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二战有多少人的骨灰想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

台属在台湾去逝,在台湾没有亲近属。如要把骨灰运回大陆,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有什么规定?
把骨灰运回大陆,目前已经没有限制性规定了。具体的手续怎样办,建议你直接与具体的承运单位联系。
给你相关信息一份文件,希望对你有帮助。
《民政部关于台湾同胞回大陆办理丧葬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区)民政局:
自台湾当局允许一般民众回大陆探亲以来,回大陆探亲的台胞日渐增多。他们中间,有的要求祭扫和修复祖墓,有的提出购买墓地,有的询问回大陆安葬骨灰或遗体等丧葬方面的政策。民政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日联合下发的《关于华侨去世后回国安葬问题的通知》〔民(1984)民20号)〕和日联合下发的《关于华侨修复祖墓问题的通知》〔〈84〉侨政会字第042号 〕中,已经对台胞回大陆安葬骨灰和修复祖墓的问题作过规定,这些规定仍然有效。对各地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经征得中央对台办同意,特作如下通知:
一、台胞回大陆探亲、旅游期间要求祭扫祖墓,凡能查找到的,一般应允许祭扫;已经平毁的,可视具体情况加以解释。对祭扫和修复祖墓要加强管理...
把骨灰运回大陆,目前已经没有限制性规定了。具体的手续怎样办,建议你直接与具体的承运单位联系。
给你相关信息一份文件,希望对你有帮助。
《民政部关于台湾同胞回大陆办理丧葬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区)民政局:
自台湾当局允许一般民众回大陆探亲以来,回大陆探亲的台胞日渐增多。他们中间,有的要求祭扫和修复祖墓,有的提出购买墓地,有的询问回大陆安葬骨灰或遗体等丧葬方面的政策。民政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日联合下发的《关于华侨去世后回国安葬问题的通知》〔民(1984)民20号)〕和日联合下发的《关于华侨修复祖墓问题的通知》〔〈84〉侨政会字第042号 〕中,已经对台胞回大陆安葬骨灰和修复祖墓的问题作过规定,这些规定仍然有效。对各地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经征得中央对台办同意,特作如下通知:
一、台胞回大陆探亲、旅游期间要求祭扫祖墓,凡能查找到的,一般应允许祭扫;已经平毁的,可视具体情况加以解释。对祭扫和修复祖墓要加强管理,不得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得恢复和建立宗族墓地,不得占用耕地或在国家规定保护的范围内修坟造墓,要注意防止坟山以及由此引起的宗族矛盾。如台胞提出政策允许范围以外的要求,应耐心说服,讲明道理,劝告制止,不要简单从事。
二、台胞去世后,其亲属要求回大陆安葬,一般只允许安葬骨灰。要求将遗体运回大陆安葬的,须由其亲属报请其原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依当地有关规定从严审批,批准后还须经海关卫生检疫合格。安葬地点由民政部门负责安排。当地有公墓的,安葬在公墓内;没有公墓的,可在当地政府指定的荒山荒地或不宜耕种的瘠地埋葬。
三、回大陆探亲、旅游期间去世的台胞,如死者生前或其亲属要求在大陆安葬,应遵守安葬地人民政府有关殡葬管理的规定。如其亲属要求将遗体或骨灰运出大陆以外安葬,一般应予同意,殡葬管理部门要提供方便,做到热情服务,收费合理。对患急性传染病去世或高度腐败的遗体,须就地火化或深埋。
四、为满足台胞落叶归根的愿望,台胞较多的地方可根据需要,选择荒山荒地兴办为台胞服务的骨灰公墓。按国家有关规定批准的公墓中,允许向台胞出售或预售骨灰墓穴。收费标准比照港澳同胞收取,确有困难的,可酌情予以优待。
五、台胞在大陆的丧葬事宜,由民政部门统一管理,遇有重大疑难问题,应与对台部门协商,共同研究确定。
附一:卫生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办法》的若干规定(摘录)
(〔83〕卫防字第5号)
第九条 尸体、棺柩的有关规定。
一、移运前应当出示死亡诊断证明书;
二、尸体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三、棺柩封闭严格,无腐败液体渗出,无臭味散出;
四、经上述检查后认为满意者,签发进出境尸体棺柩移运许可证后,方准移运。
附二:海关总署关于对尸体、棺柩和骨灰进出境管理问题的通知
(84)署行字第540号日
广东分署,各海关、分关:
关于对尸体、棺枢和骨灰进出境的管理问题,原有一些规定,有的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情况。为此,现根据卫生部(83)卫防字第5 号通知印发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办法〉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的规定,重新规定如下:对进出境的尸体、棺柩,海关凭卫生检疫机关签发的进出境尸体棺柩移运许可证放行。旅客携带和个人邮寄骨灰进出口,如无异常情况,可迳予放行。
本通知执行后,原外贸部海关总署(58)关行殷字第986号指示附件(一)关于对灵柩、骨灰管理的规定即予废止。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李敖的大概没问题。刘镛的也应该没问题。孙中山的也应该没有问题。八卦小报大概没问题。其他的嘛,省点事吧。五星旗下的香港很多出版物都不让带,何况是。。。
bu xu yao .
问上海民政部门
现在人们一般不会选择放在家里,我想原因不外乎:一是害怕,二
是怕睹物思人。一般来说现在都是选择在公墓埋葬,放在殡仪馆相
对价钱来说比在公墓买墓地便宜...
这个问题中央已经在行动了。而且是有效可行的。这几年台湾没有发生重大事件是不会解放的。现在的台湾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要的是一个内乱的台湾而不是一个发展迅速繁荣的台...
如果离婚我把孩子给他会不会是罪人?心在刀割、可是他条件比我好
答: 1、“对方又不是律师”:学长是怎么知道对方不是律师的?既然如此,你是不是也有办法知道对方到底是干什么的了?如果是知名的法学专家、教师、法官、检察官、法律栏目主持...
答: 法律是什么?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用到法律一词,但是它的用法如此之多,使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法律的定义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它的目的和功能。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关注我们:
台湾老兵带100多个战友骨灰回大陆入选感动中国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记者 陈小愿 石龙洪)中央电视台19日晚播出&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节目,曾利用到大陆探亲机会,带回100多个大陆老兵骨灰坛的台湾老兵高秉涵当选。
  当天的节目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关于高秉涵的专题片,讲述了高秉涵的家国情怀以及他&感动中国&背后的心路历程。
  高秉涵1935年出生于菏泽市牡丹区吕陵镇高孙庄村,1949年10月随国民党军队到台湾。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带回100多个大陆老兵的骨灰坛,完成了这些老兵&回家&的遗愿。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相会。相煎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乡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却是满满的乡愁。&这是高秉涵得到的颁奖词。
  高秉涵在节目中回答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提问时说,他最后一次流泪是返乡回到村庄。&不省人事,我几乎要休克。这就是所谓的近乡情更怯。没有长期流浪的人体会不到。&
  高秉涵说,从到台湾那天起,就想家,想了60多年。
  白岩松说,高老不年轻了,还有多少任务等着您呢?高秉涵答道,还有21位乡亲在台湾,他们住在养老院,不能动了。&我有义务抱着他们的骨灰回到我的家乡菏泽,我要感恩。&
  现为菏泽旅台同乡会会长的高秉涵已年逾古稀,但仍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着想要回家的同乡一道返乡,&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
  当选&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还有航空英模罗阳、&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人。
  &感动中国&是央视年终重头节目之一,每年举办一次,每次评选产生10位年度人物以及1到3个特殊贡献群体,评选标准为&人物事迹所蕴含的人格力量能感动观众&。自举办以来,该节目已向观众展现了10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其中既有钱学森、朱光亚、袁隆平等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也有徐本禹、丛飞、王顺友等在平凡生活中做出不平凡事迹的普通民众。2011年,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获奖,是该奖项首次颁给台湾同胞。(完)
责任编辑:AP0013
心情分享加载中...
相关新闻: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台湾很近,人心很远(有感那年的老兵为什么不愿意回大陆)
我的图书馆
台湾很近,人心很远(有感那年的老兵为什么不愿意回大陆)
  台湾很近,人心很远
  昨天早上打开微博,很多人@我,是CCTV的一个节目,央视记者在台北街头采访一位百岁老人,老人曾打过八年抗战。面对记者,这位100岁的老兵说,年轻时最看重的就是当兵,跟日本打仗;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回大陆。
  无数@,饱含公众的期望,期望老兵回家。我立即召集龙越基金会的同事,紧急启动台湾老兵回家项目。这场在微博上的爱心接力也随即展开。先是找到央视驻台记者,记者说,这次采访是街头随机,只知道老兵姓陈,江西人。根据这点细微线索,我们委托台湾朋友谭端前往实地寻访,竟然在采访地附近的一个小区里,得到证实,老兵就住在这个小区。遗憾的是,小区的管理者,拒绝引见并介绍进一步的情况,要会见老人,必须通过荣民之家。
  荣民之家隶属台湾退伍军人辅导委员会,是负责台湾老兵养老的官方机构。今年3月去台湾时,我曾和他们有过接触,虽然有着很愉快的会谈,但我知道,要通过他们寻找老兵,是要经过一个很繁琐的程序和漫长的等待。繁琐,是基于台湾法律的严谨,但更多的,是因为对大陆人的狐疑和隔阂。
  央视的视频被越来越多的大V转发,越来越多的媒体记者开始联系我们,希望了解这位老兵更为详细的信息;在江西,已经有地方政府开始为这位老兵找家,并且愿意为回家提供帮助;也有网友和企业表示,愿意为老兵提供回家的路费。昨天晚上,央视记者最终通过朋友找到了这位老兵,但传递回来的信息是,老人不愿意被打扰。
  这场公众期待的老兵回家活动,似乎只是一厢情愿,始终没有主角的再现。
  台湾的朋友谭端采访过很多老兵,他说,老人不愿意被打扰,肯定会有自己的顾虑,要不,大陆开放台湾老兵探亲已经25年了,他为什么不回去?
  为什么?很多人都有如此的疑惑。
  在台湾,我曾采访了台湾老兵回乡运动的发起人姜思章。1987年4月,姜先生和几位老兵一起发起成立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并印发传单《我们已沉默了40年》: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却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难道不是人情义理的最起码要求吗?
  20多年后,台湾老兵返乡运动依然在用另一种形式在延续。只不过,回来的是一坛坛骨灰。山东籍老兵高秉函,这几年来,孤身背着100多坛同乡战友的骨灰回到家乡。在台北一间狭窄的办公室里,80岁的高先生得知我们的龙越基金会愿意为他提供帮助时,突然很感伤地说:我老了,背不动了,终于有人来接替这件事情。很多老兵弥留之际,都会找去高先生,当他们听到高先生说会把他们的骨灰送回家乡时,才会安然离去。
  在花莲县新城乡,身为老兵第二代的乡长将葬在乱坟岗里的200多位单身亡故老兵的遗骨捡起来,重新火化装入坛子里供在一间房子里。那是一群在“反攻大陆”的政治口号中终身未娶的老兵,反攻成了笑谈,连自己都成了异乡的孤魂。乡长说,他们的遗言,就是有一天能魂归故里。
  回家,即使在死后,依然绕不过的情愫。
  但是,这场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台湾老兵回家运动,却是另一场关于人心的离别。很多老兵,在回乡探亲之后,再没有回去过第二次。他们身上的政治标签,让他们的回乡之旅,显得有些委琐。本来是一场关于人性的重逢,却演变成政治的施舍。在花莲县的荣民之家门口,一位曾经参加过太原保卫战的抗战老兵,非常淡定地说,我再不会回去了,我打的是抗战,我不是反动派。
  各种政治运动遗留的阴影还在,很多家属对从海峡另一边远道而来、不期而至的亲人,仍然心有余悸;
  有老兵说,我回去只是给父母上坟,不要把我作为统战的对象;
  还有很多后代,他们更看重的,是金戒指和彩色电视机;有谁知道,多少老兵是举债回家,怀着一个儿子或者父亲的愧疚,当被洗劫一空后,伤心而返。
  谁,都想衣锦还乡,但衣锦,不仅仅指外表的光鲜,还有内心的体面。
  在台湾,我曾前往退伍军人辅导委员会联系骨灰回乡事宜,虽然有官阶较高的朋友引见,但对方依然满脸狐疑,戒心十足。聊得投机之后,对方告诉我:我被大陆人骗怕了,很多大陆人来找骨灰,就是为了骗遗产,甚至连大陆的警察都合谋开假介绍信;还有的人,当得知没有遗产后,骨灰就不要了。
  拜会完台湾退辅会,陪同我的这位朋友突然很严肃地提醒我:在和陌生人,尤其是年龄比自己长的人谈话时,要用“您”。那一刻,我满脸通红,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没有礼节,更惭愧的,是自己早已将这种中国传统的礼仪忘得一干二净。
  那天晚上,在台湾的两名大陆朋友约我去喝茶,茶馆很小,店主是泰北孤军的后代,听到我们的谈话,很有兴趣,非常热情,还送来了他珍藏的红酒给我们喝。结账时,我忽然有了一个很龌龊的疑虑:红酒会不会算我们钱?没想到,店主手一挥,今天晚上我请客。
  走在陌生的复兴南路,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恐慌,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但我却离我的国家日益遥远。这种距离,不在于时空,而在于历史的隔阂和文化的断裂。
  在台湾采访老兵的时候,我也经常会陷入对历史表述的纠结,解放,抑或沦陷,我生怕会触及他们的伤痛。为慎重,我不得不用数字表述,1949。没想到,偶尔的口无遮拦,心想对方会生气,没想却只是淡淡地一笑。
  5年前在缅甸,我采访过一名来自云南的华侨,1949年,他只有两岁,祖父带着他逃亡缅甸,而身为国军将领的父亲被杀掉。没想到,提到这段历史,他却非常坦然,他说,不恨共产党,那是不可能的,但那毕竟是历史,我们面对未来,需要更多的包容和抛弃个人的偏见,需要放下历史的包袱。他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天堂的,但天堂是现世,就是我们的快乐。
  一个战败方,会放下仇恨,从容地面对历史,不是因为无奈,也不仅仅是基于胸怀,而是内心的强大和自信,是对人性的信奉和尊重。
  追溯到童年,对台湾的印象是宝岛;后来,则是余光中的《乡愁》和于佑任的《望故乡》;再接着是琼瑶和郑智化。
  当了记者之后,突然发现,这个在童年记忆里美好而又感伤的地方,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色彩。那时,在稿件中关于台湾的表述,有很多的要求,比如和其他国家并列时,一定要用台湾地区或者中国台湾,台湾的新闻一定不能出现在国际新闻的版块中;甚至在每天的国内新闻里,都要硬生生地编辑一两个关于台湾的稿件,用这种意淫的方式来实现祖国的统一。
  同城的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台湾对抗大陆,瞎闹》,编排时分成了两行,成了《台湾对抗,大陆瞎闹》,结果,结果可想而知……有很多媒体在中国地图里因为漏印了台湾,结果……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患得患失!
  那时,军事新闻里最引人关注的,是又有多少导弹对准台湾,或者解放军一声令下,多少小时就可以解放台湾。
  对台湾最近的一个印象,则是来自电影《赛德克巴莱》,一句台词记忆颇深:如果文明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看到野蛮的骄傲。
  我们用什么来收复台湾?
  在台湾,我发现很多人,尤其是台湾的年轻人在谈及国家的时候,经常会一脸迷茫:中国?台湾国?中华民国?惟有和抗战老兵谈到国家时,没有过多的分歧。这个游离于母体之外的小岛,和大陆的最后一丝纽带,或许只剩下1945年之前的那段历史,以及亲历那段历史的耄耋老兵。
  或许,只有老兵回家,历史回家,人性回家,才会有台湾的回家。
  今天,还有两条和抗战老兵有关的新闻在微博上引起关注,一个是生活在深圳的抗战老兵陈开清,因为户籍没有在深圳,至今还寄居别人的办公室,无法得到当地政府的帮助;另一个是陕西韩城的抗战老兵何光奎,为了申请更多的生活补助,他多次上访,申诉信里,他说:我生不逢辰,历经两次战乱,在抗日战争中为国为民做了一点好事,但在解放战争中对人民造下了不可宽恕的罪恶;他还说:1951年元月在清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的高潮中,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立功者奖。我蒙获宽大、不杀,耐心的教育我二十五年,恩比山高,德似海深。
  一个被政治裹挟的个体士兵,要有多大的隐忍,才能说出“罪恶”“匪”“恩比山高,德似海深”这样的话。
  在申诉信中,这位老兵说,他曾找到陕西韩城市民政局,民政局的领导说:想要钱,去台湾找国民党;你的血债我们都没追究!
  试想,如果何光奎真的去了台湾,他是否需要另一个版本的申诉书?
  央视采访陈姓老兵的视频,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昨天晚上,央视新闻联播出乎意料地重播了这段视频,江西一位90岁的老奶奶陈菊月突然对着电视大喊:那是我哥哥。陈奶奶说,她记得最后一次见哥哥,是在1932年,当时哥哥参军,骑着一匹马走出了村子,之后便再也没见面。
  就在我们想方设法去核实这条线索时,我们发现,在微博上,有无数陈姓的江西人留言,那是他们的亲人。
  一场战争,让无数的个体离去,让无数的家庭离散。但1945,并不是战争的结束,而之后的政治分歧,让那些虽然侥幸活着的人,依然不能与家人团聚。在台湾的海岸线上,曾经到处都是住着铁皮房子的孤身老兵。如今,大部分已化为孤魂野鬼。
  有细心的网友在央视记者采访的视频里面,还是感触到了这位陈姓老兵内心的一丝期盼,当记者采访他时,沉默寡言的他突然有些激动地反问:你们大陆来得啊?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和陈姓老兵的联系还在继续,他是不是陈奶奶的哥哥,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他最终能不能回到家乡,或许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做好准备,我们有没有放下用统战的思维去面对另一个群体,我们能不能不要用政治认同来主宰对个体的人性关怀,我们是否应该让英雄远离党派的纷争和轮回,成为国家的永恒。
  老兵回家,是一个已经进行了四年多的公益活动,我们更多地希望,这种对人性的关注,能跨越历史和政治的隔阂。
  让政治归于政治,让人性回归人性。
馆藏&2291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网上说有至少30万日本人留下台湾,这就是说至现在有约15%的台湾人是日本人?,老蒋怎么尽干这种缺德事,不把他们遣送回日本呢.  日本人抓中国人当劳工,又杀又打的,中国确给日本安家,到头来日本还整天骂中国.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因為國民政府前來台灣接收的時候,他們派了兩種人.一種是語言相近的閩籍官僚,一種是通曉日語的東北失業人口,不是貪官就是污吏,不然是在內地找不到工作落寞的知識份子.兩種根本分不清誰是誰,誰是日本人而誰不是,可能還跟台灣漢奸仕紳達成某種程度的分贓.      
在日据时代。台湾岛上的人分三等。第一等:"内地”的日本人。第二等:日化的琉球人 。第三等:台湾本省人。
日本二战时期,要把台湾本省人“皇民化”。很多台湾青年被送上战场当炮灰,
45年,日本战败,弃台湾岛而去!被同化了50年的台湾人感觉被人抛弃了  
蒋介石说:那些宁愿做日本走狗的台湾本省人实在很可恶!于是,该杀的杀,该捕的捕!
中华民族有个词语叫“气节”,就是宁死不做汉奸。凡是做汉奸者均被世人唾弃,汪精卫夫妻既如是!
台湾本省人,本为汉族居多。身逢历史剧变,有正气凌然反抗日本侵略的,但也有甘做日本走狗的。
  据当时的官方报告,日之后,留台日人连同家属共776人。  http://www.koryu.or.jp/08_03_03_01_middle.nsf/86a1aa62f6/56cea96eec0ab001db1c0/$FILE/hsuyuming2.pdf
  你们说是不是2300万呢?哦,错了,应该是不是600W呢?维基百科上说的  http://zh.wikipedia.org/wiki/臺灣人口史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老兵回大陆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