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分别有哪几种。 算命先生,隐居深山的道士100岁道士,道观道士。儒道士。 福寿无量天尊,无量天尊

过年回家,遇见道士,这些事情千万别做!
我的图书馆
过年回家,遇见道士,这些事情千万别做!
道教天下过年回家,遇见道士,这些事情千万别做?青山道长微信号: qshd101,欢迎添加交流?咱们回家过年,肯定要到道观祈福敬香,难免遇到修道之人。道观里面的规矩真的有很多。信徒到道观中进香祈愿,要注意哪些事项?怎么与道士打招呼?敬神有什么讲究?乱摸法器你以为就能沾福报了?随便丢香油钱许愿真的好吗?本文涉及到的禁止事项都是禁止发生的,禁止!今天小编要给你提个醒:下面这个几个问题,遇见道爷时千·万·不·要·做!至于为什么?一看就知道!一、禁忌篇1着装整洁首先要注意自已的着装,所穿的衣服一则要洁净,二则要装严,所谓装严即善男子不能穿背心、短裤、拖鞋等服饰;善女人则不能穿透明上衣、短裙、高跟鞋等。或许有的信徒会说,道长这样的要求会不会太严格了,其实道教特别重视服饰威仪,《道书援神契》法服条引孟子的话说:“在服不备,不敢以祭礼。”即服饰不装严,不能礼神的意思。道教并不反对信徒在世俗中穿各种形式多样的服饰,但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服饰穿戴,所以到道观最好装严自已的服饰。中国的传统经典《弟子规》中对服饰穿戴有严格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意思是说:帽子要戴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和鞋要穿好,以免走路绊倒。2女子参访道观应避免经期女信众进入道观时,不得穿着露骨或穿短裙,不得浓妆艳抹。另外善女人在“例假”期,最好避开这段时间来道观,如果非要来的,一定要沐浴,来道观后请在殿外礼拜,因为身上“不方便”故。3走路轻声,不宜喧哗去道观前应先沐浴,洗除身、心、口之恶气、浊气,烧香时应先洗手,烧香时应抱阴负阳对神仙祖师回向,不准行佛教的“顶礼”,这是对神仙祖师的极大不尊重,上香时应左手敬香,从右到左的顺序敬香,敬的香要横平竖直,香不离寸。绝不能称为“插香”。去道观禁止吸烟及酒后拜殿,情侣禁止牵手、拥抱、接吻、打情骂俏,需监护的信众应由监护人带领进入道观。进入道观后走道要轻,在观中不宜喧哗。见到道长要行“抱拳礼。”有事请问要行“作揖礼。”4如何称呼道长无论是信士还是居士还是道士,见到出家人或正一派火居道士一定要尊其称之“道长”“仙长”“道师”“法师”“师父”等,或称职位“主持”“监院”等,年长的可称呼“道爷”,知道姓的无论坤道。乾道。可称呼“×爷”。万不可称呼“老×”“×哥”X姐“”X姨”“姨妈””姑妈”等俗称或绰号。居士(即使是同门)也不可与出家人称道兄或师兄。不要俗道不分,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造口业(即使是俗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侄男外女)。信众、居士不可与出家师勾肩搭手。&如果想知道长姓什么,要问“您老仙姓”问名则说“上下咋称”。信徒不能直呼道长名姓,不知道姓名只称道长,知道姓名后姓王称王道长,姓李称李道长。道长的道名一般为师父所取,只有本人的师父和比本人高辈份的才能直呼其名。有的道长有道号,称道号也可以。道号不用称上下。我经常听到有的信徒和道观中的道长熟识后,见了年轻的道长就称小王、小李等;见了年高们的道长就称老张,老刘。这样的称呼很不恭敬,也很不懂规矩。称呼也反映你们的修持,社会上的假道士不会道门称呼,所以庙里的道长一听假道士说话就知道他是鱼目混珠的。你们和社会上的假道士不一样,应该懂这些规矩。我今天把这点指出来并沒有批评你们的意思,你们不知道,不知者不怪。与道长见面打招呼时,不可以说“无量天尊”,能产生这个疑问的,完全是受电视剧荼毒太深了……咱们道教有“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称号!僧人念“阿弥陀佛”只是在求“阿弥陀”这位佛,咱们如果要念“无量天尊”,那和喊“喂,前面那批神仙等一下”差不多一个意思……所以啊,一般道士只说“道友好”,最多说句“慈悲”,不会念“无量天尊”的。5不能直接称呼祖师名讳在平时交谈中,切莫直呼祖师名号或字讳,这是对祖师或神仙极其不尊重的,念经时更不能直呼祖师名号或字讳。例如纯阳派祖师吕洞宾祖师,我们平时应称其为“吕祖”“纯阳祖师”“吕祖爷”“纯阳仙翁”“孚佑帝君”“纯阳帝君”“纯阳真人”等,但在做道场时,我们应称为“纯阳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玉清灵宝真人”等。无论是在说话和写文章中都不应该直呼祖师名讳,如邱祖名处机,不能直接称呼,称邱祖或邱祖的尊号“长春真人”。殿中神像前一般都供有牌位,牌位上写的文字即这位神灵的圣号,称呼圣号也可以。决对不能直呼祖师名讳,不能有轻袓的任何言行,否则视为大不敬,徒造极大罪业。6“道不言寿”,注意言行与道长交谈或见到道长时有三不问。一不问年龄,二不问俗事(指全真道士),三不问功力。不问年龄是因为道士修的是长生,禁忌言寿,俗事是指家庭、籍贯、俗名等,因为全真道士都是出家人,不可论俗。道士绝大部分都会些道法术数,不要去问他修到了什么程度。在于道长的交谈中,一般不问其年龄大小,因为道教有“道不言寿”的说法。也不问一些于道教无关的话题和伤害道教徒信仰的话。如你过着清修的生活寂寞吗?吃素对肉馋吗?你是因为感情受挫出家的吗?宫观中有游客止步的标识多为道士生活区或不对外开放的地方,就不要因为一时好奇而踏入禁地。如果平素里跟某位道长有交往,去其所住的寮房看望的时候,先需轻敲门三下,得到同意后方可进入。入道长寮房应安闲自在,清心寡欲,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左顾右盼,随便动出家人的东西,道长开示毕,即当起身告辞,不可久留,妨害出家人的道业。来道观中如果见到道长有不符规戒,不如教法的地方不能随便评论出家人的得失,更不能诽谤出家人。或与出家人攀俗缘,认出家人为义父、义子等,戓挑起事非,造成道众与道众之间的不和睦,道众与信徒的不和睦。更不能言教外优劣。信徒当明罪福因果,“一切过恶皆有所归。”不管是谁造罪都将得到报应。道士犯过,自有三官大帝来算帐。信徒言出家人的过错与自已修行不利,徒増口业。有对联说的好: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信徒应以此对联作为言行座右铭,时刻提醒自我。7尊敬神像,维护道场尊严信徒到道观中应维护道观的神圣庄严,不要用手摸神像,不要随地扔纸屑和废弃物,不能随地吐痰,特别是有些香盒上绘有神像,应放置香炉中焚化。更不要在道观院墙、殿墙上写字、刻画。道观一切树木花果切忌攀折,不能偷盗道观中一切物件,否则是轻福地,会遭到很残重的报应。殿中法器不许乱动和敲打,法器敲打都有一定的打法,而且是通神的圣物,妄动法器神责而召灾难。8礼神有序进入道观时,千万不要大声喧哗、嬉皮打闹,尤其是在法师们做法事的时候,见到法师在做法事应立即去跪拜高真(神仙祖师),求神仙祖师保佑,不可不拜,如大声喧哗、嬉皮打闹这是对道教,对科仪,对法师,对神仙的不敬。在香害客云集人多的时候,礼神要注意秩序,不要争先恐后,若人在叩拜神灵的时候,请不要站在叩拜者前面。进殿堂时不要从大门中间直冲直撞走,或靠左戓靠右缓步步入殿堂,靠左先迈左脚,靠右则先迈右脚。出殿堂也是一样。大殿中中央的拜垫是观中方丈、监院叩拜的地方,请不要在那里叩拜。除了斋主﹝做道场的信徒﹞个人道场时需在此拜垫时叩拜。我见过很多善信上厕所也把香带到厕所里,香是用来敬神的,不能拿进厕所,以防秽气汚染香品。厕所方便后一定要净手。到道观礼拜神明,目的是为了消灾祈福,贫道愿各位善信得福,千万不要因为小失而造罪。以上禁忌和注意事项望信徒个个检点,时时留心,《书》上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约而言之,事事不过一敬。意思是说:人如果不顾小节,则大德难成。不论大事小事要起诚敬心。这些禁忌和注意事项虽有些烦琐,开始做起来也会有些勉强,若能随事体察,触类旁通,则终归自然也。贫道言辞教诫严切,只不过是把祖师的教化说与你们听,并不是我要求你们这样,想你们也能理解。二、礼仪篇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道教徒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捍卫者。道教服饰(大襟袍、褂)、发饰(道髻)、礼仪(抱拳、拱手、作揖、叩拜)等无不显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道俗有别,礼节各异。道教徒与道教徒和友人见面时一定要做“道礼”,所谓“道礼”类似咱们中国的“揖礼”。右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为午诀。左手拇指从右手虎口插入,按在右手无名指指根处为子诀,其余四指合抱在外。左手在外,右手于内,为阴抱阳。只要你不是和尚喇嘛就千万不要行佛教的“合十礼”!如果行“合十礼”那是对道教及道士极其不尊重。下面浅谈一下道教徒如何行礼。1拱手礼俗称“抱拳礼”,道教徒对道友、俗人相逢所行的常人礼,以示恭敬。口颂“慈悲、慈悲,无量寿福或福生无量天尊”。2作揖礼以右手握拳,左手盖於右拳上,下起膝,上齐眉,为一揖,不合十。与人相见,一手持物时,则出一手,屈食指(含一气化三清之义)为礼,口称无量观。拱手为礼时,亦有作如是称。作揖礼为道教徒对年长者、老修行所行常人礼,以示尊敬,较之拱手礼为敬。亦口颂“无量寿福或福生无量天尊”。顺便说一下,道门同修相逢,要先礼后言,行礼问好。切忌不礼即言,以免被人笑话瞧不起。如朝山拜庙、参学访道,拜会教务组织(道协)负责人、宫观负责人或老修行亦要躬身作揖或顶礼。3叩拜礼为道教徒朝拜祖师、神仙、天尊所行的隆重礼仪,有一礼三叩、三礼九叩。平日敬神行礼为一礼三叩,逢朔(初一)望(十五)、祖师圣诞、斋醮道场等要行三礼九叩大礼。准则为脚踏“八”字、手按“十”字、怀中抱“一”(寓意老子81化)4事师礼师父即父师也,要事师如父。三月不见师面,谋面当先叩拜顶礼(语曰:恩师或师父,弟子某某给您顶礼了!)然后再与师父话语。如今通讯设施先进,与师通话或师父打来电话,首先要问候师父(语曰:恩师或师父,弟子某某在这里给您顶礼了!或师父好!弟子给您顶礼了!),然后再进行答话、求教或沟通,明礼也!师徒众多相聚,弟子先要敬师,然后再按入门先后师兄弟一一见礼,切记也!合影照相,师父在场,弟子是要站在师之两侧或身后,切勿与师同坐,须知长幼有别。如果师父示意允许,遵命方可坐。用餐同桌时,切不可与师正面而对,再则有的弟子已经领取道教教职人员证书,授业收徒,甚至比师位高名大,更要在敬师方面做出表率,成为事师榜样。弟子不能直呼师名讳,对外称谓或介绍应为“上某下某某大师或某道长;或家师俗姓某,上某下某”。为师者要教育弟子明礼、懂礼,为徒者要达“礼”修持,光耀师门。第一次或长时间没见到自己师父的时候应行跪拜礼,向师父请安,师父或弟子要远行或长期不见面的时候弟子应向师父行跪拜礼,以示报恩。皈依弟子和出家弟子在逢年过节要给本师供养(量力),如果长时间没有见面,初次见面也要供养师父。三、敬香篇参香,敬香是道教一种敬神礼道与传递信息的方式与礼仪。一般习俗,参香完后,均是三炷清香一齐插于香炉中,这属于一气化三清之意;若是将香炷先插在中间,再插在龙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右方)再插香于虎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左方),就代表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人之意。但须把香炷插正,不宜插的东 歪西斜,或是将香炷插于香炉最边缘,造成后者插香的不便而使手掌被香头所触烫。有些信众则用抛的方式将香炷直抛于香炉中,这种种方式都是不敬之举。敬神最常见最普遍的方式莫过于敬香。敬香,也称献香,世人多称烧香。敬香旨在“以香达信”,即以人的诚心通过香烟达于神明,所谓“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敬香有焚香、拈香两种方式。焚香较为常见,为平日道士及信徒用线香(或料香或藏)敬神的仪式。具体做法:(1)选三柱(支)香,不要断香。(2)点燃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摆灭 ,不能用口气吹灭)。(3)面对神像,双手举香(与额相齐),躬身敬礼。(4)用左手上香,三柱香要插直、插平,间隔不过一寸宽(以表示寸”心)。若是道徒还要默念《上香时咒》:“常焚心香 得大清静”。(若在一个神殿里供养奉有多尊神像,先上正位,再上左位,次上右位,后两者各上一柱香,仪式相同。)(5)上香讫,即行叩拜礼。正所谓烧香拜神也。拈香最为隆重 ,只有在诸神圣诞或供斋设醮时,有主持(方丈、监院)或高功方行之。所拈的香有五种,即檀香、沉香、云香、紫降香和茄兰香,是为“名贵五香”。最常用的是檀香,是故拈香亦称烧檀香 。烧檀香比较讲究。香要劈成一分粗细,一寸长短;须有专用香炉(称檀香炉),还要另备一些香面(通常以线香碾成粉末代之)。拈香前,先用香匕(小勺之类)在檀香炉中间将香灰挖一小坑, 埋入香面,用香匕摸平,香面上微覆一层香灰。接着,点燃少许事先折成一寸长短的线香,将燃着的那端插入香面内。拈香时用左手,三枚香分别先后三次投炉,上下植献(先中、次左、后右 )或东西卧献均可。拈香时要默念 《祝香咒》:“道由心学,心假(借也)香传。香焚玉炉,心寸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拈香讫,退回跪垫,行三礼九叩 大礼。近年来更有迷信上头香之信众,为抢插头香而把整个香炉弄得东倒西歪,更是不智与不敬之举。所谓上头香是每人在每年的年初一的第一柱香,还有每日凌晨卯时(早上五点),开庙门时,自己所插的第一柱香也算是上头香。而非各庙宇的第一柱香。另外还有一种世人容易忽略的,就是双手在胸前握太极,虔心奉无形香的心香,随时随地虔诚奉心香,即可得到圣尊之感应。由于插头香、抢头香以致人挤人,众人抢挤一个香炉,造成强者得标,弱者受伤,而力有未逮,这非你敬拜的神明所愿意见到的。想想这般敬神求神有效吗?为了抢头香,而把香炉弄 得东倒西歪,用抛的方式,将香抛于香炉中,实为不敬之举。愿虔诚的信众们能够纠正自己的不昧之举。四、功德篇很多道教宫观里,有景观池,里面有假山、鲤鱼之类的。游客来的时候,也喜欢往里面投钱,变成了许愿池了。如果里面有只石头的龙头,就非得把硬币放在龙头上,才算是“如意”。其实这种行为,并无功德。我们道教徒应该提倡正信,拒绝淫祀。须知道经师三宝,是解脱之津梁,众生之皈依,无上之福田。如果我们要做功德,可以往功德箱里捐钱,或者助印经书,或者修缮宫观,或者做慈善,济度十方。石人、石兽、石碑,并无灵验。对着这些捐钱烧香,在古代就叫做淫祀,“淫祀无福”。不仅没有福报的,也破坏了景观,非正信弟子所应为也。点击查看详情:
馆藏&4366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设为首页||||
还没帐号?
微信号:daoisms
您的位置: >
热门搜索: |
关于“无量天尊”问题回应“龙虎山道教正一弟子‘演心’”(2)
来源:网络&&&&&作者:寂寥山夫&&&&&时间:&&&&&
二 就演心先生&考证&《道藏》的失当之处,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一)演心引用的《道藏》经文
以下是演心先生所引用的《正统道藏》中三例有关&无量天尊&的文字,并将&无量天尊&写成了红色:
王于此时发大道心,广置诸观,开度国人,造无量天尊形像,广写此经圣号,作无量旛盖,出无量法服,供养三宝,布施道士女冠并在会善友等,大建如是福田。
而白天尊言:向见百千诸无量天尊,并诸侍者,今皆隐没,得无疑乎。众魔欲来恼我。
广设斋馔,上献十方无量天尊、三十六天帝君、天功父母、及诸神仙 一切龙神,及诸灵圣,作大利益&&。
我们把以上三段引文精简一下,即为:
&造无量天尊形像&、&向见百千诸无量天尊&、&上献十方无量天尊&。
(二)《道藏》原文的读法
不过对于演心先生的对原文的读法,本人不敢苟同。&造无量天尊形像&应当读作&造无量天尊形像&;&向见百千诸无量天尊&应当读作&向见百千诸无量天尊&; &上献十方无量天尊&应读作&上献十方无量天尊&。
&天尊&,只是对神圣的称呼,是独立的词。&无量&与前面的文字合起来,是强调天尊数量众多的意思。而不可以把&无量天尊&截取下来而单独使用。退一步说,即使文意可以读作&无量天尊&,但它不是圣号,更不是口头用语!
(三)&无量&的应用意义
以上三例均出自《正统道藏》。在《正统道藏》中的&无量&用于&天尊&的地方还不算太多,而用于其它内容的地方则是多得数不胜数!但不论《道藏》中出现过多少次&无量&,&无量&一词的应用总不外乎以下两种意思:
其一,用于天尊圣号,是说天尊的&神通功能&大不可量的意思。例如:度人无量天尊,无量度人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等。很显然,用在诸天尊圣号之中,&无量&不是用来说明&天尊&的,而是用来说明此天尊的神通功能的,是&功能&的附属词语。也就是说,从神通功能的意义上讲,这些天尊的神通功能是&度人无量&、&福生无量&、&功德无量&,而决不是&空头无量&;从圣号的意义上讲,这些天尊&圣号&最基本意的义是&度人&、&福生&、&功德&,而决不是&无量&;从称名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天尊的基本意义是&度人天尊&、&福生天尊&、&功德天尊&而决不是&无量天尊&。那么,我们又怎能以&无量&称天尊呢?
其二,用于纯粹的数量概念,是说明谋一概念内容的数量特别大的意思。这在《正统道藏》中简直多得不计其数!如演心先生所引用的三篇经文中的:造诸无量天尊形像、上献十方无量天尊、无量百千天尊、千百诸无量天尊&&虽然这些&无量&都与&天尊&连用,但都是一些纯粹的数量概念,是说明天尊&众多、无数、不可量&的意思,而决不是指天尊本身。如果我们在经忏中遇到这样以&无量&来说明天尊众多的地方,只作平时的&念诵&而不作为圣号来&举颂&。
同是在这三篇《道藏》经文中,还有更多的&无量&用于形容其它内容的&多&、&大&、&广&,如:无量罪、无量苦、无量福、无量数、无量劫、无量数劫、无量劫中、无量数尘、无量数部、无量数众、无量国土、无量国人、无量众等、无量法服、无量宝香、无量功德、无量天仙、无量善心、功德无量、福田无量、得福无量、获福无量、苦毒无量、众生无量、功德巍巍最为无量&&等等不可胜数!
(四)总结
综上所述,(1)这&无量&一词用的最多的,是与诸&天尊&无关的地方。(2)&无量&一词即使用在与天尊有关的地方,&无量&也只是一个数量概念,而不是天尊称号。(3)&无量&一词用在天尊圣号中,是用来对天尊的神通功能作&量&(形容多、大、广)上的强调的,必须依附在神圣&名号&的后面,而不可以单独与&天尊&二字联用!
所以,&无量&作为一个数量概念,不论用在什么地方,都是一个附属的数词。那么,我们作为修悟不足、尚无道行、未得明达的平庸之人,为什么不把心思多多放在&思悟&和&寻本&上面,而非要对经典断章取义,硬把《道藏》中的数量概念截取下来误作天尊圣号来称名呢?
第二 就演心以&传说&为依据对&无量天尊&的&考证&发表如下观点
一 演心原文要点摘录(文中红色为本人所记)
东晋末年即公元400年,得道仙真&潘子良&所传授&&因之浮邱山脉如同断了脊梁的&无梁山&,又因纪念女娲补天的无量功德,也叫&无量山&。
潘子良得道之后,来益阳度化了一位姓汪的知县,由他出资将&祖师殿&扩建成浮邱观,仍供奉&无量天尊&,只要口诵&无量天尊&就能祛病消灾,因之香火鼎盛。观内道士云集,相互见面稽首时口诵&无量天尊&。因之&无量天尊&成为道教徒的见面礼。
&&得道成仙之后又来浮邱山,在丹台之下的堆石坪上建&祖师殿&,内设&无量天尊&。
有关&祖师殿&的&祖师&的来历,有这样一种传说在浮邱山流传至今&&。
关于&祖师殿&内设的&无量天尊&产生了2种不同的说法:(1)&无量天尊&是&女娲&;(2)&无量天尊&是&真武祖师&。&真武祖师&是神话小说《北游记》所塑造的神,《北游记》乃《西游记》之后的效颦之作。其情节构思、思想内容及文字水平都无法与《西游记》相比&&著作者是明末清初人
2、明代还有一个&真武大帝& 那就是篡国夺权的明成祖朱棣。朱棣取得天下之后,&&武当山造建了紫金观,观内立高大的尊神&真武大帝&, 此乃自己的金身。&&从此浮邱寺内的&祖师菩萨&就成为了&真武祖师菩萨&。这些与朱棣有什么关系有待考证。&祖师殿&的祖师&无量天尊&即&无量寿佛&被多数人认可。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会喜欢
最近更新热点推荐
《玉枢宝经》全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说玉枢宝经》,约出于宋代,是著名的道教经典。 按道经记载,九天应元...[]
摘要:《历代神仙通纪》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内容庞杂,举凡神仙传记、灵验事迹、传奇故事、善书序跋,以...[]
摘要: 近年来,清代全真道传戒历史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有待解决。本...[]
信奉六十太岁神,礼拜本命太岁和值年太岁以求消灾赐福,是今日华人社会的一个重要习俗。台湾学者萧登福先生认...[]
降圣节是道祖太上老君降圣成人,救度兆民的开端,自大唐开元元年年开始,玄宗皇帝便将这一天提升为国家级庆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道观招收道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