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行和小银行在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求时采取的措施有什么不同

《银行流动性指标》_优秀范文十篇
范文一:I1 J1 6口杨锦 曾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是指银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 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的资金需求。 流动性概念涵盖了 三个要素: 资金数量、 成本和时间。 流动性风险则指银行不能随时以合理 的价格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出      现流动性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是存款人提取存款的资金需求; 二是借款人贷款的资金需求。这两种需求在时间、 数量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常与规模联系在一起, 一般来说, 规模越大, 资信越好, 所以在实际情形 下, 规模大的银行采取负债管理策略, 规模小的银行采取资产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采取负债管理策略, 实际是假定外部的经济与金融环境不变, 一旦经济与金融环境出现剧烈波动, 即使资信高的商业银行也无法在货 币市场上购买到资金, 特别是近年来金融危机屡次出现, 因此国际上出 现银行流动性管理回归资产管理策略的趋势。定性, 其主动权都掌握在客户手中。 商业银行必须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 这必然造成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一般而言, 银行在经营中存在着中 流动性的衡t指标 长期负债不足、 1 1 短钱长用”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现象, 、 这种“ 短钱长用” 政府、      投资者、 债权人常常需要对某个具体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 的经营方式在商业银行中是极为普遍的行为。 以短期负债为资金来源发 况作出评价, 需要将不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进行比较, 以便作出经 放长期贷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金效率, 但与此同时, 这种做法带 济决策。 如上分析, 商业银行有能力和途径以合理成本解决流动性需求, 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银行面临资金缺口。 这样的期限错配形成了资金缺 流动性状况就好, 反之就差。 但不同的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情况不同, 供 口, 因此导致银行面临着流动性压力。 给能力不同, 很难借助某些指标的量化来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做出准确 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保持足够的流动      地评价。不同的银行在经营特点, 存款的稳定性及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等 性, 才能确保存款人的资金按时偿付, 树立存款人对商业银行的信心, 商 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前有的国家已意识到这一点而为银行的流动性留 目 业银行才能吸收资金, 一切经营才能正常运转。 同时, 商业银行 保持足够 有一定的余地, 比如允许银行根据具体所处的 环境和 所面临的风险对一 的流动性. 才不会出现挤兑风潮. 金融体系也才能正常运转。 些法定比率做出适当调整, 或者使用一些非正式的指导性指标, 具体落 实再根据不同 银行的经营特点, 资产负债搭配结构, 信誉状况及筹资能 流动性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力 素 定, 如 对 行的 动 评 就 有 式的 率 指 等因 决 例 美国 银 流 性 价 没 正 比 或 () 1顾客提取存款() 2客户的贷款需求() 3其他债务的偿还 () 4交税 () 5 派发股利。其中 顾客提取存款是形成流动性需求的主要因素, 而且是 可预测的因素, 商业银行的负债产品结构决定了顾客提取存款的数量和 时间, 从而决定了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大小。 从流动性角度, 存款可分 为核心存款与非核心存款。 所谓核心存款, 指对利率不敏感, 不受经济环 境与季节影响, 通常与零售存款相联系的存款( 包括企业的结算账户, 储 蓄账户和不可转让定期存单) ; 所谓管理负债( 又称不稳定负债) 指对利 率十分敏感的存款。由于核心存款对利率和经济环境不敏感, 利率和经 济环境的变化不会引 起顾客提取存款, 就不会形成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需求, 核心存款在整个负债中的比 重大, 流动性需求就小, 商业银行流动 性风险就小, 因此为了控制流动性风险, 核心存款应占 一定比 重。( 国外的流动性测量。      一) 一般来说, 商业银行常用的流动性测量指。 国 由 格 银 同 个 行 双 谈 ”认 些 导 指 。 对 大 数 业 行 言 流 性 求 本 自下 个 面      银 而 , 动 需 基 来 以 几 方 : 标 英 则 英 兰 行 每 银 “边 判确 一 指 性 标 于多商标包括: ) ( 流动性缺口, 未 1 即 来一定时 银行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之 期内 差。 缺口 为正, 表明银行需及时补充流动性; 为负, 缺口 表明银行流动性过剩, 需考虑用于其他投资。这一指标的缺陷在于银行难以准确预测未 来的现金流量。2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率。 () 核心存款是银行相对稳定 的资金来源, 银行应将其同易变存款区 分开来。这一比 率能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能力, 但不全面也不绝对。3总贷款与总资产 () 的比 率。在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贷款且贷款不能在二级市场转让的情况 下, 该比率越高, 流动性越差; 率越低, 该比 用来满足贷款需求的流动性 能力越强。 这一指标的不足之处在于忽略其他资产( 尤其是流动资产) , 而且也未考虑贷款本身所具备的 流动性( 如分期偿还的贷款可以 增加银 行的现金流量) )证券的市场价格与票面价格的比率。若该比率小于 ( 4 1表明此时出售证券变现会出现损失, , 如果银行不愿承担这种损失, 则 银行的流动性将受到影响。() 5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 率。 该比 率越 小, 银行储存的流动性越高。 ) ( 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 该比 6 率。 率越高, 银行的流动性越强。 7易变负债与总资产的比 该比 () 率。 率越大, 银行面 临的流动性风险越大。 ( 我国流动性指标的变化。 人民      二) 中国 银行于1 6 9 年颁布的《 9 商业 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 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 对我国商业银行的 流动性评价指标有: ) ( 存贷款比 1 例指标, 即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 额的比 例不能超过7%, 5 这可以限制银行过度发放贷款.2中长期存贷 () 款比 例指标, 即一年期以 含一年期) 上( 的中长期贷款与一年期以 上的存 款之比 不得超过 1 %, 2 这可以限制银行过度利用短期负债支持中长期 0 贷款o  () 3流动性资产负债比 例指标, 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比 即 例 不得低于2%, 5 这可以预防流动性资产数量不足, 避免缺口( 1 页) 转第 1商 银 流 性 给 本 自 下 个 面 ( 吸 的 款(   行 动 供 基 来 以 几 方 :) 收 荐 2 业 1 )服务收益 () 3贷款偿还 () 4变卖资产 () 5借人资金。主要的流动性供给 来自 后面三种。 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决定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供给数量 和时间, 供给应与需求相适应, 因此应有长期贷款与核心存款的比 例指 标或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比例指标。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发展至今,      其策略分为两种类型: 资产管理和 负债管理。资产管理指通过资产的安排来提供流动性, 资产管理经历了 商业贷款理论、 资产变现理论和预期收人理论, 现在常用的为资产变现 理论。 资产变现理论就是通过持有流动性高的资产来解决流动性。 负债 管理就是银行通过以合理价格在货币市场购买资金来提供流动性。 一般 来说, 商业银行采取哪种策略主要由自 身的资信来决定。 资信越高, 商业银行就越能在货币市场上以较低价格购买到数量巨大的资金来为 自己提供流动性, 商业银行就可采取负债管理策略; 资信越低, 商业银行就不具备采取负债管理的条件. 只能采取资产管理策略。商业银行的资信通3 / 0 70 Z E IN FN N E浙江金触 3 20 . 8/ H JA G IA C万方数据减少程度介于两者之间在呆账准备金率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准备金计提比例有所下 降, 说明呆坏账有所减少, 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提高。 而整个银行业和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呆账准备金率则显现出正效应,这是因为在外资银行 争夺贷款的竞争压力下, 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盈利就有更大的动机从事 高风险高利润的放贷。 ()        2银行层面的 控制变量中, 非贷款资产率(D ) N E对大部分被解释 变量的影响显著, 但对国 有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益率和呆账准备金率、 整个银行业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营运费用率的影响不显著; 资产市场份 额(S) AS对银行的盈利能力、 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的影响都很显著, 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要比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显著。但相比较而 言, 银行的规模对其经营有很大影响, 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比 股份制商 业银行的规模大得多, 因而其贷款和中间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强, 抗风险 能力也较强, 但营运费用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加。 ()      3国家层面的控制变量中,D 增长率(D G 和反映通货膨胀 GP G P) 率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 C I对银行经营变量的影响是不同的。整个银行业、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利息收益率和营运费用率与段而暂时没有显现出来, 经营管理的效率有所提高, 但资产质量和抗风 险能力依旧不容乐观。 其中,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比国有商行强, 但抗风险能力稍弱。由于国有商行开始更新经营理念, 积极开展业务创 新, 同时伴随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的逐步实施, 其传统银行业务得到进 一步拓展, 信用卡业务和网上银行业务突飞猛进, 不良资产处置成效显 著, 内部治理结构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有商行的经营在激烈的竞争中已 有所改善, 经营管理的效率和资产质量有所提高。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将以各种各样的GP D 增长率正相关, 而只有国有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益率和呆账准备金方式进人我国的市场, 势必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业带来或正或 负的效应。 要利用好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效应、 金融稳定效应、 资源配置 效应和技术示范效应, 我国必须采取切实的应对措施, 最大限度地消除 外资银行进人和膨胀的负效应: ) ( 注重引进银行的质量, 1 重点引进经营 稳定、 资金雄厚、 美誉度高的银行, 并鼓励中 外合资的方式; ) ( 加快国 2 有 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 切实建立起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使之成为真正的 “ 市场化” 的银行; ) ( 积极开展中间业务, 3 创新金融产品, 要从以 结算、 汇 兑、 账户服务、 交易服务等低附加值业务为主, 逐渐向投资银行、 资产证 券化、 风险投资等高附加值业务的方向 转变; ) ( 加强对外资银行及本国 4 银行的业务监管和风险监管, 建立完整的风险防范机制, 包括预防性的事前监管 、 银行检查稽核、 保护性的事后监管等, 以监管 目 标定量化、 内率与G P D 增长率 负相关 通货膨 胀率对各变量的 都是非常 影响 小的, 而 且回归结果中 有一半的t 检验不通过。 通货膨胀率的提高, 会显著地减少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息收益率, 增加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利息和非利息收 益率, 减少整个银行业的呆账准备金率, 而增加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呆帐准备金率 结 论及 建议容具体化、 操作明确化为基准来完善监管指标体系, 加强与外资银行母 国监管当局的合作, 同时密切关注本国银行的逆向选择行为, 保障我国 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 作者: 矿业大学] I 中国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因外资银行的进人和膨胀其贷款业务的 盈利能力下降, 中间业务的盈利能力所受的影响因市场处于发展阶( 第3页 过 。4 付 比 指 即 中 银 的 付 存 和 接 3 ) 大 ( 备 金 例 标,在 央 行 备 金 款 )库存现金与各项存款之比 不得低于5 -%, % 7 这可以保证银行备付金能 够满足日 常支付之需。5拆借资金比 () 例指标, 拆人资金余额与各项存 即 款余额之比 不得超过4 拆出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 %, 8 这可以避免银行因过多的拆人或拆出资金而使存款缺乏流动性来 %,年的 极少) 而贷款 增长, 年的 ( 要原因 期限 超1 较多 主 是获利和有合适的 利率风险控制手段 , ) 加之我国 银行实行的 商业 是总分行制, 统内资 系 金调剂能力强。 如果银行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固守 10 2 %的中长期贷款 指标, 将会严重制约商业银行正常的流动性管理。 我国于20 年在《      5 0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对流动性指标作 源保障。 了修改, 设立了流动性比例、 核心负债比 例和流动缺口 率三个指标() t流 十年后的现在,      这些指标已 不能客观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动性比例为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 衡量商业银行流动 例如: 根据监管层要求, 商业银行在中国 人民银行备付金存款加库存现 性的总体水平, 不应低于2%;  5 () 2核心负债比 例为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 金与各项贷款之比不得低于5 , % 这个规定是针对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规 之比, 不应低于6%;  0 () 3流动性缺口 率为9 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 0 与 定1 3 %的法定准备金基础上的, 这是由于当时整个经济金融环境处于通 9 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 0 不应低于一0 这个新颁布的流动 1%。 货膨胀状态下, 是为了控制资金供应量而作的规定。由于宏观经济环境 性指标与前面的流动性指标相比, 取消了 贷款和长期贷款的 规模限制, 的变化, 9 年3 6日中国 1 8 月2 , 人民 9 银行法定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 这样使我国 商业银行的经营有更大的灵活空间, 不至于因流动性指标限 合并, 实行统一的8 存款准备金比 其间准备金率变过几次, 04 制了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 % 率, 到20 取消了与现在经济金融环境不适应的备付金 年 4月 2 5日实行 7 %的存款准备金率且对资本充足率不到 8 . 5 %的国有 比 例和拆人拆出比例指标,同时借鉴了国外流动性管理的先进理念, 引 商业银行上浮0 个百分点, . 5 实行8 的存款准备金率。 % 但是备付金比 例 人了核心负债和流动性缺口的概念, 提出了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 指标与贷款比 例指标都一直没有变, 维持不得低于5 水平。 %的 实际上商 比率指标, 使得评价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更科学合理, 更准确。但本人认 业银行的可用资金总额随着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及宏观经济情况的 为, 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毕竟是导致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 因此我国的 改变有着巨大的变化, 把备付金比 例指标与贷款比 例指标控制在一个狭 流动性指标还是应该设立相应的期限配置指标, 但不必以1 年的方 9 % 小的范围内 不利于商业银行根据自 , 身经营状况及时调整流动性管理战 式来提, 我认为可以借鉴日 本的经验, 本规定一年期以上的贷款至少 日 略。 其次, 央行制定的中长期存贷款比 例指标, 不得超过 1 %从理论上 4%由 2 , 0 5 定期存款或类似定期存款的一年以 上的债务来支持, 年以上的 二 评价, 余期一年以 上的贷款资金来源不仅有余期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 而 贷款至少 1 以同 5 % 样期限的存款来匹配, 也就是说我国 必须建立以考核 更多的是来自 活期存款的沉淀部分, 商业银行会根据负债期限安排与之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搭配是否合理为基础的流动性监控指标体系, 使 匹配的资产期限, 以维持正常的流动性需求。 但从实际情况看, 国内商业 不同时期的资金运用有不同时期的资金来源相适应。另外, 前面提及流 银行为了 将中长期贷款比 例控制在 1 % , 2 以内 会尽力压低中 0 长期贷款 动性指标不适合采取统一的形式,因此还应赋予银行进行浮动的权力。 的数量, 或通过短期贷款的延期变相发放长期贷款, 粉饰监管指标。随着 1 作者: 成都理工大学1 我国 利率改革的推出和深化, 逐步走向 市场化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 此 由 带来商业银行存贷期限的变化, 商业银行负债期限会缩短( 存款期限超 1责任编辑 : 晏 许天阳 刘1 / 0 .8  H JA G IA C 1 0 70 /  E IN FN N E浙江金融 2 Z万方数据
范文二:流动性覆盖率计算公式:流动性覆盖率=银行优质的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监管标准:≥100%。指标意义:指标反映未来30天内,在特定压力情景下,银行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应对资金流失的能力。流动性覆盖率通过对各类流动性资产及资金流入与流出项给予不同的折算率,来设定特定的流动性压力。◆优质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现金、中央银行准备金、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等。◆压力情景体现在折现率:流动性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折算率越高,优质流动性资产中的一级资产折算率为100%,即认为100%变现并用以提供流动性资金,而流动性相对较低的附加资产折算率为85%,即认为附加资产只能以85%的折现率提供流动性资金。◆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未来30日的资金流出-未来30日的资金流入。?资金流出对不同的资金来源根据其稳定性程度设置不同的折算率,稳定性越高,折算率越低,如零售存款的折算率低于同业存款的折算率。?该指标在计算时要求,资金流入可计入部分最多不能超过资金流出的75%,这样设计是为了让银行通过增加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来满足监管要求,而不要过渡依赖未来的现金流入,因为现金流入的不确定性较大。
范文三:“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指标”专题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颁布,存贷比在当时作为我国商业银行调节银行信贷和控制流动性风险方面简洁且较为有效的指标,使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日,银监会对存贷比考核口径进行了调整。然而,存贷比近年来受争议的一些缺点仍旧存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的期限、性质、类型都已高度多元化,存贷比已经无法全面反映流动性结构。第二,存贷比将加剧银行的存款波动,提高银行的付息成本,并不利于利率定价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最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到今天,金融“脱媒”已经开始,存款增速下降更为明显和不可逆;而贷款规模和存贷比则受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以及政策因素等),并非微观主体自身能够改变。2010年底通过的巴塞尔协议III的一揽子监管改革框架中,除了大家熟悉的一系列资本监管指标外,还包含了两项流动性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引入这两项监管指标的意义非比寻常,标志着金融监管史上第一次拥有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指标。2014年2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借鉴了2013修订后的巴III流动性覆盖率标准。而且,待巴塞尔委员会完成对净稳定资金比例的修订后,《办法》会再适时将其纳入。“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指标”专题,首先分析了今年7月存贷比完善的短期经济效果以及改善商业银行经营条件的长期目标,并提出了未来改革方向;然后介绍巴塞尔协议III流动性监管内容,调整原因,对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可能影响,以及各国的实施情况;随后基于对英国流动性监管经验的总结,提出对我国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启示及对我国流动性监管的建议;最后,对照《巴塞尔协议III》,对今年初颁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梳理了我国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三个主要指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RR)、流动性覆盖比(LCR)和存贷比(LD)的相互关系。 “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指标”专题目录:1.【问题思考】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需兼顾长短期目标2.【地区差异】存贷比地区差异研究:基于商业银行分行数据的研究3.【规则修订】巴塞尔协议III 流动性监管新规4.【新规探究】巴塞尔流动性要求大幅放宽的影响5.【国内政策】流动性新规与资产负债管理6.【国际经验】我国与英国银行流动性监管比较研究7.【指标比较】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RRR、LCR和LD
范文四: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新监管标准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分析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崔婕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山西太原,030006中国市场China Market2012(14)1. 左英利.徐倩 新监管标准下的中小银行——制度安排:新监管标准规划下的监管引领——基于对北京辖区法人银行的测算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农村金融2011(24)2. 田娟.周子元 新版流动性规则推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金融发展研究. 卢义红 巴塞尔协议Ⅲ下流动性新监管指标实施的影响[期刊论文]-时代金融(下旬). 戈建国 流动性监管新指标的影响与银行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新金融2011(12)5. 莫铌 新监管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应用研究[期刊论文]-时代金融(下旬). 李少华 我国中小银行资本管理探析[期刊论文]-济南金融. 季敩民.金百锁 商业银行流动性缺口的统计扫描[会议论文]-20078. 李纯青.袁亮.马军平.LI Chun-qing.YUAN Liang.MA Jun-ping 马尔可夫链概率矩阵的银行业客户行为预测[期刊论文]-西安工业大学学报)9. 朱晨晖 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变革[期刊论文]-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09(3)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zhonggshic.aspx
范文五: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应用系统的实现及流动性指标!2011年9月 对流动性管理系统的要求日间流动性管理!o o o操作性!确?偿?????间??预测????对??购????变现???变现??债???动??标?o抵押品管理!o o??预??标???????LCR?动?????NSFR净稳??资????动?????贷???动??额?o性 战术!现金流预测!压力测试!再融资策略!o o o现??预测?场??????证??
??????资结构??????额设???动???????o o o o战略性!o o oo流动性定价!流动性成本、溢价!o业务假定条件–负债方危机种类压力情景负债率交易对手信心获得新的无抵
获得新的抵押 押融资?
融资? 未受影响未受影响正常业务经营 没有压力 按预算 未受影响压力情景1按预算 轻度受损 能力降低 未受影响目前没有融资问题,但风险水平上升单个机 声誉危构危机 压力情景2 压力情景3按预算 按预算严重受损 严重受损无有些融资问题能力降低 直到押品耗尽无严重的融资问题压力情景1整个市 系统性场危机上升100 ???未受影响 ???数量不变/成本增加 ???数量不变/成 本增加 ???目前没有融资问题,但风险水平上升压力情景2 压力情景3有些融资问题
严重的融资问题业务假定条件–资产方危机种类压力情景资产率授信的提取贷款量的其他
信贷质量的变 变化
化 按预算按预算正常业务经营 没有压力 按预算 按预算压力情景1按预算 按预算 按预算 轻度受损目前没有融资问题,但风险水平上升声誉危构危机 单个机 压力情景2 压力情景3按预算 按预算略有增加 大量增加略有增加有些融资问题严重受损 严重受损没有增加严重的融资问题压力情景1整个市 系统性场危机上升100 ???按预算 ???按预算 ???按预算 ???目前没有融资问题,但风险水平上升压力情景2 压力情景3有些融资问题严重的融资问题累积流动性缺口 -
正常业务经营合同现金流30 20 100123456BAU
假定0-10 -2012345610实际效果25 20 15 10 5 01 2 3 4 5 6累积流动性缺口 –单个商业银行危机25 20 15 10 5 0BAU
假定1 2 3 4 5 6单个商业银行危机1-2023456实际效果15
0-512345620累积流动性缺口 -整个市场危机BAU
假定25 20 15 10 5 01 2 3 4 5 6整个市场危机1-10 20 15 1023456实际效果5
0123456流动性压力测试:不同场景下流动性的变化正常经营3 0 25 20整个市场危机 单个商业银行危机1d2d3d4d5d6d3025 20 15 10 5 0资产变现?现??????资???资产??业务???负债?现???????偿还???负债?净?动?头??应?计划???15 10 5 0??30 25 20 15 10 5 01d 2d 3d 4d 5d 6d????25 20 15 10501d 2d 3d 4d 5d 6d??????30 25 20 15 10 5 030 25 20 15 10 5 01d2 d3 d4 d5 d6 d1d 2d 3d 4d 5d 6d??30 25 20 15 10 5 01d 2d 3d 4d 5d 6d30 25 20 15 10 5 030 25 20 15 10 5 01d 2d 3d 4d 5d 6d??1d 2d 3d 4d 5d 6d????1d 2d 3d 4d 5d 6d30 20 10 0- 10 -2 01d 2d 3d 4d 5d 6d30 20 10 0- 10 -2 01d 2d 3d 4d 5d 6d15 10 50-5 -10 -151d 2d 3d 4d 5d 6d??1d2d3d4d5d6d-3 020 10 0- 10 -2 03030 20 10 0 -101d2d3d4d5d6d30 20 10 0- 10 -2 0??1d2d3d4d5d6d??20 101d2d3d4d5d6d-20??1d2d3d4d5d6d20 10 0- 10 -2 0300- 103030 20 10 0- 10 -2 0 -3 0 -4 0 -5 0??1d2d3d4d5d6d??1d2d3d4d5d6d-2 0??1d2d3d4d5d6d30 20 10 0- 10 -2 0 30 25 20 15 10 5 030 20 10 0- 1030 20 10 0- 10 -2 0??1d2d3d4d5d6d????-2 0??1d2d3d4d5d6d????30 25 20 15 10 5 0 -51d 2d 3d 4d 5d 6d??30 25 20 15 10 50-5 -101d2d3d4d5d6d10 8 6 4 2 010 8 6 4 2 0流动性溢价、成本的计算!风险要素!产品特性!-e.g.TimeDeposit -e.g.SavingAccount 期限(Anticipated) -e.g.1month -e.g.3monthe.g.6monthandbeyond溢价(FTP)风险要素!产品特性!-e.g.UnsecuredLoan -e.g.USTreasury(2year) 期限(Anticipated)-e.g.Available-for-sale(AFS) -e.g.1year市场流动性风险!-RetailUnsecuredLoan -InstitutionUnsecuredLoan -Repo压力状态下的行为!-SpecificbehaviorA(e.g.priorNon- performingRepaymentincidentofa Customer,orCreditratingbelowBBB) 其他要素…..成本(FTP)+10bp + 0bp +5bp +8bp +10bp +3bp +3bp +0bp -10bp +/-XXbpCOF+12bp COF-10bp COF-5bp COF+10bp COF+3bp COF+3bp COF-7bp p COF+15bp-e市场流动性风险!-Retaildeposit -Institutiondeposit -FIdeposit压力状态下的行为!-SpecificbehaviorA(e.g.FIwithprior acuterunofdeposit) 其他要素…..+/-XXbp定义正常业务场景的行为假定条件!定义压力场景的行为假定条件!定义应急计划战略!流动性压力测试–比较!
范文六: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分析和比较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而流动性风险是其中的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环。可以这样认为,流动性是保证商业银行生存和持续经营的关键。为了有效监管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设置了很多指标。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衡量了流动性问题,但是每一个指标的侧重都有所不同。并且随着认识的深化和计量技术的提高,指标本身存在问题也暴露出来。本篇文章选取了三个从过去到现在较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比较它们的优点和缺点,评估这些指标的优劣。然后,我们对银行的流动性指标选择给出自己的建议。一、流动性指标分析? 贷存比(静态指标)指标构成:贷存比=客户贷款/客户存款*100%。指标解释:贷存比越高,贷出去的资金就越多,银行面对的流动性风险可能也就越高;同样,贷存比越低,贷出去的资金就相对较少,银行面对的流动性风选也相对较低,但是资金的利用效率也会相对较低。中国的法定的贷存比上限为75%。指标分析:优点:贷存比指标的计量十分简单,可以很容易统计出来;其所包括的内容很多,反应的是一个总体的情况;同时,贷存比还反映了银行的资金利用情况。所以贷存比是一个较为多面的指标,也因此作为了国家法定指标。缺点:1)存贷比只反映了存款和贷款在数量上的关系,并没有描述这些贷款存款的性质。其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没有细分出来:一是存款贷款的期限结构。如果存款贷款的期限结构匹配的较好,那么就算贷存比数值较高,银行的流动性也是较好的。反之,哪怕贷存比较低,如果存款贷款的期限结构不匹配,还是会有流动性风险。二是贷款的信用程度。如果贷款的信用程度较高,那么就算贷存比数值较高,银行到期的资产业务还是可以提供预期的流动性,来支付匹配的银行负债。反之,哪怕存贷比较低,如果贷款的信用程度低,发生违约的话,银行还是会有流动性风险。所以,贷存比所表征的流动性情况很笼统。2)贷存比只涵盖了银行的存款放贷业务,忽略了其他的资产业务,是不全面的。比如,银行可能还在货币市场上开展同业拆借业务和债券的买卖、回购业务。这些业务资产的流动性也要计入分析。? 流动性比例(静态指标)指标构成: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指标解释:流动性比例越高,流动性资产就越多,将流动性资产变现以支付流动性负债的能力也就越好,或者说拓展新的资产业务的能力越好;反之,支付流动性负债的能力就较低,拓展新的资产业务的能力也越低。中国监管的标准为不低于25%。指标分析:优点:直接分析流动性供给储备和流动性需求,在偿还能力的层面上做出评估会更有针对性;撇开了中长期负债和资产的干扰。缺点:1)不同流动性负债的期限存在差异,流动性负债并没有评估未来某一时间段的现金流出情况,而这恰好是我们关注的;2)流动性资产是以当前的市场价格估算而来的,但是未来的资产价格会因为市场变化有所不同,所以变现能力可能要打折扣,实际的流动性比例要偏低。? 流动性覆盖率LCR(动态指标)指标构成: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现金流出量*100%指标解释:该指标评估了商业银行在未来30天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是个更加具体、更加严格的指标。流动性覆盖率越高,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就越小;反之,流动性风险就越大。中国监管的要求是不低于100%。指标分析:优点:该指标更具体。直接考虑了银行未来30天的流动性需求满足能力,这是银行正常经营的根本关注点;该指标更严格。流动性供给从一般的流动性资产变为了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要求变现的无障碍和低损失。缺点:1)更加严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该指标的缺点。对该指标的严格满足会降低银行资金的利率效率。2)如果考虑到拆借市场对流动性需求的供给作用,该比例并非需要完全满足。? 小结这三种流动性指标都着眼于不同方面反映了流动性情况。但最严格和精确的应该是流动性覆盖率。它更具体的要求未来某一确定时间的流动性需求和流动性供给的平衡。其次是流动性比率,这个指标是流动性分析中的一个总体静态指标,反映了流动性的总体供需状况,所以该指标的要求也较低。最后是贷存比,这个指标只能说是一个参考,并没有很准确的反应流动性的情况。就所表征的流动性具体程度和有效程度而言,流动性覆盖率要好过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例要好过贷存比。但三者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他们都描述了流动性不同的方面。二、流动性指标选择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指标都有不同的用途。我们用什么指标,取决于我们要关注的方面是什么。如果银行要考察短期中某一具体时间段的流动性匹配问题,可以用流动性覆盖率指标,以便我们从具体的流动性期限结构来评估。如果银行想关注总体流动性匹配情况,我们建议使用流动性比例指标。更一般的指标是贷存比,尽管它不能很好的给出关于流动性的具体情况。 最后,商业银行完整的流动性管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本文分析的这几个方面。通常,它们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流动性问题,同时监视和管理所有的这些指标,然后给出一个详尽的流动性管理方案。所以,我们要根据指标本身所表征的意义综合运用它,以达到流动性管理的目的。
范文七:1. 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1)资产负债结构。由于“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引起到期日缺口,而银行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极少情况下能够正好 弥补因支付负债而引致的现金流出,从而产生流动性问题。(2)央行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流 动风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如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受到控制,由于整个社会货币数量和 信用总量的减少,资金呈紧张趋势,存款数量减少,挤兑 的可能性增加,贷款需求增高,同时商业银行无法筹集到 足够资金满足客户需求,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3)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由于金融市场包括存款市场、贷款市场、 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等,其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商业银 行资产的变现能力和主动取得负债的能力,从而影响商业 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发生 往往打乱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计划,引发流动性危机。(5)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利率变化会影响银行 流动资产的变现价值和增加外部筹资成本,利率预期的上升与下降均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6)银行信用。银行的信用主要取决于净资产状况、稳定的收入、向外披露信息质量和政府的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之所以未发生流动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信用。(一)综合指标分析1.存贷比分析:比值逐渐下降,但是仍显过高。存贷比是发放贷款与吸收存款之间的比例,即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它是评判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指标。贷款被认为是商业银行中流动性最低的资产;而存款则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存贷比值越大,即发放贷款占吸收存款的比例越高,就预示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差,因为不具流动性的贷款占用了更多稳定的资金来源。近几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不断下降,从1998年的90%左右下降到2004年的74%左右,存贷比的不断下降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下降的同时,绝对比值仍显过高。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存贷款的比例不能高于 75%,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在2004年降到了75%以下,但这与2004年的货币政策趋紧,银行放缓贷款的发放速度有关,一旦货币政策有所放松,存贷比难保不会再次超过警戒线。存贷比过高,使我国商业银行依然面临者严峻的流动性风险。2.存贷款的期限结构分析:期限结构失配现象严重。合理的存贷款期限结构是商业银行良好流动性的重要保证。但从近几年我国存贷款增长趋势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结构失配的现象日益严重。从商业银行存贷款的余期结构来看,余期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的比例不断上升。年,余期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所占比重稳定在45%左右;但是,余期一年以上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却发生重大变动,其当年新增量占比由2002年的51%上升至2003年的94.5% ,其占贷款余额的比重则从89%上升至90.3%。 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结构失配,将导致其流动性缺口加大,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上升。(二)资产流动性风险分析1.贷款比重分析: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贷款作为商业银行流动性最差的资产,其在资金运用总额中所占比重越高,表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差。从1998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在资金运用总额中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98年的78%下降到2004年的70%左右,表明商业银行在资金运用上更加多元化,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70%的贷款比例与国际知名银行相比仍然过高,花旗、汇丰等国际著名银行的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重一般都在40%左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努力降低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例,实现资金运用的多元化。
2 .贷款质量分析:不良贷款率过高。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使商业银行可实际周转使用的资金减少,资产整体的流动性大受损,因此不良贷款情况也是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不良贷款率过高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虽然近几年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不良贷款的问题与以前相比有所好转,但是比例仍然很高。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止到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3.37%,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高达16998亿元。 不良贷款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将受到严重影响。3.现金资产比率分析:现金资产与存款的比例不断下降。商业银行的借入资金必须按期还本付息,否则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因此商业银行在追求盈利的过程中,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可直接用于应付提现和清偿债务的现金资产。作为商业银行中流动性最强的现金资产,对于保持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债务清偿能力,防范流动性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金资产的比例越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也就越强;现金资产的比例越低,流动性也就越弱。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主要由准备金和库存现金两大部分构成。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从1998年到2003年以来,现金资产与银行存款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以上对资产的分析来看,商业银行资金运用逐步多元化,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例不断降低,这无疑会促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但过高的不良贷款比率将会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大大折扣,再加上现金资产比例的不断下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依然严峻。2.商业银行流动性中间类服务产品与管理(1)银行流动性管理要求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保持一种流动性状态,当流动性需求增加时,通过变卖短期债券或从市场上借入短期资金增加流动性供给;当流动性需求减少、出现多余头寸时,又可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获取盈利,为银行流动性管理创造市场环境。
(四)需求预测和分析,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首先, 要搞好对资产流动性的预测和分析。然后在流动性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应该借鉴西方商业银行成熟的经验, 采取科学的预测和度量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流动性预警界定监测指标体系, 以便在日常业务管理中准确的监测流动性风险, 一旦发现风险达到警戒线就及时发出预警, 从而把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 逐步形成新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和流动性安全保障机制。其次, 建立流动性风险处置预案, 提高避险能力, 对可能发生的全局或局部流动性风险应在限定时间内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补救, 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五)调整信贷结构,改善资产储备质量。信贷资产是当前资产储备的最主要形式,要改善资产流动性,首先必须从调整信贷结构着手,改善信贷资产质量,提高贷款周转速度。一是调整客户结构,新增贷款必须保证投向优良客户,严禁向限制和淘汰类客户新增贷款;二是建立信贷退出机制,大力提升一般客户,坚决从限制、淘汰类客户逐步退出。三是调整贷款期限结构,控制中长期贷款投放比例,紧紧依托总行票据中心,大力发展票据贴现等流动性强的资产业务。(2)我国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管理,包括流动性日常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认识不足。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处于较低层次,一是因为缺乏银行破产清算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人们潜意识认为银行不会破产;二是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经济增长的宏观功能,因此人们总是将银行的命运与政府的支持联系在一起,认为政府会为银行买单,承担银行的所有风险,银行将永远不会倒闭,也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三是我国是储蓄性社会的历史渊源,长期以来家庭居民源源不断的储蓄存款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 这样,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就显得十分简单。一是指标过少,没有形成指标体系;二是忽视资产负债的需求预测;三是资产负债结构单一、以存贷款为主,期限匹配不甚合理等。 2006年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良好,中国虽然没有实行资本全流通,但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的影响,我国的金融市场总体运行活跃。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升值预期较大。M2增长16.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15.1%、人民币存款增长16.8%;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股恢复发行,市场交易规模大幅提升,全年融资规模达2,204亿元;债券市场的发行与成交规模呈现显著的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债券融资金额达到56,766亿元。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民众投资欲望将快速增长,进而货币和资本市场将面临充裕的流动资金的“冲击”。 此时,为防止投资过热与加大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两次调整存贷款利率、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四次定向发行票据,希望以此减缓我国流动性过剩导致的CPI、楼市、股市的持续高速攀升。 展望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继续高速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继续攀高,资本市场继续深化发展;政府将继续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并加强对资本市场的宏观调控。流动性过剩问题将继续成为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对于商业银行这个特殊市场主体来说,如何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头寸,保证资产负债的结构和期限的合理,应对客户的投资贷款需求,将成为考验我国商业银行的重大课题。 因此,本文就商业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并保持一个合理的流动性头寸建立模型,进行分析。 资产管理理论主要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商业银行资产的迅速变现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方法是持有可转换资产,尤其是政府债券、短期贷款、汇票、商业票据等。其主张商业银行应多持有短期流动性资产,来保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但忽略了负债的作用,同时与商业商业银行盈利为目标的宗旨相背离,因为机会成本太高。 负债管理理论强调以负债为主来保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头寸。基本思想是商业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借入资金,特别是短期负债,来增加资金,满足商业银行清偿、贷款或其它投资需要。这样既增强了商业银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又实现了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合理化以及利润最大化。但该理论暗含了该商业银行在面临风险时能从市场上借入足够多的资金1,同时忽略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针对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的优缺点,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应运而生。该理论以资产负债表的各科目之间的“对称原则”为基础,通过计算资产和负债项目的成本和收益水平,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资产负债的存量和期限的对称关系进行替代配置,以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实现优化配置,缓和商业商业银行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三性之间的矛盾。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强调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资产负债结构、存量和期限的合理性,使商业银行在储备流动性的同时能够从外部购入流动性,既增加资产盈利性又降低负债管理的风险性。 并且,本文研究期间发现国内部分学者就商业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做了一些实证研究,而对于商业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定量研究则稍显不足:一是国内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没有一个分析我国股份制商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系统性框架;二是国内大多学者都是泛泛而谈,提出一些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并没有就这些方法和具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检验其可行性和适用性;三是国内大多学者都仅列出模型或指出有最优解,却不曾解出最优解,或给出详细的数据说明;四是国内大多数学者或者是仅列出模型或者是理论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没有把模型和股份制商业商业银行流动性日常及风险管理策略联系起来分析。 因此,本文针对上述国内学者研究的不足之处,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成果,结合逻辑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以比较适用的现在广泛被业界证明和采用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最小成本论和流动性指示器法,来构建股份制商业商业银行保持合理的流动性风险头寸的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线性规划LINGO软件编程求解模型,得到全局最优解。 最后数据分析表明,此模型对满足假设条件的任何商业银行都适用,对商业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流动性风险管理有理论和实践作用,对开放式基金得流动性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模型不但可以用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管理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头寸;而且还可以与商业银行的其他管理相结合,提高商业银行的总体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有效防范流动性风险和其他风险。但是,由于相关假设和简化,模型适用条件教苛刻,有待进一步完善。 本文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前言,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及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就流动性管理方面主要的研究和模型进行剖析。 第三部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型——民生银行资产负债实证分析,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结论,选择主要研究手段——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建立一般性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头寸模型,以线性规划法为主,引入民生银行的具体数据,利用LINGO软件编程求解。根据求解结果来调整约束条件,以使模型更加优化,便于求解得到全局最优解。提出了值得探讨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第四部分结论分析提出策略,通过比较民生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原国有商业银行的相关流动性指标,在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对民生银行具有针对性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范文八:不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指标比较分析一、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及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取款需要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如果银行不能满足客户的取款需要,就会使存款人对市场信心不足,担心其存款安全,集中从商业银行提取存款,形成“挤兑”风险;如果商业银行不能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就会失去赚取利润的机会,对银行来说也是一种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其不确定性强、冲击力大,可能触发支付危机,甚至诱发金融危机等特点,而被誉为“商业银行最致命 ”的风险。因此,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及时、准确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流动性风险是财务领域经常关注的问题,流动性不足往往是企业财务上发生困难的征兆之一。无论是金融还是非金融企业,都存在流动性风险,但对市场流动性创造者的金融企业而言,流动性风险的危害要大得多,很多金融企业都是由于流动性问题导致破产清盘。金融机构由于流动性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流动性危机,会严重打击债权人或投资者信心,损害企业信誉。金融机构有着防范金融风险的强烈需求。二、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1)资产负债结构。由于“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引起到期日缺口,而银行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极少情况下能够正好 弥补因支付负债而引致的现金流出,从而产生流动性问题。(2)央行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流 动风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如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受到控制,由于整个社会货币数量和 信用总量的减少,资金呈紧张趋势,存款数量减少,挤兑 的可能性增加,贷款需求增高,同时商业银行无法筹集到 足够资金满足客户需求,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3)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由于金融市场包括存款市场、贷款市场、 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等,其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商业银 行资产的变现能力和主动取得负债的能力,从而影响商业 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发生 往往打乱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计划,引发流动性危机。(5)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利率变化会影响银行 流动资产的变现价值和增加外部筹资成本,利率预期的上升与下降均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6)银行信用。银行的信用主要取决于净资产状况、稳定的收入、向外披露信息质量和政府的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之所以未发生流动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信用。三、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一)综合指标分析1.存贷比分析:比值逐渐下降,但是仍显过高。存贷比是发放贷款与吸收存款之间的比例,即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它是评判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指标。贷款被认为是商业银行中流动性最低的资产;而存款则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存贷比值越大,即发放贷款占吸收存款的比例越高,就预示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差,因为不具流动性的贷款占用了更多稳定的资金来源。近几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不断下降,从1998年的90%左右下降到2004年的74%左右,存贷比的不断下降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下降的同时,绝对比值仍显过高。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存贷款的比例不能高于 75%,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在2004年降到了75%以下,但这与2004年的货币政策趋紧,银行放缓贷款的发放速度有关,一旦货币政策有所放松,存贷比难保不会再次超过警戒线。存贷比过高,使我国商业银行依然面临者严峻的流动性风险。2.存贷款的期限结构分析:期限结构失配现象严重。合理的存贷款期限结构是商业银行良好流动性的重要保证。但从近几年我国存贷款增长趋势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结构失配的现象日益严重。从商业银行存贷款的余期结构来看,余期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的比例不断上升。年,余期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所占比重稳定在45%左右;但是,余期一年以上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却发生重大变动,其当年新增量占比由2002年的51%上升至2003年的94.5% ,其占贷款余额的比重则从89%上升至90.3%。 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结构失配,将导致其流动性缺口加大,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上升。(二)资产流动性风险分析1.贷款比重分析: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贷款作为商业银行流动性最差的资产,其在资金运用总额中所占比重越高,表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差。从1998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在资金运用总额中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98年的78%下降到2004年的70%左右,表明商业银行在资金运用上更加多元化,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70%的贷款比例与国际知名银行相比仍然过高,花旗、汇丰等国际著名银行的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重一般都在40%左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努力降低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例,实现资金运用的多元化。
2 .贷款质量分析:不良贷款率过高。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使商业银行可实际周转使用的资金减少,资产整体的流动性大受损,因此不良贷款情况也是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不良贷款率过高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虽然近几年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不良贷款的问题与以前相比有所好转,但是比例仍然很高。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止到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3.37%,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高达16998亿元。 不良贷款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将受到严重影响。3.现金资产比率分析:现金资产与存款的比例不断下降。商业银行的借入资金必须按期还本付息,否则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因此商业银行在追求盈利的过程中,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可直接用于应付提现和清偿债务的现金资产。作为商业银行中流动性最强的现金资产,对于保持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债务清偿能力,防范流动性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金资产的比例越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也就越强;现金资产的比例越低,流动性也就越弱。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主要由准备金和库存现金两大部分构成。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从1998年到2003年以来,现金资产与银行存款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以上对资产的分析来看,商业银行资金运用逐步多元化,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例不断降低,这无疑会促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但过高的不良贷款比率将会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大大折扣,再加上现金资产比例的不断下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依然严峻。(三)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分析1.存款比重分析: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如果商业银行的负债过分依靠存款,那么一旦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公众信心受到打击不能及时获得新增存款,其到期债务就难以支付,流动性风险就有了爆发的可能。所以存款在银行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越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也就越大。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近几年,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从图二中可以看出,除了2003年的比重比2002年稍有下降之外,其他的年份,存款在资金来源中所占份额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1998年的86.7%上升到04年 6月份大约95%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过于单一,过分依赖存款的资金来源结构,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异常严峻。2.存款结构分析:活期存款比重不断上升。存款结构主要是指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在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中的比重,活期存款比例过重,会导致商业银行出现“短借长贷”的期限结构错配现象,即用活期存款发放中长期贷款,从而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会产生不利的影响。3.资本充足率分析:资本充足率没有达到监管标准。银行资本金对于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力和流动性,化解各种风险、维持经营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单就流动性风险来讲,资本充足率越高,流动性风险就越低;资本充足率越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就越高。虽然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整体上还没有达到《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要求: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底我国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6.3%左右,其中中国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7.35%,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6.13%,四大国有银行中,截止到2004年9月份,只有中国银行与建设银行达到了8%的要求。偏低的资本充足率, 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很大的流动性风险。从商业银行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角度来分析,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资本充足率水平低下以及活期存款在存款总额中的比重的逐渐增加,都使商业银行面临着严峻的流动性风险。三、结论及启示通过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些流动性指标已经与以前相比已经逐渐好转,比如存贷比的逐年降低,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例的不断下降,以及不良贷款处置速度的加快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这些指标的好转,无疑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流动性风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些指标逐渐好转的同时,一些流动性指标也在恶化,比如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现象的日益加剧,资金来源过分依靠存款,现金资产比例的不断下跌以及存款结构的失调,这些因素又加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总体看来,我国商业银行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流动性风险。如何进一步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促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将是摆在我国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认识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不断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改变目前资金来源过分依赖存款的单一局面,从而避免发生“挤兑”危机;要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不断补充资本金,增强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在资金运用方面,要实现资金运用的多元化,在保证资产收益的同时,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努力优化信贷结构,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提高资产的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从而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更快更好的发展。流动性问题是世界各国金融领域中尚未有效解决的难题之一。流动性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清算,而且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尽管我国银行业目前流动性状况尚可,但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将来银行流动性问题必将出现。如何应对?通过对国际银行业流动性管理分析比较,得到启示:银行业流动性管理需要监管机构的外生性管理,更是银行业的内生性管理;既要依靠货币市场又要借助资本市场。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资金需求的能力。包括保证银行债权人得到偿付,兑现对客户的贷款承诺,把握任何有利可图的市场机会,避免非意愿性的资产销售,减少银行筹措资金所支付的风险溢价。国际银行业非常重视流动性管理,我国也于1994年由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及有关规定,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正式执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策略,流动性管理提上日程。2004年中国银监会又将流动性状况与资本充足状况、资产安全状况、管理状况、盈利状况、市场风险敏感性状况等一起纳入股份制银行风险评级体系中,对银行经营要素进行综合评价。这些能否证明银行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流动性管理呢?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面临的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商业银行自身必须积极寻求新的途径来防范和化解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国外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启示:仅凭流动性指标不能说明问题,它必须同安全性和盈利性一起考虑。尤其一些合规性强、风险敏感度低的流动性指标必须取消:如存贷比率只考虑了存款和贷款的总量而忽略了它们的具体构成要素,忽略了存贷款利息和本金在现金流上的时间差异性,往往缺乏可比性,如国外银行的存贷比率远高于我国银行,并非我国银行流动性好于国外银行。还有拆借指标不仅不能反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而且还抑制了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拆入比4%限制了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渠道,拆出比控制在8%以内限制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降低了银行盈利,监管机构应该监控拆出资金的质量风险,而不应该将其与没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存款挂钩。再如120%的中长期贷款指标限制,将严重制约商业银行正常的流动性管理和盈利的获取。银行流动性管理不能仅依赖中央银行的外生性管理,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的内生性管理。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的管理主要靠外在推动,靠央行强制,中央银行会根据普遍或平均情况,制定统一的标准,而各商业银行具体情况和业务特点不同,执行结果可能不是最优的流动性管理水平。如果流动性管理是自主决定,不同规模、不同业务结构、不同所有制的银行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在具体操作办法、管理重点、指标选择上有所侧重,有所区别,采取最适合自已、最有效的具体管理策略。内外管理双管齐下,才是最优。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十分必要。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如果政府为了保障存款人利益而容许没有偿债能力的银行利用存款人及政府的资金继续冒险经营,其后果会更严重。而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存款保险公司会通过严格的金融监管和有效的经营辅导,建立预警系统,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改变货币市场活动与国内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脱节的现象。如果国内货币市场发挥正常功能,可为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供一个有效工具。一方面,继续完善已有的以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国债市场为主体的货币市场体系,逐步消除市场分割,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尤其是国债,发展票据转贴现业务,使其成为信用拆借手段的一部分,成为银行流动性管理和头寸调剂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和管理货币市场基金,这样通过货币基金所聚集的资金大部分还将留在商业银行体系内部,可以规避由于存款搬家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增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传统流动性管理方法往往通过在货币市场买卖短期债券和拆借短期资金来调节流动性,其实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与商业银行流动性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完善的资本市场致使银行负债结构波动较大,同时也增加了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管理的难度。资产证券化是西方商业银行常用的流动性管理手段。首先,通过证券化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功能,可以将难流动的中长期贷款置于资产负债表之外,及时获取高流动性的现金资产。其次,对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可以成批量、快速地将不良资产转换为可转让的资本市场产品,重新盘活部分资产的流动性。第三,证券化增加了商业银行从资本市场获取流动性的渠道,机构投资者和大量个人投资者对宏观环境的判断及资金需求和风险偏好各不相同,从而可使商业银行获得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此外,证券化产品市场的扩大使商业银行也可能投资并持有这些产品,从而增加流动性管理工具。所以要尽快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同时加快相关的法制建设。
范文九:一、价格法价格法是从流动性的宽度属性演变过来的,其最重要的价格指标是价差衡量指标,包括买卖价差、有效价差、实现的价差、定位价差等4种。其中,最常用的是买卖价报价差。(1)衡量买卖价差有两种,一是绝对买卖价差(=︳卖出报价-买进报价︴)二是相对买卖价差,即百分比买卖价差(=绝对买卖价差/最佳买卖价格的平均值)。报价价差缺点:用报价价差度量执行成本时假设交易刚好发生在买价或者卖价上,即成交价格要么等于买价要么等于卖价,不会处于买卖报价之间。然而,事实上,成交价格是有可能处在买卖报价之间的。(2)由于买卖价差中间值反映的是没有交易成本存在的证券市场价格,所以有效价差的计算是基于真实成本的成交价格,所以它比报价价差更能精确的反应执行成本。有效价差=成交价格的平均价格—买卖价差中间值即Zt?2Qt(Pt?Mt),其中,Qt为买卖标识符号,Mt为买卖报价的中间值。(3)市场微观结构的最新理论和经验倾向于把有效价差分解成两个成分:已实现价差和价格影响,已实现价差度量了流动性提供者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所实现的收益,价格影响又称为信息成分或逆向选择成本,度量了投资者在与知情交易者发生交易时遭受到的损失。rt?2Qt(pt?vt?n)其中, rt是已实现价差,vt+n是交易在t时刻成交之后一段时间(n时间段)股票的真实价格。已实现价差度量了流动性提供者担任交易对手时获得的收益。价格影响的定义为有效价差与已实现价差的差额,计算式如下:?t?2Qt(vt?n?mt)价格影响可以理解成流动性提供者在刚刚完成指令时因获得了有效价差而取得收益,但是他在之后做相反方向的交易时可能会面对知情交易者而遭受损失,损失大小为逆向选择成本的值,或者说是价格影响。因此他最终获得只是已实现价差。换言之,有效价差并不是完全是投资者的理论,其中包括了一部分不可实现的,是由于他可能面对知情交易者的损失。(4)RollRoll(1984)创建了一个间接衡量有效价差的指标。该指标有两个假设前提。第一,市场是有效的,第二,观测到的价格变化的分布是平稳的。Pt?Vt?1SQt 2其中,Pt是第t天的收盘价,Vt是未观测到的股票的真是价值,它是随机变动的,S是将要估计的有效价差,Qt是买卖标识,取值1或-1,于是Roll证明有效价差可以用以下公式:S?2??Cov(?Pt,?Pt?1)t这个指标的好处在于数据易于获取,而不好的地方在于如果样本存在序列正相关的话这个指标就没有意义了,而像中国这种新兴市场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有些学者把该指标做了如下修正:(5)GibbsHasbrouck(2004)针对Roll指标运用了贝叶斯方法。他的模型如下:其中,VK是第K次买卖报价中间价格的对数值,它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效成本,是方向标识。二、交易量法、交易量法是基于市场深度这一维度的,其常见的衡量指标有:(1)市场深度市场深度=(最高买价上的订单总数+最低卖价上的订单总数)/2市场深度也可以用最高买价订单总金额与最低卖价总金额的平均值来表示。市场深度指标的缺点在于:做市商或者市场流动性提供者一般不愿意披露其在该价位上的全部交易数量,因此最佳报价上的数量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市场的深度。(2)成交深度成交深度=(最佳买价上的订单总数或金额+最佳卖价上的订单总数或金额)/2 是公共信息效应,假定的正态分布,PK则是交易价格的对数,C是待估的有这个指标克服了市场深度指标不能反映流动性提供者的真实交易意愿的不足,但交易规模指标同样可能会低估市场深度,因为交易规模经常会低于在特定价格上的可交易数量。此外,在特定价格上的成交数量没有考虑超过报价深度的大宗交易的执行成本。(3)换手率这是一个衡量证券持有时间的指标。计算公式:换手率=交易金额(股数)/流通市值(流通股数)根据换手率指标,换手率越大,则证券持有的时间越短,流动性越强,这个指标的计算很简单,数据也容易获得,但在中国市场里,大部分投资者交易的目的是获取股票的买卖价差,也就是说中国市场的投机氛围超过投资氛围,所以换手率这个指标在中国市场不能准确的反映市场的流动性,它更多的是反映市场的投机程度。(4)Zeros该指标假定如果预期回报小于初始成本时,股票就是0收益,因此,高成本的股票常常会导致0收益,尤其是当信息的获取需要付出高成本时,投资者对信息的获取就会望而却步,这样就造成很多交易都是噪声交易,是0收益的交易。三、价量结合法为克服以买卖价差和单纯交易量法衡量流动性的不足,一些学者提出了几个结合价格和交易量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主要用价格冲击和流动性比率两种模型(1)价格冲击①?价格冲击模型主要采用线性方程式模拟交易量对价格的影响程度,模型中的回归系数为流动性的代理变量,用来衡量即时交易成本,通过回归系数的大小可判断流动性的强弱。但这个模型相对复杂,可操作性不强。在时间段i中以每隔30分钟为一次观测,则计算公式如下:rn ???????Sn ??un其中rn是股票在第n个30分钟的收益率,Sn 是第n次30分钟的累计成交量平方根,Sn??kSign(vk,n)vk,n,其中,vk,n表示30分钟内第k次的成交量。un则是随机误差项。② GammaPastor和Stambaugh(2003)提出了Gamma指标来衡量价格冲击,计算公式如下:其中表示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部分的超额收益,(2)流动性比率①Amivest流动性比率这个指标由Amivest公司最先使用。它是指使收益变化1个百分点时需要多少交易量(金额)。 1NimVOLitAmivest= ?Nimt?1Rit其中Nim表示第m个月股票i的非零收益天数。使用该指标不便之处在于:当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存在交易量,这时该指标就会出现极值。②弱流动性比率(ILLIQ)是证券在一段时期的绝对收益率与交易金额的比值,可以用于衡量单个股票在一段时期的流动性。 1NimRitILLIQ= ?Nimt?1VOLit其中,Nim代表第m个月股票i的非零交易天数
Amivest流动性比率与弱流动性比率(ILLIQ)的区别在于Amihud的若流动性指标ILLIQ排出了未交易日,却包含了噪声交易,因为在ILLIQ中有些交易是有交易量而无收益的。③Martin指数Martin指数假定在交易时间内价格变化是平稳分布的,因此可用每日价格变化幅度与每日交易量之比衡量流动性。与Amivest流动性相反,该指数越大,则流动性越弱。这个指标的不足之处在于:比率随每日交易情况而变化,要得到一个较稳定的Martin指数值需要考虑若干个交易日的Martin指数的平均值。④LMxLiu (2006)年提出了一个基于调整过的换手率的过去x个月0交易量,计算如下:其中x-month turnover表示过去x个月的换手率,NoTD是过去x个月交易的总天数。Deflator is chosen such thatfor all sample stocks.⑤Illiq_Zero由于大部分指标都只是反映流动性的一部分,或者是价格冲击或者是交易频率,huiping Zhang提出了一个价格冲击与交易频率相结合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中NT%表示一个月中的0交易天数,或0收益天数。四、信息成本(1)LSB逆向选择分量(λLSBi)Lin,Sanger和Booth(简称LSB模型)研究了买卖价差的成分和交易规模的关系,并分解了买卖价差。其基本思路是当买卖价差随着逆向选择成本的改变而改变时,交易价格也会随着指令处理成本和买卖价差的改变而改变他们提出了如下模型:Mt+1-Mt=?Zt+?t?1Zt+1=?Zt??t?1其中,Mt为T时刻买卖报价中点,Zt=Pt-Mt,Pt为T时刻的交易价格。?为有效价差的逆向选择成本,??(??1)/2为指令持续参数,?t?1,?t?1为随机误差项。该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假定存货成本为0,其实即使在指令交易的市场,如果市场额流动性很差时,照样会存在存货成本。(2)HS逆向选择分量(?HSi)这个模型是Huang和Stoll在1997年提出的HS信息模型估计出的逆向选择分量作为LSB逆向选择分量的替代变量,以此进行稳健性检验,基本模型如下:其中,S代表买卖价差,Dt为亚变量,当交易为买方主动时为1,当交易为卖方主动时为-1,?????代表买卖价差中的逆向选择成本?和存货成本?。(3)EKOP模型PIN估计方法是基于Easley和O’Hara的结构性序贯交易模型。Easley等认为交易市 场一般都是由好消息或者坏消息以及无信息引致的,而根据交易买卖的方向和数量,这样可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层面来推断私人信息引致的交易概率大小。模型构建的根基在于,每个交易日可以被分割为许多个离散的交易时间区间,买卖订单数量的突然变化和不断获得私人信息的知情交易者积极参与是存在相关性的。PIN方法可以直接来测度基于私人信息的交易行为概率大小。Easley等人之后论证认为PIN指标是实证研究中信息不对称的最好的衡量指标。,该式子中的五个参数一般通过以下方程来估计:其中B、S已知,分别为买房主动和卖方主动成交量。(4)FITC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交易成本对于每个交易日,FITC衡量的是已观测到的股票的交易价格与未观测到的基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股票价值之间的差异。FITC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交易价格与基于公共信息的资产价值之间的差异,二是基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股票价值与资产的有效价值之间的差异。传统上的研究一般是基于前者,如有效价差等,前者与流动性及不对称信息均相关,而后者则只与不对称信息相关。Bandi和Russel(2006)的研究表明,相对于相对价差和有效价差而言,FITC与换手率、PIN及分析师人数相关性更高。完全信息=公开信息+私人信息其中是未观测到的全信息价格,是衡量有效价差与全信息价格之间差异的基于信息成分的变量。,其中代表市场摩擦。从而上式等价于:为有效价格。………………………………………………………………该指标的推导过程还不是很清楚,正在琢磨五、流动性选取综合法(1)流动性指数,以liquidindex表示。其中,liquidindex,xi为第i个样本的流动性指数;,Xik为第i个样本的第k个流动性指标;rank(Xik)为对所有样本第k个流动性指标进行排序后所得到的第i个样本该指标所对应的序号,liuqidindex指标值越高,表明市场流动性越差,越低则市场流动性越好。(2)主成份分析
范文十:日 05:48谢雅楠近日,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行情 专区)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宣布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包括同业和理财在内的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同时,为防范商业银行风险,有效监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银监会在《办法》中还增加了“流动性覆盖率”这一新的监管指标,这项指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资产,能够在银监会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境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银监会作为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提出流动性方面的要求,可以有效避免“钱荒”问题再次出现。在引入“流动性覆盖率”的监管指标后,商业银行的期限错配会受到限制,从而会使商业银行的利润率和风险同时下降,但这一指标不应针对不同规模银行差别执行。流动性监管可以有效抑制“钱荒”《办法》要求,银监会应当密切跟踪研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金融市场变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分析、监测金融市场的整体流动性状况。银监会发现市场流动性紧张、融资成本提高、优质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下降或丧失、流动性转移受限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分析其对商业银行融资能力的影响。吴庆对本报记者表示,银监会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监管可以被认为是监管部门对于商业银行的审慎性监管措施之一。《办法》的出台可以有效应对去年市场上所出现的短期流动性紧张现象,即“钱荒”。去年6月出现“钱荒”现象后,央行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注重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存款“冲时点”等行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对于央行当时的应对措施,吴庆表示,人民银行做了监管机构应做的事情,将监管和货币政策混淆。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逼迫商业银行就范,用市场上的高利率迫使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这是非常冒险的做法。此次银监会公布并实施《办法》是回到了正确的监管轨道,即由监管机构来提出具体的要求,避免“钱荒”问题再次发生。同时,监管部门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管,能够限制商业银行将过多的资金投入到影子银行等资产和负债不相匹配的业务上。流动性覆盖率标准应一视同仁《办法》要求在2018年底前,商业银行能够达到100%的流动性覆盖率。而从今年到2018年底的五年过渡期内,商业银行应当分别于2014年底、2015年底、2016年底及2017年底前达到60%、70%、80%、90%的流动性覆盖率。对于流动性覆盖率这一指标的作用,吴庆表示:“有此指标规定以后,商业银行常用的短借长贷做法会受到限制。”由于市场上短期资金利息率低,长期资金利息率高。商业银行为获得更高的利润,普遍采用了短借长贷的做法,这样可以从中赚取息差,但是这种做法也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期限不匹配。这种期限错配就会使商业银行承担一定的流动性风险,随着《办法》的实施,银行的期限错配会受到限制,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利润有所减少,但同时也能够降低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在五年内达到100%的流动性覆盖率,吴庆认为,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表,特别是对于长期资产调整的难度比较大。所以为了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受到很大影响,同时降低调整资产配置的难度,不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影响,银监会才设定了这样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另外,《办法》还规定了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外国银行分行以及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适用流动性覆盖率监管要求。“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内的银行经营相对比较困难,一旦要求流动性覆盖率,就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小银行受到冲击。”吴庆说,给这些银行一些更宽松的条件可以使这些小银行将所受到的影响降低,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但对于监管部门按照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来制定不同监管标准的做法,吴庆并不完全赞同,他认为审慎性标准应对所有银行一致。一般来说,银行规模会随着发展逐渐增加,一家银行在突破2000亿元的资产规模后,会突然多出一条监管指标对其产生约束,这无疑会给银行的经营带来困难,也会给银行的经营调整增加难度。取消存贷比应伴随监管思路的转变《办法》中仍保留了存贷比这一监管指标,要求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率不得高于75%。吴庆认为,规则的表达非常简单,但实际操作中会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不同的情况会采取不同的监管指标,所以存贷比和流动性覆盖率同时存在并不重复。目前,有观点认为随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经营模式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存贷比监管出现了覆盖面不够,未充分考虑银行各类资金来源,运用在期限和稳定性方面的差异等问题,所以这一指标应该予以取消。“对于银行存贷比的要求是否应该取消的争论也比较多,从长远来看,这一指标是应该取消的。”吴庆表示,存贷比取消的前提应该伴随着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转变,特别是监管理念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单个指标的取消。吴庆还认为,银监会等监管机构未来在商业银行的监管方面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现在监管机构针对商业银行的考核指标大多集中在月末和季度末执行。这也导致了每到月末和季度末,市场上的利率就会产生波动。监管机构应该改进这方面的监管指标和政策,从而使市场上的利率波动更加平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流动性指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