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复旦大学博士后待遇遇的文件

您的位置:&&&&&&&&&&&& > 正文
人事部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确定问题的通知 00:00
发文单位:人事部文  号:人薪发[1994]4号发布日期:执行日期: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国发<1993>7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1993>85号)和《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人薪发<1994>3号)文件精神,现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资确定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从一九九三年十月一日起,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第一站和第二站工作期间的职务工资,分别按讲师职务工资标准的第四档265元和第五档285元确定。其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按所在设站单位的类别,由设站单位(含接受留学博士回国做博士后的非设站单位,下同)根据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工作表现和实际工作量,比照所在设站单位同类人员确定。
  二、为保证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常增加工资,各设站单位应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从一九九三年起经设站单位连续两个年度考核合格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可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对考核优秀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经设站单位考核并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设在人事部专家司)批准,在站期间可提前晋升或越级晋升工资档次。晋升增加的工资,从批准的下一个月起发给。
  三、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第一、二站工作期满分配工作后,各设站单位应将其在站期间工资、升级考核情况介绍到接受单位,在接受单位未聘任其正式专业技术职务前,仍按在站期间确定的工资标准领取工资,聘任正式专业技术职务后,按所聘职务确定相应的工资标准,但不应低于在站期间的工资标准。凡在做博士后期间中途退站、自动离站或每一期工作时间少于二十一个月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特殊情况,经人事部专家司批准的除外),均不适用于本条规定。如上述情况发生在第一站工作期间,他们出站后的工资待遇按博士毕业生对待;如发生在第二站期间,则按做完第一期博士后的人员对待。
  四、考虑到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流动的从事基础研究、尖端技术和高技术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原规定博士后研究人员享受的补贴,作为特殊岗位津贴仍予保留。
  五、今后凡遇到国家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职务工资、津贴水平也应相应予以调整。
  六、自一九九三年十月一日至本通知下达之前已工作期满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适用本通知的各项规定。其工资补发问题,在站期间的,由设站单位负责。
司法考试相关栏目推荐
··············
2017年司法考试移动班,支持以手机/平板电脑为载体学习网络课程,每15-20分钟一个讲座,化繁为简。权威名师倾情打造,授课幽默风趣,妙语连珠!
《刑事诉讼法》
《刑法学》
《民事诉讼法》
电话:010-
特色班精品班实验班定制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紧扣大纲全面讲解,超值优惠套餐!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智能交互课件,阶段测试点评。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个性化辅导方案,一对一跟踪教学。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大数据智能教学,私人订制服务。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法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Copyright & 2003 - 2017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咨询电话:010-6500111 咨询时间:全天24小时服务(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
传真:010- 投诉电话:010- 建议邮箱:&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18层()复旦大学博士后招聘最新待遇标准
复旦大学博士后招聘最新待遇标准
复旦大学李溪教授招收预科硕士、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生和招聘博士后信息一、招聘名额与主要研究任务(一)招聘名额:因科研工作需要,拟招收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各5名、博士后2名,预科硕士研究生6-10名。(二)主要研究任务:1、承担以下课题研究:(1)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和储蓄;(2)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3)空气质量的检测和污染控制;(4)饮用水的处理和工业废水的治理。欢迎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的人员加盟李溪教授研究组,专业不限。机电、电池、环境、物理、水利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材料工程,能源工程、化学、化工(催化)、土木(建筑)、生物、医学等以及文科类相关专业都可以申请,专业没有优先权。二、申请条件1、热爱科研、为人诚实、工作认真、乐于助人;2、申请博士后,年龄在40周岁以下;3、具备较强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三、待遇待遇与研究成果直接挂钩1)预科硕士(本科毕业生): 元/年。2)硕士: 元/年。3) 博士: 元/年。4) 博士后:元/年。以上待遇不包含国家和学校的正常补助以及年终奖金。5)研究和学习期间,根据课题和工作需要将安排一次出国合作研究的机会,毕业或出站后视研究成果可直接推荐美国或欧洲留学。6)预科硕士生的户籍还没有迁出上海的,可以协助保留上海户籍。7)根据研究成果发一定的学期奖金。国家和复旦大学给博士后的待遇:(1)36000元/年;(2)7000元/2年(经费本);(3)80m2新精装住房(配有全套家具,300元/月租金);(4)10000元/2年奖金;(5)解决孩子上学(复旦幼儿园、附属小学或中学)和协助解决爱人工作;(6)申请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5万元、二等3万元);如果获得一等资助,还可以申请特别资助(10万元);(7)申请上海市博士后基金(4万元);(8)申请合作企业研究人员基金(5-10万元)。四、申请人应提供的材料1、从事研究工作的书面申请;2、申请联合培养硕士或博士需要原导师的介绍信;2、申请博士后需要提供博士学位证书或相关证明材料;3、个人简历(代表著作、重要获奖情况等);4、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博士后需要提供配偶及子女的基本情况及其流动意向等材料;5、申请研究课题种类。有意向者可将申请材料通过以下联系方式直接发送至复旦大学李溪教授,经初审合格后,李溪教授将会及时通知面试。五、联系与咨询欢迎有意来复旦大学从事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的人员来电或来函咨询。联系人:李 溪联系电话:021-656 42789 传真:021-656 42789联系地址:上海市邯郸路 220 号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邮编:200433E-mail: xi_li@招生或招聘时间:2009年3月—2009年12月附:李溪教授简介(一)基本情况李溪博士是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2007年5月至今, “复旦-浩清” 特聘教授。2006年12月至今,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2005年12月至 2006年12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和研究科学家。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材料科学工程系、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及环境与分子科学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研究助理。1996年8月至 2002 年 1 月,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物理系和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及环境与分子科学实验室访问研究科学家。于年分别两次获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及环境与分子科学实验室杰出成就奖.由于在纳米科技和环境催化净化方面的杰出成就, 李溪教授分别获得2001年二十一世纪2000个杰出的科学家(英国), 2001年二十一世纪伟大的思想家(美国), 2002年美国二十一世纪500个领袖(军)人物(美国)等国际高级荣誉称号. 目前被多家国际顶尖专业学术期刊特约为评审专家.(二)研究成果李溪博士在纳米材料合成, 环境污染物的多相催化反应和净化机理以及应用技术,光电子能谱、质谱分析、离子肼技术、脉冲激光蒸发源、离子溅射技术、纳米团簇的电子衍射技术,真空和激光系统,以及原子分子的量子化学计算等方面有长达15年的丰富经验。 第一个把芳香性和反芳香性的概念引入到金属上,做出了许多重要发现。比如,第一个含有四配位平面碳原子的最小5原子分子,第一个芳香性的全金属芳香团簇,第一个全金属反芳香团簇,第一个高稳定的最小的四面体全金金字塔团簇。已发表包括3篇《Science》(《科学》)杂志论文的近60篇高级别SCI论文。学术论著已被引用1000多次,其中许多研究成果被学术和大众媒体广泛报道,如《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Science News》(《科学新闻》)、《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化学工程新闻》)、《Nature》(《自然》)、《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英国皇家化学学会》)、《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德国科学家》)和 (German equivalent of Scientific American) 等。(三)相关李教授的链接1http://environment./yuanxi/introduce/lxp.htm
据介绍,引进的博士后均任正处级实职,享受同级干部岗位工资和相关待遇。引进的博士后均确定公务员身份。到党政机关工作的由省(市)财政统一解决住房,并由省财政一次性发放安家补助费2万元,同时享受各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除省财政一次性发给2万元安家补助费外,由所在单位解决住房,同时享受各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引进的博士后在任职期间可兼职从事科研工作,具备资格的可担任研究生导师,允许兼职兼薪。三、评选条件(一)博士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1、领导重视。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博士后工作,科研经费充足,能有效支撑博士后科研工作的开展。2、机构健全。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管理机构,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成立了专家指导组,人事、科研、后勤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良好;博士后科研设施完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能够共享。3、制度完善。制订了具体的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博士后科研立项、选题、考核、评估及其生活待遇、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均有章可循。让博士后工资再倒挂一次
已有 51875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博士后 卓越中心 协同中心 引进人才
20万元/年的收入能招到博士后吗?博士后应该是科研第一线的主力军,但国内很难招到博士后,优秀的博士后更是凤毛麟角了。那新鲜出炉的博士们都去哪儿了?一部分离开了科研,一部分优秀博士去了国外做博士后,还有相当大的一批直接拿到了永久职位。一般来说,刚毕业的博士是不具有完全的独立工作能力的。一方面能够比较独立地完成一些研究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导师提供方向上的指导,提供研究经费和科研环境的支持。这是为什么需要博士后制度的原因。直接拿到永久职位并不是一件好事,不少人就这样废了。同时,人才不流动,对科研是件很坏的事。有这么多永久职位给新博士,说明中国的科研处于扩张期,是人才的卖方市场。既然有需求,就很难劝说新博士选择做博士后,而不去接受一个水平差点儿但稳定的永久职位。我一个学生刚去了某大学当讲师,学校要求他们去做在职的博士后或者出国。我想这个学校一点也不糊涂啊,先把人稳住,再去补课。去国外的博士后就更难劝,科研水平先不讲,工资高几倍,而且过几年回来可以申请各式的引进人才,明显是快车道,谁还愿意在国内做博士后?好象记得中科院白春礼院长还是副院长、负责百人计划的时候说过一句,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的核心在于我们将年青人当接班人培养,而不是当劳动力。待遇是放在最后的,无论如何,我们现在还没办法跟欧美比待遇。靠前两条,我们也留住了不少优秀人才(我们中心规定必须先做博士后才能成为正式职工)。吸引国外博士后,待遇就很关键。用人制度也是吸引优秀外籍博士后的一个障碍。在国外做博士后的话,有可能拿到tenure-track,中国的教授好象大家自己都是要签合同的吧?反正我是没搞明白我算不算终身职位。国内粒子物理同行在筹建教育部协同中心和中科院卓越中心的过程中,反复讨论了当前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考虑如何利用这两个中心的政策自由度,率先突破这些制约。在人才培养上,大家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是青年人才的评价体系问题和博士后待遇问题。评价体系的问题,最终需要回归到由小同行专家按学术水平来评价,而不是各种头衔和数字指标。这需要各级管理部门把每评价一个人都当成一件大事,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卓越中心去年由领域内的小同行专家组(有一半是外聘的)评选了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希望各成员单位考核、提职时能参考。这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土博士后和引进人才的不平等问题。在博士后问题上,怎么留住去国外的博士后、怎么吸引外籍博士后、怎么让优秀博士选择在高水平的地方做博士后而不选择一个平庸但稳定的职位,关键还是待遇要高,拉开差距。一说到收入拉开差距就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一面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现状,一面是跨越式发展,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心。在全球化人才流动的环境下,前者决定了平均收入水平不可能高,后者决定了高端收入水平会向国际看齐。两者构成张力。无论什么样的制度设计,都避免不了这种张力撕扯下的痛疼。现阶段不应追求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应致力于实现机会的平等、程序上的公正透明。因此这两个中心联合设立了“赵忠尧研究奖金”,用于招收国际一流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各成员单位自行负责招收和进行日常管理,但统一评选。入选者称为“赵忠尧博士后”(Chung-Yao Chao Fellow),在其工作单位工资收入外,个人每年可获得8万元人民币奖金收入。对我们所来说,入选博士后的收入约为每年20万元,约合3.2万美元。这跟国外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估计4-6万美元),加上永久职位说不清楚,因此吸引“一流”博士后大概还是不够,但应该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中微子方向的广告见
&新强子物理、高能量前沿、加速器与探测器方向同样招收,感兴趣的博士请从速申请。)20万元/年的收入高于绝大部分的副教授、副研究员,实际上是收入倒挂了,却是短期内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博士后做为一个临时职位,不能象学生那样管理,工资也不应该纳入职工或学生的收入体系,而应该由项目和科研经费支持。我们有一个美国合作者,曾经同时收了20多个博士后,光是支持博士后的项目经费支出每年就有一百多万美元。而我们一个面上基金,按劳务费比例,只能支持一个博士后一年的工资。从长远看,也许将支付博士后和学生的经费从劳务费中独立出来(或者换个名字),加大支持力度,才是使博士后制度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曹俊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65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上海交通大学关于调整博士后人员工资待遇的通知
你的位置:&&
上海交通大学关于调整博士后相关
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
&各学院(系)、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随着学校事业发展,经研究决定对《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沪交内(人)[号)作如下调整。
一、博士后实行合同管理
合同由博士后研究人员与博士后流动站(或未设博士后流动站的学院)、联系导师三方共同签订。合同包括:权利与义务、相关待遇、考核等内容。详见附件一。
二、博士后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
1.、博士后的年薪不低于6万元/人,最高不超过12万元/人。具体额度由联系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或未设博士后流动站的学院)及博士后本人协商确定。外籍博士后的工资待遇亦按此标准执行。在职博士后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均由其在职工作单位全额支付。
2、博士后的社会保险每年根据上海市相应主管部门公布的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作相应调整(2010年度按2450元/月缴纳)。外籍博士后的保险按照我校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标准执行。
三、博士后待遇经费来源
1、博士后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所需费用原则上由联系导师的科研经费全额支付。
2、财务独立核算单位博士后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等费用均由各单位自行承担,鼓励各单位制定支持政策。
四、学校对招收博士后的支持政策
&&& 1、学校对博士后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实行补贴政策,补贴期为二年。补贴方案如下:
(1)世界排名前200名(含)大学毕业的博士到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学校补贴年薪8万元/人。
(2)海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到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学校补贴年薪6万/人。
(3)其他,文理科补贴年薪5万/人,工科补贴年薪4万/人。
2、在学校工作不满三年的院士和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者等招收博士后,可以从学校提供的“985/211工程”科研启动经费中列支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部分年薪;在学校工作不满三年的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特聘教授和讲席教授等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可从学校提供的“985/211工程”科研启动经费中列支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部分年薪。
3、以上补贴政策,不重复享受。由联系导师提出申请,人力资源处核定补贴额度。
学校对博士后实施年度考核制度。
1、博士后的工资按月平均发放80%,对年度考核合格者在年底一次性发放20%;
2、考核优秀者,学校奖励4000元;考核良好者,学校奖励2000元;
3、两年期满人员,未经学院、流动站和人力资源处同意,擅自滞留在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再发放第二年的考核奖励津贴。对于考核不合格者,给予退站处理。
具体考核办法详见附件二。
1、凡中途退站、擅自离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等费用由联系导师支付,学校不予补贴。对于已经给予补贴的,学校将予以收回。
2、以上所涉费用为人民币,均为税前金额,年薪含本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部分。
3、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资待遇,以补充协议方式自日起实行。导师应交付的费用自日起作相应调整。
4、凡与本通知不符的相关规定,以本通知为准。
&&&&&&&&&&&&&&&&&&&&&&&&&&&&&&&&&&&&&&&&&&&&&&&&&&&&&&&&&&&&&&&&&&&&&&&&&&
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处
&&&&&&&&&&&&&&&&&&&&&&&&&&&&&&&&&&&&&&&&&&&&&&&&&&&&&&&&&&&&&&&&&&&&&&&&&&&&&&
2010年6月21日
上海交通大学人事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制作
版权所有 上海交通大学
Copyright & 1996 - 2004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博士后待遇60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