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那一年后哪一年出现了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高潮

30年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与思考
我的图书馆
30年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与思考
&利用外资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利用外资有序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30年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利用外资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1?利用外资初期(年)
  对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中国共产党一向是重视的,毛泽东对此曾做过很多论述,但由于诸多原因并未能够实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利用外资给予了积极支持。
  1979年1月,邓小平在同几位工商界领导人谈话中指出:“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6页。陈云也指出:“资金不够,可以借外债,这是打破闭关自守以后的新形势”,“今后在自力更生的条件下,还可以借不吃亏的外债。”《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01页。1979年10月,在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又指出,要“充分研究一下怎样利用外资的问题”。他说:“我赞成陈云同志那个分析,外资是两种,一种叫自由外汇,一种叫设备贷款。不管哪一种,我们都要利用,因为这个机会太难得了,这个条件不用太可惜了。”《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页。
  在此背景下,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此后,我国又陆续制定了《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以及有关实施条例和细则。这些法律法规为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也为营造一个有利于外商投资的环境奠定了基础。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外资利用呈逐年上升趋势。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一个日本的代表团时谈话指出:“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利用外资被列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指出:“利用外资,吸引外商来我国举办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1984年10月,邓小平再次指出:“请大家相信,中国在处理对外经济合作的一些细节问题上,不是小手小脚的。我们现在有些法律规定还不完备,因为没有经验,以后会逐渐完备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9~80页。这意味着中国将通过完善利用外资方面的法律来进一步吸引外资、利用好外资。
  198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对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先进技术企业和产品出口企业在所得税、土地、水电、用工费用、利润汇出和进出口配额、关税减免、外汇调剂等方面给予优惠,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享有按照国际通行做法进行经营管理的权利。
  总之,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每个年份的对外借款比直接利用外资的规模都要大。从总的情况看,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11?56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525?61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250?58亿美元,外商其他投资35?37亿美元。
  表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文中三个表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stats?gov?cn;“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mofcom?gov?cn。单位:亿美元
  年份总计金额对外借款金额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外商其他投资额??7?2?0??4?2?5?8?总计811??5835?37
  2?利用外资的深入发展时期(年)
  就在利用外资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国内出现了姓“资”姓“社”问题的争论思潮。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在谈话中,他进一步指出:“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373页。
  根据邓小平讲话精神,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完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投资经营提供更方便的条件和更充分的法律保障。按照产业政策,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引导外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当投向金融、商业、旅游、房地产等领域。”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善投资环境和管理办法,扩大引资规模,拓宽引资领域,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创造条件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依法完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发挥我国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从1993年开始,外商对华投资势头更猛、规模更大,形成了一个利用外资的浪潮。1993年实际进入中国的外资为1992年的2倍还多(见下表)。巨额的外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对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各方面的政策还不够完善,利用外资也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外资因其垄断市场、垄断行业和垄断品牌而对国内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由此,国内出现了警惕“外资威胁”的呼吁。 面对利用外资上存在的困惑和质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多次会议的讲话中都谈到如何对待利用外资问题。1994年5月,他在上海视察时指出:“我们的经济要早日赶上发达国家,就必须有本事利用好外资。……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利用外资上的‘借力技巧’。要承认现在我们在这方面的本事还不大,技巧还不高,因而难免吃些亏,但不能老吃亏下去,总要‘吃一堑,长一智’,在这方面日益聪明、日益内行起来。”《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1995年4月,在“总结经验,开创利用外资工作的新局面”的讲话中,江泽民指出:“我们吸收和利用外资的目的,就是发挥我国市场、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这样的目的出发,必须明确一个原则,就是利用外资的主动权一定要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1996年11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又指出:“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长期实行的指导方针,这一点决不能动摇。我们既要充分看到利用外资的积极作用,又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注意避免外商投资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这样,才能更多地利用外资也才能很好地保护和发展自己。”同上书,第204页。在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在报告中提出了要“积极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的论断,指出要“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实行国民待遇,加强引导和监管”《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在上述思想认识的指导下,1995年6月,国务院批准发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1997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修订,对外商投资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项目做出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鼓励外商投资的方向,促进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我国利用外资的实践得到健康发展。
  从表2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已由过去的以间接利用外资为主转变为以直接利用外资为主。
  表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表2、表3从2001年起不含对外借款。单位:亿美元
  年份总计金额对外借款金额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外商其他投资额9?11?2?03?26?20??110??102??100??468?7827?94总计?42?01
  3?利用外资的新阶段(2002年至今)
  日中国正式加入WTO。从日起,中国正式开始履行WTO项下的各项义务。为适应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颁布了新修订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对利用外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1页。
  根据十六大精神,2003年我国颁布了《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2004年和2007年,我国又两次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修订。特别是《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在2004年版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开放领域,尤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这与限制“两高一资”(即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产品生产和出口政策措施是一致的。同时,积极促进贸易平衡和区域协调发展,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不再列入“限于中西部地区”的条目。
  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2000年中国颁布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04年7月,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以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淘汰四类。明确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引导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原则上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也是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中淘汰类直接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此外,国家还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了政策措施。  在外资并购方面,2002年以来中国逐步完善外资并购政策,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2002年11月,我国发布了《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暂停多年的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正式解冻,为外商直接收购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打开了大门。同年,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通过托管银行投资于境内A股市场。2003年4月,正式施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这是涉及外资并购的标志性法规。2006年8月,《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出台,该规定一方面强化了审批环节和反垄断审查,另一方面也对外资并购的操作环节,特别是对SPV(特殊目的公司)的设立、跨境换股等技术细节做了更为细致的规定。
  在税收方面,自年,外商投资企业一直享受着低税率的优惠待遇。这在对外开放进程中能够大量吸引外资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呼吁市场规范和公平竞争便成为各经济主体的心声。在这种情况下,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两税合一”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07年3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并于日起施行,以前的旧税法被废止。新税法规定了25%的统一税率,这使所有中国境内的内外资企业处于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上。
  总之,这一时期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逐步多样化,并且利用外资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外资投向了高新科技产业、现代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国家严格控制外商投资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领域,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利用外资有了大幅度提高,内外资政策逐步趋于一致。从表3可以看出,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达3952?0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9653?31亿美元(未含2001年后的对外借款)。
  表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总计金额对外借款金额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外商其他投资额27?61??606?38??80续表
  年份总计金额对外借款金额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外商其他投资额94?26??90总计?~471?15?08
  二、中国利用外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梳理30年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利用外资成就巨大,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规模不断扩大。从开放初期每年利用外资20多亿美元发展到现在每年800多亿美元,增长了几十倍,而且增速加快。以辽宁省来说,2007年,辽宁省实际利用外资91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50%。《辽宁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累计利用外资527亿美元》,htpp//www?gov?cn。
  第二,形式多样化。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外资利用由对外借款为主转变为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呈现对外借款、直接投资、跨国并购、发行国际债券、境外投资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三,项目质量日益提高。随着国家利用外资政策的不断调整,外商投资项目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915家,同比下降20?9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7?78亿美元,同比增长54?97%。5月份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25家,同比下降10?9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7?61亿美元,同比增长37?94%。一降一升,无论就全国还是各地来说,利用外资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mofcom?gov?cn。
  第四,结构日趋合理。从产业结构来看,过去外商投资项目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宾馆、游乐设施有一定的比例,而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保险业,农业等外商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从地区结构来看,过去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利用外资很少,目前虽然外商投资仍然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有了大幅度增长。
  第五,作用越来越大。外资的进入解决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换代,带来了先进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培养了人才,增加了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具体到辽宁一个省来说,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累计利用外资527亿美元。30年来,辽宁省共兴办外商投资企业3?7万家。目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有2成多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有近2成来自外商投资企业,55万职工在外商投资企业工作。《辽宁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累计利用外资527亿美元》,?gov?cn。
  虽然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面对新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以市场换技术没有完全达到目的。我国利用外资一个很重要目的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而这些年来,我国利用的外资有不少是国外已经淘汰、落后的技术,虽然现在有不少跨国公司将其研开发中心也转移到我国,但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外方手中,我国合资方没有掌握这些技术。
  二是外商投资结构欠合理。其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些年来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而在农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所占比重不高;其二是地区结构欠合理。外商投资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内地外商投资比例仍非常小。其三是企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外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数量较多,而合资、合作等形式的外资企业则较少。
  三是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具体表现在: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一味追求利用外资的规模,而忽视质量和效益,甚至不计成本,不顾后果;一些外资并没有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没有达到提高我国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重复引进现象依然存在,“三高”问题很严重,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患。 四是内外资政策仍有差别。从目前情况看,对外资仍有一些超国民待遇,一些地方、部门为了吸引外资仍不惜代价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必将减少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导致国民财富流失,加剧通货膨胀。
  三、对今后中国利用外资的几点建议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7页。,这一论断,为今后利用外资指明了工作方向。
  一是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相应的产业标准和技术标准,同时要求地方、部门、企业在引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这些标准,支持和鼓励符合标准的外资,禁止不符合标准的外资,真正“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达到提高我国企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是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其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外商投资的地区结构,支持、引导、鼓励外资逐步投向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投向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农业、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等产业和项目上;其二,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引导、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环保产业等,对一些国家抑制发展的产业要限制并禁止外资进入;其三,优化外商投资的企业结构,大力发展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使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同时,积极推进并购方式的外资流入,对一些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外商独资项目要加以严格限制。
  三是建立健全国家经济安全体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为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尽快制定有关外国投资的法律和法规,规范外商投资,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准入、技术标准、金融监管等做出严格规定,防止外资在关系国家经济全局的一些产业上进行垄断,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四是逐步取消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统一为25%,这固然是很大进步。但要看到,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还享有外汇与信贷,各种收费,以及针对外国人的个人所得税、居住权、司法权、买房限制等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对这些不符合WTO原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待遇”,要逐步加以限制直至取消。
  五是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加大对交通运输、供电供水、邮电通讯、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同时重点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努力改善这些地区外商投资的“硬件”;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外商投资的相关法律,不断改革外资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利用外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不断完善外商投资的“软件”。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新趋势--《经济纵横》1992年10期
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摘要】:正 随着经济上治理整顿任务的基本完成,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外贸体制改革和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的措施将逐步到位,各地投资的软硬环境正进一步改善,外商来华投资高潮再次兴起,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投资规模稳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十年中,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年均25%左右.进入90年代,由于投资环境的改善,再次吸引了海外投资,形成了继1984年和1988年之后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三次高潮.据统计,1991年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金额110.6亿美元,比1990年的65亿美元,增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上治理整顿任务的基本完成,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外贸体制改革和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的措施将逐步到位,各地投资的软硬环境正进一步改善,外商来华投资高潮再次兴起,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投资舰摸德步扩大 改革开放的十年中,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祥生;[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4年11期
;[J];上海金融;1986年12期
潘恩琦;[J];国际贸易问题;1986年01期
张心达;[J];国际经济合作;1986年03期
杜松年;[J];南方经济;1986年06期
韩玉亭;;[J];中国金融;1986年10期
王德衍;;[J];中国金融;1986年11期
;[J];中国金融;1986年11期
萧毅;[J];税务与经济;1987年02期
;[J];福建金融;198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赖明勇;邓建勤;;[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课题组;王惠生;叶荣生;;[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2年度)[C];1992年
庄少勤;顾保南;尹良龙;;[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刘瑞锋;;[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胡家强;;[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孙英男;;[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熊涓;;[A];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文集[C];2001年
刘昕;;[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方晓滨;;[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孙志祥;;[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胡文静;[N];安徽日报;2000年
佟承建 孙耕
何良;[N];天津工商报;2000年
江小涓;[N];北京科技报;2000年
;[N];中国财经报;2000年
张璇;[N];中国工商报;2000年
刘永;[N];中国工商报;2000年
文中;[N];中国工商报;2000年
;[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张建国;[N];中国化工报;2000年
本文由亚太管理培训中心提供;[N];中国贸易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兰天山;[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刘志宇;[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桑秀国;[D];天津大学;2003年
林薰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朴商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丁永洙;[D];复旦大学;2005年
周剑;[D];复旦大学;2005年
罗汉;[D];复旦大学;2005年
钱晓英;[D];湖南大学;2005年
李建春;[D];重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萌霞;[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王晓芳;[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崔垚;[D];广西大学;2001年
郑佃锋;[D];暨南大学;2001年
李州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周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吴涛;[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夏维奇;[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郑新风;[D];厦门大学;2001年
王大华;[D];厦门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第十专题讲义3
  新东方网校课程:直击重难点,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怎样继续推进的?  一、1989年政治风波的发生与平息:  (一)1989年春夏发生的政治风波,是极少数敌对势力利用党在工作中的失误,利用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的不满,掀起的一场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治动乱。  (二)日邓小平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并发表讲话。这篇讲话在关键时刻坚定了全国人民对于贯彻落实“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了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二、向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  (一)-24日召开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决定撤销赵紫阳总书记职务,选举江泽民为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二)1989年9月邓小平向党中央郑重提出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请求。1989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接受了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决定由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  三、继续开展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工作:  (一)1988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把今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二)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央把一度被延误的国民经济治理整顿工作重新提上日程。  (三)-9日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治理整顿的目标和必须抓好的重要环节。  (四)1990年4月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启动了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举措。  (五)1990年底,“七五”计划胜利完成。  (六)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批准通过了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七五”计划胜利完成和“八五”计划开始实施,标志着国民经济治理整顿任务全面实现。  (七)日,邓小平在同江泽民等谈话时提出了农业改革和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  四、对外工作在打破对华“制裁”中全方位推进:  (一)1989年9月到1990年邓小平多次接见美国政要和学者,指出:第一,中国目前的局势是稳定的;第二,中国人吓不倒。在判断中国局势的时候,这两点必须看清楚。结束中美关系的严峻事态要由美国采取主动。  (二)根据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方针。  (三)中国同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文莱、以色列、韩国、独联体各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同印度尼西亚恢复了外交关系。  (四)继1985年、1988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两次高潮后,在1991年出现了第三次投资高潮。  五、全面推进党的自身建设:  (一)1990年3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强调能否始终坚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提出在党内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克服党内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  (二)1991年6月《毛泽东选集》(第1-4卷)第二版出版,7月党中央发出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的通知。  8.改革开放是怎样实现新的历史性突破的?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  (一)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  (二)主要内容: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3.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4.提出了判断工作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4.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7.发展才是硬道理。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  10.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11.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2.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三)重要意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四)-1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全体会议,研究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对中国今后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作出部署。  (五)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讲话,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断。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一)-18日,党的十四大在北京召开,通过了江泽民作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和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二)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大会决定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  (五)在十四届一中全会上,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尉健行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六)1993年3月举行的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选举江泽民为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乔石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  (七)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此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一周人气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哪一年改革开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