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阴之会皆在于面,足阳明胃经循行图会与面之穴是 标签:

谈美容:面部美容就从三阳经,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入手-提供留学,移民,理财,培训,美容,整形,高考,外汇,印刷,健康,建材等信息_突袭网
当前位置&:&&&&谈美容:面部美容就从三阳经,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入手
热门标签:&
谈美容:面部美容就从三阳经,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入手
来源: 由用户
编辑:李利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于是乎,各种美容化妆品铺天盖地,美容手术也越来越复杂和昂贵。但再好的化妆品和美容手术所带来的也只是外表的局部的美,无法改变整个机体内在的憔悴。 & 真正的美是自内而外的,健康而自然的美。临床中发现。许多中年患者,特别是女性中年患者,针灸一段时间后不仅病情好转,更普遍的变化是面部皮肤的气色明显好转,人也显得年轻了。 &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与思考。俗话说: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世界上女性的寿命普遍比男性高。为什么却是女同志容颜更易老呢?为什么男性过了50岁后就通常被称为“小老头”了呢? & 当我再次通读《内经》时,却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内经》上。面容由姣好变为憔悴,《内经》中称为“面焦”。“焦”读qiao音,与憔同义,即憔悴之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 说明女性一般从35岁左右开始阳明经脉的脉气衰少,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掉的多了;42岁左右,三阳经的脉气都衰少了,不能上荣于面,那么面部就全部憔悴了,头发也开始白了。 & 男子的情况则是:“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自。”说明男性40岁左右的时候,首先是肾气衰,表现为头发掉的多了,牙齿也开始枯槁,但面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到了48岁左右,三阳经的脉气衰少了,不能上荣于面部,面部憔悴,鬓角的头发开始变白。 & 头面部为诸阳之会,诸阳经皆上于面部,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行于整个面部。所以面部主要是靠三阳经的气血以滋养之,若三阳经的脉气虚衰,尤其是足阳明胃经的脉气虚衰,面部得不到足够的气血的滋养和温煦,那么面色也就变得憔悴了。 & 许多胃病的病人。大都面部萎黄无泽,也是这个原因。所以要想面部美容就应该从三阳经,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入手。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 & 可见,许多中老年患者,特别是中年女性,针灸一段时间面色明显好转,就是因为针刺足阳明经的穴位,可使其“行气于三阳”和“脏腑各以其经受气”的缘故。
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也是胃经的合穴,是理胃气的要穴。只要是病在胃腑或胃经,不论其虚实寒热,皆可取足三里治疗。这一点在《灵枢?五邪第二十》中说得很清楚:“邪在脾胃……阳气有余,阴气不足……阳气不足,阴气有余……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皆调于三里。” & 足三里对面部皮肤气色有很好的调整作用。什么原因呢?《灵枢?寿夭刚柔第六》说:“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 & 什么叫“阳之阳”呢?有些医家望文生义,有些不同的解释,实际上这一篇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第一个“阳”是指在外属阳,第二个“阳”是指皮肤为阳,所以“阳之阳”就是在外在皮肤。也就是说,凡在外在皮肤的病都可以取阳经的合穴治疗。 & 这也是为什么皮肤病常用曲池、足三里、委中等合穴的原因。朱链的《新针灸学》治疗外感表证,也常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也是“病在阳之阳,刺阳之合”的客观实践。 & 因为面部主要是足阳明胃经所过之处,在三阳经中,阳明经气血又最多,所以刺胃经的合穴就可以治疗胃经的“阳之阳”,即面部皮肤的病症,自然也就有很好的美容作用。 & 胃经气虚的病人,足三里按之虚软,针刺时针孔多呈凹陷。因是胃经虚证,应该使用补法,透皮后缓慢进针。“必一其神,令志在针”,“若行若按,若留若还,若蚊虻止”,若能出现针下搏动感,说明“气已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病人也会感到自足三里至解溪的一过性跳动感,多数情况下,旁观者也能用肉眼观察到这一跳动。我的体会是,右侧足三里出现的频率高于左侧,出现这种得气反应时,效果会更好。 & 一般针10~15次左右面色即可开始好转,针孔处的凹陷也会减轻或消失,继续针至1~2个月,面色就会鲜明而有光泽了。
山东中医药大学魏履霜副教授擅长用人迎穴,不论何种病症,皆让病人仰卧于床上针其人迎穴,疗效颇佳,患者接踵。人称“魏人迎”。我曾与她同诊室多年,针人迎后,许多患者面部有发热感,面色明显好转。她认为人迎穴上连脑,下通心,通过调理心脑,即可治疗全身各种病症。 & 因为是亲眼所见,我20多年来也常用人迎穴。发现其治疗作用确实很广,并有较好的美容作用。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 孙思邈《千金翼方》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人迎穴在颈前部,位于喉结旁1.5寸,颈总动脉搏动处,因正值切诊部位的人迎脉,故名人迎。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对人迎穴的解释是:“结喉两箱,足阳明迎受五脏六腑之气以养于人,故日人迎。”在《灵枢?经脉第十》等篇中,专门论述了如何以人迎脉的搏动情况来判断十二经脉虚实证,并据此而采取“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补泻手法。 & 凡是能诊断疾病的部位,就是可以治疗疾病的部位。如十二原穴所在的“四关”、耳诊耳针系统等,莫不是如此。彭静山教授的眼针疗法,就是从眼诊法而来的。多年前,我就开始查找有关资料,欲编写一本《中医寸口疗法》,即以诊脉的寸口部位治疗疾病,后又交给几位同道编写,惜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如愿。 & 颈项部是人体躯干最窄之处,自然也就是经络最密集之处。《灵枢》对这一部位尤其重视,曾经多次特别提到颈项部的穴位,也值得我们思考。 & 如《灵枢》第二篇是“本输”,主要是讲五输穴,但在讲完五输穴后,却接着谈到了颈项部的穴位: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 《灵枢?根结第五》记载: “足太阳……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入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入于扶突、偏历也。” 可见阳经所入的部位一是颈项部诸穴,二是各经的络穴。 & 《灵枢?经脉第十》是专论十二经脉与十五络脉的,十二经脉除手厥阴心包经外,其余十一条经脉都行于颈项或咽喉部。 & 《灵枢。经别第十一》是专门论述经别的,多数经别至颈项咽喉或“出”于颈项部。 & 《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则专门提到了颈项部穴位的主治作用,并名之曰“天牖五部”: “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足少阳脉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日天柱。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此为天牖五部。” & 仔细阅读和思考一下《灵枢》为何用这么多的篇幅反复强调颈项部,对于理解人迎穴的美容作用应该有所裨益。 & 但人迎穴处有颈部动脉及颈动脉窦,针刺时宜避开动脉,不宜针刺太深和大幅度提插捻转,起针后宜按压针孔,以防出血。总之人迎穴的针刺要求较高,手法不熟练者,还是慎用为好。 在临床进行针灸美容时,足三里和人迎可交替或一起使用。
更多精彩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下载积分:1998
内容提示: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08:29:4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998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万金难买的名医秘验,掌握任何一技一穴皆自成特色
  任脉的穴位很好记,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任脉有24个穴;督脉的穴位更好记,你联想一下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故督脉有28个穴;手三阴经为: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太阴肺经。其中两个和心有关的经脉的穴位数是个位数里最大的一个数,也是古时的至尊数 ,就是9。 另一个是 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数为:20-9=11。这样的话: 手少阴心经有: 9个穴;手厥阴心包经有:9个穴;手太阴肺经有 : 11个穴。手三阳经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其中大肠经有20个穴位;小肠是大肠的弟弟,少一个,就是19个;三焦经既然有一个“三”字,就是23个穴位。这样的话: 手阳明大肠经有: 20个穴;手太阳小肠经有: 19个穴;手少阳三焦经有 :23个穴。再来看看足上的六条经脉:足三阳经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你只要记住4567就行了。也就是说胃经 有45个穴位; 膀胱经有67个穴位(最多的);本来胆应是大的,但由于是少阳经(这里强调说是少阳经,另一方面是为以后的文章埋下伏笔),有一个少,故是这三条经里最少的一个,比胃经少一个,为44个穴位。这样的话: 足阳明胃经有: 45个穴;足太阳膀胱经有: 67个穴;足少阳胆经经有 :44个穴。足三阴经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你只要记住三组数:37;27;27。即:第一组里,3X7=21;第二组的27不动;第三组里,2X7=14。这样的话: 足太阴脾经有 : 21个穴;足少阴肾经有 : 27个穴;足厥阴肝经有 : 14个穴。千人验证一次即效,永不牙痛奇方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樟脑6克龙骨3克透骨草3克甘草3克上药研细浸入高度白酒中(酒把药浸没既可),然后点燃,如酒的度数低点不燃,可先把酒加热后再点燃。待火自行灭燃后,酒稍冷却即口含药酒汁(浸泡痛牙)30分钟左右吐掉。最好晚饭后用(药后不可吃东西,否则易损牙床,一次愈)。药汁不可吞下,含浸后吐掉!对牙龈炎、牙周炎、风火牙痛、虫牙、烂牙、智齿牙痛均有效。一次肿痛轻,最多二次愈。快速解决牙痛小偏方1.实火牙痛:白酒1两泡上花椒10粒,10分钟后把花椒取出,把白酒含在嘴里患处,立止牙痛。2.风火牙痛(包括蛀牙痛):小苏打(或食碱)2克,加蜂蜜调成糊状,用棉球蘸后咬在痛处,1天2次,1天可治愈3.牙周炎、牙龈炎:用鸡蛋清加等量的白酒搅均,喝一口含在口中,5分钟吐掉,1日2次(1日1只蛋)2~3天消火止痛并痊愈。4.白胡椒10粒研成末,加白酒调成糊状,分4次放在牙洞内。5.取蜂房适量,加纯酒精适量,点火燃烧,待蜂房烧成黑灰时,用手指蘸黑灰涂于患牙,一般4~5分钟可止痛。6.取六神丸1~2粒,研碎置于患牙齿龈上,5~10分钟,每天一次,一般不超过3次。7.取白酒100克放在杯里,再加食盐10克搅拌,等食盐溶化后,加火烧开,稍加冷却,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不要咽下),牙痛会立即止住。8.牙髓炎、牙周炎、牙痛:将大蒜捣烂,温热后,外敷疼处。9.虚火牙痛:冰糖100克,清水一碗,放在锅里煮成半碗,一次服完,每日两次。有清热退火止牙痛之效。10.风虫牙痛:独头蒜去皮,放炉子上煨热,趁热切开,外熨痛处,蒜凉了再换,连续数次有效。11.消炎止痛:陈醋120克,花椒6克,用水煎开,放凉,含漱数次,可消炎止痛。针灸穴位常用配方1.大椎、曲池、合谷功能: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六淫邪气在表诸证、疟疾及一些热病。方义: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统全身阳气而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皆能疏解。曲池、合谷乃手阳明原合之穴,主气化而能传导,助大椎而调和营卫,故清里达表。如果身热自汗,则泻大椎以解肌。无汗恶寒,则可补大椎以发表。对疟疾寒热,能调和营卫。于虚劳骨蒸、盗汗,有养阴清热的作用。2.合谷、曲池、外关功能:清热散风,宣通上焦主治:头痛、腮肿、耳鸣、耳聋、吐血、鼻衄、手腕及指节疼痛,胸痛等。方义:曲池性走而不守,合谷升散而上浮,外关为手少阳之络穴,八脉交会之一,又通阳维脉,故能清热散邪。三穴配合,为治头面、五官诸证属实者,确有效验。3.合谷、复溜功能:发汗、止汗主治:用于表虚表实之汗证(自汗、无汗)方义:复溜属肾经经穴,补之可温肾壮阳,卫外固表,泻合谷可清气分之热,热清表固而汗止;补合谷轻扬走表而托邪,泻复溜玄府不固,故而汗出。4.百会、水沟、风府功能:醒神开窍主治:一切卒急昏厥方义:百会为手、足三阳与督脉、厥阴肝脉之会,具有通阳安神,缓解厥阴筋急,清醒头脑之功。水沟为督脉和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督为诸阳之海,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泻此穴具有通泄督脉,清理阳明,调整气机,开窍救急之功。风府为足太阳经、阳维脉和督脉之会穴,刺此穴,以搜脑府之风邪。三穴相伍,能是关窍立开,随之苏醒,言语自如,转危为安。5.肩髃、曲池(治上肢之主方)功能:疏通气血,搜风除湿主治:凡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如中风,偏枯,诸痹等上肢疾患。方义:二穴俱属手阳明,肩髃卧针能疏通,曲池走而不守,故上肢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皆可治之。6.环跳、阳陵泉(治下肢之主方)功能:疏筋利节,调和气血主治:中风偏枯、诸痹不仁、痿废不用等下肢疾患。方义:两穴均属足少阳经,能舒通宣散。阳陵泉又是筋会,具有舒筋利节之功,环跳搜经络之风,二穴相应,相得益彰。7.曲池、阳陵泉功能:舒筋利节,清利疏泄主治:上下肢麻痹,胸胁疼痛,热结肠胃之腹胀便浊。方义:曲池、阳陵泉居肘膝之处,皆属大关节,肘部曲池行气血通经络,清肺走表。阳陵泉又能舒筋利节,泄肝胆清里,是方功能宣通下降,又能分浊泻火,肝肺气郁胸胁作痛,或热结肠中及胃,腹胀便浊,借之清利疏泄。8.曲池、三阴交功能:清热凉血,祛瘀生新主治:妇女经闭,崩漏带下,积聚毒疮,诸般肿痛,瘈疭热厥。方义:曲池性游走通导,善清热搜风,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会,属肝脾肾之枢纽,为治疗血分要穴。两穴配伍,则血分之瘀滞、热毒自清。9.足三里、三阴交功能:益气养阴,健脾补虚主治:脾胃虚寒、纳谷不香、饮食不化、食少纳呆、形瘦身弱、或呕或泻,腿脚麻木、疼痛。方义:三里升阳益胃,三阴交滋阴健脾,乃虚损治疗不可缺少。胃强脾弱,阳亢阴亏,补三阴交而泻足三里,为补阴之中兼行清浊。又阳虚气乏,风湿客邪成痹,腿胫麻木疼痛时作,一以振阳,一以和阴,则有舒筋理痹之功。10.阳陵泉、足三里功能:调和肝脾,舒肝健胃主治:肝胃不和之症,如吞酸口苦,泄泻呕吐,下肢痿痹。方义:阳陵泉为胆经合穴,泻之以肃清净之府,平肝火之上逆,胆府清疏,胆汁入胃,化食消滞;三里为胃府合穴,泻三里,以导胃中之浊气,使其浊阴得降,清阳自生,两穴配伍,对肝胃不和之症,用之有效。阳陵泉为全身之筋会,大有舒筋利节,搜风祛湿之力;足三里有通阳活血渗湿散寒之功,固又可治诸痹、膝关节痛、筋挛历节、痿躄脚气。11.合谷、太冲功能:宣导气血,镇肝熄风主治:癫痫狂邪各症,手足抽搐,小儿惊风,中风昏迷、口禁不开等。方义:合谷属手阳明原穴,为阳主气;太冲属足厥阴原穴,为阴主血,两穴皆为气血通行之关,故为治气血失常疾病之主方。12.丰隆、阳陵泉功能:降逆通便主治:大便秘结方义: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太阴,其性通降,阳陵泉为胆之合穴,亦有沉降之能,二穴同用有承气之功,而无承气之峻猛,治大便秘结,甚为稳妥。13.气海、天枢(主下腹部疾患)功能:补肾壮阳,导滞清浊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奔豚、疝瘕、遗精阳萎、小便不利、妇女月经诸疾。方义:气海为任脉之要穴,是本经脉气所发,生气之海,气血所会,呼吸之根本,藏精之府,故为下焦之要穴。针宜补法,犹如釜底添薪,蒸蒸不衰。天枢以分利水谷,吸收精微,传话糟粕,清导浊气,为其所长。两穴配伍,具有振奋下焦阳气,清浊导滞,非常适应于下焦积寒与痼冷。14.中脘、足三里(主上腹部疾患)功能:燥湿健脾,升阳益胃主治:胃中虚寒,饮食不下,脘腹胀痛,积聚或停痰,停食,宿饮,痞块,霍乱等症。方义:中脘为君,统治六腑之疾。虚证,用补法者,以壮胃气,散其寒邪,调畅中气。泻中脘者,以疏其滞,胃气降,脾气升,津液上潮,呕吐等证自除。取三里为臣,为其有升阳益胃之能,可助中脘安胃益脾。泻三里,为其能降浊导滞,而佐中脘以利运行,二穴相合为君臣之方,临床确有殊功。15.内关、三阴交功能:养阴清热主治:治阴虚劳损之症,如骨蒸盗汗、干咳、失血、梦遗、经闭等。方义:内关清心胸,利达三焦,三阴交滋阴养血,交济心肾,此法确有交济坎离之功。16.鱼际、太溪功能:滋肾清肺主治:虚劳骨蒸、咳嗽、咯血。方义:鱼际清肺火,太溪滋肾阴,上清下滋,使火不上炎,金不受克,虚劳诸症悉平。17.合谷、足三里功能:调理中焦,宣通胃府主治: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香,湿热壅滞,秽浊滞于中焦,宿食停饮,腹胀噫秽。方义:合谷为大肠原穴,能升降宣通。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补之益气升清,泻之通阳降浊。二穴皆属阳明,一手一足,上下相应,肠胃并调,若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畅,则补三里,应合谷以升下陷之阳,俾胃气充足而饮食自进。若湿热壅塞,浊滞中焦,这样则蓄食停饮,腹胀噫哕,则泻三里,引大肠合谷下行,以导浊降逆,中气自然和畅。18.劳宫、足三里功能:清泻心胃之火,开胸降逆主治:伤寒结胸,痞闷胀满,噫气吞酸,呕吐干哕,烦倦嗜卧。方义:劳宫属心包络,性清善降,能开七情郁结,尤能清胸膈上焦之热,导火下行;配足三里,从中焦迫降邪热,上清下降,确为神妙。19、大椎、内关功能:调气行水,驱饮降逆主治:胸膈满闷,喘咳气逆,痰多,胸膈积水等症。方义:饮为水邪,停于胸脘之间,上逆则肺涨满,胸闷咳喘气逆之症作,然停水总责乎三焦,因它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三焦乃体腔油膜,运行水津道路,津液蒸发是由三焦下属膀胱,这样则决渎通畅,水无停留之患。大椎属督脉,手足三阳之会,调太阳之气,阳气通行则水自利,且性能宽胸降气。内关穴乃是手厥阴心主之络,别走手少阳,宣心阳而且退群阴,利油膜而通淤塞则决渎畅,饮邪也可自蠲。20、少商、商阳、合谷功能:清热解毒,宣肺利咽主治:太阴阳明热邪内蟠,上结咽喉,咽喉肿胀疼痛。儿科内热上攻烁肺,外感交攻,咳嗽喘逆发烧。方义:少商为手太阴井穴,其性能宣泻肺热。商阳在指端,为手阳明井穴,能利气泄热。二穴点刺出血,有和里清荥之效。合谷为手阳明原穴,它可清散上焦客热,有釜底抽薪之功。(本方对小儿发热、咳嗽、乳蛾、痄腮等症,见效甚捷。)21、隐白、中脘功能:健脾补气,升阳举陷主治:脾阳不振,肚腹胀满,泄泻,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妇女月经不调,经血崩漏,赤、白带下等症。方义:隐白是足太阴脾经之井穴,此经脉根于隐白,上结于太仓(中脘),有补益脾胃,调理气血之宫。中脘为任脉经穴,胃之募穴,腑之所会。隐白与中脘相伍,既有经络联系,又有脏腑表里相合之关系。故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消食化饮,升清降浊之效能。22、大敦、关元功能:舒肝温经,调理下焦,驱寒湿,回厥逆主治:各种疝气,妇人阴挺,腹痛下坠,癫痫,遗尿,大便不通。方义:大敦为足厥阴之井穴,属木。肝主筋,前阴为宗筋所聚。足厥阴肝经,环绕阴器上行抵少腹,挾胃,属肝而络于胆。故能舒肝,补肝,暖肝,疏理三焦气机。关元为任脉和三阴经之交会穴,又为小肠之募穴,为元气之关藏,补能填精益肾,温暖下元。二穴相伍,舒理厥阴之气机,暖肾温经,驱逐下焦寒湿,升阳益气。故疝气等症得愈。(此法治疝气,效果显著。)23、三阴交、至阴功能:宣通下焦,理气行瘀主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转胎位,经闭等。方义:至阴乃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井者,经气所出,如水之源头。膀胱与肾相表里,灸刺至阴,能理下焦气机,祛瘀生新。三阴交乃足之三阴交会穴,乃是三阴之枢纽,故二穴相合,能理气养血,宣通下焦,益阴而下行。傅青主说:"难产由于血虚"。"难产由于气逆"。气逆而得调理,血虚而得补益,胎儿安能不下。(临床配合补关元、泻足三里,下死胎及效。)24、俞府、云门功能:肃肺降逆、止咳定喘主治:咳嗽、气喘、胸中闷热、呼吸急促、呕吐纳呆。方义:云门属手太阴,俞府属足少阴,二穴虽皆居胸之高位,但其经脉行路不同,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胸。走手者,宣通于上,走足者,敛降于下。咳喘气促之证,其表在肺,其本在肾,肺肾同病。肺受邪则咳,肾虚不纳,则气不归根而逆上为喘,故取云门,宣通肺气,畅胸降逆,取俞府补肾纳气,敛冲降逆。若加取乳根,以加强安冲降逆之力,顺阳经气,助云门宣降,俞府敛纳。25、气海、关元、中极、子宫功能:养血调经,培补真元,补命门,暖子宫,调经带,育子嗣主治:子宫虚寒,胞门闭塞,久不成孕,阴缩阳痿,腹痛胀满,转胞。方义:四穴同属任脉,中极之下为胞宫,其任、冲、督脉,均起于胞宫,而出于会阴。任脉由会阴而行于腹,督脉由会阴而行于背,冲脉由会阴而行于肾经,故为一元三歧。气海者,生气之海,元气由存。关元者,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中极者,为足三阴经和任脉之会穴,为胞宫之门户。子宫者,即女子之血室也。故取气海,以益下元;关元,填充精血,中极,调经启闭;子宫,为直取治其标。协同上穴,共行养血调经,培元暖宫之效。26、神阙、气海、天枢、水分功能:暖脐散寒,回阳益气主治:下元虚寒,脐腹冷痛,霍乱吐泻,中风,中痰,痰厥,小儿慢惊风。方义:此五穴,又称肚脐梅花穴。神阙为任脉穴,能通脏回阳救急。天枢为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募,化糟粕,分离清浊。气海为元气之海,补肾回阳。水分为任脉之穴,健脾利湿,分利水谷。五穴相互佐使,有健脾止泻,温中救逆之功。加天突、中脘,以降气除痰而治呕。27、尺泽、委中功能:清血毒、散秽邪主治:霍乱心烦瞀乱,上吐下泻,腹痛,泻痢等。方义:尺泽是手少阴肺经之合穴,五行属水,络通于心,有消血毒之功。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合穴,五行属土。暑热之邪,首犯太阳,故刺出血,可治时疫邪毒。两穴位置,一肘一膝,乃大血脉所在处,故能刺出血。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山岚瘴气等疫疠之邪,首犯太阳,传之太阴,故刺两经之合穴,使毒血出。如加金津、玉液,生津止呕;少冲、中冲,宁心安神;如加百会,醒脑开窍;28、足三里功能:升清降浊,导痰行滞,扶正培元主治:中焦之一切疾病,如胃痛、腹胀、寒邪凝滞,痞块,遗尿,目疾,乳痈,心悸,虚烦手指麻木,癫狂,脏躁,中风,阳明热盛,虚劳赢瘦,形体衰弱等。方义:脏腑及肢节,皆赖气血以为营养,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为后天之本,水谷出入之海,主消纳,胃气盛则纳谷自畅,营养则能自周,否则脏气失养,而生气绝。足三里属于胃之合穴,经气之枢纽,能壮人身之元阳,又能补气血之亏损,如寒气积聚症瘕,其功能温而且能化,湿浊弥漫肿胀,能燥能消,可与中药补中升阳之方并美。29、三阴交功能: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利湿导滞、疏经调气主治: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肠鸣、溏泻、黄疸、消渴、眩晕、失眠、阳痿、滑精、疝气、遗尿、尿血、小便不利、水肿、阴部肿痛、高血压、症瘕、痛经、闭经、崩漏、带下、月经不调、瘫痪、脚气等。孕妇禁针。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穴,应用极为广泛,为治疗肠胃、生殖、泌尿系统和妇科疾病的主穴,亦为下肢病的常用穴。30、音亮(新穴)功能:清利咽喉,启闭开窍定位:前正中线,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上缘之间的微凹处。主治:咽喉肿痛,失音,失语。方义:穴位在任脉之上,咽喉之前,所以能够治疗咽喉局部的病症。31、十三鬼穴组成: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劳宫、上星、会阴、曲池、舌下功能:开窍化痰,醒脑清神,宁心益志主治:癫狂方义:"十三鬼穴"是主治癫、狂症的重要穴位,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所创。迨至唐代孙思邈又在此穴的基础上,"更加间使、后溪尤妙",共计十五穴。这些腧穴,已成为历代医家主治癫、狂症的主要处方。其中取人中、风府、上星、后溪诸穴,以泻督脉之阳邪而醒脑清神;取手厥阴经之原穴大陵、经穴间使,以泻心包络之火邪而宁心益志;取手、足阳明经之曲池、颊车,以疏导阳明之经气而通腑泻热;取手、足太阴经之井穴少商、隐白,以清肺健脾而化痰浊;更取任脉之承浆、会阴,以宣通阴脉之海而滋阴降火。独取舌下中缝(舌者心之苗),以泻心经而开窍清神。如此诸穴合用,共奏开窍化痰,醒脑清神,宁心益志之效。故癫、狂之症,取用"十三鬼穴",辄获良效.32、大陵功能:调气止痛主治:足跟痛方义:根据"下病上取","交经缪刺",的原理,治疗足跟痛疗效甚佳。33、合谷、中渚功能:调气通经,舒筋活络主治:手指屈曲不伸。方义:合谷属手阳明之原穴,中渚属手少阳之输穴,两穴均位于手背部,所以能够治疗局部的病变。34、足三里、承山功能:通调肠胃,舒筋化瘀主治:血痔,赤痢,胸腹瘀滞疼痛,霍乱转筋等症。方义:承山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其经线由脊背而下行,膀胱和肾相表里,故能和调肠腹,理下焦之气。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其经线由胸腹而下行,与脾相表里,故能疏胸腹之滞气。因此,二穴相伍,能通调肠胃。胃肠和,热毒清,其痢痔可愈。脾胃健,津液生,筋脉得养,转筋即复,瘀化滞消,气血调畅,其疼痛自止。35、三阴交、至阴方义:至阴乃为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井者,经气所出,如水之源头。膀胱与肾相表里,灸刺至阴,能理下焦气机,祛瘀生新。三阴交乃足之三阴交会穴,亦是三阴之枢纽。故二穴相合,能理气养血,宣通下焦气机,益阴而下行。傅青主说:难产由于血虚。难产由于气逆。气逆而得调理,血虚而得补益,胎儿安能不下。36、环跳、风市、阳陵泉功能:疏通宣散、祛风除湿、蠲痹除痛、舒筋利节主治:中风,偏枯,诸痹痛,麻木不仁,瘈瘲筋缩,痉挛,痿废等下肢疾患。方义:环跳为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经膀胱之会穴,用以蠲痹祛风除湿;风市,搜风利湿,二穴均为治疗下肢痿痹等症之要穴。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周身筋之会,故为舒筋活络,通利关节之要穴,亦是治疗肝胆疾患之常用穴之一。三穴相配,确有起痿荡痹之功效。对于腰、胁、下肢各症,大有将帅之魄,无可而不胜也。永不牙痛奇方千人验证一次即效,永不牙痛奇方!!此方我师传来,师父说他治过一千多人,均一次见效!我也给十多个人用过均神效,无毒副作用,有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樟脑6克 龙骨3克 透骨草3克 甘草3克上药研细浸入高度白酒中(酒浸没药即可),然点燃酒,如酒度数低点不燃可先加热白酒后再点燃,待火自行灭燃后,酒稍冷却即口含药酒汁30分钟左右(浸泡痛牙)吐掉,最好晚饭后应用(药后不可吃东西,否则易损牙床,一次愈)------药汁不可吞下,含浸后吐掉!!!对牙龈炎、牙周炎、风火牙疼、虫牙、烂牙、智齿牙痛均有效,一次肿痛轻,最多二次愈《医学点穴临床验集》1、脏腑病在俞穴的反应:心脏病的反应点在心俞穴:肝脏病的反位点在肝俞穴;胃脏病的反应点胃俞与隔俞穴; 肺脏病的反应点在肺俞穴; 肾脏病的反应在肾俞穴; 糖尿病的反应点在胰俞穴; 癌症的反应点在隔俞穴。2、必须记住的16个穴位。一切慢性病一一足三里伸展一切经脉一一申脉一切筋病一一承筋一切骨病一一绝骨内外伤一一承山一切疹病一一百虫窝头痛一一百会鼻病一一风门尿多一一小指第一关节上更年期病一一隐白咳喘一一定喘阑尾病一一阑尾穴主升一切一一百会主降一切------涌泉胆襄炎一一胆襄穴面瘫一一 牵正3、古今医家最重视的穴位四大古穴: 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四大今穴: 三阴交、悬钟、胰俞、隔俞血压三阴交,悬钟中风抛,胰俞糖尿病,肿瘤隔俞瞧。未来四穴: 血逗 领血潮,擅中气可消,全肛 阴阳论,解毒三穴: 开窍宁神在侠莲 ,大鹰; 汹涌势不移,奎生 善痊宿痛久,急时拈来效自奇。养生三穴: 心包经 劳宫穴万金难买的名医秘验:掌握任何一技一穴皆自成特色。1、妇科:子宫、卵巢、盆腔等病在环跳穴有反应。男科病亦有反应。2、妇人久治不愈的颈肩酸痛一般为有妇科病。3、胸腔有病在膻中穴有反应。4、上腹器官,特别是胃、十二指肠、胰腺病在中皖穴有反应。在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间反应剧烈。便秘大肠俞附近多有错位。5、肝胆病在期门有反应、阳陵泉也有反应,环跳穴也有压痛则可确诊。6、下腹各器官在气海、关元、中极有反应。7、肠胃病在足三里有反应。8、印堂穴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9、太阳、头维、凤池三穴配合应用几乎对任何头痛、眩晕有特效,对美尼尔氏病大都一次可以治愈。10、中府穴是肺经脏属病变廿现经络反应的压痛点。11、坐骨神经痛可在天宗穴找到压痛点。13、心脏疾病用青灵穴配内关有特效。心绞痛发作,重按极泉、中冲、至阳 三穴。12、心脏病突发危急,叫病人仰卧,一手指头掐人中,一手指尖用力揉内关、中郄门穴5-10分钟即可恢复。有急救作用(特效)。14、鼻塞取风池、项强取承浆,头痛取涌泉,膝痛取尺泽,重按肩井对头痛有特效。15、腰痛取腹部对应点,用揉法,揉至热力自腹部深处透到腰部患处,腰痛可缓解,此时再治腰、事半功倍。16、指压飞扬穴(外踝上7寸后1寸)对感冒头痛发热有特效。17、特效穴:呃逆压涌泉,发热取大椎,崩漏取隐白,腹个泻便秘取天枢。18、回阳救醒新穴:足心穴,在脚掌底(脚趾除开)长度足中线和宽度足中线之交*点即是,此穴回阳复苏快过人中,一般一分钟即醒。按摩涌泉各36次手抚膝部36次可治膝部疼痛及臀部疼痛。19、温灸肝俞、足三里治肝炎有特效(一日一次),针阴上穴(阳陵泉上1.5寸)平补平泻、针尖向上斜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一日一次,留针5分钟后叫病人做前臂外旋并握拳动作,效果良好。20、女人肩膀酸痛特效穴:附分、膏肓。21、肩中治疗瘫疾、肌肉痿缩、小儿麻痹疗效好过肩耦。22、男人肩膀酸痛特效穴:天柱、肩井。23、足跟痛:取涌泉按30秒左右即可。24、腰痛重点按压、大肠俞、肾俞,20-30秒,一天3次,几天即可。25、阳萎、早泄:取命门、不容、中脘、天枢、关元、进行按压每穴3-5分钟。早泄按压:内关及会阴,每穴10分钟。26、糖尿病重点取背俞穴及找出硬结推散,背部为脾、胰、肝、肾、三焦俞。27、三阳络透郡门,能使脑部m肉和神经瞬间失去知觉,放松肌肉。28、下关穴牙痛的克星,对上牙痛有特效。29、内脏病在腰背的反射痛表现:心肺疾患以后背沉重疼痛。肝胆疾病右背侧重度不适,胃病后背疼痛。胰腺 (脾)病,后背横行疼痛。子宫卵巢病腰髓部沉重酸痛。30、中风失语特效术:病人张口,医生用左手将病人舌头牵出唇外,右手用28号3寸针在距舌尖约1厘米处沿瘫侧舌体肌层,顺舌静脉走行方向,舌尖向舌根平刺2.5寸,平补平泻,当病人有气感或用力拽舌或喊啊宇时出针。语门穴位于舌体腹侧:此穴安全,治疗中风失语痛苦小见效快。31、胆或胃十二指肠疼痛时茁噎脾部世有麻胀痛,扒、肩脾骨内上荒魁点对肩周炎有特效,32、牙痛点在大鱼际外侧代表上齿,内厕代秉下齿,牙痛时可茁相应的区域内寻找阳性物,一般呈浅红色或紫红色的反应点,男取左手,女人取右手,急性牙痛时,用三棱针利出血。33、痔疮点按长强、?孔最、承山7-14天有效可免除手术。34、风湿点:膝关节内侧间隙处 (内膝眼内厕旁开2寸)主治风湿。35、涌泉与完骨可治失眠。36、龙点 (委中下四横指处),主治颈椎病及高血压,早期效果较好!37、胃痛主要因为精神状态不良及饮食不节所致一一膏梁之变,足生大疗。凡腹腔部的亢位必须深按才能按到穴位,否则效差。38、下论任何疑难病如各种方法皆久冶不愈可下法:手腕部寻找脉络并用短针刺血,则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经络病冶经验之一。39、咳嗽痰多取上天突穴,用中指轻轻压揉,使病人产生不可抑制的刺激性咳嗽 ,3-4 声即见排痰、经1-3次即可止咳。40,冠心病左侧灵道穴有明显压痛,用拇指腹于灵道穴轻揉1-2分钟,然后重压按摩2分钟,最后轻揉1-2分钟,一天七次,七天一疗程。41、点压中脘穴可治前头痛 (眉棱骨痛)有效。五分钟即可止痛,1-3次全愈。42、肝病在太冲穴及肝俞穴足三里有反应。43、胃溃疡、胃扩扩张可汪足三里t2寸及深丘六有反应。44、十二指肠溃疡在申皖和深门穴有压痛。45、结肠炎在章门穴有反应。46、肾输尿管结石在肾俞穴及足部肾穴 (在阔尾穴后2寸》。47、急慢性盆腔炎在三阴交、漏谷穴、阴陵泉穴有压痛。48、前列腺病在三阴交、漏谷穴有压痛。49、胆道病在胆襄炎穴及外丘穴有反应。50、阑尾炎则阑尾穴及养老穴有反应。51,胰腺炎在地丘穴、下巨虚穴、足三里.下3寸有反应点。(以上反应点一般在同侧,记住:反应点即治疗点)52、痛经的反应点在关元穴。53、胆道蛔虫症的反应点四白穴。54、隔下脓肿的反应点在气舍穴。55、结肠癌的反应点在上廉穴。56、胃肠痉挛大多在胸7-8椎之间有压痛点,按2-3分钟即可连按10天。57,心脏病一般都在胸2-3惟有偏歪病变。58、胆结石应抽打胸惟2-3分钟,然后抽打4、5、6胸椎即可排石。学习提示: 先准确掌握每个穴位位置,再临床实习。《道门秘传点穴术医疗经验》其实在《高峰实战武功?》中的医药绝技中点穴绝技已披露了一部分 (如刮推冶法等),就这一部分也已经起到决定性的医疗作用。道门点穴的治疗作用其实质即恢复与补充阳气,所谓阳气也就是人的正气、元气。清代王清任就巳认识到:人过半百,阳失其半,其实任何病久年不愈部会造成阳气虚弱,而中医理论即有:正气内存,邪不可侵之说。人只要阳气充足,即可百病不侵。因此各种治疗法如:艾炙法、针灸法等多是通气升阳为主,道门点穴术和其它点穴术一样,其实战效果也是以全人阳脱、气跃,而产生一系列的如面青唇白,四肢抽搐、呕吐、身冒冷汗等等症状,因此本解穴法也就是以逼阳穴为开,逼经络为通。本技的披露则将难学神秘的点穴术完全解除,变得学即可用,一用即灵。歌 诀人身有病阳先虚,升阳通气开络先。大椎尾闻升督阳,百会涌泉连上下。开心活关前后心,神跃命门先后天。 ,点拨带脉通左右。高氏治病九穴先。注: 通阳的首要穴位即大椎穴,此穴可贯通上下左右,四肢百骸,因此不论刮推、点穴皆要以此穴起!(此穴的重要,可由颈椎损伤后引起高位截瘫 (即四肢全瘫)而进一步说明它的重要性。内功气功修炼的一个关窍,其部位即在腰阳关穴,是人体真火阳气到达命门所必须经过的关隘,也就是练功申必须过三关的第二关。阳气至此最易受到阻滞,故凡疲劳或阳气不足者,多首先在此赴特别酸痛。百会穴是所有阳气的交会点百病皆治,是升阳的第一大穴。涌泉穴,使虚阳上泄速降的首穴 (虚阳上泄的致病机因见《高峰实战武功》及《医药绝技精华》),贯通即完全贯通了全身上下各经络。使虚阳下降则阳气真火更顺利上达。前后心即为点穴的前后对心穴。前心穴在剑突下两旁约三横指肋弓下,主治胸、胃、腹诸病。后心穴即至阳穴处旁开0,5cm,主治全身任何痛症,肺、心胸、肾病),此穴为阳中之阳 (此穴为通阳第二关;第三关即百会,第一关乃腰阳关)。本穴对心绞痛、胸腹痛有即时缓解作用。为即刻止内脏病痛之首穴。神跃乃肚脐,乃先天元神出人之道,命门乃人生命元气重要门户,且肾为后天,故命门为后天之本。因此先后天皆要阳气温熙,否则乃百病丛生,一发不可收拾,自古即有腹宜常摩,腰宜常暖乃真正养生真言,不可不信! 带脉通畅,全身轻松是民间流传的经验之言,现代名医越来越重视这一个穴位,手法:人站病人身后,四指在前,拇指在后:必须剩其不注意的时候用扯,抠托运劲五指齐用力,连续3-5次,动作必须快,否则病人身怕痒而全身紧张疗效不好。以上九穴,不论任何人,不论任何病部必须先疏通此九穴,此九穴常通,百病不侵,此九穴也是养生保健要穴。手法如下:1、点法扩医生用指端或曲指骨突部着力于穴位上,按而压之,戳而点之为点法。2、切法:是用拇指或食、?中指等指甲的垂直力向下切,多甩以手、足、背、骨髓间的穴位。用于急救疼痛及瘫疾。3、揉法:用指端点压穴位,同时作圆圈形的揉动,属于补法,一般病郡可以用。神撅、命门多用此法。 :4、推法:甩食或中指的指端的与皮肤成45度角点压在穴位上然后顺经络线走行万向,作上、下往返的运推活动,要和缓不宜用力猛推。5、刮法:?用食指或中指指尖的掌侧点压在穴位上,并顺经络线的万向,做割的动作,此法比点推法轻而快,一般节律3-4组/秒;主要用腕部的力量;前后心穴多用。6、震法;先用指点在穴位上;然后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力量作频率较快的摇劲震颤i百会穴多用此法。7、碎点法:用,指点压在麻位上,并顺着经络线的循行络:经,施行有节奏的连续点按手法。一般点穴完后必须加用拿筋法结束,如:,提拨项颈筋法,三*筋提拨法,背筋提拨法,捏脊法等。《临症取穴法》总穴歌须牢记, 按症取穴心不慌。头项列缺心内关,肚腹三里背委中。面口合谷臂曲池,胁肋支沟足肩井。头颈太阳晕太冲; 鼻塞风池膝尺泽。头痛浦泉强承浆,扼逆涌泉热大椎。八会穴用亦灵妙,奇难杂症用莫疑。脏会章门腑中烷,髓会绝骨筋阳陵。骨会大抒血隔俞,气会颤中脉大渊。临床时按以上取穴即可既可点穴也可进行刮推配穴,点穴疗法有时叫你不可思议,如太冲穴治急性腰扭伤3分钟前还叫人扶或抬迸来者,3分钟后即活动自如,毫无痛感!预防感冒秘法:在即将打喷嚏或打完后即做(一)擦风府 用食申次三指柔四擦5-10次。(二)擦大椎、肩禹,同上擦至发热。 '(三)擦人中:用食指横擦至发热,外加点按迎香。常见病综合点穴疗法1、失眠:主穴 (1)擂付,(2)外肩尾,配穴:大惟穴。2、腹痛;月心穴(男左,女右》,前心穴;脐周。3、扩;阴矮,腰阳关,械椎点。4.、中风偏瘫:后心穴,腰骨点,膀恍蛙连排点:。5、耳鸣:拇指点申诸穴。6、痔疮:中指点压百会穴。7、心悸呼吸困难按压左手郡门穴12次。8、贫血,头晕耳鸣用拇指用力按压支沟,照海二穴。9、糖尿病点左右大陵穴可止渴。10、妇女怕冷,便秘、妇科病用拇指用力按支沟,照海二穴。11、喉咙肿痛:拇指压揉合谷,拇、食指二指揉捏少冲列缺穴即刻止痛。12、眼睛疲劳点大骨空穴,愈痛效果愈好:13、晕芋、晕船点揉大鱼唾穴10次。14、脑疲劳:申指点神门穴。15、腰痛眼浮肿用拇指点血海穴。16、指痈:双手拇指指甲捏双侧芝龙亢 (申中括甲根一一方处卜数次即可停止发作。17、眼脸痉挛:眼点穴 (位于上臀腋横纹拢二头肌外侧陷中,臂懦穴前上凹陷处),合谷穴。18、小儿夜啼:揉摩印堂:鱼腰十分钟即可人睡。19、小儿遗尿:右掌按小腹i左食指点人中一按一松,?医生手下按腹部时病人鼓腹上顶,然后放松,30次即可。然后俯卧按压肾俞穴,按时病人双手用力握紧全身用力,然后放松,30次即可,效果特佳。古传点穴歌人身之穴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遇时遇穴如伤损,一切不治命要休。子时走在心窝穴,丑时须向涌泉求,对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平巳凤头,午时却与中腕会,左右命宫分在未,凤尾属申封门酉,丹肾俱为戌时位,六宫只等亥时来,不教乳搏斯为贵。歌曰: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膀胱申注肾酉注,戌时包络(本人认为是指心包络)亥三焦(三焦是什么以后在别的地方说),子胆丑肝各定位。歌曰: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寅头巳手热,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项亥股际。点穴歌诀:歌曰:天门晕在地,尾子不还乡。两肋丢开手,腰眼笑杀人。太阳并脑后,倏忽命归阴,膝下急亡身。歌曰:上止天庭二太阳,气口血海四柔堂。耳后受伤均不治,伤胎鱼笠即时亡,前后二心并外肾,鱼睛目定甚张忙。肋稍插手艰于治,肾俞丹田最难当。夹脊断时休下药,正腰一笑立身亡。伤人二乳及胸膛,百人百死到泉乡。出气不收无药治,翻肚吐粪见阎王。腮门髓出阴阳混,君则何须觅妙方?人头顶心名百会穴,两额角为太阳太阴,两耳背为洪堂,两颊腮为挂筋牙角,喉结左右为气食二管,肩下为肩窝,窝下侧旁相连为筋池,乳上骑缝一根筋是命脉,乳下一根筋为玄机,乳下第二胸肋下为锁心,锁心下捉肋腔心,腔心穴下为捉命,捉命穴下是肺苗,肺苗穴下为吊筋,吊筋穴下为攒心,攒心穴下是贴肺穴,心窝上为痰凸,心窝下左旁为胆疸,胆疸穴下是血阻,血阻穴下是捉命穴,捉命穴下是斩命穴。古传点穴歌:人身之穴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遇时遇穴如伤损,一切不治命要休。子时走在心窝穴,丑时须向涌泉求,对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平巳凤头,午时却与中腕会,左右命宫分在未,凤尾属申封门酉,丹肾俱为戌时位,六宫只等亥时来,不教乳搏斯为贵。人头顶心名百会穴,两额角为太阳太阴,两耳背为洪堂,两颊腮为挂筋牙角,喉结左右为气食二管,肩下为肩窝,窝下侧旁相连为筋池,乳上骑缝一根筋是命脉,乳下一根筋为玄机,乳下第二胸肋下为锁心,锁心下捉肋腔心,腔心穴下为捉命,捉命穴下是肺苗,肺苗穴下为吊筋,吊筋穴下为攒心,攒心穴下是贴肺穴,心窝上为痰凸,心窝下左旁为胆疸,胆疸穴下是血阻,血阻穴下是捉命穴,捉命穴下是斩命穴。右边肩窝下侧旁相连为筋脉,左边同。左边乳上为脉泉,乳下为囊肉穴,囊肉下为血胫穴,血胫下是肺经,肺经穴连肝经,肝经穴下是心办,心办穴下为归阴,归阴穴下为游魂穴,心窝下胆疸穴下偏右傍下为幽囚穴,幽囚穴下是血崩,血崩穴下是幽关,脐顶上为食结,脐下为反肚,脐偏左为气隔,脐偏右为血隔,气隔下是血仓,血隔下是气海,右为痰宁,左为食仓,左右肚角为海角,阴子肾囊下为海底,左脚腿贴骨筋宗,右腿为贴筋俘筋,沉疴左右同,脚魁为血膝,左右小脚膀肚为学池,足面为脉筋,食仓痰宁穴在小肚两角,略上三分为空堂,为锁腰,左颊肋下为气隔池,右颊肋下血隔池,手股曲窝为肋缩捉肋,正面背面酌看法,明堂各大穴道俱列。点穴阐奥:人身三百六十五骨节,七十二麻窍,三十六死穴。若论拿法,七十二把擒拿,三十六巧打。论点法,只有一百零八穴,内有三十六道穴眼(即点穴术三十六穴道主),可以绝气而亡命者,论闭穴绝气之喻,似梦地作惊,似悟道心醒,似皮不意火燃寒漫,手气之所至,能截断营卫,能隔断气血之道路,使不接续,拥塞气血,不得流通,理应然也。可使分骨绝筋,毙命于顷刻。气之为用大矣,但明其所具,知其所发,神其所用,如射箭中的,其正形体不偏不倚,聚气凝神,气一冲而不不中也。放气发炮三燃火,如箭之离弦,纠然而至,若熟玩其词,自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切勿作闲语看也。
24小时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