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92年鞍山市鞍钢高级中学钢铁学校毕业生,分配到鞍钢工作,当时分配的时候按部

辽宁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简称“辽科大”,始建于1948年(戊子年),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1958年成立本科学院;2002年经国家批准更名为; 2006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同时成为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坐落于钢铁工业名城市,学校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以工学为主, 涵盖工学、理学、、、文学、法学、等七大门类的多科性综合大学。学校还是和辽宁省政府共同管理的高等院校,是辽宁省试点高校。根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占地180余万平方米。本科、研究生在校人数21427人。1948年鞍山工业专门学校;
1950年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改建鞍山工科高级职业学校;1952年鞍山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更名鞍山工业技术学校;1953年鞍山工业技术学校更名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53年鞍山钢铁工业学校(部分)分建鞍山第二钢铁工业学校;1953年鞍钢业余工业大学创建,鞍钢业余工业大学更名鞍钢夜大学;1958年鞍钢夜大学、鞍山第二钢铁工业学校、鞍钢老干校、鞍山业余钢铁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鞍山钢铁学院;1962年本溪钢铁学院(部分)、辽宁冶金学院(部分)并入鞍山钢铁学院;1963年鞍山钢铁学院(原鞍钢夜大学部分)改建为鞍钢夜大学,现发展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大学;1969年鞍山钢铁学院、鞍山钢铁学校、鞍山冶金运输学校、鞍钢等7所冶金工业部在鞍山大中专学校合并组建鞍山钢铁大学;1978年鞍山钢铁大学更名鞍山钢铁学院;1994年并入(合署)鞍山钢铁学院;2000年8月辽宁省人民武装学校,正式并入;
2002年辽宁冶金工业学校、辽宁食品工业学校、辽宁省建材学校并入鞍山科技大学;2002年鞍山钢铁学院升级为鞍山科技大学;2006年鞍山科技大学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
据2016年8月官网显示,学校占地180余万平方米。学校设有21个学院、1个教学部和1个工程实训中心,共设56个本科专业。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9个,学校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权、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工程硕士以及研究生推免权。学校现有学院(部)18个,57个专业。
根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现有专任教师125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72人,副高级职称470人。学校还聘请了20余位包括两院院士(特聘)在内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特聘教授。
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汪琦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赵红阳、金永龙、贾维平、宋华、王伟、张红梅、赵宝生、王莉、李晓红、张楠楠、蔡丽华 杨洪泽、王红梅、崔文华、于洪梅、高首山、曲强、吴建胜、刘红、张军红、于新、李静、张颖、徐少川、田莹、王书汉、徐洪波、赵通林、高云、赵昱、全艳玲、林春丽、焦安源、李华、陈晓青、赵晴、陈树江、侯锡林、金永龙、何希勤、李大卫、王莉省级百千万人才辽宁省百人:陈雪波、赵连刚、胡知之、常来山辽宁省千人:张志强、李志坚、侯锡林、汪淇、王莉、崔文华省级教学名师汪琦、于晓光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
序号代码名称序号代码名称1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理学院2080104工程力学机械学院10802机械工程3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4080202机械电子工程5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6080204车辆工程2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7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材冶学院8080502材料学高镁学院9080503材料加工工程材冶学院30806冶金工程10080601冶金物理化学11080602钢铁冶金★12080603有色金属冶金4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3080701工程热物理14080702热能工程15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16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17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18080706化工过程机械19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信学院5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20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1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2081103系统工程23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4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25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软件学院26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27081401岩土工程土木学院6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28081701化学工程★化工学院29081702化学工艺★30081703生物化工★31081704应用化学★32081705工业催化★70819矿业工程33081901采矿工程矿业学院34081902矿物加工工程35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80835软件工程不分设二级学科软件学院91202工商管理36120201会计学管理学院37120202企业管理38120203旅游管理39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工程硕士领域类别序号代码名称所属学院批准年份工程硕士1085205冶金工程材冶学院20012085201机械工程机械学院20023085204材料工程材冶学院20024085210控制工程电信学院20035085211计算机技术软件学院20036085216化学工程化工学院20037085206动力工程材冶学院20108085218矿业工程资土学院20109085212软件工程软件学院201010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资土学院2010工商管理硕士111251工商管理管理学院2010重点学科原冶金工业部重点学科钢铁冶金辽宁省重点学科
、化学工艺、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理论辽宁省高水平重点学科立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辽宁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平台机械设计及理论、钢铁冶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学校有9个省级示范性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1门次省级精品(优秀)课程,8个省级优秀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示范性专业: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冶金工程、采矿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线性代数、传热学、爆破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有机化学、数据结构、大学英语、工程力学、现代企业管理、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精制工艺学、金属材料学、国际贸易实务、钢铁冶金学、大学体育、机械设计、自动控制原理。
辽宁省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钢铁冶金与新材料类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工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3个辽宁省省级教学团队冶金装备及控制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线性代数教学团队、材料科学与信息系统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化工学院方志刚教授的物理化学教学团队等8个
辽宁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镁合金铸轧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团队等3个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地方高校特色培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基地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学校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一个
、省级重点实验4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个。
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金融机具工程技术中心粉体制备与应用实验室冶金设备及过程控制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基地化学工程研究中心鞍山煤焦油深加工产业集群鞍山光电产业集群辽宁省冶金设备及过程控制重点实验室鞍山冶金矿山装备产业集群辽宁省材料成型与组织性能控制重点实验室鞍山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注:至此,辽科大已有4个科技平台被认定为“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分别为6个省重点工业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持。
)2004年至2014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近200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72项,授权专利154件,科技经费5.6亿元。
学校首创炼焦化学、两学科填补新中国冶金教育的空白。并由此发端支援、、等兄弟院校的建设。学校于此领域始终保持优势,并为国内焦化耐火材料科研重镇。1978年冶金系李文忠、康日章的“高炉热风炉陶瓷燃烧器的研制与机电系赵同光的“晶体管数字式游丝定长仪及成套设备”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4年化工系张家埭教授等人的“薛城二级铸造焦的研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系胡林教授的“ ZF法浇注沸腾钢新工艺研究”,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硅化物研究所所长尚士南教授等人的“自热式直接加热生产炭化稻壳新工艺研究”,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机械系教授的“纵剪机组自动调节张力双卷边机的研究”,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991年等人通过部级鉴定的“海城镁矿高纯镁砂厂浮选工艺流程改进研究”李文忠、邢桂菊、杨迪光、1997年1月通过部级鉴定的“鞍钢十高炉纯高炉煤气1200℃高风温工业试验”李文忠、邢桂菊、杨迪光、谢安国1997年通过部级鉴定的“新型陶瓷燃烧器结构及材质的研究”“鞍钢高炉氧煤强化炼铁新工艺”、“高炉冶炼过程计算机专家系统”和“高炉喷吹烟煤工业试验”“水平式直流电磁连铸工艺研究”和“分配、传质与填料分形特征对非线性色谱的影响”两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开创了学校科研项目达国家高水平的先例。“铁矿煤球团自然还原新方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并获发明专利。2000年后学校注重加强科学研究,科研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达千余项,其中,国家“863 计划”项目5项、21项、获各级各类科技进步奖励30余项,科技经费累计2.75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30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的论文428篇;与加拿大Alberta大学联办的《数值分析与建模》(《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Analysis and Modeling》)国际学术期刊被SCI(扩大版)全文收录。学校科技园是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已研究、开发出了粒径特小纳米材料、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有机光电子材料、耐火材料等数十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成果。学术期刊《》是辽宁省优秀科技期刊,在首届《CAJ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获优秀奖。该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被《》和《》(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被美国《CA》和《CSA》及俄罗斯《AJ》收录。主要栏目有:基础科学、钢铁冶金与材料科学、应用化学与化学工程、机械、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土木交通工程、经济管理与人文社会科学等。主要发表本校师生员工的学术和科研成果,同时刊登国内外的优秀稿件;具有英文版权页、目次、摘要、图表题等。
图书馆藏截至2013年底,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144.75万册,电子图书49.2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2个,收录电子期刊2.86万种,其中中文电子期刊约1.5万种,外文电子期刊约1.36万种;自建特色专题数据库2个;购CNKI世纪期刊等11个镜像数据库。
校训“博学明德 经世致用”,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学传统,体现的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和特色,体现的是学校倡导并遵循的价值追求和教育宗旨。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先哲告诫学子们,要“,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的几个递进阶段。博学之谓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收并蓄,使为学者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明”即是“使彰明”,这里的“明德”,即是弘扬光大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阐明学习的目的第一条就是明晓道理、修养品行和道德,做人有坚定的信念,执著,有节操。若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就能以服务于民生为乐事,也就能做事认真,追求真善美。经世:治理世事。经:治理。经风雨,见世面,不在书斋里读死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留心”。做学问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服务于社会,造福民生,匡世济民。致用:致,达到、为了。学以致用,学习的意义在于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和服务于实际生活。经世致用作为一种思潮和精神,发端于宋代,形成于明末清初,以、顾炎武为代表,后来的、龚自珍、康有为、等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倡导变法。经世致用之学,即“实学”,就是“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说实话、干实事、务实际、求实效。这就是经世致用,匡世济民。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教育风格,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传统。辽宁科技大学是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在做人上以诚实、朴实、踏实、务实著称,在业务上以应用型、技术型、工程型、实践型见长,这就是经世致用的基本体现。博学明德,是古代先贤的治学明训;经世致用,是近代学者的务实作风。两者互相照应、互相补充,比较全面地把握了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间的关系。以“博学明德,经世致用”为校训,既传承了,又突出了辽宁科技大学的文化内涵;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又突出了辽宁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
校徽设计名称:厚积薄发设计者:张晓复(校工会)创意理念:方案力求新、简、动、劲、健、美,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设计说明:校标整体为圆形,它充实、平稳、大方,给人以厚重雄浑之感。外环部分采用深绿色,上方为“辽宁科技大学”专用字体,下方是校名全称的英文黑体写法,象征绿色校园。圆内的“1948”用阿拉伯数字黑体写法,标志学校的创建历史。主体图形:图形的构成:初看是汉语拼音大写字母“K”,细看则是汉语拼音大写字母“K D”,这里的“D”是“K”的最后一笔,又是独立的汉语拼音大写字母“D”。图形的寓意:图中的主体部分表示“钢花怒放,激情飞扬”,象征着“科大”的教育事业蓬勃兴旺,桃李芬芳;也好比苍劲的“雄鹰”扶摇直上,象征着辽宁科技大学新的崛起,腾飞于世界;又好比老师批阅时的“对号(√)”,象征着“科大”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还好比英文字母“V”,象征着“科大”的教育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成功和希望。图中的剩余部分,即“D”表示书籍,知识的基石,表示“钢包”源源不断地浇铸着栋梁之材,它象征着辽宁科技大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对学校前身“钢院”的传承,体现了工科院校的特征。色彩的运用:主体图形采用红色,“1948”用黑色;在白色底的衬托下,响亮、明快,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震撼力和动感,体现了民族精神、时代气息、科大人的精神风貌和阳刚之美,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厚积薄发。校风勤奋 向上 求实 创新勤奋: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自强不息,刻苦钻研。。它一方面鞭策学子发奋图强,学业有成,另一方面激励教师严谨治学,敬业育人。向上:朝气蓬勃,积极向上,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它引导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超越自我,从而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求实: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遵循规律,追求真理。求实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做人的品格。创新:勇于突破,大胆改革,与时俱进,敢为人先。不断激发师生创新意识,不断培育师生创造性思维,勇于探索,勇于开拓,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实现新发展、新突破。以上八字相辅相成,既提出了对学生、老师的基本要求,又体现出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既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又能起到增强凝聚力的效果;既展示了学校的精神面貌,又展示了学校的良好作风。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科大人秉承这一优良校风,耕耘不辍,奋斗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今后,我们将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校风,勤奋、向上、求实、创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歌于景伦等 词徐占海 曲叠翠,辽河抒怀。啊,辽宁科大,熔铸了我们心中的爱。钢铁铸就创业史,科技推动新时代。勤奋向上,求实创新,科教兴国展风采。我们书写历史,我们激情满怀,我们书写历史,我们激情~激情满怀。璞玉千琢,百炼成才。啊,辽宁科大,鼓舞着我们奋发成才。志存高远担重任,脚踏实地把路开。  博学明德,经世致用,直挂济沧海。我们憧憬明天,我们继往开来,我们憧憬明天,我们继往~继往开来。
党委书记:杨路党委副书记、校长:孙秋柏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侯锡林副校长:张国建、张志强、郭连军、王锡钢
1948 校长 刘云鹤  1949 校长 杨春茂  1958 校长 袁 振   党委召集人 殷延凌   党委书记 晨光   院长 黄其明   院长 熊传祺   党委书记兼院长 张玉山   党委书记兼院长 崔 杰   党委负责人 吴永清   院长 尚久亮   党委书记 王廷华   党委书记 隋有功   院长 王成玖   党委书记 于景伦   校长 杨 路  2009- 党委书记 杨 路  2009- 校长 孙秋柏
1949年兼任重工业部鞍山工业专门学校(学校前身)第二任校长、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学校前身)院长。2013年起已停止招生。校本部主校区1、鞍山火车站(普速站)、长途客运总站乘坐:
8路(玉佛苑 线路)运营时间:5:20--18:30;虹桥北(昊诚酒店门前)&辽宁科技大学正门。34路运营时间:6:00--19:30; 铁东三道街(天河大厦对面)&科大公寓。30路运营时间:5:55--20:35; 站前(五一公交枢纽站)&鼎祥花园。2、(高铁动车站)乘坐:换乘方式:22路运营时间:6:30--21:35;(鞍山西站&五一路公交枢纽站)然后在五一路公交枢纽站换乘30路(五一路枢纽站&鼎祥花园)或者8路(虹桥北&科技大学),经过22路换乘30路(或者8路)方式到达辽科大。(票价每段车1元)
直达方式:K1路 鞍山西站&辽宁科技大学 (千山旅游专线,票价5元)3、出租车方式:乘坐出租车从鞍山站(普铁站)到科大东校门约18元,从鞍山西站(高铁站)到科大东校门约40元。职教城校区2路运营时间:4:50--20:40; 路线:鞍山站前广场北(鞍山大厦门前)&职教城
人民武装学院校区13路站前&汤岗子;鞍山火车站前乘去汤岗子方向13路公交车22中学下车东走400米。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9512.net
copyright &copyright 。好词好句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尹利--辽宁省鞍山市委常委、鞍钢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
尹利,男,1957年出生,辽宁省海城市人,中共党员,本科,辽宁省鞍山市委委员、常委,辽宁省鞍钢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中国发明协会第七届全国理事会副理事长。曾担任过共青团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鞍山市人大常委、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年,海城县大屯镇知青、农机研究所工作人员;
1980年鞍山钢铁学校冶金机械专业中专毕业;
年,任鞍钢团委办公室干事、副主任、副主任(主持工作)、宣传部副部长(主持工作);
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团校)政治教育专业大专班学员;
年任鞍钢团委副书记、书记,团市委副书记,鞍钢自动化公司党委筹建组组长、党委书记,鞍钢国贸公司经理、党委筹建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1994年中央党校函授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本科毕业);
年任鞍钢党委常委、工会主席;
2012年2月,任鞍钢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
2012年8月,鞍山市委委员、常委;
2016年5月,中国发明协会第七届全国理事会副理事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张福多: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专家型工人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5月1日,鞍钢集团1780热轧生产线上,烧得通红的钢板带着高温在生产线上呼啸而过。轧钢作业长张福多又一次在工作中度过了一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  “忙碌是一种幸福。”这个个子不高,戴着眼镜,一脸斯文的年轻人笑呵呵说。  连续三届鞍钢“轧钢工”状元、公司最佳智能型员工、鞍山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班组长、辽宁省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辽宁省十大蓝领技能明星、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张福多说,他从未想过会获得这么多荣誉,从上班那天开始,他只是要求自己把每件事做到最好。  1996年,张福多从鞍山钢铁学校毕业,被分配到被称做“鞍钢希望工程”的1780热轧生产线。十几年来,张福多一半的工资变成了学费。他利用业余时间自修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和材料成型专业,用一年时间学习专业英语。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一线操作实践经验的结合,让他受益匪浅。  熟悉张福多的同事说他总爱问“为什么”。2004年,如何提高集装箱轧钢材料的成品率对于国内各家钢铁公司来说还是一个难题。张福多带着团队,用了一年时间,从流程中每个环节入手,找到了近30个重要节点并一一突破。最终,产品精准率达到了95%以上。这一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当年便为鞍钢创下840万元的经济效益,鞍钢跻身于国内最大的集装箱SPA-H薄材生产基地。  不停地思考和总结,并在实践中综合运用,让张福多突破了取向硅钢30AQ140-2等多个钢种的生产工艺要领,实现了冷装取向硅钢、高强钢TWIP980一次试轧成功。2005年,张福多作为鞍钢自主知识产权输出的济钢1700ASP生产线的操作指导专家一员,赴济钢进行指导,最终实现一次热负荷试车通板成功,实现了鞍钢又一项国内第一的成果。  张福多是个拼命的人。有一次,精轧飞剪切头坏了,如果停工维修需要停产近两个小时。当时已经是作业长的张福多凭着技术经验,果断决定边维修边生产。一个半小时,他冒着危险,站在离高温热钢板生产线仅有两米的地方指挥生产。尽管脸烤得通红,腿站得发软,但想到没耽误生产,张福多笑着说,“值”!  张福多带动了一大批蓝领工人的成长。他带领的班组创造了一项项公司级、厂级先进操作法,并荣获了2009年度辽宁省质量信得过班组。拥有了众多荣誉的张福多,最大愿望依然是在生产线旁忙碌地工作。他的手机尾号“1780”是特意挑选的,他说,那里最能体现他的价值。 □本报记者/黄琳
相关报道:
【】【】【】【】【】【一键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鞍山鞍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