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新工作人员什么时候发工资、

2016年事业单位6月涨工资,工资改革最新消息发放时间
发表时间: 08:08:23 文章来源:
《2016年事业单位6月涨工资,工资改革最新消息发放时间》是有三思教育网()为你整理收集:
 5月16日,国务院发布消息:“去年,国务院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确定落实时间表。  这意味着,在今年6月底前,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将得到调整。根据人社部此前透露,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为300元左右。  李克强是在12日举行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做出上述表示的。15日,李克强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全文公布。记者注意到,他在讲话中还指出:“既要坚决堵住&偏门&,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也要打开&正门&,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何时调整?―今年6月底前调整到位  今年1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同时,官方明确,配合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也将同步调整。  随后,有媒体曝光了公务员工资制度调整的方案。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1月19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三个实施方案,一是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调整。这些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  但是,至于公务员工资调整具体何时落地,此后并未有明确消息。“什么时候涨工资”也成为广大公务员群体关心的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在5月12日召开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要求: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  随着这一时间表的明确,中国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工资,将在今年6月底得以调整。  调整多少?―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据了解,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时确立的。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从2006年至本轮调整前,公务员基本工资已9年未涨。  那么本轮工资调整到底会涨多少?对于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每个月的工资条虽然会增加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缴费,但由于基本工资的上涨,最终实发工资的数字则将会变多。  在1月23日举行的2016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透露,这次调整基本工资标准,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考虑这些因素,实际增资幅度并不大。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李忠指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基本工资实行全国统一标准,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因各地工资水平的不同存在差异,对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地区的部分人员,这次增加的工资可能不足以完全弥补个人缴费,当期收入还会有所下降。  怎么调整?―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  在5月12日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还指出,现在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既要坚决堵住“偏门”,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也要打开“正门”,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和应有的尊严。  事实上,“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是本次工资制度调整的突出特点之一。根据李忠透露,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在职人员,有近800万人在乡镇工作,将通过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基层公务员长期工作在一线,条件相对艰苦,工资水平普遍相对偏低,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工作队伍,鼓励人员向基层流动。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明确,在完善工资制度的同时,冻结规范津贴补贴工资增长,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调整津贴补贴标准。今后要通过建立基本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等措施,逐步实现基本工资在工资中占主体。  在专家看来,合理的工资结构应该是基本工资占主体、其他工资项目为补充。随着本轮工资制度的调整,“基本工资低、津贴补贴高”的不合理工资结构将得到优化,而这也有助于平息公众对公务员福利待遇高的争议。
以上关于2016年事业单位6月涨工资,工资改革最新消息发放时间的相关信息是三思教育网收集并且整理,仅为查考。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公务员基本工资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调整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  “调整基本工资绝不是单纯地‘涨工资’,它只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第一步,即提高基本工资比重,调整、优化工资结构。”在接受《t望》新..…
 “去年,国务院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确定落实时间表。  这意味着,在今年6月底前,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将得到调整。根据人社部此前透露,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
 人社部2016年工资调整方案具体内容是怎样的?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国务院办公厅为了配合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已经转发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工资调整的三个实施方案  一、公务员工资调整方案等三文件已下发  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时确立的,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
 “去年,国务院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全文公布。文中他指出:“既要坚决堵住'偏门',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也要打开'..…
 在5月12日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还指出,现在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既要坚决堵住“偏门”,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也要打开“正门”,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和应有的尊严。  事实上,“工资待..…
 作为我国终结养老金双轨制政策的重要一环,《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昨天正式发布。办法明确提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转移,而单位缴费存在记账方式和实账积累两种情况,单位缴纳本单位工资总额8%,个人缴纳本人工资4%。该办法自日起实施。专家认为,公务员工资预计不会明显降低,但公务员跳槽等人才..…
工资福利:新老制度衔接&会预留过渡期  《条例》第32、33条提到了事业单位工资福利,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2006年,国家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就确定了这个工资结构,《条例》将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基本处于上涨区间&2006年我国就提出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目前实施还不够平衡,有些地方搞了,有些地方还是没搞。这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出台后,将推进工资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条例》提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问题,这主要是调标,还不是职务提升的进档晋级。正常增长机..…
事业单位工资基本处于上涨区间&2006年我国就提出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目前实施还不够平衡,有些地方搞了,有些地方还是没搞。这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出台后,将推进工资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条例》提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问题,这主要是调标,还不是职务提升的进档晋级。正常增长机制主要是面向社会,..…
公务员工资涨六成?&回应:是误解  胡晓义说,配合这次保险制度改革,要完善工资制度。国务院办公厅为此转发了三个实施方案,一是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调整。在回答关于公务员工资增长是否为6成的时候,胡晓义称“这肯定是一个误解。”胡..…2017最新事业单位岗位薪级工资对照表
2017最新事业单位岗位薪级工资对照表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最新事业单位岗位薪级工资对照表,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  博士见习 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  硕士见习 770 硕士研究生岗位工资  双学见习 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  本科见习 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  大专见习 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  中专见习 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高中见习 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初中见习 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正式后的岗位级别工资  岗位类别岗位级别岗位工资级别工资标准专业技术岗位正高一三副高五七930中级八780九730十680初级十一620十二590员级十三550管理岗位正厅三1640副厅四1305正处五1045副处六850正科七720副科八640科员九590办事员十550工勤岗位高级技师技术工一级830技师技术工二级690高级工技术工三级615中级工技术工四级575初级工技术工五级545普通工普通工540##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一、基本政策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  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任职年限10年,套下来这个地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  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例如:某副教授,套改年限29年,任现职务4年,按现任职务套改薪级工资为28级643元,原任讲师13年(含副教授4年),可套改薪级工资29级673元。那么他的薪级等级就是29级,新级工资是673元。  三、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的截止时间是日。  (一)套改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套改年限相关政策主要有:  (1)工作年限的计算办法为年—年+1,相关政策仍按国家和省里有关规定执行。(一般从参加工作的当年起计算,工作年限有间断的,间断的年限要扣除。如果是先工作后上学的,只要是连续的,中间没有间断的就一起算入工作年限里,不用再算学龄了,有间断的如辞职在家复习1年考研的,就要扣除1年)  (2)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通常我们都叫做学龄),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工改,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凡非全日制教育的学习时间一律不得与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3)在校的学习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计算办法为年—年。举例:某人90年9月起读本科,94年7月毕业,94年9月起读研究生,98年3月毕业,然后工作。他的学龄是7年,而不是8年。而如果他96年7月研究生就毕业了,那他的学龄就是6年。注意:读博士起就算工龄,不要把读博士时间算入学龄。  (4)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其为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学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具体计算办法同国内学习的一样)  (5)套改年限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此次套改时,凡因产假(含哺乳假)以及经组织批准参加培训、学习等原因未能参加考核的,其为参加考核的年限可计算为套改年限。经学校研究,绝症病人和办理了残疾人证的残疾职工未参加考核年限可计算为套改年限(残疾职工已取得残疾人证为准,未取得的要扣除)。  (6)93年以来从企业调入、部队转业(退伍)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其进校前的年限视同考核合格。  (7)专转本的学习时间,不论是两年还是三年大专后转入本科学习的毕业生,只计算四年学龄。(这是指没有取得大专毕业证书直接转本的人员,而大专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后又读本科的就要分别计算。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一定要以毕业证书为准,证书上明确打了全日制字样的才能算。)  (二)任职年限计算  任职年限是指从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计算办法是年—年+1。  1.工作人员所聘岗位是指日在聘(任)岗位。(是学校聘任了兑现了工资的职务岗位)  2.任职年限计算截止至日。  3.工作人员因调动等组织原因,任职时间有间断,但间断未超过6个月(含6个月)的,其间断的时间,可视作原职务的任职年限,间断了7个月及其以上的,按“去中间,接两头”的办法计算出这次套改工作时的任职年限。  4.技术工人任职年限,从取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证书》当年起计算;99年以前有我校考核认定的从我校认定当年起计算。  5.工作人员由较高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这次套改可将原聘岗位与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本文已影响人
行业名企导航
推荐名企讨论区
推荐热门话题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没了事业编,事业单位还有人去吗
来源:  17:38:39 【】 
考试吧整理“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没了事业编,事业单位还有人去吗”供考生参考,更多关于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请关注事业单位考试网。
  近期,北京市下发《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按照《意见》,北京事业单位将严格控制总量,增编必须经过批准;公立医院、高校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探索逐步收回编制;行政类事业单位将逐步"剥离"行政类和经营类职能,突出公益性质。
  北京的《意见》,让许多人欢欣鼓舞,认为收回事业编制,可以改变社会对事业编制趋之若鹜的现状,有利于让优秀人才更多参与到社会创新之中。果真是这样吗?
  事业编越少越值钱
  讨论事业编制变化给社会带来的变化,首先得了解事业编制所蕴含的内在价值。
  上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判决了一件关于"事业编"的案件:姚某与孙阿姨在余杭一家机关单位共事多年,孙阿姨为了搞定儿子的工作,得到事业编制,向姚某前后送上200多万元。尽管此事较为极端,但一个事业编制让人心甘情愿投入200多万元,依然令人惊叹:这个事业编到底值多少钱?
  谁都知道,获得事业编制是进入"体制内"的一种方式。在目前,进入"体制内",成为"国家的人",能够得到多种保障。比如稳定的收入保障和住房、子女入学便利等隐性福利。获得事业编制的人,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比如犯罪),就意味着基本上获得了终生收入保障。如果是在一二线大城市,获得事业编制还意味着户口及与之相关的"大城红利"。如果单纯以金钱衡量的话,获得一个大城市的事业编制,"投资"200万似乎并不夸张。
  政府设计事业编制的初衷,本是对人员支出费用的管理,但如今,却已经成为身份的象征,且身份意义大于工资意义。因此,事业编制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编制本身,而在于事业编制背后所附着的一系列"红利"。只要这些附着于编制之上的"红利"还存在,事业编制的价值就只会是越少越"值钱",收回事业编制,只会让事业编制更吃香。
  剥离附加值更重要
  因此,个人理解,北京收回事业单位编制,其意义不仅在于激励广大有志青年投身"体制外",更重要的是在于探索编制附加值的剥离方式。
  目前,附着于编制之上的价值,已经偏离了政府社会基本保障投入的公平性,对"编制外"的公民造成了事实上的歧视,因此,事业单位编制改革的核心,应当是剥离编制附加值,让事业编逐步与"编制外"相关行业从业者形成基本平衡的"价值"或者"价钱"。
  事实上,事业编制在当地各行业中的价值,不同地域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在相对落后地区,事业编制已经越来越成为鸡肋,以教师队伍为例,越来越多有事业编的公办教师选择到私立学校任教。而在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事业编制却越来越吃香。这反而证明上文所言――由于附着于事业编上的价值不同,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不相同。
  因此,剥离编制的附加值,让"体制内"与"体制外"有着基本一致的社会保障,才是鼓励有志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创业创新的道路。如果不实现附加值的剥离,只是单纯对部分事业单位编制进行回收,那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依然会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有一位朋友,虽然在一家事业单位过得不错,但依然向往拼搏创新的社会平台,曾经有几家他比较心仪的"体制外"单位邀请他共同发展,他犹豫不决,因为这意味着要放弃多年的努力从头开始。但现在,由于事业单位社保并轨改革的启动,剥离了社保附加值,也让他有了更多想法。其实,事业单位编制附加值的剥离,首先就可以让事业单位许多有想法的人得到"解放",从而带动更多的人把眼光从"编制"上收回来,投入到体制外的广阔空间。
  事业单位还有吸引力吗?
  最后一个问题,少了事业编制,事业单位怎么办?
  事业单位的编制改革,自然不是限制事业单位的发展,而是相反。事业编制的失去,让事业单位获得了自由的用****,这是对事业发展的松绑。
  长期以来,在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多种用工方式,有行政编制身份人员,有事业编制身份人员,有工勤编制人员,有合同制人员,还有传说中的"临时工"。不同身份的员工,其经济待遇、政治地位、话语权有天壤之别,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不同身份员工的不同诉求与心理状态,使得内部管理非常困难。
  没有了事业编制的身份象征,所有员工在同一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这是身份改革给事业单位事业发展带来的内生动力。而对于单位来说,管理可以更加灵活,对员工进出更具掌控力,而不再像以前对有"事业身份"的人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束手无策。这种身份平等所能带来的改变,必然会对事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事业单位就应该专注于事业发展本身,但事业编制的身份象征却把事业编制的"价值"引到了一个畸形境地。收回事业编制,是事业单位回归事业本质的开始,但不应是让事业编制本身失去"价值"。因此,如何在收回部分事业单位编制的同时,改变其他未收回编制事业单位的"身份特征",甚至包括行政编制的"身份附加值",应当成为事业单位改革乃至机构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最新资讯、职位表、真题答案等信息!
【】丨微信搜索""1&&&  相关推荐:
文章责编:wushu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7:30:14)?&&( 8:12:13)?&&( 15:47:32)?&&( 11:47:16)?&&( 11:42:46)?&&( 11:36:04)
?智能练习?智能评估
扫描二维码下载
【国考笔试】
零基础学练班
【省考】申论热点串讲
针对2018年国考和2017年下半年省考的同学。老师通过直播直播精讲+同步练习+分层训练+考前提升帮助同学们完成从零基础到高分学员的学习目标。
习习,婉婉,八七,大川等
理论基础+真题解析+应试技巧
手机/平板/电脑多平台听课+无限次离线回放
【省考笔试】题海提高班 全科 进阶技巧+600题海
大川,晗晗,然然,习习,康康
实用工具 |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新入编职工财政工资发放流程
新入编职工财政工资发放流程
新入职人员财政工资发放流程
版权所有: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支持: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2017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
【单位政策】特别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工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