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与苏州市吴江经济开发区经济哪个好些

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苏州无锡上榜,南京却…-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苏州无锡上榜,南京却…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16:16:51
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30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称,深圳、香港、上海等10个城市最具综合经济竞争力,江苏苏州、无锡两城上榜,至于省会南京,却落榜了……
哪些城市最具综合经济竞争力? 2015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台北、天津、北京、苏州、澳门和无锡。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介绍,与2014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名单没有显著变化,只有广州超越台北跻身第4位,北京超越苏州跻身第6位。从十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中西部地区无一城市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但从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来看,重庆、成都、武汉分列第5位、第8位和第9位,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比较明显。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中,天津的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最高,而澳门的综合效率竞争力指数优势明显。哪些城市最具可持续竞争力? 2015年可持续竞争力指数的十强城市分别为: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澳门、广州、杭州、苏州、南京和青岛。倪鹏飞介绍,与2014年相比,青岛取代厦门进入可持续竞争力十强城市之列,深圳延续了近年来的良好势头,超越澳门跻身可持续竞争力十强城市第4位。虽然香港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被深圳赶超,但是相对于内地城市而言,香港的可持续竞争力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在可持续竞争力的六大分项里,香港的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和全域城市三大指标均位居榜首。与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分布较为相似,可持续竞争力十强仍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在“十三五”开局阶段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上述三大城市群将继续担当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火车头。哪些城市最宜居宜商? 2015年,中国宜居竞争力十强城市分别为珠海、厦门、舟山、香港、海口、深圳、三亚、温州、苏州和无锡。倪鹏飞介绍,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分别占据4席和3席,环渤海地区无一城市入选,海南省的海口和三亚双双位列中国宜居城市十强。从近三年来全国宜居城市十强分布来看,珠海一直占据榜首位置,厦门和舟山首次进入宜居城市三甲,温州成为宜居城市十强中进步最快的城市。2015年,中国宜商竞争力十强城市分别为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基本上为全国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中,香港、北京、上海仍牢牢占据中国宜商城市竞争力三甲位置,重庆从2014年的第9位跃升至今年的第7位,而杭州则取代南京跻身于宜商竞争力十强城市。倪鹏飞分析说,从城市宜居竞争力与宜商竞争力的相关关系来看,两者总体上呈现出线性正相关关系。但从宜居和宜商竞争力十强城市来看,只有香港与深圳同时进入了十强之列。也就是说,中国宜商城市建设最好的十个城市中,其宜居城市建设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位。因此,中国城市特别是全国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宜居城市建设和宜商城市建设中必须同步推进,从而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城市竞争力的区域格局怎样?倪鹏飞介绍,从全国六大区域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分布来看,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区域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变异系数来看,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变异系数最高,而西北地区的变异系数最低。也就是说,均值水平越高的区域变异系数也越大。此外,各大区域内部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变异系数均小于全国城市间的变异系数,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距要大于区内城市之间的差距。从全国各大区域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均值比较来看,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区域排序依次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与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区域格局不同的是,均值水平最低的西南地区,其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变异系数却高居全国六大区域之首,并高于全国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变异系数。其他区域的可持续竞争力变异系数排序依次为西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东南地区和中部地区。长按二维码,关注“人民网江苏视窗”,为您网罗江苏大小事~
微信号:jspeople0252015中国城市财力榜出炉 苏州第6 南京排名11_新浪江苏_新浪网
  继去年推出《2013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排行榜》之后,标准排名研究院今年继续在全国两会期间,联合《投资时报》和凤凰网推出《2014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排行榜》。榜单显示,前十名城市和2013年一样,分别为上海、北京、天津、深圳、重庆、苏州、广州、武汉、杭州、成都。
  标准排名研究院表示,榜单选自全国29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数值。其数据来源均为各城市财政局或政务网,尤其是地方两会上官方的《关于XX市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影响一个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名的因素主要有:城市行政级别和规模、与GDP相对应的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选择、财政税收体制以及当年的偶发因素等等。
  当然,按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绝对规模进行城市排名,固然能够更确切的反映地方发展情况,但也应考虑到不同行政级次城市的可比性问题。比如,位列榜单第8的副省级城市武汉,与直辖市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就不具有直接可比性。
  为此,标准排名研究院按照城市级别制作了分榜单。在副省级城市15强排名中,深圳、广州、武汉、杭州、成都、南京、青岛、宁波、沈阳、大连位居前十位。在地级城市榜单30强中,苏州、郑州、无锡、长沙、南通、福州、佛山、合肥、烟台、徐州跻身前十名。
  根据制作榜单过程中的梳理发现,2014年全国各城市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普遍下行。尤其是那些以传统过剩重工业为产业支撑的城市,收入下滑明显;而那些产业结构比较多元、消费规模较大的城市,收入则更为平稳。
  究其原因,除了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有部分减税减费的因素。这表明,各城市加强了对财政收入质量的追求,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部分往年因财政空转、虚增非税收入带来的“收入水分”。对财政收入质量的追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这其中,资源型城市的财政收入波动尤为明显。比如鄂尔多斯因为煤价降低导致财政预算收入少了10亿元,相当于一个县一年的财政预算收入,而位次也从2013年的25位下降到现在的32位;再如唐山市随着国家治理雾霾的深入,当地的“削钢”行动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令唐山的位次从2013年的38降到了2014年的43名。
  以地区差异分析,东北三省多年来产业以传统重工业为主、民营经济比重较低、服务业相对不活跃,石油等重要工业品价格下跌明显,房地产的不景气,都使得这些省份的城市主体税种增长疲弱,甚至出现负增长。中西部的安徽、广西、四川、云南、湖南等省份的城市原来多依靠投资拉动增长,在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产业投资增速下滑;加上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使得这些地区城市的财政收入增速下滑明显。东部如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等地城市,仍能保持较平稳的增长。原因是这些地区城市的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占比较高,对税收增长贡献明显;产业最先进行转型升级已有成效;常住人口基数大,消费稳定,财政收入增长稳定。
  反应到榜单上,我们可以看到:总体而言,与2013年相比,2014年的50强中前十名顺序没有变化,在数值上,这十个城市均突破了千亿元的大关,2013年,突破这一数值的仅7个城市。第二梯队当中,2013年位居前列来自东北的大连、沈阳此番位次有所下降。在50强榜单中,沿海的江苏省有10个城市入选,山东省有6个城市,浙江省有7个城市,广东省有5个城市,福建省有3个城市。而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广西等西部省区则依然没有城市入榜。
  具体到部分城市,50强中有三个城市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下降,其中沈阳从801亿元降到785.5亿元;昆明从450.8降到444亿元;鄂尔多斯从440.1亿元降到430亿元;大庆和太原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虽有略涨,但已跌出50强名单。沿海的广东惠州和江苏泰州则在2014年挤入50强。有意思的是,东莞尽管在2014年遭遇扫黄事件,但其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并未受到影响,如期完成预定目标,其在全国的名次也由去年的30名上升到28名。这说明,传说中的性产业并非东莞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榜单的背后,是收入增速的放缓、土地出让收入的分化,使得部分地区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而我们知道,城市财力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一个数据,因为民生的支出就源自这个“钱袋子”。但花钱的地方仍有很多,如民生领域要加大投入力度,经济下行需继续减税清费,城镇化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出更多要求,公务员事业单位养老改革需要更多财政资金投入等。
  根据城市各自的特点,其支出也有所侧重。比如北京市,其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主要用于统筹资金聚焦“城市病”,投入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工作;还包括研究建立了财政转移支付与人口调控、产业疏解挂钩机制等等。
  需要追问的是,按照习近平的“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百姓如何从财力榜中有“获得感”?也就是如何进一步优化、整合现有支出结构,将公共财政投入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又如何建立财政民主机制,管住政府的“钱袋子”?这依然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课题。
03-10 08:09|分享
03-10 08:07|分享
03-10 08:04|分享
03-10 07:59|分享
03-10 07:55|分享
03-10 07:44|分享
03-10 07:37|分享
03-10 07:35|分享
03-10 07:33|分享
03-10 07:30|分享
新浪地方站南京有钱人不是比苏州多吗?应该不会比苏州差吧,苏州gdp高更多是各种外资代工厂堆积的 实际一般工人工资不如南京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6-07-23 13:00
不知道。省和中央知道。
发表于:16-07-23 13:40
以下是引用 第1楼 @jamy1985 的话:
苏州gdp高更多是各种外资代工厂堆积的 实际一般工人工资不如南京...
& 愚昧。你以为南京的厂都是你家的?
发表于:16-07-23 13:44
要点脸好吗?找骂贴
发表于:16-07-23 14:07
天气热,省省吧。
发表于:16-07-23 14:26
常熟》六合
张家港》江浦
吴江》溧水
太仓》高淳
苏州《《《《南京
苏州-南京=昆山
发表于:16-07-25 11:39
苏州的富人没南京多,苏州本地老百姓也没南京老百姓富,毕竟南京是六朝古都,华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党政军中心,集聚着一大批高端产业,南京是研发,苏州是生产工厂,看看南京一套房多少钱,苏州一套房多少钱,一般老百姓就比房产价值就能看出哪里富了
发表于:16-07-25 11:50
被系统删除于: 16:58:27
发表于:16-07-25 12:10
以下是引用 第7楼 @天涯任我飞 的话:
苏州的富人没南京多,苏州本地老百姓也没南京老百姓富,毕竟南京是六朝古都,华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党政军中心,集聚着一大批高端产业,南京是研发,苏州是生产工厂,看看南京一套房多少钱,苏州一套房多少钱,一般老百姓就比房产价值就能看出哪里富了...
安静地出生,安静地死去&
永远的南京,永远的南京人
发表于:16-07-25 12:12
蓝领工人工资苏州大于南京
高端研发,体制内人员,各垄断性国企员工收入南京于苏州
发表于:16-07-25 12:23
流水线领班在阿苏就算人才了
发表于:16-07-25 12:57
有请苏州网友给我仔细听着!一说到经济,苏州有总自我好感。其实,苏州比南京差远了。
全部修复南京城墙,一展大明帝国雄风
发表于:16-07-25 12:59
回复7楼的@天涯任我飞 :赞同!整体层次苏州不高,南京高端。
全部修复南京城墙,一展大明帝国雄风
发表于:16-07-25 13:04
我大南京轻轻松松击扒苏州。苏州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过多辩解。
全部修复南京城墙,一展大明帝国雄风
发表于:16-07-25 13:41
被系统删除于: 16:58:27
发表于:16-07-25 17:24
被系统删除于: 18:11:25
发表于:16-07-26 08:44
南京就别和苏州比产业了,南京没什么产业,做好保卫周边城市的工作就可以了,经济不是你们的主要任务,军事驻地才是你的功能。你做你的保卫科,我做我的市场部,分好工。
发表于:16-07-26 09:43
回复 17 楼 @speakyourmind :
你们这些挑大粪种田的农二就是会YY,北京广州也是保护别人的?
发表于:16-07-26 10:11
被系统删除于: 11:24:33
发表于:16-07-26 11:03
回复 第18楼 的 @支献礼:
你才是挑大粪的,北京广州那叫北上广,是超一线,经济中心,懂吗,保卫科不仅仅要保护苏锡常还得保护北上广。
发表于:16-07-26 11:06
回复 第19楼 的 @dora5291 :
笑话,蓝领嘲笑白领和金领,也是醉了!
发表于:16-07-26 11:12
回复 20 楼 @speakyourmind :
没看到几个苏州人在这里,只看到好几个所谓南京人在这里唧唧歪歪的,酸不拉唧的
发表于:16-07-26 11:14
回复 第22楼 的 @苦咖啡321:
就是,有什么好酸的,被人超过别难受,奋发图强才对。嘴上BB,死的更快。
发表于:16-07-26 11:15
回复 22 楼 @苦咖啡321 :
那些所谓南京人是想找存在感吧,可没几个苏州人愿意搭理
发表于:16-07-26 11:19
回复 第24楼 的 @苦咖啡321:
我搭理了 我傻逼了 哈哈
发表于:16-07-26 14:22
被系统删除于: 15:12:27
发表于:16-07-26 14:34
发表于:16-07-26 15:09
穷比徽2也只有嘴上大喊比苏州富了,然而省内外谁同意了?徽2的智商真是低,毒化工和炒地皮想超越苏州?等50年都不可能!
发表于:16-07-26 15:31
以下是引用 第17楼 @speakyourmind 的话:
南京就别和苏州比产业了,南京没什么产业,做好保卫周边城市的工作就可以了,经济不是你们的主要任务,军事驻地才是你的功能。你做你的保卫科,我做我的市场部,分好工。...
发表于:16-07-26 19:12
回复 28 楼 @SZ人民 :
你妈站街的钱你省着点花,别总是泡网吧。你们工头找你搬砖也找不到你。
发表于:16-07-26 19:39
南京和苏州,由于经济上的巨大差距,应该学习武氏兄弟相处之道。虽然武大郎在武松跟前是侏儒,但大郎对武松很好,并没有到处证明自己比武松高大,坦荡真实不装不矫,赢得了弟弟的尊敬;武松虽然在外很混得开,社会赞誉度远超长兄,但对长兄情深意切,并没有因为武大郎非常矮、是个卖烧饼的而歧视他,举手投足间体现出尊敬和帮衬。
说明了差距不是问题,只要互相尊敬,互相理解,就能相处好;首先要净口。
发表于:16-07-26 19:50
回复 31 楼 @红模仿 :
你全家死光光
发表于:16-07-26 20:12
以下是引用 第31楼 @红模仿 的话:
南京和苏州,由于经济上的巨大差距,应该学习武氏兄弟相处之道。虽然武大郎在武松跟前是侏儒,但大郎对武松很好,并没有到处证明自己比武松高大,坦荡真实不装不矫,赢得了弟弟的尊敬;武松虽然在外很混得开,社会赞誉度远超长兄,但对长兄情深意切,并没有因为武大郎非常矮、是个卖烧饼的而歧视他,举手投足间体现出尊敬和帮衬。
说明了差距不是问题,只要互相尊敬,互相理解,就能相处好;首先要净口。...
苏州不是一直说自己是江苏老大的吗?武大也该是你麻痹的你苏州啊?这会怎么又装起“二”来啦?!
该换换签名了
发表于:16-07-27 08:51
回复 第32楼 的 @支献礼:你老母坟头的草有1米高了,杂禾中
发表于:16-07-27 08:57
以国家转型发展中心城市的策略来看,南京迟早超苏州
发表于:16-07-27 09:51
回复 35 楼 @sis :
南京超苏州是理所当然的,毕竟自古以来就是大城市框架,前朝首都。倒是现在觉得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发表于:16-07-29 08:56
美国人对中国的固有印象也很难改变,因为带有敌意,又觉得有竞争关系。
发表于:16-07-29 10:09
在中国钱和权是纠缠不清的好基友,苏州再好也就是头奶牛,没权有钱也不是你能花的!
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查看: 11202|回复: 14
为什么上海,南京,杭州普遍被认为高于苏州一个层次?
在线时间 小时
古代苏州排第一方阵是没人质疑的,现在是不是苏州的城市发展中缺了什么?
在线时间 小时
一个是直辖市两个是省会
在线时间 小时
在线时间 小时
中国城市发展网 && 城市发展 && 发展战略 &&&&关于苏州城市发展定位思考
苏州经济规模不断做大,进入新世纪来,渐次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区域之一、中国最大的 制造业城市之一、中国最大的外贸进出口地区之一。 于是, 酷爱苏州的人们开始热血沸腾, 渴望把苏州定为大城市。 有的同志甚至忘记了城市的身份, 动辄与 深圳、 广州比高低,甚至与上海论上下。结果是比来比去,除在少数经济指标上占尽风光外,其他层面难免露出底气不足。这就需 要告诉人们,确定苏州的城市定位,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管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如何之快、规模如何之大、水平如何 之高、影响力如何之强,苏州本质上依然是个中等城市。不求最大,只求最佳,应成为苏州城市定位的明确取向
在线时间 小时
苏州缺少政治地位
在线时间 小时
楼主是煞笔,智商堪忧
在线时间 小时
十年后看你还嘴硬!!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远离污染 于
09:16 编辑
来源:中国城市发展网 && 城市发展 && 发展战略 &&&&关于苏州城市发展定位思考
从城市在长三角的区域地位看,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苏州只能成为上海的副中心。国家对上海未来发展的“四个 国际中心”(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的功能定位,决定了上海是长三角包括苏州在内的诸城市的核心。从苏州乃至江苏 省发展的历程看,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还是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都得益于上海的辐射。 学习上海、依托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始终是苏州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在上海面前,苏州只能是个中等城市。
从城市的功能看,经过多年的积聚,苏州已经具有一定的综合经济实力,但还称不上是区域的经济、贸易、金融、交 通中心,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较弱,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和影响力并不强;苏州虽然具有很高的经济开放度,在一些领 域甚至通行国际惯例,也可称得上是新思想、新技术、新体制的创新基地,但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通讯、信息、科教、咨 询、商业、市政公用业等方面还不十分发达,更需指出的是,在苏州, “强市弱心”的现象比较明显。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2》中,苏州市综合竞争力列第 5 位;而在国家统计局以市区指标评定的中国百强城市中,苏州仅列第 20 位,排在无锡、长沙、 武汉、宁波等城市之后,其中人口与劳动力指标居第 49 位,社会指标居第 41 位,基础设施指标居第 23 位,环境指标 居第 12 位,可见,苏州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还不够强
在线时间 小时
楼主发帖多数是有关苏州的,而且是贬低苏州的帖子,楼主的心理有问题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要清楚地知道苏州作为一个现代化程 度较高的城市应当具备什么功能,尤其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城市功能上还有哪些差距。在 中国百强城市中,苏州市 区落后于无锡市区 5 位。在其评比的 50 个三级指标中,苏州好于无锡有的 21 项,主要分布在外向型经济、投资、财政、能 耗、人口、居民生活和保障等方面;而差于无锡的有 27 项,主要分布在产业结构、就业水平、交 通运输、医疗、公用设施、科教等方面。仅就这一点已经能够看出,苏州与兄弟城市比,只有比较优势,没有绝对优势。苏 州的城市功能无论从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来看,从其与周边城市的竞争态势来看,还是从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根本要求来看, 它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都是十分明显的, 进一步完善和全方位优化城市功能是十分迫切的, 做佳城市的任务也是相当繁重的。
在线时间 小时
综合来看宁苏杭其实差不多,认为南京强过苏州一级别的大多是听“京”或者省会想当然
在线时间 小时
碰到真凭实据,都哑巴了!
在线时间 小时
不用纠结,只需要记住一点,对于城市,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最重要。
对于无锡,东边有上海巨无霸,西面有南京区域中心,东隔壁出现了一个特大城市,无锡政治上有地位吗?有地理区域优势吗?所以,安心自己的小城建设,安居乐业最重要。
举报电话:&&论坛邮箱:|||||
Powered by苏州、南京、大连、武汉哪个地区更有发展潜力,请朋友们从就业前景、经济条件等方面帮忙分析一下,越细越
我是学会计的,想考研(会计或财务管理方向),选择一个好的地方方便就业和生活!
发展潜力的话,我觉得是武汉好!大武汉嘛,然后海属于中部,有待于崛起的地方,呵呵。要是生活的话,我觉是苏州好!
苏州:日常生活质量高、代价大,物价高。房价中上。生活指数:★★★☆就业竞争性适中,当地人较安于现状,无太大竞争力。而外地人也并不太密集。工资待遇普遍较高。就业指数:★★★★旅游城市,干净舒适,紧邻上海,交通、购物、生活都很方便。环境指数:★★★★☆苏南经济的龙头,靠着上海发展,就像深圳靠着香港一样,若干年后,苏州就是下一个深圳。发展指数:★★★★☆当地人有排外情绪,苏州男人有小男人气息。嫁人指数:★★★☆
南京:日常生活压力不大,物价较低,但房价很高。生活指数:★★★★知名的大学很多,每年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都存在问题,竞争压力大。工资待遇较高。就业指数:★★★☆江苏省会,但并不是很干净(风景区除外),交通便利。气候不是很好,夏天很热。环境指数:★★★★六朝古都,有深厚历史积淀,人文气息浓厚。目前经济发展在长三角地区比杭州好,但有被苏南超过之势。发展指数:★★★☆南京人号称大萝卜,属于直来直去没心眼的类型。比较好相处。但当地男人大多较懒,依赖父母的现象严重。嫁人指数:★★★★
大连:典型的低收入高消费的城市,有些物价比北京还高,房价也高。生活指数:★★★☆就业指数:不详北方沿海的龙头城市,风景美丽,城市干净,气候也很好。环境指数:★★★★☆国家在北方发展经济的重点城市,但跟长三角、珠三角相比,还有至少五年的差距。由于地理位置的问题,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发展指数:★★★☆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是中国的时装之都,有南方人的时尚。嫁人指数:★★★★☆
武汉:房价低,物价也不高。生活指数:★★★★☆同样的大学众多,但就业竞争性比南京要略低。工资待遇也略低。就业指数:★★★☆面积大,但较脏乱。而且,那么大的城市,连地铁都还没有。气候也不大好。环境指数:★★★☆九省通衢,中部经济发展的支柱,但与沿海相比,只有一个点,无法形成面,靠国家政策发展经济。发展指数:★★★☆武汉人相当精明,也相当小心眼。有九头鸟之称的湖北人,相处起来要小心些为好。嫁人指数:★★★☆
真正原创的述评,属于十来年走南闯北阅人无数之后的经验之谈。希望对你的人生发展有帮助。
总觉得武汉环境太脏市民素质不高不太适合长期生活居住
苏州,南京更有潜力,工资高,物价中等,就业压力一般
武汉九省通衢,不过除了这也就没什么其他的了,工资相对较低,消费相对较低,武汉大学众多,因此就业竞争大
大连位置不好,但适宜居住,工资低、消费高,就业压力小
更有发展潜力我觉得是大连。
那而风景很好,气候也好,但是是沿海城市,不是特别发达。
我是苏州的,苏州的生活质量真的很高,但是相比而言,又不会像上海那么奢华。小康的状态。
南京不太推荐,因为太多大学了,大学生很多,就业竞争力大。
武汉不大了解,有待发展。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市经济适用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