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宗教建筑与现代建筑艺术中的教堂建筑在设计上有哪些区别

> 外国建筑美术教案
外国建筑美术教案
时间: 来源: 本文已影响人
篇一:外国建筑史 授课教案-任梦莲 《外国建筑史》课程授课教案 执笔:任梦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外国建筑史/ History of Foreign Architecture 课程总学时/学分:32/2(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及室内设计方向)
一、课程地位 《外国建筑史》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外国建筑的古典柱式、古罗马的拱券技术以及各时期主要的建筑代表作及相应的艺术风格。尤其是近、现代建筑大师(如格罗皮乌斯、 勒?柯布西耶、 密斯?凡?德?罗、莱特、 阿尔瓦?阿尔托)他们的建筑作品及建筑艺术主张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 通过学习外国建筑史,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建筑设计的视野。为今后的建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古建筑的柱式、建筑构图母题及主要建筑风格的认识和应用。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 季文媚.外国建筑史(第1版)[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主要参考资料 [1] 罗小味.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张夫也,肇方兵,滕晓铂.外国建筑艺术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4] 罗小未,蔡琬英.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5]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 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史[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7] 陈平.外国建筑史(从远古到19世纪)[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三、课时分配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核定办法 1. 考核方式:每次课必在上课前点名,偶尔中途点名检查学生到课情况。 2. 成绩核定办法:以每个学生单独完成一篇结课论文为考核的主要方式,占总成绩的70%;以完成课外作业及课堂答题并结合考勤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但无故旷课4次以上、累计超过16个学时的学生,取消其评定成绩资格,并建议其重修。
五、授课方案 第1章 上古时期的建筑(2学时) 1.1
教学要求:本章旨在让学生掌握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概况、几种常见柱式和古罗马的拱券技术。 1.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2.1 古埃及、古西亚的建筑 (1学时) 1.2.2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 (1学时) 1.3
教学重点: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三大柱式,早期基督教、罗马风的五大柱式和拱卷技术。 1.4
教学难点:柱式结构特征及罗马的拱券技术。 1.5
习题与作业 (1) 吉萨金字塔群主要是由那些金字塔所组成?其中狮身人面象是置于哪坐金字塔前的雕像?其大致规模特征如何? (2) 古埃及常见有哪三种柱式?并绘简图示之. (3) 试总结古埃及主要的建筑成就和艺术特点. (4) 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5) 雅典卫城主 要由哪些内容组成?它的建筑成就和空间特色各是什么? (6) 帕提农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奖杯亭各是什么柱式的建筑? (7) 古希腊建筑有几种柱式?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8) 希腊化时期创造了哪些种类型的建筑? (9) 古罗马对世界建筑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10) 古罗马的建筑有哪些特点? (11) 古罗马创造了哪些种建筑类型? (12) 《建筑十书》的作者是谁?主要论述了哪些容? 第2章 欧州中世纪的建筑(2学时)2.1
教学要求:本章旨在让学生掌握中世纪拜占庭建筑、早期基督教建筑以及罗马风和哥特式建筑产生的时代背景、代表作以及相应的风格特征。 2.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2.2.1 拜占庭建筑和早期基督教风格 (1学时) 2.2.2罗马风和哥特式建筑、中古伊斯兰建筑 (1学时) 2.3
教学重点:掌握中世纪拜占庭建筑、罗马风和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征。 2.4
教学难点:难点是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 2.5
习题与作业 (1) 拜占庭的建筑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2) 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造于哪个时期?是哪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它的内部空间有何特 点?主要建筑特色是什么? (4) 拜占庭建筑的装饰艺术有哪些? (5) 西欧中世纪主要有哪几种建筑风格? (6) 哥特式的教堂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7) 巴黎圣母院是哪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 (8) 钢笔建筑画-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 (9) 意大利中世纪的建筑特点和建筑成就是什么? (10) 意大利中世纪的建筑代表作有哪些?各有什么建筑特色? (11) 威尼斯总督府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第3章 文艺复兴建筑和巴洛克建筑(2学时) 3.1
教学要求:本章旨在让学生掌握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以及文艺复兴各分期(早期、盛期、晚期)的主要建筑理论、重要建筑师和作品。 3.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3.2.1文艺复兴建筑 (1学时) 3.2.2巴洛克建筑 (1学时) 3.3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类型及代表作、著名建筑师及主要建筑理论,以及晚期巴洛克建筑的风格特征。 3.4
教学难点:此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和建筑理论。 3.5
习题与作业 (1)代表着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是哪座建筑?(2)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发生于何年代?代表作有哪些? (3)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4)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理论与技术有何进步与发展? (5)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建筑师及作品有哪些? (6)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建筑群有何特点? (7)圣马可广场有哪些空间特色? (8)圣马可教堂有哪些特色?它是哪种建筑风格的作品? (9)为什么说圣彼得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里程碑建筑? (10)巴洛克建筑的主要风格特征是什么?并举出其代表作。 第4章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和洛可可风格(2学时) 4.1
教学要求:本章旨在让学生掌握巴洛克式建筑、法国古典主义的建筑、洛可可式的建筑产生的背景和风格特征。 4.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4.2.1 法国古典主义 (1学时) 4.2.2 洛可可风格 (1学时) 4.3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各种类型的代表建筑及其基本特征。 4.4
教学难点:法国古典主义的建筑、洛可可式的建筑的结构特征与装饰艺术特色。 4.5
习题与作业 (1)法国古典主义府邸和商堡有哪些建筑特色? (2)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有哪些? (3)鲁佛尔宫的哪个部位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典型立面? (4)凡尔赛宫、瓦恩立德新教堂各有哪些建筑特点? (5)法国古典主义广场建筑群的代表作为哪几个?各有哪些建筑特色? (6)洛可可风格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有哪些?主要用于哪个方面? 第5章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2学时) 5.1
教学要求:本章旨在让学生掌握英国资产阶级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的主要分期、时代背景及建筑发展情况。 5.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5.2.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1学时) 5.2.2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1学时) 5.3
教学重点: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篇二: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教材分析: 高中美术教案: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选自人美社普通高级中学第九课,课文中讲提到外国建筑的历史分期,外国近现代经典建筑的艺术特点。 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认识了解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感受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互致问好
稳定情绪(各位老师来宾 同学们下午好! 二
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内容,说到外国古典建筑,同学们会想到哪些建筑呢?(老师引导西方古代建筑的各种风格…… 学生1:雅典卫城(古希腊) 古罗马斗兽场 万神庙 学生2:古埃及金字塔
卡纳克神庙 学生3: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 圣卡罗教堂(巴洛克) 教师:好!回答得很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味欣赏一下这些经典的建筑,在欣赏这些建筑的同时大家思考,既然是外国古代建筑是这样的那么与这些外国古代建筑相比,外国现代建筑会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新的特点呢?(展示ppt图片)……我们回顾欣赏了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建筑。现在我们可以猜想一下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对。就是《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三 讲授新课 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到底会有哪些伟大的创举,探索呢? 好!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充满人类,充满神奇色彩的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首先,大家不急!我们还是来大概了解一下外国建筑史的历史分期,一般,把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至20世纪初,划分为近代建筑史的范围。20世纪初以后属于现代建筑史的范围。
我们现在了解了虽然是两个历史的分期,但是不论是近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最发达的区域是哪里?大家猜猜 学生1:英国,因为英国最先发起工业革命 2:美国, 3:以欧洲为中心的欧美国家 教师:恩,回答得很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商品竞争加剧,城市迅速发展,所以欧美各国的传统建筑就理所当然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的需要,于是,建筑师们便开始了对新的建筑形式的探索,这段时期便成了向现代建筑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把它称之为近代建筑史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最突出的成就体现在这两座建筑上(ppt展示),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座建筑分别是哪个国家叫什么?学生: 教师:我们一起来这两个经典建筑,大家思考在建筑史上有哪些划时代的意义?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英国伦敦的“水晶宫”,该建筑是1850年英国为迎接翌年(1851)在伦敦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而兴建的一座展览馆,为了适应商品展览的需要,建筑师大胆的采用了铁和玻璃做构件。该建筑是英国著名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按照当时建造的温室大棚,铁路站棚的方式设计的。整个建筑以钢铁为骨架,外墙和屋面均为玻璃,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因此名为“水晶宫”。同学们猜猜整个建筑面积有多大,施工工期多长时间? 学生: 教师:水晶宫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男同学喜欢踢足球,女孩子不踢肯定也有喜欢看男同胞们踢的,我们都说踢足球的男孩子很帅气!而水晶宫的建筑面积就相当于10足球场的面积),长564米,宽125米,高三层,用了铁柱3300根,铁梁2300根,玻璃9.3万平方米。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该建筑在1936年毁于一场火灾(大家也不要太伤心,毕竟也过去这么多年了)。水晶宫虽然已毁,但是水晶宫给世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水晶宫是第一次以钢铁、玻璃为材料的超大型建筑。不仅开创了近代功能主义建筑的先河,也成就了第一届伟大的世博会(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建筑艺术品)。它所负担的功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的内部空间,最少的阻隔;它要求快速建造,工期不到一年17周;建筑造价大为结省;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预制装配化)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实现了形式与结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摈弃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质量,其特点就是轻、光、透、薄,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学生: 教师:展示“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么,埃菲尔铁塔就是现代巴黎的标志。是为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而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而建造的。法国政府决定隆重庆祝,在巴黎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博览会,以展示工业技术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并建造一座象征法国革命和巴黎的纪念碑。筹委会本来希望建造一所古典式的、有雕像、碑体、园林和庙堂的纪念性群体,但在700多件应征里,选中了桥梁工程师埃菲尔(G?Eiffel,)的设计:一座象征机器、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见的巨塔。 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中牧女”。埃菲尔铁塔是为隆重纪念法人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并在塔下为埃菲尔塑了一座半身铜像。 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由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当时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说到这,我们不能不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建筑师为了实现她自己的理想而做出的付出努力!同学们也要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而付出,俗话说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整个建筑历时两年多,在1889年建成。这个建筑不但成为法国的标志之一而且也成为了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大家看到这一庞然大物后猜猜它有多高? (不计旗杆300米,相当于普通楼层的,,,)。 学生: 教师:这个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金属建筑, 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 直到纽约帝国大厦的出现。铁塔占地一万平方米,总高32O.775米,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钢铁构成,它使用了1500多根巨型预制梁架,金属制件 有1.8万多个,250万颗铆钉,总重7000吨,由250个工人花了17个月建成,造价为740万金法郎,每隔7年油漆一次,每次用漆52吨。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多张,其中包括1700张全 这一庞然大物显示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的强大威力,与其说篇三:外国建筑史教案 第1篇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第1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教学内容:自然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介绍埃及陵墓的特征及神庙的型制;主要实例,昭赛尔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鲁克索神庙。 基本要求:
古埃及吉萨金字塔如何以它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其思想内容的。卡纳克太阳神阿蒙神庙如何以它的建筑群空间布局显示法老的无上权威。掌握建筑形象,培养学生对古埃及建筑形象的绘图能力;① 埃及神庙牌楼门的立面构图。② 埃及神庙纵剖面示意图。 重点:古埃及吉萨金字塔如何以它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其思想内容的。卡纳克太阳神阿蒙神庙如何以它的建筑群空间布局显示法老的无上权威。掌握建筑形象,培养学生对古埃及建筑形象的绘图能力。 难点:绘制埃及神庙牌楼门的立面构图。 绘制埃及神庙纵剖面示意图。 第1章 古代埃及建筑 1、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 ①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000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子塔 ②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C~18C)――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皇帝的纪念物从借助自然景观以外部表现力为主的陵墓想在内部举行神秘的宗教仪式为主的庙宇转化―石窟墓 ③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C~11C)――埃及最强大的时期,皇帝崇拜和太阳神崇拜相结合―太阳神庙 ④ 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建筑有了许多希腊、罗马因素出现新的类型、形制和样式 2、 台形……台阶形……方锥形 玛斯塔巴……昭塞尔金子塔……吉萨金字塔群 3、玛斯塔巴(Mastaba)陵墓的地上部分,用砖或石块砌成的长方形台状祭祀厅堂。 4、第一座石头的金子塔――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昭塞尔(Zoser)金子塔 形制:基底东西长126m,南北长106m,高约60m,是阶台形的,分为6层,把墓室放在地下27m深处 特点:①墓室仍然是留在地下,把祭祀厅堂从高台基上移至塔前,而多层的台基向上耸起,成为陵墓外观形象的主体,发展为形体单纯的纪念碑;②塔身排除了仿木构的痕迹,在形式和风格上简练稳定,符合纪念性建筑物艺术要求,也更适合石材的特性和加工条件。 5、吉萨金字塔群――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 特点:①精确的正方锥体,形式及其单纯 1组成部分:i.胡夫(Khutu)金字塔――现存最大的金字塔:高146.6m,底边长230.35m ii.哈弗拉(Khafra)金字塔:高143.5m,底边长215.25m iii.大斯芬克斯(Sphinx):高20m,长46m iv.门卡乌拉(Menkaura)金字塔:高66.4m,底边长108.04m ②它们脚下的祭祀厅堂和其他附属建筑物相对很小,使塔的形体不受障碍的充分表现出来 ③所有厅堂和围墙等附属建筑物不再模仿木柱和芦苇的建筑形象,采用完全适合石材特点的简洁的几何形,方正平直,交接简洁,同金字塔本身风格完全统一。纪念性建筑物的典型风格形成了,技术形式与材料、技术之间的矛盾也同时克服了。石建筑终于抛弃了对建筑的模仿而有了自己的形式和风格。 6、太阳神庙形制:在一条纵轴线上依次排列高大的门、围柱式院落、大殿和一串密室。从柱廊经大殿到密室,屋顶逐层降低,地面逐层升高,侧墙逐层内收,空间因而逐层缩小,除此之外,还在门前增加一两对作为太阳神的标志的方尖碑(崇拜太阳神的纪念碑,一半成对竖立在神庙入口处,断面为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一半修长比9~10:1,用整块花岗石制成,碑身明刻象形文字图案)。 艺术特点:①外部:牌楼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前面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②内部:大殿,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 实例:卡纳克阿蒙神庙(Great Temple of Ammon)――太阳神庙中规模最大 鲁克索阿蒙神庙 卡纳克宏斯神庙 7、古埃及时期主要建筑特点及成就: ① 以石材为建筑材料,采用梁柱结构 ②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③ 建筑与装饰融合在一起,建筑构件表面总是布满雕刻 ④ 成功的纪念性建筑设计: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做纵深序列,对称布置,大规模、大尺度,稳定的几何形体 *黑色加粗字是重点、基础,特别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可能在画图题中出现,或是在简答、论述题中出现。
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教学内容:自然条件及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建筑分析:介绍古西亚的山岳台、城门、宫殿及建筑结构与装饰。
主要实例:乌尔山岳石,萨艮王宫,珀赛玻里斯宫。 基本要求:萨艮王宫的建筑布局及其艺术特点。帕赛玻里斯宫的建筑布局及其艺术特点。 掌握建筑饰形象。 ① 人首翼牛像。② 帕赛玻里斯大殿时柱头图。 2重点:萨艮王宫的建筑布局及其艺术特点。帕赛玻里斯宫的建筑布局及其艺术特点。
难点:人首翼牛像。帕赛玻里斯大殿时柱头图。 第2章
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建筑 1、:(或星象台)崇拜山岳和天体、观测形象的多层塔式建筑物。 特征:由土坯或夯土砌筑,一般为7层,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个不大的神堂,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由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 实例:乌尔山岳台 2、主要建筑特点及成就: ① 创造了以图作为原料的制砖技术,并由此创造出公犬结构体系和彩色琉璃砖贴面的装饰手法 ②上游的亚述帝国除用砖外,还用当地所产之石材 ③古波斯盛产质坚之彩色石灰石,用作建筑材料,并发展了梁柱式结构 ④建筑设计a/建筑构件于大平台上b/内院式布局,总体布局自由 实例:萨艮二室王宫;帕塞波利斯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第3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第4章
古代希腊的建筑 教学内容:自然条件及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建筑分析:重点介绍古希腊的柱式与庙宇的特征。 主要实例:克诺索斯宫殿,迈西尼狮子门,雅典卫城建筑群(包括帕提农神庙、 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山门) 基本要求:古希腊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的性格与体态。 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克柱式的区别。雅典卫城建筑群布局如何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帕提农神庙的平面布局与艺术成就。 掌握建筑形象。 ① 绘制三种柱式(包括檐部、柱子、台基)图像。 ② 绘制帕提农神庙的立面图。 重点:古希腊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的性格与体态。 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克柱式的区别。 帕提农神庙的平面布局与艺术成就。 难点: 绘制三种柱式(包括檐部、柱子、台基)图像。 绘制帕提农神庙的立面图。 第3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第4章
古代希腊的建筑 1、克里特文化与迈锡尼文化: 相同点:①都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置②工字形平面的大门③上粗下细的石柱 不同点:迈锡尼――粗犷雄健,有较强的防御性 克里特――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3实例:克里特文化――克诺索斯宫殿(“众城之城”) 迈锡尼文化――泰仑卫城,狮子门 2、庙宇形制的演进: 1)最初的庙宇只有一间圣堂,形制脱胎于爱琴文化时期氏族贵族府邸里的正室,只展示他们的正面―――初期的庙宇,继续正式中已形成的宗教仪式,以狭端为正面,起初,另一端是半圆形。使用陶瓦以后,屋顶两破起脊,平面以取正气的长方形为宜,并且两端构成了三角形的山墙,这些早期庙宇用木构架和土坯建造,为了保护墙面,常沿边搭一圈棚子遮雨,形成柱廊。后来作为公共纪念物,占据建筑群的高处,向四面八方展现,这就引起以后的各种变化。 2)围柱廊的艺术作用: ①它使庙宇四个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宇在建筑群中的位置要求 ②它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消除了封闭的墙面沉闷之惑 ③它使庙宇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它的形象适合于民间自然神的宗教观念,适合圣地上的时速的节庆活动。 3)小型庙宇只在前段或前后两端设柱廊,最小只有两根柱子,夹在正室侧墙突出的前端之间;更华丽、开朗的有“两进围廊式”(内外两圈柱子)和“假两进围廊式”(虽只有一圈柱子,但廊子深度相当于两圈) 4)古希腊最大的神庙――萨摩斯的第三个天后赫拉庙(两进围廊式) 3、(Ordo):是建筑的各个构成部分――檐部、柱子、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形成定型做法,这种特定的柱梁结构的艺术形式叫做柱式。 4、多立克柱式(Doric)―――――――――――――――爱奥尼柱式(Ionic)三 柱子比例粗壮(柱高是柱径的4~6倍);
柱子比例修长(柱高为柱径的9~10倍); 开间较小(高约为柱高的1/3);开间较宽(2个柱底径); 檐部有三拢板;檐部连续; 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
柱头有轻巧柔和的涡卷; 柱身有20个尖齿凹槽;
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 无柱础;有柱础; 柱身收分、卷杀明显;柱身收分、卷杀不明显; 极少有线脚,偶有之也是方线脚;
多种复杂的曲面线脚,线脚上串着雕饰; 台基是三层朴素台阶,中央高四角低,略有隆起;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都有线脚,无隆起; 高浮雕,甚至圆雕,强调体积; 薄浮雕,强调线条; 沉重、粗苯,反映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
秀美华丽,比较轻快,开间宽阔; 具有男性气质特点,棱角分明,线条刚毅;具有女性气质特点; 4(除以上两种柱式外,还有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它的柱头宛如一棵旺盛的忍冬草,其余部分与爱奥尼式相同。) 5、雅典卫城: 1)卫城布局特点:①群体布局体现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庆典活动的线,不对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安排顺应地势,主次分明,以雅典娜像作为构图中心,延边布置建筑,照顾了山上山下观赏;②突破了小城邦国家和地域局限,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 2)卫城山门特点:①既能围绕入口、大门的需要进行设计,又能表现大门的艺术特色②两种柱式协调应用:山门是多立克式的,前后各6根,中央开间较大,门的西半,内部沿中央两侧,有3对爱奥尼柱子,这在多立克式建筑物里用爱奥尼柱子,是雅典卫城的首创。 3)胜利神庙特点:①由于山门两侧不对称,由胜利神庙取得平衡②与山门略呈偏斜的相互位置,削弱自己独立性而加强对山门的依附性。③爱奥尼柱式 4)帕提农神庙――卫城的主体建筑物,为长方形列柱围廊式 特点(如何突出它作为建筑群主体建筑的地位):
①位置:把它放在卫城最高处,距山门 80m左右,一进山门,有很好的观赏距离②体量:它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③型制:它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型制最隆重④装饰效果:它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全用白大理石砌成,铜门镀金,山墙尖上的装饰是金的,陇板间、山花和圣堂墙垣的外檐上满是雕刻⑤内部处理:内部分为两半,朝东的一半是圣堂,圣堂内部南、北、西三面都是列柱,是多立克式,为了使它们细些,尺度小些,以反衬神像高大和内部宽阔,这些列柱做成上下两层,重叠起来,如用通高的柱子,柱径很粗,内部将拥挤不堪,且尺度过大,神像也受压制,朝西的一半是存放国家财物和档案的方厅,里面有4根柱子用爱奥尼式的。 5)山门和帕提农内部空间的柱式处理: 山门与帕提农西侧的方厅的处理办法:内部使用细长、柔和雅致的爱奥尼式 帕提农东侧的圣堂的处理办法:将柱做成上下两层,重叠起来(但不属于叠柱式,因为帕提农神庙东侧的圣堂的处理上下皆是多立克式的,而叠柱式的定义是下层用粗壮质朴的多立克柱式,上层用纤细华丽的爱奥尼柱式) 6)伊瑞克提翁庙――古典盛期爱奥尼柱式的代表 伊瑞克提翁庙与帕提农神庙对比:
①爱奥尼柱是与帕提农的独立克柱式在风格上的对比②不对称、复合的形体同帕提农的对称的、单纯的长方形对比③活泼轻巧对(本文来自: 千 叶帆文 摘:外国建筑美术教案)比帕提农的凝重端庄④装饰岁繁富但色彩淡雅,与帕提农的金碧辉煌形成对比⑤朝南的白大理石墙与朝北的帕提农的柱廊形成对比 7)主要建筑特点和成就: 特点: ①以希腊半岛上盛产的大理石为建筑材料,高度发展了石梁柱结构 ②建筑类型:除神庙外还创造了各种公共建筑类型 ③建筑群体布局善于利用地形,布局形式 ④建筑单体平面简单,风格,里面大量采用视差校正法 5
相关热词搜索:,,,,,中世纪欧洲宗教建筑与音乐的美学关联
中世纪欧洲宗教建筑与音乐的美学关联
从审美和文化角度探讨中世纪欧洲宗教建筑与音乐的关联,以时间作为轴线,将中世纪建筑和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发展的近似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宗教和艺术的文化共通性的角度说明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关联更多是出于美学上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中世纪; 建筑; 音乐; 美学关联
一、欧洲宗教建筑和音乐历史发展近似性
西哥特人灭亡罗马帝国后,欧洲进入基督教时期。这一时期经济落后,战争频繁,动荡的社会不利于文化的发展。教会作为统治阶级仇视艺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艺术都被摧毁,被认为是“异教”,追求艺术是原罪,主张禁欲主义。当然“反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称为一种艺术,也有其文艺理论基础。如特尔屠良说过:“真理的主宰痛恨一切虚伪,把一切不真实的或伪造的东西都看做邪淫。”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基督教所提倡的美学精神可以理解为除去艺术中对道德有消极影响的因素,当然消极与否是由教会裁判,目的是体现人的心灵在宗教洗礼和净化后与神性的和谐统一,即神性高于人性。中世纪的美学就是宗教和艺术结合产生美。托马斯·阿奎那曾说:
艺术品的形式放射出光辉来,使它的完美和秩序的全部丰富性都呈现于心灵,这种光辉来自上帝。”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基督教的文化也脱离不了孕育希腊罗马文化的土地,尤其是音乐,吸收了希腊音乐的特点,同时加入宗教的神圣。早期基督教对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基督教教会毕竟不能离开艺术对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最隐秘的愿望和激情进行深刻的影响的能力 。根据黑格尔的理论,宗教发展分为“自然”、“自由”和“启示”。自由宗教在自然宗教和启示宗教之间存在,将绝对意识体现在艺术的感性形式上,而这时的审美主体的意识就可以在审美对象中达到对自身的观照,这样就达到了自身与审美对象的统一,绝对意识和艺术作品的统一。
公元 6 世纪的基督教音乐形式为格里高利圣咏,是由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整理的一种简单的无伴奏的单声部音乐,因其旋律线非常平缓,所以也被称为“素歌”,其英文名称 plainsong 就是指平的歌曲的意思;而同一时期的教堂建筑也是对罗马时代作为法院或会堂的巴西利卡进行旧物改造利用,这种时代精神的心理是由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以及流传一时的关于公元 1000 年世界末日的传说,使得当时的这种“凑合对付”的艺术形式略显粗糙甚至是幼稚。
这种情况直到公元 8 世纪的加洛林文艺复兴才得以改观,这时欧洲出现了统一的查理曼帝国,政治经济生活相对稳定,加洛林王朝的统治者虽然是文盲,但懂得加强文化复兴的重要性,为宗教活动服务的艺术形式也得以发展。宗教对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宗教内容成为艺术创作的题材,宗教的思想渗透了艺术创作的内容。基督教的关于上帝创世和人能死而复生的学说改变了人们关于生与死、历史与命运的看法,从而形成了艺术中的罪恶与惩罚、出生与死亡等系列主题。
加洛林文艺复兴期间,宗教音乐形式出现了平行奥尔加农,这是在演唱实践中即兴增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而产生的形式。宗教建筑则出现了在罗马建筑旧址上重建或模仿罗马时期圆拱的罗曼式建筑,该建筑是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宗教活动需要而建造的。随着公元 1000 年的世界末日说的破灭,宗教谎言第一次被戳破,人们开始反思禁欲主义,由此引发了中世纪文化的第二次飞跃,即哥特艺术时代的到来。虽然“哥特”这个词是被后世强加的表示野蛮落后的蔑称,但在当时却代表着进步。尽管教堂主张美是闪耀着神性的光辉,但艺术作品却不是这些神职人员的专利,尤其像建筑这样的艺术是需要普通劳动者参与的,既然普通人能参与到其中,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带入一些自身所处阶级的审美意识 。
哥特艺术就是源自人民大众,通过与天主教会之间的斗争,逐渐占领了当时的文化阵地,开始注重对形式的追求。哥特时代的主教堂与宗教音乐的产生都是源于对形式的探索。教堂建筑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尖拱,尖拱的几何形态就是两条竖直的侧边由一个弯曲变化的“拱顶”联系起来。人们由这个简单的形体,发展出许多结构复杂、富有逻辑的建筑。例如公元 13 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其巨大的石质穹顶,高大的玻璃彩窗无不是以最基本的拱通过对称排列或旋转而形成的。两个筒拱交接成为十字拱,这样就营造了一个简单的三维空间,这个简单的空间可以向四周扩展,形成了丰富的平面。另一方面,拱的纵向叠加,形成了教堂建筑的承重结构,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向上升腾的宗教气氛,孕育出一种与人体尺度形成鲜明对比的空间氛围 。它利用垂直和纵深两个方向的尖锐对立,使审美主体产生敬畏的幻觉,这符合基督教所宣扬的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
同时期的音乐形式也是由一种基本形式发展而来,那就是平行奥尔加农。就如同哥特建筑中的尖拱一样,以这种简单的形式为基本单位,变化出各种复杂的形式,导致了平行奥尔加农演变成自由奥尔加农、花唱式奥尔加农和有量式奥尔加农。这种手法一直到现代的音乐创作中也可以觅得踪影。哥特时期的音乐和建筑更是通过“巴黎圣母院学派”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圣母院创作的奥尔加农上方第二声部的花唱式音符增多,下方定旋律声部的每一个音符也因此无限制拖长,需要几个歌者轮流换气方能支持住。花唱式奥尔加农上方第二声部用假声演唱,流动的旋律在厚实的低音衬托下尽情地回旋,造成一种广漠的空间感 。这与巴黎圣母院这座建筑的设计理念也不谋而合,哥特式教堂是典型的精神大于物质的艺术类型,即黑格尔所认为的浪漫型艺术,其目的就是为了营造神秘的宗教气氛。古代的毕达哥拉斯数理和谐理论也被披上了宗教的外衣:
巴黎圣母院的立面构图可以分解为 8个符合“黄金分割”长宽比例的矩形,平面构图也是一个符合黄金比例的矩形,内部按宗教活动需要划分成一个天主教的拉丁十字形状。而巴黎圣母院的外部形式也充满着宗教意味:立面中心的玫瑰窗象征着巴黎市的守护神圣母玛利亚,3 个圆形拼成的图案象征基督教的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4 个圆形拼成的图案象征马可、马太、路加、约翰的“四大福音”,由无数圆形图案拼成的窗棂象征耶稣智慧的“圣心”,而玫瑰窗分成 12 瓣则象征耶稣的十二门徒,至于那些由彩色玻璃拼成的圣经故事,则更是给目不识丁的中世纪民众准备的无字教义 。
巴黎圣母院立面
音乐创作和建筑设计手法发展的相似性体现了欧洲正在从黑暗时代中慢慢地苏醒。而且中世纪产生的纽姆记谱法,在哥特艺术时期发展成熟,成为中世纪西方文化得以存留至今的重要手段。复调音乐和富于装饰的建筑都开始堂而皇之地进入主张压制欲望的宗教领域,这在早期基督教时期是不能想象的,种种迹象证明,基督教本身的态度已经开始松动。如果没有服务宗教的便利,哥特时期的宗教音乐与建筑艺术也不可能有如此相似的审美通感。“纵观西方音乐专业历史,基督教的影响随处可见,这不只指从中世纪沿用至今的基督教典仪音乐,历代作曲家采用宗教音乐题材所写的大量作品以及他们在其他各种类型作品中所包含的宗教情感,而可泛指基督教作为一种精神,他跟西方人所创造的另一个对象———音乐艺术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心灵上的感觉。”
这段论述同样也适用于建筑美学,哥特教堂拜宗教和神权所赐,在建造的过程中得到了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极大支持。天主教会需要主的圣殿,中世纪兴起的行业商会,也就是未来的新兴资产阶级希望通过捐助建造教堂获得城市的政治话语权。如此多的有利条件使哥特建筑艺术成为了中世纪艺术最辉煌的符号,任何艺术史的论著谈及中世纪艺术时,第一个说到的总是哥特式教堂。哥特教堂从此为欧洲的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未来的建筑世界仍代表着皇冠最顶端的宝石,无数载入史册的艺术精品都来自宗教建筑。
二、建筑和音乐的美学关联源自审美通感
首先,艺术和宗教都对文化生活具有构造功能。艺术和宗教都产生于人类的精神需要。
当原始人类生活在大千世界中,他们感到茫然,就像在汪洋大海中一望无际,总得有一个目标,使精神有所寄托。因此,宗教就是人类为达到心灵的平衡而献身于伟大目标所产生的精神寄托,对人的心灵具有塑造作用。艺术也是如此。它们也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形式,对人类的文化生活具有构造的力量,为人类提供看待世界的新的知觉与意义的构架方式。由于艺术能为人们提供一种理想寄托,在宗教匮乏的时代或社会里它能够起到宗教的作用,让人们在艺术的世界里忘掉尘世的烦恼和忧伤,使心灵获得解脱和净化。
其次,艺术和宗教都具有主体特征。
在对世界的科学掌握中,人们获得的是客观真理对现实冷静客观的认识,而在对世界的艺术与宗教的掌握中则体现出主体性特征,即强烈的想象和情感内容。宗教的神灵作为超自然的存在,是现实世界的人们自然无法把握的,神灵生活什么样,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这都需要人们的想象。在宗教活动中主体与对象的联系是通过想象和幻想的方式实现的,因为没有想象和幻想两者之间的超自然的联系是无法完成的。
然而,应该看到艺术的想象和幻想与宗教的想象和幻想是不同的。
宗教的想象是入乎其内,丧失一切距离,而艺术的想象和幻想则是出乎其外,拉开了相当距离。主体性另一个特征是情感。情感是艺术产生的动力,没有情感的推动,艺术家创造不出艺术作品;同样,如果没有情感的吸引,欣赏者也不会被艺术品所感动。宗教也一样,有了崇拜对象还要有强烈的情感,对神不仅要有深信不疑的态度还要伴随着情感体验,也就是说这种情感来自对神的信仰的虔诚。神的力量越大,人们对神就更加崇拜,这种宗教情感就更加强烈。一切在宗教活动中起作用的各种情操,都有同样的作用。宗教情绪是具体的心理状态,由一种感情加上一个特殊对象而成,所以它当然有与其他具体的情绪不同的心理作用。
再次,艺术和宗教都具有感性特征。
马克思曾指出对世界科学的掌握方式与对世界艺术和宗教的掌握方式不同,他把对世界艺术的和宗教的掌握方式称之为“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科学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是以概念作为前提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显然是与概念不同的感性形式的掌握方式。感性形式是艺术存在的根本方式,无论是一幅画、一首诗还是一支乐曲、一座建筑都离不开感性形式。对于宗教来说,要使上帝成为膜拜对象,需要世俗化、客体化的形式作为对象,如圣像、神像等。耶稣形象的吸引力远超过那些信仰他的人的圈子。宗教创造了他,但他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宗教的领域。信任他的人们只有通过耶稣的形象这种感性的形式,才能使主体与对象融合。神是任何人都不能真正见到的存在,只能在想象中体验到神的存在,现实中的人要感受到神的存在,只能通过现实中的感性材料,用象征的方式去描摹神性的事物。
三、宗教和艺术的文化同源性
从文化起源上看,艺术与宗教具有共生性,两者都是在浑融性的原始文化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文化形式,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性,但不等于完全等同,应看到他们的区别。艺术是人对现实的最高的审美形式,人们通过对艺术美的创造,满足世俗的情感,创造美好的现实生活。宗教虽然也是人类的文化创造,但其所创造出来的却是人类的异化产物———神灵。它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安排世间一切生活。由此产生的宗教情感是人们出于对神的敬畏而产生的体验。艺术对象和宗教对象也存在着差异。艺术的对象是人和人的生活,在整个人类的艺术史上人物形象构成了艺术长廊的主要景观。那些伟大的艺术家用丰富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另外,艺术对象具有实体的客观性,也就是有绘画、音乐等艺术品。任何艺术品都离不开物质材料,也就是艺术媒介,离开艺术媒介的艺术品是不存在的。而宗教对象则是虚幻的对象,是谁也没有见过面的上帝的化身。信徒们只能在心灵之中去想象耶稣的形象。
艺术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与宗教的作用不同。艺术和宗教在文化生活中都能对精神生活发生影响,特别都是通过对人的心灵的影响而在生活中发生作用。J. H. 兰德教授在他的《西方宗教中认识的作用》一书中谈到了这一点:
画家、音乐家和诗人的工作,教给我们如何用更强的力量、更多的技巧,去使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心智和情感;……它向我们表明,如何认知我们遇到的世界中种种未知的性质,种种潜藏于其中的力量和可能性;更有甚者,他使我们能看见种种崭新的性质,世界在人类精神的合作下,能够用这些性质来装扮自身;……先知们和圣徒们难道不也是这样吗? 他们也能为我们做某些事情,他们也能够在我们身上、在世界中,造成种种变化;……他们使我们能够接受所遇到的世界的种种性质;他们打开了我们的心灵,使之能够容纳种种崭新的性质,世界在人类的精神合作下,能够用这些性质来装扮自身;他们使我们能够真切的看见和感受到我们这个世界的宗教性的已满,即‘辉煌壮观的秩序’,以及人类在其中对它的体验。”
但是,他没有看到艺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现实生活和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作用于现实生活,让人们通过艺术欣赏,达到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获得文化生活方面的知识,提高认识生活的能力。同时使欣赏者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获得心灵的净化,提高思想境界,使人变成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再者,艺术能给人以审美的享受,让欣赏者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从而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宗教也能使人涤除尘世功名的诱惑,实现心灵的升华,但这种作用是被动的,它主要来自于对神灵审判的畏惧感。因此宗教对人精神生活的影响是消极的,不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启迪。
建筑与音乐的关联性研究总是伴随着争议,将建筑与音乐关联,并不是要将两种艺术形式一一对应,那样将陷入形而上学的怪圈。这两种艺术形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没有谁依附谁的问题,否则也不会分成两门艺术。从中世纪欧洲宗教建筑和音乐的对比研究发现,建筑和音乐的关联是内在的,即美学上的联系,是二者由文化发展的同步性引发的关联。
[1]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 刘博. 试析中世纪音乐宗教情感与世俗情感的对立统一[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47.
[3] 赵克仁. 哥特式建筑及其宗教文化内涵[J]. 世界宗教文化, -49.
[4] 龙鸣. 西方宗教建筑的环境心理学分析[J]. 科技信息,3 -595.
[5] 张富林. 浅议西方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宗教观[J]. 电影评介, -100.
[6] 王辉. 西方古典建筑美学“形”与“式”探寻:西方建筑美学形与意(一) [J]. 世界建筑,0 -103.
[7] 马晨. 西方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神学主义精神[J].大舞台,1 -102.
[8] 希克 J. 宗教哲学[M]. 北京:三联书店,1988.
中世纪史实资料
中世纪|史料|艺术|宗教|真相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世纪基督教堂建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