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跌11%,软银孙正义义豪赌ARM有什么逻辑

卖出阿里巴巴 买进ARM 软银孙正义为何要开始一场豪赌?_证券综合_股票频道_全景网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这次投资很孙正义”,外媒如是评价道。&  一位熟悉软银的企业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这体现了孙正义惯用的激进投资模式”。当上一个软银史上最大笔投资带来巨额债务压顶之时,眼看自己多年缔造的信息技术投" />
卖出阿里巴巴 买进ARM 软银孙正义为何要开始一场豪赌?
  “这次投资很孙正义”,外媒如是评价道。
  一位熟悉软银的企业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这体现了孙正义惯用的激进投资模式”。当上一个软银史上最大笔投资带来巨额债务压顶之时,眼看自己多年缔造的信息技术投资帝国传奇不再,即将退休的孙正义却以更大规模投资芯片设计公司英国ARM的手笔,来宣誓自己的“王者归来”。
  这次并购拟斥资243亿英镑(折合约320亿美元)溢价43%,且在软银自身背负债务约1120亿美元的当口,不仅突破了软银投资史上最大记录,更是以科技界大手笔投资的典型案例,与DELL收购EMC、Arago收购Broad-com、微软收购LinkedIn等比肩。
  更让人震惊的是,即将60岁退休的孙正义放弃退休重回“战场”,做出的决定就是调整软银架构,将以往最成功的互联网领域投资的大笔资金撤出转而投入物联网领域。目前软银集团董事会已经批准收购交易,只待ARM公司股东大会和英国相关机构批准这一交易。
  而在此之前,软银已经出售阿里巴巴部分股权套现100亿美元左右、出售日本游戏公司GungHo股份,有报道称还在谈判出售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估值可能37亿美元的股份……
  一边是巨额的债务压顶,一边却是频频出售与并购的大手笔资本腾挪,老骥伏枥的孙正义能否靠对ARM的投资,让犹如互联网时代红利收割机的软银,再次成为下一个物联网时代的“赢家”?
  “一拍即合”背后
  曾经软银对美国Sprint的收购是日本公司对外国公司规模最大的收购交易。而如今对ARM的收购意义则更加不同。
  孙正义在上一次Sprint控股权抢购案中,击败亿万富豪、Dish董事会主席查利?埃尔根,这一次如能成功收购ARM,无疑证明着他再一次击败了另一家著名的公司苹果,因为五年前苹果曾试图以80亿美元收购ARM,但未能成行。
  五年前苹果欲收购ARM之时,是手头有417亿美元现金的金主,面对营收不到6亿美元的ARM,似乎胜券在握,但ARM当时的CEO伊斯特却决然拒绝称,“谁都没有收购ARM的必要。这是本公司商业模式的意义所在”。时隔五年,ARM董事长Stuart Chambers却公开表态称,公司董事会认为,软银提出的收购条件对公司股东是具有吸引力的,不仅能为股东带来足以反映未来价值的丰厚现金回报,同时也让该公司能继续在英国的商业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持续发展最新科技。
  缘何拒绝苹果的ARM,在五年后的今天会与软银一拍即合?
  ARM的CEO西蒙?希加斯一语中的,“一是每股17英镑的收购价格较为理想,二是ARM与软银对未来的看法一致”。
  软银从最早投资互联网、游戏、宽带、固网、移动再到如今频频出手布局的物联网,其一贯延续着大胆激进的投资风格。虽然之前的两年间,孙正义从谷歌以三顾之礼请来的接班人阿罗拉让软银从攻转守,短暂地失去了此风格。
  而原本明年将是孙正义早前设定自己退休、阿罗拉上位的时间,但今年6月却出现了戏剧性的颠覆,因为孙正义告诉阿罗拉“自己打算继续担任社长”。于是,那个科技投资帝国一直激进大胆的脸谱,将随着孙正义的延迟退休而持续下去。
  如今ARM创始人依然认为,ARM被软银收购是“英国科技业的悲哀”,因为他觉得它是一家“决定下一代微处理器架构的英国公司,该架构将被用于所有的下一代手机以及意义更加重大的下一代互联网。”
  但这也正是孙正义所看重的,孙正义认为收购ARM 标志着软银的转型,从传统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转型为IOT(物联网),收购ARM 是一项早有准备的长期投资。
  上述业界权威人士对经济观察报分析,孙正义看的是未来十年的发展潜力,而根据以往的投资成绩,孙正义的眼光还是比较独到准确的。
  作为靠授权芯片设计架构IP的独特商业模式发展起来的ARM,创立于1990年,位于英国剑桥,公司所设计的微芯片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其中包括苹果和三星的产品,目前共有超过3000名员工。
  它的竞争对手英特尔自己研发处理器,在自己的工厂制造,以向整机制造商高价出售处理器获利;而ARM只研发统一的处理器架构,授权给各家芯片设计公司自行研发处理器,再找第三方代工厂制造,ARM只收平均不到1美元的授权费。这种模式让其在智能手机迅速发展起来,同时获得了无可替代的地位。根据业界预计,ARM占据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IP核99%的市场份额,而英特尔以及其他公司占比不到1%。“ARM在手机端的市场占有率碾压英特尔。”一位手机企业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
  截至目前,ARM向全球250多家公司出售了800多个处理器许可证,ARM架构在95%的智能手机、80%的数码相机以及35%的电子设备中得到应用,总共销售了超过200亿个基于ARM架构的芯片。
  不过,ARM最主要的投入是人力成本,而且研发创新产品迭代,需要持续大量资金投入,数据显示去年ARM投入在研发方面资金的增加占全部新增运营成本的65%,所以靠上软银这棵大树,便可解除后续大笔研发投入的“后顾之忧”。
  另外,软银作为投资型企业,与五年前同样现金充足的苹果收购ARM不同,苹果有可能以收购ARM来打击自己的竞争对手,比如诺基亚、RIM、HTC等,而ARM被收购之后,也同样意味着大批客户可能被苹果撬走,而软银却意在未来无限增长潜力的物联网领域,抢占投资制高点,显然格局和境界与苹果截然不同。
  但外界担忧的是,千亿美元负债压顶之时,320亿美元收购ARM的资金来源如何化解?
  资本大腾挪
  在阿罗拉离职之前,已经有孙正义收回公司控制权再战物联网时代的信号。
  今年3月份孙正义对软银整个集团的架构重新调整,分为两大块,一块为日本国内业务,重点是电信业务,专注移动业务,预计未来增长缓慢,一块为海外投资业务,并且投资方向从原来的互联网、电信等转移到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预计未来增长快速。
  孙正义24岁时曾立志“要掀起一场信息革命”,于是他用了35年以投资的模式缔造了一个传奇的信息技术帝国,其中不乏经典案例,比如几千万美金投资阿里巴巴,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获得估值最高约700亿美元的收益,另外连续两次投资雅虎,2003年投资盛大,都获得无数倍的收益,这都是以超前的战略眼光用小投资赚大收益。而当年用150亿美元收购日本沃达丰、2013 年以220亿美元买下美国第三大通信商Sprint,则是大手笔投资魄力的显现。
  孙正义的软银曾被看作是管道化模式,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做调查及时掌握用户的需求,开发出迎合客户需求的商品,当然它主要靠投资方式实现。投资日本沃达丰便是典型案例之一,收购后采取价格战并于2008年获得日本销售苹果iPhone的独家代理协议,最快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从而在日本电信业站住脚跟。
  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互联网时代还未到来之际,孙正义却投资了大量的互联网初创企业,中国的有阿里巴巴、盛大、人人网等等。他用极少的投资资金赚取了无数倍的财富和所投公司的控股、参股权。
  但就在雅虎让孙正义失望的同时,收购后的Sprint表现更让孙正义投资界“赌神”的名誉大受损伤。此时的软银正遭受Sprint的业绩拖累,截至今年3月底,软银付息负债为11.9万亿日元(1120亿美元),其中Sprint就占4万亿日元。目前,软银净债务相当于核心利润的3.8倍。因债务过于庞大,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已把软银的长期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
  不仅如此,财年,Sprint出现15亿美元亏损。美国雅虎的经营持续恶化,日本雅虎准备与之切割关系。为了缓解现金流压力,上一财年,软银发行了80多亿美元的企业债。但情况并不乐观,软银5月公布的财报显示,软银集团第一季度利润同比下跌30%。
  而如今,孙正义的投资魄力并未随着自己的年龄递增而减弱,不惜举债也要买下ARM。
  为此,孙正义不断出售旗下优质资产股份,6月6日,软银又被爆出抛售其持有的日本GungHo在线娱乐的大部分股份,金额为730亿日元(6.85亿美元)。在此前,软银曾大甩卖似的接二连三的出售所持的阿里股份,金额高达100亿美元。且早在5月23日,软银出售芬兰手游公司Supercell股份的消息也被传出,交易可能带来37亿美元收益。
  有媒体报道称,软银之所以不出售Sprint资产,可能是仍在等待监管环境有所改变,从而重新启动T-Mo-bile收购案,实现Sprint与T-Mobile的合并;另外一个原因是,美国市场对孙正义的“缔造全球举足轻重的企业”的长远构想至关重要。
  日前孙正义对外表示,过去数月,公司通过包括出售阿里巴巴股票在内的资产剥离措施,募集近2万亿日元(190亿美元)现金。软银还称,它还从瑞穗银行获得1万亿日元(94.2亿美元)过桥贷款,为收购ARM交易融资。
  布局物联网
  即将59岁的孙正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感到我的工作还没做完,我希望激发软银的潜能,让软银迎来下一个发展的春天。”他计划在未来5到10年的时间里继续领导软银。
  与之颇为吻合的是,以人为连接的互联网时代正在渐行渐远,而以物为连接主体的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2020年或许将是一个爆发的节点。第三方咨询机构IDC预计,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6000多亿美元增长到1.7万亿美元。
  财报显示,ARM近年来财务保持稳定增长。ARM在2013年―2015年分别实现营收7.14亿、7.95亿、9.68亿英镑,净利润分别为1.53亿、3.09亿、4.06亿英镑。虽然ARM 公司的营收规模和利润并不算巨大,但ARM 在物联网的底层架构上扮演着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角色。
  ARM目前主要的业务增长市场分三类:移动计算、企业基础架构及嵌入智能,目前ARM在这三大市场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分别为超过85%,15%和 25%。ARM预计到2020年,移动计算市场将增至400亿美元,对于已经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移动计算市场,ARM未来的战略是提供更高级的处理器、与行业下游领先厂商更紧密的合作以及对每台设备获得更多的版权收入来提高利润率。对于目前市场份额仅为15%的企业基础架构市场,ARM预计到2020年,市场总额将扩大至360亿美元,其主要目标是扩大市场份额。对于最新的嵌入式智能领域,ARM的战略是研发新的芯片架构、探索新的细分市场领域,从而获得新的营收渠道。
  孙正义对外表示,“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项收购之一,我认为ARM将会成为软银增长战略的重要支柱。”
  一位ARM下游客户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早前软银就开始不断布局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包括2014年收购法国Aldebaran机器人公司,并且后来推出知名的情感机器人Pepper。收购ARM后,预计将整合两者之间的物联网上下游产业链。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大家都在看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软银收购ARM的逻辑:孙正义人生最大的豪赌
号外: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大公馆”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置顶了,这样。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更新,您都能容易找到。软银收购ARM的4个
号外: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大公馆”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置顶了,这样。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更新,您都能容易找到。软银收购ARM的4个简单逻辑文:丁道师@雪球很多时候,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比电影戏剧还要精彩,不段的上演各种“神转折”。上个月,全球的媒体还都在关注遭遇滑铁卢的软银帝国何时崩溃(笔者注:这里指的是被软银收购的美国电信运营商Sprint亏损500亿美元,软银帝国债台高筑),这个月的18日软文却突然宣布“321亿美元收购ARM”,资料显示软银将以每股17英镑的现金收购ARM,较后者上周五的收盘价溢价43%。OMG!瞬间全球媒体炸裂,刚刚还要依靠出售阿里股份度过难关的软银,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土豪,居然巨资收购欧洲IT巨头ARM,要知道321亿美元放眼全球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几天不少媒体朋友和我讨论软银收购ARM一事,大部分表示看不懂无法理解。其实对于现在的软银来说要想渡过难关,靠的不是缩衣节食,而是继续大笔大规模的收购、投资不同领域的优质企业,完善其生态布局。由于很多人对ARM公司不太了解,且因为上周的手机直播,我的读者群体多了95后和00后的一些人群,今天我尽量用大白话简单解读下,软银收购ARM的四个逻辑。ARM有短期内让英特尔难以企及的份额我们知道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的运行离不开强劲的芯片支持,在PC互联网时代英特尔一家独大,但现在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英特尔逐渐式微,反而不起眼的小公司ARM颠覆了芯片产业,ARM架构芯片在全球手机市场上的份额超过90%。  ARM架构已经成为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事实上的标准,还被广泛应用在大量其他设备中,例如数码相机和硬盘。这几年我们熟悉的英特尔一直想反攻ARM占领的市场,但最终败下阵来。软银看到ARM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芯片领域的规则制定者地位短期难以动摇,于是下决心收购。  ARM捏住了全球几乎所有手机厂商的命脉  全球范围内,ARM架构的芯片每年的出货量大概在100亿颗级别(官方数据显示已经累计超过750亿颗),从苹果、三星(Samsung)到小米或者HTC乃联发科这样的企业,几乎都有用ARM的架构,他们都要向ARM支付费用。可以说ARM是一家可以躺着赚钱的公司,现在的ARM已经成为行业标准,捏住了全球几乎所有手机厂商的命脉。  不过ARM公司和中国的腾讯、百度等有野心的公司不一样,这家公司很厚道,就像伟大的居里夫人一样,ARM非常愿意让全球共享其的研发成果,大概给1000多家企业做了授权,也就是说“你们可以用我的架构做产品,我只和你们授权一点点费用”。到了今天捏住全球手机企业命脉的ARM收入只有10亿美元量级,堪称行业活雷锋。如果ARM放在李彦宏手里,每年早就创收几百亿了。  软银生态体系大布局  生态体系这个词汇我们经常听乐视的贾布斯或者BAT的大佬们挂在嘴边,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孙正义就在构建软银的生态体系了,只是孙正义自己很少说而已。  软银是科技公司,也是投资公司,也是通信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前后,软银大概花了600---800亿美元做投资,孙正义几乎布局了所有能布局的产业和风口,但唯独缺失对芯片领域的大笔投资。现在收购ARM后,从手机芯片架构到移动通信,再到手机软件、服务等等移动互联网链条上的所有核心环节中,软银都已布局完善。未来软银潜力有多大,诸位结合乐视的爆炸式发展进程,一看便知。  英国脱欧 优质企业打折20--30%左右  精明的孙正义早就看到ARM的价值,软银打ARM的主意不是一两天了。之所以这儿时间出手购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英国脱欧事件,让整个英国的股市、房地产、实体经济乃至优秀的企业估值大幅度贬值,一些企业短期贬值超过20--30%。软银这个时候拿下ARM,要比脱欧之前省钱不少。  同样不止是软银,最近几天全球各地的财团都在英国购买优质的企业。比如7月12日的时候万达旗下的美国院线AMC娱乐控股宣布,将以9.21亿英镑(约80.1亿人民币)收购位于伦敦的欧洲的最大院线Odeon & UCI Cinemas Group。再比如中集集团,8亿元收购英国半挂车企业等等案例不胜枚举。作者:丁道师,文章来源:雪球点击此链接 // 可以阅读原文。*私人洽购、商业合作以及广告推广等事务,请致电 72 联系客服物联网帝国孙正义职业生涯最大的豪赌文:潘凌飞 / 华尔街见闻320亿美元全现金收购芯片业新贵ARM,年近60岁的孙正义做出了职业生涯最大的豪赌。昨天,一则关于软银的消息引爆了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软银已同意以234亿英镑(320亿美元)收购芯片研发巨头ARM,软银将为每股ARM股票现金支付17英镑,这较ARM上周收盘溢价43%。ARM去年营收为10亿英镑,软银此次收购价格相当于ARM去年净利润的70倍,较当前股价溢价40%,而且还是全现金方式。即便考虑到英镑在退欧公投后已经对美元贬值了28%,这笔交易也算不上便宜。可以说,负债累累的孙正义正在倾尽全力,做一场“物联网”的豪赌。不过,孙正义却信心十足。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ARM将完美匹配软银集团的战略,这笔投资帮助我们获得了‘物联网’带来的重大机会。这是我们所做过的最重要的收购之一。”血本为了筹集收购ARM的资金,孙正义可谓是下了血本。就在一个多月前,软银刚刚抛售了阿里巴巴的股票,套现100亿美元。紧接着又将当红手游公司SuperCell出售给腾讯,融得约75亿美元。此前市场曾推测,软银此举可能是为了弥补Sprint的亏损,不过如今谜底已经揭晓。由于此次是全现金收购,除了之前套现的175亿美元之外,孙正义还需要再投入145亿美元。据新浪科技计算,软银目前还有250亿美元的现金头寸,而净负债已经接近了600亿美元,几乎是净利润的四倍。或许未来半年,孙正义还会继续抛售其它资产用于缓解债务压力。好在,软银光所持阿里的股份就超过500亿美元。有Sprint的失败案例在前,在如此高负债的情况下押注ARM,不难理解投资者的担心。今天开盘后,软银一度跌11%,创2012年来最大跌幅(昨天日本股市休市)。物联网ARM从事低费用、低功耗、高性能芯片研发,收入主要来自于芯片专利授权,去年营收为10亿英镑。目前,全世界99%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所有的iPhone和iPad都使用ARM芯片,多数Kindle阅读器和Android设备也都采用这一架构。这对于抢占物联网市场来说意义重大。彭博援引数据研究公司Gartner估计称,仅今年全球就有350万台与消费者连接的物联网设备,市场规模2350亿美元。到了2020年预计将增至1060万台。到2018年,预计成熟市场的每个家庭都将有超过40台设备联网。彭博援引Ace研究院分析师Hideki Yasuda评论称:“由于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ARM产品为人们所接受。孙正义之所以收购ARM,正是看中了其市场份额和利润率都很高,而且预期增长可观。”帝国目前,孙正义的物联网帝国已经初见雏形。在拿下ARM之后,孙正义已将整个物联网价值链里可以收到钱的元素都收入囊中。如果孙正义在拼图,把 ARM 当成最新加入的一块拼图来看,他正在追本溯源摘下整个物联网的星系。物联网应用中,最常被提及的几个元素如下:* Communication* Networking* Operator* Device孙正义已经有了电信业、内容(游戏/软件/电商),最新加入全世界智能手机或装置都需要、透过IP固定在收钱的ARM,可说是整个物联网价值链里可以收到钱的元素都被拿下。相对于一般硬件公司来说,Softbank的策略更像是算是网络公司般灵活,更懂得ARM这样硬件公司的价值,本该是硬件公司在考虑价值链、供应链综合评估下的收购决定,却被Softbank 拦胡,提早为了未来布局做下这样大胆的收购;更有趣的是,这是由日本公司达到,而非我们最近常听闻的中国企业。过去十年,投入了820亿美元用于140多笔并购和投资交易,其中很多都是电信、电商与物联网息息相关的行业。据新浪科技整理:2006年,孙正义拍板斥资150亿美元收购了沃达丰旗下日本子公司,这笔交易奠定了软银帝国的基石所在。即便如今软银的业务遍布全球,投资横跨诸多行业,其三分之二的营收依然来自于这个市值680亿美元的日本第三大电信运营商。2012年,23亿美元收购电信运营商eAccess。2013年,220亿美元收购美国运营商Sprint控股权,11亿美元收购美国电信经销商Brightstar控股权,15亿美元收购芬兰游戏开发商Supercell控股权。 2014年和2015年,6.27亿美元和10亿美元投资印度电商平台Snapdeal和韩国电商平台Coupang。(潘凌飞 / 华尔街见闻)注:文章出自华尔街见闻。点击此链接 /node/254365 可以阅读原文。版权声明:「大公馆」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以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DGGKF4微信联系删除。有如神助大赢家 百战百胜赵子龙*私人洽购亦可致电 72 联系客服三国名将赵子龙,智勇双全,百战百胜。当年当阳长坂坡中,赵云百万军中藏阿斗,千军万马如入无人之境。战神故事传诵至今。股海拼搏乃心性之战,每天当然希望大阳,股价可以长升长有,走势日日爬坡叠创新高。当阳,长坂坡,常胜将军,无非暗合每一个投资者这份美好的寓意。赵云坐镇,当阳长板!牛散私募案头必备神器!!!...欲知作品详情,请点击本页左下角“阅读原文”继续浏览...
[][][][][][][][][][][][][][][][][][][][]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源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版权所有 & 2011 - 2017 商务服务/删稿QQ:938 - 111 - 39 编辑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正义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