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不限流量量”国外是怎么运作的?

为什么国外很多电信公司提供不限流量等业务而大陆却没有? - 知乎42被浏览10758分享邀请回答8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别被运营商忽悠了 真正的不限流量套餐是这样
对于很多国内的手机用户来说,提到不限量套餐可能都曾是我们心中的一个痛点。纵观一些欧美国家以及像日本、韩国等领国,运营商都早已成型了相应的不限流套餐,而早已进入4G时代的中国大陆用户,还经常被电话卡套餐内的流量、通话时间所牵绊。随着运营商与智能手机行业的共同发展,这种供需不平等的现象也正悄悄被打破。竞争+国策全民不限量套餐仅一步之遥国内运营商推出不限量套餐了?近日,三大电信运营商新一轮流量大战拉开帷幕。中国移动推出了“任我用”套餐,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之前就推出自家的“不限量”套餐。据笔者了解,中国联通推出的“冰激凌”系列套餐含有每月198元和398元两种资费标准。其中,根据官网的介绍,198元套餐享受每月不限量流量+1500分钟通话时间,短信方面仍未0.1元每条。而398元可享受每月不限量的流量+通话时间,短信0.1元每条,对于一般用户每天使用最多的流量以及通话时间,看来是真的已经有不限量套餐了。运营商陆续上线不限量套餐产品而中国电信方面,“天翼不限量”套餐的资费标准则为199元每月,享受不限量流量及3000分钟通话时间,并且全国无漫游等资费标准。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你肯花钱,那么就可以实现不限量套餐的使用,也就是理想状态下的拿起手机就打电话、上网,但事实总和理想还有些差距。现有的不限量套餐真的不限量吗?当不限量套餐的推出吸引眼球时,我们也发现这种“不限量”实则还是存在某些限制的。以联通冰淇淋198元套餐举例,用户最多可用100G数据流量。可根据北京联通官网介绍,用户当月全国数据流量达到15BG后,上网速率将降至最高3Mpbs,当月累积使用100GB后,将关闭上网功能,次月自动恢复。中国电信199元的“天翼不限量”套餐则为当月国内手机流量达到40GB后,网速将降至3G水平,不能再享受4G网络的快捷,当月流量达到100GB后,上网速率降至128Kbps,用户可以继续低速率上网。综合来看,这些所谓的“不限流量”套餐,并不是真正的不限制。用户当月流量使用量达到某一个数值后就会限制其网速,回到3G、2G时代的速率,总量超过50G或者100G之后部分套餐还会限制用户上限,可谓是“限量又限速”。用户随心所欲使用手机流量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各大运营商对于不限流量套餐的使用说明不过你可别觉得你被坑了,实际上即便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不限量套餐中的“限制”也是存在的,从目前全球已有的“不限量”套餐执行情况来看,针对用户月使用流量超限的情况,运营商均有相应的举措。在最初版本的套餐中,美国运营商均会对超限用户进行降速,今年推出的最新版“不限量”套餐依然有超额限制。所以,在不限量套餐中实施一定限制标准可谓是国际惯例。为什么要限制?在限制下还能满足需求吗?实际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不限量”套餐从最初面市至今的十年间,确实有约三年的时间是不限制的,但也因此给运营商带来了灾难。以AT&T为例,该公司日推出iPhone,之后三年该公司网内数据流量激增5000%,AT&T的网络在短时间内多次出现拥塞或是局部瘫痪的情况。2009年底,英国运营商O2也公开表示,此前6个月中iPhone等智能手机用户所产生的数据流量令其伦敦通信网络备感压力,导致一些用户周期性无法拨打接听电话或传输数据。有业内人士当时即指出,导致AT&T网络数据量激增的一大原因是其iPhone用户享受的都是单一费率的包月套餐。这也就导致用户在使用数据业务时无所顾忌,无形中增加了网络的压力。数据显示:iPhone手机用户仅占AT&T用户总数的3%,所消耗带宽却高达40%。直至2011年AT&T针对“不限量套餐”设限时,仍有5%的不限量套餐用户使用了将近25%的网络容量。从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中不难发现,国际运营商对“不限量”数据套餐进行超额限制,并非是运营商苛待用户,而是源自血淋淋的教训,暂时降低“网虫”的网速有助于他们慎重考虑自己的上网行为,从而保证网内其他用户的上网体验。那么既然限制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要关心在这种限制下能否满足我们对使用量的需求。根据媒体分析公司comScore的调查,美国人去年每月花在智能手机上的上网时间为87小时。根据爱立信的报告,美国人2015年每月平均使用流量为1.4GB。另据分析机构ChetanSharma的数据,2015年前三季度美国人的平均移动数据流量为2.5GB。从美国运营商推出“不限量”套餐后的反映来看,将近十倍的限额能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也就是说,即便有所限制,这个量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是足够用的,很多人你根本用不到受限制的程度。真正的不限量套餐离我们还有多远?实际上,随着智能手机行业以及运营商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手机套餐中的流量已经变得越来越多,从2G时代的10M到3G时代普遍1个G,再到现在的各种流量叠加以及近年来刚施行的套餐内流量自动结转到下个月等现象。运营商也在围绕着用户的核心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标准,转眼间商用5G的计划已经逐渐开始落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真正意义上的不限量套餐最终会全面普及。而对于用户来说,大数据时代的网络需求已经成为一种刚性需求。尤其是当人们越来越习惯移动的网络环境后,传统的无线网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不限流量套餐的最终落地,会让公交追剧、移动办公等多项移动网络体验变得更为便捷,那么,如果真出了不限量套餐,你会选择使用吗?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看美国的不限流量套餐什么样的
[摘要]实际上AT&T曾经推出过不限流量的套餐,但是早在几年前就被终止了。
腾讯科技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腾讯科技立场。文/王峰() (微信公众号:andcm1984)1月11日,时隔两年之后,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AT&T再次推出不限流量的数据服务套餐,实际上AT&T曾经推出过不限流量的套餐,但是早在几年前就被终止了。一般来说,不限量数据套餐都是在市场开拓期,或者是网络质量较差的地区才使用的激进型竞争策略。而美国市场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LTE网络商用,目前已经进入了4G市场成熟阶段,AT&T又是在除美属维尔京群岛。另一方面,无限流量套餐已经被证明非常容易用于被高流量恶意使用,对网络资源占用极大。今年3.15前夕,中国移动()2G时代发展的WAP不限流量套餐客户要求无限流量使用4G网络的事件,经过好几个月,多次法律介入才逐渐平息。那么今时今日,AT&T再次推出不限量数据服务套餐到底所欲为何呢?1、真正要推广的是家庭内容服务首先AT&T的不限量数据服务套餐仅限于DirecTV和U-verse电视服务用户,可以说AT&T并不是要服务普通手机流量用户,而是针对家庭内容市场用户的一次反向绑定。DirecTV是AT&T斥资490亿美元收购的美国最大卫星电视运营商,今年7月份,刚刚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批准,而U-verse是AT&T在2008年推出的上网业务和视频服务。DirectoryTV原有的2000万付费用户,加上AT&T自己有一小部分来自U-Verse TV的用户,已经达到约2600万付费用户,从而使其成为了美国市场上最大的付费电视公司。因此,AT&T的重点在于对家庭市场内容媒体的争夺,通过布局发展内容服务产业,将流量服务和电视内容服务捆绑起来,在内容付费业务上增加收入,同时提升用户粘性。2、流量使用有诸多限制条件AT&T在套餐细则中注明了较为苛刻的限制条件,数据流量的使用在一个账单周期达到22GB后,网络使用高峰时段将会对数据传输速度进行限速,同时该套餐在部分指定地区和流量高热点地区使用无效。美国的手机流量用户单月流量虽然已经超过1G, 22GB之内不限速的套餐即使对于多终端使用也是非常充裕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套餐是禁止将手机设为热点的,也就是说想用不限流量套餐取代家庭宽带是不可能的。而既然是DirecTV和U-verse电视服务用户,当然要使用宽带业务了,美国25 Mbps的宽带的费用在60美元左右,这笔费用可是省不下来的。3、捆绑家庭用户,支持多终端互动AT&T的套餐价格是每部智能手机每月100美元,每增加一部手机,需额外支付40美元,如果一个套餐捆绑4部手机,则第4部为免费,即总计费用为180美元。另外,该套餐仅限于在智能手机上使用。如果要在平板电脑上使用,每月还需增加40美元。这样算下来,AT&T的套餐价格还是非常的高的,22GB不限速即使对于4个终端来说,也应该可以满足正常的使用,但是超过22GB实行限速后,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网速会达到多少,会不会引起用户感知强烈下降,就不得而知了。4、结论可以看出来AT&T的不限量数据服务套餐,并不同于我国之前运营商的个别区域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推出的不限量套餐。AT&T要服务的并不是普通手机流量用户,而是针对家庭内容市场用户的一次反向绑定。在美国付费看电视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的背景下,AT&T是将流量作为吸引用户的一种手段,进一步实现家庭娱乐、内容服务等收入来源的多元化。5、启示相对比国内运营商还处在流量经营的初级阶段,早在2011年就已经完成了LTE试商用的欧美、日韩等国家,已经已从流量竞争全面转向IPTV、家庭市场的竞争。事实证明,流量对于收入增速的推动作用具有不可持续性,如何挖掘新的增长点是全球运营商共同探讨的课题。发达国家运营商频频通过收购内容媒体、布局家庭市场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Vodafone大规模收购固网;BT收购移动运营商EE;AT&T通过收购北美电视网 Direct TV,布局发展内容服务产业,将固定宽带服务和电视内容服务捆绑起来,拓展公司用户规模并增强用户黏性;Verizon与YAHOO、MSN等主流网站建立合作关系,以宽带捆绑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互联网服务,提升了对新用户的吸引力;维珍移动在英国主打“电视+宽带+电话+移动通信”四种业务融合打包服务,宽带测试速度为1.5Gbps,可同时串流10套3D电影,推出BBC高清晰节目内容,一年内吸引超过1亿的观众。2014年全球有337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与在家庭市场的无线宽带和有线宽带的融合发展有关。家庭市场的多终端互动、内容服务、融合业务、家庭娱乐、家庭安全都是国内运营商未来可以重点探索的收入来源市场。
正在加载...
[责任编辑:jimmonzang]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看美国的不限流量套餐什么样的
看美国的不限流量套餐什么样的
[导读]1月,时隔两年之后,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AT&T再次推出不限流量的数据服务套餐,实际上AT&T曾经推出过不限流量的套餐,但是早在几年前就被终止了。
  文/王峰
  一般来说,不限量数据套餐都是在市场开拓期,或者是网络质量较差的地区才使用的激进型竞争策略。而美国市场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LTE网络商用,目前已经进入了4G市场成熟阶段,AT&T又是在除美属维尔京群岛。
  另一方面,无限流量套餐已经被证明非常容易用于被高流量恶意使用,对网络资源占用极大。今年3.15前夕,中国移动(微博)2G时代发展的WAP不限流量套餐客户要求无限流量使用4G网络的事件,经过好几个月,多次法律介入才逐渐平息。
  那么今时今日,AT&T再次推出不限量数据服务套餐到底所欲为何呢?
  1、真正要推广的是家庭内容服务
  首先AT&T的不限量数据服务套餐仅限于DirecTV和U-verse电视服务用户,可以说AT&T并不是要服务普通手机流量用户,而是针对家庭内容市场用户的一次反向绑定。
  DirecTV是AT&T斥资490亿美元收购的美国最大卫星电视运营商,今年7月份,刚刚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批准,而U-verse是AT&T在2008年推出的上网业务和视频服务。DirectoryTV原有的2000万付费用户,加上AT&T自己有一小部分来自U-Verse TV的用户,已经达到约2600万付费用户,从而使其成为了美国市场上最大的付费电视公司。
  因此,AT&T的重点在于对家庭市场内容媒体的争夺,通过布局发展内容服务产业,将流量服务和电视内容服务捆绑起来,在内容付费业务上增加收入,同时提升用户粘性。
  2、流量使用有诸多限制条件
  AT&T在套餐细则中注明了较为苛刻的限制条件,数据流量的使用在一个账单周期达到22GB后,网络使用高峰时段将会对数据传输速度进行限速,同时该套餐在部分指定地区和流量高热点地区使用无效。美国的手机流量用户单月流量虽然已经超过1G, 22GB之内不限速的套餐即使对于多终端使用也是非常充裕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套餐是禁止将手机设为热点的,也就是说想用不限流量套餐取代家庭宽带是不可能的。而既然是DirecTV和U-verse电视服务用户,当然要使用宽带业务了,美国25 Mbps的宽带的费用在60美元左右,这笔费用可是省不下来的。
  3、捆绑家庭用户,支持多终端互动
  AT&T的套餐价格是每部智能手机每月100美元,每增加一部手机,需额外支付40美元,如果一个套餐捆绑4部手机,则第4部为免费,即总计费用为180美元。另外,该套餐仅限于在智能手机上使用。如果要在平板电脑上使用,每月还需增加40美元。
  这样算下来,AT&T的套餐价格还是非常的高的,22GB不限速即使对于4个终端来说,也应该可以满足正常的使用,但是超过22GB实行限速后,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网速会达到多少,会不会引起用户感知强烈下降,就不得而知了。
  4、结论
  可以看出来AT&T的不限量数据服务套餐,并不同于我国之前运营商的个别区域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推出的不限量套餐。AT&T要服务的并不是普通手机流量用户,而是针对家庭内容市场用户的一次反向绑定。
  在美国付费看电视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的背景下,AT&T是将流量作为吸引用户的一种手段,进一步实现家庭娱乐、内容服务等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5、启示
  相对比国内运营商还处在流量经营的初级阶段,早在2011年就已经完成了LTE试商用的欧美、日韩等国家,已经已从流量竞争全面转向IPTV、家庭市场的竞争。
  事实证明,流量对于收入增速的推动作用具有不可持续性,如何挖掘新的增长点是全球运营商共同探讨的课题。发达国家运营商频频通过收购内容媒体、布局家庭市场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Vodafone大规模收购固网;BT收购移动运营商EE;AT&T通过收购北美电视网 Direct TV,布局发展内容服务产业,将固定宽带服务和电视内容服务捆绑起来,拓展公司用户规模并增强用户黏性;Verizon与YAHOO、MSN等主流网站建立合作关系,以宽带捆绑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互联网服务,提升了对新用户的吸引力;维珍移动在英国主打&电视+宽带+电话+移动通信&四种业务融合打包服务,宽带测试速度为1.5Gbps,可同时串流10套3D电影,推出BBC高清晰节目内容,一年内吸引超过1亿的观众。
  2014年全球有337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与在家庭市场的无线宽带和有线宽带的融合发展有关。家庭市场的多终端互动、内容服务、融合业务、家庭娱乐、家庭安全都是国内运营商未来可以重点探索的收入来源市场。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编辑:陈迪卡
100/100字符
全部评论(0)
千家智客APP
千家智客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智能行业!注册花火通行证,没有账号
智能硬件分类
&>&&>& > 正文
分享文章到微信
关注花火网微信公众号
  十月份中国三大运营商已经启动流量不清零,在本月,已经有很多小伙伴愉快地享受到了流量不清零的爽感,但是对于中国运营商来说,不管怎么做,都是运营商的错。
  十一月初,韩雪发表微博表示,流量不清零是假的,自己换了一个套餐,流量就被清空。韩雪炮轰运营商,但是对此,运营商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现在对运营商来说,不管怎么做,都是错的。很多网友斥责运营商,流量不清零,明显诚意不足,为什么不直接将流量资费降下来。
  就像章泽天说的那样:不做,是错;做了,还是错。
  10月份,三家运营商&流量当月不清零&政策开始实施,当月用不完的流量可以转存至下个月继续使用。11月份则是真正享受福利的第一个月,很多用户都发现,上个月没用完的流量已经转存至本月了。
  但是,关于流量不清零的风波却一直没有平息。在这项政策实施之初,就有声音质疑,运营商只是敷衍用户,&流量当月不清零&只是将流量的使用期限从30天变成60天而已,而且说国外运营商都实施了流量不清零,那才是真正的流量不清零。
  最近一段时间,又有人吐槽流量消耗过快,怀疑运营商在&偷流量&,弥补流量当月不清零政策造成的损失。有一位微博用户拿出了&证据&,晒了自己的流量消耗图,称出国后换了当地运营商的卡,国内运营商还在用他的流量,每天几十兆到数百兆。舆论迅速发酵,&人品低下&的运营商被人人喊打。
  起初看到这则新闻时,我便有些奇怪,手机里插着国外运营商的卡,国内运营商还能&偷流量&,这是要逆天吗?事实证明,国内运营商没有逆天之能,原来这位网友使用了一款流量监测软件,无论是哪一家运营商的SIM卡,所消耗的流量都会被记录在软件上。这位网友将国外运营商网络产生的流量也归到国内运营商头上,张冠李戴。虽然这名网友后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由此引发的社会对运营商的负面情绪却无法消除。
  不了解会产生误解
,由误解而产生偏见,这便是运营商身处的境况。仍以流量不清零为例,很多人都觉得国外运营商做得好,可实际情况呢?国内运营商在这点上绝对是国际领先的。
  如今,全球大概只有三四个国家的少数几家运营商推出了流量不清零服务,比如美国的AT&T、T-Mobile和日本的NTT
DOCOMO,其他运营商都是按照&流量当月清零&的方式在操作。即使选择了流量不清零的国外运营商,对用户也设置了比较高的门槛。
  美国第一大运营商AT&T推出了Rollover
Data业务,用户未使用的流量将会自动滚入下个月进行使用,但是第三个月就不可以了,这与国内运营商的做法一致。而且,AT&T的Rollover
Data服务只限于其数据流量共享套餐的用户使用,这些用户数量仅占AT&T用户总量的一半左右。
  日本的运营商NTT
DOCOMO当月流量用不完可以顺延两个月,但这项服务仅针对5GB以上大流量包的客户,且剩余流量不足1GB时不可滚存,并优先扣减套餐内流量。
  再来看看实施力度最大的美国运营商T-Mbolie,当月没有用完的流量可以在下个月使用,有效期是12个月,这点比国内运营商做得要好。但想要享受T-Mbolie的流量不清零服务,门槛也颇高。记者登录了T-Mbolie的官网发现,参加T-Mbolie的Simple
Choice plan基本套餐的用户(月基本费50美元,通话、短信和2G网络流量没有限制,含1GB 4G流量)不能再享受流量不清零服务;参加了T-Mbolie
Simple Starter plans套餐(月租40美元,通话、短信不受限,含500MB
4G流量)的用户也不能参加。这些套餐用户在T-Mbolie的用户中占据不小份额。
  相比之下,国内运营商不仅在国际上较早推出了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而且门槛较低,只要是按流量计费的月套餐用户都能享受,不像AT&T、T-Mbolie那样设定某些用户不能参加,也不像NTT
DOCOMO那样只针对大流量包的用户。
  很多时候,多一些对事件本身的了解,会减少对外界的误解,也会让自己少些怨气,为什么不这样呢?
加载更多新闻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花火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限流量的4g上网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