好的精华做酸奶,然后做普通的牛奶,然后是奶饮料。东西分着卖,广告我们大家看到的一般都是奶饮料,人家玩剩的东西。你们要走研究的路,就要一步一步的往上混了,我建议你们一开始要占据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位置。你们最大的资本是年轻,能出国念书的还是有好处的,毕竟国外的金融行业比国内领先了说上百年也不为过。你知道人家怎么玩的了,你就比国内很多理论派的人强,然后再回国内这个圈子来玩,只要你有一处过人之处,跳几步就跳到自己想要的平台上了。你们一开始写得研究报告肯定是没什么水平的,但谁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个东西真的没法教,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怎么能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呢?等你过几年把自己都武装好了,到时候谁给的钱多你就给谁干。混几十年你就成这个行业里的专家了。就算你混不下去了,到了实业后你也比一般人更理解产业链,对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的。一会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一个普通的研发部门都在做什么。也就是我们大家一般进入研究部门了首先会做什么。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咱们国内证券行业的基本情况。有些偏颇之处欢迎更多有经验的朋友来指出。我说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现状国内券商在做什么,你们以后做什么,怎么做。未来大家毕业后会处在什么位置。很多同学想做研究,我们单位也有很多研究人员,没事出去做个报告,参加个国内组织的研发比赛,其实活得也挺迷茫,一个月就拿些死工资,我们集团是央企待遇好,平时有些福利待遇,出去跟人家说的时候牛逼些。真正苦不苦累不累,心里迷不迷茫自己知道。学生朋友们我老羡慕你们了,有些时候我睡觉都梦到自己还在上大学。看到那些大学同学,很亲切,很轻松。醒来后又得应付一大堆工作。单位新来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国内名校,学校的老师推荐的,还吹,说把谁谁弄进我们单位了,孩子来了以后也挺争气的,一看就是个精明人,让做研究工作。每天的工作是这样的:早上起来到国外网站上找数据,具体的工作是上人家网站,然后复制,然后粘贴,然后录入到excel里。工作完毕。研究员都是分配好的,谁负责什么行业的研究。大家早上来先看看盘,然后做点公司安排的工作,下午就用手下人找的这些数据分析相关性,写报告,预测未来走势。然后把报告发给总部决策部门,然后当天晚上就会在网站上看到新鲜出炉的研究报告,真正这些报告里有多少含金量大家自己心里清楚,反正大家做单的时候都不用自己的东西。
哈哈,说起来真讽刺。这么说有些过分啊,其实大方向还是能把握准的。总部加工过的研究材料大方向准确率能达到80%左右。但实际操作上不能简单的用,否则必死无疑。这些报告企业客户看看还行,如果说未来某个行业原材料要涨价的话适当多备点货。普通投资者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你就告诉我,现在是涨还是跌,是买还是卖就行,其它的我不管。每个公司最大笔的收入还是散户。所以呢,研究人员是要的,高端人员是紧缺的,但企业不缺的是低端研究人员,永远缺的是市场开发人员。不管你学什么的,不管你什么文化程度,你能给我拉来客户就行,拉来客户你爱咋咋地,反正该给你的钱我都给你了,你还想怎么的。这是目前绝大部分公司的想法。像我们单位这种不差钱培养人的企业实在太少了。
咱们说了一大堆分析人员的情况,下面我讲一下市场营销人员吧。公司里的高层大多数都是搞营销上去的,这个比例会达到60%以上。即使是那些有背景的人营销业绩也是重要考核指标。业绩做不上去公司都没饭吃凭什么给你升官啊。做研究很容易把人做傻,做营销人是越做越奸。公司领导首先是用人,办事,所以这个时候做学问的老学究就不吃香了。玩书本你们在行,玩人可不是你们长项,你们就把研究做好了,让我们拿着挣钱去就好了。做营销其实不用太多的知识。单位新来的一个小姑娘一开会就说我是某某大学学市场营销毕业的,所以我对营销应该是比较熟悉,我们应该这么这么做。。。。。我们互相偷偷看着这个乐啊。
一个老同事给我们算了一下,他做市场的时候那个小姑娘应该刚上小学。咱们大家都被学校给上了。学那些营销到最后真正能用上的能有多少啊,相信我,很少。做营销其实没那么难,尤其对个人来说:储备知识,找到平台,永不放弃。我们国家懂股票的人还是少如果你想做客户,挣佣金的话你们现在学的这些知识已经够用了。因为你们还不够资格做理财。市场经验太少,做客户挣得很多的,我就是从做客户开始的。我们那里做客户做的最好的是个女的,原来卖化妆品的。最有意思的是从前一次客户给她电话,说大盘怎么样了?那女的说我不知道,我不负责大盘。这句话多年来一直是我们的笑料。但人家就是挣钱,好得时候一个月几十万,比老总挣得还多。
人家也没什么能耐,就是一女子王宝强。天天跑客户,人家明知道她根本不懂股票,还乐意跟她合作。也算是个黑色幽默。她的资产能顶上1/3个营业部。大家说做营销难吗?说难也难,那女的没钱的时候天天吃包子,跟我们混饭吃。混了好几年才起来的。起来以后人家一下就牛了,请我们出去吃饭娱乐都是最好的。
金融行业大家不都为了挣点钱吗?不为了挣钱大家搞什么金融啊?看不到摸不着的。谁有钱谁就是成功了,你管是在总部高高的写字楼里还是在烈日的暴晒下呢?很多人都对市场营销人员很反感。不过金融行业里要论口碑的话证券经纪人还是可以的,至少在你没给客户赔钱之前要比保险销售人员好。很多人开发客户都会谈,我帮你赚钱。之前我们都说过了,这基本是个笑话,碰上好行情可能会挣点钱,大盘不好了最早死的就是这些人。
我一个朋友原来做这种事,跟客户说我帮你操盘吧,你给我分红点,客户说好,结果碰上大盘下砸,给客户赔了200多万,客户说钱我不要了,我要收拾你。那哥们吓得房都没退就跑了。现在还不敢露面。从前很多客户跟我提过理财的事情,我从来没答应,我说我给你们指导意见可以,但我不代客理财。因为我现在水平不够。我要给你们赔钱了我没事,大不了一走了之,但我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你们都是信任我的。
现在我敢,因为我知道我可以做了。即使这样也是小心翼翼的在做。你做死一个客户很容易,做活一个客户很难,但这个收益的客户会给你介绍更多的客户来。这是良性循环。但现在的情况是一般证券公司给员工的基本工资很少,基本上不够维持生活的,员工就是为了吃口饭也要想尽办法挣钱,于是各有各的招,各有各的花样。合规的,违规的都来了。大家都理解,都是被逼得。不过我还是认为要有良心,历史告诉我们还是好人会得到好报。
你们如果真要进入证券或期货行业,当中有一半以上毕业后会成为经纪人,比例大概在60%—70%。成为经纪人的人里至少会有40%在2年内转行,因为挣得太少。你们短期内很难再赶上06,07年那轮疯狂的市场了,那时候钱多的烧手。现在是疯狂过后的阵痛时期,大家都冷静了,理性了,再想短期成功难了。当你们一个月拿着块钱无所适从的时候很多人会挺不住。挺不住没什么不好,把炒股作为一个业余爱好也很好,不会让你暴富,但会让你改善自己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成为一个职业炒家的。
你们不用每个人都过那种煎熬的生活。一般能在这个市场挺过3年的人就挺下去了,至少3年还能活下来,一个月的提成肯定够生活的了。那么再考虑下一步怎么做,是做研究还是做管理。两者都挺好。我从前的老大也不懂股票,就懂管人,现在在某券商当二把手,开着大奔到处谈合作。多好啊。有上进心的这个时候就应该开始规划未来的路了,多学点东西没坏处。继续做营销的话雪团会越滚越大,你越来越内行了,跟着你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就会开始挣钱了。如果这个时候要做研究呢,就又开始走我一开始提过的那些路了。也不错。所以大家看出来了吧,做金融的研究跟营销其实是一起的。营销做好了以后可以做研究,研究做好了也会去跑市场找客户。最关键是你能不能挺过最初的几年。因为干别的行业一开始你能挣够生活费,干金融行业你可能会饿肚子。我相信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让我们煎熬磨练的时候,未来让人羡慕的生活已经向我们靠近了。
馆藏&14927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事行业分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