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怎样阐述土地面积变动价格变动的规律性

考研政治要点精编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1
  新东方网校课程:直击重难点,
  第3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复习提示:本章以劳动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介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主义工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和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其中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主义工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合起来也可称为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规律,即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增殖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本章理论性很强,基本概念很多,比较难理解,是考研复习的重点章。因此,考生应下功夫复习和掌握本章的内容。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一)资本流通形式和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
  1.资本流通公式及其与商品流通公式的区别。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本身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其流通形式是:商品(w)-货币(G)-商品 (w)。而最初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的流通形式是:货币(G)-商品(W)-更多的货币 (G′)。这时,开始预付的货币G已不是普通的货币,而已转化为资本,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商品流通公式(W—G—w)和资本流通公式(G-W-G′)的区别在于:(1)买和卖的顺序不同;(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3)流通中充当媒介的东西不同;(4)流通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商品流通的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流通的目的是取得特定的商品以满足商品生产者的需要。而资本流通的实际内容是流通终点的货币在数量上要大于流通起点的货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价值增殖。
  G—W—G′ 这个公式,对一切形式的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都适用,倒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增殖。所以称之为资本的总公式。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的总公式G—W—G′ 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增殖,从形式上看,是和价值规律的要求相矛盾的。这是因为,G—w(即资本家用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要素)和W—G′(出售产品)两个阶段都是流通过程,按照价值规律,流通过程只发生价值形态的变化不发生价值增殖,但是从公式上看,资本却发生了而且必然发生价值增殖,这就是个矛盾。
  (2)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是要在遵循价值规堡的基础上说明价值增殖是如何发生的。价值增殖,即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但是,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所以,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这句话的含义是: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但又要以流通领域为条件。
  根据这个条件,资本要发生价值增殖,资本家必须在G—W阶段购买到这样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而且能创造比这种特殊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与劳动不相同,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或耗费。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所以,劳动力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及其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具体地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劳动力的再生产;(2)延续劳动者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以使劳动者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特点,即它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就是说,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道德精神和风俗习惯的制约。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其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大于的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之后转化为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秘密所在。
  (四)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通过劳动过程把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出来,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结合生产产品的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第二,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又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对于这个问题,必须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来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在生产出一定的使用价值的同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凝结成新价值,形成商品价值的另一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在同一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种属性来说,必然保存和转移价值。”①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工人的劳动形成的新价值恰好等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资本家得不到剩余价值,那就仅仅是价值形成过程。因此,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②价值增殖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只要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价值形成过程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就生产出剩余价值。所谓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③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当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工人为资本家生产出剩余价值时,工人的整个劳动时间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即}剩余劳动时间。(区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
  2.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用m表示。
  3.资本的本质。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五)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1.区分标准。马克思根据资本家预付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不同作用把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区分的内容。(1)不变资本,是指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用c表示。(2)可变资本。是指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用V表示。
  3.区分的意义。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体现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六)剩余价值率(m′)
  1.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即:
  2.商品价值的构成。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是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构成。其中后两部分是工人在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
  (七)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物的生产要素作为生产资料在商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使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资料质量和性能的不断提高,将会大大提高商品生产的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数量,但是就价值创造而言,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本身只是生产价值的物的条件,而不是价值的源泉,价值的源泉始终是劳动。在价值生产和价值增殖过程中,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价值(土地除外)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而不增殖。即使是这种转移也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八)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1)含义: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个别企业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2)工作日的最低和最高界限。劳动力的买卖关系没有为工作日确定一个标准长度。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这样,工作日不可能等于或大于24小时,而必然小于24小时。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含义: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3)在实际中,所有资本家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取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简而言之,超额剩余价值是因,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果(区别: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因果关系)。(4)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其源泉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资本家企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5)在工业中,个别少数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第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九)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劳动力和劳动的科学区分。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是劳动能力的支出和耗费。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这是因为:第一,劳动要当作商品出卖,在出卖之前必须已独立存在,但在市上发生买卖关系时,工人的劳动并不存在,工人不能够出卖并不存在的东西。第二,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和价值的内在尺度,但它本身没有价值。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这是毫无内容的同义语反复。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科学地区分劳动力和劳动的含义,就能够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资本主义工资及其本质。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在资本主义经济的现象方面,工资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因此,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的价值一旦采取工资形式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酬的。
  (2)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3)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在二者的变动中,只有实际工资才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的状况。
  (十)资本积累
  1.生产和再生产。人类要生存,物质资料的生产就不能中断,生产过程必须连续不断地反复进行。所以,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再生产过程。任何社会的再生产的实质都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区别: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也有两种类型,即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①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②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预付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③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家,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当作追加的资本使用,使生产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扩大生产规模。
  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可以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经过几个再生产过程后才会变为剩余价值的替代物,而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全部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
  2.资本积累及其实质。
  (1)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2)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是出于两种原因:①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是其内在动力;②资本主义的竞争是外在的强制力量。
  (3)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资本家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是由剩余价值转化来的,当资本家用追加的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时,从形式上看,是按照等价交换规律进行的。但从实际内容看,工人不仅要把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再生产出来,而且还要生产出剩余价值来。所以,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4)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影响资本积累因素是:①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越多,资本积累数量也就越多。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剩余价值量会相应增加,资本积累数量也就越多。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全部劳动资料的价值;所费资本则是指每次生产过程中耗费掉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的价值。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部分,在产品生产中也发挥了作用但其价值并没有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使用如同阳光、空气等自然力一样是无偿的。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部分越大,生产产品的资本耗费越少,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越多,从而有利于资本积累(区别: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与资本积累的关系)。④预付资本的大小。预付资本量越多,生产规模也就越大,资本积累数量也就越多。
  (十一)资本有机构成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资本的构成也在发生变化。
  1.资本的技术构成。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两者的比例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是从物质形态对资本构成的划分。
  2.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这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
  3.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一般情况下,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区别: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区别:资本积累过程中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之间的关系)
  (十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一般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而单个资本的增大,则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实现的。
  1.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积聚。资本积聚的直接后果是在个别资本规模扩大的同时社会资本的规模也相应扩大。
  2.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少数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资本集中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作为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表现在:(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前提,资本积聚的规模要受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它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则不受这种限制。(2)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是一致的,所以资本积聚可以增大社会资本的规模。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规模。(区别: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互相促进,共同使资本积累不断增大,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
  (十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可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日益下降,这就必然造成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由此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即产业后备军;与此同时,随着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又必然造成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不断增加,从而使相对过剩人口与日俱增,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一无产阶级的生活极不安定,工作没有保证,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许多人陷于待救济的贫困境地。这就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马克思阐述的资本积累一般规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积累同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以及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十四)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包括三个部分: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用公式表示就是w=c+v+m.商品价值的这三部分,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时只耗费了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至于剩余价值m则没有耗费资本家的任何资本。因此,把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V)称为成本价格,这样,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转化为成本价格。成本价格抹煞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这个事实。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不仅是成本价格的增加额,而且也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加利润。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利润和剩余价值是同一个东西,二者的区别是,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概念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利润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所谓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会资本的比率。
  (2)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的区别是:①在质的方面,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②在量的方面,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3)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①剩余价值率。凡是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都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正相关。
  ②资本有机构成。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为负相关关系。
  ③资本周转速度。利润率通常以一年为单位来计算。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越高,利润率也越高。一个10000元的资本,假如每周转1次可使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2000元,那么,资本一年周转1次,利润率就是20%,一年周转2次,利润率就是40%,所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变化。
  ④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不变资本的节省可以使生产同样的剩余价值只需要较少的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十五)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1)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如下表所示,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在商品按照价值出售的条件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使各个生产部门等量资本的利润率高低不同。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更高的利润,便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部门之间竞争,其结果使各部门生产规模和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最终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之间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等于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全社会的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
  生产部门
  预付资本
  资本有机
  剩余价值
  (m′=100%)
  产品价值
  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
  90c:1Ov
  80c:20v
  70c:30v
  (在工业中。社会生产价格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
  (2)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①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②社会资本在不同部门所占的比重。平均利润率与社会资本在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所占的比重反相关,而与社会资本在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占比重正相关。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获得大体相同的等量利润,即平均利润。以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归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有的利润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反映的是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十六)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形成以后,投在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要获得平均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的产品就不再按其价值出售,而是按生产价格出售。所谓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2.生产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生产价格形成后,商品的市场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这种变化,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1)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价格是价值由于剩余价值依照各个部门资本量大小在部门之间均衡分配而发生的一种转形。(2)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平均利润的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3)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
  3.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超额利润。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但这并没有排除各个资本家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这是因为,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反映的是不同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研究平均利润率形成时,把每一个部门看成是一个整体,即假定一个部门内的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是一致的。事实上,这些差别是存在的。这样,那些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经营管理好的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这一超额剩余价值在生产价格形成后就转化为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区别:超额利润和平均利润体现的不同关系) [注意:理解和掌握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这一节的内容,重点是把握7大转化。即:(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4)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6)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7)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超额利润。](十七)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及其职能。(1)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它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
  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产业资本中商品资本的职能,即专门销售商品,实现包含着剩余价值的价值。
  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因销售商品以购销差价形式从产业资本家那里瓜分的由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商业资本作为一种与产业资本并列的独立的资本形式,也要获得平均利润,因此,商业利润必须相当于平均利润,商业利润率必须相当于平均利润率。这是通过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以及它们之间的资本转移现实的。
  3.资本主义的商业形式。资本主义的商业形式主要包括批发商业、期货市场、零售商业和消费信贷等。
  (十八)借贷资本和利息
  1.借贷资本
  (1)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所有者为了取得利息而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资本主义形式,是从职能资本的循环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资本。借贷资本是非职能资本,借贷资本出现以后,把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合称为职能资本。
  (2)借贷资本的来源。借贷资本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包括:①固定资本的折旧费;②闲置待用的流动资本;③用于积累而没有马上投资的剩余价值。与此同时,另一些资本家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往往需要补充货币资本。这样就产生了借贷关系,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就变成了借贷资本。
  (3)借贷资本有三个特征:①借贷资本是一种商品资本,即资本商品。借贷资本家把他的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实际上就是把货币这种作为资本的特殊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让渡给职能资本家。②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资本,让渡的仅仅是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他凭借拥有其所有权可以获取利息。在这里,同一资本取得了两重存在,对于借贷资本家来说,它是财产资本;对于职能资本家来说,它是职能资本。③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即G—G′。
  2.利息和利息率
  (1)利息。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转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的数量取决于借贷资本数量和利息率两个因素,即:利息量一借贷资本数量X利息率。借贷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使得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要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让出资本使用权而得到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得到的企业利润。企业利润是存在着利息的情况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它在数量上就是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
  (2)利息率。利息率是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要低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也不能等于零。利息率在大于零与低于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影响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②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在一定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供求平衡的条件下,利息率由习惯和法律传统来决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为了干预和调节经济,往往通过中央银行对利率总水平进行调节,从而对市场利率产生重要影响。
  (十九)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银行及其职能。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货币借贷和货币支付中介的企业。银行的职能是,一方面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和居民手中暂时不用的货币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又通过发放贷款的方式,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
  2.银行资本及其构成。银行资本是指银行的经营资本,从所有权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的自有资本;另一部分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借入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
  3,银行利润。银行利润是银行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额减去银行业务开支的余额。银行利润主要来自贷款利息,而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所以,银行利润也是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率是银行利润与银行自有资本的比率。由于产业部门、商业部门、银行部门之间的竞争,银行利润率也有平均化的趋势。因此,银行资本家经营银行获得按自有资本计算的平均利润。(区别:利息率、银行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5.资本主义银行主要有三类:中央银行、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其中商业银行主要有三种业务:(1)形成银行资本的业务,叫做“负债业务”。(2)向工商企业发放短期贷款,叫做“资产业务”;(3)为资本家办理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叫做“中间业务”。
  (二十)股份资本和股息
  1.股份资本不是一种独立的资本,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股份资本与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联系在一起。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进行合资经营的企业。股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的一种调整。股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财产占有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私人资本由股份公司统一占有、支配和使用,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但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股份公司财产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变化,企业内雇佣劳动性质没有变化。
  2.股票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收入的凭证。股票的持有者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所有者,而不是债权人。股票的特点有:(1)不返还性,即股票所有者不能向公司退股索回本金。(2)可流通性,即股票可以转让、抵押和买卖。股票的买卖实质上是资本所有权的转让。(3)风险性,即股票所有者有承担清偿公司债务责任的风险。
  3.股息是股份公司向作为公司资本所有者的股东分配企业利润的一种形式,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4.股票价格。由于股票能够获得股息收入,因此,可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买卖,股票也就有了价格。但是,股票作为有价证券本身没有价值,因此,股票价格并不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股票价格也不等于票面金额,不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即股票价格等于这样一笔货币收入,将它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与凭这张股票所领取的股息相等。这样,股票价格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股息收入;二是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正相关,与存款利息率反相关。
  股息收入和存款利息是决定股票价格的两个基本因素,在现实经济生产中,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股票的供求关系、公司的经营状况、经济周期、物价变动和国内国际局势等。
  (二十一)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及其形式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任何地租都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收入,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它是剩余价值的又一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而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体现着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2)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它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的不同区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
  ①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形成的。级差地租的形成,如下表所示:在农业中,由于优等和中等土地的有限性,只耕种这两类地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劣等地也必须投入生产。这样,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就由劣等地决定,而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农产品,可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形成级差地租。所以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和肥沃程度的不同;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级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Ⅱ。前者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后者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由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是级差地租Ⅱ的实体。但这种超额利润是否转化为和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级差地租Ⅱ,要取决于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一般情况是,在租约有效期内全部归农业资本家所有,在缔订新租约后部分或全部归土地所有者所有。所以,为争夺对土地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总是力图延长租期。而土地所有者则不愿土地租期太长。
  个别生产价格
  社会生产价格
  土地类别
  投入资本
  平均利润
  产量(吨)
  全部产品
  全部产品
  优等地
  中等地
  劣等地
  ②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绝对地租是指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形成的。
  绝对地租的形成过程,可以用下表来说明。
  资本有
  机构成
  剩余价
  值率(%)
  产品社会
  生产价格
  80c+20v
  60c+40v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很长时期内,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于工业,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因此,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等量农业资本能够带来比等量工业资本更多的剩余价值量。但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由此产生的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其它部门的资本不能自由地向农业部门转移,农业部门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不参加全社会的利润率平均化,农产品就按照价值出售。这样,租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按照农产品价值出售农产品获得的超额利润分别转化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而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按照农产品价值出售农产品获得的超额利润则转化为绝对地租。所以,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当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甚至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时,绝对地租仍然存在。这时的绝对地租“来自市场价格超过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余额,简单地说,只能来自产品的垄断价格”。
  2.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
  (1)垄断地租是因产品的垄断价格而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特殊优越性和稀少性。形成垄断地租的农产品垄断价格不是由产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所决定的,而是由购买的欲望和支付能力决定的。农产品的垄断价格与帝国主义时期的垄断价格不同,不是由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人为制定的价格,而是由于对具有特殊优越性和稀少性的土地的经营垄断为前提的。
  (2)矿山地租是指工业资本家为了开采矿藏而缴纳给矿山所有者的地租。它也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式。
  (3)建筑地段地租是指为建造住宅、工厂、商店等借用土地而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它也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式。建筑地段地租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土地位置起决定作用。建筑用土地位置离城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第二,垄断地租越来越占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建筑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城市建筑地段,特别是繁华市区土地的地租不断上涨,形成高额垄断地租。
  (二十二)土地价格
  (1)土地本身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没有价值。因此,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即土地价格相当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把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收入与这块土地的地租收入相等。这样,土地价格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租;二是存款利息率。土地价格与地租正相关,与存款利息率反相关。用公式表示:
  (2)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土地价格有提高的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地租有上涨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从而使利息率也存在下降的趋势。
  [注意: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经过分配表现为五种具体形式,即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和地租。在这五种具体形式中,(1)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形式是:产业利润(包括农业利润)、商业利润和银行利润;而利息和地租一般低于平均利润;(2)在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获得平均利润的资本家是产业资本家(包括农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3)在资本主义社会,获利水平相当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形式是产业资本(包括农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形式是借贷资本。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一周人气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面积变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