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面试it技术人员的问题是真的吗

你若是科技乞丐,那肯定是科技垃圾无疑。在我们这里,一个技术员的水平,都可以得到高级工程师的待遇,你还没有听说过吧?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8:36:19&)
( 17:32:32)
( 00:53:43)
( 14:03:27)
( 20:06:15)
81字(32/0)
( 10:31:18)
23字(40/0)
( 10:25:05)
51字(73/0)
( 09:51:50)
18字(17/0)
( 08:47:57)
123字(94/0)
( 08:24:43)
28字(47/0)
( 08:23:40)
59字(95/0)
( 08:23:02)
100字(110/0)
( 08:13:24)
59字(22/0)
( 06:40:23)
91字(63/0)
( 06:15:19)
19字(25/0)
( 06:11:45)
18字(19/0)
( 00:59:47)
19字(15/0)
( 00:08:52)
61字(139/0)
( 23:52:55)
232字(133/0)
( 23:23:27)
19字(29/0)
( 23:21:53)
100字(95/0)
( 23:14:25)
130字(54/0)
( 22:55:35)
24字(19/0)
( 22:19:14)
57字(153/0)
( 22:13:11)
11字(437/0)
( 21:38:39)
54字(32/0)
( 21:36:37)
94字(70/0)
( 21:32:02)
86字(75/0)
( 21:27:33)
35字(52/0)
( 20:24:17)
21字(42/0)
( 19:34:06)
51字(64/0)
( 19:33:53)
13字(28/0)
( 19:30:28)
55字(202/0)
( 19:29:04)
11字(124/0)
( 19:26:04)
56字(84/3)
( 21:55:02)
87字(19/0)
( 19:41:01)
( 19:47:17)
12字(20/1)
( 19:52:41)
18字(63/1)
( 19:56:37)
25字(571/1)
( 21:17:49)
22字(75/1)
( 21:30:38)
31字(34/0)
( 19:36:34)
48字(48/0)
( 19:22:04)
41字(51/0)
( 19:17:08)
32字(263/0)
( 18:35:29)
58字(50/1)
( 19:08:32)
102字(80/1)
( 20:59:41)
55字(27/0)
( 18:29:14)
73字(129/0)
( 18:13:53)
43字(17/0)
( 18:07:29)
38字(16/0)
( 17:52:52)
29字(23/0)
( 17:46:46)
62字(184/2)
( 18:47:59)
59字(55/0)
( 17:48:23)
62字(185/1)
( 21:04:18)
26字(48/0)
( 17:46:20)
( 17:43:54)
62字(86/1)
( 18:55:45)
32字(19/1)
( 21:26:28)
77字(44/0)
( 17:38:55)
58字(202/0)
( 17:29:22)
30字(227/0)
( 17:22:18)
24字(159/1)
( 17:45:06)
23字(40/1)
( 17:45:22)
23字(53/0)
( 16:56:12)
( 16:53:59)
114字(36/0)
( 16:37:43)
80字(92/0)
( 16:33:11)
18字(21/0)
( 16:28:00)
78字(193/0)
( 16:25:17)
52字(33/0)
( 16:21:19)
46字(16/0)
( 16:19:06)
55字(28/0)
( 16:10:12)
17字(24/0)
( 16:06:48)
22字(37/0)
( 15:48:34)
56字(80/0)
( 15:36:36)
34字(24/0)
( 15:28:40)
73字(40/0)
( 15:28:15)
73字(54/1)
( 16:30:07)
10字(26/0)
( 15:27:10)
31字(38/0)
( 15:26:34)
38字(70/0)
( 15:15:42)
95字(135/0)
( 15:15:21)
79字(63/0)
( 15:11:05)
107字(32/1)
( 15:30:27)
50字(51/0)
( 15:04:41)
17字(60/0)
( 14:45:32)
39字(41/1)
( 16:27:34)
19字(39/0)
( 14:33:01)
25字(22/1)
( 14:45:48)
55字(63/0)
( 14:19:14)
( 14:17:22)
121字(200/0)
( 13:52:36)
53字(37/0)
( 13:47:57)
66字(86/1)
( 13:59:15)
34字(163/0)
( 13:39:35)
32字(28/1)
( 13:48:03)
15字(28/0)
( 13:37:18)
24字(36/0)
( 13:36:09)
35字(62/1)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2016年5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5年5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4年11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3年10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3年8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5年8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6年7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7年1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6年12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6年10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6年6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5年10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1年10月 其他开发语言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0年8月 其他开发语言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07年5月 其他开发语言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6年7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7年1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6年12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6年10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6年6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6年7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7年1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6年12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6年10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6年6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回复!|
每天回帖即可获得10分可用分!小技巧:
你还可以输入10000个字符
(Ctrl+Enter)
请遵守CSDN,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CSDN(www.csdn.net)”。如是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最近中介疯传的所谓一元开通花呗技术是真的吗?-卡卡专家-信用卡技术论坛_信用卡论坛_信用卡提额技术_贷款网_卡卡专家_卡卡网
最近中介疯传的所谓一元开通花呗技术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 11:40:08
作者:卡卡专家
内容简介:最近中介疯传的所谓一元开通花呗技术微信关注花呗,里面有个一元购。但是,但是,我要说的是第一,这个名叫花呗的公众号账号主体是成都某科技公司,与支付宝没有半毛钱关系 ...
最近中介疯传的所谓一元开通花呗技术微信关注花呗,里面有个一元购。
但是,但是,我要说的是
第一,这个名叫花呗的公众号账号主体是成都某科技公司,与支付宝没有半毛钱关系。
第二,细心的朋友应该能发现,整个阿里巴巴从上到下没有任何一个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什么?
嘿嘿,说透了没意思。说到这,你们再冷静的想想,这个所谓的花呗公众号其实是冒牌货,可信度有多少,你们自己把握,而且,这个所谓的花呗公众号曾经有不良记录。就说这么多了,是真是假,自己分辨,最简单的方法,打支付宝客服核实,为了防止你们被忽悠,懂就懂了!
转载请注明: &
上一篇:下一篇:
你熟悉下面小贷的资料可以申请。不会申请,是申请不到额度的。1 人品贷(51......
芝麻信用会和越来越多的平台对接,芝麻分贷款也会越来越多,之前对接了很多......
广发最新虚拟卡--极客卡 直接申请链接:.cn/Info/208......
咨询电话:400-083-5860
办卡提额贷款一体机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在中国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一等人做管理,控制标准与流程;二等人做商业,在流通与服务中增值;三等人做技术,适合于实在没有什么个人能力的人;四等人做民工,适合于根本没有受到高等教育的人。  对于技术人员,为了他们能够快速提升自己,我们的建议是:    1、学习沟通技巧。一位公司总裁指出:&我们碰到的最棘手、但又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大部分的科技专才需要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中国的技术人员普遍缺乏沟通技巧。     2、拓展知识领域。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能极大地弥补技术人才在综合能力方面的不足。     3、善于展示自己。&许多科技专家经常拥有一些绝佳想法,但可惜的是,他们在展示想法时,不是让人感到无聊,就是引不起听众的兴趣。&学习一些展示自己的技巧非常实用。     4、平时积极磨练。对技术人才来说,在工作中乐于承担责任,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并为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比如,负责一些新方案的实施,或主动分担上司的工作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6、充分了解自己。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当管理者,了解自己,发挥专长,成为资深科技专家,同样能达到事业的顶峰。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关键学习英语。。。好跟老外交流
  难怪中国没有真正的技术人员,都去搞管理了
  think you
  正是目前国内这种思想的人泛滥,才会造成中国低智能制造中心的局面,不过不怪大众,大众要吃饭穿衣,我感觉政府对于科技技术人员的引导不够。
  关键是中国确实没啥技术,所谓技术, 基本上搞个高中生培训2月就搞定了。 这种情况下,搞技术当然没前途。
  技术如此不受重视?没有技术,你管理什么啊
  1,2,3,4,6?第五条哪儿去了?
  我就是搞技术的  听楼主这么说,感觉没什么前途呢    我想没那么严重吧
  中国的环境,技术人员要是总做太长远的打算,肯定会睡不着,只能明日复明日。
  基本就是学英语,已经进入了怪圈循环。。越来越被人家所控。。
  楼主错了,不是一等人做管理,是做管理的成了一等人。要弄清主次,不要误导人。
  我非常怀疑,中国是否有真正的技术人员。
  中国大部分企业对技术人员都不够重视,都想着怎么钻空子捞快钱。现在的政府、企业和教育根本就没能力引导和培养一个蕴育优秀技术人才的良好环境!
  楼主错了,不是一等人做管理,是做管理的成了一等人。要弄清主次,不要误导人。  ==================  我顶你,哈哈~~
  沟通能力第一重要,从放弃那一点容易骄傲的习气开始。  楼上有位说英语,极为同意,补充一点,是语言应用能力。  
   1,2,3,4,6?第五条哪儿去了?
      路过      
  5,没事学点技术,有个一技之长;免得夸夸其谈,丢人现眼。    补上这条,就可以送给所谓“做管理”的了。    “学而优则仕”,有技术,有经验,做管理是水到渠成的事。否则外行领导内行,也只能出在没有技术含量的行业吧,屁如包工头。    俺就没学过管理,也看得出来现代管理没有专业知识玩不转,不知道楼猪这头专业的管理者学过这个道理没有?    看了这1,2,3,4,6条,难不成是要俺买本卡耐基成功学看看?不过你最好先去问问那洋和尚,知不知道中国辛亥革命的时候,胡适,陈独秀们在研究什么?或者你问问达尔文,资本论他翻到多少页?    如果楼猪的见识还停留在捧本马列著作,唬唬车工钳工上面,那么算俺这些话没说吧。    如果一个技术者还被这些废话蒙蔽,那说明你不仅不是技术者,也没有见过真正的技术者。    趁早改行做“管理”去算了。    
    楼主,你这些点东西也敢拿到天涯上来,佩服。      
  在网上兼职的过来看看啊急需有能力的免费挂机员,只适合有电脑使用的朋友!网站: /default.aspx?pid=21023
  // ###################################################  中国不合理的分配制度造成了这种错误的价值观,还要让人拼命以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为人生指导。  从本人所处的IT行业来看,美国最强大的那些公司的创始人和管理者,大都首先是技术尖子。intel的摩尔和葛罗夫;微软的盖茨和艾伦;google的佩奇和布林、苹果的乔布斯、yahoo的杨致远......  西方国家50/60岁的工程师非常普遍,经验异常丰富,干得不亦乐乎,而且很有成就感。  在中国,技术人员要是30多岁还不能抛开技术去做管理,那会被人看成很失败。
  我认为原来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办法不错,出了好多成果.现在不重视实践经验,所以我们老吃亏.
  北京若斯菲娜国际服饰有限公司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公司
    别听天涯失败者的牢骚.    如果你有兴趣也有能力,就踏踏实实做技术,一技在身永远饿不着.    做不到行业第一也要做到你单位第一.第一,永远是叱咤风云的.你看看,奥运冠军和亚军的区别吧.    
  某人说, 中国真正的技术人员不超过五个
  作者:寒冷的故乡 回复日期: 7:54:13 
        别听天涯失败者的牢骚.
//在国内,评价成功失败的标准不是技术高低而是金钱和地位,这个你承认吗?        如果你有兴趣也有能力,就踏踏实实做技术,一技在身永远饿不着.
//饿不着是真的,技术工作是个饿不着吃不饱的工作,但仅限于你年轻力壮的时候,中国需要的是年轻力壮、没有负担、待遇要求不高的初级技术人员,而不需要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高级技术人员,这个圈外的人听了可能觉得不可思议。        做不到行业第一也要做到你单位第一.第一,永远是叱咤风云的.你看看,奥运冠军和亚军的区别吧.
//你这个纯属扯皮,不能每个技术人员都是科学院院士、学术带头人吧。一般大单位里边没有谁技术第一的概念,总工程师是个技术第一的职位,但不是你技术第一就能当上的,往往技术第一的职位却不需要你懂多少技术。    /**********************************************************  小伙子,你不是做技术工作的吧,一个老工程师逐条批驳你。  ***********************************************************/
  作者:adslbus 回复日期: 10:35:47 
    作者:寒冷的故乡 回复日期: 7:54:13              别听天涯失败者的牢骚. //在国内,评价成功失败的标准不是技术高低而是金钱和地位,这个你承认吗?            如果你有兴趣也有能力,就踏踏实实做技术,一技在身永远饿不着. //饿不着是真的,技术工作是个饿不着吃不饱的工作,但仅限于你年轻力壮的时候,中国需要的是年轻力壮、没有负担、待遇要求不高的初级技术人员,而不需要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高级技术人员,这个圈外的人听了可能觉得不可思议。            做不到行业第一也要做到你单位第一.第一,永远是叱咤风云的.你看看,奥运冠军和亚军的区别吧. //你这个纯属扯皮,不能每个技术人员都是科学院院士、学术带头人吧。一般大单位里边没有谁技术第一的概念,总工程师是个技术第一的职位,但不是你技术第一就能当上的,往往技术第一的职位却不需要你懂多少技术。        /**********************************************************    小伙子,你不是做技术工作的吧,一个老工程师逐条批驳你。      ====================      对你这样的人无话可说    
  我们单位一把手号称技术权威, 但不搞技术(是一把手),因为喜欢谈技术问题+官最大,所以就成了技术权威了, 单位大部人是外行,一个劲地捧,让我们专业人员内心笑死了, 表面也得捧着,夸着.
  作者:adslbus 回复日期: 10:35:47 
    作者:寒冷的故乡 回复日期: 7:54:13              别听天涯失败者的牢骚. //在国内,评价成功失败的标准不是技术高低而是金钱和地位,这个你承认吗?            如果你有兴趣也有能力,就踏踏实实做技术,一技在身永远饿不着. //饿不着是真的,技术工作是个饿不着吃不饱的工作,但仅限于你年轻力壮的时候,中国需要的是年轻力壮、没有负担、待遇要求不高的初级技术人员,而不需要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高级技术人员,这个圈外的人听了可能觉得不可思议。            做不到行业第一也要做到你单位第一.第一,永远是叱咤风云的.你看看,奥运冠军和亚军的区别吧. //你这个纯属扯皮,不能每个技术人员都是科学院院士、学术带头人吧。一般大单位里边没有谁技术第一的概念,总工程师是个技术第一的职位,但不是你技术第一就能当上的,往往技术第一的职位却不需要你懂多少技术。        /**********************************************************    小伙子,你不是做技术工作的吧,一个老工程师逐条批驳你。    ***********************************************************/    顶这个,我的切身感受也是这样。05年我自以为有点小技术海龟了,归来后才发现技术海龟顶个球,呵呵
  邓稼先比起杨振宁那是傻又傻。杨熟掌沟通技巧,活得现在还风光无比。  一心只搞技术的邓即无发达又无美女相拌,财色双失,名也比不上杨,官?也好象一直无名无份,而且还落了个英年早逝。如果早点上天涯看了楼主的贴就好了。  
  爱因斯坦是几等人?
  在国外的搞技术才是一等人,他们很重视自己的学术头衔和技术头衔。只有他妈的在中国才说管理的是一等人。一等个鬼。管理的一般都是会混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
  技术工人也是人,技术也是理论知识更新,实践结合慢慢成长起来的,须要很长的过程,企业也要有实践的平台。  在中国,目前的环境,纯搞技术还是很难解决个人生活问题的,一方面老板们并不会在技术领域投资多少,有限的投资也是设备,管理人员也是亲信化,从人的角度考虑到技术部门的老板是极少的,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大环境下,行业协会没有,企业间恶性竞争,技术人员朝不保夕,很难长期从事某一行业的深刻研究。有很多高技术的朋友,在公司做到最后,最后不得不改行,不是不爱技术,是老板不爱他的技术,他没有出路。
  中国的体制学技术难有多大个人发展。我是中科院硕士毕业,比那些学文科或经济的差很远。  就是那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害了!  湖南八零年理科状元邓某前不久在深圳三九集团自杀就是例子。  湖北某理科状元黄某改学经济成功了!  中国事实上很少专业认真的科技人才,都抄抄写写一切向钱看去了!!!  学学人家日本、德国、美国的敬业精神吧!  浮躁、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是永远没核心竞争力、永远落后挨打的!!!!!!!!!!
  继续。。。。过一周再来学习
  小广告,删除并封杀2年-- ghjg66-- 操作时间: 12:04:35 -- 61275
  关键在于中国的市场环境。技术如果换不成钱就是个屁,在任何国家都是真理。只不过中国的商业环境不好,销售和利润不取决于技术,而是取决于关系和各种权钱交易。在中国,干净的企业家几乎绝迹。三聚氰胺事件时,温总理说:企业家的身体里要流着道德的血液。看上去修辞挺美,但让人想哭,身体里要流着道德血液的企业家不是在市场竞争中落败了吗?这不是他所领导的政府的功劳吗?
  技术的不断进步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核心。所有的东西包括你所谓的管理也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转的。    只是在中国这样的体制下,根本就没有技术有效转化和进步的环境。    所以中国的所谓技术有几个真正转化为现实的市场占有率呢?恐怕主要靠公关吧!所以你所谓的管理人员,其实主要做的是管理呢还是主要拉关系?楼主心里一定清楚得很。    一流的技术未必总是能占据一流的市场,成就一流的公司。但是从长期看,一流的公司大多是掌握着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技术研发能力,没有技术优势而能长期成功的有几个??当然这需要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机制。中国没有市场经济,中国的是官场经济,所以你所谓的管理当然是第一位重要,而他们所谓的管理,有绝大部分是见不得阳光的公关。
  现代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专业化和交换。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技术的重要性是越来越大,所谓管理也越来越专业化,或者说成了一个和特定行业并行的专业而已。所以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可以是专业的管理人士,对公司的业务可能不是专家,但是他在公司的业务决策上,一定是有效的借鉴和发挥专业人士的作用,而不是自己瞎指挥,这就象曹操与郭嘉的关系一样。而在高科技领域,一个专业的管理人员是越来越难于跨越专业的障碍,所以专业的管理人员更多的提供公司通用的行政服务,而倒是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通过转型成为成功的管理者,因为只有他们才可能较好的把握本行业的技术进步的前途和方向。
  楼上的,看看CMCC吧。    ZTE,HW,NOKIA,sansung,LG,索爱,moto,apple这些国际国内的公司牛B吧,高科技公司吧,    在CMCC面前,就是一孙子.
  术业有专攻,没有什么一等二等之类的。国内技术人员待遇不好还是由于大环境决定的:都想到投机取巧去了。
  中国现在是一个丑类得势的年代。丑星的走红不是偶然的,这是社会人心的外在表现。人们对高大全的偏好至少还表明了一种“正气”,而现在则是邪气毫不掩饰的盛行了。    很多单位里,特别是与市场竞争无关的单位,得势的大多是技能平庸而长于马屁牛皮的小丑式人物。在竞争性行业里专业人士还能有出头之日,在机关高校,已经完全是逆向淘汰了。    朱总原来想搞“专家治国”,把学者吸收进官员系统,所以要求学历,结果呢,官员们的黑手使得假文凭泛滥、职称贬值、论文造假、课题分赃成了近10年的一道风景。官员们由函授大专起步,几年间就大幅学历飙升,大本、硕士、博士,教授、硕导、博导,不一而足。“专家治国”搞成了“混子治学”,学者没做成官,官员倒摇身一变纷纷成了学者。    很看好这个趋势呀!继续这样搞,再搞几年,顶住。
  华南虎、欧阳神坑、太空泡泡以来的多起事件表明了官员队伍的整体智商和对现代技术知识的掌握能力和他们迅速飙升的学历职称成反比。    唯上智下愚不移。这越来越低的技术含量怎能不让人忧虑官员们的屁股和位子。
  继胡伟武大师用万用表测试龙芯的牛行之后,前不久李国杰院士又感叹我国设计的CPU超过1000针脚就无处封装,看来中国的龙芯也要好五倍,至少针脚上要远远超过Intel和AMD了,哪位达人说说,要1000个针脚做什么用???  这就是中国的龙芯设计者?
  与人沟通本就是管理者的事,  正是管理者素质的低下,才造成了技术人员生存环境的恶劣。  我看不是技术人员要学管理,而是管理人员要把管理学好才是,别他a妈a的a管不好人就说别人不会沟通。
  不同意楼主&三等人做技术&的言论,真正技术大牛是全世界都要抢的.
  lz不是做技术的
  作者:恋恋魔蝎 回复日期: 13:35:06   
    关键学习英语。。。好跟老外交流     ++++++++++++  好好的帖子,被这个恶心沙发搅丑了。真恶心!
  我最后悔的地方就是没有学一门技术。
  那要看自己的喜好了  如果喜欢搞技术,还能从事技术行业,那是很幸福的了。  人最可怕的不是没钱,是空虚。有的人很有钱,但并不快乐,他买车买房,传明白,其实都是给别人看的,也就是说,他是给别人活得,这样的人哪有快乐可言???  搞技术的人,能每天从研究,创造中得到很多快乐,所以很充实,很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源源不断的。    事实上,高明的管理也是一门技术。    没有实际的劳动技能,靠着人际关系,或者寄生于其他人的劳动的人,其实很可怜。
楼主所言不虚,偶顶!
  现在在企业里根本没有哪个领导会看重技术好的工人,倒是一些在基层车间干什么都不行的人,通过关系都当上了管理人员,他们什么都不懂,瞎参胡弄得我们这些有技术的都不服气,也就没人好好干活了。
  呵呵。。。。。。干技术的人不用那么卑微的活着,而靠个嘴巴吃饭的,等死吧
   老大啊,咋好好的到了封建社会呢?一会就分了三六九等!
  作者:蜡笔小舅2008 回复日期: 17:12:31 
    现在在企业里根本没有哪个领导会看重技术好的工人,倒是一些在基层车间干什么都不行的人,通过关系都当上了管理人员,他们什么都不懂,瞎参胡弄得我们这些有技术的都不服气,也就没人好好干活了  ===============================================  说的太好了,原来我记得央视2套有一个节目请的是德国梅赛德斯奔驰的首席执行官,他谈到他的经历是从学徒工开始的!
  别说技术了...中国的管理做的是有目共睹...要不然天涯也不会有那么多愤青了
   顶  
  JACKLHBmark
  在中国,技术人员要是30多岁还不能抛开技术去做管理,那会被人看成很失败。绝对很失败,其实很多技术也就是花些脑力的体力活,比如程序员,就是吃青春饭的,说实话不知道他们35岁后大部分怎么活。。。。。
     作者:洋泾帮_jjttoo 提交日期: 13:28:00 访问:4745 回复:63
    ??在中国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一等人做管理,控制标准与流程;二等人做商业,在流通与服务中增值;三等人做技术,适合于实在没有什么个人能力的人;四等人做民工,适合于根本没有受到高等教育的人。    对于技术人员,为了他们能够快速提升自己,我们的建议是:        1、学习沟通技巧。一位公司总裁指出:&我们碰到的最棘手、但又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大部分的科技专才需要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中国的技术人员普遍缺乏沟通技巧。         2、拓展知识领域。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能极大地弥补技术人才在综合能力方面的不足。         3、善于展示自己。&许多科技专家经常拥有一些绝佳想法,但可惜的是,他们在展示想法时,不是让人感到无聊,就是引不起听众的兴趣。&学习一些展示自己的技巧非常实用。         4、平时积极磨练。对技术人才来说,在工作中乐于承担责任,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并为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比如,负责一些新方案的实施,或主动分担上司的工作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6、充分了解自己。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当管理者,了解自己,发挥专长,成为资深科技专家,同样能达到事业的顶峰。      ========================================  八股文  来点实际的行不
  我也是搞技术,在与人相处的时候,确实觉得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
  作者:不可了 回复日期: 10:06:57 
    楼主错了,不是一等人做管理,是做管理的成了一等人。要弄清主次,不要误导人。    顶你这条!不就是个兴趣爱好的问题嘛,干嘛分几等人。再说从目前中国的情况看,楼主所说的“一等人”水平真的很低啊。
  很赞同第一条。  很多技术人员不懂得与人沟通,不懂“合作”的重要性!
  自己做老板
  我现在山寨
那里老板看重有技术的人
  作者:changdhan 回复日期: 23:54:50 
    作者:不可了 回复日期: 10:06:57        楼主错了,不是一等人做管理,是做管理的成了一等人。要弄清主次,不要误导人。        顶你这条!不就是个兴趣爱好的问题嘛,干嘛分几等人。再说从目前中国的情况看,楼主所说的“一等人”水平真的很低啊。    ------------------    顶!
  本人即搞技术又搞管理,对此都深有体会。从大脑科学来说,管理意味着感性、语言、艺术等特性,对应大脑某部位;技术意味着理性、逻辑、数字等特性,对应着大脑另一部位,大脑的这两个部位是相互抑制的,呈跷跷板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位技术人员,必然在逻辑、数字、沉思等方面大脑部位特别兴奋,从而抑制了你的感性、语言、艺术等方面的能力,不善沟通其实是当时状态下的一种正常的必然的生理现象。需要强调的是,那都是暂时的,这两种状态都是对立存在的,也可以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技术人员,如果你放下研究工作,听听音乐,朗读散文,与家人朋友谈心,逐渐进入感性状态,刺激大脑另一部位的感性区域兴奋起来,则你一定会成为一个良好的沟通者和管理者,和管理者没有任何区别。问题是,这种大脑兴奋点的转换需要一定时间,而现实中,人们工作时没有时间给你这种状态转换,所以,技术员看起来还是技术员,管理者看起来还是管理者,但我们不应有歧视,术业有专攻,工作有分工,技术员就应该解决技术问题,提出技术解决方案,管理者就应该尊重并听懂技术员的意思并组织应用到工作中去,否则还要你管理者做什么呢?  如果你的大脑潜能开发的好,这两种状态都能激发出来,那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人才,比尔盖茨就是这种人。
  关注中。。。
  在globle top 10 的gelatin公司工作的时候 ,旁边隔间里就是重金来的法国技术专家 50多岁的老头子 孤僻得很 也非常敬业 做事情不紧不慢。反观我们中方的技术小伙子 热情高昂 一心要做管理层 后来升上去了 他的工作又扔给了刚毕业的愣头青。在咱们这里 技术是实现个人金钱 地位的手段,要说技术的热爱 甚至是偏执狂那是异常的少见  
  中国主要是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所以对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对人员需求也不是很多。所谓“学而优则仕”,技术人员做管理也是没办法的,不做管理,没高工资呀。
  不支持楼主    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人员怎么提高的问题  而是管理人员继续提高管理艺术的问题    那部分人从技术转变到管理的人有相当那是非常不善于管理    中国最重要的问题  大多是经营策略不善、管理方式粗放  这些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  便是由于过分拔高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楼主强调技术人员不善于沟通  这是事实  但要求技术人员善于沟通那就是楼主不善管理的表现  而且是铁证  术业有专攻  技术人员只要做好本分  如何协同内部人员之间的沟通  如何帮助技术人员转化技术成果  这其实是管理人员的事情    可中国太多类似楼主这种人了  导致专不能博也不能  这种企业注定只能被淘汰  或者只能看哪个企业进化的较快  当然  大家都这样的时候  只能比谁不是更坏了    可惜国外不是如此。。。。    在此忠告楼主一句  你管理的企业内部  如果大部分人不能安于本职工作  不能给予大部分非管理职员以应有的尊重  那么就是管理的失败    其实理论上  管理这一类别是不需要存在的    
  看来三鹿的食品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平时真是很配合管理层呀。可惜现在管理层要被送上了刑场了。    
  今天又看了一个使用食用油的检测公告。花生油搀大豆油、棕榄油看来又是善于沟通和创新的技术人员干的。  
  象日本 德国 工程师的地位非常高,所以他们的产品质量那是无话可说的~~很多高级管理层的人都是技术工程师    美国则是金融财务优先,大公司的高级管理层通常是财务金融出身,所以美国的公司的现金流量管理 财务体系是非常健全的(当然 出事情了 问题也不小。。次级债就是金融财务的这班人弄出来的)。。      中国
娃哈哈 都是官本位。。某位领导到场都要说句 你们是专家,我不懂的
不过我觉得。。      然后那个 觉得 意见就成了最后技术定稿了 我操。。      传说中的工程赶期就是这样狗日的出来的
(不幸偶在杭州。。地铁这么高技术含量东西 就是不懂的人指挥弄的
  -----------------------------------  从最近的几次重大工程事故和食品药品问题可以看出,中国的技术人员的素质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还总是心气很高,总是和从事经营管理的人来比待遇、比薪酬,他们也不想想,他们能为公司带来什么,还有纵使他们有博士学位,其含金量能和一个MBA比吗。  
  本人在美资企业,按照待遇水平排等级,确实如楼主所说。技术人员待遇最低,在任何企业都不受重视。但是我们公司最近开始裁员,首先裁的并不是搞技术的工程师,而是PM,也就是楼主说的一等人。如果人是按照收入水平排等级的话,技术人员确实排在最后一个等级。但是在欧美并不是这样的,欧美国家的工程师是待遇非常好,受人尊敬的职业。
  中国这个社会状况就是这样。越是不懂技术,越能忽悠的人,反而赚钱越多。搞工程技术的人,大多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比较差,也不懂得拍马屁,所以想有好的发展一般比较难。
  掌握单位核心技术的骨干比领导还牛,别小看技术人员,伺候不好炒你领导,别以为管理的人就一等
  比如最近我的项目出了状况,主要因为前期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无人问津。现在整个团队在解决这些问题,而起主要作用的是我们工程部的工程师。所谓的管理人员,SDE,PM什么忙都帮不上,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多少技术!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这样,出了问题后最后都要推到工程部帮忙解决。
  做技术二十年磨一剑,真正能称为能人的,1%不到。  入门容易学精难,  外语打底后劲足,  三年基层练苦功,  还得高师勤指点,  十年设计不松懈,  十年苦狱方成精。    
     最重要的是解除对中国的高科技封锁         日本韩国 能发展很快 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直接购买西方最先进的技术 这样就减少了发展周期          在一个被重重技术封锁的中国发展高科技 能发展捣现在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作者:snowfield9 回复日期: 16:50:46   
    中国这个社会状况就是这样。越是不懂技术,越能忽悠的人,反而赚钱越多。搞工程技术的人,大多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比较差,也不懂得拍马屁,所以想有好的发展一般比较难。  ++++++++++++  不是不报,而是时机未到.  双汇.三鹿,不算啥.日本核电报复的狠!
  lz没有说实话,如何能与技术人员沟通。lz说的问题主要是lz说的一等,二等人作出来的。所以技术人员应该混日子。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卫生技术人员的认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