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开平区市开平区下午哪有摆摊的地方?我是外地做小买卖的。

唐山大地震40年40人
唐山大地震40年40人
唐山的7月多雨,很多唐山人会刻意回避那个悲恸的夜晚。就像冯小刚电影《唐山大地震》上映时,唐山人大多数选择了远离电影院。
&&&&但是,地震是唐山这座城市抹不掉的记忆,是历史的凝固点。为此,本报推出《凤凰涅槃》特刊,通过40个人眼中的唐山40年,勾勒出唐山发展的曲线,给人们提供一个近距离了解唐山的窗口。
&&&&40年前,即日3时42分56秒,京东唐山告急!里氏7.8级的大地震,将整座城市夷为一片平地。这次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也牵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地震过后,曾经有人预言,这次地震对于唐山的破坏是致命性的,整座城市再也不可能重新建立起来,其命运将就此终结!但是勤劳勇敢的唐山人民,并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发扬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他们擦干了泪水,靠着自己的双手,从一砖一瓦搭起……
&&&&40年白驹过隙,这40年,跟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基本同步,如今,一座更加辉煌,更加壮丽的新唐山已屹立于京东大地之上——唐山重生,既见证了唐山人重建家园的勇气,也见证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唐山别称凤凰城,40年来,从一片废墟到今天的经济重镇,唐山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凤凰涅槃:GDP在整个华北地区排第三(仅次于京津两个直辖市),位居河北省第一。
&&&&40年过去了,唐山迎来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在华北大地与环渤海湾的城市群中,唐山与北京可谓唇齿相连。京津冀一体化的浪潮,给唐山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大量的唐山人在北京工作,而首钢搬迁到唐山的曹妃甸地区后,很多北京人也到了唐山工作,这不仅是人才的交流,也是京津冀一盘棋中,产业升级,城市协调发展的见证。
&&&&在与北京的携手共建中,唐山曹妃甸新区的开发建设欣欣向荣,唐山也在这种合作中迎来了发展模式的转型——由过去工业重镇的陆地型模式,升级转化成当下面向大海的发展方式,“北京制造”也有了一个新的出海口。
&&&&眼下,唐山正在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博览会的主题是“都市与自然·凤凰涅槃”,我们有理由相信,唐山正在走向世界。
四十年,唐山浴火重生
又到7·28,工人正在补充修改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上的名字。
“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Phoenix),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郭沫若诗作《凤凰涅槃》
&&&&提起大地震,唐山人不会用公元纪年,不会说1976年,会直接说“地震那年”。从那以后,就用上了“地震纪年”。唐山人说“20年那会儿”,就是指1996年。说“30年的时候”,就是2006年。今年,唐山人自然会说“40年”。
&&&&唐山别称凤凰城,凤凰城的一切,被四十年前的那场地震改变,与此同时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蜕变也从那一刻开始了。
震后的唐山是座新城,多项经济指标在京津冀地区名列前茅,如同很多朝气蓬勃的中国城市一样,快速发展。这让唐山人自豪。
&&&&但每到7月,唐山的气氛就开始变得压抑。很多曾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唐山人,受不了这种压抑,会选择到外地住一段,尤其是那些大地震留下的孤儿。
&&&&更多的唐山人留下,以各种方式怀念故人。
&&&&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上,镌刻着24万个名字。纪念墙上的逝者,大多数有名有姓,按照生前的工作单位或是居住区域排列。每年7月,纪念墙下的花束就会多起来。直到7月28日那一天,摆满墙根。
&&&&由于震后防疫,要求集中掩埋、火化遇难者尸体,唐山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埋葬在哪里。民间传言着哪个哪个建筑下面,曾经是“万人坑”。但没人能确定,自己的亲人到底埋在哪里。甚至没有墓碑,他们只能面对纪念墙上的名字哭泣。
&&&&有的逝者,连名字都没有,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排列在:&&&、&&&之父、&&&之母、&&&之儿、&&&之女……这些名字,都是同事、邻居凭着记忆提供的。
&&&&唐山抗震纪念碑上的一段碑文,可以解释这种情况:“……七千多家庭断门绝烟……”再没有亲人给他们献花,因为已经没有亲人。
&&&&每年7月28日,总有一些老兵来悼念。在他们的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唐山震后救灾。曾有一支部队,地震前一天刚刚完成任务准备撤离。凌晨地震了,很多官兵也被埋在了废墟下。部队首长下令,先去救城里的百姓。如果当时挖开营地的废墟,一些年轻的战士或许能够活下来。以至于40年来,老兵们仍然会每年来到唐山献一束花,给战友,给唐山的百姓。
&&&&在纪念墙建成前,唐山人会到抗震纪念碑前祭奠,那是地震10周年时候建起的。每年7月28日,都会有人在纪念碑前坐上一夜,想念逝去的亲人。
& & 唐山的7月常常下雨,就如同地震后的大雨一样。
&&&&如果询问唐山人关于地震的记忆,很多人都会回答“时间久了,记不清了”。真的忘记了吗?可当提起时,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还会哭得像个孩子——就像当年,在震后的大雨中哭泣的那个自己。
&&&&作家钱钢震后到灾区采访,遇到了看着自己长大、一直在唐山工作的蒋叔叔。废墟里,肋骨被砸断、只能弓着腰的蒋叔叔,哭着对钱钢说:“唐山……你看我们唐山……”
&&&&地震孤儿张玉英,全家9口,地震中7人遇难。那年,她才17岁。没有食物和水,没有力气搭帐篷,她只能躺在路边,旁边横着遇难的邻居大妈。雨后暴晒,邻居大妈的尸体晒爆了,“砰”的一声炸开了,吓得张玉英不敢再躺着。她绝望了,想上吊,可连一棵能上吊的树都没有了。唐山平了,什么都没有了。
&&&&很多被埋在废墟下的人,都有这样的回忆:起初,被埋的人都会大声喊叫。喊着喊着就累了,声音就小了,直到几乎没有。然后,猛然间,“嗷”的一声。那就是,这个人没了。
&&&&张立新还记得,震后房倒屋塌,眼看着有的人被挂在了水泥柱子上,就是救不下来。等几天后重型机械进入唐山救援时,挂着的人已经被活活地晒死了。
&&&&由于没有重型机械,首批进入震区救援的解放军,只能徒手挖人。当年的唐山人,不愿意叫他们解放军,而更愿意叫子弟兵。那些子弟兵都是20来岁的小伙子,没有工具,他们就用手挖。指甲掉了,肉烂了,露出骨头来了,仍然在挖。送别子弟兵那天,在通往唐山机场的路上,路两旁的唐山市民齐齐跪倒。那时张立新还小,不懂得跪的含义,被妈妈斥了一句:“跪下!”那年9月,很多学校勉强开学。张立新9岁,刚上2年级。开学老师点名,点着点着就哭了——班里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了。
40年了,他们都没忘记。每一个唐山人,都有关于大地震的悲痛回忆。以至于看到一些物件都会受不了。赵以松在地震后很多年都不喝酒。他说,震后十几天整个城里都是尸臭味。每人都戴着口罩,上面洒着白酒遮味儿。震后多年,他只要闻到酒味,就会想起那个夏天。
&&&&田金芳则是不能看见黑塑料袋。震后,她做了多年生意。但每当有人用袋子装东西,她都要求别用黑的。因为地震过后,一具又一具的尸体用黑塑料袋装着运走的。
&&&&她亲眼看见,有的尸体上已经生了蛆。为了防疫,只能尽快火化。她就帮着解放军战士,抬着这样的尸体,装到了黑塑料袋里。
&&&&地震那年出生的孩子,很多都不过生日,因为几乎家家都有地震中死去的亲人。
&&&&每年的7月,唐山都是一片眼泪。可地震孤儿张玉英说,她早已不哭,因为没有眼泪了。
&&&&地震后唐山人变了,眼神变了。唐山五中教师张立新说,唐山人眼神不一样。几乎后来仅凭眼神,他就能分辨出这个人是不是唐山人。
&&&&什么眼神?悲伤的?还是坚强的?张立新也说不好,只是看上去就不一样。就好像什么事情都经历过了,再没有什么能吓住的事了。
&震后的唐山,高速重建,随后高速发展,这从普通人的住房就能看出。85岁高龄的摄影师常青,用镜头记录了唐山人民的住房变化。他把震后的40年,分成了4个阶段,每10年一个阶段。
&&&&第一个10年,唐山人从帐篷搬进了简易房。虽然是砖头压油毡,墙上糊苇草,只有半截有砖的简易房,但唐山人过冬时不用担心寒冷。第二个10年,唐山人从简易房搬进了新建的平房。整面墙都是用砖垒成,不再只有下半截是砖。
&&&&第三个10年,唐山重新开始盖楼。前面20年担心地震,唐山的楼房很少。唐山人搬进了楼房。
&&&&第四个10年,随着垃圾山、塌陷矿坑改建为南湖公园,唐山也出现了别墅。生活得越来越好的唐山人,也住进了小别墅里享受生活。
&&&&今年,唐山的大事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名为博览会,其实就是一个大公园。唐山人喜欢这里。在世园会里,唐山人又慢慢地露出了笑容。他们和同学聚会,会选在这里,一起坐在湖边看音乐喷泉。
&&&&夏日的夜晚,唐山最热闹的地方不是市中心,而是世园会。因为开放了夜场,票价也有了优惠,大量的唐山市民在晚上8点以后,涌进世园会。
&&&&中心广场上,唐山人带着孩子,带着老人,就像过年一样。
&&&&广场正中,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铜雕,名叫“丹凤朝阳”。其上的《丹凤朝阳铭》写道:势如腾飞之凤城,历劫而重生,跨日而前行。
&&&&唐山人,更愿意叫它“凤凰台”。
活着就好,平安是福!
大钊公园里,一位年轻的爸爸正和婴儿车里的儿子喃喃细语。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老干部合唱团在练歌。一位市民清晨在抗震纪念碑广场跑步健身。唐山饭店旁的主干道,等待通过人行道的市民自觉等候绿灯放行。
在唐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只是有的人不愿轻易对人提起。40年前的那个7月,对唐山人太残酷太无情。他们想忘但难忘,以至于今天许多唐山人不愿过7月,想着法子淡化、回避7月。
&&&&震后重生的唐山变得越来越美。走在城区,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通有序,街面洁净,绿色满眼。唐山城宁静、淡定、从容,看不出喧嚣与浮躁。人们走在大街上不疾不徐,遵规守纪,友好和善,文明礼让,少见无谓的争吵和肆意的谈笑。车流虽长却各行其道,不闻抢行、加塞的刺耳喇叭声。临街店铺整洁规范,不见占道经营,吆喝揽客。大小餐馆菜品丰富,分量十足,透出店主的厚道与实在。公园里,健身的居民平和安详,散步的情侣浪漫缠绵,家人出游快乐温馨。
&&&&唐山城区矗立着“唐山地震博物馆”、“唐山抗震纪念碑”,郊外建起了“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它们承载着40年前那段“地维崩裂,城邑颓毁”的集体记忆。它们是这座城市特有的建筑地标,也是700多万唐山人共同的情感载体。
&&&&唐山在愈合。唐山在成长。唐山在前行。
&&&&本报记者&胡铁湘&摄影报道&&
&&&&第一次听说唐山,是在40年前。那年7月,我13岁,在棉花地里帮母亲干活。突然,收音机里说唐山地震了。
&&&&我的家乡在湖北。
&&&&40年了,心里一直隐隐地想着念着唐山。
&&&&走进唐山,你会发现这是一座很普通的城市;走近它你会发现,在平平常常的日子里,处处透着唐山人特有的气质——坚忍、惜福。
&&&&唐山康复村里有一对母女。母亲陈秀英86岁,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走路稳健。女儿王晓惠58岁,在地震中因砸伤双腿而下肢瘫痪,40年来靠轮椅代步。陈秀英每天从几里外的家走到康复村,陪瘫痪的女儿女婿一起遛弯散步、采买食物,享受亲情。陈秀英总对女儿女婿说“活着就好,平安是福!”这是一位已过八旬的母亲对生命和生活最朴素的理解,深深影响着58岁的女儿王晓惠和62岁的女婿刘印江。
&&&&常青,81岁,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他说“我的年龄应从日算起。那天我躲过一劫,应是重生。所以今年我才40岁。”老人伸出4个手指头,幽默一笑。常青原是唐山展览馆的摄影师,40年里他坚持用相机记录唐山的重新崛起。
&&&&田金芳,55岁,唐山大地震孤儿。“当年,一位子弟兵把我从废墟中扒拉出来。”田金
&&&&流泪回忆,从箱底翻出一顶老式军帽。“我的头被砸破了,血流不止。那位子弟兵赶忙取下军帽,说‘小姑娘,快戴上吧,防止破伤风!’”15岁的田金芳开始寻找那位救命恩人,并珍藏着这顶别着红五星的绿军帽。去年,田金芳终于在江苏找到了当年的解放军叔叔周广军,她跪在恩人面前,磕头道谢,泪流满面。
&&&&徐剑,40岁,唐山大地震孤儿。“发生地震时,我才一个半月,啥也不知道。”徐剑说:“我被埋了二十几个小时后被邻居发现。我的爸妈没了,是现在的爸妈把我养大成人。”徐剑抹着眼泪,声音哽咽:“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他们的养育之恩!”&徐剑现在是路南区的一名公务员,从事社区工作。
花儿与大海
高楼林立的唐山市区绿树成荫的新首钢,十年前这里还是黄沙漫天&唐山街头的“变形金刚”唐山街头的北京同仁堂药店市民在世园会赏花看景曹妃甸港口水质良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有时候还能看到海豚。
唐山街头一派现代化城市欣欣向荣的景象,路人的脸上气定神闲。唐山的地标百货大楼在唐山人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代表着地震之后唐山新生的开始,如今与马路对面一家银行的大楼相比,百货大楼显得不再那么起眼,但仍能看到路人在它面前拍照留影。百货大楼不远处,有一家同仁堂,这是这家北京老字号在河北开的首家分店……
&&&&唐山仿佛已经走出了过去,而万达广场高耸的塔尖正指着前方和未来。
&&&&从四十年前的一片废墟,到今天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华北重镇,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唐山重生的见证。世园会会址位于南湖公园,凤凰台核心区规划面积540公顷,园内山水相连、移步换景,五颜六色的花卉争奇斗艳,这里已成为唐山市民赏花的最好去处。
&&&&正值盛夏,天空刚刚飘过一阵细雨,走在园中,不禁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只不过在这里,只需把“西湖”改为“南湖”就好了。
&&&&如果说南湖公园见证了唐山重生的奇迹,唐山市区南部的曹妃甸海滨,则见证了唐山经济腾飞之路。2003年,以通岛公路开工建设为标志,开始了曹妃甸大规模建设的步伐,曹妃甸从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带状沙岛,到目前成为唐山经济增长极上的皇冠,仅用了十年时间。如今的唐山港已成为北方重要港口。这里水质良好,海鱼和水母不少,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遇到游进港内的海豚。
&&&&得益于这一渤海湾里的深水良港,首钢整体搬迁到曹妃甸后,也迎来了新生,成为世界最先进的钢铁企业之一。京津冀一体化在这里有了最好的体现。唐山人宋海洋算得上是首钢京唐公司元老级员工了,最初他曾是唐钢职工,首钢与唐钢合并后,他成为首钢职工。2007年,宋海洋来到了曹妃甸。提起刚到曹妃甸的情景,宋海洋笑着说,没来时觉得在海边多好啊,但刚来发现条件很艰苦,绿化还都没搞好,吃完饭嘴里就有沙子,一刮风桌子上就一层细沙子。
&&&&如今,曹妃甸不仅绿树葱茏,一些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曹妃甸原来只有一条通岛路,现在建了好几座桥,可以说是四通八达。医疗方面,原来只是在首钢京唐公司里面有个小诊所,现在曹妃甸建了一家较大的医院。以前没超市,每次都要从家里带上够一个星期吃的水果和点心,现在唐百集团开了一家大超市,比起以前方便多了。
&&&&眼下,宋海洋希望高铁能尽快修到曹妃甸,将曹妃甸纳入北京的“一小时”交通圈。
& & 特刊主创人员
& & 鸣谢:
&&&&唐山市委外宣局外联处、唐山市路南区宣传部、首钢京唐公司、唐山地震博物馆、唐山康复村、唐山五中、唐山西越河党支部、唐山学南街道办事处、唐山惠民街道办事处、唐山汲古书店、唐山南方灯具城、唐山创e工厂
冀东文艺“三枝花”
&唐山三大地方艺术——评剧、乐亭大鼓和皮影戏,已经成为了唐山的几张极具特色的名片,被称为冀东文艺“三枝花”。评剧缘起于一种流行于京津冀地区的“莲花落”的表演形式。
&&&&莲花落本是唐宋时期僧人为了化缘和宣传佛教教义所唱的一种歌曲。到了明清时期逐渐在民间兴盛起来,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而唐山一带莲花落主要是农民们在农闲时节的一种娱乐活动,其表演形式演为和秧歌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因此也被称为“冀东秧歌戏”。后来这种表演形式中的一种——对口莲花落异军突起,成为最为流行的演唱方式。
&&&&这种莲花落对之后产生的两种曲艺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一是评剧,其二则是东北二人转。1909年4月,唐山开明绅士王永富在当地矿工和市民的帮助下,开设了一家名为“永盛茶园”的戏园子,并邀请著名莲花落演员成兆才和“京东庆春平腔梆子班”常驻茶园进行表演。成兆才利用自己的才能对莲花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庆春平腔梆子班的演出大受欢迎,甚至人们把他们所演出的莲花落称为“唐山落子”或“平腔梆子”。这期间成兆才的演出还受到了一位乐亭年轻人的追捧,这位年轻人从在一次演出结束后,兴奋地跃到台上,向大家宣传放脚、戒烟和剪辫子,并且还曾为戏院题词:“是戏非戏,比戏出奇,改良平戏”。这位年轻人的行为和成兆才一拍即合,两个人也成了非常好的朋友。而这位青年,就是日后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先生。
&&&&后来国民政府南迁,北京改名为北平,因此原有的京剧或京戏被改名为“平剧”或“平戏”。流行于京东的平腔梆子为了和原有的京剧在名称上加以区分,从而更名为“评剧”。当然也有人认为评剧本身就是对社会现象的品评,故而加上言字旁以名之。不管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评剧已成为京津冀乃至东北部分地区广受欢迎的一种演出形式。
&&&&唐山皮影戏又名乐亭皮影,2006年央视的春晚,基于皮影戏表演艺术而创作的舞蹈《俏夕阳》完美地展现了皮影戏艺术的特点,在春晚上算是风光了一把,也引起了更多的人对于皮影的认识和重视。乐亭皮影缘起于金代,是使用驴皮刻制成“影人”和布景,通过灯光将投影打在舞台上,并结合幕后音乐和唱词和操作者熟练的技巧展现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植根民间,深受观众喜爱,并且极具地方特色,乐亭皮影以及同样流行于乐亭的大鼓书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亭县也于1996年被命名为“皮影之乡”。
田金芳 妹妹找“哥”泪花流
●人物档案&55岁,河北省爱国拥军模范
&&&&在唐山,亲耳听“拥军妈妈”田金芳讲述故事,是一笔精神财富。身为地震孤儿,田金芳被解放军救出后,靠着一顶军帽踏上“寻恩路”。39后,终于在江苏一所医院的病床边找到了“兵哥哥”。今年,田金芳有更大的梦想,请40位抗震老兵重回唐山,与40位地震孤儿见面。
&&&&回忆地震,田金芳泪水涟涟。地震发生时,她刚满15岁,正在唐山工人医院住院。“天崩地裂”的23秒后,幸运的她没有被砸死,但身旁病友们已奄奄一息。解放军将她扒出时,指甲盖尽数脱落,鲜血滴在她身上。“小姑娘,回家吧,我还要救别人。”见田金芳冻得哆嗦,小战士把军帽戴在她头上,就此作别。
&&&&田金芳摸索着回家,发现全家九口人只有她和弟弟幸存。他们没去孤儿院,靠着父母单位的救济金过活。震后第一个春节,田金芳不会做饭,只会熬粥,饿得弟弟缩在帐篷里。解放军把他们接到部队,吃了顿饺子。“不会说感谢的话,我就吧嗒吧嗒掉眼泪”,那时起,田金芳坚定了“拥军”、“找恩人”的想法。
&&&&长大后,田金芳第一份工作是给杂技团打杂,她从每月十八块五的工资里拿出两块,攒多了给部队买牙膏牙刷。挣钱了,给部队办图书室,送西瓜。和震后幸存者一样,田金芳体弱多病,这些年得过胃癌、乳腺癌,长过脑瘤,做了七次大手术,知道生命宝贵。1977年起,每当悼念亲人时,她就在医疗箱里留个字条,写上对恩人说的话。然后,戴上军帽,开始了“拥军万里行”,到无数支部队讲故事,找恩人,但都没有结果。
&&&&去年,她偶然发现一篇报道:江苏有支抗震部队,老兵每年悼念战友。田金芳找媒体播报她的故事,一位老首长找到她说,“军帽是军人的标志。抗震时,我的战士周广军把它给了孤儿,还被我批评过”。田金芳找到正在住院的周广军,仔细端详后,一下子扑倒在病床边。
&&&&记者偶遇田金芳时,她正在地震纪念广场带领老年合唱团排练节目。今年,她卖掉了车,借款筹备了一场晚会:请40年未回唐山的老兵,看看唐山的变化;请40位地震孤儿,给老兵献花。“不需要说谢谢,只要一个拥抱,眼泪就会决堤。”
刘明强 一个灯具城点亮新唐山
&●人物档案&53岁,南方灯具城总经理
&&&&16年前,8个来自浙江温州的南方商人看中了唐山的灯具市场商机,来到了南新道,租下了一个原先的陶瓷厂,建起了一座灯具城。如今,这座当年只有4000平方米营业面积的灯具城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变迁,扩建成一座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灯具城,不仅带动了唐山本地的经济发展,还吸纳了不少唐山人就业。
&&&&刘明强是灯具城的总经理,虽然企业是温州商人创办的,但他却是一个地道的唐山人。“大地震那年,我13岁。”刘明强说,40年来,他看着唐山从一片废墟发展到如今的繁荣城市。5年前,从事百货行业的他加入灯具城,成了总经理。
&&&&刘明强介绍,在唐山的发展中,随着人们对灯具的需求量增大,这8位温州商人创办的灯具城开始在唐山站稳了脚跟。“刚开始的时候,企业生存得比较辛苦,在苦苦支撑了一年多后,它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对于企业的发展历程,刘明强已经熟读在心。
&&&&5年前,灯具城进行了扩建,搬到了现在的唐山市南外环,距离南湖公园很近。如今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的灯具城,商户也由过去的30多户发展到了158户,这也是全华北地区单体商场中规模最大的。灯具城一共有三层,一层到二层都是灯具,有两万多平方米,三层经营家具。
&&&&刘明强说,温州人来到唐山后,把他们创业的精神和经营理念也带到了唐山,除了吃苦耐劳,还以本土经营的策略逐渐占领了市场。“他们会审时度势,在用人方面,实施本土化,采用本地人。”刘明强说,灯具城还带动了周边的就业人口。如今商城里的每家店都有两到三名的导购,这解决了三百多名本地居民的就业。
&&&&除了解决本地人的就业问题,灯具城对唐山本地的经济也有助推的作用。“回想当年,唐山从一片废墟中站立起来,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成为一座经济发展迅猛的城市,这和来唐山建设的人们也是分不开的。”
王金义 带领全村人好好活着
●人物档案&67岁,唐山西越河村党支部书记
&&&&在唐山路南区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村庄,高楼林立,别墅成群,鸟语花香,宛若一座“乡村里的都市”,村民的生活安静而又祥和。这个村子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西越河。谁又能想到,40年前,这里是一片废墟,没有在地震中倒塌的房屋也都裂开了大口子,没法住人。
&&&&67岁的王金义就是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地震发生时,村子里700多人,没了298人,他一家六口只剩了三人。
&&&&王金义说,与其等着政府给救助,不如自己想办法自救。1995年,他当选村主任后,用近两年的时间多方协调、自主筹资,带领村民修了两条路,让村民们种植的蔬菜能够运输到外面。1997年,王金义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当时村集体账面上仅有4万元,欠外债40余万元,可谓“一穷二白”。不过,这难不倒王金义,他带着村民广辟增收渠道,搞蔬菜种植、肉鸽养殖、培育树苗、加工钢材、建宠物市场、搞机械制造……几年下来,村民在信用社的存款由几十万元增至500多万元,村集体也有了近200万元积蓄。
&&&&2006年,西越河村投入8000万元启动了占地120亩的老村址改造工程,362套连体别墅汇成“绿色环保别墅群”,还引进了太阳能加电辅的混合取暖技术,冬天,家家户户的室内温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室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村里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实现了绿色节能。如今,每户村民都有了一处楼房和一幢二层别墅,人居住房面积达到70多平方米,家家户户的房产价值都在150万元以上。
&&&&西越河村村民富了,村里投资数百万元,建了150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中心、200平方米的村民医院以及18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而后又推行了“西越河村10项福利政策”,每月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400元,每年为80周岁以上的老人增加生活补贴1000元,如果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每年还会补助2000元。“在致富上,大家共同富裕才能走得更远。”王金义说,经历了大地震,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命是捡来的,所以更要带领全村人好好地活着。
张有路 有个角落专卖唐山的书
&●人物档案&49岁,书店老板
&&&&在唐山新天地书刊交易市场里,有这样一家颇具文人气质的独立书店。四周的书架一直延伸到房顶,中间的案子乃至地面上都摆满了书,两侧仅仅留下半米来宽的窄道。读者在窄道中缓缓踱步,空气中弥漫着书籍散发的特有味道。
&&&&书店的主人名叫张有路,他是一名地震孤儿,在40年前的那场灾难中,年仅9岁的他失去了双亲。只有谈到自己的书店和书店里的书,张有路的脸上才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直到现在,他很少提及改变自己命运的那场灾难。在开办书店前,张有路的经历比较坎坷。在孤儿院里,他一直待到16岁,上班后被分到了一家纸厂,在下岗大潮中又下了岗。那些年,张有路卖过家电,倒腾过电子器材,也经历过创业的艰难。
&&&&多次创业失败后,张有路决定自己开一家书店。于是,2006年,汲古书店开业了。取名“汲古”,来源于唐代韩愈诗《秋怀》中的“归愚识夷涂,汲古得修绠”之句。
&&&&书店里有不少种图书,每一本书张有路都看过。“卖书,就要把好书推荐给读者。”张有路说,他选择图书的原则与别人不一样,必须是他认定的好书。
&&&&和其他书店不同,张有路的书店里有一个角落的图书和唐山有关,在这个书架上,不仅有唐山题材的书,还有唐山籍作家们的书。“这些书不少读者特别喜欢。”张有路说,开业后不久,冯小刚的助理就曾到书店里寻找关于唐山方面的书籍。
&&&&如今,除了汲古书店,张有路在淘宝上也开了一家网店,销售快下架的书籍,他也会通过微信朋友圈卖书,朋友们也都很理解。学过篆刻的张有路还会为一些读者免费刻藏书章。“来我店里的读者中,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大部分还保持着阅读的习惯。而许多年轻人,阅读纸质书的已经很少了。虽然图书的载体已经发生了转变,但其核心内容还是不会变的,比如电子书,虽然没有了纸的载体,但看的内容却都还在。”
常 &青 两万多张照片记录唐山40年
●人物档案&81岁,原唐山展览馆摄影师
&&&&日,唐山人眼中的“死亡日历”。此后的每一天,都是唐山人的“新生”。从地震废墟爬出来的人,是木讷、惊恐、无助的。时值壮年的幸存者常青,却因摄影师的职业敏感,从废墟中扒出照相机,站在瓦砾上拍摄灾情。唐山重建时,他更像一个“上了发条”的人,骑车跑遍了大街小巷。坚持40年后,今年常青81岁了,他的作品,被称作唐山震后的“影像字典”。
&&&&15岁时,作为部队文艺兵,常青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学会了摄影。是地震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从废墟中扒出相机,徒步在瓦砾上拍摄灾情。他忘不了,雨后的唐山,从废墟里涌出了血水。但常青的镜头中,没有记录一名遇难者。日,100多名解放军从早8点奋战到下午5点,用手把压在废墟下八天八夜的王树彬扒了出来。那时,大家都以为他神志不清了,但是,靠半瓶葡萄糖液撑过来的王树彬竟奇迹般举起右手,喊出“毛主席万岁”。在场者无不为之感动,常青也激动地摁下了快门,这就是那张著名的照片《第二次生命》的由来。强震过后,唐山开始重建,但常青的拍摄“专题”没有结束。重建的医院、火车站,新建的遗址公园、商业广场,改造过的大南湖,亮丽的世园会园区,都被他逐一记录,而且是延续性地拍。震后居民的住房条件,是见证唐山崛起的缩影。第一个十年,是“砖头压油毡、房轻心里安,出门踩瓦砾,吃水靠肩担”的简易房时期,生活条件最艰苦。那时,唐山城中没有一丝亮色,简易棚中晾晒的红色衣服,带给常青触动。他用镜头记录下来,“证明生活还有希望,有趣味”。此后的十年,简易棚被搬迁房取代。再之后,唐山也有了商品房、别墅区,但有这些老照片,人们可以铭记,唐山是瓦砾上建起来的城市。
&&&&40年过去了,常青留下了2万多张照片和大量未冲洗的胶卷。但这些作品,他从没想过发表、获奖。直到地震30周年时,有媒体发现了这些照片,老人才开始接受采访。“大地震幸存的人,会思考以后怎么活,能为城市做点什么。我的使命就是拍照片,记录唐山能有今天的面貌,是多么的不易。”
张永福身上挂着20串钥匙的“二哥”
●人物档案&路南区双新二社区居民,连续四年评为唐山“十大老年志愿者标兵”
&&&&在路南区双新二社区,大伙都叫他“二哥”,年轻人叫,年长者也叫。“二哥”在家里排行“老二”,邻里有困难了,家里遇问题了,找“二哥”准没错。
&&&&“二哥”叫张永福,是一位大地震幸存者,曾担任双新二社区党支部书记,退休后,他投身于社区志愿者工作,并成立了专为居民服务的“永福”工作室。从出钱出力,到出点子想主意,只要是利于大伙的,“二哥”都想辙完成。为居民送水、理发、修电器,居民家跑水了,一个电话,几声吆喝,“二哥”随叫随到。“二哥”知道唐山人震后生活的不易,格外珍惜邻里感情,知道人在困难时,有人“搭把手”的暖心感觉,他说他是从救出他们的解放军那里,学会了“奉献精神”。社区居民徐艳艺夫妇是残疾人,没有稳定收入,还要养老人,他们还有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每年开学时,“二哥”都会留下200元钱作为资助。7个年头过去了,“二哥”还会来看他们。
&&&&2012年初,双新二社区创建了网格居民自治管理模式,张永福作为第三网格管理员,深感责任重大,他开始每天走街串巷,把新政策传递给群众,再把群众意见收集反馈上来,成了社区里的黏合剂。张永福的很多老同事都是社区居民,见他们经常聚堆打牌、吵闹叫嚷,他开办了老年喜洋洋艺术团,让大伙练起快板舞蹈,社区里有了欢快的氛围。
&&&&最近两年,唐山筹备召开世园会,大南湖改造时出现了垃圾盲点。张永福带着社区居民清理垃圾,栽种花籽,认领了两块地。现在,世园会周边已形成一小片花海了,张永福心里挺骄傲的。“二哥”有一个标志,走到哪,他腰间都挂着二十多串钥匙,除了几把是家里的,剩余的都是维修室、活动室的钥匙。“哗啦、哗啦”,远远听见钥匙的碰撞声,需要帮扶的老住户心里就踏实了,“二哥来啦!”“大妈,我帮您做点啥?”
李 &建 设从文玩中找到生活的乐趣
●人物档案&63岁,原唐山柴油机厂工人
&&&&唐山大地震后的康复村里,有一位很有“名气”的村民,他叫李建设。
&&&&尽管高位截瘫,李建设每天要坐在轮椅上,但震后的生活中,他却自学了一门高超的修复古瓷器手艺,练就一双识别真假文玩的慧眼。
&&&&老李本身也是个收藏家,他是康复村里的“文玩哥”。
&&&&地震发生前,李建设风华正茂,23岁的他,曾是唐山柴油机厂的工人。
&&&&那时,国家号召工业建设,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老李做梦都想提高产量,搞出新技术。然而,地震发生后,从事体力劳动变得不现实了,老李成了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住进了康复村,但他的“脑力劳动”却从此开始了。
&&&&那时,大家的生活都不宽裕,经济来源主要是工伤补贴和民政局发放的救济补贴。
&&&&收入低,加上身体的不便及失去亲人的伤痛,进村伊始,村民们基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在附近的市场买点菜,购点生活用品,很少与外界交流。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建设在夜市上认识了一位“古玩”老人,很快被文玩界浓厚的历史气息吸引。他花几十元购买的“古董盘子”,一转眼卖到了上千元,老李更看到了商业价值。
&&&&“那时候没见过假东西,没人用次品滥竽充数。”正是因为见识过、触摸过“真宝贝”,再加上跟老师傅、从老古籍里“取过经”,李建设练就了一双识别真假文玩的慧眼。
&&&&近年来,常有人找他“鉴宝”,老李不仅让大家少花了不少“冤枉钱”,而且成了圈里的名人。
&&&&坐在轮椅上的李建设还心灵手巧,他还掌握了修复文物的手艺。而这门手艺也是通过自己努力学习掌握的。
&&&&戴上口罩,李建设一头扎进屋子里为古玩包金、包银,李建设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现在,他的家里摆着不少瓷器、花瓶,看看这些宝贝,李建设乐在其中,也消解着地震带给他的伤痛。&
刘翠丽 让艰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人物档案&64岁,惠民道街道居民,在简易房中生活30年
&&&&唐山地震后,解放军和幸存者们一起搭建了“简易房”。房子下面垒砌一米高的砖块,再支起几根竿子,顶上弄些草席,铺上油毡,砖头一压,就成了家。没有窗户,大伙从废墟里找点破窗框,再用渔网、纸壳糊一糊,屋里架好火炕,刘翠丽就这样生活了三十年。
&&&&“没经历大地震的人,不知道我们的难。”2012年,在政府支持下,刘翠丽搬入楼房,居住环境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善。刘翠丽和张淑静、刘焕、刘生这些老住户适应了小区生活,格外珍惜现有的居住环境。地震后,大家动手能力都很强,他们琢磨为小区做点什么。
&&&&受到唐山世园会的启发,刘翠丽和街坊们想到,小区里还缺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可不可以自建一个?得到街道的肯定后,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大伙的拥护。刘翠丽和张淑静开始规划方案,刘焕、刘生两兄弟出人出力,在近40位老住户的帮助下,他们从周边工地上回收材料,自筹资金,冒着酷暑,用了一年时间,在小区里建成了14个花池、两个生态长廊。
&&&&小区的绿化环境得到了改善,如何保养花园却成了难题,刘翠丽和老街坊们一起,又承担了志愿者工作:义务打扫花园修剪绿植、清理垃圾,很多年轻人不理解了,“大妈,他们给您开多少工资啊?至于这么干吗?”听了这话,刘翠丽心里有点不平。她知道,年轻人不理解唐山人过去的苦痛,“如果我是拿钱才办花园,把这当成了工作,没准早坚持不下去了。”
&&&&从办花园到维护花园,惠民道街道的居民,没动用过一个“外援”,都是自己动手干。和他们一起兴建花园的老住户陈宝刚,在花园建好后不久就离世了,这让刘翠丽感到惋惜,但现在,小区里花红柳绿,大伙可以坐在长廊里避暑,可以坐在花池边打牌,刘翠丽很欣慰,她感觉,艰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孙 &侨每天仍止不住在流泪
&&&&●人物档案&女,32岁,唐山地震博物馆讲解员
&&&&在唐山地震博物馆,讲解员孙侨已经工作了6年。几乎每一天,她都要接待来访的游客,为他们讲解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讲着讲着,她仍然会流下眼泪。
&&&&孙侨的老家,在唐山唐海县,就是现在的曹妃甸区。地震时,孙侨的姥爷被砸伤了腿,爸爸的锁骨也受了伤。孙侨的丈夫家,就在唐山丰南区,那里是震中,受灾严重。孙侨的丈夫的姥姥、姥爷和舅舅,都在地震中遇难。
&&&&孙侨说,她婆婆的姐姐,当时正在怀孕。地震发生时,她翻过身来,弓着身子保护胎儿。后来,孩子在1976年的8月顺利出生,名字叫“震中”。孙侨的嫂子,也是1976年出生,叫“震红”。当年出生的很多人,父母取的名字里都有个震字。
&&&&每年“7·28”纪念日当天,孙侨都会目睹在纪念墙前失声痛哭的人们,孙侨的家人们也会来悼念。因为震后的集中掩埋,遇难者几乎都没有墓地,亲属来到遗址公园内的纪念墙前,面对着墙上的名字,墙边摆满菊花、百合。
&&&&每年,孙侨都会看到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兵,来纪念墙前看看。他们并没有亲友在地震中逝去,只是当年震后参加了抗震救灾。孙侨说,那些老人谈起当年的经历,也会眼含热泪,说不出话来。
&&&&2010年博物馆对外开放,她是第一批讲解员。到现在,她已经是馆里11名讲解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了。每当有重要人士来访,她都会担任讲解工作。讲解词已经烂熟于胸,与地震有关的小故事,她也会给来宾们讲解。
&&&&孙侨说,虽然已经讲解了这么多年了,但每当和观众们讲起那段历史,自己还是会特别难受。在记者采访时,当提到悼念者们甚至不知道亲属埋在何方,只能空对着纪念墙上的一个个名字痛哭时,孙侨又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孙侨说,很多外地游客没有经历过地震,就像她自己也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一样。但面对着历史照片,面对着地震遗迹,面对着24万个只有名字留在墙上的逝者,他们都会难过。因为人类对于生命的敬畏,都是一样的。玉虎看到这些名字特压抑
&&&&●人物档案&男,31岁,罹难者纪念墙雕刻工人
&&&&张玉虎的工作,就是修改、增加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上的逝者名字。纪念墙位于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内,上面镌刻着24万多个逝者的名字,黑底金字,按照当年的居住区域、工作单位分区排列。纪念墙高7.28米,是为了纪念那个特殊的日子。
&&&&由于开建的时候统计仓促,以后每年都会有逝者亲属申请修改或增加名字。张玉虎和他的伙伴,每年在清明前和“7·28”前来两次。前几年,都是他的同事来。今年开始,轮到了张玉虎自己。住在纪念墙下的小屋里,第一宿他根本睡不着觉,“就觉得有那么多的亡灵在。”
&&&&他是河北曲阳县人,那是个雕刻之乡。在家乡,他主要做石雕,刻碑文。虽然是河北人,但他对唐山大地震并没有特别多的了解。只听说大地震那年,家乡也受波及,有的土坯房塌了,但没伤人。
&&&&直到他来到纪念墙下的那天。张玉虎说,看着7.28米高的地震墙,看着24万多个逝者名字,他觉得特别压抑,他哭了。
&&&&今年7月28日前,他要修改好93个名字。这些都是逝者家属最近来登记的。每天,他乘坐着升降机,在纪念墙上修改着逝者的名字。记者采访的这天,他刚刚改好两个名字。把王柱云改成了王桂云;把于子进改成了于万进。站在升降机上刻字,他特别小心。不仅因为站得太高,更是因为一个字都不能错,甚至笔锋都不能错。有的逝者亲属,来到纪念碑前发现有错字后,等不及了,就会自己打印一张正确的字,再贴上去。张玉虎和他的伙伴看到后,会帮着重新刻好。除了修改,他还要增加一些名字。每一块方砖上,要刻40个名字。前几天,一位老兵找来,要求刻上他的战友们的名字。张玉虎刻满了3块方砖,也就是120个名字。老兵告诉张玉虎,在唐山地震中逝去的战友们的名字还没在纪念墙上。
&&&&每当看到纪念墙边痛哭的人们、纪念墙下的花束,他就知道,他正在做的事情不一般。张玉虎已经有妻有子,他说,打算忙完这里的工作后,带着妻子和孩子来这里转转,看一看博物馆,看一看纪念墙。
张立新 在墙上找到同学的名字
&&&&●人物档案&男,49岁,唐山五中教师
&&&&地震那年,张立新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暑假过后再开学,班主任老师挨个点名。点着点着,老师失声痛哭——全班的学生,有三分之一已经没了。
&&&&回忆起当年,这位49岁的汉子,这位唐山五中政教处的主任,还是会捂着脸大声地哭出来,像个孩子一样。
&&&&30多年后,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建成了。张立新站在地震墙下,一个又一个地找,终于找到了当年同学的名字。
&&&&张立新住在小山一带,那是唐山老城区的中心,有所谓“有小山才有唐山”之说。
&&&&凌晨的时候,大地猛地一晃,张立新醒了,知道地震了。妈妈过来抱住他,用身体把他压在床上,说“地震了,别怕,妈妈护着你呢。”
&&&&“那个声音太恐怖了,呼呼呼呼呼,就像一万头虎啸,”张立新说,然后是“嘎吱、嘎吱、嘎吱。”
&&&&在妈妈的怀里,张立新又睡着了。等到再醒过来,他已经被妈妈抱了出来。那时的张立新一家,住在一栋二层的砖结构房子里。旁边的房子都倒了,他家住的房子没倒。
&&&&妈妈把他抱出来,就那么一直抱着不撒手,张立新看到的是地裂、翻砂、冒水。他说,他眼看着有人挂在震后歪倒的水泥柱子上,底下的人想救,但救不下来,就看着他挂了几天,最后死了。张立新记得,地震后没水喝,大家就去开滦游泳池里打水喝。
&&&&那时候,7岁的张立新已经知道“地震”这个词了。之前的邢台、海城地震,让当时唐山的家家户户都做了防护,比如在家里倒立着瓶子。但真的到了地震,那些根本都不管用。瓶子倒了的时候,房子都开始塌了。
&&&&地震后的唐山人,脸上总是木讷的。不但没有笑容,甚至连表情都没有,总是恍惚的。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张立新正在坐车,他听到地震的消息,当时就哭了。过去那么多年了,他又想起来唐山地震时的样子了。
张玉娥 看着垃圾山变成大公园
&&&&●人物档案&女,37岁,唐山五中教师
&&&&张玉娥曾经的家,就是在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会场里面。那里曾经是一片垃圾山和一个深不见底的湖。
&&&&张玉娥说,她小时候住的地方,叫做刘家过道,那一片都是平房。地震时,张玉娥的父亲就住在这里。她所有关于地震的回忆,都来自于她的父亲。那时候家家都穷,住的都是毛坯房。地震时,父亲躺在炕上,房顶、墙上的坯子一块接一块地往脸上砸。等到跑出来的时候,脸上已经几乎掀掉了一层皮。
&&&&从废墟里跑出来,父亲就用双手去挖。当时是夜里,房子全都倒了,附近全都平了,也分不清楚左邻右舍了,只能见着废墟就挖。当时,张玉娥的姥姥腿被砸伤了,被解放军战士送到了河南。那一年多,家里就和姥姥失去联系了,都以为姥姥没了。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家人都很煎熬。
&&&&后来,解放军帮助盖起了简易房,张玉娥就出生在简易房里。等到她长大记事了,就记得家门口有座垃圾山。一到夏天,家里就不敢开窗户,味道能直接窜进家里来。
&&&&她记得,曾经有人为她介绍对象。从五中接她下班出来,送她回家。但送了一次之后,人家小伙子就不愿意了。“这是啥破地方啊。”张玉娥说,家里都没有下水道,所有脏水都只能往外泼,路上总是泥泞的。到了下雨天,根本就不敢穿白色的衣服。一到晚上,湖边都是阴森森的。她回忆,在她上中学的时候,每天上下学要经过一片小树林,小树林就是唐山城乡的界限。她所住的村庄,一边是垃圾堆满的山,一边是挖矿造成的塌陷坑。大坑深不见底,已经渗满了水,变成了一个大湖。后来经过改造,垃圾山和塌陷坑被改造成了南湖公园,成了现在的世园会会场。张玉娥一家也拆迁,住进了新房子。她家原来的位置,已经变成了南湖公园,也就是现在的世园会里。她自豪地说,她家曾经的位置,就在现在世园会中心广场的凤凰台北边不远处,现在已经是一大片园林了。&
张玉英 很久不敢听到“妈”这个字
&&&&●人物档案&57岁,地震孤儿
&&&&全家9口人,7口在地震时遇难,只剩下17岁的她和15岁的弟弟。地震后的那段时间,张玉英是绝望的。
&&&&地震时,张玉英家房子塌了,她被埋在废墟底下。她找了根小棍,从碎砖烂瓦的空当里向外晃荡,才被外面的人发现,被救出来了。从废墟里出来,她才知道全家9口人里,7口都没了。“我就不想活了。”
&&&&没有帐篷,无处遮雨,她就躺在路边,和遇难者的尸体并排躺在一起,睡了几天。她想死,想上吊,但连棵树都找不到,像样的树都被震倒了。附近的邻居们,很多家都是“全家都没出来”。
&&&&街坊们帮着她,支起了一个“人字”帐篷。地震后的四五天,她几乎没吃东西,只吃过一个街坊们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倭瓜。“大家传着吃,这个一口,那个一口。”
&&&&接下来几天,邻居们开始捡废砖头盖房子。她几天没吃饭,又瘦又小又黑,腿也被砸坏了筋,没力气捡砖。那时候,她弟弟总到处跑。她哪儿也不去,就在自己家房子的废墟上坐着。
&&&&解放军战士们来了,帮着盖房子,她就遇到了几位解放军战士。高连长、张技师、高排长,还有一位文书。他们帮着张玉英盖起了房子,看她精神恍惚还一直放心不下。
&&&&地震后,张玉英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太好。那几年,她经常买东西的时候,要么就是忘了给钱,要么就是忘了拿东西。
&&&&直到结婚以后,虽然她的婆婆对她很好,但她一年多的时间都叫不出“妈”字。听见别人喊“妈”,她也会回头,但回过头去才想起来,妈已经没了。那一年多,她不敢先开口跟婆婆说话,就是为了避开叫个“妈”字。
&&&&40年来,当年的几位解放军叔叔都已经白发苍苍,却仍然一直没忘了张玉英。他们不知道张玉英的名字,只知道她的小名“小贵女”。
&&&&直到今年,在政府等各方面的帮助下,高连长等几个人终于回到唐山见到了他们惦念了40年的“小贵女”张玉英。&
洪浩生 盼着唐山的空气越来越好
&&&&●人物档案&66岁,退休老人
&&&&1976年,对洪浩生来说是悲喜交加。悲的是,地震中不少亲戚朋友罹难;喜的是,儿子在震后平安出生了。那一年,洪浩生26岁。“我是捡回了一条命。”洪浩生说,那晚,他爱人下班后竟然没回家。天黑了,洪浩生越想越不对劲儿,于是骑自行车到十多里地之外的岳父家找媳妇。夫妻俩在地震中活了下来。
&&&&同众多劫后余生的唐山人一样,洪浩生们开始重建家园。1980年,洪浩生住上了单位分的公租房,这一住就是20年。如今,他和儿子都住上了楼房,两套房子在楼上楼下,总面积170平方米。2007年,洪浩生退休了,但是他的生活比上班的日子还丰富多彩。他既是所在小区惠民园社区的党委委员,又是17网格的党支部书记。他还组建了合唱团,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
&&&&很快,单纯的娱乐已经无法满足洪浩生以及身边的退休老人们了。考虑再三后,他们组建了桑榆智囊团,这个名字,取自刘禹锡的那句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在洪浩生的带领下,老人们广泛收集居民意见,积极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针对小区建成后没有路灯和庭院灯的问题,智囊团的成员们找到相关部门的领导,通过协商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还发现,小区有6385户居民,其中有2万多人上下班,但是,每天经过小区的只有一趟公交车。出行难的问题,摆在智囊团成员的面前。很快,洪浩生他们提出了多种合理化建议,而且找到主管领导进行协调。没多久,途经小区的公交线路增加到了7条,彻底缓解了居民上下班通勤难的问题。
&&&&惠民园社区的住户中,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占了将近70%。由于社区里没有银行,人们领工资不方便。于是,智囊团的成员们群策群力,先后和多家银行的负责人沟通,最终,中行、工行、建行、农行、交通、招商银行六大银行都悉数入住惠民园社区,居民存款、领退休金方便多了。说到下一步的打算,洪浩生说,想为改善唐山的空气质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希望唐山的空气质量能越来越好,毕竟,老进入全国污染城市排行榜前十名的滋味不好受。&&
齐 &伟再过几年谁来照顾我们?
&&&&●人物档案&48岁,唐山康复村现任村长
&&&&齐伟住在康复村里,也是这个村的村长。这个村没有农田,也不是自古形成。这个村的历史只有24年。
&&&&1992年,50多位唐山截瘫疗养院的患者自愿重组家庭。政府照顾他们,为他们解决住房问题,建立了康复村。这些截瘫患者,大多是在大地震中落下了残疾,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齐伟并不是在地震中落下的残疾。选他担任村长,是因为他是康复村里最年轻的。康复村建成以来,齐伟已经是第五任村长。前面几任,或是因为去世,或是因为身体原因陆续离职。现在的康复村里,一共有37名截瘫村民,从48岁到70多岁。有些村民,把父母接来一起住,照顾他们的起居。更多的人,则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康复村的房子分成8排,一共26户。每一户的面积为40平方米,后来扩建到58平方米。每一户的屋里有厨房有厕所,想上厕所,拉开推拉门就能进去,就是为了方便截瘫患者使用。
&&&&康复村的村民们,很感谢政府的照料。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已经很难照料自己。由于多年没有工作,他们领到的退休金很微薄。即使算上政府的补助金,每个月的收入最多的只有两三千元,少的只有几百元。一些村民到村外摆摊,配钥匙、做小买卖,挣一点零钱。更让他们伤心的,是没有孩子。康复村最初的50多位村民,都是从截瘫疗养院转来的重组家庭,很多人已经无法生育。住进康复村24年来,只有零星的几户有了孩子。最近几年,康复村的村民们患病的很多,就连村长齐伟,这位最年轻的村民,去年也大病一场。村民们说,再过几年,他们不能自理了,也就真的没人照顾他们了。三年前,村里建起了活动室。闲暇时,村民会聚在这里打牌、聊天。活动室的墙上,悬挂着各方爱心人士的慰问照片。墙上,还挂着康复村的标语: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易权斌 希望北京人都来唐山转转
&&&●人物档案&50岁,旅游公司老板
&&&&说起唐山正在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易权斌就有说不完的话。也难怪,做了这么多年的旅游,终于迎来了史上最好的时期。“举办世园会,每年能给唐山增加近百万游客,这还是保守的数字。”
&&&&地震那年,易权斌10岁。当时,他住在唐山市玉田县与天津蓟县交界的地方。那天晚上强震袭来,他急中生智一脚踹开窗户跳了出来,好在住的是平房,他毫发无损。很快,两个弟弟也都跑了出来,全家人有惊无险。
&&&&1983年,易权斌参加工作,先后在丰润县公路段、唐山机务段工作过。1998年,他选择了下海。之所以选择旅游行业,除了个人爱好,也有机缘巧合。因为下海前,他在工会工作多年,经常组织一些老干部、劳模去疗养,因此去过很多地方,也熟悉了旅游业务。他觉得,这是个朝阳产业。于是,从2000年开始,他创办的旅游公司开门营业了。
&&&&唐山不是大城市,旅游市场的规模跟北京没法比,但是,唐山的旅游也有自身的特色。“不食周粟”、“老马识途”等典故就出自唐山。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在唐山留下了不少文物古迹。清朝末年,“洋务运动”在唐山兴起。到20世纪20年代,唐山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中国最早的重工业城市,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为了做大做强唐山的旅游市场,易权斌加入了京津冀旅游联盟。通过这个联盟,吸引更多的北京、天津游客来唐山旅游,同时组织唐山市民参加北京一日、二日游以及天津游。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这个联盟,每年有十多万外地人,主要是北京人来唐山旅游。“世园会开幕后,来唐山旅游的北京人更多了。”&易权斌说,世园会的水面面积相当于3个杭州西湖,风景宜人值得一游。除了世园会,易权斌还会向游客重点推荐工业游,带人们参观唐山陶瓷厂、曹妃甸工业园区。如果时间富裕,会建议游客们去乐亭国际旅游岛、清东陵等景点休闲游。
赵以松 至今保留着救命的大立柜
&&&&●人物档案&52岁,唐山市科技干部进修学院院长
&&&&30年后,赵以松想到要把地震记录下来,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连环画。
&&&&一本《回眸唐山大地震》,一共有94幅画作。2006年的4月,他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创作,每天画几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完成了。看上去挺快,但他说,这本书的腹稿,其实已经打了30年了。
&&&&1976年地震前,当时家在唐山的赵以松一家,早已听闻了地震的传言。赵以松说,从邢台、海城地震后,唐山当地一直就有地震的传言。但传了一阵,就平静了。当年4月份,赵以松所在的学校开了大会。“学校的大喇叭里广播,说唐山会有大地震,震中就在路南区,震级非常大,时间就是6月份。”回到家一说,引起了赵以松父母的注意。
&&&&当时,赵以松一家住在很旧的平房里,房梁都是凸出来的。为了防震,他的爸爸买了几个大立柜,摆进了家里。大立柜靠着一面墙,对面是窗台。赵以松说,这个措施果然起了作用。
&&&&地震时,房子塌了,房梁掉下来了,正砸在屋里。所幸一头架在大立柜上,一头架在窗台上。赵以松一家6口就从中间的狭窄缝隙里逃出来,活了命。赵以松住的平房大院里,一个院子40口人,只活了16口人。
&&&&地震中,赵以松的家人虽然没有伤亡,但他的很多好朋友都遇难了。当时,他刚小学毕业。他还记得,小学毕业那天,他和很要好的同学小强在铁路桥上分别。想着就要升入不同的中学,以后见面的机会就变少了,小强就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永别了。”没想到,一语成谶。
&&&&地震后,他从废墟里逃出来,再去找小强,却连小强的尸体都找不到了。赵以松回忆,当时的地震传言传了很久。他记得,第一次地震传言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柜子码到了炕上。但后来,柜子又慢慢被撤下来了。到后来再有地震的传言,很多家已经不以为然了。震后的40年,赵以松搬了3次家。从帐篷搬到简易房,从简易房搬到平房,从平房搬到高楼。现在,赵以松一家住在高楼里,但仍然保留着当年那几个救命的大立柜。
王世利 利用北京资源搞活唐山市场
&&&&●人物档案&48岁,演艺公司老板
&&&&初见王世利,感觉他像个影视演员。互换名片后才知道,他的工作跟演员还真有些关系——唐山盛世星光演艺公司老板。
&&&&人生如戏,不仅仅靠演技,还要靠运气。那一年王世利8岁,那一晚的经历,他这辈子都无法忘记。当时,他和父母、姐姐、两个哥哥都在睡梦中,突然被剧烈的震动惊醒了。迷迷糊糊中,他们赶紧往外跑。等跑出来后才发现,二哥还在屋里,而且被房梁压住了大腿。父母安顿好他们后,赶紧想办法将王世利的二哥救了出来,大腿只是被压住了,没受伤,全家人算幸运的逃过了一劫。顾不上别的,王世利的父母开始救邻居。救出来没受伤的邻居又接着投入到救人行动中,渐渐的,救出来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从此成了一辈子的朋友,逢年过节,他们都会聚一聚,那感觉比普通的亲戚还要亲三分。
&&&&王世利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首钢的下属公司迁安首钢当工人。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来北京。那时,为了支援北京首钢建设,经常要从迁安首钢抽调人手去帮忙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在北京的经历,开阔了王世利的眼界,也让他萌生了下海的念头。一番思考后,他决定做家用电器的生意,那是1995年,同为60后的黄光裕在家电行业正干得风生水起。最终,王世利没有成为唐山的黄光裕,由于竞争激烈,他决定转型。经熟人介绍,王世利开了家演艺公司,起初的业务是筹办婚礼庆典,后来逐渐涉入大型的演出活动。搞大型演艺活动,离不开北京的资源,正因如此,来北京成了王世利的家常便饭。从过去的坐绿皮火车、大巴车,到现在的动车、高铁,从唐山来北京越来越方便,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有时比从北京的南城到亚运村都快。
&&&&谈到将来的打算,王世利说,要充分利用北京的资源,并结合唐山自身的优势,盘活唐山的演艺市场,同时让自己的演艺公司越办越红火。
赵凤兰 让“乐亭大鼓”传承发展
&&&&●人物档案&赵凤兰,“乐亭大鼓”艺术家
&&&&“乐亭大鼓”是唐山市乐亭县流传几百年的民间艺术,在唐山有很大影响力。15岁时,颇有艺术天赋的赵凤兰拜师艺术家靳文然,继承了老师节奏轻快、行腔流畅、韵味醇厚、优美动听的演艺特点。同时,她还根据演唱题材和人物所处的环境,不断完善每一个角色。
&&&&唐山大地震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界改行后,赵凤兰和同样从事这门艺术的丈夫贾幼然,被安排到开滦煤矿下属的矿区工作。赵凤兰在食堂卖饭,贾幼然在粮站打杂。后来,二人被调入矿区宣传队进行“助产”表演。
&&&&地震发生当夜,赵凤兰刚结束慰问演出,吃了口饭在屋内睡下。凌晨3点时,丈夫贾幼然总感觉天气闷热,怎么都睡不着,便翻出好几天的《参考消息》看。这时,室外刮起大风,雨点叮当地敲打窗户,天色红的像六十瓦灯泡,巨震接踵而至,屋里的暖壶蹦起来一米高。哗一下,房子倒了,赵凤兰和贾幼然一睁眼,不知怎么被震出了房间。
&&&&第二天,夫妇二人回到矿里报到。震后第五天,贾幼然作词作曲,赵凤兰演唱,创作了以赈灾为题材的“乐亭大鼓”。“东歪歪,西晃晃,地震砸了我的小屯儿,解放军把我救上了飞机”,赵凤兰唱着这些歌词,在废墟上开始了赈灾表演。经历灾难的人听到这些旋律,脸上终于有了点表情。
&&&&地震后,赵凤兰夫妇调回市里,继续从事“乐亭大鼓”表演工作。退休后,贾幼然在戏校工作,为学习“乐亭大鼓”的年轻人讲课。
&&&&“旧社会,谁管那些唱大鼓的人呢?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有国家出资扶持,我们就应该承担起传承人的责任,把技艺倾囊相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迷上了“九腔十八调”的唱腔。
&&&&但是,赵凤兰夫妇也有新的烦恼,虽然国家给他俩很好的待遇,但学完“乐亭大鼓”的孩子,很快面临就业问题。有些孩子彻底转业,让他俩觉得可惜。作为唐山本地艺术的传承人,这对七旬老人,正琢磨着“乐亭大鼓”的未来发展问题。
朱德芹 过平淡幸福的生活真好
&&&&●人物档案&64岁,康复村村民
&&&&64岁的朱德芹在康复村已经生活了24年。走进她的家,迎面就是宽达1米的大门,进门处设计了一个缓坡,坐在轮椅上进出十分方便。和一般家庭的家具与设施相比,考虑到截瘫人员要长期坐在轮椅上活动,所以高度设计得比较低矮,窗台、衣服架、桌子、床等等,全都低了一些,而且设计得更加人性化,推开床边的推拉窗,就是厨房和厕所。而且屋内的床设计得特别宽大。“因为考虑到我们这些高位截瘫的人上厕所什么的都不方便,所以需要更大的床。”
&&&&要说起康复村的建成,不得不提到朱德芹的老伴王宝占。1988年,王宝占被国家选派到日本参加国际残疾人马拉松大赛,在那里,他看到了一些残疾人集中居住的小区。社区里的无障碍设施让王宝占心动不已。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不少人和他一样,成了高位截瘫。因此,回国后,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向有关部门呼吁筹划建立康复村。
&&&&在住进康复村前,朱德芹一直在截瘫疗养院生活,所有的生活起居全都靠医生和护士的帮忙和照顾。刚开始独立生活,朱德芹还有些不适应。朱德芹在4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被坠落的重物砸到了颈椎,导致胸部以下都没有了知觉。一个晚上,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后来,朱德芹和王宝占结了婚,有了彼此的依靠,又住进了康复村,开始了新的生活。从入住康复村开始,朱德芹和老伴开始独立应对生活:去医院取药、出门买菜、打扫房间、清洗衣物、自己做饭吃……逐渐摆脱了对他人的依赖。朱德芹的身体状况虽然不太好,但她依然乐观:“主要是心态好,能够活下来,享受今天这么好的生活,我没有理由不去珍惜。”而更令人感叹的是,因为高位截瘫,很多人的身体并不好,虽然这些年陆陆续续有些老村民已经过世了,但是不少人打破了当年被医学界专家预言最长寿命是15年的魔咒,继续着自己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力唐山精神是什么?
&&&&●人物档案&47岁,创业公司老总,保定人
&&&&初次见面,王力送的见面礼是一本书:《唐山四十年》。书是他编辑的,作者是61个普普通通的唐山人,他们用自己的笔回忆40年前的那幕惨剧。
&&&&说起编书的初衷,王力说,是想在40年这个时间节点,给那些想说些什么却一直没有机会的普通唐山人提供一个出口。
&&&&1969年,王力出生于河北保定,距离唐山约300公里。地震那年,王力7岁。他说,当时感觉有明显的震动,地震后全家人在父亲挖的窨窖里住了一个多月。那时候的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将来会跟唐山发生如此紧密的关系。
&&&&从河北大学毕业后,王力去了秦皇岛。待了两三年,他又回到保定。1998年,决心出门再闯荡一番的王力来到北京,先后在《名牌时报》、《北京楼市周刊》、《中国改革报》、《北京娱乐信报》等单位工作。
&&&&2006年,王力选择离开北京,来到了唐山,因为,他娶了个唐山的媳妇。从此,王力的人生坐标定格在了唐山,转眼间已经十年。而这十年,也正是王力的事业逐步走向成功的关键时期。
&&&&“唐山十年,对我来说是创业的十年。”王力说。去年5月,他创建的科技公司金麦科技在沪市四板挂牌;今年5月,他创建的唐山市第一家创业孵化基地升格为省级众创空间,入驻的企业多达39家。孵化基地的命名也很有创意——创e工厂。
&&&&王力说,之所以能走上创意产业这条路,要归功于在北京打拼的那些年。“在北京的那段日子,是我学东西最多的时期。”
&&&&在王力看来,京津冀一体化给唐山提供了充分发展的好机会。没有在北京生活的巨大压力,却能跟北京共享发展的机会,这是唐山的优势之一。
&&&&“从废墟上再建一个崭新的唐山,这就是唐山精神;从别人没有做过的地方做起,而且要做得比别人出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创业精神。”正是看到了唐山精神的巨大发展空间,王力坚定了扎根唐山的决心。
&&&&关于唐山的未来,王力显得很有信心。他说,过去的唐山背靠凤凰山——靠山吃山;今后,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唐山的发展必然要华丽转型面向大海——靠水吃水。&
黄俊杰 在唐山解决了“个人问题”
&&&&●人物档案&34岁,首钢京唐公司炼铁作业部,湖北黄石人
&&&&黄俊杰是新一代的首钢人。2004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的他,应聘来到首钢。在北京生活了四年后,又随首钢来到了曹妃甸。在听说首钢要搬时,黄俊杰非常担心他的“个人问题”,在北京他一直没交女朋友,如果搬到曹妃甸,他感觉就更没有机会了。
&&&&带着忐忑与忧虑,黄俊杰随大部队来到了曹妃甸,“那时,这里到处是沙滩,连一棵树也没有。”没想到,在这里他收获满满。当时要建新的高炉,他有机会了解到高炉及配套设施的全部建造过程,“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更重要的一个收获是,在此期间,他找到了女朋友。女孩是父母为他介绍的,和他来自同一个地方,2010年,他们结婚了。如今,女儿已经4岁,他们一家三口在良乡大学城附近的家里,幸福地生活着。
&&&&黄俊杰每周只能回家一次,回去也呆不了太长时间,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现在正是女儿黏爸爸的年纪,每次黄俊杰回家,女儿高兴得不得了,而每周日下午,女儿就会舍不得爸爸走。黄俊杰家住10楼,每次离开家门,走出小区时,他的爱人会抱着女儿在窗口望着他,只是他不敢回头,他知道,只要他一回头,他的脚就难以再往前迈进一步。
&&&&因为必须保证高炉24小时运转,黄俊杰所在的部门工作节奏非常紧凑,为了保证正常运转,午餐都是食堂给他们送。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下,个人的生活容不得半点意外。有一次,黄俊杰的房子因为水管破裂,漏出的水把楼下都泡了,正巧爱人带着女儿回了老家,而黄俊杰又必须在岗位上,无奈之下,他只好打电话让小区物业把他家的门直接撬开,进去修水管。
&&&&于他而言,这里的生活很难说非常满意。但他已经学会了慢慢去适应,家人也渐渐理解了这份工作。有一年,黄俊杰被评为优秀员工,他把爱人和女儿接到曹妃甸玩了一趟,全新的钢铁厂完全超出她们的想象。黄俊杰的爱人回去告诉他,“没想到钢铁厂这么干净。”&
白仲颖 一条宽马路让我留在这里
&&&●人物档案&55岁,唐山宏冶机械集团公司总经理,秦皇岛人
&&&&第一眼见到白仲颖,很难将他和总经理的身份联系在一起,因为他的身上丝毫看不出老总的架子,他永远穿着蓝色的工服。
&&&&白仲颖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唐山人,他的老家在秦皇岛。但从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这里,他在唐山生活工作了34年,白仲颖的根已经深深扎在了这里。
&&&&1977年10月,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年仅16岁的白仲颖便脱颖而出,考上了中国矿业大学。当时因为年龄小,白仲颖喜欢和年长一些的同学一起去旅游。
&&&&“放假了也不回家,我去北京、天津还有唐山玩。”那时候唐山刚刚开始重建,留给白仲颖印象最深的就是唐山的马路。“尤其是新华道,修得特别宽,所以我想以后这座城市一定会发展得很好。”毕业那年,学校的老师想让白仲颖留校任教,但是被他拒绝了,他执意要分配到唐山工作。
&&&&就这样,1982年,白仲颖被分配到开滦煤矿,成了一名技术员。刚开始工作时,白仲颖也跟着下煤矿,后来他又到西南大学继续深造,换了专业,开始钻研模具,最初是做冶金设备,后来做石油设备。
&&&&如今,唐山冀东油田使用的抽油机就是他发明的专利。和传统抽油机相比,白仲颖的抽油机不仅占地小,还实现了智能化和远程操控。“工人不用老在现场盯着,用传统机器的话,如果赶上买菜做饭,还得两个人轮换着,而现在只要有人在监控室里,就能随时观察机器的运行状况了。”如今,白仲颖的设备已经沿着“一路一带”,出口到阿富汗、巴基斯坦等中东国家。“那里我也去过,出去要坐防弹车,车后面架着机枪,旁边坐着拿枪的保镖。”
&&&&除了产品出口到国外,白仲颖的企业还设立了西南大学博士工作站,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
&&&&白仲颖说,这些年他看到了唐山的巨大变化,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民生,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随着车辆的增多,原先宽阔的新华道也开始堵车了。
&&&&白仲颖在唐山待了34年,比在家乡待的时间还长。他说,吸引他的是唐山在机械制造上的底蕴。
袁天祥 在这里落脚扎根挺好的
&&&&●人物档案&32岁,首钢京唐公司炼钢作业部,内蒙古赤峰人
&&&&在首钢京唐公司里,问起员工们最羡慕的是哪些人,“双职工”肯定是答案之一。为什么会这样,不是好多人还不想夫妻俩在一个单位吗?一切的根源,都在于首钢京唐公司的小伙子们太多了,男女比例不是太协调。而厂区又位于曹妃甸,远离市区,以至于小伙子们不好找对象。
&&&&袁天祥来自内蒙古赤峰,他是个幸运的小伙子,属于大伙儿羡慕的双职工。他和妻子是大学同学,而且都学的冶金专业。2008年从大学毕业后,袁天祥和妻子双双应聘到首钢京唐公司。据说京唐公司的领导也为单身员工们的终身大事发愁,所以经常安排职工和周边地区的单位搞联谊,可惜作为钢铁企业的职工,“理工男”们大都不善言辞,以至于在见到姑娘们时,半天说不出两句话,把组织者们急得团团转。因而在招工上,公司就特别支持夫妻双双来应聘的好事儿,因为双职工往往会在单位踏踏实实地工作。
&&&&事实也正是如此。袁天祥刚来到曹妃甸厂区时,尚属于建设阶段,黄沙漫天飞舞,耳朵、嘴里经常有沙子入侵。但是,刚从大学出来的小伙子没有退缩。他说:“我学的就是冶金专业,就想到大型钢铁公司工作。到曹妃甸时,厂区正在建设,我正好能经历一个工厂从建设到设备安装、调试、投产的一系列过程,这是我到其他任何一个工厂都学不到的宝贵经历。”
&&&&工作了8年,袁天祥已经是炼钢作业部的部长助理,他妻子在首钢京唐公司产品研发部工作,夫妻俩在唐海买了房,还有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四岁,小儿子两岁。每天下班回到家,已经7点了,他还要陪儿子踢会儿球,然后再休息。第二天6点40分,他就要赶到办公室,主持炼钢作业部的早会。
&&&&在首钢京唐公司,类似于袁天祥这样的小伙子还有不少,他们在曹妃甸厂区落脚,并慢慢地扎根,最终成家立业,成为唐山的一分子。
鲍粮库 唐山的年轻人越来越有想法
&&&&●人物档案&45岁,贸华集团高管
&&&&2013年,鲍粮库被公司派至唐山,开始了他的“双城记”。每周,鲍粮库要在北京与唐山之间来回一两次。虽然北京与唐山的交通在不断改善,但对于需要赶上班和下班时间点的他来说,两地的交通还需要改进。“尽管有高铁,但车次有点少,赶时间的时候还要去天津倒车。”今年7月,北京到唐山增加了一趟早上的高铁,鲍粮库觉得方便了不少。
&&&&初到唐山,鲍粮库印象最深的是,作为近代工业发源地、第二产业非常发达的唐山,城市建设并不是太好,高楼不多。另外,唐山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高,商场、餐饮等服务业差强人意。鲍粮库虽然住在生活气息比较浓厚的路北区,但他依然感觉吃早餐的地方比较难找,“要么在路边吃个煎饼果子,要么就是面条,品种不是特别丰富。”
&&&&在他住唐山的三年里,这个城市有了明显的变化,高楼越来越多,商业综合体也越来越多。当然,随着车辆的越来越多以及城市道路规划的相对滞后,堵车现象时有发生。鲍粮库感觉不少唐山人开车比较猛,不太遵守交通规则,不过,现在唐山也开始实施严厉的交通措施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在路口拐弯压实线都会扣分,违章停车,在北京是贴条,这边除了贴条甚至有可能被直接拖走。”
&&&&最近,他受“双创”氛围的影响,开始尝试把北京的创业机制引入唐山。他和几个朋友在唐山开了一家咖啡馆,开办创业孵化器,帮助唐山有想法的年轻人。为此,他不仅把创业课程引入唐山,还引入一些好的项目做路演。后来,他把唐山的一些创业项目输送给北京,虽然最终投资的不多,但鲍粮库还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唐山年轻人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鲍粮库认识的一些与钢材相关的唐山个体企业主,现在也纷纷开始转型,往社群、互联网等新兴领域转,他们还经常到北京参加培训和交流。
&&&&最近一两年,鲍粮库明显感觉到,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趋势下,两地的交通联系越来越密切,政策也越来越明朗。他认为,唐山的第二产业基础比较强,如果能够吸引更多高科技产业转移到这里,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唐山将受益颇多。&
李建平 还需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人物档案&李建平,49岁,财政局职工
&&&&49岁的李建平看上去要比实际年纪年轻不少,紫色的长纱裙很别致,透着这个年纪的人少有的时尚和讲究。
&&&&李建平自从跟丈夫从北京到唐山定居,已经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十多年,如今女儿已长大成人,到国外上大学,丈夫则到深圳工作,因工作无法抽身,她一个人留在了唐山。
&&&&在唐山生活多年,李建平也算见证了唐山近十年的发展,作为一个外乡人,没有“原乡”观念羁绊,她对唐山的认识也更为理性一些。
&&&&在她眼中,唐山的物质生活与很多大城市别无两样,这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周围的人已少有人再谈四十年前的那场灾难,证明多数人已从历史中抽身。但从微观层面看,唐山有些东西变化仍然不大。“唐山还是一个以本地人为主的社会,外地人并不多,唐山生活节奏慢,唐山人更崇尚安逸的生活。”
&&&&李建平觉得唐山的城市形象确实在发生变化,比如正在举行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让人们印象中粗线条的唐山变柔软了,但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市民文化修养有待提高也是事实。&“唐山大剧院终于建起来了,也请了一些高水平的乐团到唐山演出,但很多观众以前都没受过这方面的熏陶,现场拍照、乐章没有结束就鼓掌等现象屡屡发生。”李建平觉得,跟京沪广深等大城市比起来,唐山城市文化建设还任重道远。
&&&&她说,现在唐山在北京的人很多,很多孩子读完大学也会到北京工作。唐山要能留住人,吸引人才来工作生活,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很关键。
&&&&李建平现在每周都会到唐山歌舞团学芭蕾舞,“唐山人知道那个地儿的都很少”,她觉得跳舞是一种修养,即便自己已是人到中年,但年龄不是不学习的理由,“至少现在唐山还有了这样的学习班,收费也不贵,每节课30块钱,这可比北京便宜多了。”
这座城市正在悄悄改变
&&&&●人物档案&41岁,通信公司员工
&&&&在唐山,也有不少北京人,杨倩就是其中一个。杨倩是一家通信公司的员工,从2010年起,她就被派到唐山开拓市场。
&&&&来唐山工作之前,杨倩对这座素有“北方瓷都”之称的城市并不陌生。她在唐山有不少亲戚,小时候就经常到亲戚家玩,也认识了一些唐山的小朋友。不幸的是,在当年的大地震中,有的亲戚遇难,也有朋友成为孤儿。一夜之间,换了人间。长大后,杨倩再到唐山,专门去地震遗址纪念馆参观,“很惨烈”,她说,自己在参观时会默默地为幸存者祝福。有时候,她也会和唐山的朋友们谈起那场灾难,朋友们的脸上会出现一瞬间的悲伤,但稍后就会展现出更灿烂的笑容,把过去的悲伤转化成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我不是资深的吃货,但平时对吃还是有些观察的。”民以食为天,谈到唐山的变化,杨倩就从食物上开始谈起。比如每家每户存白菜、过年时才买些蒜薹和黄瓜,到如今街上各地菜馆和美食应有尽有,唐山和全国各地的城市一样,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唐山的街道拓宽了,住宿条件变好了,街道上的豪华车辆也多了。
&&&&“京津冀一体化后,北京和唐山之间的人员流动更多了。以前唐山的经济虽然在河北排名比较靠前,但仍是人才输出城市,技术力量不太雄厚。”杨倩介绍说,她所在的公司主要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合作,并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唐山现在高楼林立,但有的房间没有信号,手机无法接通。他们就会协助电信公司做现场勘测,并根据相关数据,设计出解决方案,提供给电信公司评审,然后再派人来安装、调试。再比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不少人担心大功率的基站有辐射,而她就在唐山推广一种小基站,对人体无伤害,甚至可以放到家庭中,解决网络、语言、定位等综合功能。
&&&&作为在唐山工作的北京人,杨倩深深地体会到身在异乡的思乡之情。她每周都要回家,每天都要给家里打电话,如果哪天实在太想家,就开着车回北京。她结识了不少有创业冲动的唐山朋友,同他们的交谈中,她体会到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正在悄悄地改变。&
孙秀丽 绿化不错很少堵车
&&&&●人物档案&孙秀丽,45岁,中硅融德集团大健康产业中心
&&&&孙秀丽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家住在望京。来到唐山不到一年的时间,她慢慢融入了这个城市,还有点喜欢上了这里。“绿化不错,很少堵车,是个宜居的城市。”
&&&&2015年12月,中硅融德集团的大健康产业中心落户唐山丰南区,孙秀丽和另一位同事就被派往唐山,负责推广量子医学。
&&&&初到唐山,经过一段时间的拓展,孙秀丽发现,唐山人非常讲究“圈子”,只要大家彼此成了朋友,你进入了这个圈子,事情就好办。因此,公司成立后的大部分时间,孙秀丽和同事的首要任务就是融入这个城市。人生地不熟,他们就以唐山的中小企业协会为支点,先是成为其中的会员单位,再和协会内的企业打交通,慢慢成为他们信任的朋友,有的本地企业主在遇到困难时,会对孙秀丽和她的同事说,“快来帮兄弟一把”。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公司逐渐站稳了脚跟,并逐步开展渠道建设。培养人际关系看似耽误时间,实则非常重要,孙秀丽说,有一家北京的企业来到唐山,先后派了两拨人,企业最后还是没开起来。
&&&&公司招聘了不少唐山本地的员工,孙秀丽也对唐山人有了认识,她发现,员工首要的要求是离家近,哪怕工资低一点都没有关系。有一次,她去离丰南区不远的路北区去招聘,有应聘者得知公司在丰南区时就说,“太远了,还得开车去。”面对这种情况,孙秀丽在管理制度上制定了不少人性化的规定,给员工配备按摩椅;为员工的父母提供免费的体检;员工心态不好时,可以申请不上班,工资照发等。
&&&&诸多现实的原因,使得公司发展并不令孙秀丽感到满意,“目前,我们对人才有更高的渴求,但也只能一步步来,先打好基础再说。”
&&&&最近,孙秀丽的老公来到了唐山,她不用每周来回折腾了。未来两三年,唐山将是他们生活的重心。“如果公司发展得好,不排除在唐山置业,长期生活在这里。”
&&&&●人物档案&55岁,首钢京唐公司宣传部
&&&&马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首钢人,在首钢已经奋战了38年。在曹妃甸,他就度过了11年的光阴。自2005年4月,马晓就来到曹妃甸,参与首钢新工厂的筹备。
&&&&如今,首钢京唐厂厂区内绿树成荫,马路上干干净净,错落有致的厂房以及平整的双向四车道,一改人们对钢铁厂的印象。但11年前,这里还是浅滩,现在4000余名首钢人生活的地方都是填海而成。因为当时国内还没有填沙造地的经验,他们请来了有着丰富清淤经验的上海航道局来造地。经过一年多的奋战,先是填出了12平方公里的陆地,后又造出了21.05平方公里,建造陆地所用沙子的体积,相当于建一条长600多公里(从北京往返曹妃甸)、高4.5米、宽八车道的高速公路。
&&&&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首钢除了开通每天往返于唐海、三加等地的班车,还开通了每周五回北京的班车。在吹沙造地的时候,班车都没有断过。从2005年开始,马晓乘坐班车频繁奔波于石景山和曹妃甸之间。他大致算了一下,到去年9月份,他有4160小时在班车上度过。“如果按照每天8小时工作制计算,我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是在车上。”马晓笑着说。
&&&&这么多年来,风雨无阻地在石景山和曹妃甸之间往返,给马晓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2011年的12月,一个周日的下午,马晓和同事们从石景山坐上班车去曹妃甸。从北京出发时,雾还不是特别大,班车就上了高速,结果走了一段雾渐渐大了起来,后来高速就封上了。雾一直没散,没办法,大家只好在高速上呆了一宿,凌晨五点半才到曹妃甸。到了工厂,大家喝了一碗姜糖水,稍事休息后就接着上班去了。
&&&&如今,不仅是首钢京唐公司,而是整个曹妃甸,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这里还看不到10辆车,三层小楼不到10栋。”马晓似乎也对这里有了感情,“这里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还是比较舒服。夏天比北京低四到五摄氏度,回到北京,感觉没怎么动就出汗,而从北京回来,穿短袖感觉还挺凉。”
十年有一年半在班车上
&&&&●人物档案&55岁,首钢京唐公司宣传部
&&&&马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首钢人,在首钢已经奋战了38年。在曹妃甸,他就度过了11年的光阴。自2005年4月,马晓就来到曹妃甸,参与首钢新工厂的筹备。
&&&&如今,首钢京唐厂厂区内绿树成荫,马路上干干净净,错落有致的厂房以及平整的双向四车道,一改人们对钢铁厂的印象。但11年前,这里还是浅滩,现在4000余名首钢人生活的地方都是填海而成。因为当时国内还没有填沙造地的经验,他们请来了有着丰富清淤经验的上海航道局来造地。经过一年多的奋战,先是填出了12平方公里的陆地,后又造出了21.05平方公里,建造陆地所用沙子的体积,相当于建一条长600多公里(从北京往返曹妃甸)、高4.5米、宽八车道的高速公路。
&&&&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首钢除了开通每天往返于唐海、三加等地的班车,还开通了每周五回北京的班车。在吹沙造地的时候,班车都没有断过。从2005年开始,马晓乘坐班车频繁奔波于石景山和曹妃甸之间。他大致算了一下,到去年9月份,他有4160小时在班车上度过。“如果按照每天8小时工作制计算,我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是在车上。”马晓笑着说。
&&&&这么多年来,风雨无阻地在石景山和曹妃甸之间往返,给马晓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2011年的12月,一个周日的下午,马晓和同事们从石景山坐上班车去曹妃甸。从北京出发时,雾还不是特别大,班车就上了高速,结果走了一段雾渐渐大了起来,后来高速就封上了。雾一直没散,没办法,大家只好在高速上呆了一宿,凌晨五点半才到曹妃甸。到了工厂,大家喝了一碗姜糖水,稍事休息后就接着上班去了。
&&&&如今,不仅是首钢京唐公司,而是整个曹妃甸,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这里还看不到10辆车,三层小楼不到10栋。”马晓似乎也对这里有了感情,“这里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还是比较舒服。夏天比北京低四到五摄氏度,回到北京,感觉没怎么动就出汗,而从北京回来,穿短袖感觉还挺凉。”
范国禄 老北京变成了半个唐山人
&&&&●人物档案&54岁,首钢京唐公司工程部
&&&&见到范国禄时,他正和同事凑在一起看设计图。这位已经54岁的老北京,是首钢外迁时第一批出来打前站的老员工。自从步入不惑之年,他就和唐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至于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成了半个唐山人。
&&&&范国禄是典型的首钢子弟兵,他父母是首钢职工,五个兄弟姐妹中,有四个在首钢工作。他的人生记忆中,从小到大,从上学到工作,都是在首钢的住宅区和厂区里,对他来说,首钢就是一辈子无法割舍的家。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离开位于石景山的首钢,来到位于河北的首钢。
&&&&“建设初期条件很苦,每天早上要从唐海县到工地,等各个施工单位都来了,就在露天开个会,挨个儿问一遍工程进展情况。去工地时,一步一个湿脚印,都是沙地,踩一脚水就出来了,干脆就脱了鞋拎在手里走。”范国禄还记得,有天晚上刮了一场大风,第二天早上一看,刚修好的一条路没了,全是沙子,只能看到马路牙子的模样。海边多风,在吹沙造地的那段时间,耳朵和嘴里总是少不了沙子,牙稍微动下,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类似于范国禄这样的职工,在首钢京唐公司有上千人,他们都是从北京过来的老职工。在曹妃甸上班时,平时住在宿舍,周末才能回到北京,“候鸟”是他们对自己的一种比喻。
&&&&不过,范国禄已经把唐山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乡,因为他不但在这儿工作,还在这儿买了套房。他乐呵呵地说:“前几年吧,觉得住在海边有些潮湿,住久了不太舒服,再加上岁数大了,长期和别人一起住在厂里的宿舍也不习惯,就在唐海买了套房,3000多元一平方米。家人偶尔过来,一起去湿地公园看看,吃点海鲜。这边气温比北京要低几度,夏天要舒服些,说不定以后退休了,每年还要到这边住一阵子,也算是半个唐山人了吧。”
陶海波 首钢码头竟能看到海豚
&&&&●人物档案&47岁&首钢京唐公司运输部
&&&&首钢京唐公司的码头是整个曹妃甸厂区里最美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笔直的海岸线,将首钢的码头和另外几家货运码头像糖葫芦一样串在了一起。陶海波黝黑的脸庞能看出在海边工作的痕迹,说起眼前这道独特的海景线,47岁的他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即便海风嗖嗖,那份自豪还是能听得一清二楚。他说:“我来到这儿的第一天就感觉特别好,在北京你哪儿能见得到海呀。”
&&&&首钢搬迁曹妃甸的一大原因,是因为这里是一个难得的深水良港,港口建成后,从国外进口的铁矿石从海上运来,直接上岸就可以送进冶炼车间,成品又可以从码头运走。这样的效率是在北京时无法比拟的。陶海波2008年来到京唐公司运输部,他回忆,当时报名到曹妃甸的人挺踊跃的,并不像外界说的,大家都不愿意来。
&&&&和大家想象得不一样,如今京唐公司码头的水质非常好,有人曾在这里看见过海豚。陶海波很为他工作的这片海自豪,“这里面鱼特别多,水母也不少。现在公司的技术非常棒,对环保也重视,作业很规范,所以海水质量特别好。只可惜作业区里不让海钓,看着鱼干着急。”末了,陶海波还不忘幽默一把,像个典型的北京汉子。
&&&&为了让员工有家的归属感,京唐公司在曹妃甸开发了一个房地产项目,员工可以优惠购买,陶海波也在那里买了一套,这算是他的第二家园。平日里,周五他会坐班车回北京,有时候家里人也会到曹妃甸的家来小住几天。当然,带家人到他工作的海岸边转转也是“规定动作”。&&
&&&&陶海波现在还记得家人第一次来曹妃甸时的情景,当时看到大海和码头里的万吨巨轮,儿子高兴得不愿意走。看到他工作的环境挺好,一直担心他的家里人心也落地了。
&&&&陶海波笑着问记者,“你知道整个曹妃甸最棒的海景房在哪儿吗?”想来知道人生地不熟的我们肯定答不上来,一边问,陶海波手指已经指出了“答案”——他手指的方向,是码头上一座座橘红色的门机(港口专用的门式起重机),穿过门机高大的机身能看到港口里停泊的巨轮,一眼望去蔚为壮观,“那就是这儿最好的海景房,坐在门机控制舱里,能看到渤海湾里的一切。”&&&
曹云明 淡化海水泡茶最好喝
&&&&●人物档案&55岁,首钢京唐公司能源部
&&&&曹云明是首钢京唐公司能源部海水淡化作业区作业长,操着一口浓浓的京腔,像是讲相声一般,给大家介绍首钢的环保技术,“现在整个京唐公司就是一貔貅,只吃不拉。”看到大家乐了,他说,“就是零排放的意思。”他介绍,首钢绿色环保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整个生产中废水、废气都做到了循环利用。
&&&&曹云明所负责的海水淡化项目,位于厂区一角,主体设备上规则地分布着榴莲表皮状的突起,像一个摩登的后现代建筑。海水淡化是首钢搬到曹妃甸后新上的项目,从法国引进,之后经过不断自主创新,已成为现在首钢最先进核心的技术之一,淡化的海水能达到纯净水的水平。“要不要尝尝我们的水。”曹云明招呼身边的大学生端上几杯淡化的海水。喝一口,不仅没有丝毫异味,淡淡的甘甜跟山泉水无异。“这水用来泡茶最好了”,看到我们的惊喜之情,曹云明笑着补充道。
&&&&海水淡化做到世界水平,京唐公司只花了不到十年时间。曹云明原来在首钢动力厂工作,2007年海水淡化项目筹建就来到曹妃甸,起初技术团队对海水淡化知之甚少,于是历时两年的钻研攻关开始了。在他看来,在漫天黄沙的荒岛创业,那种艰苦劲儿,跟当年石油大会战和三线建设没什么区别。日项目正式投产,&如今,海水淡化项目一天能淡化5万吨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北京时,首钢是著名的耗水大户,曹云明戏言,首钢搬迁后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帮北京节水了。
&&&&到首钢京唐公司快十年了,每周往返于北京与曹妃甸,来回近六百公里,不知已经绕地球多少圈了,曹云明没算过。“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山开平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