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国企人才活力 着力创新驱动发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我是主持人李雪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依靠科技创新转化发展动力,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的嘉宾是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来跟我们聊一聊湖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发科技创新创业活力的有关话题。郭主席,欢迎您。
  郭跃进: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抓科技创新就是抓发展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湖北是科技资源大省,科技人才群英荟萃、科技成果众多,是我省最大的优势。在经济新常态下,湖北应该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步入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郭跃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的要素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今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通过改革,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我们湖北科技工作要有新的作为,必须立足新常态特征和全局性要求,充分认清形势,因势而谋,顺势而为。
  对于湖北来讲,在新常态的大形势下,更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去我们常讲,在全国来看,湖北矿产资源禀赋相对不足,缺煤、少气、乏电,在要素驱动时期,这是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但湖北是创新资源大省,科技成果众多,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转入创新驱动之后,创新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实力就成为我省适应新常态、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实基础。可以说,新常态为湖北“竞进提质”,实现弯道超越和“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目标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创新湖北”建设成效明显
  主持人:的确,创新驱动是我们湖北不断深化改革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那么,在过去一年,我们湖北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呢?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
  郭跃进: 2014年湖北的科技工作,尤其是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我们科技系统全体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为创新湖北的建设,为湖北的经济结构调整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迸发。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及5项配套实施细则,对科技成果类无形资产处置方式、收益分配机制进行突破性改革,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大政策性资金支持力度,有力调动了高校院所和企业在鄂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2014年,全省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778项,同比增长9.6%;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600亿元,增长43.6%;专利申请量达到59050件,专利授权2829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855件,同比增长19.8%。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纷纷聚焦报道了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二是资源开发共享和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着力加强资源开发共享平台建设,较早建立了财政资金购买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网。但是过去由于各方面因素,平台网各种仪器设备利用得不够充分。2014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断做大入网仪器规模,引导更多科研仪器设备加入共享平台,平台网新增入网仪器设备5393台(套),达到7244台(套),新增检测类别1463个,检测指标33015个。仪器设备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对外服务机时57.07万小时,较上年增长100.7%,对外服务样品数47.69万个,较上年增长79%。此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科技型小企业到仪器平台网开展研发检测,并给予检测费30%的补贴,去年我们补贴了970万,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的成本。我们还免费向高新技术企业和在孵企业开通省科技信息平台使用权限,使查询量和下载量分别较上年增长63.7%、45.2%。其次,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创新需求,支持新建3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7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 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晋升国家级,形成了各类平台分工合理、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三是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多管齐下,创业促进机制进一步完善。2013年开始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2014年这项工程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经过一年的努力,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孵科技企业超过2700家,经过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94家,高企数量比2012年翻了一倍,历史性的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我们是怎么做的?一个是加大对孵化器的支持力度,要求孵化器为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一系列服务,除了传统的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财务咨询等中介服务外,还积极联系高校的专家学者,协助在孵科技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组织和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与创业的中小企业进行对接,提供市场信息。设立省级“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每年安排1000万元,重点扶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特别是武汉市组织实施的“青桐计划”,出台了专门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营造了很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在全国反响很好。
  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较快优质增长,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省委主要领导每月率相关部门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调研,现场办公解决发展难题,东湖示范区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我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统筹集中省科技厅50%以上财政科技资金,系统支持激光、智能装备制造、磷化工、畜禽、粮食生产加工等5条重点产业链的联动创新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产业竞争实力整体提升。全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4451.16亿元,同比增长14.8%,占GDP比重达到16.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扎实推进“一项建设、三大工程”
  主持人:看来在2014年,湖北的科技工作的确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这份漂亮的成绩单令人鼓舞,催人奋进。那么,请问郭主席,2015年,我们湖北科技工作重点是什么?
  郭跃进:2015年,湖北科技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文件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一项建设、三大工程”,加快创新湖北建设步伐。
  主持人:能否和我们详细介绍一下什么是“一项建设、三大工程”?
  郭跃进:“一项建设、三大工程”是我们科技部门今年的工作重点。
  一是扎实推进“一项建设”,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组织实施2015年-2017年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人才开发与培育、高新区联动转型发展、开放合作创新、科技金融结合、省市县工作联动等重点内容,加快建设系统完备、重点突出、措施可行、运行高效的省域科技创新体系。以打造全产业链为目标,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金融为支撑的产学研金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系统谋划未来5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制定《湖北省科学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是组织实施“三大工程”,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1.实施“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统筹使用创投引导基金、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采取“定向、间接、有偿投入”和“市场评价”方式,年3年共投入10-15亿元,撬动创业投资30-50亿元,每年重点选择50-100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支持,带动1000项科技成果在省内转化扩散并产生经济效益。全面推进国家中部技术转移中心及襄阳、宜昌区域分中心建设,搭建网上技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条件共享平台等服务载体。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评。通过多方主体协作联动,建立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资中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扩散机制,将湖北建成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核心区。
  2.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动员集成各类创新资源服务科技创业一线,着力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继续开展“3A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活动,继续实施湖北省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计划,进一步加大大型仪器、科技文献、技术中心等科技条件资源服务科技创业的力度。深入开展“高校科技人员走进孵化器”活动,引导高校人才资源服务科技创业。深入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引导省内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与孵化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帮助、引导小企业融入优势产业配套链。组织孵化器对接创投机构,支持银行、担保机构与孵化器建立合作机制。将创客空间和开放工坊纳入孵化器系列并给予相关扶持。力争2015年全省孵化器新增科技创业企业2500家以上。
  3.实施“科技行政服务能力大提升工程”。以学习培训为抓手,以机制建设为保障,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服务能力、科技金融对接服务能力、创新政策咨询服务能力、科技项目服务管理能力为重点,着力提升全省科技系统干部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专项为支撑,不断优化全省科技行政服务的环境和条件。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在全省科技行政系统建立能力提升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
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主持人:除了扎实推进“一项建设、三大工程”之外,今年我们的科技工作在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科技、科技惠民等方面有什么新举措吗?
  郭跃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抓好“一项建设、三大工程的基础上,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精神,进一步找准科技工作的努力方向,进一步把科技创新做实,努力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培植新的增长点,为全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突出激光、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集成电路、新一代通信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磷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产业链,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促进产业向高端水平迈进。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深入推进东湖现代服务业试点及武汉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互联网金融、大数据、4G、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发挥东湖示范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支持高新区联动创新发展,率先转型升级。推进襄阳、宜昌、孝感、荆门等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加大国家级高新区争创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建设省级高新区。力争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
  二是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组织开展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及病虫害(疫病)防治、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新型农业机械技术与装备等农业源头科技创新。加强粮食生产加工研究开发,深入组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积极开展淡水产品加工、保鲜及物流研究开发。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重点推进10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在鄂落地转化。支持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争取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晋升国家级。深入推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坚持“四轮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一村四站”和“一业一平台”建设,力争全年新增村级示范站点800个、智慧农村用户20万户。加大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等选派、管理和考核力度,发挥科技部门技术、人才、项目等优势,推进大别山、秦巴山、武陵山、幕阜山连片山区科技扶贫再上台阶。
  三是进一步加强惠民技术研发应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技术创新机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技术创新成果的有效扩散机制。组织实施湖北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工程,持续开展智慧健康产品和服务进社区。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融合互通,支持探索集养老与健康服务于一体、公益性与商业性并重的医联网产业,带动智能医疗装备、生物医药产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壮大。实施科技惠民计划,提升科技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社会建设的能力。完善全省医学诊疗技术创新基地建设,推进服务人口健康的技术创新与示范。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废弃物循环利用等组织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强食品安全、疾病防控、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科技反恐等领域的技术支撑。培育和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四是进一步深化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立足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面向全球创新资源,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重点抓好绿色光电、卫星产业等国际创新园和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促进项目-人才-基地结合,争取新增2-3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深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际技术转移和海外人才引进。积极组织参加欧洲健康展、世界医药原料展、美国机床展等知名展会,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创新、开拓海外市场。
落实“四个全面” 打造“阳光科技”
  主持人:最近,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其中包括“全面从严治党”。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我们科技部门是如何做的?
  郭跃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我们科技部门也要有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廉洁科技建设的使命任务要求。特别是要加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改革,防范在科技项目的立项、评审到最后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风险。在近两年的重大科技专项评审中,我们坚持实行“开门申报,网上评审,优中选优”,特别是今年的科技项目评审,大量聘请外省专家,外省专家占到70%以上,较好地解决了评审当中可能存在的不公正、不廉洁问题。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全省科技管理系统要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自身要硬,而且还要敢担当。对于苗头性的问题,对于倾向的问题要敢抓敢管,使科技创新和科技工作能够取信于民,不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望。
  一是建设“法治科技”。深入推进全省科技系统依法行政,加快推进科技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法治化、科学化,进一步规范科技行政权力的运行。
  二是建设“阳光科技”。进一步简化科技行政服务流程,扩大科技部门政务公开范围,增强科技管理与服务的透明度,养成在监督加强常态下的工作习惯和行为自觉,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建设“廉洁科技”。加强廉政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项目评审、科研经费使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零容忍。
  主持人:通过刚才和郭主席的对话,让咱们对湖北创新驱动发展充满了信心。我们能够清晰的预见,湖北通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将极大释放全省科技创新的潜力和活力,助推湖北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伟大目标。再次感谢郭主席作客今天的在线访谈,谢谢您。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湖北省科技厅厅长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湖北省科技厅厅长[]胡锦涛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对严峻挑战。必须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创新体系,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会议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要围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要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创新服务能力,强化协同创新,加强统筹协调,优化结构布局,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机制,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统筹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和科技评价、奖励制度,形成激励创新正确导向。要加强高水平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支持归国留学人才创新创业。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科学民主、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落实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本版主要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问题研究-榆中党建网
中共榆中县委组织部主办&&
文章搜索:
--请选择分类--├组工动态│&├榆中党建│&├组工要闻│&├综合报道│&├网站公告│&├党建研究│&├组工期刊├新闻观察│&├榆中要闻│&├新闻视角│&├新农村建设├党建活动│&├党建聚焦│&├基层党建│&│&├机关党建│&│&├农村党建│&│&├两新党建│&│&├社区党建│&│&├非公党建│&├两学一做│&│&├中央精神│&│&├省内要闻│&│&├工作简报│&│&├榆中动态│&│&├部门动态│&│&├乡镇动态│&│&├榆中党史│&│&├媒体聚焦│&│&├政策文件├典型经验│&├三争一促│&├支部+协会├干部教育│&├任用选拔│&├干部制度│&├干教天地│&├领导讲话│&├公告├创先争优│&├我是党员先锋颂│&├先进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党务知识│&├十八大专题├远教瞭望│&├远教工作│&│&├政策方案│&│&├站点建设│&│&├远教活动│&│&├创新举措│&│&├通知│&├远教指南│&│&├远教经验│&│&│&├省外经验│&│&│&├省内经验│&│&├疑难解惑│&├教学资源│&│&├农业纵横│&│&├实用技术│&│&├法律咨询│&│&├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网上书屋│&│&│&├中国名著│&│&│&├外国名著│&│&│&├中国古代诗歌│&│&│&├中国现代诗歌│&│&├致富向导│&│&├生活百科│&│&├科普知识│&│&├经济管理│&│&├劳动就业│&│&├公民道德│&│&├榆中特色经济│&├远教拾贝│&├市场行情│&│&├用工信息│&│&├农产品信息│&│&├市场信息│&├榆中远教专题片│&├榆中远教专题人物├资源中心│&├党建类│&├远程教育类│&├下载专区│&├乡风乡情│&├节目预告├榆中史话│&├榆中党史│&├榆中历史├村官论坛│&├村官论坛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问题研究
来源:甘肃组工网&时间: 0:00:00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是做好新常态下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快推进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更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根本保障。近年来,甘州区坚持“人才资源就是发展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定不移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主动下好人才这步先手棋,着力构建引领支撑创新创业的人才发展体系,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一、制约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原因分析&&&&近年来,甘州区尽管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譬如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还不够灵活、创新成果的转化渠道还不够顺畅;对人才的投资比重、重视程度、贡献率等方面亟需量和质的提升;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层次不高,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人才资源市场层次较低,服务功能比较单一,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不能及时满足人才创新创业的各种服务需求等。具体分析这些问题,既有经济社会大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有思想认识等主观方面的因素。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策机制不够完善。当前,我区除党政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等制度比较健全外,其他人才队伍建设的配套制度体系还有待充实完善和创新,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使用机制不够灵活。二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机制体制等影响,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的环境有待优化,特别是卫生、教育行业人才实际付出、贡献价值与酬劳回报行业之间有差距,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导致人才流失严重,留住人才难度大。三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均衡。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人才大部分集中在教育、卫生、农业领域,企业人才少,高层次人才缺乏,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不相适应,特别是带动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少,难以形成与特色及优势产业相配套的科研团队。四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配置为手段培养开发人才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科技创新能力弱,人才经费投入不足,对人才的培养开发力度不大,造成引进和留住人才难度大,没有较好地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引进中的主体作用,人才工作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二、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对策建议&&&&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必须进一步强化“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好人才培养开发与管理使用、现实需要与立足长远、财政投入与社会多元化投入、外来人才引进与本土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关系,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才投身创新创业,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下大力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人才创新创业的问题。&&&&一是坚决打破工作机制上的束缚,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以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为目标,以放权放活为核心,从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流动等方面大力进行政策突破和创新,着力突破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地释放人才政策红利和创新创业活力。加强和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参加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纵向、横向交流培养和轮岗机制,畅通人才创业创新的流动渠道。进一步规范人才引进工作,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注重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并重,灵活利用各种方式,采取兼职、聘请、技术承包、技术或管理入股、众筹众创、项目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有力有效服务和推动人才创业创新。&&&&二是坚决打破分配制度上的束缚,探求有效的人才激励新路径。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各项推动人才发展和鼓励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支持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有偿技术、管理等工作,支持各类人才以科研成果、高端技术、专利发明等方式入股参与创新创业,参与收益分配。强化人才培养投入是收益最大投入的观念,加大人才培养教育力度,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政府扶持、社会支持、个人自筹的多元化人才培训经费投入模式。积极整合各类资金,设立“人才开发扶持专项资金”,对全区重点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突出人才、科研团队给予补贴扶持。实行优秀人才奖励补贴制度,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对考核合格的区管拔尖人才,按入选层次每人每年给予补贴,不断激发全区各类人才创业热情和创新动力。&&&&三是坚决打破培养模式上的束缚,拓展人才素质提升的新渠道。进一步加大本土人才和现有人才培养扶持力度,实施青年精英人才计划,选拔一批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领军后备人才和科研团队,在资金项目上予以扶持。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订单式培养、“请进来、送上门”培养、实践锻炼等分类分层次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为各类人才提升能力素质搭建平台。深入实施生态工业人才保障、现代农业人才培育、旅游文化产业人才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甘州名家”培养6大重点人才培养工程,统筹推进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全区人才队伍素质,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有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四是坚决打破思想观念上的束缚,积极探索服务人才的新举措。进一步强化“关心人才就是关心发展,关爱人才就是支持发展”的理念,大力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不断加强对人才的关心关爱,充分信任、大胆使用各类人才,在全社会营造形成鼓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围绕全区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搭建平台,支持各类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自主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优先引进拥有专利技术、科研成果和投融资经验丰富的特殊人才及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团队、创业导师团队、就业培训导师团队。采取院(校)地(企)合作、科研攻关、技术入股、项目合作、众筹众创等方式,柔性引进优秀专家学者、互联网及股权众筹人才,服务产业发展。
版权所有:榆中县县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730100 &&ICP备案:
地址:榆中县县委组织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兴隆路2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党建工作的着力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