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旋翼植保无人机机怎样才能更好的去赚钱?

植保无人机:挣农民的钱还是让农民挣钱?
评论:0 浏览:74
  科技媒体机器人网讯:飞手遥控着飞机喷洒农药的场景,越来越多出现在农田和果园。这种场景通常被称为无人机植保,也称“飞行防护”和“农用航空”。植保无人机已经出现极飞、天翼合创等龙头企业,消费级无人机领
  科技媒体机器人网讯:飞手遥控着飞机喷洒农药的场景,越来越多出现在农田和果园。这种场景通常被称为无人机植保,也称“飞行防护”和“农用航空”。植保无人机已经出现极飞、天翼合创等龙头企业,消费级无人机领军企业大疆早前也发布了植保无人机,并介入飞行防护操作员培训领域,围绕着农用植保的市场竞争逐步变热。
  农业植保这块蛋糕不好吃
  当前,以规模化生产为标志的农业转型升级,撞上无人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机器代人”的植保无人机开始被推广应用。在航拍等消费级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无人机产业,古老的农业成为2.0时代的竞追逐场。
  从国家政策设计层面看,“农用航空”从2014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已经陆续有扶持、支持政策落地。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2016年有望迎来植保无人机“爆发”的元年。经粗略测算,未来该领域的市场容量有望超过1000亿。
  但是,目前植保无人机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状态,究其原因,无非是土地流转遇冷、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匮乏、留守在农村的庄稼人不懂新技术、无人机使用复杂、价格高等原因。
  在我国现有的集体土地所有制下,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承载着直接经济效用、社会保障效用和就业保障效用。农民在没有其他保障的情况下,不敢贸然流转土地。同时,土地流转价格对于农民来说过低。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自然希望能有人出高价,否则还不如自己种。土地流转遇冷导致耕地分散,在分散土地上不利于无人机作业。
关注“258企业服务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每日获取最新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最新行业资讯
商友宝产品
评价(0人参与,0条评价)
同类资讯推荐
本周热点行业资讯
258APP下载
手机移动站
关于258微信
Copyright (C) 2008- ALL Right Reserved
258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谁说植保无人机行业不能赚钱?
谁说植保无人机行业不能赚钱?
瓦堂大讲堂
谁说植保无人机行业不能赚钱?转自逆光之暖元一航空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的植保无人机很是火热,在整个行业掀起了大干快上之风。当然,也不乏有泼冷水者。关注点都集中在一个问题上:植保无人机能不能赚钱?应该分好多方面来说:卖植保无人机赚不赚钱?卖植保无人机服务赚不赚钱?卖植保无人机培训赚不赚钱?……/01卖植保无人机能不能赚钱?/我们先来说卖飞机赚不赚钱。比如说,A公司专门卖植保无人机。我们就应该这么来算:整机的成本是多少?成本包括机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等。然后销售价格是多少?利润=售价-成本。然后,对A公司来说,不赚钱,还不是卖植保无人机不赚钱。而是他的成本控制好不好,他的销售渠道是不是完善,售后体系是不是建立,是否合理。售价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数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这终归是一门生意。每个行业都不容易,哪怕是站在风口的猪,他也要找到风口哦。再说了,每个行业有赚钱的,有不赚钱的,经营不好,卖身也不赚钱。比如一个某某的植保无人机公司,从公司经营角度来看,缺胳膊少腿的,不管是卖植保无人机,还是卖矿泉水,他都不赚钱。今天还在打广告卖飞机,明天手机关机停业了也很正常。而比如某某另一家认认真真的做事情的公司,资金、渠道、服务等等都很健全,经营有方,自然是赚钱的。但你要问我,他们怎么赚的?我也不知道哦?/02做植保服务赚不赚钱?/我们再来说说,做植保服务赚不赚钱?有赚的,也有没赚的。对飞手的管理模式,飞手吃苦耐劳精神、规划的管理方式、打药计划的整套方案!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也有很多做植保服务是不赚钱的,因为不管你卖服务,还是卖产品。不是卖植保无人机就一定得赚钱,再好的产品,再新的服务,你不会做生意,还是不赚钱。终归是一门生意。/03其他/植保无人机有没有用?前段时间无人机频道发了一篇文章《究竟是什么让植保无人机不赚钱?几乎都是一锤子买卖》。文章吐槽了植保无人机没用途,我的不同意这个观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算你有调查,有了发言权,也未必是正确的。市场需要的怎样的植保无人机?我赞同笔者的观点,现在很多新入行的植保无人机整机公司,非常推崇自主作业。但是也不能够全力依附于全自动。在某些地方合适全自主,有一些是需要半自动,有一些需要手动。其中飞手在这个过程中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一味的追求全自主,很有可能就把行业带偏了,做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卖出去也有很多问题。/结论/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是可以打药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是可以打液体农药,也可以打粉状农药的。多旋翼可以打水稻、小麦、棉花、高粱、果树、西瓜、哈密瓜等几乎没有不能打的。植保无人机卖飞机是有赚钱的。植保无人机服务也有赚钱的。/最后/无人机应用于植保,是一个新生儿。所以,走路会歪歪扭扭,也可能会有摔倒。但是,只要坚持向前,总会到达终点。本文来源于网络【元一无人机的特点】成本低:无人机采用雾化喷洒,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防效好:作业高度0.5米至2米,作业幅度3米至4米,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提高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效益高:每小时可防治40-60亩。方便安全:垂直起降,无需专用起降机场,可空中悬停,远距离遥控操作,使喷洒作业人员安全。现在耕地,都用旋耕机了!现在播种,都用播种机了!现在收割,都用收割机了!现在打药,该用无人机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瓦堂大讲堂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转型时代的中国,做你的眼。洞悉、见解
作者最新文章当前位置: & 正文
退伍军人用植保无人机赚第一桶金后开启创业梦(1)
17:33:42 & & &
绿树掩映的菜地,一架喷药无人机像轻盈的飞鸟,掠过鲜绿、焕发着生机活力的西兰花地。这是在甘肃省张掖甘州区沙井镇,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在为生长的西兰花植保喷药。这个95后的小伙子郭振华,从事植保飞防已经一年多了,在当地做植保业务挣得人生第一桶金后,他把目光放得更远,合伙创办公司开启了一项新事业。退伍归乡带着无人机做服务郭振华是土生土长的张掖人,18岁那年,他凭着对军营生活的向往报名入伍,在部队从事无人机侦察工作,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锻炼,他对无人机很了解也非常感兴趣。退役后,他利用在部队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回到家乡干起了无人机植保服务,敲开了创业之门。郭振华说,从部队退役回家后,他也曾有过迷茫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就在郭振华发愁时,一次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无人机喷药的事情,“何不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开展植保服务”,有了想法,郭振华开始做市场调查。经过调查他发现家乡的种植大户和大型农场越来越多,而农村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我跟他们说可以用无人机打药,他们都非常感兴趣,并愿意尝试一下。”这让郭振华开展植保服务充满了希望。每一个事业的开始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波折。在最初买了一架多旋翼无人机后,他发现飞机的作业效率并不理想,尤其是在打高杆的玉米时,一天只能打100亩左右,药液的穿透性不强,效果不是很好。通过咨询一些有经验的植保飞防队,“我感觉可能是我飞机没买对”,于是他决定再搏一回,跟家人商量后,向银行贷款买了一架天鹰兄弟的单旋翼植保无人机。郭振华无人机飞得溜,也很能吃苦,在植保旺季他一个人带着TY-787去下地干活,起早贪黑,一天能打700亩地,这样一天收入就有8000元左右,除去开支一天差不多能挣6000元。“单旋翼的无人机效率更高,打药效果好,特别是长高后的玉米,连底部的红蜘蛛都能打死。”他打药效果好、负责,农户们都很信赖他,他用无人机打药的事迹,也相传出去了。一年的作业季结束后,郭振华把这两架飞机的成本收回来了,还赚了一笔钱,这让他更坚定相信无人机植保是未来植保的方向。定下了更大目标开始合伙创业既然遇对了时间,就做最好的绽放。干好了植保服务,郭振华就想着如何扩大事业,将植保无人机推广至整个张掖市甚至甘肃各地,让更多的农民能用无人机打药。但是单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这个目标,于是机缘巧合他与一帮兄弟王伟、冯海洋、郎文晓合伙创业。2016年,王伟承包了1000多亩洋葱,发生了霜霉病,请人工打药由于效率低没有及时防治,损失了30多万。一次偶然机会,王伟听到郭振华利用植保无人机打药的事情。那次近距离看到郭振华用无人机打药后,冯海洋与王伟都比较认可植保无人机前景。于是冯海洋和王伟准备进入植保无人机这个行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植保无人机效率这么高 为何农民难接受?
环球无人机微信公众号
  现如今,植保无人机帮助农耕早已不是圈内的新鲜事。和传统农耕相比,它可以实现人机分离作业,高效安全、节约劳力,和大型农机相比,它又适合当前我国国情下农民自主经营、种植分散、土地规模不大的区域作业。而植保无人机到底给农民带来怎样的变化?近日,环球网无人机频道记者采访了几位来自全国各地一线的飞防工作人员,听他们讲述和农业植保无人机之间的故事。
  今天采访对象是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的一线飞防工作人员庄林海,可以说他是当地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先锋。庄林海的家乡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气候湿润, 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 的故乡和中国产茶最早之地,四季适宜水稻生长,盛产优质米,自古有“滇南粮仓”之称,也是国家级粮食生产基地和糖料基地。因勐海县作物地势平坦,称得上整个云南省最适合使用植保无人机的地区。但当地的农民起初对无人机了解几乎一无所知。
  庄林海在进入植保领域前是名航模资深玩家。本身拥有十多年航空模型飞行经验,固定翼和直升机特技飞行都玩转得很溜,自然对植保机不感陌生。在考察到家乡农村实际作业情况以及了解国家对推进机械化农耕有利好政策后,庄林海决心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2016年,他结合手头资源成立了当地第一家飞防公司,其主要生产工具是大疆农机MG-1。
  一 忐忑初体验但小有成效
  过去靠人工作业,水稻人均一天只能作业10亩,而且还要承受农药带来对身体的伤害,也会影响农民外出打工的收益。 但毕竟庄林海没有做过飞防工作,也不知道这个植保机到底能起大多作用,更不知道乡亲们对这个新鲜玩意儿是排斥还是接受。2016年6月第一次外出作业,庄林海怀着忐忑的心联系了勐混曼国村委会的熟人,熟人愿意拿出自家2.8亩的水稻地给他们实验—用无人机打药,使用的是熟人自配防治稻飞虱药剂。
  说飞就飞,随着植保机往田间起飞的嗡嗡作响,立即吸引了周边村民的停驻。很多人在议论无人机本身的同时,更是对无人机上的10容量的小药壶一次飞行就能覆盖10-15亩地感觉不可思议。作业过程很顺利,飞机一落地,农民就跑到田边去看害虫有没有死,当看到农民都在点头称好时庄林海悬着的心才算落地。当时这位熟人很高兴给了实验打药劳务费28元(水稻实验 10元/亩,水稻15元/亩),并称赞有了植保机后他们种地要省心省力很多。
  庄林海对环球网无人机频道记者说道:“ 自从农业无人机进入我的家乡以来改变了很多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以前人工作业一天10亩左右,现在有了无人机,理想条件下一天可以作业500亩地,不知提高多少倍。此外,最明显变化是当地年轻人终于可以安心外出打工或是投身经济效益更好的产业中去,而驻守的老年人称植保无人机的出现就是他们的福音,毕竟这年头,很多人真不愿意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了。”
  二 现实骨感但偶遇贵人
  第一笔28元的试验费对庄林海来说更像是兴奋剂,尽管彼时的他每个月稳定收入已不低,内心更对植保行业充满信心和渴望,但很快庄林海就面临两个现实又棘手的问题:
  一、对无人机轻车熟路的庄林海可是对无人机配药一无所知呀。植保机作业的好坏一方面要求无人机定高、定速、药量均匀、航线规划合理、无漏喷重喷等,另一方面农药必须要适配植保机并且还得用对才能药到病除。当初庄云海就遇到了大量粉剂的农药,高度浓缩在10升的药壶里稠的像泥浆一样根本无法喷洒,也遇到过农民自配的药剂一点效果都没有。
  二、虽然第一笔试验成功,但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大部分农民认可并接受植保无人机依然是庄林海最头疼的事情。
  幸运的是,庄林海不久就巧遇贵人。勐海县植保站田维奎田站长,在了解到项目和问题后很快对其提供了帮助及支持。为了推进农业植保机成功落地,田站长一方面把县里有实力的经销商介绍给庄林海,由其提供专业人员进行选药配药,庄继续负责植保无人机使用及飞行。另一方面田站长也帮忙向县里的种田大户推荐植保无人机,介绍植保机的优势。很快在1年不到的时间内,庄林海团队的作业面积达到了20000亩,其中甘蔗2000亩,水稻18000亩,同时,无人机植保也没有发生过一起药害并且效果远远好于传统农药喷洒。
  三 前景广阔但任重道远
  庄林海在进入植保领域之前对行业摸过底,最终选择了他一直信赖的大疆农机作为合作伙伴。在选择机型方面庄林海有自己的看法。和直升无人机相比,多旋翼无人机更稳定、更易操控和便携。直升机则有点算5年前过时的产品,它的飞行特效很难在植保领域保持优势。
  可靠和自动化是庄林海认为比较符合目前植保无人机发展的趋势,载荷当下可以作业10-15亩/次就很满足了,毕竟载荷越高飞机越贵,二来运输也麻烦。
  从2016年6月到今年4月,庄林海所在公司总作业面积达到2万多亩(上文有述),这对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新兵而言成绩斐然。与此同时行业也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很快,2017年小小的勐海县就出现最多9家植保队同时竞争的现状。对庄林海而言,他坚信不管哪个行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定会被先进的方式取代,出现竞争反而证明选择没有错。他们的经营理念不是打垮谁,而是共赢。打垮对手很简单,无非价格战最终两败俱伤。今年年初,庄林海就和当地多家植保公司和植保队建立植保联盟,通过统一价格和确定行规来保护市场,小心保护这个新兴的行业健康发展。
  “可终归靠一个庄林海远远不够”
  庄林海入行后通过实践观察到,自己的家乡、政府和乡民对无人机的接纳度仍然不算太高:
  一、西双版纳植保无人机进入较晚,主要还是靠外地的企业进行宣传,公司要到各村委会做地推活动,希望政府也可以尽快给予支持。
  二、西双版纳由少数民族组成,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农民素质相对偏低,对于植保无人机依然有很多人闻所未闻,对新科技持怀疑态度。听庄林海向环球网无人机频道记者介绍,经常能看到田间一边是植保无人机作业,一边仍有人工背着药壶热火朝天忙碌。记得有一次一位傣族老大爷听说无人机一次喷洒可达10-15亩,立刻挥手背着药壶就离开了。
  三、大户农田较少,很多农田依然是散户种植,很难统防统治连片作业。散户的工作较为难做,一是很多农民还持怀疑态度,需要时间和耐心引导。二是很多农民靠种田为生,打药一般靠自己下田作业,如果请无人机打药无疑增加了他的开支。
  四、云南省尚未把购买植保无人机纳入农机补贴,目前无人机这个价格很多农民或者合作社难以接受。
图 勐海县小城
  眼下庄林海仍在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尽快利用科技来改变农业的未来。一家家地推效果太慢,如果未来地方政府能够更积极推动科技利民政策,那么无疑对农民来说是个好消息。
【编辑:吴新竹】&& &&植保无人机:有标准才能飞得更好
植保无人机:有标准才能飞得更好
作者:农民日报 本站发布时间:日 
  2月,农飞客在河南省内黄县为13万亩麦田喷施除草剂;3月20日开始,极飞农业用植保无人机在河南漯河临颍县开展10万亩小麦田统防统治作业;4月28日~5月10日,河南全丰标普在安阳市组织小麦田统防统治作业100万亩&&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继2016年实现由宣传表演阶段转入实际作业阶段后,2017年发展势头更是迅猛,呈爆发式状态。  但是,与农民、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相比,当前我国植保无人机生产标准和作业标准的制定、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困扰着行业发展,这些问题要如何破解?近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的第二届航空植保应用技术发展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议。  1质量和稳定性提高保有量逐年攀升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急速增加,作业效率高、节水节药环保型农业航空植保机械获得了市场越来越多的青睐。专家介绍,2016年全国专业化防治组织达8.8万个,与一家一户采用背负式小型喷雾器的传统打药方式相比,规范化和规模化的病虫害统防统治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对高效优质的施药机械迫切需要,农业航空植保将成为我国农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其中&大热&的植保无人机发展又如何呢?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副处长郭永旺认为,近年来,我国植保无人机经过3~5次改型,作业稳定性都有了大幅的提升。据统计,目前我国无人机生产企业超过400家,产品类别多样,载药量涵盖了从5~100升的各种不同类型,价格既有两三万元的,也有几百万元的。  据悉,2016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超过2000万亩,保有量已经超过5000架,作业成本每亩地在6~15元。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超过300架的省份有10个,其中湖北已经达到1000架以上。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副调研员方国斌说:&在湖北,植保无人机防治面积大幅增加。仅今年春季小麦油菜防治面积已超过去年全年飞防面积。预计今年湖北使用无人机飞防的面积可达10%左右,而且由于它在施药、施肥、授粉等方面拥有巨大优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国家植保机械检测中心主任陈小兵介绍:&2016年我国小型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呈稳定态势,未出现大规模的盲目扩张,产品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产品使用方便性、安全性、可靠性都有所增强。部分产品能实现定高定速飞行、航线规划、断点续喷、变量喷洒、药量检测、失控返飞、电子围栏、低电压保护、断桨保护等功能。&  &植保无人机经已经取得了了不起的进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魏启文认为,目前,国内无人机企业生产的产品性能整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农业生产、研发单位目前在飞防专用药剂研发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植保无人机除了在粮食等传统作物领域进行施药,在果园、茶园等经济作物上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突破。  2技术滞后标准缺失影响行业发展  近几年,植保无人机在病虫害防治上功不可没,已经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植保无人机产业虽然飞速发展,产品类型之多让人应接不暇,同时,植保无人机在稳定性、部分功能上也有了不小改善,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关键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作业效果。&在日本,无人机飞行高度不超过1米,通过低空低速飞行,能有效替代地面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而在中国,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有的甚至超过5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效果。&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中心主任何雄奎认为,我国植保无人机发展面临五大挑战:一是载重轻,单次作业周期短,不完全适合高效航空喷雾作业。二是无人机喷洒农药存在重喷与漏喷现象,尾翼产生的气流影响下压气流,易造成农药雾滴飘失等。三是核心技术发展滞后,如发动机、飞控系统、雾化系统的研发技术等。四是缺乏专用的喷雾制剂。五是植保无人机缺乏相关标准。  不仅&硬件&不过关的情况存在,而且诸多配套标准也有所缺失。&目前我国植保无人机机型多样,在测试中发现,产品仍存在一些问题。&陈小兵指出,我国植保无人机产品无标牌、无标识、无机壳,制造粗糙现象严重;飞行技术参数、喷塞技术参数标注随意性大,跟实际使用时差距大;飞行姿态不稳、作业精准度不够,满载时飞行易出现炸机、失控等现象;喷洒装置配置不合理,会出现喷头掉落、泵吸不上药、喷雾断断续续,飞行过程中药液泄露,重喷、漏喷现象严重等问题。&更严重的是,植保无人机无配套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同时,缺少产品生产制造标准(技术要求、检测方法)、作业规范、作业质量标准和人员资质管理规范,造成企业无标生产,无序使用;飞手不专业,对植保机械要求不清楚,对施药作业要求不了解,作业质量不稳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陈小兵说。  郭永旺认为,从2014年开始,由于国内越来越多的无人机企业开始转型生产植保无人机,导致国内植保无人机产业混乱。&我国植保无人机基本都是简单的组装,施药设备与控制技术研究落后。而且有不少公司的喷雾设备都是自己焊接的,安全性和喷雾效果都很差。很多无人机生产企业仅掌握机器飞行的技术,但不懂施药技术,直接导致很多植保无人机只能喷水,不能喷药,在田间作业时经常出现各种问题。还有就是对于配套的植保无人机理论研究不足。&  植保无人机在湖北的应用现状也是其发展的一个缩影。方国斌表示,目前植保无人机应用技术研究不足、专用飞防药剂不能全覆盖、价格偏高,补贴少,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无人机的购买和使用数量。  3制定标准和规范飞防才能更&靠谱&  植保无人机要更好地发挥作用,除了自身的&硬件&要硬,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目前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亟需制定标准规范。  陈小兵说,作业规范制定很关键,也非常需要,对于飞手来说需要制定一系列植保施药技术规范,面对不同病虫害,作业机具、作业高度、作业速度要如何调整等等,需要大量的试验并制定相关规范。由于植保无人机不同于固定翼和有人驾驶直升机,也不同于地面作业机具,他强调,&要根据植保无人机的特点制定安全技术要求和标准,不能照搬固定翼和有人驾驶直升机标准。当然这些都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大量验证试验,相关标准也应当尽早发布实施。&  标准由谁制定?又要制定些什么内容?何雄奎建议,&要大力加强植保无人机标准的制定,需要农业部门与民航管理部门、空管部门的通力合作,制定的内容包括材料与部件、制造、管理、使用等各环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澳大利亚,任何一架飞行器都必须通过定型产品飞行测试程序,符合个性检测标准,取得相关证明;飞行机手获取无人机操作执照必须完成5小时的无人机标准操作&&&有些国外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所以我国一定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农业航空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包括产品制造、产品检测、操作人员岗位培训和资质认证、作业质量及风险评估。&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强调。  方国斌也认为:&植保无人机还要继续完善。包括制定统一行业标准与作业标准,降低操作难度、降低使用成本和提高续航时间等。此外,还应该加大扶持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力度,积极争取发挥政策的示范引导作用,降低购机成本,调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购机积极性。加强植保无人机飞手的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培养植保无人机技术人才,完善植保无人机配套服务,提高无人机的使用效率。&
新闻来源地址:.cn/
同期热点新闻
评级:★★★观看次数:1
评级:★★★观看次数:888
评级:★★★观看次数:2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植保无人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