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二战苏联元帅胜利后授予多少元帅

◆◆俄罗斯的战神——二战中的苏联元帅◆◆_林育荣元帅
我的图书馆
◆◆俄罗斯的战神——二战中的苏联元帅◆◆_林育荣元帅
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 7日,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6月26日的命令:授予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人民委员斯大林以苏联最高军衔——苏联大元帅,以表彰他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为苏维埃祖国建树的卓越功勋。苏联大元帅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日-日)原姓朱加什维利,格鲁吉亚人,苏联执政时间最长(年)的最高领导人。曾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列宁逝世后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他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为苏联的崛起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同时也导致了乌克兰大饥荒,伟大的卫国战争中领导苏联红军,击败纳粹德国,将苏联的势力扩大到欧洲东部,战后他扶植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峙。日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享年74岁。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了一次“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斯大林高居第三(四至六位分别是普希金、彼得大帝、列宁),仅次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斯托雷平。日,斯大林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日,斯大林被授予苏联最高军衔——苏联大元帅,以表彰他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为苏维埃祖国建树的卓越功勋,苏联历史上仅此一位。苏联元帅日,苏联晋升五位苏联元帅: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也就35年五大元帅。二战中的苏联元帅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日-日。日,苏联恢复军衔之后,伏罗希洛夫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列苏联“五大元帅”的第一位。伏罗希洛夫虽然作战勇猛异常,但充其量算是一介武将,算不得帅才,个人感觉只是因为对斯大林的一片衷心和绝对的服从命令听指挥,才使得他能担任元帅。日,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后,伏罗希洛夫被派往西部战线,日,伏罗希洛夫被召回莫斯科,负责领导西北防线的防御工作;8月被派往列宁格勒;9月被分配担任检查莫斯科、伏尔加、中亚细亚和乌拉尔各军区内红军后备部队的训练工作;这些,无疑都是降职使用。到了1942年,他被任命为游击运动总司令和国防委员会所属的战利品委员会主席。战后,伏罗希洛夫退出军界,被任命为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日,伏罗希洛夫去世,被埋葬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获得荣誉及成就:两次苏联英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60),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获列宁勋章8枚,红旗勋章6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革命荣誉武器和荣誉武器各1件。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日-日。因在察里津战役中,布琼尼指挥一个骑兵旅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表现了一个杰出的骑兵指挥员的才干,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荣获红旗勋章。日,苏联恢复军衔之后,布琼尼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列苏联“五大元帅”的第三位。日,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后,布琼尼作为苏联最高统帅部成员之一,参与了作战指挥,并先后担任统帅部预备队集团军群司令员、西南方向总司令、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和北高加索方向总司令等职,参加了保卫莫斯科、基辅和高加索等重大战略性战役。在担任西南方面军执行指挥官时,由于盲目执行最高统帅部的刻板命令,西南方面军在随后的乌曼战役和基辅战役中损失惨重,为了挽救即将陷入重围的军队,他不顾斯大林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独断下令部队撤退,由此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被撤销了西南方向总司令的职务。从此淡出了苏联军界。1941年冬季,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之际,布琼尼在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的红场阅兵中,骑着骏马巡视了受阅部队。日,90岁高龄的布琼尼在莫斯科逝世。获得荣誉及成就:三次苏联英雄称号,8枚列宁勋章、6枚红旗勋章、1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和多枚外国勋章、奖章,三次荣获革命荣誉武器。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日-日)。1919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并在察里津保卫战中认识了斯大林。1939年9月,苏联与德国联合瓜分波兰的战斗中,铁木辛哥担任了乌克兰方面军总司令。日,苏芬战争爆发,苏军伤亡惨重。1940年1月初,苏联组建西北方面军,由铁木辛哥任司令员,在其指挥下,2月11日,苏军发起进攻,三天后突破曼纳林防线,芬兰被迫求和。由于此次战役,苏联政府特别授予铁木辛哥“苏联英雄”的称号。苏芬战争令铁木辛哥的声望上升,他于1941年5月被任命为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并在5月7日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日,他打电话给斯大林,要求下达边境部队进入作战状态的命令,并实施掩护计划展开第一梯队,但斯大林未采纳他的意见。日,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由于西方面军的惨败而形成巨大的战役突破口。铁木辛哥于日,接手西方面军任司令员,此时德“中央”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已到达斯摩棱斯克。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铁木辛哥成功稳住了西方面军的局势。在铁木辛哥的指挥下,苏联第一支近卫军诞生,从此近卫军这个名号一直伴随着苏军前线的每一名战士,近卫军成为了苏军战士的荣誉和骄傲。日,铁木辛哥以左翼第21集团军发动反突击,渡过第聂伯河,夺回罗加切夫、日洛宾、并向博布鲁伊斯克挺进,袭击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牵制了德军8个师。战斗至到7月底,德军步兵损失20%,坦克损失50%。德军闪击莫斯科的企图被粉碎。1941年8月初,德军将首攻莫斯科的战略目标转为首攻列宁格勒和乌克兰。此时,战役重点转移到西南战区的乌克兰。兵力占绝对优势的德军已开始在基辅地区形成对苏西南方面军的合围。西南战区司令布琼尼请求斯大林准予他撤退。斯大林不准,要求死守基辅地区,并撤消了布琼尼西南战区司令的职务,令铁木辛哥接任。铁木辛哥发现德军已形成合围,局势已无法挽回,坚决要求将部队撤出基辅地区,但斯大林仍严令坚守。铁木辛哥下令苏军从东面发起进攻,割裂德军合围正面,击退德军装甲兵团,但未能成功。此时,铁木辛哥再次坚决要求最高统帅部准予西南方面军全线突围,撤出基辅地区,斯大林终于同意苏联红军突围,但为时已晚,西南方面军各部已被德军分割包围。基辅会战,苏西南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有15万官兵突出德军重围。基辅会战结束后,西南战区司令铁木辛哥立即重新组建了西南方面军司令部,自己兼任方面军司令员,同时迅速重建了西南方面军。为加强铁木辛哥的力量,最高统帅部将南方方面军也交由他指挥。日,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经罗斯托夫向北高加索实施突击,铁木辛哥被迫实施顽强的防御作战,并在防御过程中完成进攻战役的准备。日,南方方面军向进入罗斯托夫的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猛烈进攻。两天以后,该集团军的精锐部队被消灭,残部仓皇溃退,这次是德军在战争中第一次后退。铁木辛哥收复罗斯托夫。罗斯托夫战役的胜利,不仅粉碎了德军突向北高加索的企图,而且牵制了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从而减轻了莫斯科方向苏联红军的压力,更使得德国将重点放在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上,为以后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设置了舞台。莫斯科战役胜利后,朱可夫接替了铁木辛哥的前线指挥权。1942年春季,铁木辛哥要求在哈尔科夫方向进行大规模进攻,虽然在5月12日解放了哈尔科夫,但随后德军猛攻了红军突出的左翼,迅速瓦解了铁木辛哥的攻势,导致红军3个集团军被合围,西南方面军再次覆没。1942年10月,铁木辛哥渐渐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被贬到西北方面军任司令员,再也没有得到重用。此后,以最高统帅部代表身份协调诸方面军的作战行动,参与组织和实施许多重大战役。1944年8月的雅两一基什尼奥夫战役中,铁木辛哥负责协调第2乌克兰方面军和第3乌克兰方面军的作战行动,击溃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消灭22个德国师,击溃几乎全部的罗马尼亚师,导致苏德战场南翼德军防御的崩溃和摩尔达维亚的解放,迫使罗马尼亚退出轴心国集团。战争结束后,铁木辛哥被重新任命为驻白俄罗斯(1946年3月,1949年3月)、南乌拉尔(1946年6月)苏军总司令;1960年被授予“苏联国防部总检察长”荣誉职务,1961年任国家退伍军人委员会主席。1965年,再次被授予苏联英雄荣誉。日,铁木辛哥在莫斯科逝世。获得荣誉及成就:苏联英雄荣誉称号2次、胜利勋章1枚、5次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1枚、5次红旗勋章、莫斯科保卫勋章1次和3次苏沃洛夫勋章。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日-日)。年,任红军总参谋长。1937年5月,任苏军总参谋长。日,晋升为苏联元帅。1940年8月,任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卫国战争爆发后,—30日,任西方面军参谋长,辅佐铁木辛哥。1941年至1942年,第三次担任了红军总参谋长。1942年5月以身体多病,不适应剧烈的战争活动为由,推荐弟子华西列夫斯基接任总参谋长,自己改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养病。1943年6月—1945年3月,任总参军事学院院长。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克里姆林宫墙下。沙波什尼科夫是苏联在战时去世的唯一一位元帅,他性格温和,博学多才,深受苏联军方与斯大林的敬重。在1928年至1931年、1937年至1940年和1941年至1942年三次担任了红军总参谋长,被称为红军的大脑。任职期间,制订了苏联红军的许多重大作战方案,比如斯摩棱斯克战役、1941年底至1942年初苏军的冬季反攻和总攻。是唯一当着斯大林的面被允许抽烟的人,虽然性格温和,平易近人,但偏于软弱,遇事不敢力争。比如,1942年的哈尔科夫战役,他就以准备和后备兵力不足,以及左翼防卫力量薄弱为由反对,但却无法阻止。他慧眼识人,向军队推荐了弟子华西列夫斯基接任总参谋长,使后者在战争中战功卓著,成为一代名将。他的著作《军队的大脑》至今仍是各界传颂的佳作。获得荣誉及成就:列宁勋章3枚,红旗勋章2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枚,红星勋章2枚,奖章多枚。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库利克(日-日)。堪称命运最奇特的苏联元帅。在一战时期是沙皇军队的低级军官,十月革命之后,库利克加入苏联红军,此后在察里津保卫战的时候认识了斯大林,当时,库利克是第14集团军的炮兵指挥官。日,晋升为苏联元帅。库利克堪称是红军炮兵的缔造者,发展出喀秋莎火箭炮等一大批炮兵武器。日,卫国战争爆发当天,库利克就作为最高统帅部的代表被派遣至西部方面军指挥前线战斗。日,他乘坐飞机来到比亚韦斯托克,担任第3和第10集团军的指挥官,组织进行机械化反攻,不久,他所在的第10集团军就被德国陆军包围。1941年9月,他指挥位于列宁格勒的第54集团军,但却因为和时任列宁格勒方面军总指挥的朱可夫发生冲突而被撤职。日,库利克元帅被派往刻赤半岛,他认为凭借苏军的兵力无法抵挡德军进攻,于是撤出了刻赤退守塔曼半岛,此举彻底激怒了斯大林。日,苏联最高法院判因“放荡的生活方式和滥用副国防人民委员称号”处其有罪,剥夺了库利克的元帅军衔和苏联英雄称号。从元帅直接降职为列兵,这种例子在当时即使放在世界上也可谓独一无二、绝无仅有!日,库利克向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写信求情遭到拒绝,又被剥夺了3枚列宁勋章、3枚红旗勋章以及其他的荣誉。日,苏联人民委员会重新授予库利克少将军衔。1943年4月,他又被晋升为中将,任命为第4近卫集团军司令。1943年8月,被任命为第8突击集团军司令,但仅仅一个月以后库利克就又被解除军事指挥权。战后,库利克又晋升为中将,被任命为伏尔加军区副司令。1946年12月,戈尔多夫和伏尔加军区参谋长雷巴利琴科少将一起被捕。日,库利克被逮捕。日,库利克被判死刑,第二天就被处死。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最高法院为库利克平反,恢复了其元帅军衔和所有的荣誉。总的来说,库利克是一个能力平庸的将领,一个悲剧人物,死后连尸骨也没找到,人生有大起也有大落。获得荣誉及成就:苏联英雄荣誉称号1次、列宁勋章4枚、红旗勋章4枚、保卫列宁格勒奖章、工农红军成立二十周年奖章、1941年-1949年反德国法西斯胜利奖章。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日-日)。戎马一生,战功卓著,二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被誉为“胜利的象征”,个人认为他在二战所有将领中排名第一也不为过。1938年,朱可夫在中国任短时间军事顾问后升为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副司令员。日,诺门罕战役爆发。朱可夫被任命为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司令员,指挥对日作战,成功地组织和实施了哈勒哈河战役,歼敌5万余人(日本称阵亡失踪8717人)。此次战役中,朱可夫初露锋芒,表现出他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他善于协调步兵、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的行动,大胆实施迂回包围,出敌不意地歼灭敌军主力。他的集中使用坦克的理论也在实战中受到印证。日,因为诺门罕战役的杰出表现,朱可夫获得“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日,朱可夫晋升为大将,不久被任命为苏联最大的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日,朱可夫担任了苏军总参谋长。日,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日,苏联成立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朱可夫成为7名成员之一(其余6人是铁木辛哥、斯大林、莫洛托夫、布琼尼、伏罗希洛夫和库兹涅佐夫)。日,朱可夫建议斯大林放弃基辅,全力保卫莫斯科,但斯大林不同意,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终,斯大林解除了朱可夫总参谋长的职务,降任他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日,朱可夫接手指挥预备队方面军。日,朱可夫指挥第24集团军的10个师发起进攻,9月8日收复叶利尼亚突出部,并向西推进了25公里。这是斯摩棱斯克会战中苏军唯一取胜的一次战役。日,朱可夫飞往列宁格勒,接替伏罗希洛夫成为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朱可夫接手司令部的第一件事就是一扫苏军将领关于列宁格勒失守的悲观情绪,号召“即使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列宁格勒。”并提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而是死亡惧怕列宁格勒。德军对列宁格勒围困长达882天,但始终未能占领它。日,朱可夫向斯大林报告说德军在列宁格勒的进攻已被遏止,因伤亡惨重而转入防御。并说德机械化部队和坦克部队正在由列宁格勒往南大规模运动,显然是被调往莫斯科。日,朱可夫飞抵莫斯科。日,朱可夫被任命为新整编的西方面军司令员,担负起保卫莫斯科的重任。1941年11月底和12月初,苏军以3个集团军的兵力多次进行反击,终于挫败北路德军的进攻,使之转入防御。南路德军进攻图拉,也被苏军击退。在西方方面军的正面,德军进攻受阻,被迫退至库宾卡以北、纳罗福明斯克以南一线。日,朱可夫的西方方面军开始对正面之敌实施攻击。日,苏军发动总攻。日,苏军向西推进了100至350公里,解放了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拉州全部和奥廖尔州一部分地区,歼来德军50余万,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1942年夏季,德国集结重兵于苏德战场南部,向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实施重点进攻。1942年8月,朱可夫被任命为副最高统帅,赶赴斯大林格勒前线督战,在此期间,他与苏军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一起制定了“天王星”计划,合围了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坦克第4集团军部分兵力共22个师,约33万人。日,苏军对被围德军发起总攻。1月25日,苏军进攻部队冲进市区,与坚守城区的苏军会师。2月2日,被围德军全部被歼。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结束,并成为整个二战的转折点。这场战役使人们称朱可夫为“斯大林在二战战场上的救火英雄”。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联在战时授予的第一位元帅。日,库尔斯克会战结束的第二天,朱可夫被斯大林召回莫斯科,研究下一步如何在广阔的战线上展开全面进攻。日,朱可夫接替在战斗中受重伤的瓦图京为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朱可夫的带领下,攻占了杜勃诺、克列门涅茨、莫吉廖夫,挺进到喀尔巴阡山,解放了切尔诺夫策城,从这里到捷尔诺波尔,打开了一个长达358公里的大缺口。在28天的战斗中,乌克兰第1方面军解放了2.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57个市镇,并继续向西南挺进,进抵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边境。一周后,朱可夫攻下被希特勒称作“堡垒”的捷尔诺波尔,为表彰朱可夫的功绩,最高统帅部授予他最高军功勋——胜利勋章,他也是这枚勋章的第一个获得者。1944年5月初,朱可夫将乌克兰第1方面军交给科涅夫,自己回最高统帅部着手准备白俄罗斯战役。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批准了代号“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计划。日,苏军发起白俄罗斯战役。朱可夫负责协调白俄罗斯第1、第2方面军的行动。白俄罗斯战役,歼敌54万人,向西推进500—600公里,解放了白俄罗斯全部领土和立陶宛部分领土,并解放了波兰东部,逼近波兰首都——华沙。日,朱可夫第二次获得苏联英雄荣誉称号。1944年底和1945年初,战争开始向德国本土推进,朱可夫指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主攻柏林。日,朱可夫出任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5月2日首先攻克柏林。日,朱可夫代表苏联在德国投降书上签字。日,为表彰朱可夫在柏林战役的功绩,朱可夫第三次获得苏联英雄荣誉称号,并获得第二枚胜利勋章。日,朱可夫奉命出任胜利大阅兵首长,并于24日骑白马检阅受阅部队。1946年4月,朱可夫任苏联常务副国防人民委员,陆军总司令。1955年2月,朱可夫苏联国防部部长。日,朱可夫突然被赫鲁晓夫免去苏联国防部部长职务,还被取消了党中央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委员的资格,从此淡出政治视野日,一代名将朱可夫元帅与世长辞,享年78岁,安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朱可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未被平反,不仅如此,继勃列日涅夫之后执政的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等历届领导人都没有给朱可夫平反。直到1995年5月,俄罗斯人民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朱可夫的光辉名誉才被彻底恢复,并设立朱可夫元帅纪念勋章,永远的缅怀他。朱可夫是我最喜欢也是最欣赏的苏军元帅,在二战所有的名将中,我将他排为第一位。一生获得荣誉无数,四次获得苏联英雄荣誉称号,两枚胜利勋章,在苏联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卫国战争中,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朱可夫的身影。但是,由于战时的风光无限,成为万民敬仰的英雄,也使得他功高震主,光芒盖过了斯大林,这也为他后来的失意埋下隐患。1995年,朱可夫元帅的青铜雕像在莫斯科红场揭幕,俄罗斯政府设立朱可夫纪念勋章,永远的缅怀这位为前苏联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获得荣誉及成就:四次苏联英雄称号(,,,),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胜利功勋章2枚,图瓦共和国“共和国”勋章1枚,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1969),荣誉武器1件,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主要著作:著有《回忆与思考 》、《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库尔斯克突出部》、《在柏林方向上》。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日-日)。1940年5月,华西列夫斯基担任总参谋部作战部第一副部长,主管西方防务。日,华西列夫斯基被授予少将军衔。日,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总参作战部成为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核心部门。日,华西列夫斯基升任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41年9月,华西列夫斯基领导总参谋部10人小组负责前线指挥。日,华西列夫斯基被授予中将军衔。1941年11月,华西列夫斯基担任代理总参谋长,并拟定莫斯科的反攻作战计划。1942年4月,华西列夫斯基晋升为上将。1942年5月,华西列夫斯基接替老师沙波什尼科夫任苏军总参谋长。日,华西列夫斯基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前线协助指挥战事,并与朱可夫元帅一起制定“天王星”计划。日,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前夕,华西列夫斯基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获“一级苏沃洛夫勋章”。日,华西列夫斯基晋升为苏联元帅,是苏联在战时授予的第二位元帅,此时距离他晋升为大将只过了29天。日,库尔斯克会战爆发,8月3日,华西列夫斯基组织协调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展开大规模反攻,8月11日解放哈尔科夫。1943年8月,华西列夫斯基领导制定并实施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解放顿巴斯战役、以及乌克兰第4方面军在北塔夫里亚地区的战役计划。1944年1月—2月,在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中,华西列夫斯基负责协调乌克兰第3、第4方面军的作战,4月协调苏军解放克里木。在攻占塞瓦斯托波尔作战中,华西列夫斯基乘坐的汽车触发了德军埋下的地雷,头部受了重伤,此后一直到1944年夏季,他一直在莫斯科养伤。期间,他仔细考察了总参谋部正在起草的白俄罗斯战役计划。日,大本营批准了代号为“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计划,同时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为大本营代表,协调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行动。白俄罗斯战役于日开始进行,战至7月上旬,苏军围歼了明斯克以东的德“中央”集团军群,并解放了明斯克。因指挥右岸乌克兰战役取得胜利,华西列夫斯基被授予最高军功勋——胜利勋章。日,华西列夫斯基因战功卓著,荣获苏联英雄荣誉称号。1944年9月,华西列夫斯基又负责领导了波罗的海沿岸战役。日,华西列夫斯基负责领导里加战役(日~日)、塔林战役(日~日)、莫昂海峡战役(日~日)和麦列河战役(日~日),使苏军进攻的矛头直指德国进攻苏联和波兰的最主要战略基地—东普鲁士。日,华西列夫斯基接替牺牲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出任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员,总参谋长一职由阿列克谢·因诺肯季耶维奇·安东诺夫大将继任。1945年4月,华西列夫斯基指挥部队协同友军攻克了东普鲁士首府、被希特勒称之为“绝对攻不破的德意志精神堡垒”的柯尼斯堡,为表彰其的功绩,华西列夫斯基再次被授予胜利勋章。这使得他和斯大林、朱可夫一起成为世界上二次获得这一荣誉的人。1945年6月,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1方面军、远东第2方面军以及太平洋舰队,实施远东战役。日,苏联对日宣战,华西列夫斯基指挥苏军在远东的三个方面军从三个方面向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8月17日,日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大将发电报给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宣布日军投降。为表彰华西列夫斯基的功绩,他第二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二战结束后,华西列夫斯基出任苏军总参谋长和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日,82岁的华西列夫斯基在莫斯科去世,安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华西列夫斯基在战争中主要是在统帅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缺少前线指挥员决战疆场,叱咤风云的沙场战绩,这也是影响他统帅功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实战是统帅才能的试金石,华西列夫斯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但能在后方决胜千里,更能在前线独挡一面。日,战争开始时,他只是一名少将,到日就晋升为元帅,从大将升任到元帅只用了29天其升迁之神速,恐怕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只有盟军总司令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能与其相提并论。晚年还撰写了回忆录《毕生的事业》,回顾了自己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获得荣誉及成就:两次苏联英雄,列宁勋章8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2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枚、红星勋章1枚,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务”勋章1枚,奖章多枚,外国勋章14枚,苏联最高“胜利”勋章2枚,荣誉武器1件。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1940年,科涅夫晋升为中将,被任命为外贝加尔军区司令员。1941年1月,科涅夫被任命为外高加索军区司令员。日,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科涅夫作为19集团军司令率军在西部方向作战,对阵德军中最为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他一面指挥部队顽强固守,阻住了当面德军的进攻;一面向敌军发起反攻,有力地钳制住了由赫尔曼·霍特指挥的第3坦克集群。由于在开战之初德国猛烈进攻中顽强反击、寸土必争,丢失地盘较少。当西部军区司令员巴甫洛夫和几位集团军司令员因为部队的惨败而被送上法庭审判和枪毙之时,科涅夫却得到晋升。日,科涅夫晋升为上将。日,科涅夫接替铁木辛哥元帅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承担起了防守莫斯科方向的重任。日,基辅战役结束后,德军大量兵力开始向中央战场集中,准备发动对莫斯科的攻势。德军投入中央方向的共有第2、第3、第4三个坦克集群和第2、第4、第9三个野战集团军,占当时苏德战场德军总兵力的1/2和装甲兵力的3/4。由于苏军在战前强调进攻战略,对防御研究不够,而且错误地估计了德军可能发动进攻的方向,将重兵部署在西面。结果,德军从南北两面实施主要突击,很快就要推进到西方方面军后方,德军发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包围战,致使苏军西方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三个方面军八个集团军被包围,战后,德军宣称在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两大包围圈内共俘获苏军67万3千人,科涅夫败走麦城。日,科涅夫被撤职,朱可夫被任命为新整编的西方面军司令员,并建议将科涅夫留下担任自己的副手。(这一点有争议,根据罗科索夫斯基的回忆,这有可能是朱可夫的杜撰,真正救下科涅夫的是伏罗希洛夫)日,科涅夫被派到加里宁去指挥方面军的右翼部队。苏军最高统帅部鉴于西方方面军防守的正面过宽,不利于指挥,于是将科涅夫指挥的三个集团军组成加里宁方面军,任命他为司令员。1941年12月初,苏军对莫斯科城下德军的反攻开始后,科涅夫指挥加里宁方面军首先出击,突破了德军阵地前沿。1942年夏季,德军在南方重新发起进攻,直逼斯大林格勒城下。朱可夫被调去参加应付南线的危急形势。临走时推荐科涅夫接替西方面军司令员一职。此后一直到1943年3月,科涅夫一直在这里与中央战场的德军对攻,陷入无尽苦战之中,无法抽调大军去增援斯大林格勒。在连续强攻德军的坚固防线中,也遭到了很大伤亡,这给方面军司令部也招来了批评。1943年3月,科涅夫因为拒绝斯大林的命令,不愿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反攻。斯大林大怒,再次撤了他的职,将他调到后方任预备方面军司令(4月15日起改为草原军区,7月10日起改为草原方面军)。此时已经在前线泥泞中摸爬滚打了近两年的科涅夫还是上将军衔,而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都已晋升为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和瓦图京也跃升为大将。而从西方面军司令,降职到次要地位的草原方面军司令,这不得不说是科涅夫的一个挫折。不过,从后面发展的情况来看,科涅夫也可谓是因祸得福,因为之前,他一直都是在指挥步兵作战。这次,他的手中有了强大的装甲机械化部队,那就是由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特米斯特罗夫指挥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正是这支部队在日以所属的第18和29坦克军会同第18坦克军下属的第110、170、181坦克旅和第32摩托化步兵旅在普罗霍洛夫卡与德国“党卫军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和“党卫军第三骷髅师”发起了整个二战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大决战。日,库尔斯克会战结束5天之后,科涅夫获得大将军衔。库尔斯克战役后,苏军开始了第聂伯河会战,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前进迅速,解放了波尔塔瓦,并在9月24日夜间渡过了第聂伯河。日,草原方面军改名为乌克兰第2方面军,科涅夫任司令。1944年1月,科涅夫与瓦图京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将德军2个军部、10个师,约6万8千人合围在科尔松——舍甫琴科斯基突出部。苏军发动切尔卡瑟钢铁合围战,战斗至2月17日,德军终于在格尼洛伊提基河突围,代价是丢弃了所有的重装备,一万多人遗尸雪原之上,其中包括被围德军最高指挥官施特默尔曼上将。日,科涅夫晋升为苏联元帅,成为在战争中继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斯大林之后第4位荣获苏联元帅军衔。日,科涅夫发起了乌曼—博托沙尼战役,在极端泥泞的条件下,一月内挺进了200—600公里。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战线被割裂。德军10个师损失50%—75%的人员和几乎全部重装备,“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施泰因和“A”集团军总司令克莱斯特为此双双被希特勒免职。苏军解放了右岸乌克兰和摩尔达维亚大片领土,并进入罗马尼亚东北地区。1944年5月,科涅夫接替朱可夫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原司令员瓦图京于日去世)。日,科涅夫发动了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目标是粉碎德军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这是苏德战场上第一次出现一个方面军对阵一个集团军群的战役。乌克兰第1方面军重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肃清了乌克兰西部各州和波兰东南地区的德军,强渡维斯瓦河,夺取了桑多梅日以西的大登陆场,为实施新的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1945年1月,科涅夫率领乌克兰第1方面军,同朱可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维斯瓦河的登陆场向纳粹德国发起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乌克兰第1方面军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23天中向前挺进了600公里,扩大突破近1000公里,渡过奥得河并在对岸占领了战役登陆场,并夺取了西里西亚工业区。然后一鼓作气地又打到尼斯河,苏联两大方面军对德国首都柏林形成威逼态势。日,柏林战役正式打响,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第一天中就发射了123万发炮弹,乌克兰第1方面军比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更为猛烈,科涅夫的大军顺利地渡过了尼斯河,突破了德军防线。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波茨坦胜利会师,将柏林完全包围,并在当天进抵易北河畔,同美军实现了历史性的“易北河会师”。柏林之战使德军在首都陷落后大都停止抵抗,只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还有一个德军强大集团拒不投降,这就是费迪南德·舍尔纳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日,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叶廖缅科大将的乌克兰第4方面军开始了对“中央”集团军群的合围。乌克兰第1方面军近卫坦克第3、4集团军和各步兵兵团在3昼夜内完成了100—200公里的行军,5月6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右翼乘德军在一些方向退却,转入了追击。5月8日,攻占德累斯顿,解放了特普利采、比利纳、莫斯特等城市。5月9日清晨,乌克兰第1方面军所属近卫第3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的先遣部队进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同日,布拉格解放。5月10日,苏联红军继续在所有方向迅猛推进,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军集团几乎全被合围,战至5月11日,德军兵力大部被歼灭。表彰科涅夫解放波兰和发起奥德河战役,他被授予最高军功勋——胜利勋章。二战结束后,科涅夫被派任为苏联占领军驻东德司令员与盟军派驻奥地利司令,克里姆林宫卫戍司令部特种部队独立团团长。1946年至1950年,科涅夫任苏联陆军总司令与苏联第一代理国防部长。日,科涅夫元帅去世,安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因为科涅夫与朱可夫的矛盾,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科涅夫。但这并不妨碍我欣赏他的指挥才能,不过有一点要指出,科涅夫在“顺风战”里顺风顺水,在“逆风战”里却表现不佳,当然这也可能和他指挥部队的,战斗力不足有关系,但说实话,我认为指挥这方面,科涅夫在罗科索夫斯基之下。日,科涅夫在莫斯科逝世,葬于克里姆林宫墙下。日,科涅夫元帅去世后的一年又28天之后,朱可夫元帅也与世长辞。也许两位元帅在天堂中再次相会时,会继续他们的争执与凝固他们的友情吧!获得荣誉及成就:苏联英雄荣誉称号2次,列宁勋章7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2枚,红星勋章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胜利勋章1枚,荣誉武器1件。列昂尼德·亚历山德罗维奇·戈沃罗夫(日-日)。日,苏芬战争爆发,由于芬兰的顽强抵抗,苏军在曼纳海姆防线前损失惨重。1940年初,戈沃罗夫作为突破筑垒地域和使炮用兵的专家被派往前线,任第7集团军炮兵司令部参谋长,期间对突破曼纳海姆防线的炮火保障的准备和实施进行了大量工作。日,在经过大量的炮火准备之后,苏军终于突破曼纳海姆防线。日,芬兰被迫求和,签署停战协定。芬兰将10%的国土割让给苏联并割让了30%的经济资产。戈沃罗夫因为在突破曼纳海姆防线上的贡献被授予金星勋章,晋升炮兵少将军衔,提拔为苏联红军炮兵副总监。1941年5月,戈沃罗夫任捷尔任斯基炮兵学院院长。日,苏联卫国战争爆发。1941年7月,戈沃罗夫被任命为西方防务炮兵主任。1941年8月,戈沃罗夫被任命为预备队方面军炮兵主任。在此期间,因为朱可夫与斯大林起了冲突而被贬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戈沃罗夫协助朱可夫组织了对叶利尼亚突出部的进攻,由于炮火准备得当,叶利尼亚突出部成为了卫国战争开始时苏军少有的胜利,这引起了朱可夫的注意。1941年9月,戈沃罗夫被任命为莫扎伊斯克防线部队副司令1941年10月,戈沃罗夫被任命为西方面军炮兵主任。日,苏联国防委员会作出了保卫莫斯科的决定,戈沃罗夫就跟随大本营代表华西列夫斯基,把斯摩棱斯克战役中冲出重围的部队集合起来,在莫札伊斯克地区组织防御。日,戈沃罗夫接替负伤的德米特里·丹尼洛维奇·列柳申科任保卫莫扎伊斯克方向莫斯科接近地的第5集团军司令,与第33、34集团军一起组成了西方面军的正面防线。日,戈沃罗夫的第5集团与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团军一起挫败了德军京特·冯·克鲁格元帅的攻势。1942年4月,戈沃罗夫任列宁格勒方面军下属的列宁格勒军事集群司令。1942年6月,戈沃罗夫接替米哈伊尔·谢苗诺维奇·霍津中将出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领导列宁格勒保卫战。日,戈沃罗夫的列宁格勒方面军与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率领的沃尔霍夫方面军一起发动西尼亚维诺进攻战役,激战持续到10月15日。苏军的进攻失败,德军也遭受了重大损失,日,在朱可夫大将的协调下,列宁格勒方面军与沃尔霍夫方面军发动火花行动,向施吕瑟尔堡地域内的德军发起进攻,五天之后的1月18日,两个方面军之间被合围的德军被完全歼灭,战斗至1月22日已经建立了8到10公里的走廊。日,戈沃罗夫被授予上将军衔。日,戈沃罗夫获得一级苏沃洛夫勋章。日,苏军发起列宁格勒-大诺夫哥罗德攻势,以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威胁,同时也是苏军十次斯大林突击中的第一次突击。戈沃罗夫决定在敌人防御最强的地段红谢洛上进行突破,发动红谢洛—罗普沙战役,战斗至1月30日,自列宁格勒推进70—100公里,解放了普希金、克拉斯诺格瓦尔杰伊斯克等市,推进至卢加河下游地区,并在个别地段强攻渡河,建立滩头阵地。德国第18集团军被完全击溃,所有战斗器材全部被缴获,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屈希勒尔元帅被解职。因战役中的出色表现,戈沃罗夫被授予大将军衔。日,列宁格勒保卫战以苏军的彻底胜利而宣告结束,从日起,德军对列宁格勒长达882天的围困终于解除,在此期间,戈沃罗夫在列宁格勒战斗了670天。日,戈沃罗夫组织发动维堡战役,由于地形不允许机动,他集中了空前的炮兵和预备队,干净利落的打开了突破口,第二次突破曼纳海姆防线,击败了芬兰军队,迫使芬兰退出战争。日,戈沃罗夫晋升为苏联元帅,成为战时第5个晋升的苏联元帅。日,戈沃罗夫发动塔林战役并解放了爱沙尼亚。日,戈沃罗夫因保卫列宁格勒和波罗的海战役胜利获得最高军功勋——胜利勋章。1945年6月—1946年4月,戈沃罗夫历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陆军总监察长、武装力量总监察长。日,戈沃罗夫在莫斯科去世,安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获得荣誉及成就:苏联英雄荣誉称号1次,获列宁勋章5枚,胜利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和红星勋章各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日-日)。1940年5月,罗科索夫斯基被授予少将军衔。1937年8月,罗科索夫斯基突然遭到逮捕,理由是有人指控他与波兰和日本的谍报机关有瓜葛,并被判处死刑。好在由于铁木辛哥出面干预,罗科索夫斯基在被执行死刑时,被打了一颗空包弹,性命被保了下来。经过两年半的审查,查明所控不实,铁木辛哥又以大战在急,军队缺乏指挥人才为由向斯大林提出申请,罗科索夫斯基官复原职,又回到骑兵第5军。1940年下半年,苏联开始组建机械化部队,同年11月,罗科索夫斯基调离了骑兵部队,担任了基辅军区机械化第9军军长。日,卫国战争爆发,罗科索夫斯基率领机械化第9军在基辅方向上同德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由于作战英勇,被授予第四枚红旗勋章。日,德“中央”集团军群发动斯摩棱斯克战役,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组建几个集团军级的军群,从别雷—亚尔采沃—罗斯拉夫利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实施反突击,以扭转斯摩棱斯克战局。日,罗科索夫斯基奉命组建新军军群的任务。日,罗科索夫斯基乘车前往亚尔采沃地域,一路收编了一些被打散或撤下的部队。新军群在几天内组建起来,并立即投入战斗。日,苏军发起反击,未能取得胜利,但阻滞了德军在莫斯科方向上的进攻,并支援了第16、第20集团军的突围。1941年8月初,第16集团军并入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罗科索夫斯基任司令员,负责保卫斯摩棱斯克—维亚济马一线的防御。1941年8月底,苏联中央方面军遭到德军围歼,斯摩棱斯克战局更加恶化。1941年9月初,苏最高统帅部再次发动反击,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团军从北面迂回斯摩棱斯克,预备队方面军协助第24集团军收复叶利尼亚并向西推进25公里。日,罗科索夫斯基被晋升中将军衔。日,苏联开始准备莫斯科保卫战。日,由德国元帅费多尔·冯·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发动攻击,代号台风行动。日,罗科索夫斯基接到命令,带司令部到维亚济马负责阻击任务。日,罗科索夫斯基抵达维亚济马,城里没有任何部队,自己成了光杆司令。日,罗科索夫斯基终于与方面军司令部取得联系,并按指示抵达莫扎伊斯克。日,罗科索夫斯基受命率领步兵第18师前出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制止敌人从该地带突破。日,德军开始以绝对优势兵力向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发起猛烈进攻。苏军浴血奋战.顽强阻击德军10天,最后被迫将防线后移。日,德快速突击部队开始冲击罗科索夫斯基的防御阵地,由于罗科索夫斯基的指挥得当,使德军从快速突击陷入争夺据点的持久战之中,推进速度十分缓慢。日,朱可夫命令罗科索夫斯基夺回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罗科索夫斯基按命令迅速组织了反击,取得部分战果,但未能夺回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战斗至11月底,极度疲惫和损失极大的第16集团军被迫退却到离莫斯科仅25至35公里处。但,苏军的顽强抵抗和反突击还是挡住了德军的进攻。日,苏军开始反攻。日,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团军从防御直接转入进攻。经一天激战,解放了克留克沃。罗科索夫斯基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命令部队不停息地全速追击。在12月11日至12日的两天之内,第16集团军推进了10至16公里,前出到伊斯特拉河一线。日,罗科索夫斯基解放伊斯特拉市,为此,苏联中央报刊对这一事作了报道。日,第16集团军强渡伊斯特拉河,突破德军防线。日,罗科索夫斯基奉命赶到苏希尼奇地区,接管部队,并恢复原来的态势。这是他半年里第三次接手新部队。日,第16集团军攻克苏希尼奇,对德军防御筑垒据点逐个进行攻击,动摇了德军防御,将德军逼到日兹德拉河。日,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遭到德军的炮击,伤势严重,被送往莫斯科治疗。1942年7月初,苏军最高统帅部任命罗科索夫斯基为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由于德军将进攻重点转向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因此,布良斯克方面军防御地段相对沉寂。1942年10月初,罗科索夫斯基转任顿河方面军司令员。1942年10月中旬,顿河方面军转入进攻,欲图歼灭斯大林格勒以北的德军,与坚守在城内的崔可夫各师会合。日,苏军最高统帅部批准了“天王星”反攻计划。以瓦图京中将的西南方面军,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和叶廖缅科上将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3个方面军的兵力攻击斯大林格勒德军集团两翼并围而歼之。日,进攻开始,3个方面军于23日在卡拉奇以东的苏维埃村会师,合围德保卢斯上将第6集团军全部和坦克第4集团军一部,共22个师,33万余人。日,苏军开始执行围歼保卢斯第6集团军的“指环”作战计划,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编制撤销,所辖第57、第64和第62集团军全部并入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日,第65集团军和第21集团军前出至罗索夫什卡河西岸。日,罗科索夫斯基晋升上将军衔,同一天,苏军突破德军中层防御,将敌军分割成两块。日,顿河方面军全线出击,战至26日,第21集团军的部队冲入斯大林格勒城内,与苏军守卫部队会师。日,德国第6集团军指挥官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卢斯元帅向苏军投降,讽刺的是保卢斯于投降前一天刚刚被晋升为元帅,这使得他成为纳粹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投降的元帅,同时也是二战历史上投降的最高军衔指挥官。日,历时160天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以苏军的最后胜利而告终。日,罗科索夫斯基受斯大林命令以顿河方面军的指挥机构,组编中央方面军,出任中央方面军司令员。日,罗科索夫斯基指挥新组建的中央方面军在叶列茨地域向德奥廖尔集团的翼侧和后方进行攻击。开始阶段的进攻十分顺利,但,毕竟是新组建的军队仓促投入战斗,德军也为免使奥廖尔集团遭到纵深包围,急忙从勒热夫和维亚济马调来援军。日,在进攻无果的情况下,中央方面军停止对德军奥廖尔集团的进攻。日,中央方面军在戈罗季谢、小阿尔汉格尔斯克、特罗斯纳、利季日、科列涅沃地区转入防御,和布良斯克方面军一起,形成库尔斯克突出部正北面。此后,在整个1943年春季,苏德前线形成了暴雨来临之前少有的平静。日,朱可夫在给最高统帅部的报告表示,德军将对中央、沃罗涅日、西南三个方面军进行主要进攻战役。日,罗科索夫斯基在给总参谋部的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德军的进攻将只能在库尔斯克—沃罗涅日方向。日,沃罗涅日方面军也向大本营提交了内容相似的报告。日晚,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要求库尔斯克突出部,建立巩固的纵深梯次配置防御,先以强大的防御迎敌,然后转入反攻并彻底歼敌。日,希特勒为了从苏军手中夺回战略主动权,下达了6号作战令:“以别尔哥罗德地域的一个突击集团和奥廖尔以南的一个突击集团,坚决而迅速地进行集中突击,以向心进攻的方法合围并歼灭库尔斯克地域之敌”。日,罗科索夫斯基晋升为大将军衔。日,罗科索夫斯基从德军俘虏中得知德军将于7月5日凌晨3时开始进攻。日凌晨2时20分,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开始对正面德军进行反攻炮火射击,持续了30分钟。这一炮击使得敌人原计划受挫,5时30分,德军才发起进攻。日,德军投入全部预备队,在各条战线上才前进了10公里。日,在普洛霍罗夫卡,爆发了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苏军转入反攻。日,中央方面军对德军奥廖尔集团发动总攻。三天之后,将德军逐出奥廖尔。同日,沃罗涅日方面军解放了别尔哥罗德。日,罗科索夫斯基进入北乌克兰境内,随后相继解放了雷利斯克、克罗列韦茨、普季夫利、沃罗涅日等地。日,中央方面军前出至杰斯纳河。10天之后,强渡杰斯纳河,突破德军西岸防御,剑锋直指基辅。日,大本营命令罗科索夫斯基将主攻方向转向切尔尼戈夫。日,中央方面军改称白俄罗斯方面军,罗科索夫斯基任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1944年2月,白俄罗斯方面军改称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批准了代号“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计划。巴格拉米扬大将的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上将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扎哈罗夫上将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和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维捷布斯克、博古舍夫斯克、奥尔沙、莫吉廖夫和博布鲁伊斯克等方向同时发起进攻,分割德军战略防御正面。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开始进攻,激战5天,在200公里正面上突破德军防御,围歼德军博布鲁伊斯克集团,向纵深推进110公里。日,罗科索夫斯基晋升苏联元帅军衔,成为战争期间第六个获此殊荣的高级将领,还荣获苏联英雄这一崇高荣誉。1944年8月底,白俄罗斯战役结束,德中央集团军群几乎被歼灭,苏军向西推进了500—600公里,解放了白俄罗斯全部领土,以及立陶宛部分领土和波兰东部。1944年10月中旬,罗科索夫斯基转任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员,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交由朱可夫指挥。日,罗科索夫斯基荣获苏联最高军功章——胜利勋章。日,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结束,德军15个师另5个旅被击溃,6个师另3个旅遭全歼,苏军解放了东波美拉尼亚,消除了侧翼威胁。日,苏军发动柏林战役,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同时向柏林发起进攻,罗科索夫斯基受命包围德军坦克第3集团军主力,分割柏林地区德军集团。日,罗科索夫斯基部队占领了德国城市斯德丁。日,罗科索夫斯基第二次被授予苏联英雄荣誉称号。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奉命指挥苏军在莫斯科红场上的反法西斯德国胜利的阅兵式,此后一直到1949年任北部军队集群总司令。1949年10月,罗科索夫斯基任波兰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获波兰元帅军衔。日,72岁的罗科索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罗科索夫斯基是我第二位喜欢的苏联元帅,有时我认为他的战场指挥能力还在朱可夫之上。而且罗科索夫斯基一直是以打“逆风战”而闻名,苏德战争开始的半年时间里,他三次接手新部队,几乎都是从光杆司令逐步收拢部队然后再一步一步的防御巩固阵地,再适时反攻。能守: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善攻:白俄罗斯、东普鲁士、东波美拉尼亚和柏林。正如人们一直传说的那样:斯大林遇到困难首先想到朱可夫,而朱可夫遇到困难则首先想到罗科索夫斯基。因为战功卓著,使得他和沙波什尼科夫一起成为获得斯大林全命尊称的两人之一。获得荣誉及成就:苏联英雄荣誉称号2次,列宁勋章7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6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和一级库图佐夫勋章各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奖章多枚,苏联“胜利”最高军功勋章1枚,荣誉武器1件。著作:《军人的天职》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日-日)。日,马利诺夫斯基晋升为少将,率领新编第48步兵师在敖德萨布防。日,卫国战争爆发,此时距离马利诺夫斯基晋升为少将刚过一周,他奉命在苏联与罗马尼亚边界,在普鲁特河一带布防,在激烈的战斗后,不敌德军猛烈的攻势,开始沿着黑海岸边撤退,最后德军在尼古拉耶夫市成功包围住红军,而后却遭遇了猛烈的突围,马利诺夫斯基率军突破包围转进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驻防。1941年8月,马利诺夫斯基被派往溃不成军的红军第6集团军担任参谋长,很快晋升为集团军司令,晋升中将,率领撤退到顿巴斯。1941年12月,马利诺夫斯基任南方方面军司令员,在只有两个坦克师和总兵力不到16万人的情况下向向德军防线深入猛攻。日,苏军决定夺回哈尔科夫来扩大战果,巩固其战略主动权。日,苏军发动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苏方称之为第一次哈尔科夫进攻战役),铁木辛哥率领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以23个步兵军、2个坦克军和2个骑兵军向哈尔科夫地域的德国第6集团军发起进攻。由于过度乐观高估红军的进攻能力,苏军先胜后败,苏联第6集团军、第57集团军、第9集团军及博布金战役集群主力被歼,苏军75000名士兵阵亡,239000名士兵被俘,损失坦克600多辆,西南方面军副司令科斯坚科中将等多名高级将领阵亡。1942年7月,马利诺夫斯基的南方方面军退出战斗,改由北高加索方面军接手战场。马利诺夫斯基改调顿河军团司令员,阻止德军A集团军群向罗斯托夫及顿河地区进攻。日,马利诺夫斯基率领仓促成军的第66集团军前往斯大林格勒东北方向展开防御。虽说,第66集团军几乎没有任何的作战经验,可毕竟是新组建的军队,作战人员与武器装备配置充足。因此,德军始终无法突破他的防区并完成包围。1942年9月至10月,马利诺夫斯基率领第66集团军开始攻击德军,虽说在收复失地上战线平平,但却有力的消耗的德军的各种有生力量。1942年10月底,马利诺夫斯基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副司令员。日,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为解救第6集团军而发动冬季风暴行动,由德国陆军一级上将赫尔曼·霍特率领第57装甲军的两个装甲师一度挺进至距斯大林格勒25至30公里处。日,马利诺夫斯基率领部队完成德军第6集团军的合围,而后统领近卫第2集团军出城抵抗赫尔曼·霍特的坦克部队,使其退守至库特尔尼科夫一带,这是二战中德军颇感自豪的坦克作战第一次大败。由于此次作战,马利诺夫斯基晋升为上将,并荣获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943年2月,马利诺夫斯基再次担任红军南方方面军司令员,两周后,收复罗斯托夫并击溃德军的顿河防线,为苏军打通前往乌克兰的道路。1943年5月,马利诺夫斯基晋升为大将,任西南方面军司令员,解放顿巴斯工业区。1944年8月,乌克兰第2方面军与乌克兰第3方面军准备发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目的是粉碎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解放摩尔达维亚,迫使罗马尼亚战争,并夺取普罗耶什蒂油田。日,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打响,由于战前马利诺夫斯基的主动示弱与隐藏主攻方向,使得德军以为苏军只是区域性的进攻,因此一开战便十分顺利,苏军第一天就突破了30公里。日,雅西解放。日,乌克兰第2方面军进至胡希地区,乌克兰第3方面军进至列乌舍内地区和列奥沃地区的普鲁特河渡口,完成对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主力共18个师的合围。日,摩尔达维亚首府基什尼奥夫解放,罗马尼亚宣布退出轴心国并对德宣战。日,福克沙尼、苏利纳、布勒伊拉、康斯坦察等城市相继解放。日,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以苏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苏军消灭德军22个师,击溃罗马尼亚军全部,迫使罗马尼亚政府倒戈,苏德战场南翼德军防御全线崩溃。日,马利诺夫斯基晋升苏联元帅军衔,成为战争期间第七个获此殊荣的高级将领。日,马利诺夫斯基因指挥消灭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军,而被授予苏联最高军功章——胜利勋章。日,德国投降,马利诺夫斯基被调派至远东地区的中国满州地区,率领后贝加尔方面军对日作战。日,进攻日本关东军的八月风暴行动打响,马利诺夫斯基率领后贝加尔方面军越过内蒙古沙漠及大兴安岭山脉,进攻奉天(今沈阳)。日,日本天皇裕仁在电台宣读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溥仪宣读满洲国皇帝退位诏书,伪满洲国正式灭亡,19日,溥仪等人在奉天机场被苏军俘虏。马利诺夫斯基因此荣获苏联英雄荣誉称号。1946年,马利诺夫斯基成为最高苏维埃成员之一,并担任泛贝加尔湖防区司令员。1947年,马利诺夫斯基被升任命为“苏联远东军队统帅”辖管三个防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马利诺夫斯基负责训练并补给军事物资给朝鲜人民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直至战争结束。1953年,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上台,马利诺夫斯基成为苏联国防部常务副部长。1957年10月,马利诺夫斯基担任苏联国防部部长,并工作到去世,获得了很高的声誉,被誉为最杰出的国防部长。日,马利诺夫斯基逝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红墙下。为了纪念他,苏联政府在苏维埃陆军学院(现在的莫斯科坦克部队陆军学院)给他安置一个名位:苏联领导。并以他名字命名一个保卫莫斯科的精英坦克师为“马利诺夫斯基坦克师”。与伏罗希洛夫不同,马利诺夫斯基不但作战勇猛,而且粗中有细,也可谓有勇有谋,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个人认为这是马利诺夫斯基军事生涯中最出色的一役),他主动示弱,使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预备队调往其他作战方向,削弱了德军正面战场的防御力量。并针对战役的特点,将部队的兵种进行了改编并使之完善,要求机动灵活而不是亦步亦趋地组织战役。获得荣誉及成就:苏联英雄荣誉称号2次,胜利勋章1枚,列宁勋章5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与一级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各一枚。费多尔·伊万诺维奇·托尔布欣(日-日)。1940年6月,托尔布欣被授予少将军衔。日,卫国战争爆发,此时的托尔布欣在外高加索军区担任参谋长。此后,一直到1942年3月,历任高加索方面军和克里木方面军参谋长。1942年的5月,刻赤半岛战役即将爆发,托尔布欣因与大本营代表列夫·扎哈洛维奇·麦赫利斯发生了严重的指挥冲突,遭到了这个小人的报复,被撤去参谋长职务,改任斯大林格勒军区副司令。日,刻赤半岛战役正式打响,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及罗马尼亚军队向驻守刻赤半岛的苏联克里木方面军发起进攻,战至5月18日,轴心国军队几乎消灭全部苏联守军,苏军损失了第44、第47及第51集团军三个集团军共21个师,176566人阵亡或被俘,损失347辆坦克,3476门大炮和迫击炮,400 架飞机。因为这次失败,麦赫利斯被解除副国防人民委员和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之职,军衔降为军级政委。1942年7月,托尔布欣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57集团军司令,在斯大林格勒以南地域设防,苦战3个多月,粉碎德军从南方突破至斯大林格勒城内的企图。日,第57集团军编入罗科索夫斯基中将的顿河方面军,参加围歼斯大林格勒地区内德军的指环行动。日,托尔布欣晋升中将。1943年2月,托尔布欣调任铁木辛哥的西北方面军(1943年3月,科涅夫任司令)麾下第68集团军司令。1943年3月,托尔布欣接替马利诺夫斯基上将任南方方面军司令。日,托尔布欣晋升上将。日,苏军发动顿巴斯战役,在大本营代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协调下,托尔布欣的南方方面军与马利诺夫斯基大将的西南方面军共约105万人向防守顿巴斯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发起进攻。日,托尔布欣指挥南方方面军的突击第5集团军、近卫第2集团军发起猛攻,战至8月19日凌晨,苏军一个昼夜就向西推进约20公里,渡过克伦卡河,并夺取了右岸登陆场。8月20日,德军调来援军与苏军突入部队在正面遭遇,激战持续到了8月23日,苏军解放了阿姆夫罗西耶夫卡,将德军拦腰斩断,一分为二。为了加快进攻速度,托尔布欣决定成立骑兵机械化集群,迂回德第29军后方。日,希特勒亲赴乌克兰,接见德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泰因元帅,要求坚守原地,不许后退一步。日,尽管希特勒一再命令不许后退,苏军还是解放了塔甘罗格,并将德军驱赶至卡利米乌斯河西岸。日,托尔布欣晋升为大将。日,顿巴斯战役以苏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苏联西南方面军将德军逐至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以南第聂伯河西岸;南方方面军推进至莫洛奇纳亚河一线。日,顿巴斯战役结束后仅4天,托尔布欣就指挥南方方面军发动梅利托波尔战役。由于之前战斗了一个多月,苏军战士体力几乎耗尽,而且各种弹药物资也严重不足。战斗至9月30日,苏军在付出巨大伤亡后,仅仅前进了2至10公里,托尔布欣下令停止进攻,并向后方请求补充弹药。日,托尔布欣命令再次进攻。日,苏军在主攻方向上还是无法突破拥有完善防御的德军阵地,正在这时转机来了,担任辅助攻击的第28集团军在第11坦克军配合下进攻异常顺利,已经推进至梅利托波尔市南郊。托尔布欣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将梅利托波尔南部变成了主攻方向。日,南方方面军改编为乌克兰第4方面军,托尔布欣任司令员。日,托尔布欣指挥乌克兰第4方面军与马利诺夫斯基大将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一起发动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目的是粉碎德军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集团,清除第聂伯河尼科波尔登陆场,并解放重要工业中心尼科波尔和克里沃罗格。在各辅助突击方向开始进攻时,由于德军误以为是主攻开始,将正面防御的2个坦克师投入战斗,这样大大降低了正面进攻的压力。日,托尔布欣指挥乌克兰第4方面军与叶廖缅科大将指挥的独立滨海集团军一起发动克里木战役,解放了阿尔米扬斯克。日,苏军攻占铁路枢纽占科伊,并开始向辛菲罗波尔发展进攻。日,苏军进抵塞瓦斯托波尔。日,苏军发动解放塞瓦斯托波尔的战役。日,苏军突破德军防御。日,塞瓦斯托波尔解放,德军第17集团军残部向赫尔松涅斯角退却,苏军展开追击战。日,德军在赫尔松涅斯角全部被苏军消灭。1944年5月,托尔布欣任乌克兰第3方面军司令员,原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大将转任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员。日,苏军发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前面说过,这里不详细记述了)。日,战役结束,苏军消灭德军22个师,击溃罗马尼亚军全部,迫使罗马尼亚政府倒戈,苏德战场南翼德军防御全线崩溃。日,托尔布欣晋升苏联元帅,成为战争期间第八个获此殊荣的高级将领,而且是八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日,托尔布欣率领乌克兰第3方面军进抵保加利来和南斯拉夫边界的维丁地区,发动贝尔格莱德战役。1944年10月初,乌克兰第3方面军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在摩拉瓦河河谷会师。日,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解放,德国被迫从巴尔干半岛南部撤军。日,德军统帅部企图粉碎乌克兰第3方面军,恢复多瑙河防御,攻占匈牙利的石油产地,消除苏军对奥地利工业区和德国南部工业区的威胁。集中南方集团军群和E集团军群所属的31个师(内11个坦克师)、5个战斗集群、1个摩托化旅、4个强击火炮旅,共计43万人,向匈牙利巴拉顿湖地区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展开大规模的装甲进攻,代号春季觉醒行动(也有叫春醒行动和冬季春醒行动)。但,德军已经是朝不保夕了,托尔布欣率领乌克兰第3方面军在经过顽强的防御后,至3月16日,直接进行维也纳战役。日,匈牙利全境获得解放。日,苏军接进维也纳市郊,并与德军发生激战。日,苏军突入维也纳市郊。日,维也纳解放。日,维也纳战役结束,苏军击溃德军32个师,俘虏13万人,解放匈牙利全境,奥地利东部和首都维也纳,德国失去了匈牙利各重要石油产地和维也纳大工业区。日,托尔布欣因解放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而被授予苏联最高军功章——胜利勋章。日,纳粹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7月,托尔布欣任南方军队集群统帅,负责巴尔干区域的驻军。1947年1月,托尔布欣调任为外高加索军区司令。日,托尔布欣因心脏病在莫斯科去世,年仅55岁,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红墙下。与众多苏军高级将领的火爆脾气不同,托尔布欣可谓是和蔼可亲。由于是参谋出身,也使得他工作起来认真细致,心思缜密。不说爱兵如子,但他能充分考虑到下属的一些行动细节,尽量降低部队的伤亡率。因此,他的部队也是作战伤亡率最低的部队之一。可惜的是,战功赫赫的托尔布欣在生前却连一次苏联英雄都没有获得过,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1960年,莫斯科树立了托尔布欣的纪念碑,1965年,托尔布欣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1979年,托尔布欣被追授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英雄,以纪念他为解放保加利亚做出的卓越贡献。历史对每一位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一定会给予公正的评价,古往今来都是如此。获得荣誉及成就:苏联英雄荣誉称号1次(1965年追授),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英雄(1979年追授),胜利勋章1枚,列宁勋章2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和红星勋章各1枚。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日-日)。1938年11月,因为苏芬关系紧张,梅列茨科夫调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员。日,苏芬战争爆发,梅列茨科夫指挥第7集团军和三个师攻击位于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兰军队,摧毁曼纳海姆防线。战斗至12月初期,攻入芬兰领土25-65公里处,并到达曼纳海姆防线二期工程处,由于情报部门的失误,苏军认为曼纳海姆防线二期工程没有完工,根本就是不堪一击。而事实上,在月份左右,曼纳海姆防线二期工程就已经完工了,梅列茨科夫组织了几次强攻也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自己反而伤亡惨重。1940年1月,列宁格勒军区改称为西北方面军,铁木辛哥取代伏罗希洛夫担任苏芬前线总指挥。梅列茨科夫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曼纳海姆防线进行了航空侦察,根据战场情况组织火炮射击和各兵种的协同。日,准备完善的苏军再次开始强攻曼纳海姆防线,仅仅一周后就突破该防线。梅列茨科夫乘胜追击,采用时任第70步兵师师长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基尔波诺斯(苏芬战争结束后获苏联英雄称号,担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1941年担任基辅特别军区司令,获上将军衔,卫国战争爆发后担任西南方面军司令,日,在基辅会战中牺牲)的建议,以迂回行动进攻维堡并成功占领了这个芬兰第二大的城市。日,芬兰被迫与苏联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日,由于在苏芬战争中的突出表现,梅列茨科夫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并升任副国防人民委员。日,苏联军衔改革,梅列茨科夫被任命为大将,成为苏军战前五大将之一。1940年8月,梅列茨科夫取代沙波什尼科夫担任苏军总参谋长,但是由于在秋季中的白俄罗斯军区演习中就演习结果的汇报未能令斯大林满意,加之对未来苏德战场上德军的主攻方向估计与斯大林发生冲突,又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改为担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由朱可夫担任。日,卫国战争爆发,梅列茨科夫作为统帅部代表前往列宁格勒军区指挥作战。日,梅列茨科夫突然被召回莫斯科,并被捕入狱,遭到严刑拷打,理由是和库利克元帅和巴甫洛夫大将等人联合,准备发动政变,推翻斯大林的统治。1941年9月,梅列茨科夫突然被释放,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亲自接见了他,以前线战局吃紧为理由要求梅列茨科夫重返战场日,梅列茨科夫被任命为苏联最高大本营代表兼第7独立集团军司令,去保护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之间的联系。并指挥了齐赫文战役,阻止了德军冲向拉多加湖的企图,保卫了列宁格勒的生命之路。1941年12月中旬,梅列茨科夫被任命为沃尔霍夫方面军司令,组织左翼和右翼部队后撤至奥涅加湖南岸,并在斯维里河建立防线,挡住加入战争的芬兰军队,在三个星期的时间里,只让芬兰军队前进15公里,此后战线一直稳定到1944年5月份。日,苏军发动火花行动,围歼列宁格勒方面军与沃尔霍夫方面军中间的德军部队。日,两个方面军之间被合围的德军被完全清除。日,苏军建立了一条8至10公里宽的走廊,之后迅速修建了一条铁路以便更好的给列宁格勒供应物资,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终于不那么可怕了。火花行动的成功,使得已经被德国围困了一年半的列宁格勒有了一丝生命的转机,并在这次战斗中缴获了一辆德军新式的虎式坦克,苏军将其运到实验靶场以找到装甲的弱点,并开始研制了针对其弱点的SU-152自行火炮,为半年后开始的库尔斯克会战打下基础。由于这次战役,梅列茨科夫和戈沃罗夫均获得一级苏沃洛夫勋章。火花行动之后,苏德战场的重点已经转往西南方向的库尔斯克地区,梅列茨科夫的任务是巩固和扩大已经建立的走廊。日,苏军收复哈尔科夫,库尔斯克会战结束。苏军彻底掌握战场主动权,并准备开始着手解放国土全境的战役,在大纵深作战理论指导下,在苏德战线的十个方向先后实施的一系列不间断的战略性进攻战役,这就是著名的十次斯大林突击。而十次斯大林突击的第一次突击就是完全解除对列宁格勒封锁的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苏军的大反击作战由梅列茨科夫的沃尔霍夫方面军和戈沃罗夫的列宁格勒方面军拉开帷幕。日,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正式打响,梅列茨科夫和戈沃罗夫部队的对手是德国屈希勒尔元帅指挥的北集团军群(下属第18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战斗至日,苏军解放全部列宁格勒州和加里宁州一部,苏军兵出国门,剑锋直指爱沙尼亚,踏上了解放东欧的道路。日,梅列茨科夫发动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这也是十次斯大林突击的最后一次突击,从第一次的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到第十次的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十次斯大林突击的开场和谢幕都是由梅列茨科夫完成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巧合。日,梅列茨科夫晋升苏联元帅,成为战争期间第九个获此殊荣的高级将领。日,苏军攻占内登,并前出到瑙齐地区。日,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结束,苏军在22天的战斗中推进150公里,歼灭德军3万人,战后,梅列茨科夫荣获挪威国王哈康七世颁发的圣奥拉夫勋章。1945年3月,梅列茨科夫化名为马克西莫夫上将被调往远东,被任命为滨海军队集群司令(后改称远东第一方面军),整顿和增强当地的军事力量,准备对日作战。之所以用这个化名是为了掩饰身份,骗过日本的情报机关,事实也证明这样做是十分有效的,连时任远东第2方面军司令员的马克西姆·阿列克谢耶维奇·普尔卡耶夫在见到梅列茨科夫时也以为梅列茨科夫是因为犯错而被降职了。日,为庆祝苏联红军在二战欧洲战场取得了胜利,苏联红军在莫斯科红场举行胜利大阅兵,梅列茨科夫回到莫斯科,率领卡累利阿方面军的混成团第一个经过主席台。1945年7月,梅列茨科夫与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大将在莫斯科制定了远东作战计划,梅列茨科夫的远东第一方面军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至哈巴罗夫斯克一线向位于吉林地区的关东军进行突击,此外他还指挥远东第一方面军和普尔卡耶夫的远东第二方面军共同把哈尔滨地区的关东军合围在一个周长为一千五百公里的区域里。日,苏军进攻之前,突然天降大雨,梅列茨科夫决定不经炮火准备发动进攻,突然的袭击打乱了日本关东军的阵角,远东第一方面军在一周之内就推进了120至150公里,日军司令部完全失去了对所属队伍的指挥,直到8月15日前都未组织有力抵抗。日,关东军投降。日,为表彰他梅列茨科夫在二战中的功绩,苏军最高统帅部授予他苏联最高军功章—胜利勋章。日,梅列茨科夫在莫斯科去世,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梅列茨科夫资历较深,参加过苏联内战和西班牙内战,苏芬战争后被迅速提拔,二战之前已经是当时苏军仅有的五大将之一。可是在二战中,他却是倒数第二个被提拔为元帅的将领,咎其原因,主要还是从来没有在重要战线上有战斗经历的缘故。俗话说的好: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从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到斯维里—彼罗扎沃茨克战役迫使芬兰退出战争,再到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彻底歼灭德军在芬兰境内的德军部队,梅列茨科夫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绝对有实力佩戴苏联元帅的肩章。另外,梅列茨科夫的为人处事也是苏军高级将领中极好的一位,他竟然能和几乎所有高级将领都十分厌恶的列夫·扎哈洛维奇·麦赫利斯相处的十分融洽,这也不得不说梅列茨科夫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独到之处。获得荣誉及成就:苏联英雄荣誉称号1次,胜利勋章1枚,列宁勋章7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4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1枚,荣誉武器1件,挪威圣奥拉夫勋章和美国统帅级功绩勋章各一枚。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1941年,贝利亚任国家安全总委员,这是苏联警察系统内的最高阶,相当于军队里的元帅。日,卫国战争开始后,贝利亚历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与国防委员会委员。1944年,苏军逐步将德军驱逐出苏联国土,贝利亚也开始以通敌的罪名迫害国内的少数民族。日,贝利亚晋升苏联元帅,成为战争期间第十个晋升这一军衔的高级将领,同时也是苏联在二战期间最后一名晋升为元帅的人。日,贝利亚在受政治局谴责后被捕。日,贝利亚被枪决,结束了其令人争议的一生。二战期间,与其它苏联元帅在前线浴血奋战所不同的是,贝利亚主要负责情报收集、外交和组织修造防御工事、工厂后撤、武器生产等工作,而且在敌占区的游击队活动也主要由贝利亚负责,尤其是情报工作,由于叶若夫在大清洗中“错误”地处决了一大批苏联特工人员,苏联的海外情报网几乎瘫痪,而这个情报网的重建工作,正是贝利亚主持并完善的。从一些方面来说,这些工作为苏联打败德国也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苏联解体后,贝利亚的家人要求俄罗斯政府为贝利亚平反,然而2000年5月时被俄罗斯最高法院驳回。获得荣誉及成就:苏联英雄荣誉称号1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金质奖章1枚,列宁勋章5枚,红旗勋章2枚,苏沃洛夫一级勋章1枚。
N同时转发到微博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元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