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挂靠协议可以挂靠环卫所吗?需要什么条件呢?

您当前位置: >>
>> 残疾证挂靠是政策走偏的果
残疾证挂靠是政策走偏的果
发布时间:日&&&浏览量:
  &本人有视力四级残疾证,求可靠单位挂靠,薪金可议,可以帮公司免残保金。&近日,一些招聘网站上登出不少出租残疾证的信息。一些残障人士即便不到企业上班,只需&&企业,采取假工作的方式,就可以获得一定收入以及社保。而一些企业为了躲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节省开支,也采取&假用工&的方式来招收残障人。
  残疾人将自己的残疾证出租给企业,企业不雇佣残疾人只使用证件。残疾人如此做法貌似可以双赢,既能够满足企业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证金的需求,又能够给自己&不劳而获&提供借口且能够真正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但在根源上,之所以出现出租残疾证的现象其实在于公共政策的偏差,即原本是为了保障残疾人就业而设立的残疾人就业保证金,在企业追求利润的目标下借助租借残疾人的证件而形同虚设。如此以来,整个社会保障残疾人就业的环境并没有真正形成,而徒增企业的负担。可见,如此保障残疾人就业的政策的问题需要正视。
  政府设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初衷是为了形成鼓励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氛围,确保残疾人的利益受到公平对待,从而构建整个就业市场的和谐局面,因为残疾人也理应付出自己的劳动,获得必要的报酬。而在设立残疾人就业保证金的过程中,规定如何缴纳以及缴纳的比例之后,对于企业来说就需要进行利益的权衡。即雇佣残疾人就业与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应该如何选择。如果企业觉得雇佣残疾人就业能够为其带来超额利润,甚至超过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数额,那么企业肯定会选择雇佣残疾人就业。但是,如果企业综合权衡之后,发现雇佣残疾人就业不如缴纳就业保障金,那企业就会选择缴纳保障金。
  而现实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还有更多的顾虑,自然也有更多的选择。这就是只租借残疾证而不雇佣残疾人。因为企业永远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组织,对于企业来说,租借残疾证的费用远远低于缴纳残疾人就业保证金的费用,这是一个次优决策。在这样的情况下,残疾人就业市场以及各个招聘网站上才会有如此多的关于残疾证的出租信息。而企业如此做法从初衷看并非天然为了与公共政策对抗,而只是从企业自身出发而做出的选择而已。企业的选择会受到公共政策的牵绊,这表明原本为了保障残疾人就业的残疾人就业保证金制度已经失灵。
  让残疾人就业,让残疾人真正就业,这应该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而政府出台的公共政策需要契合企业的实际和残疾人的实际,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为残疾人权利服务的结果。而反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如此要求企业强制缴纳的金钱到底是否真正惠泽残疾人,企业是否真正雇佣残疾人,在此制度下企业和残疾人将会如何选择,这些问题都没有真正厘清。所以就形成了理论和实际脱节的局面,这本身就需要对该制度进行反思。
上一篇:下一篇:
[12-09] [12-09] [12-09] [12-09] [12-08] [12-08]
[12.08] [12.08] [12.08] [12.05] [12.04] [12.04]
[12-09] [12-09] [12-09] [12-09] [12-08] [12-08] [12-08] [12-08] [12-05] [12-05]& 新闻客户端 &
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不再“求挂靠”
昨日,市人社局和市残联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2016年无锡市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参与招聘企业97家,为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其他各类求职人员提供招聘岗位1903个。这是近3年来规模最大的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  就业困难人员“4050”占七成  吴桂芳今年50岁,记者跟着她在现场走了一圈,发现她驻足关注的岗位还挺多。“我看中了6个。”吴桂芳文化水平不高,也没什么技能,以前在厂里打过零工,已失业在家4年了。前些天,听说有专门针对“4050”人员和残疾人的招聘会,她一大早就从新区硕放街道赶来。没想到收获还是挺大,一圈转下来就看中了6个岗位,尽管大多是保洁的工作,但是对于工资她还是挺满意。“一个月2000元左右,还缴社保呢。”吴桂芳说,她的社保还有1年未缴满,再次就业以后退了休每月就可以领养老金,没了后顾之忧。她觉得这样的招聘会对她这样的“4050”人员很实在。  “全市有60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其中‘4050’ 人员占70%。”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任徐斌介绍,不少“4050”人员因为年龄大、缺乏技能或者技能单一导致了就业困难。这一次的就业援助招聘会就是以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重点服务对象。现在起到春节期间,无锡还将举办49场就业援助专项活动。  残疾人当“招聘专员”现身说法  在一家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单位前,“招聘专员”孙坚栋引起了不少应聘者的注意。孙坚栋是肢体残疾人,这一次他作为企业的“招聘专员”和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赵宏阳一同前来招聘。  “我对残疾人比较了解,知道他们的心理。”孙坚栋说,他在公司里面主要是做企划和后勤工作,而这次担任“招聘专员”,正是因为他本身就是残疾人,对残疾人情况比较了解,而且还会手语,可以很好地和残疾人沟通,这样可以帮助同事在不同的岗位上招聘到合适的人。记者注意到,这家企业这次招聘岗位全部面向残疾人,有清洁工、销售、接线员等工种,共招聘十多人。而有了孙坚栋的“坐镇”,不到一小时已经有20多名残疾人前来咨询情况。  “我听力2级残疾,能行吗?”“我女儿肢体四级能做什么工作呢?”……面对替家属来观望的“求职者”提问,孙坚栋一一认真回答。  “我感觉我在这家单位找到了我的价值。”孙坚栋脸上挂满了自信的笑容,他做“招聘专员”也是想告诉更多的残疾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大家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企业拿出公益性岗位招聘残疾人  住在锡山区的赵女士这次是来给有听力障碍的女儿找工作,女儿因为不自信,怕在工作中被人笑话而不想工作,只求“挂靠”企业。可是赵女士询问了一圈,发现企业的公益性岗位更多的都是提供给愿意正常在岗上班的残疾人。“我们不需要挂靠,我们希望残疾人也能在岗位上发挥他的价值。”赵宏阳介绍,公司目前已经录用了2名残疾人,公司都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安排了相应的岗位。而这次招聘拿出这么多的公益性岗位,也是希望不仅仅在金钱上对残疾人有所扶持,还在价值体现上给予帮助。  “以前挂靠的比较多,现在在岗的越来越多。”北塘区就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张丽君介绍,现在北塘区处在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有2000多人,其中有意愿且有能力的残疾人中就业率已达到了九成。以前残疾人挂靠企业的现象比较多,而如今随着企业待遇的提升,以及残疾人自身技能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愿意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而对于企业而言,在一些残疾人能胜任的岗位上,残疾人稳定性好,也更珍惜工作,所以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拿出公益性岗位招聘残疾人。“残疾人找工作还是要多关注市场变化。”张丽君说,通过这场招聘会发现,不少招聘岗位细分性、专业性很强,而残疾人的技能大多是普适性的,专业性不强。她建议残疾人要更多地关注市场变化,在接受培训上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应对市场需求。
(本文来源:江南晚报
没有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残疾人挂靠协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