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所在部队部队是那年出国的?

当前位置: >
学雷锋,关键时刻做出好样子
发布时间: 15:24:51 | 来源:新华网 |
  【主持人】:自日毛泽东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雷锋在亿万人民群众心中始终是一个光辉的榜样。雷锋精神作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深深地融入时代精神之中,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先进文化的象征。雷锋班50多年来随着部队4次营区换防7次大小的变迁,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雷锋的班长薛三元、雷锋班第四任班长曲建文,雷锋班第十一任班长宋若波以及雷锋班第十八任班长赵宏光,请他们来谈一谈在部队营区换防、精简整编的过程中是怎样服从需要,顾全大局的,在各种考验面前是如何学雷锋作好雷锋传人的,以及对雷锋精神和雷锋文化的传承有哪些经验和思考。欢迎四位老班长。  【薛三元】: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雷锋生前的班长薛三元。  【曲建文】:大家好,我是雷锋班第四任班长曲建文。  【宋若波】:网友们好,我是雷锋班第十一任班长宋若波。  【赵宏光】: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雷锋班第十八任班长赵宏光。  【主持人】:再次欢迎四位老班长。今天见到您四位,我相信所有的网友跟我现在的心情是一样的,特别的激动也特别高兴。薛班长您是雷锋新兵连的老班长,刚才您还说了您就是雷锋的班长,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回忆一下当时真实的雷锋是什么样的?  【薛三元】:雷锋同志在我的印象当中,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他在部队平时训练当中和技术训练当中吃了不少苦。因为他个儿小、体质弱、臂力差,投弹、射击都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汽车驾驶,他个儿矮,在开车的时候后面都垫个大方木,用半个屁股坐在坐垫上开车。但是有多少困难他都一一克服,这是雷锋给我的第一个印象。  第二个印象就是雷锋同志善于学习,有一种钉子精神。雷锋同志无论是学毛主席著作还是钻研技术都非常用心,他总结了一句话是: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汽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主持人】:今天薛班长带来了好多张照片,给我们网友讲讲照片后面的故事好吗?  【薛三元】:雷锋的故事很多,我就讲两个我亲身经历的吧。雷锋同志1966年参加中央军区首届体操比赛。当时我和雷锋都去了,我们一起到了丹东九连城集训。在训练过程当中,因为我们只是爱好体育,对体操、吊环、木马一点不熟悉,就进行单项训练。雷锋同志练习双杠、我练习单杠。雷锋同志不是爱照相么,那年比赛雷锋得了一个三级运动员的称号,1960年那时候的,他照了一张相片留作纪念,照片上面都有记载。  【主持人】:这个小伙真精神,用咱们现在的话讲小鲜肉,体魄非常的好。  【薛三元】:这个大合影,是我们两个兄弟部队汽车排会面,里面都是干部,唯独雷锋是战士,为什么呢?因为当时雷锋就是沈阳军区的先进典型,所以在干部合照的时候特意把他请来,这个就是雷锋同志。最中间的。  【主持人】:谢谢薛班长,通过薛班长的介绍,咱们对雷锋又有了更新的认识,感觉更亲切了。雷锋班成立以来,营地经历了7次大小的变迁,请薛班长给我们讲一讲,当时新兵连的营房建设情况以及我们战士入住后当时的训练情景是什么样子?  【薛三元】:雷锋入伍没多久,我们部队就开到抚顺进行国防施工。当时在抚顺的营房是简易房,我们四个排住一个大通房里,四排上下铺、高低床,中间取暖是火墙,所以当时的条件是比较艰苦的。  后来回营口之后,我们的营房就是过去那种老平房,从南到北一共是八列,整个团住在里面,那个营房也是比较差的,不像现在部队的营房,我看了以后没得比,天上地下。  【主持人】:1985年您正好赶上了国家军队精简整编百万裁军,当时您在部队已经服役了28年,离开部队的时候内心怀着什么样的情感呢?  【薛三元】:我17岁当兵,45岁转业,在雷锋团干了26年,把我从一个孤儿培养成了干部,转业名单下来以后从心里来讲确实不好受,毕竟整个青春年华都献给部队了。但是考虑到全局和大局,再说我已经45岁了,没有什么进步空间,所以也就下来了。我是雷锋的战友,雷锋的班长、排长,当时这么一想也就安心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当时拿了三千多块钱的安家费就到地方了。  当时也是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的,首先要从国家全局考虑吧,因为我是雷锋战友,我就想雷锋如果遇到这个问题会怎么做呢?我想他肯定服从组织安排,现在不是正在裁军嘛,我想肯定有些同志和我当时一样彷徨,说实在的,这需要正确理解,得服从祖国的大局。  【主持人】:您离开部队到了地方企业工作,在地方的时候您又是怎样亲身力行传承雷锋精神的?  【薛三元】:我是1986年到的单位,直到1988年大家通过《雷锋班长在沈阳》这个报道才认识我,我觉得作为雷锋的战友主要要干好本职工作。转业后在那个厂15年,几乎年年都是先进党员。  【主持人】:您用努力工作去践行了雷锋精神。  【薛三元】:对,我在的部门在单位都是先进集体,我认为主要在行动上。  【主持人】:再次感谢薛班长。我们再来听一听曲班长的故事,您是雷锋班第四任班长,您当班长时雷锋班营房居住的情况和薛班长讲的有什么同呢?  【曲建文】:我1963年参军入伍,当时部队的营房是比较简陋的,都是普通的红瓦房。我们住在两栋红瓦房里,一栋住人,一栋是雷锋纪念馆。我记得雷锋班的战士都睡的通铺,每一个床宽都是80都是互相挨着睡。班长住在第一个铺位,副班长住在最后一个铺位。  当时比较艰苦但不是最苦的时候,雷锋在的时候粮食都是定量的,到我当兵的时候基本上就能吃饱了。  【主持人】:我知道您在1971年的时候曾经出国执行任务,给我们讲一讲那时候的经历好吗?  【曲建文】:这个话讲起来就比较长了。1971年到1973年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喊着口号履行国际主义义务,都说“雷锋叔叔出国”实际上雷锋没有出国,是雷锋精神走出了国门。我们出国前曾经很正式的讨论过如何把雷锋精神传承到国外去。后来都认为到了老挝一样可以发扬雷锋精神。  【主持人】:那您在国外期间是怎么传承雷锋精神的呢?  【曲建文】:一是要作好本职工作,要解决好不怕苦、不怕死的问题。面临的一是吃苦,我们运输连是负责向前线工地运送物资的,到了雨季道路很滑,车不能开了怎么办?那些物资都是战士抗到前线的。当时因为表现得很突出,还为连队立了功。  第二就是搞好群众关系,经常深入到当地的老百姓家中做好事,当时雷锋班的班长叫张思荣,他经常带着雷锋班去当地寨子作好事。有时候也到当地的学校,给孩子们宣传雷锋,他们也是很受感动的。  【主持人】:那您后来也从班长一步步成长为团副政委,有机会看到其他的继任雷锋班长。在您的眼中,您觉得后几任雷锋班班长他们身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曲建文】:我在雷锋连当了7年半指导员,我这期间有5任雷锋班长都是和我并肩战斗的。像第五任雷锋班长杨东顺和我是同期入伍的战友。之后的第六任、七任、八任、九任、十任这五任都是我当指导员期间在一块战斗的。能当上雷锋班的班长,在我的印象里首先得爱学习,老班长有钉子精神,我就觉得继任的雷锋班班长得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第二就是当时还讲出身、家庭,家庭条件好,对当忠诚,对学雷锋有感情。完全各项工作和各项任务都是很突出的。  说雷锋班班长是“百里挑一”一点都不夸张。雷锋班班长一定是一个专业技术强、爱学习,对雷锋有感情、处处发扬雷锋精神的同志。  【主持人】:您是在1983年转业的,那么您是在国家什么政策背景下转业的?转业之后又是如何传承雷锋精神的呢?  【曲建文】:我是在百万大裁军的这个背景下转业的。百万大裁军一共分四批转业,我是第四批。当时我担任另一个团的副政委,在自己的职位上干的很顺手,而且有些小道消息说雷锋团出来的人很有发展。就在工作和生活都蒸蒸日上的时候,中央军委的命令到了,我所在的团全部裁掉。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从当新兵开始就说的,都当上副政委了应该有这种觉悟,二话没说就转业了。  【主持人】:转业之后到新单位的工作做得怎么样?是不是也在一直身体力行地践行雷锋精神?  【曲建文】:好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不知道有个雷锋班班长在这里,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媒体组织了一个活动,报道了历任雷锋班班长,这个时候枣庄当地才知道原来身边还有个雷锋班班长。  我转业后第一站到了枣庄市建筑工程公司,当时企业的形势是比较好的。但是学雷锋这件事很少有人提了,我去了之后觉得自己作为雷锋班出来的人,必须高举学习雷锋的这面旗帜。每年3月5日我就领着共青团员上街进行便民服务,每星期六上工地参加义务劳动等等,都在弘扬宣传雷锋精神。  【主持人】:那您当时是不是也给很多年轻的孩子们、学校里的同学们来宣传雷锋精神?  【曲建文】:我退休之前基本上没休息日,当时到学校给学生们做了很多报告。2000年的时候,我和枣庄市共青团携手发起了一个枣庄市百万青少年同雷锋一起进入新世纪的活动,在枣庄市光明广场召开了万人大会,我在这个大会上向全市发出了学雷锋的倡议书,枣庄市的领导们都参加了那次动员。  从那以后,我自己做了32块展板,把雷锋的200多张照片和枣庄学雷锋的情况汇总成七个部分,然后带着展板和倡议书开始在山东省内进行宣传。山东大多数的大学我都去进行宣传了,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那期间我做了一千多场报告,听众有近百万人。  【主持人】:退休后一直在宣传进行雷锋的宣传?  【曲建文】:对,60岁退休以后,我在民政部门的建议下成立了枣庄市雷锋精神研究工作委员会来推动学习雷锋精神。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是13年,我靠自己的工资干了13年。现在能够看出效果了,在枣庄,特别是在教育这一块,雷锋精神确实占领了这块阵地。  【主持人】:谢谢曲班长,您进入雷锋班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践行雷锋精神。  【曲建文】:对,我今年74岁,从21岁学雷锋精神到现在都没有断过。  【主持人】:好,再次感谢您。我们再来听听宋班长的故事,您是雷锋班的第十一任班长,那请您给我们讲一讲您当班长的一些情况。  【宋若波】:我是1976年12月份入伍的,那一天我们坐火车到部队驻地,之前我不知道那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在有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团里面的领导在那儿讲:“欢迎今年的新兵来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那个时候我的心情非常的激动,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一下子就来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特别高兴。  当时吉林省有一个集安县,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山清水秀的地方,号称吉林的“小江南”。我们住在那里,都是干打垒的房子,房子很破旧。  在这期间,雷锋班学雷锋有几件让我记忆犹新的事情。一件是我们参加团里面援助地方修公路,当时县城的公路很差,我们团是工程兵团有大型机械,修了一条几公里的路。每天很早,全团官兵义务的去修路,所以得到了整个集安人民的热烈欢迎,说“这就是雷锋团”,影响很好。  在我当班长期间,雷锋班在集安市有几个学雷锋的实践平台,一个是在朝鲜族中学,我们在那里派驻了辅导员,每个星期利用一定的时间都去给学生畅谈雷锋精神。第二个是一家五保户,他家很困难,我们有专人负责去帮助五保户做一些事情。第三,集安有一个烈士陵园,安葬的是抗美援朝时的烈士,那里也是我们践行雷锋精神的一个平台。通过这几个平台的实践,雷锋精神给集安人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件我记得非常清楚的事情,1979年我当雷锋班长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学技术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说光学雷锋红的一面,实际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误解,雷锋是又红又专的一种典型。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去视察的时候,他还解释了什么是红,什么是专,我记得他讲的是红就是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专就是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句话就解释的非常清晰了。  后来恢复末了雷锋班在1964年进京大比武的科目,有高速通过狭窄路面、过塄坎障碍(音)、转直角弯、通过轨道桥等等13个科目。雷锋班第三任班长于泉洋参加了1964年比武,他当时是我们副团长,天天来监督和指导我们的训练。经过刻苦的训练,沈阳军区的专家组鉴定,说我们当时雷锋班在这13个科目上的训练水平已经达到了1964年的水平。  【主持人】:您还记得当时雷锋班营房入住的情况吗?  【宋若波】:我记得是阳光很好的几栋平房,距离都有10多米的,但是房子质量很差。两年左右就要翻盖一次,翻盖的时候把房梁用木头支起来,然后把四面墙拆了,重新弄。那个房子冬天不保暖,夏天又很热,睡的是通铺,8、9个人。质量不好的通铺,一个人翻身,大家都会醒了,条件不是很好。  【主持人】:从原来老式的水泥平房到集安的干打垒房,您作为班长是怎么认识营房变化的意义,可能不只是一个房子的变化。  【宋若波】:因为我亲身经历了部队的几次大型的整编,1982年我已经当排长了,百万大裁军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当时我参加了沈阳军区工程兵的一个会,沈阳军区工程兵主任在会上宣布沈阳军区工程兵撤销。因为那个时候我年轻,没有考虑到自己切身利益。后来到了2003年,又一次30万裁军,加上这次30万裁军,我觉得整编是大势所趋,几次变革对军队来讲都是战斗力的检验。  【主持人】:您现在还能再回忆起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雷锋班战士是怎么发扬雷锋精神的?有哪些具体的事例?  【宋若波】:几十年过去了,学雷锋的基本做法和理念没有变。过去我们有一个口号“你吹你的冷风,我学我的雷锋”。现在也有很多人有疑惑还需要学雷锋吗?我认为这个话题已经不用提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几代领导人都对学雷锋活动寄予了厚望,给学雷锋活动指明了方向。  我当班长那个时候,我们有一个基本做法和一些创新的做法。比如基本做法就是“一把菜刀去帮厨”、“一把扫帚去扫地”,助人为乐,这些传统的东西不能丢。世界在发展,学雷锋也要不断的创新,从小事做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有一次我在北京作报告,有一个听众,他认为不可能有雷锋这种人,人人为己,其实不是这样的。咱们想想,我们每一个人活着仅仅是为自己吗?我曾经有幸和季羡林老先生交流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学雷锋的好人,我当时问季老先生,您认为什么是好人?他说我认为好人就是遇到事情以后能够替别人多想一点,那就是好人。当时季老师的话我记的特别清楚。雷锋境界就更高,雷锋想我活着就是为别人的生活更美好。我们那个时候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向雷锋老班长学习的。  曾经我对雷锋精神理解的不完全,我记得是1978年清明节我们团从集安到抚顺给雷锋扫墓,我们班推荐我去,我特意找了一个带补丁的裤子穿起来的,被副团长问起来我还理直气壮地说学雷锋艰苦奋斗。副团长坚持让我换了衣服,后来他在火车上给我解释,为什么呢?军人还是要有军人风纪和形象的问题,不是没有好衣服。那个时候学雷锋就是很朴实,但是在新的条件下,把雷锋精神怎么发扬光大,就要创新雷锋精神。  【主持人】:创新雷锋精神,这是我今天一个比较新的认识。到了1980年底,您的任期将满之时,又遇到一个跟前十任班长都不一样的新考验,就是这一年开始将不从士兵中直接提干,而是提干必须要考学,这是面对政策改变之后的去留问题,您当时是怎么做的?  【宋若波】:这件事对我也是一个考验,对雷锋班也是一个考验。我记得当时我们团的政委亲自找我谈了一次话,问我有什么想法。我说如果部队不需要我了,我就转业吧。后来他说你已经四年没有回家了,我作为团政委放你一次春节假。回家之后把这个事情跟我父亲汇报了,他说部队既然改革了,我们就回家找工作。那个时候年龄小,思想上的波动不是很大,但是也很遗憾。我记得还有三天过年,我们团政治处来了一封电报写着“速回复习考学”。我跟父亲商量怎么办,父亲说你要服从命令回去,我坐火车就回去了。大概复习了两个多月参加考试,就通过了当年大连陆军学院的录取分数线,深造了两年,毕业之后就提了排长。  【主持人】:之后您又经过工程兵指挥学院和国防大学两所院校的深造,2007年初从东北到大西南,成为了重庆通信学院的政委,这一段期间您又用什么标准来学习雷锋?  【宋若波】:2006年底,我从大东北到了大西南,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感觉就像出国一样,说话听不懂,饮食也完全不一样,东北吃炖菜,那里吃麻辣。当时压力是很大的,这个时候我已经是领导干部,跟过去学雷锋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个时候我是正师职干部,我想的最多的还是领导干部应该带头学雷锋。就像一个家庭,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你自身做得好你的孩子就成长得好。一个单位也是一样,领导走在前面做得好,部队都会向你看齐。我在重庆通讯学院党委班子里面也喊了一句口号“我向雷锋看齐,大家向我看齐”,包括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我在那里当了8年多的政委,家属没有随军,我的全部精力就都投入到了工作上。在那期间我们建立了雷锋队、雷锋箴言墙报,还建立了雷锋院,这就成为了我们全院搞雷锋教育的一个基地。现在看来在重庆通信学院学雷锋的氛围非常好,很多新闻媒体都曾报道过。我觉得领导干部带头学雷锋,这个单位的风气就会正。  【主持人】:谢谢宋班长。听完前三位班长的故事,最后听听赵班长的故事。赵班长是雷锋班第十八任班长,您有没有听您的老班长提起在那个时候雷锋班入住营房的情况,您入住当时又是什么情况?  【赵宏光】:营区变化我想更多体现的是部队的变化。营房建设刚才几位老班长已经讲了,部队的生活是艰苦的。无论是老班长们所说的“东北小江南”集安啊,还是我即将给大家介绍的“世外桃源”,这些营房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传承和脉络。  我入伍的时候是1987年,我们这支部队移防到抚顺一个山沟里面。为什么叫“世外桃源”,离驻地最近的村子街里面都是草房,我们部队营区都是楼房,和当地的民情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我当兵的时候条件要比集安好得多,但是环境也是非常艰苦的。  【主持人】:您那个时候雷锋班营房建设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赵宏光】:我们住在小平房里,我们班在平房的最西头,都是上下铺。虽然条件很简陋,但是我们班的氛围很好。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每次回味都感觉到一种幸福。  【主持人】:那次营房变迁当中,雷锋班战士是如何发扬雷锋精神的?通过几个小事例给大家回忆一下。  【赵宏光】:雷锋精神在我们班扎根非常深,每个人的一生都受到雷锋精神的影响,尽管我们没有看到过雷锋,但是通过历任老班长他们的语言传承,我们努力的继承雷锋精神。其实在传承的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不像网友想的那样,我们都很亮丽,都很光鲜,实际也不是这样的,我们有很大的压力。  举个例子,1989年之后,我们接待的任务就成倍的增加,来了很多大学生来参观,他们提出了一些比较苛刻的要求,比如让我们用英文录磁带。那个时候的设备、技术包括个人的能力都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我们想让雷锋班以完美的面容展现在大家面前。压力产生动力,我们学习了很多技能。  另外,我们在社交活动上也会有压力。那个时期最流行的就是跳交际舞,他们来了之后都要请雷锋班的同志上台跳舞,但是我们根本就不会跳。我当班长时为还和战友们讨论过学习交际舞的事情,连里有些同志不理解,认为跳舞的风气不好。我们在思想碰撞之后感觉到时代在发展学,雷锋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打破固有、保守的思想。后来团里的领导也表示雷锋班的同志应该锻炼自己,要多才多艺。这些事对于雷锋班的成长,包括班里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就是苦恼和烦恼。有些时候你帮别人是快乐,也幸福,但是帮不好的时候就是苦恼,特别是被别人误解的时候。我进班的时候流传下来的传统就是“一把推子去理发,一把菜刀去帮厨,一把扫帚去扫地”。在我进班的时候又发展了,要学修表了。  修表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到为别人服务的时候就麻烦了。当时信心满满的学了这门技术,但是在真正修理的时候就麻烦了。  【宋若波】:他修表遇到的苦恼是什么呢?人家修表的人到街上修表是要付费的,找他修表是不给钱的,他把所有的军帖费搭进去还不够,有一次找我,问怎么办呢?后来从家里面要钱给大家修表。可是过来修表的人不考虑这一点,你学雷锋就要义务给我们修表,但是买表件的确是个大花费,后来我们正视这个问题,我可以出技术不收钱,但是换表件这个钱来修表的人要出。  【赵宏光】:确确实实,当时换一个表的摆游丝差不多要我一两个月的军帖费,我解决不了的技术还要坐几百里的车到市里面找百货大楼的师傅去请教。  【主持人】:这个苦恼听起来挺有趣的。您1995年6月的时候提干了,后来面对升职、转业等进退去留的问题,您是怎样看待又是怎样做的呢?  【赵宏光】:我们这一路走来,可以说是借着雷锋老班长的光,大家借着雷锋的名义把鲜花给了我们,人们都看这个鲜花,我们不能让它凋零。  在提干、提升等荣誉面前,我那时候是边学习边锻炼,边锻炼边学习。提干后怎么真正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我感觉到这既是一个历史课题也是一种责任,我这一路走来没有一环是敢于放松的,感觉能力不够就学,学完就用,用完就再学。面临转业问题,我没有回避,也没有怨气,因为学雷锋最主要的是关键时刻思想要过硬,服从安排就是听党的话;顾全大局,就是跟党走;哪里需要哪里去,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优质品质。  【主持人】:今天听完四位老班长的介绍我也是感慨良多。其实在这50多年来,雷锋班营地经历了7次大小的变化,这只是我们能够眼看着的变化,但是这个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也只能在生活当中一点一滴去体验。  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雷锋文化研究会与电视台共同策划的《雷锋班长们的故事》大型系列纪录片,也将在3月开机,现场4位雷锋班长也是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我们将在这个以26位雷锋班长的人生经历及与传承雷锋精神的故事为主题的52集系列纪录片中感受到更多的正能量。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我们将在以后的访谈中请更多的雷锋精神的传人和学雷锋的典型为大家讲身边的学雷锋故事,请广大网友关注。再次感谢四位老班长做客新华网,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再会。
来源:新华网
责编:宋志荣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电话:010-(新闻) (监督)| 投稿邮箱:网易新闻中心--275个“雷锋”将赴利维和 制作雷锋头像带出国门
您目前的位置:-->-->
275个“雷锋”将赴利维和 制作雷锋头像带出国门
16:31:19 来源:
  中新网2月22日电 21日上午,沈阳军区在雷锋生前所在团隆重举行赴利比里亚维和工程兵大队出征誓师大会,由该团官兵组成的这支维和部队将于近日出发前往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
  据辽沈晚报报道,出征誓师大会上,275名维和官兵庄严宣誓。具有光荣传统的“雷锋班”有3名战士参加此次维和行动,其中包括“雷锋班”第21任班长李桂臣。
  据了解,中国政府决定向利比里亚派遣550人的维和部队,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275人的工程兵大队全部由雷锋生前所在团官兵组成。
  赴利维和工程兵大队成立后上的第一堂政治教育课,就是对队员进行雷锋精神和团队精神再教育。
  赴利维和工程兵大队副大队长张岑楠说,为了把“雷锋”带出国门,让雷锋精神走向世界,特地制作了精美的雷锋头像,用来赠送给负责该队任务的联合国有关人员和利比里亚人民。一方面是为了增进友谊,让国际官员和国外民众认识雷锋并了解培育出这位伟大战士的英雄部队,另一方面是激励全体维和人员。
参与评论:
网易通行证:
您的发表的评论将在5分钟内被审核,请耐心等待
[] [] []
[] [] []
[] [] []
[] [] []
快速订阅网易新闻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最新部队学雷锋演讲稿范文3篇
最新部队学雷锋演讲稿范文3篇
学习啦【军人口才】 编辑:王燕
  演讲是一种现场演说活动,信息传递具有即时即地的特点。演讲稿作为演讲时的文字底稿,写作时必须考虑受众 听 讲的需要,在立意选材、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上具有情境性。以下学习啦小编整理了部队学雷锋演讲稿范文3篇,供你参考。
  部队学雷锋演讲稿篇1
  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今天是3月5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
  41年前的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一夜之间,雷锋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从此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7岁就失去父母,成了一个孤儿。解放后,他参了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部队里,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曾多次立功受奖。因公牺牲那年,他只有22岁。
  雷锋的故事千千万,雷锋的事迹说不完。一天,雷锋乘火车出差,在车上,他看到许多旅客没有座位,就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主动帮他们打扫车厢,拖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板;他还给旅客倒水,帮妇女抱孩子,帮老人找座位,帮下车的旅客拿行李。一些旅客看到他这样忙碌,就急忙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过来歇歇吧!&&我不累!&是啊!雷锋叔叔为了帮助别人,他只知道助人为乐,是永远也不知道累的。
  雷锋叔叔非常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穿了又穿,可雷锋却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元钱津贴,为全班战友购买了许多学习书籍。雷锋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还经常帮助战友,共同提高。1960年,辽宁省遭受特大水灾。雷锋悄悄的给受灾的战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钱。后来,他又把100元钱,以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名义捐给了灾区人民。
  有多少次,雷锋叔叔路过工地,就情不自禁地参加起那里的义务劳动;雷雨来临之际,雷锋又用自己的被子去盖水泥。
  雷锋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有力量。
  一块木板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因为它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发扬这种&钉子&精神。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青春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啊!雷锋,一个不朽的名字,你将永远是一盏不灭的灯,雷锋,你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同学们,让我们在美丽的三月一起弘扬雷锋精神精神吧!
  部队学雷锋演讲稿篇2
  现在,有人说: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我看四月份雷锋也不能走,要让雷锋精神永驱人间。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一样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段名言许多人都能耳熟能详,读到它,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一个人;想起他,我们就会被一种精神深深地感染。
  日,从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传出一声男孩的啼哭----雷锋出生了。然而,不到7岁,雷锋就成了一个孤儿。
  1950年,在乡政府的关怀和资助下,不幸的雷锋幸运地得到了免费读书的机会。读书期间,他乐于助人,时时刻刻奉献着自己的爱心。1956年,雷锋从荷叶坝小学毕业,执意要留在农村的他当上了乡政府的一名通信员。1958年至1959年间,雷锋先后在困山湖农场当拖拉机手,在鞍钢做推土机手,在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建工作&&雷锋勤奋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和和赞赏,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工作标兵&、&红旗手&、&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雷锋拥有一颗滚烫的爱心。有一次,他坐车出差。火车上,他主动帮助列车员扫地、擦桌子,为旅客倒水,让座位,忙得不亦乐乎。换车时,一位山东大嫂不小心把车票和钱都丢了,雷锋看见后,毅然用自己的津贴费为大嫂补了车票,并送她上了车。大嫂含着热泪问:&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部队的?&雷锋自豪地说:&我叫解放军,住在中国。&
  日,雷锋在指挥战友倒车时,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杆砸在头部,造成颅骨操作,导致脑机能障碍,永远地昏过去了,年仅22岁&&
  1963年1月,雷锋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雷锋班&,他个人被追认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日,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以这位祖国的好儿子为榜样。
  现在不止中国在学雷锋,许多外国人都在学雷锋。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雷锋精神已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可能一些外国人不知xx,但不少人却知道雷锋。
  雷锋把自己的韶光年华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福。几十年来,雷锋高尚的信念、理想、道德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上传承。雷锋,这个闪烁着无限光辉的名字,好似一座丰碑,镌刻在我们的心底。在又一个&雷锋月&到来之际,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吧!
  部队学雷锋演讲稿篇3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关于学雷锋的题目是:《让雷锋精神闪耀阳光》。
  今年的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2周年纪念日。3月是我们学习雷锋的传统月。几十年过去了,在雷锋精神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代的青少年努力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雷锋这个名字是家喻户晓的,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应该以自己的切实行动来体现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志存高远,胸怀宽广,树立远大理想。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紧跟时代步伐,发奋学习,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以实际行动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
  学习雷锋,发扬雷锋精神,争当新时代的小雷锋。同学们,根据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我们把&学雷锋见行动,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热爱家庭,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作为三月的主旋律。
  文明之星、卫生之星人人争,大家都来保持校园里的清洁,不随便乱扔纸屑纸团,见到地上有垃圾,请你弯弯腰,捡一捡,卫生之星一定是非你莫属了。
  战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倡导文明新风尚,促进阳光校园建设,幸福**建设,让雷锋精神闪耀阳光校园!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最新部队学雷锋演讲稿范文3篇]相关的文章
【军人口才】图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锋出国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