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上师: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佛教 净空法师为什么行不通

智敏上师: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佛教为什么行不通?
佛法 科学(网络图)文:智敏上师我们真正要断烦恼,决定要起无漏定,得到道共戒,才能断烦恼。世间上的禅定,不管你是气功师还是婆罗门的禅定,乃至其他的世间禅定,都是有漏禅,出不了生死。世间上很多学说都提倡行善,但除了佛教的无漏善以外,其他全部是有漏道,不出生死。如果说在佛教前面有无漏道的,佛就不用出世,因为已经有人讲无漏道,有出离生死的方法嘛。佛出世以前的世间人,都没有无漏道,没有出生死,更加不能教人家走这个道。无漏道决定只有从佛教中求。世间一切宗教、哲学,包括现在的科学,都是有漏的。现在很多气功师,要把科学与他们的理论,甚至想把佛教与他们的理论沟通起来。一位气功师说,他希望将来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到佛教的一些真理。这是不可能的。佛教的真理如果科学能达到的话,佛就不要出世,去研究科学好了。为什么呢?科学的依据是实验,实验的工具是以五官眼、耳、鼻、舌、身,以眼睛观察的、耳朵听到的作最初的一个依据。现在我们去考察,眼、耳、鼻、舌、身这个感官根本就有缺陷。第一,也是最大的缺陷,他有执着,认为一切法都有实体的,一切凡夫都免不了。佛以下的圣者要入定才能进入空性,没有入定时还是在有之中;只有佛,入定出定都一切法空,有自在。最大的一个缺陷是执实,本来是缘起如幻的,无明把它执为实在有的东西。第二,工具有局限性。眼睛对光波只能看到紫内红内这一段,超出这个波段的光,你就看不到;耳朵也是只能对声波中间某些频率能听到;鼻子、舌头一样都有局限性。这是人的业报的局限性,鬼能看到的,我们就看不到。有些气功师会有一点天眼、他心乃至宿命通,而普通人却一点都没有。鬼道有情看到的比人超过一点,是不是完整呢?也有局限性。只有佛才没有局限性。真正要讲宇宙真理的,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个人,即使等觉菩萨还有一分无明没有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waltergao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为什么水轮不流散?——(1)业力--智敏上师的讲记--凤凰网博客
本博客内容主要是节选上师的讲课记录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为什么水轮不流散?——(1)业力
问:如何水轮,不傍流散?答:有余师说,一切有情业力所持,令不流散。如所饮食未熟变时,终不流移堕于熟藏。“问:如何水轮,不傍流散?”这个问题也是科学界的问题了,我们说水是要流的了,你水轮在风轮上,它怎么不四边流开去呢?它怎么会得凝聚在一起呢?答有余师,这有几个解释。“有余师说,一切有情业力所持,令不流散,如所饮食未熟变时,终不流移堕于熟藏。”有些论师这么说,一切有情的业力所持,业力所感呢,它这个水就不会流散。打个比喻,我们吃的饮食,没有变熟的时候,还在消化的时候,不会流到熟藏去,就是不会流到大肠上去的。熟藏就是饮食消化完了,要排泄了,那就出来了。你还没有消化之前,没有消化完之前呢,它不会流出来的。我们的肠子不是通的吗?你怎么可能吃下去,下边就出来了?那就白吃饮食了,吃下去又出来了,没有消化,没有营养了。你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好几个小时,里边营养的东西吸收完了,那些渣子就排在熟藏里边,然后排泄出去。不是马上就流出去的。那么一切有情业力所持,可以使这个水不到处流散。根据我们现在的物理学呢,也就是地心吸力嘛,它可以把四边的水都吸住,吸力所以使它不会流。但是这个吸力哪里来的?就是业力的关系。本来这个地,怎么有力量,可以把这个水吸住呢?我们地球是五大洲,还有五个洋了,这个水的面积比陆地要多得多,地球这么在滚,又是自转,又是公转,不断的翻身,这个水怎么不流出去呢?那就是吸住了,根本不会流出去,这是业力的关系。(节选敏公上师《俱舍论颂疏讲记-世间品第三》总第六十二讲)《俱舍论颂疏讲记-世间品第三》博客链接 想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抱歉,博主已关闭评论!
1927年生于苏州市,后随父母到杭州、上海市。1954年于五台山依上清下定上师披剃,依止当代高僧上能下海上师座下学修十三载,深得海公上师显密修行之心要。1992年兴办三门多宝讲寺。1995年,大吉上师授于敏公以上师位。1999年创办上虞多宝讲寺。至今讲授经论20余部,文集正在陆续出版中。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佛教不科学吗?--智敏上师的讲记--凤凰网博客
本博客内容主要是节选上师的讲课记录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佛教不科学吗?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一分别世间品第三之四甲二 & 明器世间从此大文第二,明器世间。前面的八、九、十,三卷呢,是讲的有情世界,这里开始呢,是讲器世间。器世间,就是讲我们的世界如何形成的了,里边的一些,四大洲啊,八小洲,还有地狱的情况了,饿鬼的,他们里边的一些寿量了,身量了等等,各式各样的,那么最后是三大灾了,这是世间上的一些地理知识,天文知识。这个里边,我们说不一定跟现在的科学符合,我们也不要勉强去跟这个现在的科学相符合,为什么呢?这是以前佛说的话,佛说的话,科学不一定能够证明到。很多的科学,十九世纪的科学,二十世纪推翻了,那么二十世纪的科学,二十一世纪不一定能成立。所以说科学是不断地在发展,不断地改进,你现在符合了,将来改变掉了,你说科学错了,可以,佛所说的话也错了,不见得,所以说你不要硬配。我以前因为比较有空了,《香港佛教》了,《内明》了,经常还看一看,里边有人写了一篇文章,说佛说的四个缘(就是我们学过的六因四缘五果了),四个缘正好配上我们这个宇宙间的那四个场,什么力,磁场,什么场。这个东西我想就有点硬配的,四个缘明明是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还有这个增上缘,它意义很确定的。用这个物理学四个场来配,已经能够勉强了,尤其是这个四个场,如果以后又发现第五个场出来了,那你四个缘不是要加一个缘吗?这些硬配的话,实在是不可以,大可不必。本来看上去是很生硬,这个科学的四个场又不是天经地义的,一定就是四个,没有了,还有的,以后你又发现一个,你怎么说呢?还有空间,三度空间,四度空间,这个东西,不断地在发展下去,你一定要把现在的科学水平来衡量佛教,这个也是多余的。但是我们也不反对,佛教里边很多东西,现在科学已经证明的,也有不少,但是不一定说全部证明了,所以说不要完全去配合。还有我在四川的时候,有一些气功师,他们很好,也是想弘扬佛教,他们说要用科学来弘扬佛教的,将来把科学跟佛教证明得完全一模一样,最后把科学学透了,佛也成了。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妄想,科学怎么会对佛教一模一样呢?科学里边,它的最基层的依据是五官观察的现象,我们说五官,靠眼耳鼻舌身的接触到我们的外部的世界,然后从这个里边,一些实际的经验,把它总结起来,合成一个一个规律。从这个规律又推延出来,那些看不到的,摸不到的,有那些事情也可以推测出来。这个最基础的,靠我们人五官,但是我们五官就是靠不住的,所以说你一个科学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第一个,五官的观察世界,是带自性的,你看到桌子,就是桌子,凳子就是凳子,山就是山,都是实实在在有的,而真正的一切客观的事情是空性的,都是如幻显现的,这一个已经不可靠了。我们说个很浅的例子,把一个筷子摆在玻璃茶杯里边,你眼睛看到的就是弯的,不直的,但你手摸一下,却是直直的,没有断掉,这个就是五官观察靠不住。起大风的时候,看见月亮在云朵里边很快的在跑,实际上月亮跑不跑?月亮没有跑,云在跑。我们这些学过物理学的,或者是懂一点航海知识的人,他就知道,两个船在海上航的时候,看看就要碰到了,实际碰不到。有的时候,看上去不会碰的,就是会碰到。因为两个都在走,看的方向就不一样了,看过去这个样子,他过来,你过去,并不是照眼睛看的方向就是准确的,因为都在动,所以这个方向是一定要靠自己仪器测量出来。这个方向开过去要碰头的,那个方向不会碰的,你这个东西,你靠眼睛观察不行的。所以说我们的五官观察东西不可靠,这个我记得沈家桢也发挥了很多。整个宇宙间的光波,我们能看到的是从紫外光线到红外线,中间这么一段,是我们眼睛能观察到的。紫外线以外,红外线以内的,这些光波再多,我们毫无所知,根本眼睛看不到,那你观察有多少东西呢?整个宇宙那么多光波,你只看到一点点,你说把这个整个一点点,就可以概括全部的宇宙的光的现象了?那都是靠不住的。耳朵也同样,声波,最高的频率的,听不到的,最低的频率的也听不到的,只有中间那么一段能听到。你说你靠这耳朵,你可以把宇宙一切观察到了,也靠不住。那手碰到的,更不要说了,你碰到有多少东西?整个宇宙,你哪里碰得完呢?那你观察宇宙的现象靠科学,实际上能够得到真正的结论也是不可能。再说你科学研究透了就成佛了,更是笑话,佛教要断烦恼的,你科学家哪个断烦恼的了?科学家,他可以发明很多东西,脾气大的不得了,佛教却不行的。所以说要想以科学来证明佛教,本身就不一定靠得住的,因为观察的器官不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观察的现象都是带了偏见的,有毛病的。等于说我们的显微镜,或者是这个仪器,本身都是带了病的,不准确的,准确的东西怎么量得出呢?再加上一切都是空性的,你看了都是实在有。科学又不断烦恼的,又不证空性的,即使你科学研究得最高峰了,二十世纪,五十世纪的科学了,不见得跟佛教一模一样。你说五十世纪的科学家,跟佛的距离差得不晓得有多远,这个以科学来成佛是不可能的一个结论。这些妄想呢,现在也确实是很普遍的,提这些说一下。(节选敏公上师《俱舍论颂疏讲记-世间品第三》总第六十二讲)《俱舍论颂疏讲记-世间品第三》博客链接 想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抱歉,博主已关闭评论!
1927年生于苏州市,后随父母到杭州、上海市。1954年于五台山依上清下定上师披剃,依止当代高僧上能下海上师座下学修十三载,深得海公上师显密修行之心要。1992年兴办三门多宝讲寺。1995年,大吉上师授于敏公以上师位。1999年创办上虞多宝讲寺。至今讲授经论20余部,文集正在陆续出版中。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无漏慧为什么叫对法?--智敏上师的讲记--凤凰网博客
本博客内容主要是节选上师的讲课记录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无漏慧为什么叫对法?
昨天我们讲到对法藏的第一个颂,还没讲。讨论的中间,有人提了几个问题。我们先把问题回答一下,再接下去讲。
第一个问题,“此无漏慧,名对法者,法之对故,名为对法”。这个是在我们讲的“略释品题”里边。这无漏慧为什么叫对法?我们说无漏法是对,为什么叫对法?我们说它是对的什么?对的是四谛、涅盘。四谛、涅盘都是法,它是“法之对故”,它是那个法的能对,依主释,叫对法。这是解释无漏法为什么叫对法。
我们也可以说,因为这里法是特别的指涅盘(胜义法),跟法相法;如果说一切法都是法的话,无漏慧本身也是个法,对就是法,持业释也可以。不过这里因为法是特别指的胜义法、法相法,这是所对,无漏慧是能对,无漏慧对的是四谛跟涅盘。是四谛、涅盘的能对,“法之对故”,所以说叫对法。这是讲无漏慧为什么叫对法,这是依主释。
他说两个意见。第一个,能对的是对向、对观,所对的是四谛、涅盘,这个没有什么问题。能对的是慧,体是慧,这个慧的作用,对向涅盘,对观四谛,这个是没有问题。
所对的四谛、涅盘是法,能对的是慧,为什么叫对法?“法之对故”,为四谛涅盘的能对,叫对法。这个好像是没有什么矛盾。第二个,无漏慧是能对,所对的四谛法。两个是一样的。
你们辩论了半天,我看辩来辩去一样,辩啥东西呢,没有什么可辩的。这两个问题是同样性质的,没什么分歧嘛。问题就是,为什么叫“法之对故”,这个你们把它搞清楚就行了。
因为它所对的是四谛、涅盘,这是一定的对象,不能乱对的;是四谛涅盘的能对,所以叫对法,这是依主释。依了四谛涅盘安的名字,叫对法。
(节选敏公上师《俱舍论颂疏讲记-分别界品第一》总第八讲)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1927年生于苏州市,后随父母到杭州、上海市。1954年于五台山依上清下定上师披剃,依止当代高僧上能下海上师座下学修十三载,深得海公上师显密修行之心要。1992年兴办三门多宝讲寺。1995年,大吉上师授于敏公以上师位。1999年创办上虞多宝讲寺。至今讲授经论20余部,文集正在陆续出版中。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识佛教 净空法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