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外香港保险的优势所在

  关于香港保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十条:第一,香港保险保障全面、保费低。保费率是根据人均寿命、卫生条件、其他风险因素等厘定。目前,香港人均寿命83岁左右,而内地73岁左右,因此,保费率方面香港较低,同时由于香港保险市场是发展了100多年的成熟市场,竞争激烈,信息公开透明,这种市场竞争使得各家保险公司使出浑身解数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第二,香港保险全球保障全球理赔。除了有特定约束条件以外,香港的保险面向全球销售,也在全球进行理赔,这是由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港地位决定的。  第三,香港保险业奉行“严核保、宽理赔”的经营理念。香港保险业发展的非常成熟,除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以外,行业自律性也非常强,因此经营非常规范。同时,由于竞争非常激烈,保险公司大多数奉行“理赔就是销售”的经营理念。因此,极少发生争议。  第四,香港实行简单税制,无资产增值税、无遗产税,相应的,内地税收和征费制度就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  第五,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自由市场,资金可以合法地自由进出香港,因此放在香港的资产非常安全可靠。  第六,香港保险有一个不可异议条款,是指投保两年的异议期之后,除非证实蓄意欺诈,否则,保险公司不能以投保人/受保人漏报错报资料而对保单的有效性提出异议,从而有效保护客户利益。  第七,香港保险一般提供港币、美元等多种货币给客户选择。对于持有单一货币——人民币资产的我们来讲,这是一种非常良好的降低货币风险的工具。我们谁也无法预计未来几十年人民币的走势,因此多持有一种货币尤其是美元这种国际通用货币资产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第八,香港特区政府之私隐条例可有效保护投保人的个人私隐。这对于强调个人私隐和财产安全的人来讲,非常有吸引力。  第九,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市场,保险公司可以全球投资,获取较高的收益率,相应的,内地保险公司的投资受到较大限制,因此,香港保险公司的分红保单可以获得高于内地保险公司的收益。  第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香港是法治社会,契约社会,保险公司非常遵纪守法、尊重契约精神,保险公司和客户签订的保单合同会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成为客户的信心之选。  
楼主发言:8次 发图: | 更多
  香港保险公司都是国际大保险公司,有100多年历史,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营非常稳健    
  无论哪个年龄,一般优先考虑重大疾病险。接下来,如果家庭责任较重,则再考虑一个人寿成分较高的人寿险和意外险。如果没什么家庭责任,则考虑储蓄成分较高的计划
  购买香港保险    的保费,视乎收入情况,一般家庭不要超20%;中产家庭不要超30%,高端家庭自定
  保额是指保障金额,也就是比如重大疾病保险,一旦严重疾病发生时的赔付金额。  而保费则根据保额和缴费年期,受保人的年龄、吸烟状况而定。  保费是投保人每年应交的金额;  保额是保险公司理赔时应赔付的金额
  内地人怎么帮小孩购买香港教育基金险  消费者购买教育金保险应根据家庭的实际状况以及孩子未来受教育水平的高低等因素综合考虑,透过可支配收入和当地实际教育支出来配置孩子的教育储 备,就保险储备一定要附加投保人豁免,这样才能在有计划存储的同时保障投保人(家长)的赚钱能力。所谓豁免保费是指发生一定风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豁 免相关保费,但在孩子需要领取教育金的时候,可以依然获得相关教育金的一种权利。  教育金保险是一种主要为孩子准备教育基金的保险,目前市场上的教育金保险主要有三类:一是纯粹的教育金保险,主要提供初中、高中和大学期间的教 育费用;二是针对某个阶段的教育金保险,通常是针对初中、高中或者大学的某个阶段,主要以附加险的形式出现;三是不仅能提供初中、高中及大学的教育费用, 还可以提供以后的生存保险。教育金保险的设计取决于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及主副险的组合搭配。  与其他保险相比,教育金保险的保障功能相对稍弱,消费者购买教育金保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家长为孩子建立起教育金保险计划后,就必须每年存入约定的金额,有强制储蓄的概念,从而保证储蓄计划能够完成;教育金保险短期不能提前支 取,早期退保本金会受到损失,但一般情况下,教育金保险也不会轻易退保,除非“天”真的塌下来,因为基本教育是父母给孩子最最起码的“礼物”;  二是教育金保险的投保对象为零周岁至17周岁的孩子,家长通过教育金保险规划孩子的教育金,越早越好,越小越合适;  三是购买教育金保险应兼顾保障功能,无论从刚才说的豁免角度还是从孩子的未来看,都应考虑到孩子未来可能的疾病、伤残和死亡等风险;  四是家长在为孩子的教育金作规划时应巧用组合,用不同的主险来搭配组合方式以求不同的理财和保障需求
  香港保险持牌代理,非中介,微,欢迎咨询  
  想买保险的请正儿八经地去查官方信息,友邦安盛这些在上海北京都有分公司。即使在香港也很好找。不是可信的渠道最好别信,这年头骗子太多
  微信  香港保险从现在的预期以及国内的情况来看,我觉得值得。人民币贬值这是老生常谈,讲的太多了,就不说了,另外,现在大家其实刚刚才有海外资产配置的这种意识,多数资产还是在国内,这对家庭财务来说是风险,单一币种所带来的风险。我既反对那种无论如何也让人买香港保险的行为,也反对很多人不管如何一棒子打死,就说你是在做广告。无论到任何时候,都是需求的匹配,如果没有利于自己,谁也不会掏钱的,这跟广告不广告的没啥太大关系。从从业的理性角度来看,如果是意外或者是医疗类的保险,我认为不一定要在香港买,国内的这两类也很好,而且病了之后可能会有一些跟医院合作的安排,这都是挺贴心的。但是重疾跟理财,香港的美金优势跟产品特性就出来了。  香港保险的优势在于  1.相对來說,香港的保单需缴付的保费较低并可享有的保额较大,因费率主要以香港地区之风险來厘定。—香港是全世界第二长寿城市,保费率是按人均寿命计算(香港人均寿命85岁)。国内人均寿命75岁,因此保费便宜,保障高,投资回报也高。  2.香港的保单回报可观,因保险公司可投资的项目,地区,资金总额,皆较中国大陸的保险公司有更多的选择,另外全球性的营运,分散投资皆可以为公 司及客户在相对较低风险的情况下争取最佳的回报。  3.香港乃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保险业营运歷史悠久(超过100 年),监管制度完善及行之有效,是投保人士信心之选。  4.多种不同類型的金融产品,可为户作出妥善的财富分配及投资选择。  5.特区政府之私隐条例可保护投保人的个人私隐。  6.资金可合法地自由进出香港。  7.无 “资产增值税”, 无 “遗产税”。  8.如果是重大疾病,保障病种更多,还保52种早期重疾,保障范围更全面。  以AXA安盛保险为例,现在已保有120种疾病,更全面的保障计划  9.人民币近年的贬值令以港币或美金投保变得更化算。  有想继续探讨的地方,可以微信小窗。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香港保险与大陆保险来比较的话,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主要的优势如下:  1,费率低,保额高  同样的保障内容,在香港购买的保费只是内地购买保费的1/3,甚至1/2,尤其是保诚,AIA的重疾险,价格不仅便宜,预期收益还很高。这也是内地居民去香港买保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价钱之所以比内地便宜这么多,主要是因为香港保险费用是按照国际发达国家标准制定的,香港医疗制度健全,基础保障费非常便宜。再加上香港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相对更便宜。  2,保障范围更广  ,香港地区保障型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通常都比较广泛,拿重大疾病险为例,内地保险公司只提供30多种重大疾病,与此相比,香港重疾险可以保障50多种重大疾病,另外还提供原位癌等60多种早期或非严重的保障,总共能够提供120钟左右的疾病保障。.在保障这一块,尤其是安盛AXA的康采康齐系列,最为全面。  3,预期收益更高  除了保障,港险的预期收益也更高,对内地居民来说,购买香港保险是投资增值不错的选择。香港地区储蓄型保险收益大多都提供5%—10%的年复合回报率(当然是基于现金价值计算的),有时甚至高达20%。除此之外,还有每年保证的或者非保证的现金红利或复利。于此相比,我国内地的寿险预定利率长期被定位2.5%,直到2013年8月才上调为3.5%。  4,条款设置人性化  香港是一个法制的地区,在如下三个方面特别人性化。1)在保险保单这块,能够给消费提供一个“不可争议”的条款,规定香港保险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布生效两年以上的寿险保单“作废”。简单来说,保险公司以投保人隐瞒、漏报、误告等理由予以抗辩的期限是两年,超过两年保险公司便不得以此为由拒付赔偿金。2)在国内投保人寿险,由于免赔责任、免赔条款,由于天灾、地震、暴乱、示威等不是或不一定投保人故意参与令自己死亡的事故,受益人是拿不到赔偿的。而在香港投保人寿险,保单是没有免赔责任、免赔条款的。保障不会因为投保人搬迁、移民、转职业等等而改变,各保险公司只在自杀理赔有时间规定,也就是说除非你在一年之内自杀,1年以后自杀,香港保险都赔付保额。3)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为个别保单持有人或其受益人提供有效免费管道,协调及排解他们与投诉局会员公司就个人保单而引致的索偿纠纷。只要保单是有投诉局会员公司,按香港法律出发,所有保单持有人,不论其居住地在哪,皆可获得投诉局的免费服务。  5,流程简单,审核相对宽松  香港的保险,大部分还是以提供保障为本业,对于风险分保及风险管理都能好好掌控。因此投保流程会相应简单许多,审核也比较宽松,这里尤其推荐AIA友邦,如果之前做过手术,或者得过大病,又想投资重疾险,那么无疑是去AIA最好。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香港投保人寿保险或重大疾病保额港币300万以内,都是免体检。若需要体检,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如果保额在五十万美元以下,只须简单申报财务状况。  6,离岸资产保护  最后一点,香港保险的最大优势还是资产的合理配置。通过港险这一渠道,将人民币资产转化为美元资产或者港币资产。由于保险公司具有很高的保密性,高端客户可享受保险产品将部分资产安全转移到境外,同时可以保险公司,动用资产杠杆将资产放大,这里首推的就是万用寿险了,通过UL的方式,保险公司和私人银行合作,你只需交100万美金,私人银行就会贷给你100万美金,然后这200万美金的价值就可以实现1000万美金的保额。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会每年给你反还保证红利,私人银行也会,这样下来,一年光红利与利息的收益就接近9万美金。而香港作为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拥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在全世界广泛投资,一直都是有钱人的最后避难所,这一点也是我们需要格外比较的。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但是香港保险有没有风险呢?  肯定还是有的,主要是这么三个方面,  1,地下保单  香港保险的特殊性就是中国大陆的法律并不会明确允许港险可以在大陆销售,香港的保险经纪人也不允许在大陆地区进行港险的直接销售。如果要购买香港保险,一定要去香港本地去购买,否则就是“地下保单”,不被大陆和香港的法律所认可。  2,理赔方面  虽然香港保险的正常赔付非常方便,但是一旦涉及纠纷,其理赔的过程就非常繁琐。尤其是投保人要在香港起诉保险公司的话,各种诉讼等程序必须都在香港当地完成,如果未按规定执行,保单就有可能被认定是无效。由于法律的不同,境外保单的争议很可能无法适用内地的法律,也就无法受到内地法律的保护。  3,在汇率方面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近期在贬值),而港币与美元汇率挂钩,港币实行的是联汇制度,一旦美元大幅贬值,或者美国债务性经济崩盘,这种劣势将难以避免,你的保单收益将大幅度贬值。不过这个风险,也是可以规避的,只要你投资的是港币即可(虽然收益率会下降0.5%点)。因为港币是联汇制度,所以,他既可以选择与人民币挂钩,也可以选择和美元挂钩。总之无论是和哪种货币挂钩,港币肯定会选择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强势货币。
楼主发言:13次 发图: | 更多
  欢迎大家跟帖与提问!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还是考虑一些客户在购买保险时候的迷茫,尤其是购买人寿储蓄分红险还是购买重疾医疗保障险?我来分享一下我这边遇到的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我接触的这几个客户,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共同点,他们在一开始询问保险的时候,往往直奔主题,询问我保诚“隽升”或友邦“充裕未来”这样的储蓄分红类的产品收益率是不是很高呀,价格如何如何。我问我那些客户,“你们为什么要选择买“隽升”,“充裕未来”呢?”他们给出的回答是,“这些人寿储蓄的保单,听说收益率比较高,据说能够达到10%的年化率”。我接着问他们:"你们有买过保障类的保险产品么?比如重疾保障或者医疗保障类的保险?"他们就会摇摇头。我说“那你们为什么没有买重疾就开始着急的买人寿分红险呢?”他们这时就会看着我,然后恍然大悟的说道:“我没有考虑这个事情诶”。  还有一件事,就是我在和客户谈论他们买过什么保险的时候,他们总会不假思索的告诉我,“我买过呀,我买过***公司的产品”。我接着问他们:“你买的这个产品提供了哪些保障的时候”,他们才会发现,原来他们也不清楚他们买的那个保单到底给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保障。  其实这里就是我想要说的第一件事,即大部分客户,无论是购买过保险还是打算购买保险,我们往往缺乏对保险和自己的基本认识。保险的作用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购买保险。考虑清楚以后,我们在考虑买保险的时候,还要再多想几点。  我购买保险是希望保障生命多一些还是希望保障财富多一些?  购买这样的保险对我的资产配置有影响么(短期供款/长期供款)?  我是想将这笔钱留给我用还是想将这笔钱留给我的家人用(自己阵亡以后)?  顺着这三个认识来谈,总的来说,人寿储蓄分红险更多的是保障你的财富不缩水,或者你也可以这么认为,人寿储蓄的钱是留给活人的。而重疾医疗保障险是保障你在不幸重病后能够立马获得一笔赔偿,重疾险的钱是拿来救快要死的人的。这两个保单的功能和杠杆配置是完全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这个图片是以安盛康齐重疾险为例,女孩,23岁,保额100万港币,每年只需投31361港币,那么一开始杠杆比率是非常高的,最高可以高达43.04%。也就是说假如我第一年投保,第二年突然得了重疾,这个女孩可以立马拿到135万港币去治病。他之前只投入了31361港币,相当于,花了3万多,拿到了135万多。其中35万去看病,25万用来支付住院,理疗等费用,这个女孩还能够有多余的75万去做别的事情。    而这个图显示的是人寿储蓄分红险的杠杆比率。这里我们只看他的储蓄杠杆率。这款产品是以英国保诚隽升为基准去计算的。我们可以看到,要等到45年以后,储蓄杠杆率才能够超过15%,到91岁的时候,杠杆率甚至超过了35%。  综上所述,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重疾险,长期来看,它本身的价值在下降,但是却给了你一次或者多次重生的机会,因为那些钱你可以立马拿出来去花的。而人寿储蓄分红,长期来看,他的潜在价值才会提升,人寿储蓄分红险一定要长期持有,如果你在头几年取出来,那一定是亏得。所以人寿储蓄分红讲究的是长期的持有。  这三个问题考虑清楚以后,相信你就明白自己适合购买那一种保险了。  最后一点,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我们在购买保险的时候,我们需要明白保险的本质是什么。保险的本质,它最基础的功能就是保障。这句话,我认为是确保我们能够持一个平常心来对待保险,我们的种种期望一旦脱离这个句子,都是不现实的。  有人说,类似隽升或者友邦充裕未来的产品的年化率不是很高么?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大部分保险公司在计算年化收益率的时候,他们考虑的是现金价值的年化收益率,而不是投入产出的年化率。如下图所示:    这个还是以隽升为例,前几年的投入产出全是负的。从第8年开始,该产品的年化率才达到7.7%左右,到第35个保单年度,该产品的年化率才增长到11.1%。如果按照投入产出比来计算的话,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这款香港有史以来最好的人寿储蓄产品的年化率不过只有1.1%左右。当然这个平均还是有些极端了,但至少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即便是香港地区让人青睐的人寿储蓄分红险,他的主要功能也不过是财富的保障,而不是高额回报。如果你很在意短期的高额回报,那么我也可以告诉你香港的人寿储蓄分红险不适合你,香港的境外基金购买也不是和你。  说到这里,可能读者就会反问我了,那么你说我们为什么要购买人寿储蓄分红险呢?我还是那句话,为了财富的保障与传承,如下面两个图所示,上面的图是我们把钱放在家里,下面的图是我们把钱放在保险公司:      考虑到中国物价上涨的速度,我们这里暂时不考虑人民币贬值,也不考虑境外投资,我们也不考虑全球经济大衰退,我们只是考虑物价以5%或者10%的速度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分析这笔钱,如果要取出来在中国花的话,他的实际购买力是多少。可以清楚的看到,同样投入100363美金,你如果选择投入人寿储蓄分红险,最后你的平均盈利率还是可以达到-25%至-31.61%。但如果你选择放在家里,这笔钱,20年后购买力会疯狂下跌-165.33%到-572.75%。  好了不多说了。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和我进一步讨论。毕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选自《礼记?学记》)
  我最近推出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关于重疾险的,也不是说其他险种的产品不好。而是说,在我看来香港重疾险是一款比较保险的保险产品,是集人寿,疾病保障,储蓄于一体的综合保险。  之前我们也说过,保险的本质,它最基础的功能就是保障。这句话,我认为是确保我们能够持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保险。我们的种种期望一旦脱离这个句子,都是不现实的。再一次重复这句话的同时,我也要谈谈“保险”的保障其实不仅仅是财富的保障,更是我们生命的保障。尤其是和人寿储蓄对比(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人死了,钱还在),重疾险更侧重于持一个积极的态度去拯救生命,我们可以把重疾险看成一个“药瓶”,在我们血值低的时候,能够使我们华丽丽的转危为安。如果是多重危机保险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我们有不止一个的“药瓶”,从而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转危为安。和医疗保障险相比(这里只讨论高端医疗),重疾险又是实实在在的,一次性赔付,不需要你先行垫付,这就确保了你能够有足够的钱去看病了。从某种意义来说,你不用去借钱了,从而你在危急的时刻能够更有尊严的存活了。  说了这么多啰嗦的话,我们开始进入正题,即如何选择重疾险呢,什么样的重疾险适合我们?本文以法国安盛的康齐,美国AIA的多重进泰安心保还有保诚的PCC为例(都是多重重疾赔付),客户都是25岁,男,不吸烟,保额为100万港币,20年付做了一个全面的比较。希望能够从产品保障特色,危疾赔付杠杆率还有储蓄杠杆率等角度进行一个综合的权衡,帮助大家选择适合你自己的产品。其实做了这么多产品研究与比较,我发现,每个保险公司都有每个保险公司的产品特色与侧重点,很难说一家的产品一定比另一家的产品要好。好与不好,更多的还是看是否适合你自己。  我们先从保费支出及保单的储蓄功能来看,如下图所示    浅蓝色代表着你保单的预期现金价值的收入(保证的现金价值+不保证的红利/额外奖赏)&你的投入总额,深蓝色代表着的你保单的保证现金价值,已经超过了你的投入总额。从以上角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三个保单在基于预期现金价值的年化率都已经超过了4%。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些重疾险基于现金价值的年化率已经可以稍稍的向某些人寿储蓄险的保证现金价值的年化率看齐了。除了这一点,我们继续分析其他的几个方面:  从预期现金价值收入&投入总额的角度来看,Prudential&AIA&AXA,更详细的来讲Prudential保单只需要放置16年,你的账户余额就能够保证盈利。当然我们这里不考虑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或大规模的恶性通货膨胀。  从保证现金价值收入&投入总额的角度来看,Prudential&AIA=AXA, 这一块儿我们可以发现三家公司在保证现金价值收入的这一模块来看,还是不分上下的。保诚仅仅是以微弱的优势摘得了头冠。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同样保额同样条件下,保费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Prudential 20年总共支付了482063万港币,AIA是18年457332,AXA的是20年。依旧是Prudential&AIA&AXA。由于我们知道,保证现金价值的大小与保费高低成正比,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承诺给你的现金价值越高,他向你收取的保费也就越多,因为他要留存一部分钱用来支付客户的保证现金价值。所以这里保诚保费最高,保证的现金价值也最大,在这里也就不足为怪了。  谈完了保证现金价值与预期现金价值的收入,我们接着看一下这三家公司在重疾赔付杠杆的差异,如下图所示:    这幅图里,深蓝色代表着杠杆率&5,最浅蓝色代表着3&杠杆率&1,总体来看,杠杆率还是安*的康齐最厉害,最大的杠杆率可以高达40.15倍,当然如果我们考虑到年龄因素的话,譬如客户是35岁,或者40岁,或者55岁,安盛的杠杆赔付率是下降的,55岁的时候,杠杆率已经下降到了20.46,反而被保诚的PCC所超越(26.07),具体的比较我会在接下来的原创文章“重疾险为什么要早买”中进一步阐释。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安盛还是AIA,他们的杠杆赔付率都会在第20个保单年度达到最低(具体原因我就不多说了,保险公司很精明的),而且我们可以发现,保险公司的杠杆赔付率是以一个非常可爱的微笑曲线,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这个就要和重疾险储蓄功能挂钩了,因为真正意义上来说,重疾险的储蓄功能开始发力的时候,正是重疾险杠杆赔付率最低的时候。所以重疾险,我常常这么说他,“大病包赔,没病保本,让你更有尊严的活着”。万一不幸患上癌症,心血管、中风等高发疾病,你可以立马撬动资金杠杆,取一大笔钱来治病,获得重生。如果你平平安安,那么恭喜你啦,保单里面的钱你也可以取出来惠及您的子孙,效果一点不比人寿储蓄差很多。好了这些都是比较宏观的比较,具体到产品价格层面,康齐,进泰安心多重保还有保诚PCC的产品还是各有不同的。AIA一般是10/18/25年交付,安盛保诚都是10/20/25。除此以外,安盛与保诚在头10年的赔付中,都会有额外35%的赔偿(保诚18岁以下,额外50%)  为了选择适合我们的重疾险,我们要开始在细节处开始比较了。    等候期,也就是一种“健康观察期”, 主要还是保险公司为了防止客户带病投保造成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其中安盛的等候期是最短,只需要60天。  疾病的种类&赔付,安盛整体来说略胜一筹,早期+非严重+严重(52+12+56=110)最多可以赔偿到120种各类疾病。对于早期疾病,安盛最高50%的赔付额度,最多可以赔偿6次。针对癌症(300%),中风/心脑血管疾病等现代疾病,安盛也是高达200%的赔偿机会。但是从自闭症,精神病的需求出发,或许AIA更合适一些,这也是我目前发现的,唯一对自闭症进行赔偿的保险公司,而且癌症也是300%。更需要强调的是,AIA更适合老年人投保,还有男性投保。一方面,AIA的审核相对宽松,大部分保单一天就可以知道结果,省却了些许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AIA针对男性的睾丸癌,还有额外10%的赔偿。最高赔偿次数为700%。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你是一个非常不幸的男生,头一年得肺癌,第二年得肠癌,第三年得睾丸癌,那么你可以获得310%的赔偿。后来第4,5,6,7年,他又各自患上了不同种类的重疾,只要他不死,能够存活15天以上,那么最高他能够拿到700%的赔偿(睾丸癌额外10%的赔偿)。当然这一块儿,不得不说保诚的乏力了,虽然也是700%的多重赔付,末期疾病还有额外的20%,可是保诚PCC有一个非常严苛的要求就是,赔偿满100%以后,需要存活30天。。。30天,我觉得对那些非常不幸的人,还是很困难的。  为了更方便的比较不同公司的不同产品,我设计了一个权重表(其实就是简单的0.75/1/1.25),根据不同的产品优势劣势,进行相应的打分,最后加权平均出一个结果,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25岁左右的客户来说,在现金价值方面,友邦是比较占优势的(其实友邦对男性与老年人也很占优势),加权后的分数达到了0.866776。保诚的产品更侧重于未来的预期,如果你想把重疾险的储蓄功能发挥到极致,那么你选择保诚就对啦。安盛的战术,既不是现金流,也不是预期收益,相反,安盛在保障这一块,尤其是健康的保障做的比较全面。虽然最高只能赔付300%,但是我觉得也够了,如果一个人真的不幸到拿到700%的赔偿,我觉得那种滋味,真的是。。。。生不如死啊。。。。
  没有人提问么?我浸赢香港保险好多年了
  欢迎大家提问,我这几天会接着讲一下,为什么重疾要越早买,越好
  从预期现金价值收入&投入总额的角度来看,Prudential&AIA&AXA,更详细的来讲Prudential保单只需要放置16年,你的账户余额就能够保证盈利。当然我们这里不考虑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或大规模的恶性通货膨胀。  从保证现金价值收入&投入总额的角度来看,Prudential&AIA=AXA, 这一块儿我们可以发现三家公司在保证现金价值收入的这一模块来看,还是不分上下的。保诚仅仅是以微弱的优势摘得了头冠。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同样保额同样条件下,保费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Prudential 20年总共支付了482063万港币,AIA是18年457332,AXA的是20年。依旧是Prudential&AIA&AXA。由于我们知道,保证现金价值的大小与保费高低成正比,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承诺给你的现金价值越高,他向你收取的保费也就越多,因为他要留存一部分钱用来支付客户的保证现金价值。所以这里保诚保费最高,保证的现金价值也最大,在这里也就不足为怪了。
  目前香港地区的人寿储蓄险分红险市场,还是以保诚与友邦为主。一个是地道的英式复利分红(保诚),我们叫他归元红利,一个是比较稳健的美式分红,当然最近友邦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复归红利,这个复归红利就是模仿保诚的归元红利得来的。具体产品如何呢?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如下客户,年龄23岁,男,不吸烟,每年投资1400美金,分别选择了如下四款产品:充裕未来(AIA),裕满人生(AIA),理想人生(保诚)与雋升(保诚)。我们看一下比较。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每年投资1400美金的话,25年内的身故赔偿,理想人生与裕满人生是比较具有优势的,理想人生的身故赔偿额最高可以达到67522USD(25),杠杆比率高达48.25倍,紧随其后的是友邦的裕满人生,杠杆比率可以达到49.53。所以这里提出的建议就是,针对老年人,这里指60岁-70岁左右的人士,首推理想人生,因为在25年内理想人生的保障度是最高的。如果老人身体情况不是很好,那么就推友邦的裕满人生,这样的话在审核方面也会比较容易一些。但是从25年开始,友邦的充裕未来与保诚的雋升开始超越裕满人生,在35年-55年,我们可以发现友邦的充裕未来的杠杆率稳步上升,从70倍到289倍,与保诚的理想人生(69倍到243倍)不分上下,互有优势,考虑到现金价值的收益与红利的提取,这里还是推荐充裕未来。也就是说,针对30岁-55岁左右的人士,我们可以考虑长线投资充裕未来+一个短期消费性的人寿定投,实现家庭的保障。  为了更好的展示人寿储蓄保单的财富保障,我们把CPI的上涨也考虑了进来,假如,我国的每年的CPI上涨幅度是5%,那么如下图:  即便是在考虑到物价5%的增长速度,香港这四个人寿储蓄分红险都能够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只是在考虑到客户年龄与保障需求的时侯,我们需要去选择合适的产品来实现客户不一样的需求。。
  帮你顶贴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我名字後面微,信 專業代理香港各大保險公司保險 任君比較  
  @香港保险生活
12:58:43  目前香港地区的人寿储蓄险分红险市场,还是以保诚与友邦为主。一个是地道的英式复利分红(保诚),我们叫他归元红利,一个是比较稳健的美式分红,当然最近友邦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复归红利,这个复归红利就是模仿保诚的归元红利得来的。具体产品如何呢?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如下客户,年龄23岁,男,不吸烟,每年投资1400美金,分别选择了如下四款产品:充裕未来(AIA),裕满人生(AIA),理想人生(保诚)与雋......  -----------------------------  讲的很好!请问一下香港有定期寿险,大陆能买的么?
  @香港保险生活
22:50:50  没有人提问么?我浸赢香港保险好多年了  -----------------------------  楼主提供的保费比较是用香港本地人的保费来计算的吧?最近请香港保险朋友给内地人做了一个方案,发现AXA的总保费远高过AIA。是否AXA给内地人提供保险的时候有额外附加,而AIA没有呢?
  关于香港保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十条:  第一,香港保险保障全面、保费低。保费率是根据人均寿命、卫生条件、其他风险因素等厘定。目前,香港人均寿命83岁左右,而内地73岁左右,因此,保费率方面香港较低,同时由于香港保险市场是发展了100多年的成熟市场,竞争激烈,信息公开透明,这种市场竞争使得各家保险公司使出浑身解数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第二,香港保险全球保障全球理赔。除了有特定约束条件以外,香港的保险面向全球销售,也在全球进行理赔,这是由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港地位决定的。  第三,香港保险业奉行“严核保、宽理赔”的经营理念。香港保险业发展的非常成熟,除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以外,行业自律性也非常强,因此经营非常规范。同时,由于竞争非常激烈,保险公司大多数奉行“理赔就是销售”的经营理念。因此,极少发生争议。  第四,香港实行简单税制,无资产增值税、无遗产税,相应的,内地税收和征费制度就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  第五,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自由市场,资金可以合法地自由进出香港,因此放在香港的资产非常安全可靠。  第六,香港保险有一个不可异议条款,是指投保两年的异议期之后,除非证实蓄意欺诈,否则,保险公司不能以投保人/受保人漏报错报资料而对保单的有效性提出异议,从而有效保护客户利益。  第七,香港保险一般提供港币、美元等多种货币给客户选择。对于持有单一货币——人民币资产的我们来讲,这是一种非常良好的降低货币风险的工具。我们谁也无法预计未来几十年人民币的走势,因此多持有一种货币尤其是美元这种国际通用货币资产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第八,香港特区政府之私隐条例可有效保护投保人的个人私隐。这对于强调个人私隐和财产安全的人来讲,非常有吸引力。  第九,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市场,保险公司可以全球投资,获取较高的收益率,相应的,内地保险公司的投资受到较大限制,因此,香港保险公司的分红保单可以获得高于内地保险公司的收益。  第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香港是法治社会,契约社会,保险公司非常遵纪守法、尊重契约精神,保险公司和客户签订的保单合同会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成为客户的信心之选。  
  总结:香港保险 保费便宜、保障范围广、收益高  
  怎么联系您呢
  哪方面的理赔会有纠纷?  
  香港保单的优势有哪些?  解答:对比国内保险同样的保额,香港保险保费更便宜,回报高,保障范围大,理赔条款宽松。因为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亚洲香港。所以,在香港投保可以享受较低的保费和较高的投资回报。与此同时,在香港经营保险业务的,大多是世界顶级跨国保险公司,加上香港完备的法制,沿用英国法律体系严格的监管,都予以投保人高度诚信和全面保障,到香港买保险签的是法律档。  1、相同年龄的被保人,香港保费通常是国内保单的60%-70%  2、如果是重大疾病,保障病种更多,还保52种早期重疾,保障范围更全面。  3、保单满五年后,现金价值一直高于国内的保单。这是说明什么?说明两个问题:  —香港保险是面对全世界投资的,投资管道多,范围广,没有限制,客户和公司的利益都得到保证。  —香港是全世界第二长寿城市,保费率是按人均寿命计算(香港人均寿命85岁)。国内人均寿命75岁,因此保费便宜,保障高,投资回报也高。  
  最近想去香港买保险,看了楼主的分析,我们和先生(均35岁)重疾险买哪家合适呢?目前只了解了保诚。按楼主说的男性友邦更合适,难道我们要分几个保险公司买吗?  
  @口袋里的幸福yy
22:20:36  最近想去香港买保险,看了楼主的分析,我们和先生(均35岁)重疾险买哪家合适呢?目前只了解了保诚。按楼主说的男性友邦更合适,难道我们要分几个保险公司买吗?  -----------------------------  每个公司的产品都有它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需要综合的考虑
  楼主分析的很好,我想问哈2017年内地人在香港买保险,是不是增加了很多新规,具体有哪些安?
  对文章中香港保险这个话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聊一下,搜索 港险通达
  咋联系你?
  你已经做保诚多久了?  
  怎么联系呢,我想做!
  理赔的时候,大陆保险首先考虑是否骗保,各种调查后才理赔,香港保险先支付,然后再调查。  大陆保险陷阱很多,比如以前流行的车票保险,2元无足轻重,实际上没有保单,出事的时候你找保险公司看看?  香港不会有这种事。  大陆推销保险都是在推销理财,买了保险甚至比理财还要好赚,至于隐藏收费,比如每月的管理费,大陆保险是绝对没有一个人会说的。在香港,这属于欺诈,是犯罪,客户可以控诉得到赔偿。至于大陆,嘿嘿。。。。。。。。
  请问怎么联系楼主?
  @香港保险生活
15:52:05  嗯嗯  -----------------------------  楼主,怎么能联系到您?
  weixin  香港保险从现在的预期以及国内的情况来看,我觉得值得。人民币贬值这是老生常谈,讲的太多了,就不说了,另外,现在大家其实刚刚才有海外资产配置的这种意识,多数资产还是在国内,这对家庭财务来说是风险,单一币种所带来的风险。我既反对那种无论如何也让人买香港保险的行为,也反对很多人不管如何一棒子打死,就说你是在做广告。无论到任何时候,都是需求的匹配,如果没有利于自己,谁也不会掏钱的,这跟广告不广告的没啥太大关系。从从业的理性角度来看,如果是意外或者是医疗类的保险,我认为不一定要在香港买,国内的这两类也很好,而且病了之后可能会有一些跟医院合作的安排,这都是挺贴心的。但是重疾跟理财,香港的美金优势跟产品特性就出来了。  香港保险的优势在于  1.相对來說,香港的保单需缴付的保费较低并可享有的保额较大,因费率主要以香港地区之风险來厘定。—香港是全世界第二长寿城市,保费率是按人均寿命计算(香港人均寿命85岁)。国内人均寿命75岁,因此保费便宜,保障高,投资回报也高。  2.香港的保单回报可观,因保险公司可投资的项目,地区,资金总额,皆较中国大陸的保险公司有更多的选择,另外全球性的营运,分散投资皆可以为公 司及客户在相对较低风险的情况下争取最佳的回报。  3.香港乃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保险业营运歷史悠久(超过100 年),监管制度完善及行之有效,是投保人士信心之选。  4.多种不同類型的金融产品,可为户作出妥善的财富分配及投资选择。  5.特区政府之私隐条例可保护投保人的个人私隐。  6.资金可合法地自由进出香港。  7.无 “资产增值税”, 无 “遗产税”。  8.如果是重大疾病,保障病种更多,还保52种早期重疾,保障范围更全面。  以AXA安盛保险为例,现在已保有120种疾病,更全面的保障计划  9.人民币近年的贬值令以港币或美金投保变得更化算。
  文章写的好!本人为香港保险精算师,独立经纪人,对所有香港保险公司情况和产品都非常了解,中立、客观是我们的特点。欢迎咨询,benchenhk
  @诸葛数数
03:23:32  怎么联系呢,我想做!  -----------------------------  想做什么?
  @香港保险生活
15:52:05  嗯嗯  -----------------------------  @ty_小飞侠430
19:54:34  楼主,怎么能联系到您?  -----------------------------  benchenhk,欢迎咨询
  楼主,要怎么联系你!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保险的优势所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