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绿色关于营销渠道的论文论文

(三) 消费群体推动绿色营销的实施――消费群体的吸引力系统分析(1) 消费者绿色消费极大地驱动国际绿色营销的发展。(2) 消费者的价格认同感越来越强,这一价格认同感是企业自觉走向绿色营销之路的“引路牌”。(3) 消费者对绿色品牌的信赖感、忠实度增强。使企业减少其绿色营销产品不被认可的忧患。
(四) 企业自身推动绿色营销的实施――企业的自动力系统分析(1) 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构建绿色企业形象, 推动绿色营销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在真正实施了绿色营销之后, 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公关活动来宣传企业的绿色形象。绿色广告与绿色公关的有机结合能很快地丰富品牌的绿色内涵, 塑造出品牌的绿色形象。(2) 企业实施绿色价格树立企业产品的优质高价形象,促进绿色营销的开展。绿色价格是指因附加了绿色价值而高于传统产品价格的价格。由于绿色产品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而且一般来说, 消费者也会认同绿色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 从而愿意支付较高的价钱。(3) 企业开发绿色消费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需求层次的攀升, 都促使企业对绿色商品的供给产生了原动力。因此在当今, 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被适度消费方式所代替, 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社会理想, 企业满足绿色需求就存在着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
六、 绿色市场开发战略由于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选择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绿色市场的迅速发展,选择绿色市场,既是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发绿色市场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机会和任务。相对企业而言,绿色市场开发可以按产品和顾客(消费者)两个变量展开。 策略一,市场渗透策略。这是一种以原有的绿色产品面向原有的消费者群,通过提高消费量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的策略。由于熟悉的产品面向熟悉的顾客,实施这种策略的代价较小,操作容易。如果使用这种方法能达到扩大市场的目的,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但一般而言,除非原有的绿色产品确实具有较明显的优点,或者由于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的提高,愿意更多的使用绿色产品,否则,实施这种策略,往往需要企业采取适当的促销手段。策略二,市场扩展策略。这是一种以原有的绿色产品,向新的顾客销售,通过扩大销售对象的规模实现增加销售的目的的策略。实施这种
策略的关键是能有效吸收新顾客,为此,必须保证绿色产品本身的质量上乘,同时,要通过广告宣传,公共关系,人员推销,营业推广等手段使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喜欢这种产品,还要制定恰当的价格水平,畅通绿色产品的销售渠道。
策略三,产品创新策略。这是一种面向原有顾客,主要通过开发新的绿色产品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的策略。开发新产品往往要较大的投入,且风险比较大。为此,需要决策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和开拓精神。需要作好产品开发的前期工作,特别是市场分析,预测和产品开发的技术可行性工作,当然新产品上市之时,也要以合理充分的营销策略组合相配套。策略四,多元创新策略。这是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开发新的顾客,实现扩大销售的策略。显然,这是一种创新的内容和范围均最大的策略。高风险,高投入,也与高回报相结合。
七、 绿色营销策略
(一) 树立绿色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的各方面形象的综合反映,既包括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及各类人员的形象,又包括企业产品、经营方式、经营效果及企业建筑物、有关标识等方面的形象。因此,必须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企业形象战略,形成统一的整体形象。树立绿色企业形象一方面要使绿色营销的概念深入全体员工的意识中,达成共识并共同为之努力;另一方面,对外界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广大公众认可。
(二) 开发绿色产品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是绿色营销的基础,也是其关键性的一环。绿色产品开发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设计产品时,应以节省材料、减少污染为目标, 最好选用无毒、无害容易分解处理的材料。着重使用无公害、养护型的新能源、新资源。(2)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必须实行全面绿色质量管理。具体可以概括为“五R”原则:一是研究(Research),即重视对本企业的环境对策的研究。二是减消(Reduce),即搞好“三废”治理,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三是循环(Recycle),即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四是再开发(Rediscover),即变普通商品为绿色商品。五是保护(Reserve),即加强对员工和公众的环保宣教,积极参加社区的环境整治,树立绿色企业的良好形象。
形式产品伸产品核心产品
绿色产品的整体概念
(三) 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价格是指附加了绿色价值而高于传统产品价格的价格。开发绿色产品,通常需要使用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客观上提高了绿色产品的价格。但价格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要决定因素, 这种状况必然影响绿色产品的发展前景。因此,应认真理顺绿色产品价格,制定广大消费者普遍认可的价格, 使绿色消费全方位地走入我国消费市场。产品定价过程中,必须考虑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1)按照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政府应允许绿色产品的价格比同类产品价格上浮一定的比例。如芬兰政府允许绿色产品价格上浮30 %以上;日本绿色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价格高20 %以上。(2)其次, 要注意绿色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根据目标市场购买者的消费心理、购买行为、购买能力、该产品的市场进入难度及竞争强度等因素来决定产品的经营利润及其赢利方式,选择产品的定价策略。常用的定价策略有:随行就市定价策略;目标定价策略; 认知价值定价策略;渗透价格定价法略等。
(四) 建立绿色分销渠道绿色营销能否成功实施,很大程度取决于绿色分销渠道建设的好坏。选择恰当的绿色销售渠道是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绿色产品销售量、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企业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在大中城市建立绿色产品销售中心。大中城市一般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向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强。建立销售中心既可以作为一个销售窗口展示全国及本地区的绿色产品又可以作为一个信息窗口沟通生产企业与市场的联系。(2)建立绿色产品连锁商店。绿色产品销售网点可以借鉴国内外连锁商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实现统一商号、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同时还可以成立连锁总店的配货中心,组织联购分销,既可因大批量直接进货享受价格优惠,增强与其他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又能够缩短渠道, 减少污染。(3)借助现有的中间商营销渠道,建立一批绿色产品专柜或专营店。选择中间商时, 要把重点放在与本企业有相同的环境保护意识、有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并能真正合作的中间商上。商店一般要选择繁华地段、居民文化层次比较高的地段及客流量比较大的地区。
(五) 实行绿色促销绿色促销与传统意义上的促销相比更加突出强调绿色因素,绿色促销的目的是通过绿色信息的传递,树立企业和产品的绿色形象,
使之与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相协调, 从而吸引消费者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进而促进绿色产品销售量的增加。(1)绿色广告是宣传绿色消费的锐利武器, 这样消费者就会选择有利于个人健康和人类生态平衡的绿色产品。(2)绿色公关是树立企业及产品绿色形象的重要传播途径, 绿色公关能帮助企业更直接、更广泛地将绿色信息传递到绿色广告无法到达的细分市场,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3)人员推销是企业主要的促销通道之一。要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策略, 推销人员必须详细了解本企业产品的绿色诉求所在, 同时要详细回答消费者所关心的健康、环保等一系列问题。
(六) 加强绿色售后服务绿色销售服务是指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过程中以符合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原则的全过程服务,作为市场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场的高速有效运行起着促进作用。在绿色营销中,应将绿色销售服务贯穿于整个销售过程,尤其是售后服务。其目标是既要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也要节约能源和资源,鼓励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和循环再生,减少污染和二次污染,从而引导消费者自觉地进行绿色消费,增进环保意识。企业应建立良好的销售服务网络,负责绿色产品的销售服务、咨询、维修和回收。服务网络的布点要合适,布点要有足够的服务覆盖面。
(七) 加快绿色认证工作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突破绿色壁垒进入国际市场,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获得“绿色通行证”,即ISO14000 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已经为企业申请认证提供了初步条件,企业应主动了解有关绿色认证方面的信息,根据企业自身行业特点、国际化程度、企业规模等具体情况采取行动,条件成熟时要积极申请认证,条件还不成熟时也要积极为申请认证做准备。
八、 总结语总之, “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境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您的位置: &
绿色营销是不可忽视的营销渠道
优质期刊推荐论绿色营销渠道的构建--《当代经济》2010年08期
论绿色营销渠道的构建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不能漠视经济发展与环境安全的冲突,绿色营销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进而发展的。企业要构建绿色营销系统,建立高效的绿色营销渠道是关键。本文通过对传统营销渠道的改进与创新,探索建立现代企业绿色营销渠道的有效方式。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274【正文快照】:
科学进步、经济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了极大的便利,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当今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绿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志毅,于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杨富贵;;[J];企业活力;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戴春山;;[J];商业研究;2006年23期
于晶利;韦明;;[J];商业研究;2007年06期
周殿昆;李荣庆;郭红兵;;[J];财贸经济;2007年10期
朱翔;;[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吴红;;[J];北方经贸;2005年11期
徐大佑;韩德昌;;[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韦明;于晶莉;;[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1期
戚振强;刘长滨;樊瑜;;[J];建筑经济;2007年05期
方璐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张红;;[J];河南农业;2007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荣庆;;[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周殿昆;李荣庆;郭红兵;;[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国铁;[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李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小勇;[D];长安大学;2009年
杨佳宁;[D];燕山大学;2009年
蒋磊;[D];中南大学;2008年
唐立松;[D];广西大学;2007年
陈晓洁;[D];江南大学;2007年
戴铭溪;[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成祥军;[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沈十妹;[D];江南大学;2008年
张秋玲;[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丁吉磊;[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娅梅;[J];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02期
胡学君;[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白云川;;[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年06期
谢盼盼;;[J];现代商业;2009年09期
王瑞平;[J];通信企业管理;2004年01期
朱婧;;[J];经营者;2004年08期
曹辉,徐志强;[J];移动通信;2005年03期
余前帆;[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年20期
王越;;[J];世界电信;2005年12期
杨耀宗;;[J];音响改装技术;2006年01期
谢汀;;[J];中国金融电脑;2007年06期
袁艳;;[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梅荣政;;[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曾峰;;[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邱伟光;;[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权明富;李小文;;[A];2004’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A];黑龙江保险学会2008年度优秀论文[C];2008年
刘书林;;[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黄奇峰;邓德胜;祝海波;;[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高鹏怀;;[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张忠廉;郭宏;施真芳;;[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闫晗;徐茂江;;[A];第三届全国粳稻米产业大会专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颜君;[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刘正午;[N];医药经济报;2007年
高铁周 本报通讯员
刘泉;[N];德州日报;2008年
刘学习;[N];计算机世界;2001年
卫金桥;[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吴凯?李治国;[N];经济日报;2007年
储明节 记者
许敏;[N];人民邮电;2009年
张雪;[N];中国企业报;2005年
计世资讯分析师 彭海翔;[N];经济参考报;2006年
本报记者  毛江华;[N];计算机世界;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兆勤;[D];武汉大学;2004年
陈越;[D];重庆大学;2005年
李小华;[D];中南大学;2003年
宋铁英;[D];吉林大学;2004年
胡雷;[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孙统超;[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汤旭;[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姚太平;[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常建滨;[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武凌;[D];苏州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营销渠道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