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二战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什么会输

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德国为什么会输掉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的图书馆
德国为什么会输掉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横扫整个欧洲的纳粹德国最终成为了战败的一方。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领导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  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怀着对这个问题的浓厚兴趣,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与书籍,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思考,总结出了希特勒(或者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的十多个方面的失误,然后在二战专业论坛帝国师论坛,向众多志同道合的专家或二战军事爱好者进行了请教或共同的探讨。本文是根据最终的得票数统计,总结出来了二战中纳粹德国的十大错误:  一、德国因为巴尔干战役耽误了五周左右的宝贵的进攻俄国的时间。被绝大多数参与讨论者认为是德国在二战中的一个最致命的错误。  二、希特勒顽固奉行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作战方法,也被认为是一个致命错误,虽然这一招曾在莫斯科会战挽救了德国几乎崩溃的东部战线,但是它在整个战争期间给德国军队带来的灭顶的灾难远更比它的积极意义要深重得多。  三、希特勒在敦克尔克让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事实上放走了30万英国远征军,使英国有力量继续战斗从而改变了整个二战的进程,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四、保密与间谍工作的严重失误,德国人的密码被盟国破译,却长期浑然不知,导致德国在战场处处挨打,节节败退。譬如苏联间谍佐尔格等给德国带来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  五、西线一直到1944年6月才开辟,而希特勒却长期为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西线保留了过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线保留着50万人,如果能够把这些军队调到苏联前线,在1941年12月,德国人应该已经占领了莫斯科。  六、第三帝国有一点变态的犹太政策,使德国在欧洲大陆、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  七、如果德国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也许它不会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是一个永远不要去进攻的国家!”  八、假如德国是和美国结盟,而不是与经济、军事、科技都不发达的日本、意大利结盟,二战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和日本、意大利结盟绝对是个错误。  九、1942年,德国发动南线攻势后已经重新夺取了苏德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为一个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废墟的,军事上,经济上价值不大的城市反复争夺,为了很虚无的政治利益,用他们并不熟悉的战法流干了身上的血。并且在失败后,拒不接受事实,导致33万人的覆灭。  斯大林格勒的错误其中还包括在战役初期的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方向进攻这样的战略上的错误。  十、在第三帝国完全处于下风,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错误地发动“堡垒”战役加速自己的死亡与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断盟国登陆地点选在加莱,而错过了在诺曼底将盟军赶下大海,避免两线作战的最后机会两项并列被人们认为是二战中德国的第十项错误。
德国二战失败原因分析&&&& 其实我以前也没仔细考虑过二战德国失败的原因,只是零零总总的想到过一些因素。虽然我不喜欢犹太人,但也并不很认同种族灭绝,尤其是肉体上的(我认为应该走文化同化路线)。所以趁今天下午有点时间,总结一下。一 政治1 意识形态  国家社会主义,简称纳粹,是一种德国当时仅有的意识形态。由于一战德国的基尔军港水兵起义,导致投降,而不是战败(战败和投降差距很大,看现在的日本)。对比德国历来崇尚力量的民族性格和骄傲的民族自豪感,有很大的心里落差。再加上战后巨额的战争赔款导致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在心理上,人民迫切的希望能够重振国威、恢复民族自豪感。由于在科学和技术上的领先,在经济上,当然要匹配。在军事上,德国历来是军事强国,这点无需多说。在哲学上,德国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这些原因导致了,纳粹主义在德国的迅速崛起。  问题在于,不论是老牌的资本主义,还是当时新兴的社会主义,都跟纳粹格格不入。一种意识形态得不到认可,就会形成政治上的对抗。跟资本主义对比,纳粹的权力相对集中。而跟社会主义对比,纳粹的又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所以,两种意识形态无法认同,有没有共同的巨大威胁出现,各个方面的对抗几乎不可避免。2 对待犹太人的政策  初期德国的经济并不是很好,快速发展的其中一条捷径就是“劫富济贫”。犹太人历来处于各个国家的富裕阶层,加上历史上各个时期欧洲反犹排犹的传统观念(这个又要扯很多),导致了纳粹党执政期间想要快速发展,以得到人民的支持,就必须对犹太人下手。(PS:间接导致了部分优秀人才外流,以及后来犹太人在万难的情况下坚决建国以色列。)  当时世界上除了英法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是新兴的美国和更新的苏联。英法和德国的问题,我看成是欧洲内部的问题。而美国和苏联我看成是“犹太思维国”。(1)美国,现今的世界经济体系其实就是美国式的体系,而这种体系是犹太人的体系。“信贷”、“银行”、“金融”……这样的体系以银行为基点,而高过银行的再上层的阶层,不论世界经济蓬勃发展,还是经济危机,都可以从容盈利。再说美国,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在犹太人手里,所以在美国的话语权,无与伦比(简单说,参见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2)苏联,我一直将共产主义看成是现代宗教。一种只要你相信它,要排除一切其他文明的思想,都是一种奴化人的宗教。只不过现代的人类已经无法被一种精神上的思维控制了,所以就转变为了一种类似经济的理论。而之前的俄罗斯族人,对于犹太人的迫害不亚于欧洲其他国家,所以当苏联成立后,内部迫害问题十分严重!据说第一届苏联人大有98%的犹太人,而且在入侵乌克兰出现了乌克兰人夹道欢迎的场面,在莫斯科会战失利后的杰米扬斯克防守战,出现了俄罗斯人跟着德军一起西撤的情况。所以总结来说,对于犹太人的迫害,导致了两个大国同时的压力。一个例子,美国给苏联的援助,光飞机就有好像是4万架,还是无偿的。同样给国民政府的全部援助,是全部!都是以低息贷款的形式,打完小日本以后是要慢慢还的!3 独裁统治  不可否认,任何集权的政府,在行动力和效率上都要强于民主政府,但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好的一面,可以全国统一政策和思想,全军统一指挥和策略。而坏的一面,如果一旦决策失误,将不可挽回。好方面的例子,闪击法国和苏联,当时不论是苏联还是法国,纸面上的军事实力都是强于德国的,但是希特勒就是一心要用新型的机械化部队去进攻,结果反而取得了惊人的战果。还有就是在杰米扬斯克地区固执的的就地坚守,避免了拿破仑式的一溃千里,以及阿登的森林地区动用机械化部队反击歼灭8万多美军。坏方面的例子,敦刻尔克,初期希特勒看到取得占领法国的战绩,又心疼新组建的部队,未攻击英法联军,从而没有在心理上击溃对手,给了对手奇迹中的一点点反击希望。在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又迷信的觉得拿下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城市能击溃苏联人抵抗的决心,因此在外围部队已经快要成功解救被围的第六集团军(德国最好的步兵部队!),不允许里面的部队突围,导致二十万最精锐的步兵投降。同样,独裁的统治不允许不同的声音,所以这种体制下,强烈表达意见和感受的心理是一直存在的。一旦到了一个瓶颈,就会爆发出来,比如说高级军官对希特勒的刺杀。成功的时候大家觉得你是神,失败的时候责任就都在一个人身上,人民的情绪也会跌落的更快!  二 经济1 自然资源的匮乏  德国的经济很好,但是一级原料的匮乏是硬伤。所以在战略上,先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到南斯拉夫,最终是为了普洛耶什利油田。对丹麦和北欧,是为了丰富的铁矿资源。之后才是闪击法国,闪击波兰。最后进攻苏联的方向也部分说明问题,农产品丰富的乌克兰和高加索的石油,是必须夺取的。但是当战局发展到东线节节败退,北欧原料产地被无数次小规模袭击,普洛耶什利油田后期遭到美国轰炸机集群的重点摧毁,经济就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了。2 精品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是我自己命名,可能存在认知和理解的偏差。我认为德国的经济走的是精品路线。高科技高质量的经济,在发展速度、人才培养、军工业等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是那个时代是大工业时代,精品的经济无法带来量的效果,这点在军事产品上体现的尤为突出!所以还是在下面最重要的军事环节说好了。三 军事1 数量无法代替质量  前面说了,德国的经济就是精品的经济,宁可要好的产品数量少点,也不要大量的次品。单从最出名的虎式坦克来说,德国一共生产了2000多辆,而且一半都是因为机械过于复杂导致无法修复而自毁的。不算美国,光苏联的T34就有几万辆。虽然战损比德国有优势,但是对方在数量上更有绝对优势。当时德国把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用在了高科技武器的研发上,比如说,弹道导弹、制导导弹、超音速飞机、甚至飞碟。事实证明效果并不好。如果转化为流水线批量生产普通武器,也许二战还要再打几年。而且德国的人口是个硬伤,男女比例首先就去掉了一半,不适龄人员和各类技术人员政府人员等又去掉一半,真正前线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多,很多时候都是在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2 闪电战  德国成名的是闪电战,这是符合当时德国国情的一种扬长避短的战争策略。首先,一战后德国不允许有正规军,其军队的发展即使到了二战初期,也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说一线步兵的训练和装备,比如说步坦协同,空地协同。就是因为步兵的战斗力存在缺陷,也间接导致了对于坦克机械化部队的大规模使用,利用快速机动对对方部队大纵深的迂回包抄。苏联前期上百万部队就是因为通讯落后,一被迂回包抄就被打乱建制,成批的被消灭或俘虏。这种“一次性”的进攻确实能取得很好的战果。但是法国和苏联不同,苏联国土面积太大,有足够的土地来换取时间。等到后续的部队装备训练完毕,能够抵挡住闪电战的时候,战争就进入了相持阶段。一旦到了这个时候,闪电战就失去了效果。前期德国的装备都是快速机动型的,适合快速推进包抄对手。在相持阶段,遇到苏联著名的T34坦克就被打的很惨,间接催化了虎式坦克的诞生。而虎式坦克时速只有20公里,根本无法进行闪电战,是一种攻坚和硬碰硬的武器。到了这个时候,就相当于宣布放弃了闪电战。所以说,闪电战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旦进攻受阻转为相持,就到了消耗国力的时候,这是德国耗不起的。3 盟友  足球界有句话叫“不管是足球还是二战,意大利都是来坑德国的”。字面意思就知道,意大利在二战里是拖后腿的,北非和本土都是在靠德军在打,不仅没有帮忙,反而在消耗盟友的力量。日本方面,首先,一直以来都有陆军部北进和海军部的南进争斗。七七事变前的诺门罕战役两个整编师团一战被朱可夫打垮,战斗减员98%!导致日本南进的政策,入侵中国后向南到东南亚进太平洋的进攻方向,而不是北进苏联和德国会师。其次,在关键时刻,由于日本之前就定下了南进的策略,所以即使在德军最近离莫斯科只有二十几公里的时刻,日本仍然无动于衷,在间谍佐尔格的情报下,苏联远东两个防范日本偷袭的西伯利亚集团军十几万人急速增援莫斯科。最后,日本偷袭珍珠港,给了美国介入大战的借口。一方面,德国的既定政策是在打垮苏联前,不招惹美国。另一方面,美国国内歌舞升平,大部分人不愿意在看不到实际利益的情况下卷入战争。所以,罗斯福在得到英国和中国两方面情报,知道珍珠港会被偷袭的时候,给了日本机会(当日珍珠港内两艘航母在没有战斗和训练任务的情况下被命令调离)。美国强大的民转军工业实力,大工业时代战争机器的介入直接宣布二战即将结束。
TA的最新馆藏二战揭秘(1):德国为什么会输掉第二次世界大战?(组图)
导读:本文出自:作者彭志文
[img]http://pic.itiexue.net/pics/_8.jpg[/img]
[img]http://pic.itiexue.net/pics/_9.jpg[/img]
[img]http://pic.itiexue.net/pics/_0.gif[/img]
[img]http://pic.itie
本文出自:作者彭志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横扫整个欧洲的纳粹德国最终成为了战败的一方。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领导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作为一个爱好者,怀着对这个问题的浓厚兴趣,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与书籍,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思考,总结出了希特勒(或者纳粹德国)在中的十多个方面的失误,然后在专业论坛帝国师论坛,向众多志同道合的专家或爱好者进行了请教或共同的探讨。本文是根据最终的得票数统计,总结出来了二战中纳粹德国的十大错误:一。德国因为巴尔干战役耽误了五周左右的宝贵的进攻俄国的时间。被绝大多数参与讨论者认为是德国在二战中的一个最致命的错误。二。希特勒顽固奉行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作战方法,也被认为是一个致命错误,虽然这一招曾在莫斯科会战挽救了德国几乎崩溃的东部战线,但是它在整个战争期间给德国军队带来的灭顶的灾难远更比它的积极意义要深重得多。三。希特勒在敦克尔克让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事实上放走了30万英国远征军,使英国有力量继续战斗从而改变了整个二战的进程,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四。保密与间谍工作的严重失误,德国人的密码被盟国破译,却长期浑然不知,导致德国在战场处处挨打,节节败退。譬如苏联间谍佐尔格等给德国带来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五。西线一直到1944年6月才开辟,而希特勒却长期为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西线保留了过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线保留着50万人,如果能够把这些军队调到苏联前线,在1941年12月,德国人应该已经占领了莫斯科。六。第三帝国有一点变态的犹太政策,使德国在欧洲大陆、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七。如果德国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也许它不会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是一个永远不要去进攻的国家!”八。假如德国是和美国结盟,而不是与经济、、科技都不发达的日本、意大利结盟,二战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和日本、意大利结盟绝对是个错误。九。1942年,德国发动南线攻势后已经重新夺取了苏德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为一个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废墟的,军事上,经济上价值不大的城市反复争夺,为了很虚无的政治利益,用他们并不熟悉的战法流干了身上的血。并且在失败后,拒不接受事实,导致33万人的覆灭。斯大林格勒的错误其中还包括在战役初期的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方向进攻这样的战略上的错误。十。在第三帝国完全处于下风,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错误地发动“堡垒”战役加速自己的死亡与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断盟国登陆地点选在加莱,而错过了在诺曼底将盟军赶下大海,避免两线作战的最后机会两项并列被人们认为是二战中德国的第十项错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意志银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