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体育馆不赚钱老上海打捞局赔本打捞怎么办

公益开放不再赔本赚吆喝|健身|体育场馆_凤凰资讯
公益开放不再赔本赚吆喝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邹亚鸣介绍,由于我省新建的县市体育场馆座位数达不到国家补贴要求,但这些场馆又常年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为了鼓励这些体育场馆继续向社会公益开放,我省对享受补贴的体育场馆的规模做了调整,具体为座位数10000以上的体育场,座位数2000以上的体育馆和跳水游泳馆,并在甲乙丙三档的基础上增加了丁类体育场馆。省级财政根据省级场馆和非省级场馆分别给予60%和30%的补助,丁类场馆补助金额标准由我省自行制定。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跳水馆的补助金额标准分别为100万元、80万元和100万元,省级财政按照省级场馆和非省级场
原标题:公益开放不再赔本赚吆喝“每年省里补贴100多万元,再加上中央财政近100万元的补贴,一年的补贴就有200多万元了。”9月初我省出台的一项政策,让江阴市体育中心主任李俊伟非常高兴,“补贴不仅能缓解体育馆的运营压力,而且能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个让江阴体育中心受益的政策就是《江苏省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江阴体育中心室外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常年免费向市民开放,这些免费场馆的开放成本都要靠体育中心自身来消化。李俊伟说,“如今有了这笔补贴,能及时对健身设施进行维护更换,适当时候还能增加公益服务项目。”一年8000万,公益开放有了补贴省体育局经济处处长邹亚鸣介绍,去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和财政部出台了《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我省的相关政策是在这个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制定的,补助办法更为细致、范围也较广,预计每年将补贴8000多万元。记者了解到,国家补贴办法只对体育部门所属大型体育场馆进行资金补贴,按观众座位数分甲乙丙三档进行补贴。同时,根据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按照补贴标准的20%、50%、80%安排补贴资金。今年,我省80个大型体育场馆共获得2307万元的中央财政补贴。邹亚鸣介绍,由于我省新建的县市体育场馆座位数达不到国家补贴要求,但这些场馆又常年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为了鼓励这些体育场馆继续向社会公益开放,我省对享受补贴的体育场馆的规模做了调整,具体为座位数10000以上的体育场,座位数2000以上的体育馆和跳水游泳馆,并在甲乙丙三档的基础上增加了丁类体育场馆。省级财政根据省级场馆和非省级场馆分别给予60%和30%的补助,丁类场馆补助金额标准由我省自行制定。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跳水馆的补助金额标准分别为100万元、80万元和100万元,省级财政按照省级场馆和非省级场馆分别给予60%和50%的补助。补贴不好拿,须公示开放时间、项目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省的管理办法同时对补贴范围进行了调整,既包含体育部门所属体育场馆,也包括承担省级以上综合性运动会的国有大型体育场馆,而奥体中心是此项政策最大受益者。南京奥体中心并不隶属于体育部门,因而享受不到国家政策的补贴。而按照我省调整以后的管理办法,南京奥体中心将享受到国家标准60%的补贴,每年将有500多万元。省五台山体育中心也是此项政策的受益者。该中心主任顾雷锋介绍,由于五台山体育中心建设较早,体育场、游泳馆的座位数少,每年只能获得80多万元国家补贴,而省里补贴办法则可让五台山体育中心每年能获得200多万元的补贴。对于大型体育场馆来说,财政资金补贴缓解了运营压力,能让这些场馆更放手地推出免费低收费项目,而对于体育部门来说,补贴政策的出台也让老百姓参与到场馆开放的监督之中来。记者注意到,此项补贴的申报表上,要求详细列出全年开放天数,每周开放时间,节假日开放时间,是否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开放,免费举办公益性体育赛事活动数量等数据,并要求在体育场馆醒目的位置公示。邹亚鸣说,以往检查大型体育场馆有没有正常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往往要派出专门检查组,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也很难全面了解情况。“如今,我们要求接受补贴的大型体育场馆在醒目位置公示免费开放时间、内容、方式,只要老百姓到场馆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他们的投诉电话就打到体育部门来了,违规的场馆将被追回已下拨的补助资金,且5年内不能再接受补助,这一招让很多场馆不敢也不愿做‘假账’。”政策利好,期待细节更到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型体育场馆对免费低收费开放资金补贴政策都很欢迎,不过,一些经营状况不太好的游泳馆也有自己的顾虑。按照规定,接受补贴的大型体育场馆一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30天,这就意味着游泳馆必须冬天也正常开放。然而,冬天游泳池水温必须加热,而每天加热的成本高达近万元,一个冬天的成本就高达百万元,远远高于游泳馆获得的补贴。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游泳馆宁肯放弃补贴也不愿意在冬天开放。在采访中,一些体育场馆经营者建议,场馆开放规模能不能按实际开放的面积来计算,而不是座位数。一个县级体育中心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该中心游泳馆座位数只有2000多个,但常年向社会公益开放的面积甚至比一些更大的游泳馆还要大,但按政策只能享受最低类别补贴。他认为,政策的制定还可以更细化,更有利于推动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而不是简单的归类。本报记者 林华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088640
播放数:3434814
播放数:556984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全民健身日难觅免费体育馆 免费成本高场馆怕赔钱-中新网
全民健身日难觅免费体育馆 免费成本高场馆怕赔钱
  全民健身日工人体育场部分区域免费对外开放 (1 /1张)
  昨天是我国第五个全民健身日,根据国务院2009年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在这天向公众免费开放。但记者调查多家体育场馆后发现,仅有少量的体育场馆执行了免费开放的规定。
  北京体育局表示,由于大部分体育场馆都是自主经营,体育局不能强令开放,只能通过鼓励、倡导的方式号召其免费开放。
  《条例》实施5年来,公共体育设施的免费开放效果不够理想。对此,国家体育总局已将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上议程,拟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
  官方推荐免费名单 不见了
  去年的8月7日,为了推广全民健身日,市体育局曾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一份名单,介绍了37个对市民免费或优惠开放的场馆或项目,并提供了预约电话。然而,今年的官网上却毫无动静。
  为了了解场馆免费开放情况,记者致电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其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今年民众对此关注度较低,所以体育局没有统计免费的场馆名单,“你可以打电话到具体的场馆了解一下。”
  随后,记者拨打了包括月坛体育馆、东单体育中心、工人体育馆、奥体中心等在内的13家体育场馆的电话,仅有地坛体育馆、奥体中心的英东游泳馆以及工人体育场3家场馆声称可以免费,其中月坛体育馆的免费是限时的,免费时间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而工人体育场的免费是限区域的,仅在球门两侧的微型塑胶草场上。除此之外,其他场馆均表示没有免费活动,“没接到通知说要免费啊”。
  “全民健身日?没听说过”
  “我们这儿没有免费。”昨天下午,记者在月坛体育馆的售票处被告知,当天馆内没有免费项目开放,需缴纳场馆租用费用才可进场。
  “全民健身日不是所有场馆都要免费开放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一名售票员一脸茫然地说:“全民健身日?没听说过。”
  记者在场馆门口随机询问了十几位路人,均表示不知道当天是全民健身日,也不清楚有免费的场馆优惠政策。
  随后,记者又来到工人体育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找到了免费的场地――位于主场地两边、球门与跑道弧形线之间的微型人造塑胶球场。“这块场地从8月1日一直到9月都免费,但是最好提前预约。”当天场馆内有五六个人正在微型球场上踢球,工作人员表示,只要场地没有预约人员占用,就可以免费使用。
  “免费开放”成一纸空文?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务院2009年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在这天向公众免费开放。然而众多体育场馆忽视“条例”的规定,这引起了人们对于此项规定的讨论:难道免费开放成为一纸空文?
  “确实越来越难实施了。”对于《条例》遭遇的尴尬现状,市体育局法规宣传处的汪江涛坦言,实施难度有点大。
  他表示,目前大部分体育场馆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体育局没有权力命令场馆严格执行免费开放的要求,尽管《条例》本身具备强制性,但面对场馆不按照要求免费开放的情况,体育部门也没有办法,“他们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场馆维护、人工费、水电费等等都是需要成本的,我们不能强令其开放,只能以鼓励、引导和动员为主。”
  “免费开放”遭遇尴尬的四大原因
  为何在全民健身日这天,《全民健身条例》的“免费”条例会遭遇尴尬?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成本高”、“市民在工作日无法去享受‘免费’”、工序矛盾突出以及条例本身存在的缺陷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原因一
  “全民健身日”不是“全民休息日”
  有这个日子吗,而且一年就这么一天,有多大作用呢,还不如没有呢。”大学生小赵认为,全民健身日的活动似乎流于形式,“且锻炼身体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使有这个节日,也只能起到一个宣传督促的作用,真正要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还是要靠个人。”
  “关键是全民健身日未必是全民休息日,我怎么可能在上班的时候到场馆里打球?”一位上班族表示,她只可能在节假日的时候去充分锻炼,“这个全民健身日是不是可以放在周末呢?别固定死了。”
  原因二
  免费成本高 场馆怕赔钱
  “我们本身就是在做全民健身的场馆,各个场馆的收费也是经过北京物价局核定过的。如果市局要求我们免费,我们可以免费开放,大不了自己承担一天的损失呗。”朝阳体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小田(化名)告诉记者,免费开放一天需要场馆自己承担成本,作为自收自支的运营方,在没有强制性措施的情况下,大多数场馆都会打哈哈。“场馆运营、人力、水电这都是消耗,要是你,你愿意消耗么。”
  原因三
  供需矛盾突出 人多馆少压力大
  “根源其实来自于场馆资源与民众健身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活动指导处处长贺凤翔告诉记者,场馆资源的短缺是造成《条例》难以实施的最关键因素。
  据贺凤翔介绍,目前66%的体育场馆资源属于学校所有,另有超过20%的资源属于各类机构所有,而属于体育部门管理的资源不足10%。“这10%里还有一大部分是各专业队的训练场馆。”
  人多馆少的剪刀差效应,使得部分可以开放的场馆变得尤为紧俏,安全问题便随之而来。“场馆只有那么点,那么多人涌进去,抢场地、占位置什么的,很容易产生摩擦。”贺凤翔表示,安全问题也是许多场馆不敢完全免费开放的顾虑所在,不设限的免费开放很容易造成无序。“一个篮球场只能容下12个人,你一下子挤进去五六十人,谁都别想打了。”
  市体育局法规宣传处的汪江涛也认为,资源的占有率低是免费政策无法很好推行的重要原因,“北京的人口密度这么大,那些场馆支撑不了完全的免费开放。”
  原因四
  条例存漏洞 场馆难界定
  除上述原因外,哪些场馆应该免费、哪些场馆不在免费的范围内,目前也没有明确的界限。《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开放;国家鼓励其他各类体育设施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开放。”那么,什么是“公共体育设施”呢?我们所知道的体育场馆属不属于“公共体育设施”的范畴呢?“目前对于公共体育设施没有明确的界定,一般意义上,它指的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体育设施,但现在很多体育场馆并不属于政府管辖。”王江涛表示,参与市场运作的体育场馆要想保障其公益性,难度很大。
  体育总局:
  拟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加大免费开放力度
  北青报记者:目前全民健身日很难遇到免费开放的公众体育场馆。
  贺凤翔(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活动指导处处长):确实是这样,如果是体育部门自主管辖的场馆可能会好一些,但很多场馆都承包给了一些经营机构,这就不太好实施了。
  北青报记者:今年的8月8日是个工作日,很多上班族其实没有办法享受到政策的优惠,有没有考虑过要扩大免费开放的时间范围?
  贺凤翔:确实很多人反映说每年一天的免费开放其实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也有人提过建议看是不是能在六一儿童节之类的特殊日子针对学生、老年人实行免费开放,让他们可以享受政策的优惠。
  当然,目前我们先要把全民健身日的免费开放做好,再考虑其他。
  北青报记者:体育总局将如何改变目前这一状况?
  贺凤翔:我们目前正在研究怎么把奖励制度做实,来扩大场馆的免费开放力度。现在我们打算联合发改委等几个部门出台一个“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根据场馆免费的时长、免费的范围等等进行核定,以政府购买的形式补贴场馆免费开放所损失的成本,鼓励更多的场馆参与到免费开放的行动中来。
  如果这个能够实现,相信你刚刚所说的扩大免费开放的时间范围也会慢慢实现。
  文/见习记者 杨凡 实习记者 赵康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线索提供/马先生
【编辑:马婷婷】
>社会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 赔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