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依美求存”日本军事战略略主要体现在什么时期

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什么是政治案件事件
什么是政治案件事件
09-06-18 &匿名提问
政 治 事 件
   自1945年以来,国民党在台湾经历了战后接管、大陆撤台、整顿内部、扎根求存、国际孤立、两岸缓解等重要时期及变化。在这些时期及变化中,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些基本矛盾:(一)人民要求国家统一与国民党“依美求存”路线和“台独”势力的矛盾;(二)人民要求当家作主与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的矛盾;(三)国民党内部不同背景、不同派系之间在权益分配上的矛盾。这些矛盾,以第一种为最主要,它决定和影响其它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这完全可以从台湾40余年来发生的各类政治事件中得到证实。
       从台湾光复到50年代,岛内人民对国民党政权由寄予“期望”变为“失望”,特别是对国民党强加在台湾人民头上的成百成千条管制戒严措施,以及种种媚外求存的做法,十分不满,各种反抗活动层出不穷。这期间,国民党当权者对具有爱国正义感的岛内进步力量,采取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血腥镇压”。在外国势力的纵容下,岛内有些人开始从“台独”方向谋求出路。
       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在国民党高压政策下,岛内局势相对平稳。由于内外条件的变化,岛内经济由恢复转向较快发展。但同时,国民党内派系之间的矛盾,国民党与党外反对势力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起来。这期间,国民党当权派在党内排挤非蒋系势力,在党外继续采取高压政策。一部分党外势力逐渐滋生“台独”倾向。
        进入70年代,台湾在经济上经历了两次世界性石油危机,国际上面临一系列冲击事件,岛内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有增无已。这期间,国民党当权者在岛内采取的是“打拉结合”的政策,一面严厉镇压党外反对势力,一面又对他们尽可能采取各种安抚措施。“台独”势力呈潜在发展之势。
        自70年代末以来,大陆政治经济形势好转,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各方要求实现祖国统一和两岸通商往来的呼声高涨。台湾岛内反对国民党“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反对其对两岸通商交流的限制的斗争此伏彼起。国民党当局虽仍采取阻挠、限制、以至立案追查和制裁的措施,但已逐步陷于被动应付、软弱无力的状态。与此同时,“统独”之争表面化,两种势力都在发展。
       以上几个时期发生的“政治事件”,表现的矛盾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每一种矛盾的缓和或激化,都与国民党当局的政策与态度关系密切。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国民党当局对“台独”势力的政策和立场。它一方面,反对“台独”势力,阻抑其发展,这是完全应该的;但另一方面,它的依美求存、偏安拒和的路线和做法,却又为“台独”势力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条件,特别是李登辉主政以后,对“台独”公开加以庇护和支持,使得台湾政局的发展更增添了新的矛盾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4) 14:32中国作家群与精神气候  文化大革命前夕,毛泽东接见阿尔及利亚代表团时,对中国的成功经验作过这样的总结:“工人、农民的军队打败了知识分子的军队。”知识分子失败在什么地方呢?他们失去了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失去了批判的精神和能力;通过改造,长时期的淘汰和自我淘汰,所余是平庸与卑贱。一言以蔽之,角色丧失,知识分子不成其为知识分子。  1949年,随着大军进城,中国出现两部分知识分子合流的局面。其中一部分来自延安解放区,数量很小,而能量很大。他们普遍地被赋予一种优越感,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满布污泥浊水的广大区域。香港的《大众文艺丛刊》,即是进城前的一场预演。刊内载有署名无咎的文章,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带有代表性的。文章用列宁的论述定下基调,强调“知识分子是以资本主义‘思想’为立脚点的,这个阶级是与无产阶级有相当对抗的”,知识分子唯有彻底“投降”,“把知识分子特有的心理特点丧失无余”,即自行消灭,别无出路。这在理论上是荒唐的,却是符合历史逻辑的,是鸣响在城门外面的一声尖锐刺耳的警笛。  另外的一大部分是国统区的知识分子。面临新政权的诞生,他们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国民党政权的专制腐败早已不得人心,新政权取而代之,理应受到知识分子的欢迎。所以,当时像陈寅恪一流终不为劝诱所动,不曾趋附台湾。对此,钱穆回忆时说:“亦证当时一辈知识分子对共产党新政权都抱与人为善之心。”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对新政权缺乏了解,所以难免抱有隐忧,甚至产生畏惧情绪。钱穆论及西汉知识分子时说,平民知识分子骤遇大一统政权的建立而相形见绌,难免带有内心怯弱的自卑感。比较解放区的知识分子,国统区的广大部分是自卑的。巴金在第一次文代会的发言,题目就叫《我是来学习的》。“看天北斗惊新象”。陈寅恪远离京都,避居南方,是另外的例子。胡风的情况更为复杂:在广场上放歌《时间开始了》,抒发他的时代激情,同时又洞见了“杀机”[15],在“空气坏的洞中”[16]给朋友写信,不时吐露着内心的灰暗。远在重庆时,艾青和田间先后邀他前去革命圣地延安,他都婉拒了。而今,是切切实实地置身于五星红旗之下;无论有着怎样的顾虑,都不可能离开脚踏的这一片土地,几十年滚动着自己和同伴们的战斗的呼声,交织着光辉、火焰与阴影的土地了。  在新旧政权交替的时刻,中国知识分子不生丝毫扰攘;对于新生的共和国,大体上保持了一种拥护、顺应和期待的态度。与俄罗斯知识分子相比较,其差异是十分鲜明的。十月革命前后,大批作家和学者流亡国外,留居国内者,如高尔基、柯罗连科等,居然著文或以通信形式公开抨击新政权的滥杀,及其他非人道行为,锋芒直指布尔什维克和领袖列宁,其态度之明确,措辞之激烈,是中国作家所不敢想象的。  共和国崛起之后,知识分子随即过起一种组织化的生活。他们几乎全部被政府包了下来,被安排到不同的机关、学校、团体中去。有了固定的工作,则除了按不同的级别领取薪金以外,还得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会议和学习。这样的地方叫“单位”。他们的档案甚至户籍就都相随留在单位里,不然就在街道,总之是便于管理的地方。此外,还有不同专业的群众性团体,比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戏剧家协会”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协会,其实从产生之日起就机关化了。至于党员知识分子,编入生产单位或城市街道的党的基层组织,还须过更多一层生活,也叫“组织生活”。这样,作为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无一例外地成为“单位人”。这种情形颇类古代的养士制度和俸禄制度,在国外,则基本仿效苏联的人事管理制度。关于古代中国,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中国皇权之傲慢专断的政教合一的性质,对于士人的地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他以孔子和老子曾经为吏作例子,指出:“此种与国家-官职的关系,对于士人阶层的精神本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随着中国俸禄制度的发展,士人原有的那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也就停止了。”至于苏联,尤其斯大林时代的文化知识界的禁锢状况,近二十年,我国的报道很不少,那是令人震骇的。统一管理的人事制度同政治上的集权主义,以及建立在封闭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计划经济是同构的,或者可以说是同步的。比较庞大的组织,个人是渺小的,意欲脱离集体而独立是艰难的,无能为力的。当体制内的个体为自身的独立而试图反抗时,将很快为大量的吞噬细胞所搏噬;因为唯其如此,才能确保整个有机体的健全。  个体被组织化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秩序。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应当是难以适应的;在新秩序的面前,他们成了“脱节人”。但是,在新秩序已经建立并且巩固下来以后,这些脱节人即使抛弃了为之委身的专业,而单从基本生活考虑,也必须进入体制内,为大集体所包容。唐诗云:“欲采苹花不自由”。陈寅恪一反其意,改作“不采苹花即自由”,呈示的是另一种选择,另一种生存状态。然而,即便自愿“不采苹花”,自由亦非易得。“组织”不是永远敞开大门的。于是,脱节人只好徘徊于“欲采”与“不采”之间,陷入新的脱序状态。建国之初,胡风就颇尝了这样一番为组织所排拒,不得其门而入的苦恼。首先是住地问题。由于工作没有着落,住地也就无法固定,他有一段时间唯在京沪两地流浪人似的奔走。1951年1月,胡乔木约见胡风,提出“三个工作”,由他选择,他随后书面答复说“愿意听从分配”,但从此没有下文,而外间的传言却说是他拒绝工作。1953年初春,他搬家的要求终于得到组织的批准。可是,到了北京,也跟在上海一样,什么理论文字也没有写。用他的话来说,“已是罪人的身份,什么都不能说了。”可是,还有另外的一些话是不能不说的,那就是自我辩护和检讨。  职业及所在单位不是可以随意调动的。历史学家顾颉刚日记有云:“到京八年,历史所如此不能相容,而现在制度下又无法转职,苦闷已极!”胡风的朋友贾植芳曾拿鲁迅和胡风做比较,说鲁迅懂政治,而胡风不懂政治。那意思,大约是说胡风就栽在这“不懂政治”上面。说到对中国政治社会的了解,胡风当然无法与鲁迅相比,但胡风也不至于糊涂到要做赤膊上阵的许褚。他曾经说过:“至于我,因为有一点经验,闻一闻空气就早晓得要下雨。”对于政治方面的敏感,看来颇为自许。其实,两人战斗的境遇不同,正如胡风所说:“解放以前,只是各自为战,解放以后,是各各在领导下做工。”这里说的就是社会组织问题。胡风知道:普天之下,已经变得无可逃遁的了。  正因为组织的无所不在,胡风才极力怂恿他的同伴在文化单位里占据一定的位置,“从积极的意义上去争取”[17],以确保昨天的文学事业的延续。然而,愈是怂恿,愈见“反革命”的“野心”;所有这一切都成了“胡风唆使他的党羽们打进共产党内,打进革命团体内建立据点,扩充‘实力’”[18]的罪证,从而遭到加倍的打击。在组织中,权力是分配的,正如任务是委派的。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组织更是如此,怎么可能容许存在“独立王国”,存在自外于组织的文学使命和目标呢?全国的报纸、刊物、电台、剧院、出版社,统统进入了有组织的网络,而成为党的喉舌和工具。这就是列宁著名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在中国的具体实践的产物。后来有人在翻译上闹小花样,把“文学”换成“出版物”,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在某种组织生活中,那里的空气是强迫人的。”胡风是建国后第一个呼吸到这笼罩的空气而感觉窒息的人。置身在“僵尸统治的文坛”[19],他说:“许多人,等于带上了枷,但健康的愿望普遍存在,小媳妇一样,经常怕挨打地存在着”[20],“但我们是,咳一声都有人来录音检查的。”[21]他要求具有创作天才的路翎“拿出东西去,从庸俗和虚伪中间来歌颂这个时代的真实的斗争”。但是,他和他的同伴们的许多作品,都得不到发表和出版的机会。他们劫余的通信,至今仍然留有在这方面到处碰壁的失败记录。至于他个人,“一动笔就要挨骂”,“不动笔也要挨骂”[22]。他说:“现在才懂得了何其芳同志在文代会后说的话:不能给国统区作家有创作机会”。[23]他致信牛汉说:“现在有权者所要的是没有过程的战斗,无根的花,或者失心的声音。那又何必写呢?当然,主要的问题不在这里,如你所感到的,要我沉默!”[24]他通过痛苦的个人体验,清醒地意识到:“在一个罩子下面”,“‘理论’问题仅仅是一个表现,这里面所要的是一个对特定个人服从的军事服从的企图”[25]。“教条主义不过是一种表现,骨子里是恶毒的军阀主义在统治着,或者说,在争取巩固统治权。”[26]军事化管理与权力,是这里的“一大结”。  组织及组织化生活,是群众性政治运动的物质基础。唯其有了这个基础,才可以使运动的空间在瞬息之内扩及全国,在时间上,使运动得以周期性的发生。从有名的运动到无名的运动,几十年来,大小事件,均呈“运动效应”。这里的所谓群众性运动,与历史上出现的真正的群众运动是有区别的。后者由广大群众自身利益所激发,因而带有一定的自发性质,如巴黎公社;前者则是自上而下地,按照权力意志推动群众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政治运动中,把主义和思想教条化,教义化,从原来的经典意义的征引到后来的言必“最高指示”;把阅读制度化,教仪化,从有组织的学习发展到后来的“天天读”,还有祈祷般的“早请示,晚汇报”,等等。于是,领袖及其思想被绝对权威化了。个人崇拜和信仰主义盛行。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大革命就是一场现代宗教运动,而作为宗教运动是其来有自的。在宗教运动中,除了“教主”的思想以外,根本不存在其他任何思想。所以,像遇罗克、张志新等极个别富于独立思考的人,就不能不被当作“异教徒”一般被残酷处死。胡风所以对张志新表示特殊的好感,而且一再提及,是可以理解的。著名宗教家威廉·詹姆斯在其著作《宗教经验之种种》中说:“圣徒对极微末的对神的侮慢必须愤怒,神的敌人必须受耻辱。……圣徒的脾气是道德的脾气,而道德的脾气往往是残忍的;它是党派的脾气,而党派的脾气是残忍的。”对这种极其褊狭残忍的宗教情感,他称之为“奉神病状态”。罗素也指出:“历史上无论什么时期,只要宗教信仰越狂热,对教条越迷信,残忍的行为就越猖狂,事态就变得越糟糕。”当胡风的“问题”尚未发展成为“事件”以前,在文化界已经招致众多圣徒的谴责了。其时,《文艺报》编辑向有关的知名人士征集批判胡风的文章,“几乎都一致感到很气愤。”[27]真可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及至把胡风正式定为“反革命”而进行公开声讨,文艺界群众大会那种神圣而盛大的愤怒,也便可以想见了。胡风“集团”事件,其实是“权势者”与“知识者”合谋的产物。这是明明白白的。  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是造神运动,同时也是造鬼运动。在运动中,一个或无数个“反面教员”根据预设的目的给制造出来,然后采取公开“斗争大会”——相当于斯大林时代的“公开审判”——的办法,不断施加压力,直到使之彻底孤立,投降屈服为止。这其间,也当辅以其他手段,但惩罚手段是主要的。顾准在日记中有一段关于反右斗争的记录,说:“大开斗争会,既通过群众路线教育了被斗者,也教育了斗争者,并从斗争者与被斗争者中物色了积极分子与骨干分子。于是有的人是经过恐怖达到了屈服,有的人方式不同一些,‘自觉地’成为积极分子,但总的说来,无非还是从恐怖到屈服而已。”[28]群众斗争大会使人们长时期处于被动员的状态,使斗争者在狂热中失去理智,使被斗争者愈来愈显孤立,抵抗力下降,以致丧失信念,感到精神崩溃。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有一个“强化”理论:在“斯金纳箱”放置强化物,通过奖赏,强化某种行为模式。与此相反,塞利的“系统性压力”理论通过实验证明:对老鼠施加系列压力,结果出现“一般适应性症状”,从惊恐反应阶段、抗拒阶段到衰竭阶段。人是高贵的,却又是不堪折磨的。然而,群众性斗争运动,就是这样一个对人类同时进行奖赏和惩罚的试验场。由于阶级斗争和群众专政已然成为公理,种种非人道行为也就成了最高意义上的“革命”。群众性运动的“天然合理性”使法律成为多余的屏风,良知和理性遭到公然的践踏,人性中最丑恶的部分:凶残、贪鄙、虚伪、嫉妒、阴险狡诈,都被道德化,正义化了,告密与诬陷成了时髦的勾当。真诚保持沉默,世界唯余一片附和的喧哗。  胡风“集团”事件就在这样一个文化生态环境中展开。这个环境,是不利于一个正直的公民的生存的,尤其是知识分子。延安时期,“工农兵”被确定为革命的主体;建国后沿袭下来,致使知识分子必然下降为附属的等级,可以随意处置的等级。“阶级论”被儒教化以后蜕变为著名的“皮毛论”。知识分子中,除了技术知识分子可供利用外,人文知识分子基本上在改造和打击之列。许多政治运动都是针对后者的,对此,敏感而脆弱的作家、艺术家特别容易产生自卑感。庞大而严密的组织,则进一步提供了可靠的心理依据。制度化心理的一个重要提示是:人是生而为集体的,不应当具有独立头脑的,必须听命于人的。在遭遇运动的压力以后,自卑会迅速转化为恐惧与焦虑。存在主义者把这两种心理状态当作哲学范畴加以探讨,是不为无因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指出,一个可怕的结果就是:“逃避自由”。胡风的青年朋友,“中国的杜勃罗留波夫”张中晓说:“恐惧和畏罪,是中国道德实践的基础。”其实,这也是针对自由而发的。无论外在的自由还是内在的自由,一旦失去,就只有无条件服从。中国几千年奴隶根性的养成,就因为权力者致力于培养恐惧,从天罗地网到不测之威。  近些年来,在讨论知识分子的时候,常常提及“人格”问题。人格的建树,除了土壤,同精神气候如何大有关系。“风号大树中天立”,这是罕有的。心理学家认为,焦虑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在具有恐怖症状的焦虑状态中可以观察到人格的解体。所谓人格解体,就是自我的丧失,独立性的丧失。1952年,胡风的朋友,著名作家老舍发表《毛主席给了我新的文艺生命》一文,说:“现在,我几乎不敢再看自己在解放前所发表的作品。”  1955年,著名学者汤用彤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重印后记中写道:“回头来看这一部旧作,感到非常惶悚。”胡风三十年代的朋友冯雪峰,四十年代的朋友乔冠华,在重大的理论问题上,与胡风是比较接近的。到了后来,也都先后反过来批判胡风,疏远胡风了。这种人际间的变化,是认识上的分道扬镳呢,还是出于自保的实际考虑呢?在“第二批材料”刚刚发布,而胡风实际上已经被捕将近十天的时候,中国文联主席团和作协主席团召开联席扩大会议。会上,郭沫若致开幕词,正式提出把胡风“作为反革命分子来依法处理”。与会700多人报以热烈掌声,并一致通过决议,撤销胡风在文艺界的一切职务。其间,只有吕荧一人公开为胡风辩护,但也立即招致会议一致的驳斥。这一幕,可以看作是中国知识分子作家群体的一次即兴表演。自此以后,批判性大会迅速扩展至社会各界,已经是集体人格——“国民性”——的更大规模的巡回演出了。  1979年,胡风获释时,向儿子晓谷说:“有没有一种能使人头脑混乱的机器?”由系统控制所引起的恐怖是巨大的。爱因斯坦说:“人们应当明白,人的组织制度同人的心理状态是相互影响的。”组织生活与群众斗争把个人抛向波涛掀天的大海,使之深感孤立无援,于是始而被迫继而自愿服从集体,也即权威的支配。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在小说《判决》中叙述一个关于权威的故事:父亲疑心儿子反叛他而判决儿子投河,儿子不敢违抗,死前还低声喊道:“亲爱的父母亲,我可一直是爱着你们的。”对于外部强加的意志不作抵抗,而是无条件顺从,甚至本能地顺从,从行动到思想、感情、态度,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正是现代文化专制与传统文化专制不同的地方。  胡风“集团”事件作为政治事件,完全是人为的悲剧。胡风的问题,始终没有超出文化-文学的范围。国家到底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介入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权力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成为文化的仲裁者?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著名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性方针。他把“双百”方针置于预设的阶级斗争-思想斗争的前提之下,运用习惯的“两分法”,把斗争的双方规定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香花”与“毒草”,彼此不能相容。其中,还规定了判断的“六条标准”,十分具体,其实不具可操作性,相反带有极大的随意性,这样裁判权最后仍当落在权力者的手上。果然,不出一年,文中所预约的“可以自由发展”,“可以自由争论”的局面非但没有出现,而以剥夺数十万知识分子的“自由”为内容的反右运动,却遽然发生了。这是颇有点谐谑剧意味的。“双百”方针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意识形态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有一定范畴,不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在一个法制健全的民主社会里,根本不存在什么“放”和“收”一类问题。用“双百”方针取代国家大法,对精神文化活动进行任意的规限;正如同把文化一律视为“阶级的文化”,划归“意识形态”,然后进行政治干预一样,是不可能不产生悲剧的。  回顾建国后的第一个“文字狱”,曾经作为“胡风分子”过来的绿原说:“历史已经粉碎了那些鸵鸟式的幻想:无论胡风可能怎样反常,或者‘老实就范’,或者‘装死躺下’,他也一定逃不脱此后几十年来没有人逃得脱的大小劫难。”这是穿越炼狱之后的觉悟者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台当局近期处理台湾自身定位问题研究
  马英九上台后,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涉及两岸关系及对外关系的新举措,“和平缔造者”、“非两国论”等也相继出口,其与“李、扁”时代截然不同的台湾自身新定位颇受外界瞩目。这种新定位背后的目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其对未来两岸关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拟就这些问题略作分析。      一、与“李、扁”时代相比,台当局对自身的重新定位颇受瞩目      其一,在自身角色定位上,甘做“和平缔造者”而非“麻烦制造者”。   所谓“麻烦制造者”(Trouble Maker)的提法最早出自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并引发两岸关系紧张后,克林顿斥其为麻烦制造者。陈水扁执政期间,从“一边一国”、“终统”、“四要一没有”再到“入联公投”,他挑衅大陆的行为较之前任有过之而无不及,致使两岸关系屡屡告急,美国乃至绝大多数国家均视其为“麻烦制造者”,台湾海峡一度成为亚洲地区最危险的军事热点。   有鉴于此,国民党与马英九吸取教训,力图改变“麻烦制造者”的形象,重塑“和平缔造者”的新风。早在2007年3月,马英九在台湾政治大学演讲时就强调,“两岸政策希望为台海带来和平与繁荣,让周边感到安心,不会认为台湾是一个麻烦制造者,而是和平的缔造者”?。当选后,他在首次接受外国通讯社采访时又明确表示:“我们要做世界内负责任的利害关系人,即做和平缔造者,而非麻烦制造者”?。此后,在就职演说和接见各国代表团时,他再一次重申了这些论述,以此展示其欲为台湾角色重新定位的决心。   其二,在自身身份定位上,承认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而是特殊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关系”。   在“李、扁”时代,从李登辉的“两国论”到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他们一直想用虚拟的“台湾民族”对抗“中华民族”,欲把台湾打造成为与大陆毫无瓜葛的“独立国家”。这不仅不符合历史史实,而且导致了两岸关系紧张,损害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何况,这些言论与国民党过去秉承的“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本理念也是相悖的。   马英九上台后,开始纠正“李、扁”时代关于台湾身份定位的错误。他在就职演说中明确指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从而为两岸民众在民族认同上找到了共同点。继而,他又公开宣示“两岸是特殊的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这是对两岸关系中台湾自身定位的最新表述,是对“两国论”和“一边一国论”的公开否定,同时也表明台湾当局重新回归了“宪法一中”的固有立场。至于未来统一问题,马强调应当让时间和历史来决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政争。   其三,在处理对美关系中的自身定位时,尝试以“美台中等边三角的一角”自居并努力发挥作用。   在“李、扁”时代,为了获取美国支持,台当局曾经一切唯美国马首是瞻,心甘情愿地做美国亚太战略的棋子。马英九上台后,为了在大陆与美国之间求得平衡,开始尝试“等距离外交”,逐步调整其在对美关系中的台湾自身定位问题。   在战略上,台当局开始突出台湾自主性,适当拉开与美方距离。基于中美力量消长的变化、大陆对台政策放宽以及既往过分依附美国的惨痛历史教训,马英九认为台湾不能完全靠向美国,要改变“李、扁”时代一边倒的政策,适度减少对美方的依赖。早在“大选”之前,他就明言“两岸未来不必美国介入”。?正式上台后,他又宣布“两岸高于外交”的政策,并提出用“活路外交”、“外交休兵”取代“金元外交”、“烽火外交”,力求摆脱两岸关系上的“零和”困境。与此同时,在军事上,他也提出了“守势国防”的理念和战略,向大陆释出善意。   台当局对两岸关系的高调经营一度冲淡了美台关系, 致使美方感觉在台海问题上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于是,不久,美国国务卿赖斯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不得不出面提醒,美国虽鼓励两岸关系发展,但美国与台湾也有关系 。?   从历史上看,由于美国对台湾一直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马英九当然不可能完全忽略对美关系,只是在策略上稍做改变而已,于是,当美方表达不满言论后,他又不得不立即采取战术性措施来修补与美方的关系。例如:主动要求美国放行对台军售、派遣“立法院长”王金平和“国防部长”陈肇敏赴美活动等,都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而且也都带有修补台美关系的目的。      二、台当局对自身重新定位的动因复杂,值得我们深究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台当局之所以如此作为,从根本上说,还是为了维护台湾利益以及巩固自身政权。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首先,它想通过搁置主权争议,减少对大陆的刺激,来为其发展经济、巩固政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主权争议是两岸最根本的歧见之一,也是双方最敏感的话题。过去,李登辉、陈水扁在这一问题上大做文章,导致两岸关系紧张,也使台湾自己陷入了“笼鸟经济”的困境。马英九深知,他在主权问题上的立场转化将是改善两岸关系的前提条件。为此,从“胡萧会”到就职演说,他一直强调“搁置主权争议”。8月,马英九更是以“非两国论”论述为两岸地位重新定义,试图跳脱“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困境。一方面,台当局意在通过“搁置主权争议”来避免刺激大陆,阻止我方对台动武,保障“中华民国”的生存权利。另一方面,鉴于大陆对台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总体不妙的情况下,马英九也不得不把改善与大陆的关系视为提振台湾经济的最佳路径。   其次,它想通过减少对美依附性、实施“等距离外交”,来最大限度地扩大自身“国际空间”。   马英九上台后,既想改善两岸关系又欲加强台美关系,力图在中美之间搞平衡,达到两全其美的目的。为此,他一方面通过改变“李、扁”时代与大陆硬碰硬的做法,采取“弹性、务实主义”的方法表达善意,诱使我在对台政策上作出让步。另一方面又企图以两岸关系的改善引发美国对两岸前景的担忧,迫使美为制造两岸隔阂而拉拢台湾,从而给予台湾更多的照顾。   再次,它想通过强调台湾的主体性,来增加未来与大陆谈判的筹码。   “李、扁”时代的“台独”之风吹遍台湾后,“台湾主体意识”已经成为限制两岸谈判向深处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一直以来,马英九本人也强调台湾的主体性,早在2007年2月,他就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专访时说过:“台湾的未来必须由二千三百万的台湾人民的自由意志来决定”。同年10月,针对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发出的商谈两岸和平协议的倡议,他又再次做出强硬回应:“台湾的未来,不论选择走什么样的路,都应该由台湾人民共同决定,不关中共的事,也绝不容许中共干涉”?。此种表白既可以笼络台湾民心,又可以引起大陆和国际社会重视,从而借以向谈判对手施加压力,迫使大陆在未来谈判中作出更多的让步。   最后,它想通过承认“九二共识”,来安抚泛蓝群众、巩固选举基本盘。   马英九上任之初即宣称要当“全民总统”。为此,他曾把目光投向那500多万未曾给他投票的绿营,采取了在人事安排上启用赖幸媛、遍访“台独”大佬的举措。然而,泛绿民众对于马英九的支持率始终未能上升,这促使马认识到要想赢得以后的选举,绿营终究是靠不住的,还得依靠泛蓝的基本盘。为此,马英九在重新定位台湾后,采取了否定“两国论”、承认“九二共识”以及回归“宪法一中”的立场。这既符合国民党高层的一贯主张,而且也再次拉近了与泛蓝群众的距离,夯实了其执政和未来争取连任的基础。
  三、台当局重新定位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影响
  (一)重新定位产生的积极作用。
  一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两岸关系的缓和。政权定位的论述不仅是文字变化,而且也代表着执政者战略思维的转化。思维转化是行动的前奏,所以,它为两岸关系的改善开了绿灯。目前,两岸执政党互动频繁,和平发展已呈良好势头。双方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了中断十多年的“两会”协商,民间互动也日渐增多。尤其是启动周末包机、开放大陆观光客赴台旅游以及台当局放宽台商对大陆投资上限等,均促进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并为下一步推动“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与“两岸和平协议”作了铺垫。
  二是它淡化了“台独意识”,可增进两岸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认同是台海局势稳定的基础,也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本元素。从长远来看,台当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利于固化两岸的感情基础和民意基础,纠正“李、扁”时代因强调“本土化”和推行“文化台独”而使岛内民众在两岸认知上产生的迷惘和困惑。在政体上,即使他们现在认同的是“一中各表”的“中华民国”,也足以对“台独意识”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
  三是它有助于遏止“台独”势力,制约民进党的未来发展。国民党赢得“立法院”和“总统大选”后,台湾政治版图和权力结构中“蓝大绿小”的局面更甚。在此情况下,要想进一步压缩“台独”空间,着力点就必须要放在对岛内主流民意的引导上来。马英九适时摒弃“李、扁”等人的两岸关系定位,不仅可以让自己摆脱“台湾主权论”的掣肘,而且还可以对“台独”意识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这也会促使民进党不得不重新反省其不合时宜的两岸关系论述。正如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所言:如果没有务实理性面对两岸问题,民进党就没有重返执政的机会。可见,马的两岸关系定位若能发展为台湾岛内的主流共识,则“台独党纲”最终将成为民进党的票房毒药。
  (二)重新定位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是台当局积极对美军购,为两岸关系和解增添了不确定因素。依美求存一直是台湾当局的护身符。马曾明言采购武器“绝对不会因为和大陆关系改善而改变”,而台“国防部”提交的“2009年度预算书”中也开始以美国“准同盟军事关系”自居。?如今,美国政府已经批准售台64.63亿多美元的先进武器,日后,它还可能会有新的更大的动作。这种不间断的军购行动不仅为美国扶持“台独”找到了抓手,而且还会导致台湾对美依赖加重,从而给台海和平和两岸关系发展带来新的变数。
  二是台当局谋求以迂回务实方式参与国际组织,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马英九重新定位两岸关系后,暂时搁置主权争议,目的更多地是要争取实质性的“外交利益”。目前,台湾以务实方式参与联合国等“外交”行动已露出苗头,“活路外交”可能成为台湾叩关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的重要方式。?这些目标一旦实现,很容易让外界产生“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疑惑。此外,马英九以务实方式加强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借助民间交流促进官方关系的发展,也有可能会在两岸主权的争端上留下后患。?
  三是美日保守势力对两岸和解的疑惧加深,可能进一步加大干涉力度。从美日等国的既定立场看,马英九过度“亲中”将可能导致台湾脱轨,并远离其掌控。为此,他们一直忧心忡忡。美国总希望让自己来界定两岸的现状,以维持于己有利的平衡状态。日本则很介意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对日本的冷落,外务省甚至还传出要重新思考安保方针的信息。有鉴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若两岸关系持续缓和下去,则有可能导致美日两国升级其干涉台海的行动。
  (作者单位: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注释:
  周先:《马英九强调“五要”,两岸政策盼台海和平繁荣》,中国台湾网,日。
  马英九:《台湾应做“和平缔造者”,而非“麻烦制造者”》,路透社,日。
  日,马英九在接受墨西哥《太阳报》集团董事长瓦斯盖兹专访时,明确表示台湾和大陆“双方的关系应该不是两个中国,而是在海峡两岸的双方处于一种特别的关系。因为我们的宪法无法容许在我们的领土上还有另外一个国家;同样地,他们的宪法也不允许在他们宪法所定的领土上还有另外一个国家,所以我们双方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但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见于吴国发:《马英九对两岸关系定位及其影响和意义》,中思网,日。
  2008年1月,马英九在接受《联合报》采访时,表示“未来两岸协商不需要、更不必要美方介入,两岸可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我觉得美国不宜参加,更不会让美国参加,台湾的事情我们要自己作主”。见于马英九:《两岸协商不需美国介入》,《东南快报》日。
  民进党:《美在提醒马英九》,《参考消息》日。
  引自星岛环球网日。
  台湾《自由时报》日。
  台当局目前试图加入的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中,除了世界卫生组织外,还包括加入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台湾与美、日、欧盟和东南亚的自由贸易协议。
  马英九在接见日本交流协会新任理事长表示,台湾与日本虽然没有正式“邦交”,但是双方关系非常紧密,是特殊的伙伴关系。针对争议中的钓鱼岛主权问题,马呼吁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钓鱼岛资源,以强化台日间的关系。见于台湾《联合报》日。
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系统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军事战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