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产品模型需要多少时间?

百度产品经理能力评估模型:如何招到一个好的产品经理?
内容来源:日 ,星河商学院举办星河创业营第二期课程,邹庆老师主讲“如何做一款产品及产品经理的能力评估模型”。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讲者审阅授权发布。
责编 | 清野
第1504篇深度好文:8282字 | 12分钟阅读
全网首发·完整笔记·商业思维
笔记君说——
侠客们,晚上好!新商业路上,虽不能与你并肩作战,但可以一起相互守望。
商业模式的本质其实是赚钱。
做商业产品的,一定要让你的客户赚钱你才能赚钱,这是长期来看的。
客户挣钱和你挣钱之间是可以博弈的,那么双方怎么分配?怎么解决定价问题?
今天分为两个模块给大家讲产品,第一个是产品经理的能力评估模型,第二个是如何做一款产品,从0到1快速突破。
一、产品经理能力评估模型
怎么招到一个好的产品经理?
讲什么是好的经理之前,还得把尺子跟大家讲讲。
百度有一个P序列的竞争体系,这个竞争体系已经成立了8、9年了,它其实已经成为一个尺度。
要衡量质量的时候,一定要有标尺。
第一个,虽然百度分了P序列,分了12级别,但是12级别里面其实是有三个大的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就是执行层,对应的是P3到P5;第二个阶段是中层,叫做决策者,P6到P7;P8、P9就是更高层的决策者,大概分了这样三个阶段。
P1到P2,基本上除了特殊的岗位没有什么用处,P11和P12是有点精神领袖一样的岗位。
执行者简单来说不用对目标负责。
执行者虽然分了三个层,但基本上带他的模式都是告诉他一个目标,然后他自己设计方案去执行。
P5你告诉他目标就行了,他独立完成他的方案;
P4你可能要给他一些方案的建议和方向;
P3你得把你的方案全部想出来之后,让他去执行。
这就是比较简单的P3、P4、P5的衡量标准,总体而言他们不影响目标,目标都是自上而下告诉他的。
分水岭就在P5和P6之间。
P6要做的核心就是影响目标,他需要考虑:
第一,做什么,不做什么?
第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P6、P7的差异在于方向的复杂部分。
P6要求一个比较复杂的方向,P7是要多个,P8的核心要求是负责一个完整的业务线。
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尺子。清楚了尺子以后,事情就比较好办了,想招什么样的人对着尺子来。
然后再说一下背后对应的能力模型,也挺好玩的,简单来说我把它归结成为:
说——沟通;
做——执行;
想——思考;
最后去判断。
第一个,沟通。
沟通上面其实是分层次的,比较简单的层次是表达非常清晰、条理很清楚的。
最难的沟通层次是说服别人。
可能不同公司对产品经理的定位是不一样的,但是在百度产品经理的定位是“小CEO”,就是你没有CEO的权利,但有CEO的职责。如果这事出错了,最终的负责人一定找到你头上,所以你是得HOLD住其他人的,需要HOLD住的人特别多。
在百度体系内,上游下游加起来,包括销售、市场客服、上游的研发测试、UE、交互,算下来起码7、8个部门是一定要有的,如果你是跨产品线合作,是要跟多个产品线合作的。
做一个项目,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你们的信息或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怎么达成一致的沟通?这是沟通最高的层次。
第二个,执行。
其实执行在大公司里面反而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点,可能大家条件都相似,但是有的团队就是做不出来,有的团队能做出来,执行是最后体现结果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执行看结果就好了。
第三个,思考。
思考也是分层次的。我带人我特别有体验,从校招刚刚招进来的小朋友,从具象到抽象,到最后他思维模式上会有几个比较大的阶段性的跃升。
第四个,判断。
再往下走,既然把一个问题抽象成一个类别的问题,你就要通过这个点去看,有没有结构化的思维?在这个结构里面还可能有哪些问题?
最简单的一个故事,就是把我们用户按结构化的分类分了层。
这个分层有很多模式,可能按照行业,有的是按照客户贡献。分了层以后去分析用户的满足程度和客户的重要性,然后再去看我们的短板在哪?需要解决客户什么样的问题?
再往上是结构化,结构化其实是一种全面性的体现,再往上走就是深度了。这个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全局观,既能看到全面的,又能看到有深度的东西,能不能汇总起来探索这个业务的关键点?
这个其实就是你思维能力,你的认识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候需要不断去锻炼自己。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这个的原因,招产品经理的时候也可以从这四个纬度去判断。
其实判断跟思考相连,这里面一个最大的区别,确实有一些特别牛掰的人,这种人在网易特别容易见到,他们依靠感性判断,直觉性很强,判断力很准。
百度、阿里、包括腾讯都蛮数据导向的,按数据说话,特别尊重客观事实和逻辑思考。
因为这个事情一般都是会通过思考来决定判断的。面试人员特别容易问到一个问题,“请说一下你为什么这样判断?说一下这个判断里有哪些假设?”。
如果招到契合的产品经理?
第一,你要确定你招聘的目标。
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到底要招一个执行层的人,还是决策层的,还是高层决策层的?目标不一样,你招的人就不一样。
第二点,其实招执行层,性价比较好的是P5、P6,我们带人会觉得这两个层级的非常好用。
因为P5、P6这个阶段,他有一定的经验,同时他们的思考模型正在训练的过程中,积极性很足,能力性正在成长。这样人在创业公司里成长会很快。
我在百度比较大的创业体系里也会做一些创业项目,我更喜欢用这些小朋友,这些小朋友很有活力,而且潜力很大。
这里我有宝贵的经验,其实我也把它当成快速迭代最小产品适用法则去适用这个话题的。
第一,我要考核他什么点?我要看看他的沟通、思想、判断在什么样的层次?
我会设计问题去训练他,判断这个人。这套问题我要去区分,每次我都做一个反馈。同时我要请教我的前辈,或者我们比较好的HR,请他们帮我优化这个数据库。
我测三个方面,一个是这个人本身的价值观、三观,这个不一样。
在我整体的经验里面,意愿比能力更重要。如果我愿意培养的话,没有特别差的,能力是可以改进的,意愿这个事不太能强求。我喜欢成就驱动和学习型的,这两个类型的人特别好带。
学习型要给他更重要的事情做,给他成长的机会。
成就驱动型就是你能让他看到重要事项展开的结果,他自己就会找到成就感。这个类型的人本身就是自训能力很强的。
第二层是能力层。
能力层的话,其实有几个经验,一般来说他会有过去的工作经验,在社交环节里面,最好的问题是基于他的经验来问。这里面涉及到几个点:
有的人简历造假,事情不是他做的,他写成是他做的,但其实是他的团队做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追问到最深层次的问题,他最后如果能够把最细的细节答下来,造假的可能性就很小。
基于能力去问小故事是比较有趣的。
举个典型例子,在很多校招或者社招上,大家被问到优势的时候,都会夸自己学习能力很强。
我往往会追下一个问题,那你能讲几个故事吗?
我听到80%的故事都是类似的,“我上手速度特别快,我基本上两个月就把我新工作都学会了”。听了以后就觉得,这不就普通的学习能力吗?没有觉得很震撼。
同时我也听到了几个特别棒的回答,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招过一个真正学习能力特别强的人。他说:
“我特别爱学习,而且我善于反思型学习。
我给你举个例子,我在工作的第一年,发现我们要写项目的总结邮件,这个项目总结邮件是项目结束的时候要写的。每次我写两个小时都写不完,而且我很困苦,因为作为一个新人,这么大一个项目到这个环节我很紧张。
然后我当时就发誓做一个事,我想把这个事情简化到最低,最快的时间把它最高效地写完,不想再这么慢了。
我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是把同事的,或者我经历过的所有项目总结邮件都保存下来,然后去提炼这个项目里最重要的几个点。一共分成三个部分,提炼每个部分里面最重要的技巧是什么,最后形成了一个模板。
有了这个模板以后,我今后做所有项目总结的时候,就在这个模板上打开,然后加上这个项目的内容,20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这个总结。”
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我就觉得这个年轻人的学习能力真的很强。
能力的话,就问背后的小故事,很多善于总结和积累的人,背后都有很多精彩的小故事。
基本上关于招产品经理这一块的经验给大家分享完了。
二、如何做一款产品,
实现从0到1快速突破
谈一下我对创业和产品的理解。
创业本质上就是两点:在资源极其稀缺、路径非常不明确的情况下,寻找到用户的需求,然后创造价值,从而让企业价值得到实现的一个过程。
创业公司非常经典的两个特色是,资源非常稀缺,路径非常不明。
创业公司在这个前提下怎样做突破?
我比较推崇一个方法论就是《精益创业》中的MVP(最小可行化产品),看到这本书以后,我觉得这个理论其实早就深入到互联网整体产品序列中,百度核心驱动的方法论也是这样走的。
什么叫精益创业的简单方法论?
做一个最小化可行性的产品,放到市场上检验,收集用户反馈,然后快速做迭代。
为什么这个方法可以解决创业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
创业公司最大的特点是资本极其有限。其实资源无非都会落实到钱、时间、人力这三方面。时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坎,没有试出来可能也就错过最好的一个赛跑的时段了。
在这个前提下,精益创业的方法其实就是为了让你以最小成本、最快速度测试你的主意是不是OK。
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三种验证:
第一个是价值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禁得起市场检验?市场上是不是真的有需求?
第二个是从1到100验证。你这个产品确实有市场需求,但是你产品比较粗糙,你能不能把它打磨到比较优秀的水平,推向市场。这个打磨的过程是精雕细琢、持续迭代的过程。
在创业初期很多创业者都是基于自己对生活的洞察,做了一套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觉得它超级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做的过程当中发现好像不是这样的。
这个解决方案是不是真的被市场需求,被用户接受?这是需要验证的。
第三个是增长验证。你的产品已经从0到1符合用户需求,并且已经打磨到一定程度了,那你推向市场的时候,能不能拉到更多的新用户?老用户愿不愿意突发性推广你这个产品?其实这也衡量了你在增长上的需求。
在本质上,产品层面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这三个。
有的创业团队选择去做增长的时间点不对,没有做第一个环节,在第二个环节也没有做到相对OK的阶段,就去做增长了。做增长是有成本的,一般是大规模拉很多新用户进来。前面那两步做的是什么?使用户能够留存。
这个产品足够有价值,而且足够好用,用户才能留下来。当你的用户还没有具备很强的留下来的能力的时候,快速拉新,会出现什么结果?
就像一个水龙头上面在放水,下面也放水,结果缸里的水越来越少。这还是好的,最坏的情况就是产品还没有打磨好就去做大规模的推广,有可能用户来一个骂一个,会引来很多负面的评论。
说完这个问题,我们再说怎么做增长?
你如果想不花钱,想要让用户自己传播,就要抓住用户想传播的根本动力。如果你的产品跟他的根本动力相结合的话,你不用花钱,不用物质层面东西去驱动他都会传播。
你要让用户用你的产品,其实是有一个动力阻力系统的,我刚刚讲的都是动力系统。把他拉过来让他用,设置一些物质层面或者精神层面有吸引力的东西吸引他。
如果把用户当做一个理性的人去分析的话,还有一个阻力系统,就是他有可能看不见你的产品。这里有三点:
第一点,用户其实是有学习成本的。
如果这个产品他开始上手用的话,一开始思考起来会非常困难。人的大脑是有惰性的,不愿意思考。
这也是为什么微信和一些产品一直坚守一个理论,就是要足够简单。
这是第一点,你要考虑用户是有学习成本的,要把这个学习成本降到最低,如果他第一次体验的时候被卡住了,想要再把他拉回来就很困难。
第二点,沉没成本。
这是经济学上的理论,自己拥有的东西会给出更高评价,这就意味着切换它更难。
这是一种理性的人会忽略,但是非理性的人特别容易考虑到的一个成本,“我已经有一个东西了而且很好用,即使它没有那么好用,我对它的评价也是偏高的”。
第三点,转制成本,也就是切换成本。
切换有可能是让用户放弃原来的东西,用户对原来的路径已经非常熟悉,也使用得非常习惯,要让用户从A切换到B,会面临阻力。
客户已经有一个可能不是那么完美,但是满足他需求的方式了,如果让他使用新的方式,一定会有时间成本、学习成本或沉没成本的,这些成本也要考虑在内。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为什么支付宝的社交做不起来?
支付宝也很好用,几乎大部分人的手机上都安装了,但为什么大家有微信就不用支付宝了?
关键是没法用,因为朋友们都在微信上,不能让他们都搬家。你在支付宝上和他们说句话,他们都不理你。
其实回过头来,我觉得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就是你的产品能不能有一些类似护城河的东西?
这其实是你的一个竞争力,一般来说让用户保留一些信息在这里,或者是强社交关系,包括现实生活中比较流行的交会员费,这就是相对竞品来说的护城河,这样用户更不容易切换。
说完三个验证,总结一下:
要去验证一个想法,需要有一个对市场和用户的洞察。
想了一个方案,最核心的目的是把它做成一个最小可行化的产品放在市场里面快速做验证,从理论上来讲它一定是速度最快、成本最低,同时很可能是成功率最高的一款。
同时也要提升假设的质量。如果你的假设错了,马上调回头来想另外一个想法去试,不停地错,其实成本还是很高。假设的成功率或者假设的靠谱性其实是最本质的。假设越正确,或者靠谱性越强,成功往前走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它涉及到对整个商业和用户的洞察。这个洞察甚至是不能被一些表象迷惑的。
比如传统的方法是选择一部分客户去调研。可能这个调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问卷调查,但是得到的答案是有很多的误区的,因为很多用户说不清楚他想要什么。如果光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用户需求去做迭代,是很容易出错的。
接下来说一下产品的商业模式这个环节。
三、产品的商业模式
首先讲一个概念,什么叫“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
这是战略管理里面的一个概念,大概就是说同质化的企业最多能获取平均利润,但是如果有一个企业有微创新或是颠覆性的创新,能用很不一样的方式去解决同样问题,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不可模仿、难以替代,或者因为稀缺而有很高的门槛,这个时候就可以获取超额利润。
以前做财务投资大家都叫“做生意”,不叫“做创意”。
什么叫做生意?
做生意本质就是你所有业务的模型都可以预估它未来的利润率会有多高。
比如开一家餐馆,它的创新是非常微量的,而开一间餐馆的利润率是可以统计的,一定在某个区间内。
这就是一笔财务投资。它虽然有风险,但是风险已经被锁定了,然后还有收益,收益也是被锁定的。做得最好的也是在这个区间的高手,做的差的就是亏本,这是一样的东西,所以这是财务投资。
回过头来看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其实本质是赚钱。
做商业产品的,一定要让你的客户赚钱你才能赚钱,这是长期来看的。但是客户挣钱和你挣钱之间是可以博弈的,到底你们怎么分配?
这就涉及到定价问题了,如果不能让客户在你的平台上挣钱,你就失去了你做生意的根本。在这样的局里面,是可以不断地去博弈的。
回归到商业模式,2B的产品本身有一个最大的假设,就是大家都是很理性的。
我们早期跟企业合作,包括现在跟商户合作,真的就是理性地算一笔很明白的账,算得过来我跟你合作,算不过来实验一段时间就分手,就这么理性。
说一下典型的商业模式,或者付费模式。互联网有三种比较经典、比较传统的模式。
第一种,向B端收费。典型的就是百度的搜索引擎,我们是向商户收费的,这个流量是可以变现的。企业有宣传的需求的时候,基本上是三赢的状态。
第二种,向用户收费。最比较好理解的模式就是游戏,你这个产品给你的用户,我们直接向他收费。现在视频网站也是这种趋势,很多类似的收费模式。
第三种,交易平台抽佣。
模式上我估计大家都不会有什么分歧,可能分歧在定价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困惑怎么为自己的产品定价?或者有一些纠结?到底偏高还是偏低?到底按照什么标准去定?
定价这块我比较熟悉,因为我做风巢的时候做了一个小小的定价策略。
笔记侠注:“凤巢”是百度搜索推广服务管理平台的内部开发代号。通过这一全新平台,客户可以对百度搜索推广信息进行更为高效地管理与优化,对推广效果更为科学地进行评估。日伴随百度凤巢系统切换,百度通过“凤巢”逐渐取代“竞价”系统。
2005年的时候我们定价非常简单,所有的关键词就一个价——“三毛钱”,我知道最早之前调过一次价,原来一毛钱,现在三毛钱。
不同的行业可以直接竞争,因为它的资源不是唯一的,可以排名,所以有的人出一块钱排第一名,有的人出九毛钱第二名,这都是可以查到的,信息是透明的。
后来百度上市以后,就发现了很大营业的压力。这个定价策略存在问题,之前根本没有考虑到在新经济模式下的适用问题,现在早已不适合按照传统的成本定价,或者重点考虑成本定价的模式了。
用户到底愿意出多少钱你才有最大的盈利空间?这是我们的一个假设。
那么我们的关键词怎么定价呢?
首先,我们肯定要让用户能赚到钱,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再赚超额那部分的一点利润。
不按照成本去定价,我们希望有自己的盈利模式。其实商业产品经理考核最关键的标准就是变现能力。
说一下考核目标,同样的流量,比如说都是一天一亿的流量,你设计的产品一天能够赚多少钱?
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变现指标,这个就是游戏规则的制定,所以当时我们就考虑价格需要做一些策略上的变化了。这个变化的底线在哪?
我们探索下来发现有两件事可以去做:
第一个,不同行业不一样,不同的行业按照各自行业的流量成本来定价,这是一个细化和不断迭代的过程。
我们当时做了一个很简单的项目,就是从本质上把各行各业在客户端的广告的利润度做了一个分析。这是我们如何区分定价的依据,因为不同行业的成本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行业锁定了以后,在这个行业里面,不同的客户愿意承受的心理价位也是不一样的。
虽然是竞拍的方式让大家竞价,但是公开拍卖。每个人都在这个场上,每个人都知道竞价,自己出一个愿意接受的心理价位。这种方式更让客户清楚自己的心理底线。
其次,我们把公开的竞价模式变成了封闭竞价,每个人都不知道别人的心理底价,就按照体自己的心理底价出。
这个策略后来造成客户不断去测试,他也要衡量,他其实可以接受第三名到第六名的,但是第三名到第六名的成本不一样。
这是我们当时定价上做的一些小的变化,当时做了很多复杂的策略。
百度凤巢推广系统
2005年到2008年间风巢开始启动,到2010年这5年高速成长都靠这个定价策略和排序策略。
在行的创始人就曾经说过,他们要推一款新产品之前怎么解决定价问题?
首先,他们会做分答的小讲,让一个人录十多分钟的音频,内容是结构化的,不同主题的。然后他们会发现,不同分享的人他们的预期都不一样,有的不希望一来就定个高价;
有的无所谓,觉得这个音频是自己拉新的一个爆款觉得“我跟你的平台走,反正你要帮我推广,你来定”,但平台方自己是希望定低价的。因为平台刚刚出来一个爆款产品,希望以一个低门槛能够让所有用户参与进来。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诉求,平台这个时候要定一个规则出来,这就是他们跟商户博弈的一个点,没有绝对好坏,但是有不同的效果。
定价原则可以分为早期和成熟期,长期定价和产品刚刚开始预热时的定价是不一样的。
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产品其实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比较便宜的价钱来占领用户的心智和使用习惯,作为拉新用户活跃的一种手段。
其次,他们有一个新创新,设立一个新门槛,用这个门槛来保证用户的使用度。
这也是一个关于定价的例子。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糊弄用户,就是糊弄自己
上篇好文:吴晓波最新演讲:所有的物质变化都比不上人的解放
主办方介绍——
收橙:源于星河商学院的线上学习社群,为创业者及团队的认知能力和实战能力提供服务。笔记侠联合收橙,推出线上群课《大咖教你如何做知识经济的产品战略》 6月19-23日 五集连播,前100人免费,入群报名请微信搜索“收橙服务号”关注即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您的位置:
一个模型解释,为什么你做了这么多,用户还是不买账?
你一定注意到了这些现象:
网易做了条红色专列,精选了85条评论印在地铁上,火了。知乎一拍桌子“老娘才是正经的UGC”,也选了些问题,用知乎蓝去刷了一波地铁,结果反响平平。 京东想:我的评论也算UGC啊,干脆选了几十条用户评论印在地铁换乘通道上,满眼的“正品”、“信赖”,竟然没什么卵用。同样是UGC,为什么只有网易火了?
老板说,微信公众号是重要的获客渠道,阅读量一定要做上去!于是你天天盯着10w+排行榜,什么火写什么,什么热蹭什么。为了扩大阅读基数,关注送红包,转发赠礼品,辛辛苦苦的提升粉丝量。年底一盘点,粉丝量5w,阅读量500,一年才为App导入了十几个用户。投入了这么多,为什么公众号还是做不起来?
产品版本更新,运营妹子想引导用户赶快升级,于是在公众号做了个小活动:升级并发送截图到公众号,前20名送50元红包。等了三天,活动都有要结束了,参加的人竟然还凑不满20个人,运营只好自己跑到微信群里拉人。我都真金白银的送了,为什么还是吸引不来用户?
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其他人做的营销、活动、产品就能引起那么多人参与、讨论、传播?而我自己钱也没少花,事儿也没少办,怎么就吸引不来用户呢?
本篇文章,我希望只用一个最简单的模型,解读以上的问题。
一)知乎蓝和网易红
让我们先来剖析一下这次知乎和网易投放的地铁广告
先看知乎。背景的大色块对撞显然经过精心设计。主文案为场景描述,下方引出知乎上对应的问题。主题也很鲜明——每天知道多一点,还放了个大大的logo。
再看网易的广告。异常的干净,没有任何主题,就是歌曲的评论。为什么网易没搞个主题,放个logo,展示下产品界面?
这取决于二者的视角。
知乎是站在 企业视角。考虑的是传递品牌价值,拉升下载量。为了传递价值,我得有明确的主题。为了拉升下载,我要考虑路径优化。先用大色块对撞,保证人流被我吸引。之后用主文案描述一个你感兴趣的场景:你看,我这有你需要的知识哟!想知道不?下载知乎,搜索问题就行!
网易是站在 用户视角,考虑的是用户的感受和传播。用户会传播什么?对他有真正价值的东西。什么有价值?歌曲评论!因为很多评论精髓的写出了某种情绪,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的表达自我。Logo、二维码、主题…对用户表达没用的东西,统统不要。
最终,网易的红色专列点燃了人们的情绪,积累了巨大的传播势能,通过大量公众号和用户的讨论、分享,获得了远远多于地铁人群的流量,做了乘法。知乎的广告则由于毫无传播性,只能尽力提升转化率,获得了地铁人群中的一部分流量,做了加法。两个视角,一加一乘,结果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用户是否买账,取决于你做决策时采用的视角。这就是本篇文章的关键模型
-企业视角OR用户视角-
二)视角不同,结果不同
企业视角和用户视角决策略集的不同,造成了结果的不同。
1. 比如营销
企业视角的营销往往是
“我告诉你!”
看看地铁就知道,京东在地铁过道上贴满精选的评论,我告诉你,京东才是正品,有保障;今日头条用重复性的广告一遍一遍的告诉你,不管啥事儿都看今日头条;一到双11,各大电商都争相告诉你,我们打折了。
用户的反应是什么呢?用户说
然后自顾自走了。
你告诉我,我说哦,好的,我知道了。传播到底结束,戛然而止。这怎么火的起来?
而用户视角的营销,则是
“我帮你说!”
网易云音乐这次投放的操刀者李茵说:关键在于洞察。一个好的洞察是用户说不出来真实感受,但这是他心里面想的东西,他不知道自己心里面在想。
微博时代的草根大V留几手说:我跟你们是自己人,替你们说话,说你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或者是你们想说又说不好的。大家就觉得手哥真好!手哥是我们代言人!
说的多明白,关键就在于“我帮你说”!
总有人喊你帮忙给宝宝投票,你不厌其烦却难以拒绝,这时候咪蒙站出来:我帮你说(骂),写了一篇《别TM再让我给你的娃投票了!!!》,骂的有理有据,骂的酣畅淋漓。所以用户说:
“必须得转!”
2. 比如活动
文章开头提到的红包活动,企业视角下,促进升级App是目的,怎么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红包。
可用户视角下,如果升级有价值,你写篇推文告诉我就好;如果没价值,就算为了红包升级了,难道我还会留着这个App吗?
3. 比如产品
很多App的官方微信,基于企业视角,生怕阅读量起不来,今天转个“辱母案”,明天整个“买房攻略”。
可在用户视角下,就好像面对一个抽风的电视机,今天西游记,明天纸牌屋,根本弄不清你的定位,打开之前也不知道你会播放什么,新闻?理财?还是情感?好不容易写了一篇好文,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明天一看,又换方向了,取关!
微信公众号也是面向用户的产品,也要基于用户视角,去制定产品定位,确定用户对象,提供使用价值。
4. 比如战略
基于企业视角做决策,往往会过多考虑企业本身的资源、业务和利益。
老牌网站中关村在线,之前做电商业务——中关村商城的时候,主要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是网站积累了大量的三四线城市小经销商,之前通过广告业务积累了充分的信任,可以让他们来开店。二是网站聚集了大量电子设备的搜索流量,不愁没人买。
换到用户视角,为什么要从你这里买?价格便宜?物流方便?还是可信度高?由于店主都是小经销商,本身拿货价格就高,给出的销售价自然没有竞争力。自建物流则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超出了网站的能力范围。可信度更是别提。
所以,即使中关村在线拥有大量的电子设备垂直流量,在线商城的业务还是做不起来,很多商品的成交量在个位数。
流量不等于用户。
三)用户视角才真正符合企业利益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从企业视角有错么?我要做事要符合企业利益啊!
实际上,有时候从企业视角做出的决策,恰恰会损耗企业的利益。
比如,很多官方微博会做一些转发抽奖活动,表面看符合公司利益,通过转发带来曝光。实际上,这些微博内容对用户没什么价值,不能引起用户兴趣,参与转发的基本是贪图小利的羊毛党。
羊毛党由于积年累月的参与各类有奖转发,自己的粉丝早就不厌其烦了,要么屏蔽,要么视而不见。最终,转发的羊毛党和羊毛党的粉丝都不是你的真正用户。公司花钱做了活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比如,有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资产特点是低收益、低风险,却在大学里大搞“投资送红包”活动,拉动大学生下载投资。表面看,扩大了用户体量,符合公司利益。
实际上,由于App的资产收益低,更适合高净值用户进行低风险配置,不能给大学生用户带来实在的价值。大学生用户的特点是什么?自身钱少,偏好高风险高收益产品。所以拉进来的用户只投个几百块,把红包领走,就匆匆撤资。短期看,用户曲线拉了一个陡坡,很漂亮;长期看又退回了原点,一大笔推广预算打了水漂。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明明是从企业视角做事,却好心办坏事,“坑”了企业?
因为互联网企业的核心价值,是用户。
-用户规模,决定企业体量-
-用户增长,决定企业成长-
-用户价值,决定企业价值-
而从企业视角思考,就要牵涉公司已有的资源、战略、价值观、KPI…这些元素会占领你的心智,让你的规划跑偏,让用户价值的分量越来越少。最终产出一个貌似符合企业利益的营销、活动、产品,用户却不买账。
四)如何采取用户视角?
采取用户视角,有三重境界。
1. 弄清用户是谁
别笑,很多人真的弄不清自己的用户是谁。
有的人,会用自己的视角替代用户视角,喜欢说:我喜欢,我觉得,我认为。
有的人,会用部分用户的视角替代全部用户,用户要什么,他就给什么。
实际上,自己看的并不精确,用户也会撒谎,要想真正了解用户,最好的方式是数据分析+用户调研+活动实验。
比如一元夺宝产品,有的产品或运营觉得的,自己买夺宝就是因为对这个包、这款项链感兴趣啊。或者部分女性用户反映要多来点女性用品(女性用户天然爱反馈和分享)。于是上了一堆包包、美妆用品。结果发现每天的流水越来越低,产品都快做死了。
其实,只需要分析下用户维度和商品维度数据,你就会发现,80%的流水由手机、花费卡、黄金贡献,而且基本来源于男性。再通过一对一的用户调研,你会对这些用户追求刺激的心理和投注的决策过程有更深的体会。你会发现,该推出的是更刺激的玩法,而非更多的包包。你可以设计一个小活动,快速验证自己的猜想。
2. 洞察用户的真实需求
这需要长久的训练,和足够的经验积累。
深夜发媸的徐老师说:“我每天走在大街上和别人说话,我就想,他为什么会说这句话,是不是他对某个点有共鸣,我这个点要怎么去写。”
无论是之前提到的数据分析+调研,还是徐老师说的自身的观察体悟,都需要不断的分析、尝试、复盘。尝试验证想法,复盘修正洞察。
好比射箭,一箭射出去,偏左上方,你就要向右下方挪挪,再射一支。不断修正,总有一刻,你可以正中靶心,从此例无虚发。
3. 充分理解业务
洞察了用户需求,就要考虑如何去满足,这就看你对业务的理解程度了。
比如直播行业。主播的打赏80%以上来源于几个少数的头部用户,俗称金主。绝大多数用户是只看不买的屌丝。但屌丝也有贡献,那就是围观。金主打赏的动力中,炫耀占着很大的成分:你们这些屌丝只能对着主播流口水,我打赏一个兰博基尼,主播喊我哥,还给我唱歌!围观的人越多,金主就越有“千金博得美人笑“的豪迈感。
聪明的主播,会在充分理解业务生态后,巧妙的维持屌丝和金主的平衡,以获取最大利润。如果主播只一味讨好金主,屌丝用户就会觉得受到了蔑视,进而流失。金主没有了炫耀的分为,也会逃离。
可见,只有充分理解业务,才能基于用户视角,真正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为企业带来收益。
在这个时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变得不再稀缺,用户更换商品或品牌的成本,也变得越来越低。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卸载一个App只需要几秒。
同时,流量的价值也在逐步减弱,用户不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只会为有真正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买单。
这种情况下,用户视角正逐步取代企业视角,谁能更好的基于用户视角指定战略,规划业务,服务用户,谁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取得更大的价值。
采取用户视角,需要
1. 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调研+活动测试,弄清用户是谁
2. 通过长久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洞察用户的真实需求
3. 充分理解业务,基于业务满足用户需求
作者:孙金龙,公众号:金龙聊运营,专注运营方向,欢迎多多交流
(转载请保留)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模型制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