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保险有没有汪华志这个人

-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汪华英的个人保险咨询网
&关注汪华英微信
网站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搜索险种名称
通过沃保达成签单
年前一直都很忙,也没时间来分享。客户罗娟通过网络找到我,打电话过来咨询,后来约见了,我的专业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见了三次面后,解决了客户的有的问题,成功签单8902元,一张是金享人生,一张是乐享安康。感谢沃保网感谢我的助理小蔡!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有更好的发展!
这个单子是上个月的,一直没写签单分享。 李先生是通过百度搜索找到我我,打我的电话为自己咨询保险。客户保险意识很强,电话沟通后,成功约见。签的是金瑞人生4700元。感谢客户对我的信任,也感谢沃保网。助我出金瑞,鸿鑫。感谢太保有这么好的产品。
3月3号,唐先生是通过网络找到我,打我的电话咨询保险。成功约见。唐先生签了5658元的金瑞人生。送完保单后,客户又给小宝宝也购买了7000多的保险,是(鸿鑫+如意安康)。感谢客户对我的信任。感谢沃保网,感谢小蔡。
单子虽小,却很开心。客户刘屹通过网站找到我,电话沟通后,成功约见。见面的时候才知疲乏客户已经了解过了很多家的产品,听过我的分析后,她还拿了好几家的计划给我看。客户对我非常信任,顺利签下宝宝安康1800元,她说了,下步就做她们两个的养老。感谢客户的信任,感谢沃保网。&&&& 阳春三月,阳光明媚。这
3月8日客户王先生在我的网站上留言想给三岁小孩咨询保险,我的助理小蔡第一时间将客户的信息发送给我。原来王先生有打我的电话,我没接到。客户是今天见面的,签下11680元的鸿鑫人生和4080元的金瑞人生,还有几百块的附加险。王先生网络意识很强,对我很认可。客户很良性。感谢沃保网感谢我的助理小蔡。
3月3号,唐先生签了5658元的金瑞人生。唐先生是通过网络找到我,打我的电话咨询保险。通过电话沟通后,成功约见。客户保险意识很强,对我也很认可。感谢客户对我的信任,也感谢沃保网,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展业平台。
法律免责声明:本网站并非太平洋保险的官方网站。太平洋保险对本网站所载内容是否恰当、是否适宜销售不做任何担保。关于使用本网站所载资料时在资料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靠性方面所引发的任何后果,太平洋保险不做任何担保,亦不做任何陈述。本网站不应被视为在任何国家向任何人销售产品的要约或请求。太平洋保险不承担由本网站所引起的任何责任和损失。 本网站上的相关产品信息以太平洋保险官方网站.cn上的介绍为准。
Copyright &
厦门诚创网络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
74298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
74298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汪华英的个人保险咨询网
&关注汪华英微信
网站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搜索险种名称
分红险虽然是一种投资型保险,但它比较稳健,主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中低风险产品,股票类占比较少,因此受资本市场影响并不大,与此相适应,其收益也不会太高。
事实上,“爱情保险”的概念在国际上并不陌生。相比来说,国外的爱情保险更类似于信用保证保险,当义务人不履约而使权利人遭受损失,由保险公司提供经济补偿。而国内“爱情保险”仍是以人身险为主,让受保人获取分红和配偶人身安全保障。
参保职工可以到中行的储蓄所凭身份证和医保证要求打印医保卡交易记录,包括个人帐户金的拨付记录和消费记录。对交易记录有疑问的,可以到中行零售业务部进行查询。
浏览:1427次
2017年太平洋保险分红费改第一险——东方红·财富升年金保险(分红型)震撼上市,以更低的运营成本向您提供更优质的分红。保单生效,祝福金年年领取,少儿大学教育安心无忧;保费全返年年分红,附加豁免人性关爱;分红+万能,财富双动力,收益持续升级。
浏览:21次
买年金保险,大人可领,孩子可用,子孙可继承,三代受益。在这个攀比的社会中,人们总是在讨论,怎么样给孩子更多。很多父母会选择给孩子存一笔钱,那我们为什么不用这笔钱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一生源源不断领钱的机会呢?“太平洋东方红财富升”属于终身年金理财保障产品,三种交费方式可选;保单生效后即领祝贺金,每年可领祝福金,30周年可领祝寿金,身故和全残也有保障。
浏览:12次
太平洋金佑人生2017升级后,受到客户们的热捧。太平洋金佑人生有哪些过人之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太平洋金佑人生2017的常见问题解答吧!
女性投保前最好能对自己未来5年内的经济状况有清醒的把握,一味选择周期长的保险产品,而不顾及自己将来可能出现的健康或经济上的变化,并不是最安全的做法。建议将一些健康类保险的交费期定在20年左右,而对于理财类保险,则可以把交费期定得短一些。
浏览:512次
太平洋金佑人生升级归来,108种疾病保障,重疾保障范围市场最广,轻症保障病种市场最多。那么太平洋金佑人生2017适合哪些人投保?什么时候买最划算呢?
浏览:2093次
太平洋金佑人生保障计划(2017版)A款保障全面升级,多达88种重疾和20种轻症健康保障,兼顾身故、全残保障,并具有转换年金功能。特有增额分红让身价、重疾、轻症保额逐年递增,且增额部分免核保体检。
法律免责声明:本网站并非太平洋保险的官方网站。太平洋保险对本网站所载内容是否恰当、是否适宜销售不做任何担保。关于使用本网站所载资料时在资料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靠性方面所引发的任何后果,太平洋保险不做任何担保,亦不做任何陈述。本网站不应被视为在任何国家向任何人销售产品的要约或请求。太平洋保险不承担由本网站所引起的任何责任和损失。 本网站上的相关产品信息以太平洋保险官方网站.cn上的介绍为准。
Copyright &
厦门诚创网络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
74298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
74298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汪华英的个人保险咨询网
&关注汪华英微信
网站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搜索险种名称
通过沃保达成签单
年前一直都很忙,也没时间来分享。客户罗娟通过网络找到我,打电话过来咨询,后来约见了,我的专业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见了三次面后,解决了客户的有的问题,成功签单8902元,一张是金享人生,一张是乐享安康。感谢沃保网感谢我的助理小蔡!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有更好的发展!
这个单子是上个月的,一直没写签单分享。 李先生是通过百度搜索找到我我,打我的电话为自己咨询保险。客户保险意识很强,电话沟通后,成功约见。签的是金瑞人生4700元。感谢客户对我的信任,也感谢沃保网。助我出金瑞,鸿鑫。感谢太保有这么好的产品。
3月3号,唐先生是通过网络找到我,打我的电话咨询保险。成功约见。唐先生签了5658元的金瑞人生。送完保单后,客户又给小宝宝也购买了7000多的保险,是(鸿鑫+如意安康)。感谢客户对我的信任。感谢沃保网,感谢小蔡。
单子虽小,却很开心。客户刘屹通过网站找到我,电话沟通后,成功约见。见面的时候才知疲乏客户已经了解过了很多家的产品,听过我的分析后,她还拿了好几家的计划给我看。客户对我非常信任,顺利签下宝宝安康1800元,她说了,下步就做她们两个的养老。感谢客户的信任,感谢沃保网。&&&& 阳春三月,阳光明媚。这
3月8日客户王先生在我的网站上留言想给三岁小孩咨询保险,我的助理小蔡第一时间将客户的信息发送给我。原来王先生有打我的电话,我没接到。客户是今天见面的,签下11680元的鸿鑫人生和4080元的金瑞人生,还有几百块的附加险。王先生网络意识很强,对我很认可。客户很良性。感谢沃保网感谢我的助理小蔡。
3月3号,唐先生签了5658元的金瑞人生。唐先生是通过网络找到我,打我的电话咨询保险。通过电话沟通后,成功约见。客户保险意识很强,对我也很认可。感谢客户对我的信任,也感谢沃保网,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展业平台。
法律免责声明:本网站并非太平洋保险的官方网站。太平洋保险对本网站所载内容是否恰当、是否适宜销售不做任何担保。关于使用本网站所载资料时在资料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靠性方面所引发的任何后果,太平洋保险不做任何担保,亦不做任何陈述。本网站不应被视为在任何国家向任何人销售产品的要约或请求。太平洋保险不承担由本网站所引起的任何责任和损失。 本网站上的相关产品信息以太平洋保险官方网站.cn上的介绍为准。
Copyright &
厦门诚创网络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
74298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
74298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徽州的太阳汪华
  隋唐时,歙州汪华起兵据六州,保境安民,实行社会融和,百姓安居乐业,后又主动归唐,维护中华一统,其“靖民”功德得到历代王朝褒扬,汪华被百姓奉为“汪公大帝”、徽州的太阳。汪华信仰、抬汪公民俗成为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汪华的历史贡献
  隋末歙州的汪华是徽州历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名人和伟人。作为隋末农民领袖,他对江南六州有历史贡献,对唐王朝大一统有历史作用。一意“靖民”,是百姓心目中的“太阳”。
  汪华,隋末出生在歙州歙县登源农民之家(徽州绩溪大庙汪村) “幼颖慧”,“蚤(早)孤家贫”,:“九岁为舅牧牛”,少“以勇侠闻”。后来汪华应募平婺源的寇乱,在军中脱颖而出。面对隋朝大业年间国家“王政不纲,豪杰并起,各建号郡邑”而民生凋敝的惨状,胸负大志的汪华深忧民生之艰难,感慨不已:“世变如此,吾死兵革无憾,如百姓何!”有忧国忧民的胸怀。
  当时想参与杜伏威割据地方的歙州郡守张某是一个贪佞小人,他对汪华的才能早有顾忌,于是派汪华到箬岭凿山开道,想借故除之。汪华完成任务回府,张某不仅不褒奖,还找磋整人。汪华很气愤,其手下的将士一怒之下冲进府中酝成哗变,张某吓得落荒而逃。当时兵民人众都对汪华说,张某“贪而酷,赏罚不公”,滚蛋了也好,现在州守无人,“能镇一方者非公不可”,要汪华为了百姓把歙州接管起来,以后再“请命于朝”也不迟。汪华慨然应众人之请挑起了歙州治理的重任。当时紧邻的宣州守令带兵来进攻,汪华率众迎击,把宣州守令打得大败,“面缚请降”,汪华“释之不问”。此后,汪华带兵相继拿下了周边的杭州、睦州、婺州、饶州,发展到“甲兵十万”,“威令益隆”①。面对当时情势,汪华手下的将士们认为,“现今中原分乱”,群雄割据,为了一方的安定,也应该建立王号。汪华依众议建立吴国,据六州,称吴王。此后十几年中,六州周边兵火连连,杜伏威、窦建德等纷纷起事,民生离乱,汪华则在其治域内实行社会融和,力促中原南移各氏族与当地山越族的大融和,百姓免除了战乱之苦,安居乐业。时李渊已经在太原起兵,取隋王朝而代之,建立了唐王朝,李世民也已师出江左,开始平定天下割据混乱的局面。汪华看到了天下复归一统、百姓盼望统一安定的大势,于是决意放弃王位,结束割据局面,免除百姓攻伐兵火之灾,归顺唐朝,支持一统。他说:“日月出矣,爝火不息,可乎?”汪华即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九月甲子日,派自己的堂弟左相宣州长史汪铁佛,带着所管六州土地户籍民兵图册,赴长安向李渊奉表归附称臣,汪华在归顺唐王朝的表奏中写道:“乾坤革运,帝王有真,据地利之善便者,当思天命之攸归。臣本田家,强起山谷,不忍盗贼戕害生民,遂率一方与保聚,伊图左右率属归心,故能赈乏窒奸,镜安境土,抚养黎庶,以定俟一。今闻应天受禅,革命肇基,故令宣城长史汪铁佛奉表以闻。武德四年九月甲子歙州汪华状奏”②。当时李唐王朝初立,李渊正为扫平各路割据山头而征战连连,见到汪华的归顺表奏,主动归附,自然是特别高兴,“甚欢,曰:此数州我复无忧矣!”九月二十二日,立即给汪华下诏,诏中说:“汪华往因离乱,操据州乡,镇静一偶,以待宁晏,识机慕化,远送款诚。宜从褒宠,授以方牧,可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饶等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上柱国,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武德四年九月二十二日”③1810。这两份历史文献表明:汪华当初起兵据有六州,建号称王,割据一方和继后审时度势,毅然决定奉表归顺唐王朝,维护大一统,其中都突出了一点:汪华作为隋末农民领袖,有勇有谋,不仅能保境安民,而且能识时务,顺应历史潮流,始终以“民”的利益为上。正如地志学家新安罗愿所评价:汪华“其起不失正道,始终出于‘靖民’”,“事合天心”,“不斗一民,不烦一旅”,这是汪华的“王之大节”④。“靖民”者,使百姓安定也。正因为汪华乱世起兵据有六州是为了使六州百姓在战火离乱中免却兵革之灾,在唐王朝初立削平割据山头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时刻又能“识机慕化”,为了避免百姓陷入战争灾难而主动奉表归附,“两念都归一是”,这才受到了百姓千百年的爱敬和膜拜,也得到了历代皇帝的褒扬。
  《旧唐书》等部分史籍在记载汪华史实时,很简单地说了一句唐武德四年杜伏威“破汪华于歙州”⑤1855,《新唐书》则只有一句:武德四年九月‘甲子,汪华降’⑥1423。由于史实讲得不清不楚,致使此后不少典籍都误以为汪华是在“武德间为王雄诞所败,遂降”⑦480,都说汪华当时并不是主动维护唐王朝一统,为了百姓,而是被打败才归降的。对此,徽州大学者宋代罗愿以确凿的史实,严谨的分析,为汪华“靖民”之大节作了有力的分辨。据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汪华主动奉表于长安归顺唐王朝,时间在武德四年九月甲子日,即九月九日;李渊为此下诏褒扬在九月二十二日;而杜伏威手下的王雄诞进攻歙州“讨伐”汪华之事,《资治通鉴》记载在武德四年十一月,是在汪华主动奉表归附的三个月之后,正如罗愿所评析:“此淮阴击已降之类,初不害王之先识也”。杜伏威当时是割据丹阳的一方头领,他先上表于越王侗,成为其东道总管,封楚王,后在李世民的征讨过程中降唐,当了个“东西道行台尚书令”⑧1858,其人“于唐未为纯臣”,是“惧而来朝”,最后是“暴卒”于长安的。当时汪华知此人未必真心归附于唐,所以奉表长安时,是派汪铁佛“间道越伏威之境”,绕开此人防地悄悄进行的,杜伏威见汪华没有先向自己纳降,恼羞成怒,派王雄诞“征讨”,自在情理之中。当然也有可能杜伏威对汪华已于九月上表归附,李渊已有诏令嘉封之事当时不知,才有十一月王雄诞“征讨”之事。总之,汪华是出于“靖民”,主动归附,对唐王朝统一有贡献,这一史实“不可不白”。
  在罗愿为汪华“靖民”之大节作出辩白后,宋以后历代不少学者都了给汪华以很高的评价。元代徽州著名学者赵东山认为:汪华“保障六州,不为己荣;识机慕化,克全民生”,忠烈之盛值得称颂,“回视当时,如世充、建德辈,飘风游尘,徙@汗青”⑨,反衬了汪华“靖民”的历史光彩。元代学者徽州汪泽民也认为“唐诰表忠垂宇宙”,当时有关汪华主动归附的表奏和李渊的诏令各种文献都还存在,而“宋臣编史失春秋”,缺少司马迁秉笔直书之史官风节,实在不应该。明代文人胡定忠也称颂汪华“六州枕奠生灵了,挈马皇唐反掌间”,是一种了不起的识时务之历史功绩。清代徽州大学者程敏政写道:“闻说真人起晋阳,六州图籍便归唐。干戈竞免群生难,笏宜传百世芳。封诰尚存题越国,史书全失记吴王”。程敏政也是从“干戈竟免群生难”,念在百姓的角度肯定汪华的历史地位的。
  汪华有四个历史功绩
  曾在隋唐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汪华,有四个主要的历史功绩。
  首先,在隋大业间隋王朝纪纲不振、风雨飘摇、中原分乱、群豪K起、战乱连连的时候,汪华深忧民生,“为众所推,保据(歙州)郡境”,进而“取旁郡,并有宣、杭、睦、婺、饶五州,带甲十万,建号吴王”,有其正当性。据史书记载,汪华高祖汪叔举在南朝宋孝武帝大明间为军司马时,就是“于乡乐善好施,贫富不欺”的好官。汪华承家族传统,治理六州,为政严肃,赏罚明信,政清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在周边战乱不休的时候,汪华治下的六州十余年不见兵革。“远近莫不爱慕”。汪华保境安民这一历史功绩,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共同认可。李渊在诏中褒扬汪华“往因离乱,操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唐朝李纲则赞曰:“越国汪王,存心忠良,施伟烈而保障六州,著名誉而感慕万邦”。唐代许月卿也颂汪华是“天下沸鼎,六州太平”,宋丞相赵普则颂汪华:“威振华夷,功揭天地”。历史学家认为,汪华“对家乡及周边地区的保境安民是历史的事实”(10)91。汪华据有六州,为一这地域在天下大乱时免于刀兵之灾,得到了百姓的永久纪念。
  汪华的第二个历史功绩是在保境安民的过程中,以“靖民”为念,十几年间,对原来生息其境的山越土著采取了抚慰怀柔措施,较好地调适了山越土著和中原入徙各氏族之间的矛盾,促成了徽州域内山越族和中原入徙氏族的和谐和融合,史籍记载,歙县毛甘等一些山越部落首领,都成为汪华保境安民的积极力量,而徽州社会的宗族融和,特别是土著和入徙氏族的调适融洽,也基本上在这一时段完成,这就为作为独立地理文化单元的徽州准备了一个相对安定稳定的社会人文基础,为徽州文化在宋代的历史崛起奠定了基础。有人甚至认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汪华就没有徽州,没有徽州又何来徽州文化?其言有理。在一些祭祀汪华的汪王庙里,同时塑有毛甘等山越首领的泥像,这似乎也是对汪华处理氏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和历史功绩的怀念。
  汪华第三个历史功绩,是他能够适时顺应历史的潮流,从“靖民”出发,毅然放弃割据称王,归附唐王朝,维护中华大一统。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当时王世充、窦建德之类,不识历史大势,坚持割据,使百姓遭兵火之灾,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而汪华的可贵,在于他看到了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民心之所向,而当历史潮流到来之时,为了百姓,就必须熄灭割据的战火,归附才“不失正道”。汪华坚守这个“大节”,作出了上表归唐的正确决择。而李渊也立即褒扬了汪华“识机慕化,远送款诚”的“识时务”之举,授汪华持节六州总管军事,歙州刺史上柱国,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
  汪华第四个历史功绩,是在归唐之后,他对唐王朝始终忠心耿耿,为唐王朝江山的初定作出了贡献。汪华为之不仅放弃了王位,武德七年带着家人入朝称臣任职,而且在李世民伐辽时,还被委任为“九宫留守”。史书记载他勤于王事,“夙夜尽瘁,事无所乏”,李世民返朝时还特别嘉其“勤勉”。最后,汪华就死在长安任上。据史载,汪华“初疾,上常劳问,赐医药”,李世民对这位忠心耿耿而又勤勉王事的大臣还是很关心的。“嘉其节而深信其心”。汪华死后,李世民“赐杂彩十床,黄金百两,东园秘器,恩礼如功臣”,给予了隆重的礼遇。还谥号“忠烈王”,对于他“功济六州之民而心识天命所在”给予了肯定。历代文人学者对汪华主动归附、维护唐王朝一统、顺应历史潮流的“王之大节”也多有称颂。唐代许月卿称其“大明即升,版图效灵,生为忠臣,死为神明”,宋代罗愿还在《新安志》中为汪华“事合天心”的“王之大节”和“始终出于靖民”的可贵之处作了十分有力的历史驳正。今人史学家唐力行教授对汪华史实进行研究以后,再次肯定“汪华其实是归顺唐朝的隋末地方割据势力的领袖,对巩固唐王朝政权立下了卓越功勋”(11)256。而在民间,至今杭州还有这样的民谚:“保障东南有二王,归唐降宋说钱、汪”。
  二、汪华信仰与抬汪公民俗
  由于汪华在隋唐特殊时段对歙州等六州社会安定和民生福祉的贡献,特别是对唐王朝统一的贡献,生前和殁后影响非同一般,在徽州就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汪华信仰和抬汪公民俗。
  首先是汪华在世人心目中渐渐地由人变成了神。汪华在中原分乱之时以过人的智勇据有六州,他筑城池、建国号,颁布了一系列安民的措施,促成了山越族和入徙氏族的大融合。当周边战火纷乱之时,他治下的六州百姓却能安居乐业,十几年免于兵革之苦,因此“远近莫不爱慕”。出于对汪华的拥戴,民间许多关于他出身和建号称王的传奇故事都已经带上神话的色彩。传说其母梦黄衣少年,身长丈余,拥色云自天而下而有孕,生汪华时则香雾覆室,三日始散。汪华年少时,其居室就常有奇气,九岁为舅牧牛时,指挥群儿嬉戏,就有将帅气象,等等。还传说汪华喜白天睡觉,“青龙隐现”。在其投军、起兵过程中,每遇危难时,都有神o辅助。至于汪华据有六州和归顺唐王朝以后,传奇的神话也有不少。特别是汪华殁后,大量关于汪华成神显灵、“出云雨御灾厉”、庇佑百姓、辅佐王朝、有求必应的故事越传越神,官方和民间都信而不疑。唐、宋、元、明各朝,竟有九个皇帝先后十五次下诏赐汪华以各种封号,而徽州民间,则把“越国公”奉之为可以给人世间带来光明和希望的“太阳”,尊之为“太阳菩萨”、“汪公大帝”,在官方和民间共同的努力操作之中,汪华终于由人变成了“神”。虽然在徽州,由宗族显祖而被逐渐推上“保佑一方”的地方神位子的并不是只有汪华一人,象汉代徽州方氏显祖方储被尊为“方仙翁”,皇家钦题“真应庙”,民间都将他作为神来供奉;南朝徽州程氏显祖程灵洗被作为“忠壮公”来供奉;张巡、许远被作为“忠烈”立庙祭祀,等等。但象汪华这样,被当做“新安之神” 来膜拜,“生封公,殁封帝”,影响如此之大,则还没有第二人。历史上汪华“殁为神明”,显灵辅世的种种传奇故事,大多离奇荒诞、怪异和巧合并存。官方的造神活动反映了借汪华的神威稳定安定统治秩序的需要;民间百姓的尊神活动,则其实是反映了百姓期盼社会安宁、民生康乐,国家一统的美好愿望,是一种对汪华“始终归于靖民”的肯定和怀念,是对这位为六州百姓福祉和国家统一事业作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的敬仰。
  第二是影响深广的汪王崇拜已由宗族文化现象扩散为地域社会文化。在徽州,“严宗族,重祖祭”是在中原世家士族入徙以后民间的突出风俗,而汪氏宗族由于入徽时间早,宗族繁衍发达,特别是汪华生有九子,子孙后代枝繁叶茂,所以在徽州有“十姓九汪”,“天下汪”“天下汪姓出徽州”,“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这样的民谚。汪华殁后,作为汪姓宗族的显祖,汪华受到了历代族众的崇仰和祠祭。不仅如此,汪华还被朝廷定为由官方封号建庙祭祀之神,列入国家正祀,在徽州乃至更广地域遍立“汪王庙”、“汪公庙”、“忠烈庙”,汪华不仅是作为汪姓显祖被族人祭拜,而且已经被“万姓同祭”,成为徽州各姓宗族共同祭祀的“太阳菩萨”、“汪公大帝”,其九个儿子也被封为“一二三太子,四五六诸侯,七八九相公”,在徽州广大庙宇中和关羽帝君、观音菩萨等等一道享受人间香火。随着徽商的走向全国和徽州仕宦被遣派戍边,徽州的“汪王崇拜”也被带到相关地区。杭州吴山的“汪王庙”和当地的汪王信仰,以及贵州安顺屯堡等地的“汪王庙会”文化,就是这种特色文化现象扩散的典型个例。徽州百姓千百年来年复一年举办汪王庙会,进行盛大的抬汪公、汪公祭祀活动,已经基本上不是一种宗族祖祭活动,而是一种全民性的“汪王宗拜”,汪华实际上已成为徽州的“妈祖”、“天后”,成为保佑一方的“太阳神”。文革以后,徽州的“汪王庙”被作为封建遗存基本被清除干净,汪公菩萨和其九子的泥塑也全被砸烂。但“汪华崇拜”,却仍存在于徽州民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歙县昌溪(主要是吴姓、周姓)百姓就自发捐款,你三块我两块,在村中水口重修了“忠烈庙”,重塑了汪王菩萨像。本世纪初,歙县丰瑞里、绵潭、绩溪上庄、余川等乡村先后复活了抬汪公、汪公祭、安苗节民俗活动。贵州屯堡等地汪姓、鲍姓百姓,近年来更是一直坚持年年抬汪公菩萨,始终延续着这一古老的汪王庙会活动,这一特色文化甚至影响到大渡河安顺场一带周边少数民族,“各屯等寨皆有”抢抬汪王菩萨的习俗,“汪华崇拜”融入了当地社会生活。汪华在这一带人们心目中已不再是汪氏显祖的形象,而是成为福佑一方的救世和守护之神,是凝聚、动员、整合社会力量、忠君爱国和社会教化的表征。
  “汪华信仰”衍生和兴盛了几种特色徽州文化:
  汪华庙会文化 在徽州祁门的金字牌和黟县的渔亭等地,自古流传着“祭太阳”的傩祭仪式。当地百姓称汪华父子为太阳菩萨,每年六月十二要入庙“接神”请“太阳菩萨”,第二天举行“开天门”、“拔豆腐”、“跳火跑伞”等傩祭仪式。汪华父子在这种祭祀中已经被作为可以镶灾降福、威力无边的神来供奉。在汪华外婆家所在的绩溪扬溪,则年年都有“香火会”,人们在这种庙会上,举行傩祭,跳傩舞《破寒酸》,祈祷平安。在屯溪黎阳,每年八月十三前后则有“黎阳汪公庙会”,其庙会规模盛大,数百人上路迎神,数千人聚坛祭祀,这一庙会,汪华和其子“二相公”、“九相公”以及各路菩萨先后出游,组成十一班“仪仗队”和“仗鼓队”,穿街过巷,“游神”“打仗鼓”,唱徽戏,“跑马”、“磨豆腐”,万人空巷,热闹异常。这种流行于徽州的汪王庙会文化,甚至随着明代徽州休宁汪氏后裔汪灿奉旨统军入黔,留守贵州屯堡一带,因而这一带也出现了“正月十八抬汪王”的庙会活动。这种祭祀汪华的活动,每年正月都在贵州汪氏族居地隆重举行,这些徽州汪氏后人,聚于祠堂,为汪华菩萨塑像开光迎坐,迎游四门,满城百姓虔诚礼拜,焰火弥漫,炮竹轰然,盛况壮观。这种汪华庙会文化,甚至渗透到当地汪姓以外的村落。
  徽戏文化 绩溪登源是汪华出生地,这里每年二月十一日前后为记念汪华而举行的盛大庙会叫“花朝会”,这个花朝会不仅规模盛大,祭祀仪式极为隆重,“四人抬对烛大如断柱,八人抬一大猪大若牯牛,盖公养十二年始宰以献神”。而这一庙会最重要的是搭彩台,唱大戏。“开场演戏,人如潮涌而至”。清末光绪间这一带仁里、桥村举行的一次“花朝会”,两村并搭两个戏台唱“对台戏”,戏台十分华丽,多用几百匹彩布扎成“花台”,正台上下三层,彩壁画屏,万字花样,两侧还有凉亭台阁,同时请来了徽州著名的“彩庆”、“长春”两个徽班,演出剧目有《万花开台》、《黄鹤楼》、《八达岭》、《白蛇传》、《一箭仇》等等。两个徽班互比行头、排场,出八蟒八靠、三十二龙套,互亮武功特技,在演史文恭的表演“面僵尸”时,要从八张桌子上翻扑下来稳站如松。徽班这种演出,从二月十五开始,日夜连场,直到月底,盛况空前。正是这种年复一年的汪王庙会演戏酬神娱人的盛大活动,提高了百姓对徽戏的兴趣爱好,普及了徽州戏剧,也在演练、比拼中逐渐提高了徽剧的演艺水平,汪王庙会一类徽州民间文化活动,成为徽剧在徽州地域繁盛发展的广阔而肥厚的土壤,使之长成为徽州文化领域的一朵奇葩。
  “赛琼碗”徽菜文化 在绩溪乡间每年的汪王祭祀活动中,汪氏后人为表示对显祖汪华的仰敬,祭祀的供品除清茶、美酒、各式果品之外,还十分隆重地奉上用名贵瓷盘、瓷碗盛装的经过精心制作的“供献”,这些“供献”,不少都是每户在头一年祭祀结束时就抓阄决定准备的那一种“供献”,有的地方每户需准备两三碗,要足足准备一年的时间。各户为了使自己端出的“供献”丰盛而鲜亮,“技压群芳”,都在原材料和烹制技艺上下足功夫,动透脑筋,或山珍野味,或土特产精制,或海鲜洋货,在“供献”的色、香、味、品质、造型上力争上乘,到了盛大的庙会祭典当时,村里八仙桌接龙一样从祠堂里向外接连排开,各家的“供献”同时亮相,摆成24行,每行12盘,多达288碗(盘),“五谷丰登”、“吉祥如意”、“鸿福无边”、“福寿绵绵”、“全家幸福”等等徽菜“供献”带着人们的美好企盼,在祭祀仪式上争奇斗艳,满目鲜光,这就是多年来盛行绩溪乡间的“赛琼碗”民俗。这种一年一度的“赛琼碗”,以汪华崇拜为驱动力,形成了一种民间群众性的徽州菜肴烹饪技艺的大普及、大比拼、大演练、大推进,使绩溪成了名符其实的人人都有一手徽菜烹调绝活的“徽厨”。民风所及,徽州各县也在这种汪王祭、祖先祭活动中,促成了徽菜特色的形成,使徽菜逐渐成为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徽州历史上的汪华,以其靖民的“王之大节”成为徽州文化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其突出贡献和所衍生的汪华文化现象也成为徽州文化需要努力开掘的历史遗产。我们研究徽州文化,对汪华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研探,势在必然。
  注释:
  ① 胡司业?唐越国公汪华行状?新安文献志[z]?明刊本?1455
  ② 董浩等.全唐文[m](第一部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9
  ③ 董浩等.全唐文[m]?封汪华越国公制. 北京:中华书局.0
  ④ 罗愿?纳款?新安志[z](卷一)?新安志整理与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
  ⑤ ⑧刘d等.旧唐书[z]卷五十六?杜伏威传.北京:中华书局.5.1858
  ⑥ 阳修等. 新唐书[z](卷一)?高祖本纪. 北京:中华书局.3
  ⑦ 藏厉和等?中国人名大辞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⑨ 赵东山?祭婺源汪王庙文(代总制王汪广洋作)?新安文献志[z]?合肥;黄山书社,
  (10)万明?明代徽州汪公入黟考?中国史研究[j]?2005.第一期.91
  (11) 唐力行?徽州宗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文潮] 标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