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从事清华大学 虚拟现实实方面的工作,大学应该学啥专业,软件工程还是电子信

|||||||||||||
当前位置:
>>>>>>正文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掌握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方法、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良好的软件工程素质、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经历软件系统设计、开发、测试、运行、维护和管理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能在软件工程与计算机应用领域、岗位从事软件开发、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图像处理、软件测试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生能力要求
本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个人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品质与职业道德方面要求、基础能力要求及专业能力要求。
A.个人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品质与职业道德方面要求
A1.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2. 思想道德高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A3. 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B.基础能力要求
B1.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大学英语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B2.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机水平达到学校规定要求;
B3.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通话达到学校规定要求;
B4.具有一定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B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C.专业能力要求
C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
C2. 具有阅读并正确理解简单的需求分析报告和项目建设方案的能力;
C3. 具有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和应用英语进行与行业相关的书面交流的能力;
C4.具有获取专业技术、知识的能力;
C5.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安全意识和行业服务意识;
C6.具有使用C、C++、Java等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及编写的能力;
C7.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网络配置、使用与维护能力;
C8.具有数据库配置与管理、使用SQL语言进行编程的能力;
C9. 具有3D编程、图像处理、设计和开发虚拟现实产品的能力;
C10.具有动态网站设计、应用,构建简单网站及维护的能力;
C11.具有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APP编程及游戏应用开发的能力;
C12.有自我激励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承担相当的工作压力,具备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三)学制
& & 学制:四年,学生修业年限三至七年。
(四)专业方向介绍
本专业分软件开发方向和虚拟现实两个方向。本专业的学生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学习公共基础知识课程和计算机类学科平台基础课程后,第四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个性和兴趣选择专业方向,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软件开发方向培养学生:
(1)掌握较扎实的软件开发过程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解决软件开发技术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2)掌握Java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游戏开发以及工程设计实践能力;
(3)具备信息系统和Web系统的开发方法、规划、建模、构建、测试、维护、集成和项目管理等理论与技术能力。
虚拟现实方向培养学生:
(1)了解虚拟现实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虚拟现实软件开发流程;
(2)掌握扎实的虚拟现实开发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net技术、多平台开发技术、3D图形学基础、计算机仿真等专业技术;
(3)掌握3D编程、图像处理、人机交互等基础理论和主要技术、方法,熟悉虚拟现实行业并具备发掘、分析、设计和开发虚拟现实产品的能力。
(五)毕业与授予学位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90.5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课136.5 学分,专业限选课19学分,专业选修课10学分,其它选修课10学分,课外学分15学分(含第二课堂学分10,课外实践5学分;其中第二课堂学分修读方法见《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
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
软件工程。
(七)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移动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UML统一建模、软件测试技术等。
& & & & & & & & & & & & & & &
附件1: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与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对应关系
行政办: 百全楼110 | 教务办: 百全楼213 | 邮编: 417000 | 电话/传真:
@ 版权所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信息学院& -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研究室
研究室具有一批高素质、充满活力和钻研精神的年轻科研人员,目前拥有教职员工12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博士3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6名,实验室现有硕士研究生8人。
研究室负责人
吴亚东,博士,教授,中共党员。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 YOCSEF成都副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绵阳执行委员()。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至今,在国内外著名期刊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20余篇被国际著名的三大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录,出版学术著作1部,参与出版学术著作2部,获得发明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电子学报》,《振动与冲击》等期刊通信评审。
徐鲁强,教授,硕士。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VUB大学,获得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2006年1月至6月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伊利诺州大学(UIUC)进修访问。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图形处理、教育软件研究与开发等。主持了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人事部科研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科研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一项。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致公党优秀党员”。
陈永辉,副教授,在读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软件工程系副主任。2010年起在中国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主要从事程序设计、图形图像等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2006年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广岛工业大学进修。先后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校级学生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院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2008年被评为西南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评为西南科技大学十佳岗位青年、优秀教师,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活动及比赛奖项。主持并参与了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等多项重大项目、企事业的横向项目,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在学术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其中EI、ISTP检索6篇。目前从事科学计算可视化方面的研究。
张庆明,讲师,博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CCF YOCSEF成都副主席()。2010年12月获西南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数字视频处理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多视点视频压缩编码技术、视频传输技术、基于压缩域的视频检索技术等。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了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项目“基于X3D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运用”,目前主持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多视点视频传输差错控制技术研究”的科研工作。至今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4篇被EI收录,获得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
张杨松,讲师,博士。2013年12月获得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脑(人)-机交互、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可穿戴式计算等。2011年12月-2012年5 月,赴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交流访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培育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项。至今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俞文心,博士。2006年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2010年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信息生产系统研究院LSI系统专业[后藤敏(IEEE Life Fellow)教授实验室]毕业并取得工学硕士学位,2014年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信息生产系统研究院LSI系统专业[后藤敏(IEEE Life Fellow)教授实验]毕业并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年于早稻田大学信息生产系统研究中心进行多媒体视频系统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3D多视点的合成技术,3D合成填补技术,立体匹配技术,多视角的兼容快速编码算法,低电力消耗视频解码算法,图像错误掩盖技术。
周宏毅,讲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199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工学学士。从1994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主要从事程序设计、图形图像等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主要讲授课程有《算法分析与设计》、《图形学》、《编译原理》。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6项,教改项目2项。发表论文5篇。
军,讲师,硕士。1993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制造专业,1999年获工程系列中级职称。2002年始从事教学工作,2008年获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安全、数据挖掘技术、图形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分别主持完成了预研基金项目“嵌入式Linux的内存管理问题的研究”和“FreeBSD中IPV4到IPV6的转变对传输性能的分析”,并参与研究多项重大项目与横向项目,在学术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相关论文近10篇。目前正在进行人机交互方面的研究。2010年被评为“西南科技大学实验室管理先进个人”。
陈元松,讲师,硕士。2000年7月至今在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承担《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工程、三维实景等。近几年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6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2008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
张晓蓉,讲师,硕士,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2001年至今在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承担了《C&C++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C》、《人机交互》与《大学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图像处理,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1项,主持和参与校级青年基金5项,教改项目2项,横向多项。2012年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基于手势识别的多媒体交互系统”获校赛一等奖。近年来,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其中发表核心期刊两篇。曾先后评为院“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技工作者”,校教学质量三等奖,院教学成果三等奖各一项。
宋丽丽,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数字图像处理、人机交互及可视化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项目的研究并主持完成了一项校级项目;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两篇、EI检索论文一篇、一般期刊论文多篇;指导学生科技活动项目多项。2011年被评为“四川省自学考试年度优秀命题教师”。
婕,讲师,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算法研究、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工作。2007年获“西南科技大学学风建设与督查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获“西南科技大学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先进个人”,2009年获四川省“挑战杯”先进组织者。
波,讲师,199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专业,工学学士。曾供职于中物院银海科技集团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参与过银行、社保、电力系统的行业软件的开发工作,主持过自动抄表(水、电、气表)系统的软件开发。兴趣广泛,喜爱运动,曾是四川省少年足球业余体校甲组冠军队主力队员,国家二级运动员。
本研究室与各交叉学科融合,从多角度开展虚拟现实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2001年以来,承担、参与国家、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多项。共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项成果获软件著作权及发明专利。
1、基于多感知信息融合的人机交互技术
2、科学计算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3、虚拟现实相关的多媒体技术
4、机器视觉相关的检测与控制技术
5、网络融合下的视频内容识别技术
6、智能家庭互联及内容共享技术
已完成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字图像自动修补理论与算法研究”
2、国家级军工项目“***研究与开发”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数字电影修复技术及其DSP实现”
4、四川省青年基金人才培养计划“雾天降质图像清晰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5、四川省科技厅项目“基于变分偏微分方程的雾天图像清晰化技术研究”
6、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基于修复技术的高压缩比视频图像编解码方法研究”
7、省人事厅科研项目“智能卡网上支付系统”
8、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分布式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9、省人事厅科技项目“人才考评分布式信息平台”
10、绵阳市网络融合示范项目“面向网络融合的视频内容监管关键技术研究”
11、西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基金项目“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复原技术研究”
12、西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基金项目“多视点视频传输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13、企业委托项目“智能监控系统中复杂光照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纹理的高质量非稳定场可视化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神经元集群模型的簷视觉诱发电位机制研究”
3、四川省教育厅项目“非稳定场特征结构的纹理增强技术研究”
4、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图像超分辨率重构模型与算法研究”
5、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核设施三维重构关键技术研究”
6、绵阳市科研项目“视频摘要可视化技术研究”
7、绵阳市网络融合实验室项目“网络融合下的内容识别技术研究”
8、绵阳市网络融合实验室项目“视频摘要提取及可视化呈现技术研究”
9、绵阳市网络融合实验室项目“基于深度信息的人机交互方法研究”
1、数字图像修复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10,3.
2、基于变分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复原技术.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1、一种基于色域映射的图像光照校正方法 专利号:ZL .3
2、一种基于色域映射的图像光照校正系统
专利号:ZL .9
3、一种基于关键区域色彩矩阵的视频镜头分割方法及其应用方法 专利号:ZL.3
4、图像修补软件 V1.0
. 授权日期
5、基于变分偏微分方程的神经网络图像复原软件 V1.0 . 授权日期
6、3DNSView软件V1.0 .授权日期
7、 GridCreate软件V1.0 .授权日期
1、 Yangsong Zhang, et al. An Efficient Frequency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Likelihood Ratio Test for SSVEP-Based BCI.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 2014. 2、Yangsong Zhang, et al. Multivariate synchronization index for frequency recognition of SSVEP-base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J]. J Neurosci Methods, –40.3、Yangsong Zhang, et al.Prediction of SSVEP-based BCIPerformance by the Resting EEG Network[J]. J Neural Eng,):66017.4、Yangsong Zhang, et al.Multiple frequencies sequential coding for SSVEP-base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J]. PLoS One, ): e29519.5、Yangsong Zhang, et al.SSVEP response is related to functional brain network topology entrained by the flickering stimulus[J]. PLoS One,): e72654.6、Yadong Wu,et al.An Image Illumination Corr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one Mapping. The 2010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CISP'10), 16-18 October 2010, Yantai, Shandong, China. Volume 2,645-648(EI: 93);7、Yadong Wu,et al.Fast Image Restora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PDE Models Using Modified Hopfield Neural Network.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ICI'10), 23-24 October 2010, Sanya, China. Volume 1, 224-227(EI: 50);8、Yadong Wu,et al.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n Multi-touch Whiteboard System.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System Modeling, 22-24 October 2010, Taiyuan, Shanxi, China. Volume 4, 410-413(EI: 40);9、Yadong Wu,et al.Parallel Image Resto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Harmonic Model Using Neural Network. The 3r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bi-media Computing (U-Media 2010), 5-7 July 2010, Jinhua, Zhejiang, China. 30-33(EI:85);10、Yadong Wu,et al.Variational PDE based image restoration using neural network[J]. IET Image Processing.):85-93 (EI:39,SCI:009);11、吴亚东等,一种基于图割的全变差图像去噪算法,电子学报, ):265-268 (EI:);12、Qing-ming Zhang, et al. Video transmission channel distortion estimation model for H.264/AVC based on channel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ubiquitous engineering 2009, Jun. (EI检索:69)13、张庆明等,基于率失真优化的AVS-M关键参考帧选择算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44-48(EI检索:50)14、张庆明等,基于H.264/AVC宏块编码特征的低复杂度率失真优化算法.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录用待发)15、张庆明等,一种基于信道仿真的视频传输信道失真估计模型。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16、陈永辉等,Energy efficient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energy node and stability of topology. ICIC 2010. (EI:01)17、陈永辉等,Energy Efficient Routing Protocol for Ad hoc Networks. ICCDA2010.
(EI:43)18、陈永辉等,Multipath routing Protocol with Path Compression for Ad hoc. ICACTE2010. (EI:43)19、陈永辉等,基于节点能量和网络稳定性的节能路由协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21)20、徐鲁强等,河流形状类型的自动图像解译分类,计算机应用. 2010年11期21、徐鲁强等,水体遥感影像处理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年21期22、Lili Song,Yadong Wu and Bo Sun, “A Robust and Fast Dewarping Method of Document Images[C]”,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Product,E-Service and E-Entertainment, Henan, China, 2010:vol5,(EI:18)23、宋丽丽,吴亚东,孙波,文档图像几何畸变快速校正的新方法,计算机应用,) 24、宋丽丽,吴亚东,孙波,一种改进的文档图像扭曲校正方法,计算机工程):204-206
部分研究成果展示
☆ 多触点人机交互系统
研究以人为本的人机交互原理、多感知信息融合的人机交互技术、人机交互系统设计。基于光学技术、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技术,研制的多触点人机交互系统,可应用于教育、产品展示、数字娱乐等领域。
☆ 姿势序列有限状态机动作识别
☆ 基于人体动作识别的交互展示
☆ SHRobot(智能管家机器人)
☆ 数字图像处理
研究数字图像处理的算法及其应用。在数字图像超分辨技术、图像修复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可以用于大屏幕数字电视、文物修复等领域。
左图:分辨率较小的原始图像,
右图:进行超分辨率处理后的图像
左图:破损的文物古画,
右图:自动修补过后的文物古画
☆ 视频编解码差错控制
视频编解码差错控制技术研究在有传输丢包的情况下,在编码过程中采用抗差错的编码方法,提高解码图像的质量。
左图:有数据丢包后解码图像,右图:在编码中采用抗差错技术后的解码图像
研究室对外科研交流
研究室着力营造自由、求实的学术环境,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实验室讲学和交流。在国际合作方面,先后邀请了法国勃艮第大学LE2I国家重点实验室Fan Yang教授、瑞典BBK公司测量监测部经理兼公司执行董事封全宏等专家作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
研究室还利用参加全国计算机大会、举办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等机会,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并长期与北京大学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等高校重点实验室或科研院所开展科研交流,并为学生提供交流互访机会。同时还与四川长虹电器集团等公司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
学生科技活动
研究室学生社团组织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科技活动平台,研究室成立了专门的学生社团组织,由研究室提供专门的活动资金,安排专门的老师指导。组织结构如下:
研究室学生社团组织结构
学生科技活动项目
研究室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科技活动创新能力,目前开展的部分项目如下:
学生科技活动部分项目成果展示
☆ Android门禁系统
☆ 三维游戏设计
☆ 西南科技大学三维动态场景
☆ 基于手势的人机交互系统
☆ 基于人体识别的3D跑酷游戏
☆ 虚拟灾害逃生系统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研究室
邮编:621010
电子邮箱:; ;软件工程(数字动漫)专业设置专业代码专业信息|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_金平果中国大学 世界大学 大学专业查询系统
所在地区:四川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数字动漫)
本栏信息仅供参考,请以院校官方数据为准。您的位置://专业分析
专业名称:电脑科学/软件工程 Computing Science/IT
专业等级:英国
讲授式硕士
计算机是现代社会每个领域都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不管是工程项目、饭店、机场,还是公路系统或零售连锁店,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企业都要使用计算机系统作为组织管理的主要工具。有人预测,未来十年,我国每年至少需要100万IT人才,其中计算机人才需求量在40万以上。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一直备受欢迎,可从事金融、电子商务、虚拟现实、多媒体和电信等多种行业的工作。英国的教育机构在开发计算机系统和新型应用软件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英国的计算机专家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了很多创新性的成果。因此,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已经成为了中国学生赴英留学除商科之外的第二个受关注的专业。计算机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1. 计算机科学
这是一个覆盖面比较大的专业,比较注重理论研究,相对来说缺少应用性和操作性。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其中帝国理工大学(imperial college)和 (bristol university)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比较有特色。比如帝国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标准模式,适合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学习;另外一种是特别模式,提供给没有计算机相关背景的学生。特别模式的课程设置相对简单,比较容易学习,为那些本科没有学过计算机,但是对此很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一条进入计算机这个行业的捷径。 的Msc in Advanced computing专业分为四个方向:Character animation、Internet technologies with multimedia、Internet technologies with security和Machine learning and data mining,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选择。
2. 软件工程
这个专业侧重软件的研究和开发,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也是非常好的。(southampton university)和(york university)的软件工程专业都很不错。由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应用型很强,所以比较适合有很强计算机相关背景的学生。如果本科课程涉及计算机部分很少的学生不建议选择软件工程这个专业。
3. 网络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目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被一致看好。目前英国大学开设这门专业比较不错的学校有(southampton university)和 (surrey university)。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网络软件发展(Internet Software Development)、网络技术(Network Technologies)、多媒体安全介绍(Introduction to Multimedia Security)、软件代理(Software Agents) 和安全与加密(Security and Cryptography)等课程。这个专业也属于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所以适合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学生学习
英国计算机软件硕士专业的基本入学要求为:相关专业学士(一般要求申请者有理工科背景),雅思英语水平测试6.5分以上。毕业生大多成为计算机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在英国相关职位的收入可谓人人称羡。就业前景一片大好。学生一定要在学习期间学以致用,多参与实践,这样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就业
我们提供完善、贴心、专业、高质量留学VIP服务
我们为DIY学生提供多项免费的便利服务
我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非常高的签证成功率
蓝天留学快讯
各国留学快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大学 虚拟现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