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中国认为中国没有一点希望了?知乎上各种新闻底下的评论上,到处都是说中国的不好,谁说好谁就

知乎CEO周源:千万不要站在上帝视角|知乎|周源_互联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知乎CEO周源:千万不要站在上帝视角
  新浪科技 孟鸿
  没人能说,只有那样做才是对的。
  因为在现实世界里,没法等量评估另一种可能。
  六年前,周源以记者身份,心潮澎湃的跨过大洋,第一次来到硅谷。而今,周源以连续创业者的身份,再次心潮澎湃的来到这里。人们提到他,通常会提到一个身份知乎CEO。
  知乎是一个知识性的问答社区,这是一个定义性的说法。与其他社区显著区别之处在于,知乎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都是建立在一问一答的讨论之间。尤其是,一个高质量的回答者,更容易通过文字表现出的特立独行、卓尔不群或灵光一闪,收获认同感和满足感。
  这种认同感和满足感,同样加成在知乎自己身上,甚至超过自我想象。
  比如这次周源带队来美国做宣讲,一站定在硅谷的斯坦福大学,一站定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出发之前,知乎团队对在硅谷的活动相对更加忐忑,然而情况出乎意料。斯坦福大学负责组织这次活动的黄海说,最初预计只有50人报名,结果是这个数字的四倍。
  实际上,过去的一年,是知乎创办四年来,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知乎社区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同比增长十倍,日活跃用户超过百万,新推出的移动端手机App知乎日报从0做到超过1500万下载,知乎日报单条阅读量可以达到50-60万……
  知乎最初两年严格执行不开放注册,只积累了40万注册用户。两相对比,足见差别之大。即便如此,这也是知乎克制之下的结果,负责用户增长的知乎副总裁白斗斗说,知乎并不追求高速膨胀。所以某种意义上,知乎也是一家“慢”公司。
  这跟周源的性格,有些许类似之处。李卓尔见证了周源从程序员转行记者,随后两次创业的过程。用他的话说现在的周源跟当初刚毕业相比,更加的低调沉稳。这种不张扬,现在生活在美国的李卓尔用了“Extremely”来形容,中文翻译是:极端地、非常。
  但是仍有用户在担心,害怕知乎这个社区,因为大批新居民的涌入而变味。这很好理解,有一次知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张亮和朋友一同前去乔布斯家缅怀,却遭到乔布斯邻居的持枪驱赶――太多外人前来,对与乔布斯在同一社区的居民造成了干扰。
  可是克制,不代表知乎甘心做一个小而美的社区。周源说他的下个目标,是服务一亿用户。在他向新浪科技描述的未来中,知乎会演变成一种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为了实现这个宏愿,知乎团队早早开始研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等书籍,学习如何能让一个社区更好的发展。结论之一就如周源所说:千万不要站在上帝视角。就是说,社区的建设者不要想当然的去构建社区,而是要适时的引导、顺势而为。
  比方知乎曾经推出某款产品,自认更好的服务了用户却最终被用户抛弃。
  另一个要为社区壮大做准备的方面,就是更好的技术和架构。这也是知乎到美国来的原因之一,寻找更好的工程师。更好的架构,能支撑知乎涌入更多的居民,开展更有效的区域测试;而更好的推荐和分类等技术,才能让新老用户在知乎更舒服的待下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中国互联网市场并不缺乏社区这种形态,而一个个社区从兴到衰的案例也不鲜见。尤其对于知乎这种高度依赖用户产生内容的社区而言,门槛相对于其他社区显著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知乎未来前景的担忧,一直多多少少的伴随他们成长的始终。
  “所以要有一个大目标”,周源说。只有群体基础足够大,才能支撑社区产生多样化的演进。目前正在执行的知乎2.0计划,核心就是工具化+社区化+开放。而对于更远的未来,周源也无法预计知乎会变成什么样子,也许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也说不定。
  就像知乎不曾预期他们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如此良好:如果把美国整体看成一个城市,按用户计算已是知乎排行榜上的第三名。
  这完全体现了知乎用户的特点。今年知乎公布的一份用户数据显示,北京知乎用户的中,月收入在1.2万以上的比例为30.84%;上海这个比例是26.5%、深圳是23.67%、杭州市23.44%。看起来知乎的模式,更容易吸引到高知、高收入的用户群。
  但是这个群体也并不好伺候。所以知乎每走一步,谨小慎微。在创新工场早期投资的项目中,知乎毫无疑问是商业化最慢的一个。直白一点说,就是最不挣钱的一个。尽管现在知乎也有一些营收,但是对广告主和展现方式等方面,均作了严格限制。
  创新工场合伙人易可睿(Chris Evdemon)也觉得知乎发展并不算快,但他并不担心太多。作为一个用户不断产生内容的社区,在知乎的体系上,已经自然衍生出了媒体红利的产物――知乎日报。未来还能衍生出什么,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那么,如果你说知乎这样做是错的,怎么证明?
  以下是知乎CEO周源在斯坦福宣讲的全文:
  我是周源,我来自于一个中国的创业公司――知乎。
  知乎是一个知识型讨论社区,我们帮助人们去分享已有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机会。虽然来自国内,但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其实不仅是大陆地区的用户,而是覆盖整个中文互联网,聚集了中文互联网上求知欲和分享欲都最为旺盛的职业人群。
  其实从数据上来看,湾区还有纽约,已经是知乎在海外访问量最大的两个地区了。有很多国内和海外的用户在知乎上交流彼此的工作体验和成长经历,相关话题的关注度都非常高;比如说在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在Dropbox,在Airbnb的工作体验是怎样的,都能够有在这些公司工作的真实用户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另一方面国内创业公司相关话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另外今天在座的基本都是知乎用户,大家对知乎现在的情况和成长的过程,以及国内的创业大环境还是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主动来一趟,来跟大家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 这是最好的回国创业的时机
  国内的创业情况,用火热一词来形容,足矣。
  我们公司在北京的中关村地区,离五道口不远的学院路上。这里被戏称为“宇宙中心”,当然是一种开玩笑的说辞,主要因为这里有三高三多,三高是说这里的“房价高、学历高和工资高”,三多说的是这里“程序员多,创业的人和民工多”。
  而现在的五道口,和当年的五道口已经有很大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来这个地方人的目的,他们心中的想法,和日常讨论的话题。当年,也就是99 年的时候,我到北京来上新东方的TOEFL 班,我的第一台电脑就是在海龙大厦里购买的,买完抱着一个大电脑主机和显示器挤公交车回家,一个车里还有好几个小伙子和我一样。现在,大家都在京东上买电子产品,早上下单,下午就送到。现在这里聚集了大批的科技创业者;你随便进入一家咖啡馆,就一定能够听到有人讨论你我都比较熟悉的话题――创业,做产品,融资,如何搭建团队。
  记得来美国的几天前,我在公司附近吃饭,无意中看到餐厅电视机里播新闻联播,CCTV 竟然做了一个专题叫“中关村的21岁现象”。里面有一个有趣的数据统计,说中关村科技公司的从业者平均年龄是33岁,46%在29岁以下,现在甚至有大批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是21岁左右,和在座的各位一样年轻。节目里甚至有人大胆推断说中国的Jobs、Elon Musk会从这代人中产生。
  无论如何,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创业氛围的愈加浓厚是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切实感受得到的。我有一个很好的创业者朋友,叫李天放,估计比在座的各位大不了几岁,他之前也在硅谷供职和创业,后来觉得国内的机会比较大,于是就在2012年的时候回国,到现在差不多花了两年时间,他就和搭建出的团队团队一期,做了一个移动应用叫“课程格子”,现在做成了中国大学生最受欢迎的校园应用。
  我另外一个朋友比李天放还要再小一点,他之前一直有一个梦想,要做一个电动汽车,但是他也不认识什么人,他是做互联网的,于是就把这个想法发到知乎上,后来就真的有很多汽车行业的,比如做电池的、做总线控制的、甚至做整车组装的人开始跟他联系,就真的开始动手干了;4 个月以后,这个电动车已经开始了第一次试驾。我还有一个朋友,原来是做投资的,是VC,帮助别人创业;然后他过去两年自己有一些想法,希望做硬件、做音乐。前段时间他跑来感谢我,说在知乎上认识了一个做硬件的朋友,两个人一拍即合,做了壹智能钢琴。
  创业不再是中国青年追求个人成功的事情,它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定义,是这代人的自我解放运动。解放的是怕风险的枷锁、解放的是怕别人指指点点,解放的是随波逐流的禁锢。当每一个人开始创业的时候,其实他就做了自己事业的主人。无论你是创业,还是加盟,当你有了这种勇气、抱负和信心的时候,就是力量爆发的时候。
  当然这么说,说得好像国内的情况有点太好了,想什么有什么一样。但其实我也是过过苦日子的,我第一创业的时候,条件就比较艰苦,当时找钱很困难,就要自己省钱,我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就吃一块大饼,因为要省钱嘛。后来我住的地方就是办公室,我住在公司二楼的一个小房间里,一呆就是两年,后来结婚都是在那里结的。这些当然都是一样老笑话了。但我想说的是,外部因素不重要,真正的内部因素在于创业的动力,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到底相信什么。
  在座的各位是幸运的一代,赶上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今天,在我看来可能是20、30年一遇的机会。在90年代初,那时候出生的人的父母,正好赶上上一波中国改革开放释放的红利,92年邓小平南巡明确向市场经济走的大方向,大批人才“下海”,然后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岗位开放向社会招募,那一批年轻人无论下海,还是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现在都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领导层;紧接着1998 年朱F基开启房地产商品化,住房的增值使这一代父母成为中国真正的中产阶层。这一代从年龄上看,正好是你们的父母,你们是幸运的一代的后代,优厚条件使你们中相当数量的人有条件和空间去试错,去创新!
  回到现在,就在刚刚过去的9 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融了200 多亿美元,一举成为美股市上最大的IPO。我相信,估计也没有人会怀疑,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中国科技公司在美国上市,这是过去积累的变化的一个质变,如果要把未来1-3年都有可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打印出一个列表,这将是一个很长的列表,有很多的知友已经做了这方面详细的功课,比如在过去2 年估值超越了10 亿元的互联网公司就有很长的一个列表,大家回头可以知乎搜索相关的回答。
  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中国公司赴美上市,证明一群人经过多年努力创造巨大社会经济财富这条路是可行的;另一方面,新的一代在崛起,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的更多更大机会的到来。正等待着我们。
  有心人会观察到,越来越多有才华、有专长的人都在干什么?他们其实都在纷纷离开体制、离开大公司、大机构。我们来的前几天,副总裁、新浪网17年的总编辑陈彤离职;去年美国上市的总裁离职,现在开始自己创业。像中年一代,朱云来从中金离职,央视一批知名主播离职,纷纷做自媒体。
  而再老一代,很多在过去20、30年中靠房地产致富的企业家都到了退休年龄,王石、王健林等等。牵一发动全身,这些领导者的位移,引起的一定是连锁反应,这些位移、裂变,所释放出的信号,传递的信息、预示的机会、能量之大之多,在座聪明的同学应该好好关注一下。
  当这些变化不断发生的时候,你一定要有所行动,如果我们只是纸上谈兵,那任何变化,无论好的、坏的,其实都和我们没有关系。
  - 知乎在做什么,知乎接下来会做什么
  说了这么多我个人关于大环境的观察和判断,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知乎。
  互联网所产生的改变,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不断提升线下生活的效率,电子商务也好,O2O 也好,租车,这些都是;原来依靠人力完成的事情所需要的人会越来越少,这个过程非常像工业革命。第二类则提升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品质,各种社交网络,新型的资讯渠道,甚至像弹幕文化,bilibili 这类产品的火热都是第二类改变力量的体现。
  这两类力量是有紧密的联系的,当线下生活效率被越来越提高,有更多时间的人们自然会进行更多的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是要追求品质的,要追求丰富多彩。
  而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各种沟通、交流、讨论,各种连接人与人,进而生产内容的场景,品质都不够好。中文互联网上大部分社区都充斥着灌水和垃圾信息的情况大家一定都有所感受。我自己举个例子,在知乎之前我还做过一家公司,是上一次创业,最后失败了。在失败之前,我跑去中关村找张亮和黄继新请教怎么办?当时也很着急,后来一聊,发现他们有很多思路、信息是我没有掌握的,很有价值。当时我就很感慨,空间和地域的阻隔影响太大了。我之前和他们的关系已经很好了,但我在创业过程中,缺乏长期的固定沟通连接。现在来看,要是那个时候有知乎就好了,大家要知道,现在创业者在知乎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如何做这个,如何做那个,都会有具备实际经验的人来给你分享一手资源。上周,俞军(百度早期的传奇人物)还出现在知乎上,分享他做产品的体会。
  我们今年还把创业的内容集结了一下,出了一本书,《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这本书是在美团上众筹出版的,当时是创造了美团历史上最快的一单,10分钟,1000 本全部销售完了。今年这本书已经接近10万册,一下子登上了畅销书热榜。然后一堆出版社跑来问我们是不是要做出版了,我们说不是,我们搭建的是一个帮助大家分享和组织彼此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平台,社区才是知乎的核心力量。我们也很高兴知乎成为了很多人群的精神家园和知识中枢。而这一点就是我们做知乎的原因,是初心和出发点。
  大家都知道在知乎发展的头两年,这个社区一直是邀请制的,没有邀请,你没有办法注册。但在两年之后,我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到底是小而美还是大众?
  其实我在2012年10月份之前,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那时的明确情况是,知乎是经过了接近两年的邀请制发展后,速度有点过慢了,就像是一个人口基数停止增长的城市,开始渐渐缺乏足够的多样性。
  那时知乎需要一次改变。2012 年国庆节,团队一直在不停思考几个问题,怎么能让新用户以更快速度增长?怎么将知乎的价值推广到更大众用户群?如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怎么提高用户黏性?什么样的产品形态能对外全面开放?
  我们当时的思考是,知乎应该全面开放,但前提是必须要提供更简单易用的产品;如果想获得稳定高价值流量,需要在“头部”领域――有大众需求、高使用频次且影响到消费决策的市场――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如果让用户找到目标信息为一次“碰撞”,知乎还未提供高效的碰撞机制,所以要把知乎工具化才可以获取到足够多和优质的新用户;社区黏性不足,群组化也许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然后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制定出了一套“知乎2.0 ”的计划,知乎2.0,核心就是工具化+ 社区化+ 开放。
  整个2013年是知乎开放的一年,到现在,从注册用户,到活跃用户数,内容量,知乎已经有了20倍到40倍的增长。我们当时还有一个思考,就是移动化,当时知乎app并不是知乎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全部答案,我们根据用户的需求,推出了知乎日报。现在知乎日报的阅读量单篇文章已经达到50-60 万了。
  看着知乎从一个小县城,变成一个大城市,看着知乎内容网络的增量越来越大,我们也开始扩展了知乎的愿景:帮助人们更有效、方便地分享与组织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并获得新机会。其中“获得新机会”是补充的部分。
  我们也在思考能为这个变化的环境下的年轻人们提供什么。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时提到过一本目录叫《Whole Earth Catalog》,大部分知道它里面有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没特意看过的人可能不知道,它的Slogan 叫做access to tools。这本目录其实普及是适应个人崛起、更符合生态系统规律的生活和生成所需要的;观念、工具和实践案例。
  现在对于很多用户来说,知乎成为了一个新的工具,不仅可以分享和获取知识,结交新朋友,还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新机会。从去年开始我们集结成册的《知乎周刊》已经有了600、700 万的用户了,今年开始,很多用户可以通过知乎来出版个人的书籍,销售的情况非常好。
  知乎不仅服务于从大公司,大机构里出来的人,也服务于那些认为学校学不到生存技能和有用知识的年轻一代,知乎应该不仅提供给他们方法、知识、经验,而且也将包括工具,将这些都努力产品化,不断改进和完善。
  知乎的新机会其实酝酿于支持这群人成长所带来的新价值,让有价值的人更有价值,有影响力的人更有影响力,为他们提供工具,创造彼此高效连接的可能,这才是巨大的机会,是一个时代的机会。
  我很期待大家回国,也很期待大家来知乎坐坐,成为朋友,甚至是成为同事,我个人觉得,知乎最酷的一件事,就是和一群酷且有趣的人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现在知乎正面对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期待大家和我们一起。‍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招生DM宣传单模版
完美爱恋纪念册模版
新婚请柬贺卡模版
时尚餐厅菜谱画册模版
在知乎上制造热点的来龙去脉
&&&▼&&&知乎,一个注重高质量的网络问答社区&。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知乎平台利用了一个个问题所组成的网状结构,体现了去中心化的特点,减少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路径,其本身就是符合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以标签来评价,这样注重&优质内容&、&内容覆盖面广&、&零碎知识信息&等特点,使得知乎上的用户群体偏向于&权威人士&、&资深人士&(下文会解释)。在大多数人眼中,知乎用户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学历水平普遍较高。纵观社会热点,有许多都是首先在知乎上发酵,然后才在微博上传播开来。比如魏则西事件、青年雷洋之死,再算上陈仲伟医生被砍事件。这几个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首先在知乎被充分讨论、发酵,随后转移到其他平台,诸如微博、微信等,随着主流媒体的跟进,逐渐成为广泛关注的事情。&为什么热点会从知乎上首先发酵&&那主要还是由于本身平台上人群的&高端&。即使在事件传播的链条上,依旧符合金子塔结构,即:意见领袖对信息传播的影响更大。在微博上表现为各个大V,知乎上没有大V的分级,但也有大V的概念。知乎上的普通用户,指的是利用知乎的wiki众包模式和多人协同编辑的功能来提出问题,或者通过知乎TAG功能关注某个领域的信息。大多数普通用户在知乎上的操作为:赞同、感谢、关注、提问等。而资深用户则不同,这类用户通常在某一领域有着专业性的见解,他们倾向于对问题作出回答而不是提问。此外,如果用户通过多次高质量的回答,并获得普通用户的多次赞同及感谢,普通用户会自然而然关注此用户,用户数多了之后,资深用户可以升级为权威用户。权威用户,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V了。&虎嗅网《第一次民间版知乎用户分析报告》指出,知乎的用户数量不少,但贡献和关注度的差距绝对不是80-20原则能形容的,权威用户在知乎中简直是百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而且用户金字塔的尖端还结成了一个十分紧密的小圈子。这个小圈子借助知乎社区和媒体平台的放大效应,拥有了不亚于大中型互联网媒体的影响力。&&所以,在知乎上如何造热点,基本上就只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1、成为大V;2、吸引大V过来回答。&对于第一点,除非有特别好观点、语言或者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持续输出,因此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比较难达到。第二种,也就是引出一个相关话题,吸引大V来关注,同时在回答处放上自身的品牌、内容等。这样在话题未火之前,本身回答就已站在较高的角度,相比于已有的话题,会获得更大的曝光量。同时这种利用这种吸引大V回答的模式也可以用来炒热事件。举个例子,我们在知乎上的话题&如何看待公众号刷阅读量工具崩溃,多个公众号被扒作弊?&即使比同期的话题晚了一点提出来,但依旧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到了较大的流量:&&&下面我将对一个话题进行拆解,详细解析一个话题该如何火起来,以及步骤。&知乎上的话题遵循4个要点&&1、提出的问题要有普遍性。太偏个人或者隐私类的不具有代表性,举例来说,&为什么女人会爱男人?&这样的问题,就比&为什么我这么爱我老公?&要好。而如果比较实际又急需解决的可以去知乎live或者值乎。这个在知乎上有人已经提过问了:如何在知乎提出一个好问题?&这里我列举下我们在知乎上以&社哥&为名提出的一些比较受到欢迎的问题:&&&2、选择的话题要准确。对于一个问题,可以选择最多5个话题,因此如何完全利用这5个话题非常重要。&每提一个问题描述的都有相对具体的情境,一般而言相对具体的问题会自然而然选择具体的话题,但其实不是的,越具体的话题关注量越少。&在知乎上,在话题里面的排名决定了曝光量。在较小的话题里面排名靠前,关注者也就几十上百K,对于浏览量来说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如果在大的话题里面排名靠前,则会带来极大的浏览量:&▲&自媒体&这个话题在&互联网&的话题下,因此关注者有量级的差异&因此,如果追求更大的浏览量,需要在问题里打上大小都有的&标签&。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认真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看下,这几个话题的分布。&3、邀请回答的大V一定要精准。如果光靠知乎推荐的邀请名单,不一定会来回答。在平时,必须多关注知乎上的各个热门的问题,特别是自己专注领域的。&跟大V的点赞互动、评论、私信等,都是一个长期勾搭的过程,在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才有更合适的大V去选择邀请,如果关系又好,那么大V来回答的概率更高。另外,对于如何不知道如何去快速找到知乎大V的朋友,可以通过比较直接的方式去找。搜索某话题,在话题下面的就是&动态&说明回答者的回答质量是比较不错的,至少属于资深用户,同时是大V的概率非常大。&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有70%-80%属于知乎大V。可以邀请这部分大V来到自己的话题下回答,同时,如果自身的问题质量比较高,可以通过私信的方式点对点直接邀请回答。最后,如果这几个方面都达到,至少能在知乎的某一领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经理的知乎账号 &社哥&提出的话题&4、话题时效性。根据我们的观察,知乎上某一个话题是否火起来,是可以有一定时间段的,一般为1-3天内。如果超过3天,一般没有超过上千浏览量或者至少十个回答,基本上就不会再火起来了。&这个时候,需要反思下,自身的问题范围是否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回答,或者选择的话题太大难以出彩,题目的范式是否太拗口难以理解,都需要实时调整。&针对题目的选择,我们专门整理出知乎上常用的问题关键词,在提问的时候尽量按照这些关键词来提问,对于吸引大V来回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反馈经理的忠实关注者,请在后台回复&知乎&,就可以拿到这份关键词小Keys了。&(The end)&&& & &
& & & & & & & & & &&中国领先的数字媒体及在线营销服务平台提供最可靠的微信推广计划&关注有图说事儿微信公号(ID:youtuschool)加盟有图微信推广联盟&投稿邮箱: &&&
400-011-0521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扫码参与奖励
400-011-0521【quora】Why is it that alot of Chinese people don't feel oppressed by their regime?
为什么很多在中国人在他们的政体下不感到被压迫?
是美国版的知乎,汇聚了来自世界的精英学者、行业专家。这个网站上有一些关于中国的话题非常有趣,经常有一些外国小白问一些偏见满满又十分脑残的问题&&如本题,然后被网友们打脸甚至群殴的事情,比中宣部的战斗力大概高100的1000次方倍吧,呵呵,不说了,我得给克强同志打个电话先。
I've known only a few Chinese people who were abroadfor study/work (expats excluded), and most of them didn't feel oppressed atall.
On the contrary, one in particular, was very happyabout it, and he felt that the government was a great help to the population.
How is that possible?
Edit (1 month and 33 answers later):
Thanks everybody for the answers. Some were morehelpful than others, of course, but that's how it goes.
Just one addendum: stop counselling me to come visitChina and see for myself unless you want to sponsor the trip for me, as I don'thave the spare cash right now.
我只认识少数几个在海外工作或学习的中国人,他们大部分完全没有感受到压迫。
相反,特别是其中一个人,对政府感到非常高兴,他感到政府帮了国民很大的忙。
这怎么可能?
编辑(在1个月内得到33个回答后):
谢谢所有回答的人。有一些人的答案比别人更有用,这是当然的,事情总是这样。
只补充一点:请不要再建议我到中国去亲眼看看了,除非你愿意赞助我,因为我现在没有足够的存款。
Lucas Karl Hahn
268 upvotes by Naiwei Li, Xun Wang, Shijia Wei, (more)
You have to look at it from their perspective.
你要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
China had a really bad 150-200 years until around the year 1980. In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it experienced foreign occupation, a Taipingrebellion where millions died, and starvation, all at the same time. Then thedynasty collapsed in 1912, and China was carved up by warlords. The 1930s and1940s saw simultaneous civil war between the CCP and the KMT as well asJapanese occupation with the attendant war crimes (i.e. Rape of Nanking, massbeheadings). It then got unified under the Communist Party in 1949 and somehoped for a lasting peace but then the Communist Party became radicalized. Theresult was the Great Leap Forward, where some tens of millions starved to deathbecause of harebrained ideas such as making steel in your own backyard furnace.The 1960s and 1970s saw upheaval, power struggles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It quieted down a bit in 1980.
在1980以前的150到200年间,中国的日子相当不好过。19世纪中期它同时经历了外国侵略,导致了上百万人死亡的太平天国,以及饥荒。1912年军阀割据时代的到来,使它彻底倒塌。30年代和40年代,同时发生了国共内战和抗日战争,日本在中国犯下了可怕的战争罪行(即南京大屠杀)。1949年它被CCP统一,那时人们渴望过持久的和平,但不就后CCP却变得很激进。其结果就是大跃进,在这期间因为一些脑抽的想法,比如在你家后院的锅里炼钢,让千百万人饿死。60年代到70年代它又经历了动荡,权利斗争和文革。1980年一切终于平息了一些。
China then saw double-digit growth for 3 decades, bringing tens millions outof poverty. That is why authoritarianism is tolerated, because material needsare being fulfilled.
之后中国迎来了30年的两位数增长,让千百人脱离了贫穷。这就是为什么独裁主义被人们忍受,因为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
Think about their reference points. They probably don't compare their nation asmuch to other countries as they do to China's past. And right now things aren'tas bad as they were 50 or 100 years ago. Ronald Reagan asked the Americanvoters in 1980 &Are you better off than you were 4 years ago?& andproceeded to win the election against incumbent Carter, because the answer wasclearly &No.& If the CCP were to ask the Chinese people &Are youbetter off than you were 40 years ago?& the answer would be a resounding&Yes!& (though there is some nostalgia for socialism).
想想他们的角度。也许与把国家拿去与其他国家比较相比,他们更愿意与中国的过去比较。如今不像50年或100年前那么糟糕。里根总统在1980年问美国选民:&你们与比4年前更好吗?&,因此打败了时任总统卡特,因为答案明显是&no&。如果CCP要问中国人&你们比40年前更好了吗?&答案会是一个响亮的&yes&(尽管也有部分对社会主义的怀念)。
These reference points make the current regime look good. The Chinesetolerate a strong central government because they fear the two evils of civilwar and foreign dominance.
这样的视角使现在的政体看上去很好。中国人容忍一个强大的集权政府,因为他们恐惧两个恶魔&&内战与外敌
China's economic growth cannot continue indefinitely at these rates. It willslow down, and see decades of slow growth. While a person who can remember 1970or 1980 or 1990 will see a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n and now,eventually ageneration of Chinese people will be born who have seen little change in theirmaterial status during their lifetimes. This will lead to impatience with theCCP and a greater assertiveness in demanding political reforms.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不可能一直如此快速。它最终会慢下来,然后经历几十年的慢增长。当如今的人还能记得或1990年的不同时,最终会有一代中国人会生在慢增长的年代,他们一生中只会感到他的物质水平只有一点点变化。这最终会导致对CCP的不满,和xxxx(译注:太反动了不敢翻自己看)。
Once people reach a certain level of income, they will care about&postmaterial& needs such as good governance, a clean environment,the rule of law. So the current regime will be transformed either way:if growth continues the people will eventually want other things as well, andif it stagnates they lose their popular support.
当人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准时,他们会更关心&上层建筑&,比如好的政府,干净的环境,法律。所以现在的政体无论如何都会转变:如果增长持续着,人们最终会想要点别的东西,如果增长停滞了,他们将失去民众的支持。
Shijia Wei, Chinese learning more about China
436 upvotes by Domenico Matteo, Eric Pan, Roy Peng, (more)
Judging from your profile I guess you are German. TheGerman news is in particular critical of the PRC and the CPC and often portraysthem in a negative light. Even when there are some compliments, it's usuallyfollowed by some criticizing remarks. The funny thing is, while Germanjournalism resents China for its CPC one-party system and governmentrestrictions on the press, German business is fond of China as a profitable newmarket, so the German politics is stuck somewhere in between.
从你的资料来看我猜你是个德国人。德国新闻对PRC和CCP尤为苛刻,经常从负面去描写他们。即使有一些恭维,那也是阴阳怪气的。有趣的是,当德国记者在鄙视一党制和政府对媒体言论的限制时,德国商人却非常爱这个利润巨大的新市场,所以德国政客正陷在两难之中。
Notice how all three parties are concerned with their own perspectives andstandpoints, but what about Chinese people who are actually living in China?The feeling is mixed. Many Chinese have seen their own situation improved frombeing poor to being well-off to affluent and seen China's internationalposition risen from the lowest pit to an important global player. They creditthis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want them to keep on doing this goodwork.
注意这三方面各自站在自己的视角和立场,那么真正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怎么想?想法是复杂的,混合的。许多中国人看见了自己从贫穷变为富裕,看见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从屁都不是到举足轻重。他们把这些功劳归给了政府,并希望他们继续保持。
(正文过长,删除部分英文原文)
同时,也有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贪腐,污染,法律不健全,贫富差距拉大,没有特权的平民因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缺乏或盈利目的而被忽略。有些人指责政府做的不够好,但也有人希望这些会因为进一步的发展和改革变好。有人说,这些问题是经济急速发展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就像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那样。也有一些异见人士认为,推翻CCP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目前这种激进的想法在中国并不是很吃香,许多中国人更倾向于循序渐进的提升。这一部分原因是政府打压异见人士,如艾XX,胡X,这些人虽然是德国媒体眼中的大红人,在中国却没人鸟;另一部分原因是中国人害怕失去国家和自己的家庭已经得到的东西,他们更愿意在现行体制的规则下来提升生活品质,而不是革命。
(正文过长,删除部分英文原文)
总的来说,一般的中国人更多关心的是如何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而不是推翻这一体制。即使当人们不满时他们也更多的是关注他们不满意的现实问题(如对腐败、污染、不扩大的贫富差距以及一些特权阶级问题的忽视),而不是对政府或政治整体表示不满(至少在公共场合是这样)。中国当前的这一代人对于改革抱有很大的耐心,这是因为他们看到暴力革命推翻政府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灾难(注意,中国的媒体在这点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近三十年的改革也使普通家庭获益。最重要的是,当今中国工作竞争非常激烈,在家人或同伴的压力下努力去实现中国人(或大多数人?)理解的成功&&成家立业。所以并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去思考政治参与政治活动,也没有精力去承担(寻求?)这些风险。
(正文过长,删除部分英文原文)
西方媒体塑造的那些中国人受到压迫哭着要民主的形象,并不是真的。有人确实希望民主,但他们把它保留到未来,当国民水准已经达到有更多政治需求的水平时。尽管政府努力减少影响,还是有不少国民知道,一些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但很多人要不然就麻木的接受现实,要不然还是盼望着,未来这些情况会逐渐改变。人们对猛然转入民主体制度是否会带来好处并不是很确信。许多中国人对民主如何改变社会现状,或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或民主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一个普遍的见解是,政治家的工作就是去解决社会问题,这样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的普通中国人就不需要花时间去思考政治了。跟他们讨论经济吧,那个对政治冷漠的中国人会马上生龙活虎的跟你讨论中国的经济发展。
(正文过长,删除部分英文原文)
P.s. 许多中国人确实不喜欢网络和媒体的限制,因为这些直接影响到了很多人。但仅靠这些是无法带动anti政府潮流的。想一想&这一切都会过去的&,便会让他们忘了这些不方便。
(正文过长,删除部分英文原文)
中国政府努力而高效,巧妙地提高了国民的生活品质。
中国宪法限制国家元首的任期为5年,最多连任一届。虽然不是一人一票的民主制,但中国的体系与压迫百姓的独裁天差地别。
I visited China first in 2006 after listening to years of western commentary onalleged Chinese repression. In China I was able to walk anywhere and talk toanybody. I watched Chinese English language television and saw many opencriticisms of the Government on some programmes.
我在听了许多年西方媒体那套说辞之后,于2006年第一次拜访了中国。在中国我可以到处走动,和任何人说话。我看中国的英文电视台,有很多节目公开批评政府。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rought 600 million people out of poverty and hungerand given them good housing, clothing and education. All this in three decades.Nothing as beneficial to humanity has happen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It's no surprise Chinese people support their government.
中国政府让6亿人脱离了贫困和饥饿,给了他们房子,衣服和教育。完成这一切只用了30年。历史上再也没有比这更有益于人类的事了。中国人支持他们的政府一点不让人吃惊。
Edward Conway
(正文过长,删除部分英文原文)
如果你的政府让几亿人脱离了贫穷和饥饿,过上了体面的生活,你会感到被压迫吗?
尽管PRC会犯错(所有国家都会犯错),他也让中国人的生活得到了巨大提升。
想想过去:1940s,日本侵略中国,还有中国的内战。
然后中国参加了朝鲜战争,失去了很多生命。
然后是文革,年轻人到处批斗,逮捕任何不够崇拜Mao的人。
这才是真正的压迫:人们害怕失去生命。
之后,事情逐渐变好了。让成千上百的人死亡的饥荒呢?再也没有了。在内战时期随意杀人的暴徒呢?再也没有了。
让我们接受这个事实,如果你的收入在十年之内翻倍,你的国家在急速发展,你会感觉受压迫吗?
Oliver Lee
13 upvotes by Joseph Boyle, Emmetxu Emmetxu, Ivan Cc, (more)
I was born in Countryside and both my father andmother are farmers. When I was 7 years old, we only have one Television coloredin black and white, one bicycle with huge size, a house without bathroom. Iwent to college and got a job after graduated. Now we have colored TV, Motorcycle, refrigerator, washing machine, we built a new house. Besides, I have abrother and a sister. Let the truth speaks, even through China did somethingwrong in the past, but have your countries ever did something good to us?
我出生在农村,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我7岁时,我们只有一台黑白电视,一架大单车,一栋没有浴室的房子。我上了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现在我们有了彩色电视,电摩托,冰箱,洗衣机,我们建了一栋新房子。另外,我还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译注:或哥哥姐姐)。让事实说话,即便这个曾经对我们做了一些错事,但你的国家对我们做过什么好事吗?
Vernon William Baumann
8 upvotes by Chengguang Liu, Graham Lyons, GwydionMadawc Williams, (more)
(正文过长,删除部分英文原文)
1.问问你自己,&中国人真的被压迫了吗?&你所知道的关于中国人的一切都是被那些西方操控着的媒体灌输的(顺便说一句,大部分媒体都只被6个集团拥有)。除了中国人不能在网上搜索天X门事件和一些其他的媒体限制,政府要如何压迫他们的日常生活?如果在美国,我在公众论坛,网上或其他方式说我支持基地组织&&我大概要担心是不是要被铺了。就只是因为说了这句话。所以谁才是真正被压迫的呢。爱国者法案(考虑到持续监督公众论坛和其他侵犯人身自由的行为)让美国人成为世界上最受压迫的人。所以谁才是真正被压迫的呢?
2. Eastern culture, as a whole, is far morecollectivist and hive-centred than western culture, which is predominatelyindividualistic. Chinese people are far more willing to make personal and othersacrifices for the sake of the greater whole, China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in this case. So that alone makes them less likely to revolt against theirgovernment.
2.相比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东方文化总体来说更强调集体主义。中国人比西方人更愿意为集体&&这里是中国和中国政府&&做出个人的或其他的牺牲。所以这让他们不太可能去反感他们的政府。
3. The Chinese economy is still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economy (I speak under correction). In tandem with this, the militaryand diplomatic might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growing in leaps and bounds.In addition to the US and Russia, China is also the only other genuine playerin the space race.
3.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是世界最快的(这个说法有待纠正)。与此同时,军队力量和外交力量也急剧上升。另外,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是世上仅有的三个真正的太空竞赛玩家。
The government is obviously doing a stellar job. Sowhy would you have a problem with a state like this, as a citizen? Rather, itwould engender pride as opposed to anything like revolt. Wouldn't you agree? Iwould be proud of a government like that, I assure you. I live in South Africa whereour president built a $20 million mansion at the tax payer's expense and earnsthe world's fourth largest salary as a political leader. And yet, together withBrazil, we are the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disparities between rich and poor.
政府显然做的很一流。所以作为国民,你为什么要对这样的国家产生怀疑?相反,这只会激发自豪。你不同意吗?我会对这样的政府感到骄傲,我保证。我生活在南非,我们的总统用2亿美元的税金,建立了一座大厦,他的工资是世界元首中的第四位。然后,和巴西一起,我们是世上贫富差距做大的国家。
So tell me, would you feel oppressed in a country likeChina ... if you were a Chinese citizen? I would feel only gratitude ... andpride...
所以告诉我,为什么作为像中国这样国家的国民,你要感到被压迫?(译注:我也不知道呢,问问港灿和湾湾吧,他们好像知道。)如果是我,我只会感到感激&&和自豪&&
4. The US has been policing and controlling the worldfor the last half a century. China is slowly moving into this position. I don'tfear Chinese hegemony at all. I think the US did a terrible job as WorldPoliceman. I don't China could, in any way, do a worse job. So yeah, my twoYuan's worth...
4. 美国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一直掌控着世界。中国正在逐渐抵达这个地位。我一点不害怕中国的霸权。我认为美国做世界警察做的很糟糕。我不认为中过会搞砸。好了,我这两元值了。
William Emmanuel Yu, Chief Nerd.PHB and PHD.
7 upvotes by Greg Kemnitz, Adrian Ho, Kuan Kiat Chew, (more)
It is because we have a difference of values. The mostobvious one is freedom of speech and expression.
这是因为我们有不同的价值观。最明显的就是看待言论自由的问题上。
Folks outside of China value this freedom and consider it essential in modernsociety. We consider it unthinkable to not have it. However, the Chinese (andeven some other South East Asian countries) have made the trade-off to haveless freedom of speech and expression for societal security. This meansgenerations of Chinese didn't grow up with it and don't consider it essentialto everyday life. They simply don't put the same value on it as we do.
中国以外的人视自由为重要价值,认为它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需求。我们认为那是不得不需要的。但是,中国人(甚至一些东南亚国家)用言论自由去交换了社会安全。这说明几代中国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它,不认为它是生活的必需品。他们不像我们那样重视它。
In their view, Freedom of speech just isn't as fundamental as food, water andshelter compared to us.
在他们看来,言论自由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和食物、水和庇护所一样是生活的基本需要。
Tony Li 3 votes (show)
Put another way, the Chinese teach the concept of Harmony. This conceptis higher on their scale of importance than Freedom.
换言之,中国人被教导和谐的概念。他们认为这个概念比自由更重要。
If you had to let go just one thing among food, shelter, water, andfreedom of speech, which would you give up?
如果你要放弃食物,庇护,水和言论自由中的一样,你会选哪个?
Jianguo Shi
In fact, the freedom of speech is only limited in paring the online comments in China and the US, you will find the speech inChina is more open and bold, or freer.
事实上,言论自由只是在某些方面被限制。拿中国网络上的言论与美国相比,你会发现中国的言论更加开放大胆,或者说,更自由。
3 upvotes by Lin Lishi, Scott Hoversten,and Xu Xu.
For the most part, normal Chinese people tend not tocare or pay attention to politics as long as their life is getting better yearafter year.
只要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更好,他们就不会关注政治。
Marshall Drew
(正文过长,删除部分英文原文)
我感觉我很缺乏有关中国VS美国在意识形态,经济原则和政治方面的信息。不过,我是个美国人,我曾经抱着同样的看法到吉林去旅游。当我与我的寄宿家庭聊天时,我也问过他们同样的问题,同时开始令人讨厌的斥责他们的政府扭曲历史,告诉他们这个政府多么的邪恶。他们一点不了解和关心他们的政府。作为餐厅营业者他们似乎没怎么受影响,税收、强制执法和西方国家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他们。过了一阵子后,我也有这种感觉了。我没有看到任何强制执法和国家特工,他们并不干预普通人的生活。我不敢说我的经历能代表吉林,更别说中国其他地方,但是这是我对为什么那里没有很多异见人士的解释。
Tim Durkin
11 upvotes by Domenico Matteo, Gary Raduziner, Joseph Boyle, (more)
(正文过长,删除部分英文原文)
大部分中国人不感到他们被政府压迫是因为大部分中国人没有被政府压迫。
除非你是一个宗教异见人士,或者anti人民共和国的少数民族,或者民主活动者,你不会被压迫。你也许要忍受审查机构,少了一些经济自由,不能对政府采取强力的行动,不过你得看看,这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公民在这些领域里是完全自由的。
虽然中国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干涉和监管比西方更多一些,但中国也给他的国民在私生活方面更多的空间,收更少的税。
Barry Thompson
4 upvotes by Naiwei Li, Graham Lyons, Lin Peng, (more)
Out of all the governments in the world China's ispretty successful. China has experience amaz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svery, very stable. They have freedom! Sure they have problems, but show me acountry that doesn't. Democracy won't solve any of China's problems. All you'llget is 5 minutes of people thinking this is great, then they'll soon realisethat they just got 1 or 2% more freedom in exchange for loosing any stabilitythey had and they can watch as the economy crashes. There are lots of democraciesout there with some serious problems, far greater than China's. But people inthe west stumble to think up of an excuse for them.&
Another point I'd like to make is that the actual day to day freedom difference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 is nothing worth while noticing. The freedom in thewest is blown out of proportion. Often times it's a trade off, between certainfreedoms. 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you can do in &unfree& countriesthat you can't do in &free& ones.
在世界所有政府当中,中国政府算是相当成功的。中国经历了令人惊人的从成长,而且非常、非常稳定。他们有自由!他们当然也有问题,但你告诉我哪个国家没有。民主不能解决中国任何一个问题。也许前五分钟人们会想,民主真棒,但很快他们会意识到,他们能多得到1%或2%的自由,但因此却牺牲了他们拥有的稳定。当经济崩塌的时候他们就会看到。这世界上有许多麻烦多多的民主国家,他们的问题比中国大的多。但是西方人总是固执的为他们找理由。
另外我还想说一点,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自由根本没什么差别。西方的自由只不过在吹牛逼。它常常是一个在不同自由之间的交易。有很多事情,你可以在&不自由&的国家做,但不能在&自由&的国家做。
Joseph Schooling
1 upvote by Edward Conway.
Because they are not oppressed. Simple.
因为他们没有被压迫。就这么简单。
Shunki Kan
7 upvotes by Susan Wang, Qing Lian, Yaqian Wang, (more)
As a foreigner, I can image the majority of theChinese people you may know, they are students, or graduated students wholiving in a foreign country. They have ulmost no self-dependent livingexperiences in China. Some of them are offspring of China's elites and they arebeneficiaries of the current regime. I mean, how can they know the truedarknes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and how the poor Chinese people feel?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可以想象大部分你认识的中国人,他们是生活在国外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他们几乎没有在中国独立生活过。有一些人是中国精英的后代,他们是中国现任体制的获益者。我的意思是,他们怎么会了解中国真正的黑暗面,中国的穷人是怎么想的?
Warren Schenck
I don't feel oppressed by my regime and yet they areoppressing me. In the US. our government has been oppressive for all of its history.I still believe that it is wonderful to live here and I would never moveanywhere else. The Chinese believe the same thing about their own government.The Chinese know the government might not be perfect but their doing their bestfor the people.
The only criticism I have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that when theineptitude of the system was displayed for the world to see. When faultyconstruction of schools caused thousands of children to die in the earthquake.The Government tried to cover it up rather than admit it made mistakes andwould commit to putting rules in place to make sure that things like this wouldnever occur again. You see at least here in the US. when mistakes are made theresponsible people are not always brought to justice but rules are put in placeto make it so that mistakes will not happen again.
我不觉得我的国家体制在压迫我,虽然它确实在这么做。我们的美国政府在历史上一直是压迫的。但我依然相信这里是美好的,并且不打算搬到任何其他地方去。中国人也是这样相信他们的政府的。中国人知道政府虽然不是完美的,但他们为了自己的人民在尽最大努力。我对中国政府唯一的批评是,当政府失职时,他们应该让全世界看到。在地震中,上千个孩子因为豆腐渣工程死掉。政府试图隐瞒,却不承认错误,并制定规则保证这种错误不再发生。在美国,至少当政府犯错时,并不是责任人都会得到审判,但一定会制定防止这种错误再次发生的规则。
Petr Misan, Investor, Scientist, AmateurPhilosop... (more)
The same reason Americans believe that their countryis democratic.
-- because of ideology.
跟美国人相信他们的国家是民主的同一个理由 && 因为意识形态。
1 upvote by Joseph Boyle.
Likely because they are all educated to be patriots.Patriots never feel oppressions. Instead the harder the country treats them,the prouder they are, as they can feel the power of the country vividly..
Of course it works even better when people can have the pride without feelingthe pain, like Chinese people living abroad.
很可能是因为他们都被教育为了爱国者。爱国者从不感到压迫。反而,国家越强势的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感到越自豪,这样他们会生动的感受到国家的力量。
如果只感到自豪,而不用去承受痛苦当然就更好了,就像生活在外国的中国人。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五毛网编辑)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标签列表 tags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